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元宵節的感想(通用2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7.18K

元宵節的感想 篇1

春節剛剛過去,又逢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按照農曆,正月又稱之為元月,而宵,是夜裡的意思,因此元宵節的含義就是新年裡的第一個圓月之夜,要鬧一鬧的。這鬧不是吵鬧,而是大家熱熱鬧鬧地歡慶,共度一個美好的夜晚,因為這天是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的吉祥日子。

元宵節的感想(通用23篇)

元宵節起源於何時,已難考證,傳說在漢文帝時已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了。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又稱為燈節,因為這天人們都張燈結綵。或說元宵賞燈是漢明帝信佛,聞僧侶有正月十五燃燈敬佛的習俗,因此下令這天夜晚在宮廷裡也要燃燈,以光大佛法,這種做法逐漸流傳到社會,才形成了一個民間的重大節日。不過那是佛者攀龍附鳳的借托故事,不足信的。所以我們過元宵節,不必去追究這個節日的淵源,但知它源遠流長就行了。

我小時候正值文化*時期,元宵節冷冷清清的,什麼彩燈綵球,煙花爆竹,一概沒有的,連兒童玩的兔子燈也沒有,因為這些東西全部屬於“四舊”,不是無產階級應該提倡的。無產階級是砸爛舊的、創造新的階級,所以,我小時候就沒有兔子燈玩。我兒子小時候每逢元宵節,我都要給他買一盞兔子燈,帶他到南京路去和其他小孩一起拉著玩,一直到他念國小為止。

古代是非常重視元宵節的,就連皇帝老爺也要出來,坐在綵樓上,所謂“御樓觀燈”,與民同樂,一起賞花燈。在唐朝,賞燈活動的規模就已經非常盛大,宮廷裡,馬路上,家家戶戶的門前窗下,到處燃著千姿百態的彩燈,甚至於擺上燈樹,有錢人家還搭建了燈樓,煙花爆竹,烘托著天上一輪明月,絢麗多彩,熱鬧非凡,到處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據說唐玄宗開元盛世時,長安城的燈市規模之大,各式各樣的花燈有五萬盞之多;玄宗皇帝曾命工匠造了一座巨型的燈樓,高達一百五十尺,廣二十間房間,璀璨奪目,蔚為壯觀。我們可從蘇味道的《正月十五夜》那首詩中領略一下唐代元宵節燈市的盛況: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遊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許多地方在節日裡還自發地表演耍龍燈、舞獅子、踩高蹺、扭秧歌、敲腰鼓等等,這些都已成了兩千多年不變的傳統民俗表演。如今這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俗節日,不僅僅侷限於海峽兩岸盛行,就是在世界各國,只要有華人聚居的地區,全都隆重地熱鬧歡度,可謂普天同慶。

宋朝比唐朝還要重視元宵節,無論在燈會的規模上,還是在燈飾的花樣美觀上,都勝過唐代,而且賞燈活動更加趨於民間化,民俗特色愈發濃郁。我們可從兩首宋詞中去體驗一下宋朝元宵節燈會的巨集大規模。一首是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詞裡風情萬種,詞曰: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另一首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是風流人物,詞曰: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歷代的元宵燈會活動是不斷髮展而延長的。在漢朝時,賞燈活動是一天,到了唐朝延長為三天,到了宋朝又延長為五天,明朝是初八就開始鬧,一直鬧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下帷幕,整整十天。只是到了清朝,滿族人當了皇上,就不在宮廷裡舉辦燈會了,但是民間的賞燈會照常進行,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慶祝活動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一直風靡延續到今天,並伸展到全世界。

元宵節最主要的節目有兩個,一個是猜燈謎,一個是吃湯糰,也就是吃圓宵。“猜燈謎”也叫“打燈謎”,據傳始源於宋朝。開始時是一些好事的文人墨客將謎語寫在紙上,然後貼掛在五顏六色的彩燈上,讓賞燈的人去猜,純是一種助興之舉。因為謎語能引起人們的好奇之心,激發人們的雅興與情趣,所以很快就流行了起來。到了南宋,猜謎的已不侷限於讀書人,而是全社會各個層次的人都來參與了。

