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文化心得體會(通用31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6W

文化心得體會 篇1

近日,在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TBI國際教育集團以及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等機構的鼎力支援下,由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實習生、北京芊芊愛心社社長周楚涵發起並負責組織的20xx年暑期“感受文化的力量”活動啟動儀式暨慈善募捐會於在北京金臺飯店金樽廳召開。

文化心得體會(通用31篇)

2

本次活動會讓美國學生與中國學生結為夥伴,遊歷中國15天,其中包括三個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是領略古都北京的現代與古典,第二部分是感受山城文化,併到當地學校支教,第三部分是深入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感受那裡的風土人情。提到發起這個活動的初衷,周楚涵回憶道,“在美國上學期間更加感受到美國人對於中國的認識很淺顯和片面,同樣中國也有很多孩子沒有機會了解外邊的世界”。他意識到,需要組織一個活動,建立起中美文化交流的橋樑,讓美國的青少年瞭解真正的中國,瞭解中華民族的多樣性,同時也給那些偏遠地區的孩子提供開闊眼界的機會,“感受文化的力量” 活動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

“感受文化的力量” 活動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與TBI國際教育集團以及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合作設立的文化交流專案——“中美文化尋力專案”的子專案。該專案以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為依託,以中美民眾,尤其是中美青少年的互訪學習、交流體驗為主要方式,意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海外傳播和交流。

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的主席Joaquin Lim先生不遠萬里從美國洛杉磯來到北京,特意參加此次慈善活動,他欣喜的看到周楚涵的成長,對自己夢想的不懈追求,用自己少年的情懷和赤子之心,為中美青少年的跨文化交流與融合貢獻自己的力量,並擔負起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而歡欣鼓舞,Joaquin Lim先生說:“周楚涵和他芊芊愛心社的夥伴們,都是中國青少年的傑出代表,將來必將成為中國的未來領袖,少年強則中國強。”Joaquin Lim先生代表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為“感受文化的力量”活動提供2萬美金的啟動資金。

聞訊參與本次活動的還有70餘位愛心人士。其中包括《紫禁城序》、《臺北故宮賦》作者、知名書法家、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楊五計司長、青年書法家謝羽清先生、大愛金色陽光全球公益聯盟發起人陽光記者,中信旅遊集團李先生、中國奢侈品協會會長蔡蘇建先生、北京四中的師生代表以及本次活動的支援方美國國際教育基金會的主席Joaquin Lim先生,副主席劉戀先生、Francis Shen先生。

周楚涵表示,“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召集到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士,一同傳承中華美德,用我們的力量幫助那些貧困的孩子們,讓在偏遠山區的他們感受到我們帶去的愛和溫暖。同時不斷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將真正的中國展現在世介面前,在文化交流中展現中國的魅力,並且博採眾長共同發展”。

“感受文化的力量”活動的宗旨是從多元文化中尋找和平之力,發展之力、創新之力和未來之力,希望在在周楚涵這樣一批中美青少年的推動下,用文化的力量指引未來,連線世界,凝聚中美兩國青少年力量,加深跨文化理解,體驗別樣的中國。

文化心得體會 篇2

我從事的是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工作,因此有很多到邊陲遠寨、田間地頭調研的機會,所以當我們組確定到河北香河開展“文化青年走基層實踐活動”時,我沒有太多的興奮和新奇感。但是經過一週的學習和調研,這短短的距離,這“最近的基層”,卻讓我受到了教育,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思想認識。豐富多彩的基層文化,樸實執著的文化熱情,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深深感染了我,使我感到我們不僅僅要有眼光向下的關注視角,更要有放下身段,投身基層的文化擔當。

我隨同調研組的各位組員一起參觀了縣醫院農家博物館;“天下第一城”;在香河一中舉辦“故宮博物院”文化講座;與文廣新局、非遺傳承人、戲迷協會進行座談;在劉宋村中心國小開展捐書支教活動;參觀考察劉宋村基層文化建設;在安頭屯鎮進行入戶訪談,瞭解國家級非遺“安頭屯中幡”的保護傳承情況等。雖然時間很短,但資訊量極大。一個突出的感受是基層文化力量的巨大,可以歸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基層文化隊伍的戰鬥力。在我國縣一級的政府機構裡,文化、廣電、新聞出版、體育甚至旅遊等大多是合為一體的。他們有限的人力對應著三四條線上的工作,同時還要直接面對村民、市民,是所有政策的最終執行者。在與香河文化幹部接觸過程中,他們的敬業精神讓我們肅然起敬。

二是支援文化的社會力量巨大。香河調研給我一個重要的啟示是社會中有許多熱心文化的有識之士,他們義務投入時間、精力、金錢建設文化場館、組織文化隊伍,開展文化活動,成為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力量。香河著名企業家、香河人民醫院院長門德志出資建設“農家博物館”。任福泉總經理組織“京劇戲迷俱樂部”,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一直堅持至今。劉宋鎮村村有花會表演隊伍,其中大多是業餘文藝演出隊伍,還有5個“個體文化戶”,都由文化愛好者自發組建。他們的經費80%都來源於鎮上企業和民眾的捐助。這一個個鮮活的事例表明,在社會中蘊藏著巨大支援文化發展的力量,需要我們挖掘和發動。

三是基層蘊藏著的豐富文化資源。每一地域、每一人群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這些文化通常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特色的文化資源,是保護和傳承人文精神,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資源。香河縣有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運河文化值得挖掘。

四是文化傳承人的文化執著力。香河安頭屯中幡文化傳承人將中幡技藝從瀕臨失傳的狀態拉回來,克服困難在學校傳藝,到各地弘揚。京東大鼓的傳承人以一己之力仍在不斷編創作品。這些文化承載者的執著精神是我們文化得以延續的保證。

巨大的基層文化力量,讓我們振奮,更讓我們欽佩。這是我們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力量所在。

文化心得體會 篇3

三十多年已經過去了,對黨的忠誠始終不變,始終永葆共產黨員的先進,在基層工作中始終發揮著自己的光和熱,雖然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不少黨的知識以及黨的先進事蹟,只有感動和奮進。可是從公司郵寄來的《精神的力量》這本書中,讀後深感不同,經典的作品就是不一樣,特別是深夜,讓我們不能入眠,它具有永恆的震懾力,它能夠跨越時空,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變為對現實的啟示,引導專案擁有從容而豐富的精神世界,幫助專案達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激勵專案不斷努力前行。

該書就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改革開放精神進行了深入探討。這些精神,是從長期革命、建設、改革的歷程中提煉出來的,不但在各個時期對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產生了促進作用,而且也必將引領著中國共產黨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

閱讀《精神的力量》一書,我深刻體會到:人是要有精神的,人無精神不立。黨更是要有精神的,黨無精神不強。在腥風血雨、戰火紛飛的年代,黨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前赴後繼,英勇向前。在意氣風發、激情燃燒的建設年代,黨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在波瀾壯闊、生機勃勃的改革年代,黨的偉大精神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開拓創新,走向富強。

特別在《井岡山精神》一章, “紅米飯南瓜湯,挖野菜也當糧”的字裡行間感受著當時井岡山生活條件的巨大艱辛。井岡山的鬥爭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的鬥爭史,就是堅持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歷史。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絡群眾、為群眾謀利益,是井岡山工農紅軍戰勝敵人的重要力量源泉。當我重溫了這段歷史,我就深深理解了“堅定信念、艱苦奮鬥,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於勝利”的井岡山精神,它的文化色彩、歷史風貌、時代精髓,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正在並將永遠對我們以及我們的社會發展產生永久的魅力與影響,留下功載千秋的精神財富,使我的心靈彷彿經受了一次紅色的洗禮。

九十年前中國處於被壓迫被欺凌之中,處於分裂和動盪之中,“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中國人民在黑暗中痛苦的摸索著,九十年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神州大地滄桑鉅變,中國人的強國之夢、復興之夢一步步變為現實,中國人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都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面對新的形勢,新的實踐,新的任務,新的挑戰,我們尤其需要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也就是實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創新的精神,以人為本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今天,發展的步伐也悄悄給國內環境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改變,身處經濟轉軌、社會轉型全面提速的變革時代,利益的分化、觀念的多元、發展的陣痛,使得精神與道德的挺立和生長面臨複雜的社會生態。走向民族復興的中國需要有主流的核心價值觀,邁向富裕之路的人民更需要一種精神信仰的指引。面對社會上一些物慾膨脹、思想迷茫的現象,人們呼喚這種主流的價值導向能給予前行的力量,期待這種精神信仰的引領能滿足多元的需求。

精神的力量是激勵我們直面考驗、戰勝艱難、堅強生活、努力拼搏的支柱。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撐,越是在危機時刻,我們在對待原則、對待苦難、對待工作、對待突破、對待他人、對待生活等各方面越是清晰和執著;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撐,我們在困難面前不輕言放棄,不怨天尤人,不懈怠迴避。

因為有精神,面對銅黃高速公路專案資金嚴重緊缺的情況下,我們更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和開拓進取的精神,帶領專案班子成員不斷深入探討和解決資金短缺出現的一些新問題,化解疑難,在逆境中求生存,謀發展;因為有精神,我們更要嚴格按照業主的要求,把實現“打造紅色旅遊路、華夏尋根路”口號,將工作步步落到實處,努力發揚團隊精神,精心去鑄造銅黃高速國優工程的豐碑。經過學習我們要不斷推出管理新舉措,在管理中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需要的是動態管理,而不是老一套,需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特別在技術革新方面需要狠下功夫,追求技術的創新和突破,努力實現工程利潤最大化。比如“專案控制性工程扁擔溝大橋0號塊的澆築,按照技術要求一次性澆築,但是專案根據高墩的實際情況,科學的改變了施工設計方案,分兩次澆築,一是減小了支架支撐力。二是確保了砼成品的最佳質量標準。三是減少了施工難度,確保了施工安全。四是縮短時間加快迴圈,節約了成本。所以專案目前成功連續澆築兩個0號塊。實現證明在精神的支配下,在困惑中創造奇蹟,在逆境中順風而前進。

這本書公司要求一季度學習,它不僅僅是公司送來的一本書,而是一本管理型新舉措、新文化,能夠促進專案管理和加快工程進度“良方”。對我本人來講,可謂受益匪淺,成功解決了專案徵地拆遷一大難題,書也讀完了,徵地工作也達到了銷號。目前,專案全體參建員工正以飽滿的激情進入了二季度轟轟烈烈的勞動競賽大幹高潮。

千錘成利器,百鍊變純鋼。幹專案,必須具備想幹事的思想,敢幹事的膽略,會幹事的智慧,幹成事的決心。我們都應該有王進喜的精神,“躺著想事、坐著議事、站著做事”的幹事激情和創業衝動,以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心,以時不我待、奮勇爭先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以高昂的鬥志、理性的思維、飽滿的熱情、務實的態度,積極投身專案發展的實踐中去,盡心竭力,守職盡責。學無止境,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可以讓公司各個專案成功實現公司年初“四會”下達的任務目標,它可以儘早實現公司的“”規劃,它可以不斷推動公司的發展車輪滾滾向前。