我小時候看書,見過好多處猜謎語的描述,心裡很是癢癢,總想找機會猜一猜,顯一顯身手,但那時很少有這種活動。文化*結束後,民間漸漸地恢復了元宵節,廣場、公園、商廈、文化宮等公共場所都掛有了彩燈,尤其是豫園的城隍廟,彩燈比別處集中,花樣繁多,煞是好看,將夜色照得五顏六色,觀者如潮。有些花燈上有謎語,猜的人很多,其中不乏猜謎高手。原本想顯一顯身手的我,一試之下,才知這玩意兒不好玩,不是聰穎的人是猜不出的,而且一定是要善於投機取巧的人才能獲勝。我天生遲鈍,智商低下,不會轉彎抹角,更沒有投機取巧的本能,面對這種刁鑽促刻、諱莫如深的謎語是一籌莫展,屢戰屢敗,迄今為止,大小數百猜,沒猜中過一次,一直到後來去城隍廟鬧元宵要收五十元一張門票了,我才停止了打燈謎。

至於元宵吃湯糰,是為了討個好的口彩,因為湯糰又叫湯圓,湯糰湯圓,略去湯字,就變成了團圓,所以也不叫吃元宵,而是叫吃圓宵,意思裡是圓滿,無非圖個吉祥。但是不管人們用怎樣的方式慶祝元宵節,其中都充滿了親人之間真純的感情,還有人們對生活的熱愛與美好的期望。

中國人吃湯糰也有悠久的歷史了,各地的湯糰做法大同小異,有帶餡的,有不帶餡的,但都是用糯米粉做的。餡有很多種,黑洋酥、豆沙、鮮肉、棗泥、奶黃、蓮蓉、果仁、菜肉、紅糖、綠豆沙等等,一時也想不起來,反正葷素隨意,各取所愛。吃法大致上有三種,湯水煮,油裡煎,隔水蒸,不過用湯水煮的吃法,在比例上佔有絕對的優勢。

我是喜歡吃黑洋酥餡的,湯里加上合適的酒釀則更加美味可口。我小時候物質極端匱乏,芝麻在上海市場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很少有機會吃到黑洋酥湯糰,也就是芝麻湯糰,因此我還記得小時候去過的一家上海最有名的湯糰店——點心店。它座落在陝西北路,靠近威海路,是一家老牌的點心店,年代很長了,至少蔣經國在離它兩條橫馬路遠的馬勒別墅裡的三青團總部辦公時,它已經在營業了。我想蔣經國是寧波人,而美新點心店做的是正宗的寧波湯糰,因此小蔣肯定不止一次地光顧過它。我記得延續到九十年代,這家店的湯糰生意一直是紅紅火火的。堂吃從來就是座無虛席,你要堂吃得等上兩個小時,也未必輪得到你上座。外賣也是如此,要排長隊,夏天賞你個暴晒,冬天請你喝西北風,照樣有人排著隊等啊等的。那種吃湯糰的精神真教你看了為之感動。

慶賀元宵節還有其他許多含義,不過那是農村的風俗,我生活在城市裡,接觸得少,就不大熟悉了。總之,元宵節是中華民族優良的民俗傳統,凝聚著中華民族的美好希望與良好的祝願。如果這也算是非物質文化,那麼這文化應該好好地儲存,讓它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元宵節的感想 篇2

今天是元宵節,因為家裡沒有一滴水,所以兒子去了大姨家,老公去了婆婆那,唯有我一個人,半躺在床上,捂著脹痛的肚子,翻來覆去地看著新聞頻道頻頻播出的節目。與其說是在看新聞,倒不如說是想沖淡點這寂寞的時光,所以看的內容除了智利地震和冬奧會什麼也不記得了。

元宵節是團圓節,因為昨天回孃家提前過了,再加上身體不舒服,就沒去婆婆那過。在婆婆那我要當主廚,這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便讓老公給我告假,慢性闌尾炎發作了,不能和公婆一起過團圓節瞭望公婆見諒!

躺在床上,想著昨天回家過節的情景,高興之餘眼角卻流出了眼淚,那種滋味那種感覺攪得人心煩意亂。我想起了“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句話,的確如此吧!

雖然不喜好熱鬧,但孃家那團聚的熱鬧場面我還是很喜歡的,在孃家我充分體驗和感受著和睦大家庭的溫馨歡樂的和諧氣氛。

走進家門,看到嫂子弟媳們在廚房忙碌的身影,看到父母臉上洋溢的笑容,看到晚輩們歡蹦亂跳的樣子,心裡總是滋生出濃濃的幸福感。我想,家裡所有人都會和我一樣感受並體會著,尤其是年過八旬的父母,這種子孫滿堂,兒女繞膝的生活是他們最喜歡的也是最渴望的。

特別喜歡吃大嫂燉的大鍋肉了,那是在城裡吃不到的滋味。我們家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逢佳節或者父母生日,大家都要聚在一起吃飯。父親早早就買好了排骨肉,在品嚐嫂子們精湛廚藝的同時,享受著家人團聚的樂趣。這環境、這氣氛、這場面真是羨煞了左鄰右舍。時常聽到隔壁人們這樣的稱讚聲“看看人家這個大家庭多和睦啊,真是全村少有的!”

我知道這是稱讚我的父母,也是在誇獎兒媳們呢!母親和眾多的兒媳間那種和諧融洽的關係令人讚歎不止,連我這個做小姑子的都讚不絕口。母親常說:要想婆媳關係好,就得老敬小。母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對待兒媳比對自己的親生女兒還好。大嫂剛過門那年,我才12歲,從未見過大嫂和母親紅過臉,總是見她們和氣的笑臉,這大概與母親的寬巨集大量是分不開的。所以她的五個兒媳一個比一個好,都是母親眼裡的好閨女。

作為一個農村的家庭婦女,母親的開朗和豁達是少有的。能做到這點也是不容易的,總結母親和兒媳們相處的經驗就是:對待兒媳寬容,處理問題公平,為人處世慷慨。

每次回家我們買些新鮮食品,父母總是要叫家來哥嫂們一起分享。並時常說:家裡的人們是最辛苦的,什麼也捨不得吃,應該讓他們先品嚐。

我在家裡是享有特權的人,這個特權就是不用做飯。回家便依偎在母親身旁,和母親聊家常或者休息。而忙活飯的事情就交給了姐姐和嫂子及弟媳們,當然主廚的位置是沒有人可以取代的,那是非二哥莫屬了。

和往常一樣,吃飽了飯,大家就湊成兩桌打牌,我依舊是躺在母親的熱炕頭上和母親聊天,困了便呼呼大睡。無論人多麼多,也不管聲音多麼嘈雜,躺下便睡著這是我的拿手絕活,讓其他人羨慕的不得了。所以我在孃家是有名的傻吃捏睡的人,難怪當年老公第一次登門相親的時候,我的侄子就悄悄告訴他:二姑是個又饞又懶的傢伙。天知道這樣一個傢伙竟然做了他的老婆,那日子是怎麼過的,並且過得還有滋有味的。

我最喜歡聽父母講述他們年輕時候的事情了,每次回家總是圍著父母問這問那。

一覺醒來,看到父母親在聚精會神地戴著老花鏡看厚厚的《求醫不如求己》,並湊到跟前問父親能否看懂這些書。

父親說不僅能看懂,還能跟著做呢。並經常指導母親怎麼解除腿抽筋的病痛,邊說還邊給我示範,按摩足三裡穴位防止小腿抽筋。我又找母親驗證,母親說:還真管用,每晚都按摩真的就不抽筋了。我暗暗讚歎父母的學習熱情和這種追求高檔次的生活模式,正像父親說的那樣,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要講究生活質量了,要活的快樂,活的健康。難怪父母都84歲了還身體那麼健康,這是與他們科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見我對他們學習很感興趣,父親又說:“我上學並不多,只是完小畢業,還上了2年私塾。能看懂這麼深的書,主要歸功於我不斷看書學習的結果。”的確如此,每次回家都看到父親看書,從歷史書到故事書,從各種雜誌到醫學書,從未間斷過學習。父親的好學感染了母親,母親這個只上過三年學的人也看起了那些厚厚的外國人寫的書,不懂之處就問父親,這種濃厚的學習氛圍特別令人佩服。

元宵節的感想 篇3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在中國,每逢新年正月十五元宵佳節,賞燈猜謎,吃元宵是中國的一大民間風俗。而製做花燈是我國民間藝人智慧的結晶,祖國的驕傲。但是,花燈的製作,也是頗為講究的。今天,我就過了一把做花燈的癮。