文化心得體會 篇4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價值觀、經營思想、管理模式、團隊意識和行為規範的總和,是一個企業區別於其同類企業的基本標誌。通過企業文化的學習,使我更進一步瞭解了柳汽企業文化的內涵,明確了我們到底要怎麼把企業文化融入我們的工作中去。

企業文化強調的是以人為本的文化,人是知識和技術的載體,因而而企業文化重在對人的最大潛能的發揮,而這種潛能的最終目標是轉變員工的思想認識,提高他們的專業理論和技術能力,從而形成企業核心競爭力。柳汽的企業精神是:“自立自強、創優創新、同心同德、為國為民”,它一種動力,一種工作理念,它是公司的生命和靈魂,使公司走向成功,使公司的一切工作都以卓越的成效完成,真正做到“更上一層樓”。而核心價值觀“持續改進,創優創新;靠大靠強,質量優先;海納百川,客戶至上”更是對柳汽的發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具體體現在:“持續改進”強調積累,積少成多,化時間為空間,積累一點點的進步為巨大的進步;“創優創新”要求我們每位員工多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或許就能找出更好的方式給客戶創造最優的價值、獲得更多的回報;“靠大靠強”則要求我們在整個生產經營過程中始終以更好的企業為標杆,包括他們的組織、文化、管理都應該成為我們整個生產經營,使我們的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和方向;“質量優先”說出了質量永遠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持續生存發展的基礎;“海納百川”指出了汽車行業是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型的企業,匯聚各種人才,先進的技術管理,彼此相互融合、創新,企業方能做強做大;“客戶至上”,顧客就是上帝,以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出發點,提高公司產品的知名度。目前,我公司和國內外大公司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的品牌知名度還不高,同時我們的產品和和國內外知名企業相比也存在的一定的差距,唯有通過“持續改進,創優創新;靠大靠強,質量優先”,確定有自己特色的柳汽精神,用不變的核心理念來迎接瞬息萬變的市場挑戰,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總之,企業的經營建設最終的落腳點是人,企業文化只有通過武裝人,塑造人,鼓舞人來實現企業和諧,促進企業發展。因此,只有我們每位柳汽人在日常工作都能注意到自己的行為是符合柳汽企業文化要求並有意識去改正,處處以企業文化來嚴格要求自己,激勵自己,把企業價值觀溶入到工作中,那麼企業文化才能真正的發揮其最終的效果。

文化心得體會 篇5

1月,中國農業銀行正式釋出企業文化核心理念,農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項俊波首先致辭並啟動《中國農業銀行文化宣言》釋出儀式。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農行將踐行面向三農’,服務城鄉,回報股東,成就員工的企業使命,傳承建設城鄉一體化的全能型國際金融企業的企業願景,堅守誠信立業,穩健行遠的企業核心價值觀。全行將秉持五大理念,即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的經營理念,細節決定成敗,合規創造價值,責任成就事業的管理理念,客戶至上,始終如一的服務理念,違規就是風險,安全就是效益的風險理念,德才兼備,以德為本,尚賢用能,績效為先的人才理念。

我行文化理念的確立,於全體員工似大海航行中的一盞明燈,然確立只是農行文化建設的第一步,文化深植和文化推廣才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我行員工充分領會其精神,感知其深意,組織認真學習,以使企業文化核心理念在廣大員工心中紮根,化作全體員工的自覺行動為目標,把企業文化核心理念的各項要求,貫穿於業務經營的全過程,化作推動農業銀行發展的強大動力。要腳踏實地踐行企業文化核心理念。

使命:面向三農 服務城鄉 回報股東 成就員工

使命是一個企業開展全部活動的根本原因和終極責任的集中反映。服務三農是國家賦予農行的神聖使命。致力於為中國的三農事業貢獻力量,我們義不容辭,責無旁貸。農業銀行有覆蓋城鄉的網點網路優勢。服務城鄉,創造價值、回報股東是農業銀行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是農業銀行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統籌兼顧市場定位和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我們堅持發展依靠員工、發展成果由員工共享的理念,堅持 以人為本,加強人文關懷,努力為員工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搭建適宜的發展平臺,致力於員工與農業銀行的共同成長、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願景:建設城鄉一體化的全能型國際金融企業

農業銀行的願景是建設城鄉一體化的全能型國際金融企業,它全面反映了農業銀行的經營特性、發展追求和行業地位,既是我們共同的理想,也是每一位農行人的奮鬥目標。它承載著我們對農業銀行未來發展的美好期望,傳達著我們自強不息、追求卓越、永不止步的遠大志向。

核心價值觀: 誠信立業 穩健行遠

誠信立業是農行人高尚品行的彰顯,其傳承於農業銀行優秀的文化積澱,貫穿農業銀行全部發展歷程;穩健即嚴謹務實、精細管理,行遠意味著勇於創新、開拓進取,惟穩健者,才能行遠。

經營理念: 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目標。

市場是農業銀行服務客戶、創造效益的基礎。客戶是農業銀行一切價值創造的來源。:效益是農業銀行經營的終極目標,是衡量單位、部門和員工業績的重要尺度。

管理理念: 細節決定成敗,合規創造價值,責任成就事業

細節最能從深層次體現一個企業、一個人的整體、綜合素質。合規本身就是價值創造的助動力。責任心是農業銀行正常運作的基本保證,是員工實現自我價值的必備品質。農業銀行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具有高度責任感的員工。

服務理念:客戶至上,始終如一。

客戶是價值創造的源泉。真誠待客,誠信服務,我們的服務熱情始終如一。努力與客戶建立長久穩定的互利共贏關係,我們助力客戶發展的真情始終如一。大行德廣伴您成長,這是我們真誠不變,始終如一的莊重承諾。

風險理念:違規就是風險,安全就是效益。

違規就是風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將規視為農業銀行的第一高壓線,違規必追,違規必究,決不姑息。安全就是效益:安全是一切事業的生命線,更是農業銀行效益的本源。安全創造效益,安全就是效益。

人才理念:德才兼備,以德為本,尚賢用能,績效為先。

我們要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體系,以德為先,才為基礎,完善人力資源的激勵機制和競爭機制,培養以績效意識和競爭意識為主導的考核導向,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聰明才智,人盡其才、各盡所能,創造出最大價值。

文化心得體會 篇6

萬達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國際萬達,百年企業”。這其中最為關鍵的應該是“國際”與“百年”,而要做到這看起來簡單的表述,對作為一個處於經濟環境改革發展初期的民營企業來講,又何嘗容易。但萬達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的勇氣與魄力以及萬達高境界的追求,已經在向世界傳遞其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與企業魅力!

眾所周知,民營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遇到各種問題,融資、管理水平、人才機制、決策方向、技術含量等是其發展不可避免的問題,其生命週期短是目前中國民營企業發展的無奈現狀。而影響民營企業發展最為關鍵是的企業領導人的觀念、行為、價值觀、道德觀等的層面。

定位以國際

萬達,在發展的20xx年間,始終在發展中積累和探索,在一個個層面上給自己提出更高的目標與追求。事物發展的規律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非一蹴而就,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狀況、目標與追求。董事長提到在萬達發展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企業文化側重點,這一點讓我頗有感悟,前面我有提到企業文化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企業領導人意志的體現,與人有關。人的境界決定其企業發展的境界。

在我們萬達發展的過程中,除了董事長的審時度勢、高境界的追求之外,我們各地的廣場在日常的經營管理當中,每一位管理者是否也在結合廣場發展的不同階段提出以及組織到位廣場發展的目標,並結合市場狀況對經營提出更高的經營理念。廣場的經營面貌是公司管理者意志的外現,廣場的發展方向是公司管理者境界追求的轉移。集眾智於大成,每一座萬達廣場都以更高的境界追求,不斷積累,規模與品質之國際目標如何能不實現?

對於“國際”我還有一個形而上的解讀,除了規模、管理體系之外,那就是意識,或者說是品牌意識。世界知名品牌一般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建立全世界的信譽和高知名度。萬達20xx年的歷程,從單純的房地產開發到一代產品、二代、三代,以及旅遊文化地產,一路走來,萬達的經營思路逐漸開闊與明晰,品牌經營的理念滲透在日常經營管理中的點點滴滴。在確保萬達模式的經營基礎上,維護萬達品牌、創新萬達品牌;經營理念更加專業化、國際化是我們要做“國際萬達”的根本。

持盈以百年

“百年企業”一直是眾多企業經營者所追求的目標。企業如何作做大做強,直至百年,我的解讀是“始終保有其核心競爭力”。

董事長提到萬達企業文化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總結,形成了自己健全的體系和特點,從經營角度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萬達的核心競爭力,正是一系列的體系和企業文化特點,使萬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複雜的經濟環境中走到了行業的龍頭,並始終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秉承萬達核心的競爭優勢,作為地方廣場的管理者,要使公司持盈保泰,保持公司穩健發展,一種警惕意識要始終貫徹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始終有一種“居危思進”的思維方式。為什麼不是“居安思危”?市場競爭無處不在、市場格局瞬息萬變,如何能安?商業經營更是日新月異,怎能不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然而正是這種警惕意識,促使我們不斷的自檢、修善,探索、創新,才得以持盈,才能夠基業長青。

“國際萬達,百年企業”皆非一朝一夕。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國際與百年要不斷的積累與提升,在細微中積少成多方能基業百年、傲視群雄。

文化心得體會 篇7

我愛人的姐姐是黑龍江五大連池一所國小的主教老師,他的孩子快九歲了,上國小三年級,20xx年底,她讓孩子退學,準備報名河北端村學校,她的勇氣讓我自嘆不如。下面是她代孩子寫的學習傳統文化的心得體會。

“我叫耿源田,我們家是個佛化家庭,聽媽媽說在我出生的20xx年家裡開始接觸傳統文化,是聽了蔡禮旭老師細講《弟子規》,全家人歡喜讚歎,也開始學習落實《弟子規》,決心用《弟子規》來教育我們這一代。父母常告訴我:“傳統文化是老祖宗的智慧,我們這一代要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小時候,媽媽常給我讀《弟子規》,媽媽送給我的第一份禮物是《弟子規》,這是我看的第一本書。跟著媽媽指讀《弟子規》,慢慢地我認識了許多字,小時常把《弟子規》當作兒歌念。幼兒園時我背誦了《三字經》、《千字文》。記得四歲時,我看了《黃香溫席》的動畫片,晚上我就給父母鋪好被子,也學著黃香的樣子鑽進被窩裡,開始給父母暖被窩,我心裡很高興。爸爸上山工作了,我幫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在幼兒園,小朋友看書、玩玩具,我從不與他們爭搶,這是我看孔融讓梨的故事學會的。還有陸績懷橘、子路百里負米、虞舜孝感動天這些故事讓我知道要“孝順父母,尊敬長輩”。

學弟子規讓我養成一個好習慣:一切食品、物品都要讓長輩先用。

《弟子規》告訴要珍惜時間,勤儉節約,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所以我從來不向父母要新衣新鞋,聽媽媽說我從小到現在的衣褲鞋子,都是撿姨媽家小表哥的,蔡老師講父母這樣做是在為我們惜福,我感恩父母。《弟子規》還教我們要“凡出言,信為先”,做人要誠實守信,偉大的國母宋慶齡就是我學習的榜樣。

在20xx年,父母長輩們帶我參加了一次北京國學班“大家書苑”舉行的近一個月的夏令營,在活動中我們的《感恩孝親》文藝演出也上傳到“大家書苑”新浪部落格,我參加表演了《心星》、《愛心樹》、《弟子規》誦讀、詩歌朗誦《獻給母親的歌》,通過學習《弟子規》和參加夏令營,改掉了我許多壞習氣,因為我從小沒離開過父母,很依賴媽媽,這次集體生活鍛鍊了我的飲食起居獨立生活能力,我任性的小脾氣也改變了許多,對照《弟子規》,“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做得還不好,因為有時我會不經意地反駁父母;另外,有時我還有偷懶的想法,但我知道這樣不對;“老易至,惜此時”我做得還不夠,玩耍時我還有再多玩一會兒的貪玩想法,這些壞毛病我決心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要改掉,夏令營讓我更喜歡傳統文化了。

可是一想起三年的學校生活,我就不快樂。太多的作業、考試,壓得我總是覺得很累很煩。我的眼睛差點都要近視了。而且學習好的學生看不起學習不好的學生,還欺負他們,每次看到這些我心裡都很不平很氣憤。我的媽媽也是老師,父母長輩們說當前學校教育是在傷害孩子,於是讓我在三年級上學期結束後退學了,送我到了北京伏羲幼兒學堂學習傳統文化,為九月份端村學校的學習打好基礎,我很歡喜。雖然我離家很遠,也很想念父母,但我明白父母的心,也感恩父母長輩理解我,對我負責任。每次與父母通電話,我都要說“爸爸媽媽你們就放心吧,你們不用為我操心了”。在學堂裡我跟隨老師學習背誦了《大學》、《中庸》,正在背誦《聲律啟蒙》。生活上我做老師的小助手,是學堂的班表。小朋友們有事了、犯錯了,他們都願接受我的幫助,有個婷婷小妹妹每天都愛跟在我的身邊,見不到我她愛哭鼻子,但一看到我就會笑了。我愛學堂裡的所有老師,愛每一個小弟弟小妹妹!

傳統文化,教我們怎樣做人、做事、孝順父母、尊敬師長、謙虛禮讓、愛心奉獻、還開發我們的智慧,我喜歡傳統文化,願意學習傳統文化。請允許我代表我們全家族人感恩吳爺爺,讓我們這些孩子都能在伏羲班接受聖賢教誨,健康快樂成長!”

文化心得體會 篇8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聖先賢留給我們的這些東西有助於我們走好人生的路途,有助提高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在學習傳統文化《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就是沒有真正去體會其中的道理。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

做人要懂得感恩。佛法裡說人有四種恩德必須報答:父母、師長、國家和眾生。對一個人而言,應報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恩父母對很多人來說,感觸最深切。“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行孝需越早越好。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撫育我們成長,供我們讀書,教我們做人的道理;長大後,離開了他們,他們在家鄉仍然是無盡的惦念。

父母已逐漸老去,有一天一定會離我們而去,盡孝的時日無多,作為子女,應該做得越多越好,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我自己深有體會,父母親養育了十個子女,母親因操勞過度,得了肝癌,在患病期間,還早早起來為我燒粥做飯,怕我上班遲到,怕我勞累,為我做好準備。在彌留之際,還竭盡全力為子女操勞,多給子女一份愛。因為母親的病確診的晚,當我做子女的得知噩耗時,都來不及怎樣去回報母親的愛,報答母親的恩,只有搶著時間多陪一下母親,短短的十五天母親離我而去,留給子女的是自責、後悔、遺憾,而這份遺憾永遠無法彌補。之後,我的兄弟姐妹吸取了這慘痛的教訓,把對母親的思念化作怎樣照顧好父親的行動,日後的生活中,捨不得得罪父親,父親的冷暖、愛好、健康都在子女的言語、行動中得到體現。現在,父親已進高齡,由於子女的尊重、珍惜,身體、精神都很好。

這個暑假,我問父親想到北京玩嗎?(因為村裡有的老人去玩過了)父親說:“想到廣西桂林看看你舅舅、舅媽。”就這樣,雖然自己家經濟不是那麼寬裕,還是帶老爸去桂林玩了一星期,帶老爸到桂林的景點看看,這可樂壞了老爸。看到桂林的奇石山峰、巖洞,老人家讚不絕口,看到“劉三姐印象”,老爸懷疑是神仙下凡,我告訴老爸是人工合成的,老爸說,現在人真聰明,科技發展真快。一趟訪親旅遊,給老爸長了見識,了卻一樁心願。我一家人也感到很高興,能陪陪老爸走走。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長空,因為長空讓它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我們應感恩我們的祖先,因為他們開啟我們智慧的大門,讓我們享受的到傳統文化帶給我們好處。在這個世上,父母是最無私愛我們的,他們的愛讓我們的人生陽光普照。孝敬父母要趁早。

文化心得體會 篇9

近期開展的三個核心價值觀學習心學習教育活動,我公司組織員工認真學習了圖說核心價值觀:“包容、尚德、崇法、誠信、卓越”和公務員隊伍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忠誠、為民、務實、卓越、廉潔”及領導幹部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公、廉、嚴、能、信”。

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現代的企業價值觀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提供了衡量內聚力的尺度,沒有核心價值觀的企業無異於一盤散沙,沒有正確價值觀的企業就像大海中失去了航向的船隻。它為企業在樹立品牌、建立商譽、建立聲望中起著主導作用。

從企業的發展來看,企業核心價值觀就是企業在企業哲學的統率下,為追求願景、實現使命而提煉出來並予以踐行的指導企業上下形成共同行為模式的精神元素。企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用以判斷企業運行當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則。 21世紀是終生學習的世紀,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要被歷史所淘汰。只有自覺加強學習,不斷提升競爭實力,才能牢牢掌握髮展的主動權,才能真正達到超越歷史的境界。

我們的價值觀“一種精神”、“四種力量”、“四大能力”。並非是指成就,而是一種精神,一種動力,一種工作倫理。它掌握著一個人或一家企業的生命和靈魂,使之走向成功。

如何在工作中踐行企業核心價值觀每天工作開始的五

個問題非常好:第一,在每天工作前,要認真問自己:“我的個人價值觀是否與企業的一致”第二,在每天工作開始時,默唸或複述企業的核心價值觀,主動激勵自己,直至變成自己的思維習慣和工作追求;第三,在做出每個行為或某項決定時,檢測這一行為或決定是否背離了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第四,把能夠影響職業追求的任何事情,都當作工作來對待,都以企業的核心價值觀為原則和準繩,使自己始終保持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第五,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取向,也要符合企業的核心價值觀。

實踐企業核心價值觀,必須 “用心”去理解, “用心”去實踐,真正用企業核心價值觀去改變我們的思維定勢,真正把企業核心價值觀落實到我們實踐的每一點每一滴中。

以上是我公司總結的心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用企業價值觀來提醒自己、激勵自己,把企業價值觀溶入到工作中,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企業文化的餞行者。

文化心得體會 篇10

為期7天的中華傳優秀統文化學習,作為一民教育,讓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本次學習以“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做有道德的教育者”全國暑期班主任培訓為主題。培訓過程中,諸位專家從“孝道” 入手,抓住當前普遍而在的社會問題根源,圍繞《論語》、《大學》、《中庸》、《弟子規》、《孝經》、《詩經》等國學經典剖析中國古代感恩、謙卑、敬畏的三種教育方法,從仁、義、禮、智、信角度對什麼是教育、如何去教育等方面作了詳細詮釋,並結合身邊的典型例子,從中國傳統文化角度出發,對現有的教育、德性的本源問題作了全新的解釋,引經據典、談古論今、活學活用,令在場所有教師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現場多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許多教師感動的淚如雨下。下面是自己四天培訓學習的點滴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精彩課程。課堂上一個個真實故事引發的思考,結束時90度鞠躬禮及《感恩詞》讓我們心存敬意。以位音樂老師的《德音雅樂》及《孝親感恩歌曲學唱》課程給整個大講壇帶了歌聲、笑聲還有感動的低泣聲。悠揚甜美的《生命之河》在義工老師們曼妙手語舞姿中展開,讓與會學員感受《生命之河》滋潤心田。用心去唱一首好歌,就能淨化歌者的內心;用心去聽一首好歌,能滌盪聽者的靈魂。一個個中國優秀的傳統美德經典故事和一首首優美的感恩教育歌曲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深深的感染了全場學員,互動漸入佳境,全場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情到深處,學員們還不時發出動情的低泣聲。

二、溫情服務、據悉,為大講壇服務的十幾個義工都是來自各行各業,他們以幫助別人為樂,他們把幫助別人當成個人修行的方法之一。他們一次次90度鞠躬迎侯,輕言慢行,半蹲在地上擦拭會場的每一個角落,用半蹲的姿勢為在場的貴賓和授課老師端茶送水,他們用真誠的微笑溫暖每一個人,他們身體力行踐行《弟子規》,他們用言行踐行道德禮儀,宣揚傳統文化。每當聽到一聲聲“老師,早上好!”、“老師,下午好!”“老師,您辛苦了!”“老師,請愉快用餐!”等等溫馨話語,我們恍惚來到了一個文明和諧的世外桃源。

三、專心學習。本次大講壇所有學員均是來自一線的老師,他們排除一切干擾,參加為期7天的學習,時間長、人數多,但會場秩序井然,學員們完全融入到了和諧、寧靜、純粹的吸收經典文化的氛圍中。授課中老師生動風趣的演講,深入淺出的報告,深深吸引了全體的學員,大家無不認真聽課、細心筆記。對我來說,這是一場心靈之旅,所有人在都聆聽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精華,在感動中汲取師德的正能量。

四、心存感恩。松花江的王琦老師把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當作事業來做,他們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傳承下來,讓我們的民族越來越強大。這也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責任,更是我們做老師的職責,讓我們從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導中華傳統文化進校園,做中華傳統文化的學習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努力教育學生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深刻學習國學經典,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道德觀,為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盡到一個老師應盡的責任。

最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講座,不僅提升了我們教師的文化素養,同時,在“如何對人”、“如何對待工作”、“如何對待社會”、“如何對待家庭”等方面都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在傳統文化學習後,我進一步認識到,不管是學校管理、教育教學,還是家庭生活、與人相處等方面“身教勝於言教”的重要性。今後,我將把這種平和的心態運用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進一步加強傳統文化的學習,不斷提高自身道德修養,以身作則,努力踐行“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理念,教育和引導學生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有文化素養的人,一個真正人格健全的人,不斷推進教育教學健康發展。

文化心得體會 篇11

“企業文化來源與生活,但高於生活。”xx企業文化就是決策者高屋建瓴的經驗和全體員工生活的點點滴滴,也正是這些一路風塵的經驗和生活的點點滴滴蘊含了高於生活的豐富內涵。從水泥廠到現在的xx集團,從x萬噸年產能到現在的年產能突破1億噸,從引進別人的生產線到現在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引導者,從一家偏居一隅的小工廠到現在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水泥生產企業,發展主宰了世界,騰飛讓世界矚目。汪總的講課充滿了激情和自豪,但x總的那種屹立精神更讓我由衷的敬佩,整整4小時,那不是文化的真實寫照嗎?