正月初十下午,我興高采烈地來到寶雞日報社,參加了“農行杯”我來做花燈寶雞日報小記者實踐採風活動。我看到好多小記者都已經到了,按照事先編好的組,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滿懷期望與好奇。今天的活動還請到了一位民間大師來教我們做花燈,做花燈的材料都是提前準備好了的,有竹篾和紙等,而有些組的桌子上準備的是紮好的飛機燈的架子、彩紙、顏料以及漿糊,而我們這組是做兔子燈的。

開始做花燈了,老師先教我們如何綁紮花燈架子。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動手做了。首先,我拿起一根竹篾,把兩頭連在一起,然後用細繩紮起來,就成了一個大圈。初次做,我有點笨手笨腳的,等到做下一個的圈的時候,就順利的多了。共做了二個大圈,兩個小圈,我開始了我的“緊箍之環”計劃:在一個大環上套另一個大環,把它們交叉綁在一起,接著又把兩個小圈綁在兩個大圈的中間以後,再調整好距離,兔子的身子就紮好了。然後開始做兔子頭。我又做了兩個中等的圈,在老師的幫助下把這兩個小圈紮在兔子身子上。哈哈,一個兔架子就做好了!就在我洋洋得意的時候,“嘣----啪!”一條繩斷了!唉呀,可惜了人家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成果呀!我只能搶救它了!

幸好,我很快就又把它綁好了,真是有驚無險呀!好了,現在我應該開始第二道工序,給燈籠糊紙了。我先在頭部的一個圓圈上塗上了漿糊,把裁好的紙糊在上面,接著把它加固了一下,又把周圍多餘的紙剪去以後,兔子頭就糊好了。然後,我又開始糊兔子身體,我先取了兩張長方形的紙,照貓畫虎地把它糊了上去,一個小黃兔立刻呈現出來,我左看看,右看看。總覺缺點什麼,哦,開始最後一道工序——裝飾。我先把兩隻兔耳朵貼上在腦袋上,然後再把兔尾巴粘在屁股後面。用紅黑兩色畫出兔子的眼睛,再用紅綠色畫上了鼻子和鬍鬚。最後,我在兔子身上畫上了美麗的花紋,寫上了“福”和“羊羊得意”的字。一個兔兒燈就這樣做好了!我看著自己做的花燈,想著提上它時的開心與驕傲,那個興奮勁呀,就別提了!

從古至今,花燈一直都是吉祥,喜慶,團圓,美滿的象徵,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在我的心中,這盞小花燈不單單是一盞小花燈,也是照亮我人生之路的一盞如意燈!

元宵節的感想 篇4

當然,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之一的元宵節,之所以長盛不衰,成為大家十分重視的節日,這是因為含有中國人深深的精神寄託。如今新俗舊俗混雜,就連過年都是如此。網上“春晚”已搞得風生水起,而網上過元宵節也悄然興起。所以,把元宵節“鬧”出更多文化味,讓元宵節成為普天同慶、人人蔘與的快樂團圓節,在堅守與傳承中與時俱進地創新“節文化”,讓元宵文化更富活力,既是時代進步的標誌,也應是文明提升的展現。

由此,讓我們把元宵節“鬧”出更多的文化味,以更多地展現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們都在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讓我們在堅守與傳承中創新“元宵節文化”,不負春光起好步,追夢出彩開好局。

元宵節的感想 篇5

爆竹聲中,迎來了我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元宵節,早晨起床當然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籠裡,毛巾蓋著,鋪著紅紙。煮好的`元宵,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著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節又稱為“花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花燈的品種很多,有的是加菲貓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紅色的小鼻子,櫻桃似的小嘴。一開啟開關,加菲貓中的風車“呼”的一聲,風車旋轉起來。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間拉著小提琴的小女孩還是唱著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節一節的尾巴,只要是推一下開頭,蜻蜓綠色的飛翼就有節奏地跳起舞來。我買了一個蓮花形的燈,小巧精緻的蓮花,葉子上白裡透紅,閃著明亮的光。

亞細亞超市的門口有兩條龍,龍頭上戴一顆珠子,兩邊頂著白色的龍角,黑亮的大眼睛,鋒利的牙齒,一副威風凜凜的模樣。今年是虎年,龍身上站著幾隻神氣十足的老鼠,大大的耳朵,在向我們招手呢……

元宵節猜燈謎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走在南峰服飾廣場裡,到處都是燈謎。“飄雪下雨(打一成語)”,“落花流水”,爸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絡(打一字)”,會是什麼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有趣啊!