在培訓整個過程中,讓我想到更多的是“習慣”這個詞,如何將汪總的講課內容變成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的個人習慣,才是我最終這次培訓需要達到的目的。有自己的遠景目標,一個人也同樣要有。我們的目標常常被我們慣用的藉口、懶惰給無情的淡化了。習慣的力量顯示了他的威力。當我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的時候,他會幫助我們一步一步的邁向自己的目標;當我們養成一個壞習慣的時候,他也會無情的吞噬我們的願望,甚至整個人生。當擁抱變化、沒有任何藉口成為我們習慣的時候,我們才能變的無堅不催而且富有生命力。當我們懂得說聲:“您好、謝謝”的時候其實這就是一種感恩。只有我們具備這顆感恩的心才能在工作中體現出“精益求精”的實際行動,更能使我們接近夢想,接近成功。

文化心得體會 篇12

戴貴煌最近很忙。他發起的永定縣迎接黨的書畫展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宣傳,聯絡,事情不少。

永定地處閩西,因世界文化遺產永定土樓而聞名於世。戴貴煌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也是當地客家書畫院院長。土樓,在他看來,豐富而博大,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記者聯絡他,因為他是工商系統的書法家。在幾十萬紅盾衛士中,人才濟濟,藏龍臥虎。

全系統有多少個紅盾藝術團?沒有準確的統計數字。北京市工商局主辦的首都紅盾藝術節已連續舉辦10屆,陣容強,水平高,中央電視臺文藝頻道播出過。然而,如果全系統要文藝“比武”,誰敢說自己是第一?

文化不僅僅是文藝,各地都有特色,難分高低。永定土樓被譽為東方建築的瑰寶,站在土樓“王子”振成樓前,渾然天成、天人合一的建築文化令觀者震撼、感慨。

這種文化傳統,被當代建築師王澍發揚光大。他在中國山水畫中找到崇尚自然的靈感,代表作品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美得像從地上生出來的”。

王澍包含中國哲學意境的建築獲得國際最高獎項,他的文化自信來自於傳統文化的積累。漢之深沉大氣,唐之開闊包容,宋之精緻典雅,明之簡潔嚴整,清之渾厚華麗,歷代文化傳承,形成中華文化兼收幷蓄、洋洋大觀的特質。

放眼當今世界,文化,日益成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不竭源泉。文化是一種力量,一種情懷,一種影響,更是一種溫暖。

我們感受到,黨的xx大以來,我國在經濟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建設。20xx年間,文化領域發生了深刻的變革。截至“”末,全國文化資訊資源共享工程以83萬個服務點覆蓋90%的行政村;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實現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20xx年,我國有7家文化企業在境內A股市場成功上市,4家文化企業借殼上市,5家文化企業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

文化建設施惠於每一個追求精神文化享受的公民;文化振興鼓舞著每一個文化工作者。

20xx年來,為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各地工商部門發揮職能作用,推進文化與旅遊、創意、高新技術等產業的融合,進一步推動文化產業上檔次上水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今年1月20日,中央主要媒體的記者齊聚國家工商總局,就總局出臺的支援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40條措施進行採訪,在業界引起廣泛反響。

改革,催生文化產業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吉林省第一家轉企改制文化企業——吉林省曲藝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拿到營業執照後激動地說:“吉林省工商局在政策和放寬審批條件等方面,給予了我們及時的指導。”目前,吉林省形成了以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吉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動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主的產業佈局。

文化強省,方興未艾。湖南、廣東、江蘇、陝西等地的文化產業,也在工商部門的扶持下,做強做大,搖曳生姿。

20xx年來,特別是黨的xx大以來,工商部門的文化建設同樣春風化雨,鑄魂育人。理論創新、制度完善、基層工商所規範化達標、工商核心價值觀確立……從天山之麓到南海之濱,從馬德雲到張文峰,我們看到工商人風雨無阻的身影,感受到工商文化催人奮進的力量。“國徽頭上戴,責任肩上挑”,紅盾衛士弘揚工商精神,砥礪前行。

“神奇美麗彩雲之南,養育我們雲南工商……”“太行燕山下,海河兩岸邊,廣袤的燕趙大地活躍著工商之劍……”各地《工商之歌》鏗鏘的旋律,唱出了一份擔當,傳遞著一種信念。

這種信念,與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紅盾使命,緊密相連。

在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20xx年前由巾幗紅盾發起組建的女子書法家協會,已成為當地文化建設的一張特色名片。“以書會友,以書言志。書法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 這是烏海巾幗紅盾的感受,也是烏海作為“中國書法城”的文化追求。

20xx年,我們在改變,在進步;20xx年,我們更自信,更堅定。因為,文化的力量,推動變革的中國日新月異;文化的力量,引領紅盾書寫新的篇章。

文化心得體會 篇13

我的家鄉在順德,賽龍舟是順德傳統的民間體育活動。過去,由於順德河湧水道縱橫交錯,以農業耕種、種植業、飼養塘魚為主,順德農民習慣了“開門見山,舉步登舟“的生活,逐漸演化成賽龍舟的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平時深埋河湧下的龍舟裝扮一新,各鄉各鎮擊鼓游龍。順德的男女龍舟隊實力顯赫,享譽國際,十多年來在國內外大賽中,多次勇奪桂冠。

去年農曆五月初五這天,我也隨媽媽去馬崗管理區觀看當地的賽龍舟。一大早的河岸邊,早就是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熱鬧非凡了。此時,人聲鼎沸,呈現出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場面。每條彩龍顏色各異,千姿百態,它們都張著犄角,睜著眼睛,顯得神采奕奕。

“預備,開始!”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各色各樣的“龍”如箭離弦,順流而下,欲爭群龍之首。它們都在你追我趕,力爭上游,誰也不甘落後,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催人振奮。頓時,樂聲響徹江面,鼓聲咚咚,鑼聲噹噹,號子高亢。龍舟上的健兒們如同出征的戰士一樣,個個神采奕奕。他們狠勁猛劃,奮力衝刺,岸上山呼海嘯,滾起陣陣“加油”聲浪。

看龍舟賽,作壁上觀,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觀眾的`心,我的心猶如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健兒們果然不負觀眾所望,他們沉著、冷靜、鎮定,揮動著肌肉鼓鼓的臂膀,拼命地划著。終於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為了群龍之首,岸上的人歡呼雀躍、擊掌喝彩。

就這樣,賽龍舟在歡樂的氣氛中結束了,但那催人奮發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那拼搏向上的情景常在我眼前閃現。朋友,請到我們家鄉來,來看看這富有民族特色的賽龍舟吧!

文化心得體會 篇14

近期以來,通過認真學習銀監會、省市行一系列“合規大討論”活動以及相關的檔案規定,回顧我行近年來發生的巨大變化,更印證了省、市分行一系列治行方略、經營理念和管理要求的迫切和必要。“合規大討論”活動的開展,令我們振奮,也深刻感受到“合規”正在我們行逐步根植於我們心中,固化在我們的行動中。

一、讓“合規”融入全行的管理理念

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建立合規文化。合規文化是各個銀行企業文化大廈的基石。基石牢固,大廈就會風雨不動安如山;基石不牢,大廈將會搖搖欲傾,毀於一旦。

合規文化,關鍵是“規”。什麼是“規”?對我們而言,“規”就是我們的各項制度辦法、各項業務流程、各項操作規範。“無規矩,無以成方圓”。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法律制度,就將沒有秩序,混亂不堪;我們銀行行業的經營管理如果沒有制度規程,也將漏洞百出,充滿風險。

對戰線較長、點散面廣、管理環節多的郵儲銀行來說,嚴格管理、從嚴治行決不是一朝一夕的權宜之計,只有藉助於企業文化對員工思想觀念的強烈暗示和導向作用,逐步把嚴格管理的“硬”要求昇華為“軟”文化,方能達到由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的轉變,達到理性的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加壓的新境界。為了把合規文化與實際經營管理有效結合起來,我們必須立足當前,以“合規大討論”活動為載體,把合規文化和嚴格管理有機融合,倡導人人合規,要求事事合規,在全行上下營造“指示服從制度,信任不忘制度,習慣讓位制度”的合規文化氛圍。

我們的“規”是一代代經驗的累積、總結,是一次次血的教訓甚至是生命代價的轉換、警醒。所以,作為郵儲銀行的一分子,不論在哪個崗位,都必須牢固樹立合規意識,堅決依規辦事!

二、讓“合規”成為員工行為準則

企業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群體性活動,其靈魂根基是以人為本。把剛性的制度要求轉化為每個員工的潛意識和價值取向,併成為自覺行為,是一個複雜、艱難的歷程。

在全員參與、互動共進的過程中,讓合規成為員工操作的基本準則,最大限度減少合規與違規的衝突頻率,將成為合規文化建設的關鍵點。首先要建立監管與操作兩個層面的有效互動。逐步糾正過去的“貓鼠遊戲”規則,讓監管者和操作者多層面交流,達成合規共識。其次要建立教育與懲戒有效互動,減少制度執行阻力。大力宣傳弘揚合規人人有責,倡導主動合規,讓員工在心靈深處認同制度,使行為合規成為一種價值追求。第三,要建立學習與履職之間的有效互動,紮實開展崗位制度教育,通過定期學習和培訓,讓每個員工全面細緻地熟悉崗位制度要求,增強風險責任意識。第四,建立發展與合規之間的有效互動。時刻擺正合規與發展的關係,嚴防借發展業務隨意衝擊制度執行,讓合規成為執行的底線和思想的警戒線,得到員工全面認同和發自內心的自覺貫徹執行。

通過學習和反思,我們深刻體會到:如何建設我們的美好家園,如何實現郵儲銀行的長治久安,必須要靠合規文化扎牢防範的籬笆,用合規文化打造內控的防線。

堅持制度,依規辦事,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也許我們有一些不良的習慣,但是為了保護自己,我們必須改變。要讓“指示服從制度,信任不忘制度,習慣讓位制度”的要求紮根在我們的頭腦中,要讓按制度辦事、按規程操作變成我們自己的行為習慣。

歷史原因造成的不良資產,曾經使我們的經營舉步維艱,至今仍需要我們不得不付出時間和精力清收、處置。所以,違規經營就是無效發展、有害發展。我們必須時刻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業績觀,必須時刻牢記審慎、規範、穩健的理念,必須時刻遵守“四個統一”的發展觀,讓上級行的管理思想、經營理念和管理要求成為我們業務發展的行動指南。

三、讓“合規”成為動力,得到切實執行

經過多種合規心境的培養、調節、約束和激發,最終使全行員工養成良好的合規心態,歷練合規有素的思想、合規有序的行為,從而形成全行上下時時守規章、事事合規則、處處律行為、環環控風險的良好合規文化氛圍,這必將為各級行順利推進經營轉型,實現兩大跨越和全面振興提供堅實保障。對我們全體員工來說最主要的一點是:執行制度、維護制度尊嚴要靠人人蔘與。我們必須明白:郵儲銀行是大家的,幸福是自己的,遵紀守法、關愛他人、珍惜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每個人在集體中都有一個特定的執行軌道,而制度就是員工在軌道上安全執行的路標和警戒線。無數事實告訴我們,各行其事、無所約束,勢必脫軌離道、脫離集體。所以,我們每個員工只有把這個“軌道”印在腦子裡,烙在內心裡,落實到行動中,化被動為自覺,使自覺成習慣,才能一往無前,順利開創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發展的新局面。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共同努力培育“合規文化”氛圍,用心去建設我們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

文化心得體會 篇15

在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裡,除了春節,中秋節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日。在八月十五這個月圓之夜,皎潔的明月“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寧靜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

人們思念什麼?思念的是遠方的親人。雖然“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無論怎樣,到了八月十五這一天,人們總希望能和遠方的親人團圓。這是中國的古老傳統,也是東方文化的深刻內涵,這種親情是什麼力量也無法阻擋的。所以中秋便成“全家團圓”的象徵節日。

在如水的月光下,我們一大家子又圍坐在大圓桌旁一塊兒吃飯,滿桌子的菜各式各樣的,我夾起一片熱騰騰的肥肉慢慢咀嚼著,味道鮮嫩極了!真是好久都沒有吃到過這麼美味可口的飯菜了。大家都吃得很起勁,漸漸興高采烈起來,都相互祝福著乾杯。“光輝皎潔,古今但賞中秋月”,所以今年也不例外,飯後,我們一起坐在院子裡賞月。面前放著許多月餅,咬一口,那甜甜的感覺就好像今兒個和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的感覺一樣。“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今晚的月亮跟平日裡的確實不一樣,那圓圓的樣子不就像我們這圍坐在一起的一家人嗎。

“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清朗,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竟放花燈”,向院外望去,街市上熱鬧的景象更勝往日,處處都洋溢著全家團聚所帶來的幸福氣氛。

文化心得體會 篇16

阿里巴巴,一個於1999年由18個人開始創立B2B的網上貿易平臺,現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網路公司和世界第二大網路公司。它旗下還有個人網上貿易市場平臺淘寶網,基於中介的安全交易服務支付寶等多家子公司。然而,這樣一個大集團,從十幾個人到上萬名員工,究竟是怎麼管理的呢?正如作為阿里巴巴CEO的馬雲所說,答案只有簡單的五個字——價值觀,文化。凡是到阿里巴巴的新員工都必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企業文化學習。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的體現的總和。研究發現,企業的發展歷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經營產品,第二階段是經營品牌,第三階段是經營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成功的基礎與支撐,它決定著企業的方方面面。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正是由於有了這個屬於企業的使命,才讓馬雲等高層管理者在做重大決策時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與目標,也讓整個團隊整個公司始終保持著堅持不懈的動力,成為奮鬥的主人,同時也是這種使命感吸引著全世界的優秀人才,讓擁有特殊技能的精英融入集體中,不遺餘力地將自己的所學貢獻出來,實現知識共享。對於阿里巴巴,它是中國第一,所以它沒有得模仿,這時候,就是這個偉大的使命驅動著阿里巴巴的發展,同時也讓所有成員都感覺到自己正在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阿里巴巴的願景有三個:1、成為一家持續發展120xx年的企業;2、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服務提供商;3、打造全球最佳僱主公司。一個企業,擁有共同的美好的願景,就會擁有共同的嚮往與希望,一起加油鼓勁,在共同的使命感的驅動下,大家就會形成凝聚的力量,勁往一處使,團結一致,竭盡所能,創造出一個個非凡的成績。阿里人還擁有一個共同的夢想:通過發展新的生意方式創造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它激勵著阿里人為著奮進,也充實著每個阿里人的人生價值。

阿里巴巴的價值觀是著名的“六脈神劍”,即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阿里巴巴的所有人都必須牢記企業的價值觀,他們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與他人相處交流中,始終秉承著這些觀念,才讓企業都能夠在時代的變遷中始終處於不敗地位。一個企業,只有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讓每個人都時刻維護企業形象,才能正確對待面臨的眾多挑戰與誘惑,才能在經濟飛速發展、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當今時代壓力下歡聲雀躍,也才有客戶滿意、員工開心、公司輝煌的共贏。只有生產的產品滿足顧客的需要,始終站在顧客的角度上看問題,一切從顧客的利益出發,從而達到並且超出顧客的期望值,企業才能深得人心,所以有了“客戶第一”。時代在變化與發展,一個團隊,只有每一個員工都彼此相互合作,取長補短,共享共擔,同時還要擁有適應與變化的能力,既具有前瞻的意識,善於創造變化,創造機會,又能夠主動接受變化,在變化來臨時很好的適應變化,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企業才能發展,所以有了“團隊合作”與“擁抱變化”。阿里巴巴,為了讓員工抵制誘惑,貫徹“永不把賺錢作為第一目的”這一原則,時刻擁有樂觀積極、永不放棄的激情,擁有專業執著、盡職盡責、追求卓越的工作態度,於是有了“誠信、激情、敬業”。不同企業的價值觀的具體表達或許不同,但是,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決定著企業的每個人的處世態度與方法,只有當企業的價值觀是既符合本企業又符合時代要求的,是正確的並且具有積極作用的,是對員工具有指導作用的,是切實的融入到企業每個人心中的,才能不斷激勵著每個員工自覺地維護企業形象,為企業著想,腳踏實地,全心全意,從容而堅定地為企業奮鬥。

阿里巴巴還有一些針對子公司的“阿里橙”文化,它通過LOGO(一張笑臉)傳遞著笑臉文化,代表著激情與歡樂;淘寶通過要求學會倒立傳遞著倒立文化,自非典時期開始,便開始傳播著健康與成功挑戰自我的快感與自信;支付寶通過讓員工在logo上摁手印傳遞著手印文化,代表著責任與承諾,也代表著員工與企業的融為一體、共同成長;中國雅虎通過形成創業型團隊傳播著光腳文化,“沒有顧慮,沒有負擔,全新的衝刺在創業的前線上”,堅定執著地重新開始自己的門戶搜尋網站之路;阿里軟體通過從“蝦米市場”切入卻有著“讓天下沒有難管的生意”的使命傳播著紅軍文化,有理想,有困難,像紅軍一樣闖出一條新路來。一個企業,不同的子公司,不一樣的文化表現,卻有著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有著一個共同的企業文化核心,共同為了母公司而奮鬥。

阿里巴巴,在員工招聘時就通過多方面來考查員工是否具有與企業相同的價值觀,招聘進來後還要先進行一個月的企業文化培訓,平時也經常性的進行企業文化薰陶,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讓企業文化融入人心,凝聚人力,激勵人心,約束與指導著員工正確而積極地為企業而奮鬥,同時通過企業文化也可以看出一個企業在社會的地位與價值,從而讓員工自主而自豪的為企業奮勇前進。阿里巴巴體現企業的不僅有著精神上的文化,還將企業文化通過Logo、手印、倒立舉動等多形式地表現出來,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行為化,潛移默化中讓企業真正成為一個整體,一個積極向上的整體。

文化心得體會 篇17

從今年春節後開始,我們人大機關逐步開展了傳統文化的學習教育活動,通過觀看這一系列的報告和電視專題片,感到自己受到了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憾,思想上接受了一次洗禮,糾正了以前的很多錯誤認識,也開始學會從一個新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古代傳統和現代生活。

《弟子規》我以前接觸到的不多,只是想當然的把它當成是和《三字經》、《百家姓》一樣是以前古代兒童剛開始學習的啟蒙讀物,但裡面提到的《二十四孝》的故事太熟悉了,我小的時候,奶奶雖然不識字,但天天都給我講,什麼王小冰魚,丁郎刻木、蘆花絮衣等,長大上了中學以後,就開始感覺這些都是封建落後的東西。到今天都這麼大的人了,還用再學這個嗎?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特別是聽了錢文忠教授所講述的《弟子規》後,才感覺自己對傳統文化的瞭解太少了。《弟子規》通篇360句,1080個字,三字一句,聽起來全部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好象沒有什麼深奧的道理,但它是古人根據《論語》等儒家經典編寫而成,它集孔孟、老子等聖賢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是古時候對孩子從小在學習、生活、待人處事等各方面樹立道德規範的典範之作,也可以說是一部教給我們該怎麼學習做人道理的綱領著作。

現代社會是物慾橫流、道德和價值觀扭區,人情冷漠,我們把以前的很多很美好的傳統道德都給拋棄了,因此傳統文化的學習很有必要。前段時間網路上流傳很廣的這種事情我們實在聽得太多了,廣東小悅悅事件、老太太倒地該不該扶等問題,這種問題都能拿出來討論,說明現在社會的道德滑坡已經很嚴重了,象傳統文化論壇中陳大惠老師做得是一件春風化雨般很有意義的工作,逐步喚醒人們心中的良知,糾正人們扭區的價值觀,大力弘揚和繼承傳統道德和文化,這在現在確實是很有必要的。看了這一系列片子後,確實也應當引起我們的反思,回過頭來想想自己有哪些做的不夠的。