元宵節的感想 篇6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霄”,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

在我國不同地區元宵節有著不同的風俗。“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因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新的一年加以慶祝,這一天也是最熱鬧的了。

我的家鄉陽泉家家戶戶在這一天傍晚都會煮元宵。元宵表面潔白光滑,口感細膩棉柔,盛在碗裡,像一個個白色小精靈浮浮沉沉,夾起來咬一小口,裡面的餡“爭先恐後”地湧了出來:芝麻、什錦、五仁、花生、紅糖、桂花、巧克力……絕對滿足你的所有味蕾。吃到嘴裡讓你甜到心裡。

元宵節的美食中我最喜歡的是“糖醋丸子”。一個個丸子,放到油鍋裡炸的時候好像一枚枚金色的小球在跳水中芭蕾。等澆上糖醋汁後,又變成了棕色,咬一口,酸酸甜甜,外焦裡嫩,一股肉香撲鼻而來,令人久久回味。每次我和弟弟都把盤子吃得精光,連湯汁都不浪費。

吃過晚飯就可以出門了,街上有各種活動:看花燈、猜燈謎,燃社火。各種花燈寓意著美好幸福,色彩繽紛,光彩奪目,花燈造型各異,栩栩如生,有神話傳說,也有很多歷史故事。

欣賞完花燈還有一項最重要的活動就是:不論男女老少都要去走一走九曲黃河陣。九曲黃河陣俗稱遊黃河,取材於《封神演義》中肖娘娘擺九曲黃河陣助紂抗武王之故事。在廣場上,人們用竹竿圍城迷宮一樣的陣型,男女老少都要從入口進,順利的通過連環陣,再從出口返回,意味著一年健健康康,順順當當,平平安安。

家鄉的風俗,不僅體現在元宵節,其他節日的風俗也有很多,這些風俗不僅增添了節日氣氛也寄予了人們的美好願望和祝福,你的家鄉呢?

元宵節的感想 篇7

昨天晚上,夫子廟成了南京城最熱鬧的中心。一年一度的夫子廟“秦淮燈會”吸引了成千上萬鬧花燈的市民、外地遊客,還有金髮碧眼的外國人。

把燈會辦到秦淮河上,讓秦淮燈綵和歷史底蘊深厚的秦淮文化交相輝映,是今年南京夫子廟燈會的最大特色。早就媒體上看到介紹:今年的燈會將以中國歷史文化名河——內秦淮河五華里水上游覽線為軸,串聯夫子廟核心景區(大成殿)、東水關公園、白鷺洲文化主題公園、中華門城堡,遊客乘畫舫觀賞“一線四片”的燈綵時,可充分感受“槳聲燈影”的秦淮河風韻。

大張旗鼓地吊起了胃口,但實際情況卻大不一樣。由於去的人太多,據說去年就達到45萬,為了預防擁擠事故,燈會組委會如臨大敵,除規定了進出路線,在主要景區佈置了大量的警察和保安,還動用了武警戰士,甚至連警察學校的學生也調撥出來,有的地方是間隔一米或五米一個,有的地方就是手挽手,組成人牆。

這麼做,站在組織機構方面看,可以說是十分細密了,因為,我看見了待命的消防車、救護車,還有防備突然停電的發電機等,但所有的這一切,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麼,又多了點什麼。不是嗎?

任何一個處在現場的人,看到那一個個摩肩接踵“蹭”著走的“人流”,看著一家家手牽手的“人龍”,看著一排排警察手挽手的“人牆”,儘管偶爾還能看到手裡提著小小荷花燈的遊人,但面對如此氣氛,能有幾人,還能尋覓出濃郁的民俗味?還能感悟“忘了自己也是今宵河上的一星燈火”的意境嗎?還能消受“輕暈著的夜的風華”的醉意嗎?