孝敬父母在中華傳統道德文化中是第一位最重要的,以前沒看這些片子前確實對這些沒做過深入地思考。為什麼,因為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我因為從小在縣城長大,從上學、工作、結婚、有孩子,基本沒大受過什麼罪,因為有很多事都是父母給包辦代替了,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快樂的大樹》,非常感動,感到父母就象是那棵大樹,把自己的所有全都給了孩子,還恐怕孩子不快樂。現在才感覺到,孩子對父母的感情與父母對孩子的感情相比真是少得太多太多了。前段時間我們買房子,沒有兩邊父母的資助也實在是不敢想,這兩天裝修,父親一直說“你們還貸款不容易,過段時間我們再想辦法給你們籌集一點。”老人是隻要有一點能力,也都會想著孩子,什麼時候我們能做到老人的百分之一也就他們也就使他們滿足了。

文化心得體會 篇18

中秋將至,似乎人們都在期盼著,或盼望著一家團圓其樂融融地觀賞者中秋的圓月,或舉頭望月憑藉著這個眾人團圓的日子,徹頭徹尾地將內心對親人對故鄉的思念宣洩一番。我從沒有體驗過遠離自己的獨自處在外地的生活,所以沒法感受出門在外遠離家鄉的遊子的思念心緒。

中秋夜裡的一切都是那樣的寂靜,我家的院子裡那幾盞路燈顯得搖搖欲熄。此時此刻,我的思緒我的心情像是被對月思鄉的遊子們傳染了一般,院子上空的那一輪明月在這幽靜的環境裡顯得是那樣孤獨,那樣純潔,那樣光亮。此時我的心中湧現了無數話語要向這茫茫月色的傾訴。

我不由想到了蘇軾的那一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睛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因處於秋天的中間,故此名。在這一天天上的有一輪皎潔的明月,形如玉盤一樣非常圓,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圓”之美稱。我國民間把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中秋節作為家人團聚的日子,所以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我愛太陽,但我更愛月亮,那種白玉盤似的月亮。在我眼裡,太陽是個豪放,熱情的男孩,而月亮則是個溫柔,恬靜的女孩。我愛這種恬靜也愛這種優雅。再望著那輪明月,我感覺她如同天空中鑲嵌著的一顆碩大的明珠,光澤豔麗,閃閃發光;她如同一塊無與倫比而又價值連城的玉盤,純潔高雅,討人喜愛。瞧,天空飄來了朵朵淡雲輕輕地遮住了月亮,只看見在雲層中穿行閃光。她擠啊,使勁想鑽出來。一陣陣涼爽的晚風吹來,雲散了,月亮重新露出了她清麗的臉蛋,像小女孩撩開了披在額上的烏髮向大地露出微笑。我卻覺得那穿於雲層的月亮似乎更蓬勃而又富有詩意。我又發現月姑娘正用月光鋪成一條小道,直延伸到我眼前,好像是在邀請我到她的家裡去做客呢!

今天夜晚,我們一家人來到院子裡,一人搬了把小椅子,靜靜的坐著,悄悄的等著,一輪明月的升起,終於,這個小女孩露出了小腦袋,看著人們,好像還有些羞澀,漸漸的,在我們的歡聲笑語中,她,呵呵,也膽大了起來,不停地爬向天空,我們一家人看著她,像看著一塊寶玉似的,一刻也不想將眼神兒轉移。

這是,姥姥拿出一盤月餅,給大家分開來吃,每個人都笑眯眯的,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裡美極了!

周圍依舊是那樣的寂靜,我也漸困了,悄悄進入了夢鄉,唯獨只有那輪明月依舊散發著那優雅,溫柔的光,依舊是那樣純潔、恬靜。好美麗的月色。

文化心得體會 篇19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文化是企業的基石,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和源泉,文化就是生產力,是生命力,今天,聽胡老師的文化授課,在進一步加深對新和成企業文化認知和理解的同時,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更加強烈。時代發展的變革,千年古村的傳統,優秀的家庭教育,良好的學校氛圍,形成了胡老師特有的個性,優秀的品德,同時輔以胡老師堅定的信念,堅毅的品格,堅守的力量,造就了非凡的新和成,也造就了新和成獨有的企業文化—“老師文化”。簡單,赤誠,純樸的胡老師,,開放思想,想清楚,做下去,時刻提醒著我們,為了共同的信仰——世界新和成,而繼續前進,永遠奮鬥!

文化心得體會 篇20

公司企業文化為公司的前進賦予了使命,在公司使命確定的同時,也賦予了公司所有部門、崗位的使命,挖掘出所有產品的價值,來不斷提高產品的整體效率,通過不斷的創新,要求的精益求精讓消費者最終得到受惠,從而成為行業的領跑者和規則的制定者。

企業文化將價值取向趨同的大夥凝聚在一起,提供各個崗位的的發展平臺,最終實心個人的價值觀、企業的價值觀而共同努力實現共贏,“責任是福、品質為德、高效則隆”福德隆在企業文化的指引下形成了一個“大家庭”,在家長的指揮下、在成員的齊心協力下去實現公司的價值觀、個人的價值觀。

文化心得體會 篇21

中國傳統文化,對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但在聽了專家們的真誠講座後,在座的老師都留下了感動的眼淚。而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蘊含著無窮的智慧,中國傳統文化讓我們更加堅定一顆對父母的孝心,對師長,對朋友的恭敬之心。聽完講座,我的心裡是沉甸甸的感覺,心靈得到了深深的淨化。

對照弟子規,自己身上太多的缺點,很多都沒做到過,沒有想到過。回來後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反思自己的過錯。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感恩給我們生命的人、感恩給我們知識的人、感恩給我們衣食的人、感恩給我們住所的人、感恩曾經批評過我們的人。將別人的愛永記於心,把別人的美德汲取。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著更多的人,教育我們如何做人。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我在細細品讀《弟子規》的同時,也帶走了我心靈上的塵埃。

我想起了曾經有人說過這樣的話:若你----

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

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為;

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穫習慣;

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

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

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時間了。一個人處世必定有一些原則,在他們潛意識中受到這些原則的制約。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回想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有幸學到傳統文化。曾經的有恃無恐、狂妄等等阻礙人生路上的絆腳石。在沒有學習弟子規之前,萬事都要分清彼此的責任。

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對於我,是一次很大的心靈震撼。我知道人要有著豁達心胸才可以寧靜平和的心態去對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淡泊名利,去掉塵世的浮華與虛無,中國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要傳承,要發揚;但它更需要我們去學習,去實踐,去體悟。我們要將傳統文化融入到我們的工作、生活中去;以傳統文化規範自己的言談舉止,用傳統文化寬撫我們的內心,讓傳統文化促進社會的和諧。只有運用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精髓。

學習傳統文化不是就學一堂課、就看一本書後就回去激動幾天以後就淡忘了,必須持續學習並從小事做起,找到在生活中踐行傳統文化的切入點,才能持之以恆,不斷進步。

文化心得體會 篇22

觀看了海爾CEO張瑞敏的視屏演講感觸很深,我從三個方面談一下我個人觀後感想;

首先企業文化就是不斷的變化,“改變對事務的認識,沒有改變事實的本身”這一點我非常贊同。企業發展過程中沒有一成不變的,要發展就要創新,創新就要改變,改變就要創造性的破壞,因此企業要營造一種敢於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是樹立百年企業的基石。我們企業目前處於發展階段,需要不斷的改變才能夠做到客戶滿意,因為市場在不斷的變化,消費者的生活習慣在不斷的改變,消費者的消費意識也在不斷的提高。因此企業內部變化是順應市場變化的需求,滿足客戶的需求,公司在發展方向不變的前提下,什麼管理模式,什麼薪酬體系,什麼營銷思路都可以改變,都可以嘗試,觀念改變,行動才能改變。只有不斷的改變觀念,提升公司內部員工對客戶的認識,對產品的認識,對市場的認識,才能夠做到不斷變化的持續提升的公司企業文化。

其次是企業內部的1010原則:即公司內部樹立10%的標杆也就是榜樣,10%的淘汰制度,淘汰那些沒有創造價值的員工,建立持續向上發展的人力資源結構;這一點我也是非常贊同,企業就是在經營產品的同時在經營人,培養人。人無完人,只有不斷的改變自己提升自己,才能夠做出好的產品,優質的產品,客戶認可的產品出來。企業內部一定要樹立標杆榜樣,我覺得這是參照物,這是標準,只有這樣才能激起員工的使命感和進取心;也只有淘汰表現差,業績差,能力差的員工才能使企業內部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無形的推動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最終達到自己設定的企業目標方向;

再次就是營銷的三易即變易、不易、簡易;非常有道理。在營銷過程中市場是不斷的變化,因此營銷的策略也是不斷的變化,沒有對策的營銷沒有市場變化的營銷是虛擬的,是沒有價值的,不易;在營銷中唯獨不變的就是誠信,誠信是根基,誠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核心平臺,沒有誠信的交易是不長久的,沒有誠信的營銷是皮包公司,中國人講誠信,西方國家更加講誠信,因為西方國家信奉上帝,而中國企業誠信度隨著國際化市場競爭也要講誠信,也必須做到誠信,只有這樣才能做大做強。簡易:往往我們做企業管理說的多,做的少,檔案多,實效的少,無用的多,可控制的少,因為企業走入誤區,認為越多越規範,越複雜約有水平。我們一定要清楚凡事不要複雜化,企業最怕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一定要簡約流暢,簡單明瞭,儘可能讓國小畢業的工人看了明白,看了知道怎麼去做。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效順暢的執行;

以上三點是本人學習後的感想,也清晰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知道該怎麼去做,怎樣去做好份內的工作。

文化心得體會 篇23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從古至今,從現代追溯五千年的歷史。傳統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文化,這些文化都是古人,我們的失人,從他們身上演變而來的。比如,屈原是清明節的代表,屈原如果穿越到現在,絕對會是一位偉大烈士,供在中國最大的烈士陵園。

由於屈老的堅貞不屈,為國為民,不畏強權,誓死不做賣國的,寧可跳入江中犧牲自己的性命,也不會為了一點小利益,而出賣國家出賣自己的人格,不會踐踏自己的尊嚴。

屈原死後,他的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雖然他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實中還是需要表示一下的,他們在屈原自殺的江中划著小船,撒著用葉子包著的米團,人們覺得這樣魚蝦就會吃這些米團,而不會吃屈原的軀體了。由此在江中划船變成了賽龍舟,撒米團演變成了現在家家吃的粽子,而在那一天人們把那一天定位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的紀念日,每年的4月4日就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們叫它“清明節”。

例如這樣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人肯定都不明白,在除夕春節為什麼要放鞭炮,讓我來告訴你為什麼。

相傳每年有一天,有個叫“年獸”來擾亂居民的安全,出居民糧食,毀他們的房子,弄的他們人心惶惶。可是看年獸那麼凶惡高大,他們卻又不敢與之抗衡,終於有一天他們發現年獸怕響聲,於是家家戶戶都在年獸來的那天放起了鞭炮。年獸聽見這些鞭炮響聲,嚇得落荒而逃,人們終於又回到了平靜的生活。那天就成了除夕春節,就是這麼來的,家家戶戶都要過年,給紅包,這樣才吉利,說這一年都會富富貴貴,平安無事。