最後,也襲用前人的話,只是別當我是抄襲了:一面銀盤似的圓月,被水墨暈染的雲簇擁上了一碧的夜天,冉冉地升起,冷冷地照著古今的秦淮。然而我已經索然而歸了,要說這一個元宵夜的感觸,心和境的莫大反差,讓我帶走的是擁擠不堪和緊張,而不是嚮往已久的“槳聲和燈影”了。

元宵節的感想 篇8

歡度元宵節,貴在一個“歡”字,在這裡“歡”字內涵豐富。有出門賞月之歡,燃燈放焰之歡,喜猜燈謎之歡,共吃元宵之歡,拉兔子燈之歡,耍龍燈之歡,耍獅子之歡,踩高蹺之歡,劃旱船之歡,扭秧歌之歡,打太平鼓之歡,等等。這裡的“歡”是從“春節”的小家之歡,過渡到了大家之歡。

展望新精彩,貴在一個“望”字。在這裡“望”字蘊含在元宵節的諸多活動中,讓人美麗遐想,浮想翩翩。比如,元宵節,是新一年第一個月圓之夜,人們自然要仰望天空,望月遐想,讓人們從忙碌的春節拜年中走出,自然令人煥然一新;比如,元宵節鬧花燈,盞盞花燈,照亮夜晚,照亮新的生活之路,讓人展望未來;比如,踩高蹺,更是站得高,望得遠;還有,猜燈謎,分明就是引導人們思考,用智慧展望未來;熱鬧的元宵節是對過往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展望,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精彩需要我們用智慧與汗水來打造。

其實,元宵節的形成過程就是一個歡度與展望結合的果實。歡度就是大家共享,共同融入;展望就是汲取諸多滋養,勾勒美麗未來。元宵節是一個多種文化融合凝聚的節日。元宵節的形成給我們一個重要啟迪,任何文化的形成都不是單打獨鬥的,都必須在“歡度”與“展望”中汲取多元營養,不斷昇華,不斷打造,這在當下依然有著重要的意義。

今天,我們歡度元宵節,展望新精彩,就是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展望新一年的精彩創造。元宵節悄然告訴我們,春節已成昨天,新徵程已經開啟,讓我們紅紅火火,生機勃勃,開啟新一年打造精彩的嶄新徵程。

元宵節的感想 篇9

元宵節期間,市委宣傳部、市文廣體局、市文聯在金沙廣場舉辦了“金蛇迎春鬧元宵”文藝演出,有舞蹈《歡天喜地大拜年》、錫劇《紅花曲》,市空竹協會帶來的.《金蛇狂舞》等精彩節目,整臺演出精彩紛呈,豐富了群眾節日喜慶氛圍。金城鎮翠園等社群開展了元宵猜燈謎會,她們精選了字謎、成語謎、地名謎等多種謎面形式,吸引了眾多老人、小孩參與,活動增進了社群學生之間的交流、普及了文化知識。

慰問走訪暖民心。春節、元宵節期間,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了節前慰問困難戶、養老院、退體職工,給他們送去慰問金及過年物品,結對幫扶單位還看望了消防大隊官兵們,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豐富部隊節日生活,市婦聯等部門開展了“愛心媽媽”——對留守兒童、流浪兒童、殘疾兒童進行了幫扶慰問。市新聞媒體通過新聞報道、訪談、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準確的對全市各鎮區的主題活動進行了宣傳報道共計報道100餘篇。通過欄目“身邊好人”、“他們過年不休假”、“新春特別報道”“文明餐桌”等系列報道,傳播了我市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過年氛圍。

元宵節的感想 篇10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過年生意興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就要到了。看,家家戶戶都洋溢著迎接元宵節的紅色笑臉。有些人不僅掛紅色的西瓜燈籠,還有孔明燈籠、絲綢燈籠和橙色燈籠……各種各樣,五顏六色。把整個商演村當成白天。

看,禮堂更熱鬧,燈籠更漂亮。這裡琳琅滿目的燈籠讓人眼花繚亂,甚至看不見。

看那盞桃燈,粉底,桃頂紅,桃底大綠葉。很漂亮,很簡單。

看金色的滑鼠燈。做好邊框後,用閃亮的金紙貼上邊框,讓一隻金色的滑鼠立刻展現在眼前。看著已經過了時間的風扇燈。雖然已經過去了,但青春裡還是那麼優雅,那麼神韻。和一言難盡!