這些都是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午的傳統文化節,所以源遠流長,就說明我例舉的僅僅是個皮毛,還有好多好多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就是有了這些傳統文化我們才會多姿多彩,這傳統文化代表了我國古代到今天,人民的智慧結晶。

就是靠的這些傳統文化,而就是這些傳統文化是別的國家,甚至別的星球所沒有的,它們是我國獨一無二的,是智慧,是結晶,是成果,所以它們會源遠流長。

中華傳統文化又是博大精深的,你想模仿想複製那是遠遠不可能的。如果是簡簡單單的,有何是堪稱“傳統”這兩個字,就算再給你十年,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它只會越來越神祕,你永遠知道的不是它的皮毛,其精髓不是精深,而是很精深,非常的精深。

所以我說中華傳統文化是源遠流長,是博大精深,是獨一無二

文化心得體會 篇25

當__年我滿懷憧憬與希望第一次踏進公司的時候,首先感受到的便是公司的豪華與氣派,其次便是“我的伊泰,我的家”那句醒目的標語。在朦朧的狀態下,我感受這句話最深就是公司對員工的待遇不斷改善。

近期,通過系統的學習企業文化知識,對企業的“誠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企業文化綱要分章節的從各方面闡述了企業的理念及行為系統。條理清晰地概括了企業文化各方面的內容。一個人要有一種精神,一個企業要有一個核心。人的精神就是理想,企業的核心就是企業文化。伊泰的企業核心就是“誠和”。圍繞著“誠、信、和、樂、勤、明、智、簡”八字箴言和“百年伊泰,用心傳遞能量”的目標文化展開,形成特有的企業精神和發展理念,充分調動全體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構建和諧企業提供精神支撐。

構建和諧企業不僅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而且是企業不斷髮展壯大的必然要求。伊泰的企業原則就是堅持“四個不變”原則,即堅持加強黨對企業的領導,集團公司黨委是領導核心不變;堅持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方向不變;堅持依靠廣大職工,充分尊重廣大職工的主人翁地位的宗旨不變;堅持為地方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做貢獻的思想不變。伊泰在為建立品牌的發展過程中,從國家能源戰略大局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的經營形態,著力建設成為國際化、專業化的產業集團。

建設優秀的企業就是要用先進的觀念管理企業,使員工的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伊泰的管理思想及人才理念都積極倡導人本主義。以人本、簡約、效率、適控的管理理念凝聚人心,以適應、敬業、親和、創新為用人準則。我們要積極發揚伊泰“誠信、盡責、創新、奉獻”的企業精神,加強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協作,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支援,努力“學習新知識、創造新業績”,使大家充分發揮個人的潛力,積極倡導創新文化,提升自己生命的價值。

一個企業由不同的部門構成,只有部門和部門之間相互協作,嚴格遵守企業各項規章制度,以大局為重,企業才能更好的發展。我們應該發揮伊泰“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地團隊”的精神,做一個積極向上,有朝氣,有正氣,有愛心,講團隊精神的年輕人。充分發揮“我的伊泰,我的家”的主人翁精神,把伊泰當做自己的家,去愛護它,保護它,建設它,時刻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無私的奉獻精神,熱情工作,認真做事,踏實做人,使自己從思想上到實踐中有一個質的飛躍,使自己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

企業發展了,我們的工作環境變好了,薪酬福利提高了,發展空間變寬了,我們就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家以方圓,感恩回報”從更深的角度闡述了伊泰的感恩文化。“家以方圓”體現新的發展階段對家文化“由圓向方,方圓相濟”的完善和突破。“感恩回報”是伊泰家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解決新時期主要矛盾、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需求。所謂知恩者樂、報恩者得、施恩者福。

文化心得體會 篇26

20xx年5月25日,東高地三小電子社團和機器人社團的同學們走進了樂多港奇幻樂園進行科技研學活動。樂園採用街區式規劃佈局,打造室內外主題景觀、自然景觀和人造景觀,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及北京地域文化等人文元素,是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樂園。讓孩子們在先進的聲、光、電及影視技術運用中感受驚險與刺激,體驗奇幻與浪漫,觸控歷史,感悟文化。

同學們在“鄭和下西洋”場館中,以鄭和下西洋的傳奇航行事蹟為背景,途徑多國,瞭解當地歷史和特色,並在最後體驗了一場海嘯帶來的生死浩劫。鄭和,這位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世界文明交流的先行者,他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感染著孩子們。

在“翱翔紫禁”活動專案中,孩子們乘坐在時空機器上,踏上一段穿越北京歷史、現在和未來的非凡旅程,時而陣陣風聲從耳邊呼嘯而過,時而直衝雲霄,翱翔在雄偉壯麗的長城之上,飽覽天安門廣場閱兵,感受北京的歷史變遷。

在“孔小丘講”脫口秀活動中,同學們與孔小丘交流、遊戲互動,學習禮儀之道,感受孔子的儒家禮儀……

這次的研學活動,讓孩子們收穫頗豐,長城的雄偉、十三陵的神祕,還有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讓他們駐足流連。他們回顧歷史,感悟著中國的歷史文化,同時再一次看到了科技的迅猛發展,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相信他們在今後學習的道路上會不斷探索,勇往直前!

文化心得體會 篇27

這個學期選了中國茶文化這門選修課,使我對我國的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又多 了一份瞭解,對中華文化多了一份熱愛,對我們中華民族多了一份敬仰與驕傲。 在品味中國茶文化中,我進一步體會到了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進深與源遠流長。

摘要: 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而茶文化指的是茶的人文科學,即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我國既是茶樹發源地,也是發現和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歷史悠久,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飲茶之久,茶區之廣,茶藝之精,名茶之多,品質之好,堪稱世界之最。中國茶文化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內容廣泛,包括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茶文化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結合。“清茶一杯”,“客來敬茗”,既有物質上的享受,又“精行儉德”,陶冶情操。代表高雅樸實的民族風尚。

關鍵詞: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傳統文化 內涵 形成與發展 茶道

正文:

茶文化的定義及內涵

茶葉是勞動生產物,是一種飲料。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這包含和體現一定時期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科技教育、文化藝術、醫學保健、歷史考古、經濟貿易、餐飲旅遊和新聞出版等學科與行業,包

含茶葉專著、茶葉期刊、茶與詩詞、茶與歌舞、茶與小說、茶與美術、茶與婚禮、茶與祭祀、茶與禪教、茶與楹聯、茶與諺語、茶事掌故、茶與故事、飲茶習俗、茶藝表演、陶瓷茶具、茶館茶樓、沖泡技藝、茶食茶療、茶事博覽和茶事旅遊等廿一個方面。

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茶的發現大約在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歷史可推到三皇五帝。東漢華佗《食經》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記錄了茶的醫學價值。西漢已將茶的產地縣命名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國魏代《廣雅》中已最早記載了餅茶的製法和飲用: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質形式出現而滲透至其他人文科學而形成茶文化。在晉代、南北朝時期,隨著文人飲茶之興起,有關茶的詩詞歌賦日漸問世,茶已經脫離作為一般形態的飲食走人文化圈,起著一定的精神、社會作用。在唐代茶文化便形成了。780年陸羽著《茶經》,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標誌。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學雙重內容,探討了飲茶藝術,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飲茶中,首創中國茶道精神。以後又出現大量茶書、茶詩,有《茶述》、《煎茶水記》、《採茶記》、《十六湯品》等。宋代茶業已有很大發展,推動了茶葉文化的發展,在文人中出現了專業品茶社團有官員組成的"湯社"、佛教徒的"幹人社"等。宋太祖趙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宮廷中設立茶事機關,宮廷用茶已分等級。茶儀已成禮制,賜茶已成皇帝籠絡大臣、眷懷親族的重要手段,還賜繪國外使節。至於下層社會,茶文化更是生機活潑,有人遷徒,鄰里要"獻茶"、有客來,要敬"元寶茶",定婚時要:"下茶"結婚時要"定茶",同房時要"合茶"。民間鬥茶風起,帶來了採製烹點的一系列變化。在明清時期,茶文化得到了普及。此時已出現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類,茶的飲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傳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畫卷》、《品茶圖》、文微明的《惠山

茶會記》、《陸羽烹茶圖》《品茶圖》等。茶類的增多,泡茶的技藝有別,茶具的款式、質地、花紋千姿百態。到清朝茶葉出口已成一種正式行業,茶書、茶事、茶詩不計其數。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茶葉從1949年產的7500噸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噸。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我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1959年,全國名茶評比會中評選出了‘中國十大名茶’,包括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廬山雲霧茶,六安瓜片,君山銀針,信陽毛尖,武夷巖茶,安溪鐵觀音,祁門紅茶。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弘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華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抗州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屆,吸引了日、韓、美、斯及港臺地區紛紛參加。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舉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山的巖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列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中國茶道

喝茶能靜心、靜神,有陶冶情操、去除雜念、修身養性之功效,這與提倡“清靜、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種以茶為主題的生活禮儀,也是一種修身

養性的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品茶,來修煉身心。

中國的茶道有悠遠的歷史淵源,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當時社會上茶宴是

一種很流行的社交活動。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開創了「鬥茶」,「鬥茶」最早是以遊藝的形式出現在文人雅士之間。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經山寺求學取經,學習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 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禮儀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戶來訪馬上奉茶。奉茶前應先請教客人的喜好,如有點心招待,應先將點心端出,再奉茶,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七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同時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配合茶盤端出,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上茶時應從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並說:“這是您的茶,請慢用!”奉茶時應依職位的高低順序先端給職位高的客人,再依職位高低端給自己公司的同仁。

茶文化的作用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1.茶文化以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於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係,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於人的心態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2.茶文化是應付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爭,市場競爭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係,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鬆一番,以應付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3.有利於社群文明建設 。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汙濁,道德不能淪喪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消費活動、建立精神文明、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4.對提高人們生活質量,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嚐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5.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財富。

文化心得體會 篇28

通過反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深入領會《弟子規》、《三字經》、《朱子家訓》,我的心靈逐漸得到了淨化,世間的浮躁與虛無逐漸得到了剔除,精神得到了昇華。傳統文化是民族的瑰寶,是民族精神之所在。我的體會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人們道德行為的規範標準。在現在社會當中,有的人,道德下滑、道德淪喪,品行低劣。我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光碟上看到,一個少年打罵自己的母親,讓母親去死。他學習了傳統文化,聆聽了傳統文化的講壇後,他變了,懂得禮儀廉恥了,懂得不孝敬父母就是大逆不道。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弘揚“孝”文化,也是弘揚中國禮儀之所在。也就是注重人的道德修養,道德素質提高了,行為規範了,就懂得孝敬父母,善待他人。所謂“百善孝為先”,“天地重孝孝當先,一個孝子全家安”,人只要注重孝道了,全家安好,人人和諧相處,整體社會才能從根本上得到穩定。