哦!還有五顏六色的鞭炮聲,從天而降,彷彿要在天空中炸一個洞,滿天的星星從天而降。快看!五顏六色的煙花從天而降,照亮了整個商演村。這時,在場的每個人都驚呆了。這一幕是多麼壯觀和美麗啊!真的有一些“直降”

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味道。漸漸的火花“飛”走了,天空又一下子變暗了,剛才那一番情景,就如同夢般在我的腦海裡迴盪。

聽,一陣陣鑼鼓聲不斷的吸引著我,使我不得不來轉一轉這“迷魂陣九曲黃河”,我來到陣口一瞧,一邊引人耳目的寫著入口,一邊大大的寫著出口,我便從入口走進了陣中,陣陣鑼鼓聲敲打著我幼小的心靈,我抵不住誘惑,不由自主的雙腳生風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著走完了這“迷魂陣九曲黃河”。

我在這濃濃的喜慶之中,度過了一個歡歡喜喜的元宵節。

我看到的元宵節真美啊!不過我相信在這個發達的祖國裡,今後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燦爛,更輝煌!

元宵節的感想 篇11

今天是正月十四,明天就是元宵節了,我們這兒俗稱小年。集市就在家門口,也沒有心情去轉。兒子呢,也不像我小時候那樣,纏著父母去給他買菸花,而是找同學玩去了。感覺這樣的節日和平常沒什麼兩樣。真的,節日,要的是一份興致,一份盼望,一份欣喜,一份對未來生活的嚮往。對於這樣一個傳統、隆重的節日,我心底的歡喜哪兒去了呢?我小時候的小年哪兒去了呢?

小時候的小年是多麼的快樂,多麼的熱鬧,儘管那是一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它帶給我的卻是滿滿的歡喜,父母濃濃的愛……

小年前,我們這兒會有三天集市,正月初九、正月十二、正月十四,記憶中的小年,父親總會在這三天去集市上,零零碎碎地買些吃的菜啦、肉啦,但最重要的,每到小年,父親一定會也總不會忘為我們姐弟幾個買一些煙花,所謂煙花,其實就是那種很簡單的“娃娃”,它就是一個娃娃形狀,可以站在地上,父親用火柴點著它頭上的“小辮”,它就會放出五顏六色的小禮花,能有半個屋頂那麼高,有時父親會用手拿著,讓它對著牆壁綻放。吃完餃子後,小弟總會嚷嚷著讓父親點娃娃,我們也總會說:“別心急,這得等到天黑了再點,不然會看不到它的彩光。”於是,我們也和小弟一起慢慢等待天色漸漸暗下來。

首先,母親給各路神仙、祖輩仙人“送元寶”、燒香,我們跟著母親一起磕頭。接著就是上燈了,上燈是很忙活人的,各個門前兩旁,壓水井旁,大門前,廁所內等都是要它有光亮的,我們把手指細的小蠟燭點著,然後在地上滴點蠟淚,把蠟燭粘在需要上燈的地方,這就萬事大吉了。這時候,院子裡、大門前亮了,紅紅的小蠟燭搖曳著溫暖的小火苗,歡喜到了我們的心裡。這個時刻,對大人來說,最歡喜的是沒有風,點著的蠟燭不會滅,這證明今年會有一個好收成,如果有風,點著的蠟燭會被風吹滅,母親便自言自語地說:“今年怎麼不收燈呀?”從母親的語氣裡我們聽出了大人的擔心。於是,在上燈有風的時候,我們便會用小手罩住蠟燭,不讓風把火苗吹滅。沒有商量、沒有約定,家家戶戶幾乎都在這個時刻上燈,自家的燈上完了,就該從家裡跑出來觀賞衚衕裡別家大門的燈了,大人拉家常,小孩子蹦跳著,然後再一同去當街轉轉玩玩,一村的人這都又集合到一起了。

元宵節的感想 篇12

今年元宵節2月17日是元宵節。這天,同學們早早來到了學校,在學校裡度過了歡樂元宵節。

中午,我們舉行了元宵節班級主題活動。路堯和宋佳薇是主持人,為我們介紹了元宵節由來。通過了他們介紹,我知道了: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就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年復始,大地回春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接著,又有一些同學也為我們介紹了元宵節傳說和風俗,從他們口中我知道了:在很久以前,凶猛野獸很多,到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在一起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生氣,傳令讓天兵在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女兒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人們聽說了這個訊息,嚇得不知所措。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個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放煙火。這樣,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讚,便去準備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夜晚,天帝往下一瞧,看見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連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這樣,以為是燃燒火焰,心中十分高興。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生命和財產。為了紀念這天,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我還了解了元宵節那天各地區風土人情,如猜燈謎,耍龍燈,舞獅子等等。通過他們介紹,我對元宵節認識更上一層樓。