二、學習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弘揚傳統文化光碟上講黑龍江的一少年,十五六歲,就學著研製炸彈,幹一些違揹人性、危害他人、危害社會的事,這充分說明了沒有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良好教育,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還有一個被十三所學校開除的學生胡斌,年僅22歲,把父母的錢拿來,成天泡在網咖達六年之久,把爸媽的錢拿來,七張錢,都是一百的,用來點燃抽菸。他聽了傳統文化的報告後,發誓要孝敬父母,善待父母的勞動成果。是傳統文化糾正了他的心靈,感化了他,潔淨了社會的一角。另有一妙齡女子,說實在活不下去了,最後學習了傳統文化,就沒有了輕生的念頭,是傳統文化改變了她的人生。

以上事例說明學習傳統文化,能夠指引我們走人生正道,理智從事,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我們人活著,一生要胸懷寬闊,要像大海一樣容納百川,不能只想個人得失,不擇手段,單純追求物質享受,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理。傳統文化要我們注重道德修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我們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幹事。我們的所作所為要符合自然規律,對生活充滿信心,充滿熱情,多做事,做善事,有利他人,有利社會。這樣才能體現人生的價值意義。

三、中國傳統文化是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前提,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一公益論壇光碟上所講,隋代李春設計的趙州橋,距今1400多年,歷史之悠久!地基達1.49米,很牢固,這足以體現出我們老祖宗的偉大。可就在趙州橋的旁邊卻立著一塊由美國人做的標榜獎牌。這不禁令人心寒,令中國人心寒。難道我們就沒有一點自信心,還要去問老外,問美國人我們聰不聰明,我們難道就沒有一點民族自信心嗎?所以,我感到我們中國人應該有中國人的樣子,要相信我們的祖先,我們要自尊自信。

四、學習傳統文化、是維持一個政黨長治久安、取得偉大勝利的保證。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勝利,就是因為他弘揚和發展了中國傳統文化。它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得民心、順民意、得天下,這也符合客觀規律,這也是它的偉大之所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他的理論依據也是中國傳統文化,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

我看到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公益論壇光碟上所講,地稅局長張瑞聽了傳統文化講座,學習了傳統文化,他可以做到不貪汙,一心為民,稅取之於民,造福於民。這也符合胡書記所倡導的“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思想,也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宗旨的體現。只有這樣,一個政黨才能經得住歷史的考驗。的”依法治國“、選拔德才兼備的人才隊伍治理國家,也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在裡邊。

五、抓教育、振興中國傳統文化是當務之急。傳統文化是中華的聖賢文化,是拯救世界和解決21世紀社會問題的智慧之所在,現在弘揚中國傳統文化迫在眉睫。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孩子的初期教育至關重要,傳統文化就是讓孩子從小接受為人之道。要齊抓共管,家庭父母,學校教育,社會關注形成整體教育體系。全方位滲透聖賢文化《弟子規》、《三字經》等,既要言傳、更要身教,只有從小給孩子打好做人的根基,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中華民族接班人。

傳統文化也是中國的歷史文化,被遺棄了一百多年了,現在面臨著復興的大好時機,我們要以學習傳統文化為精神動力,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健康發展。為了民族的振興、使傳統文化脈脈相傳,就要使孩子從小接受傳統文化的教育,開展人人學習《弟子規》 、《三字經》等聖賢文化活動,社會就會和諧穩定,中華民族就一定會永遠強盛。

文化心得體會 篇29

生活中的我們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的文化。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給我們留下一座巨大的寶庫,寶庫裡有著許多的“寶藏”。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國畫等;有獨特的風俗習慣,如元宵節鬧花燈等……但是,我對民族藝術國畫情有獨鍾。

《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水墨畫,也是一幅名揚中外的國畫,是北宋時期畫家張擇端畫的。這幅畫很長,有528釐米呢!它寬24.8釐米。畫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熱鬧的場面。《清明上河圖》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現在還安然無恙地在北京故宮博物院裡呢!

張擇端畫這幅畫下了很大的功夫,光畫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個,有從鄉下來的農民,有走江湖的醫生,有撐著船的船工,有做各種買賣的生意人,有擺小攤的攤販,有留著長鬍子的道士,有官吏和讀書人……三百六十行,每一行的人都畫上了。

那裡的街市可熱鬧了,街上有掛著各種各樣招牌的店鋪、作坊、酒樓、茶館……裡面熱鬧極了。走在街上的,是來來往往、形態各異的人:有的騎著馬,有的趕著小毛驢,有的小孩在歡快地放風箏,有的挑著擔子,有的推著那時的獨輪車,有的悠閒地街頭溜達……畫面上的人有的還不到一寸,但我們能看清楚人們都在幹什麼。

我國的民族藝術真是有趣!咱們中國真不愧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哦,我忘記了,我們可不要只觀看不發揚呀,我們要把祖國流傳下來的東西發揚光大哦!

文化心得體會 篇30

企業文化的作用在哪兒?說到底,恐怕在於提高企業的品位、提升員工的素養。這就要求企業文化要重“三品”,即品質、品格與品行。

企業文化的品質,主要體現在企業的價值理念。價值理念即價值觀。價值觀是個“總開關”。它不僅反映一個企業立身處事的信念、傾向、主張與態度,而且對企業起著行為取向、評價標準、評價原則和尺度的作用。企業的這種價值理念,用通俗的話講,就是企業要奔向哪兒、目標是什麼?員工要成為一支什麼樣的隊伍、願景是什麼?這是一個企業發展的“綱”。只有綱舉,才能目張;只有企業品質好,才能經得起風吹浪打,耐得住時光磨礪。

企業文化的品格,主要反映在企業的精神支撐。精神支撐即企業的精神。精神是一種意識。意識不僅能反映客觀世界,而且能反作用於客觀世界。所以,精神具有能動性,其表現在於有活力,即“龍馬精神海鶴姿”;其本質在於能超越,即“今勝於古,後勝於今”;其境界在於“與天地合一”,即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企業發展與“綠色”共行。企業的這種精神,源於企業走過的路,發展於企業正在走著的路,同時,又激勵著企業將要走的路。這種精神,是一個企業的品性風格,體現著一個企業的精氣神,預示著一個企業的明日興衰。

企業文化的品行,主要彰顯在企業的行為規範。行為規範即企業員工行為的準則或原則。無疑,作為企業的一名員工,既有其傳統的行為或遺傳的行為,又有其情感的行為或即時的行為,更應有其目標的理性行為或價值的理性行為。要保證企業既定目標的實現,就應該制定並遵循目標的理性行為規範;要保證企業價值理念的實現,就應該規定並執行價值的理性行為規範。這種目標與價值的理性行為規範,既表現在立身處事上,又表現在行動舉止上,還表現在姿態風度上。這種行為規範,是企業價值的心靈取向,是企業心靈的外在表現,是企業要達目標的理性選擇。

要使企業文化的品質、品格、品行得以實現,僅僅靠知曉並提出企業的價值理念、精神支撐、行為規範還不夠,必須要有相應的方式方法。這個方式方法,不是靠讓廣大員工死記硬背某些提煉出來的概念、條文,而是要讓廣大員工理解並能自覺執行這些理念、精神與行為要求。要做到這一點,員工最喜聞樂見的是靠大家“化”大家,即從員工中挖掘出典型案例、提煉出典型格言,從而用講故事的方法、用員工格言的方式使價值理念形象化、精神支撐口語化、行為規範具體化,以達到用身邊的事教育身邊的人、用身邊的人提升身邊的事的效果。這種方法,就如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講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三個故事,靠張思德、白求恩、愚公三個典型,宣傳並普及了中國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情的青於竹、翠於鬆的品格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行為準則;這種方式,還似上世紀六十年代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喊出的格言“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那樣,短短一句話,濃縮萬千情,展現出的是中國石油工人不畏困難、敢於勝利的大無畏氣概。這種“故事+格言”的方式方法,是普及企業價值理念、張揚企業精神支撐、深化企業行為規範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企業文化的品質、品格、品行,一言以蔽之,是企業的品位。企業是一個經濟組織,同時,作為社會上的一個單位,又可以說是一個社會組織。是經濟組織,就要賺錢。賺錢要有道。黑心錢、昧心錢不僅不能賺,還要與之作鬥爭。是社會組織,就要負責。不僅對企業內的員工負責,還要對與之關聯的供貨商、分銷商、社群負責,更要對養育自己的消費者和使自己安身立命的國家負責,做到既要承擔好公認的職責,又要勇挑各方期待的職責,從而使企業“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飛”。也就是說,通過重企業文化的“三品”,不僅使企業強,更使企業“香”,且香“飛”千里,行得遠、走得久。

文化心得體會 篇31

傳統文化如同民族的靈魂,蘊含著不屈的希望與力量;傳統文化是民族發展的原動力,給人們勇攀高峰的鬥志與毅力;傳統文化彷彿是一座溝通世界的橋樑,傳遞給世界溫暖與色彩。因此,我想說:讓我們共同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吧!

最近名為“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前十二名文化大國”的調查結果已經揭曉。中國以擁有眾多的優秀傳統文化位居第二名,這個好訊息令大家歡欣不已。但當我們靜下心來與擁有眾多備受歡迎的現代文化的美國作比較時,我們的優勢在於我們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然而在我們的傳統文化被很多外國朋友欣賞的時候,我們自身是否足夠重視它呢?如果我們不能很好地傳承傳統文化,這難道不是我們民族的悲哀嗎?

現實情況值得社會擔憂。如今很多國人特別是青少年朋友,他們對外來文化有高度的認同。於是我們不再對“哈韓”、“哈日”感到大驚小怪,不再對好萊塢影片感到陌生。其實,感受、學習外國文化的精華並沒有錯。但過分的關注與模仿必將導致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可以說,外來文化已經對我們的傳統文化產生了衝擊。這種現狀值得我們關注。

令人欣慰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懂得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例如著名作家馮驥才實地考察並用所寫文章表達了呼籲人們保護傳統文化的迫切心聲。他說:“民間藝術是民族情感與精神的載體之一,普查與記錄是為了見證與記載一種歷史精神。”是啊。倘若我們失去了珍貴的傳統文化,我們的內心會不會時常感受到一種不能訴說的苦衷呢?更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政府的未雨綢繆。為了引導人們重視傳統文化,國家設立了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守護傳統文化的決心不言而喻。是的,我們不想再看到自己的傳統節日被別的國家搶先申請註冊的事情重演。為此,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讓它在世界的舞臺上展現耀眼的光彩。

隨著全社會對傳統文化的關注度與日俱增,我們理應滿懷信心並且堅信:懂得守護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民族會永遠屹立在世界的前列,擁有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