晚上,我和媽媽在做湯圓。我學著媽媽樣子,先用水把糯米粉調和,接著,搓成一個小圓球,然後,用手指在“小球”上戳了一下,讓“小球”上出現一個洞,再用豬油,白糖和黑芝麻做成餡兒,並裝在湯圓裡,最後把湯圓搓圓,一個湯圓就做好了。我又按照這個湯圓做了許多湯圓。開始下湯圓了,先把水燒開,等水沸騰了之後,再把湯圓放進水裡,過了一會兒,湯圓煮熟了,我趕緊把湯圓撈起來放進嘴裡使勁一咬。啊!太好吃了!甜甜味道在我嘴中回味,讓我久久不能忘記。

我喜歡元宵節,更喜歡元宵節溫馨氣氛。我希望自己對元宵節有更多瞭解。

元宵節的感想 篇1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節來臨啦,家家戶戶都在用笑臉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元宵節家家戶戶都趕著做“元宵”我認為元宵其實是和湯圓一樣的。都是那麼園,那麼白,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小娃娃。我覺得包元宵好好玩,在元宵裡放入各種餡兒:芝麻,豆沙,桂圓,果仁等等,然後再包好。我想“元宵”這個“元”和團圓這個“園”是諧音,大概就是要把元宵搓得很圓才行,包好的元宵再放入鍋裡煮。這樣元宵就做好了,家家戶戶就圍在一起吃元宵了。就像這句話“鬧元宵,煮元宵,骨肉團聚,滿心喜。”

元宵節還可以觀花燈。大街上處處都是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熱鬧而美麗。在這一天還是可以猜燈謎,在燈籠下貼上一張張的燈謎紙,既可以動腦筋,又可以觀燈,還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禮物,真是一舉多得啊!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聽媽媽講元宵節還是中國的“情人節”。這一天,情侶們手拉著手一起去觀燈、看錶演。笑聲洋溢著整條街,幸福灑滿每個人的心。

元宵節那一天最熱鬧的無過於放禮花了。街上人很多,每個人都站在了最佳觀賞煙花的位置。放煙花的人來了,他點燃了煙花,“呯呯”開始放了。看,一隻像老鼠一樣的煙花衝上天了,一炸五顏六色的花點兒就在天上飛舞,過了一會兒又不見了。緊接著,又飛上了一朵花像流星雨一樣從天而降,就像天女散花……人越來越多了,笑聲越來越響了,一朵朵“花”也越來越好看了……大夥兒沉浸在歡聲笑語的元宵夜之中。

元宵節家家戶戶聚在一起,累了,困了,一會兒就進入了美妙的夢鄉,我想,人們也一定會笑得很開心的。

元宵節的感想 篇14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許多。比如:元宵節,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元宵節了,尤其是鎮海的元宵燈會。

今天我們早早地吃好了晚飯,媽媽帶我去沿江路觀看元宵燈會。一到沿江路,哇!真是人山人海,整條沿江路掛滿了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花燈,讓人目不暇接。我們從南大街入口向沿江路走去,我迎面看見的是龍門燈,兩條金色的巨龍張牙舞爪,兩匹一紅一黃的高頭大馬在龍門的兩旁迎候著我們。龍門上“恭賀新春”四個大字,使龍門更顯得流光溢彩。

我們穿過一道道火紅的龍門,走過銀色的長廊,看見翡翠般綠船上高高的寶塔和清潔寬闊的馬路。沒隔幾步,就有一條通紅通紅的栩栩如生的大金魚,這也許是年年有餘吧。沿著太陽花的張張笑臉,我們又觀看了駿馬圖,那八匹千里馬,在雲霧繚繞的山間爭先恐後地奔騰。最前面的那匹駿馬前蹄高高抬起,張著嘴仰著頭在歡快地嘶鳴,好象在叫後面的駿馬快點跟上。後面的馬群好象聽到了馬王的呼叫聲,緊隨著,猶如萬馬奔騰。

順著迷人的花傘走廊,我們來到了財神爺前。財神爺昂頭挺胸,笑容和藹地坐在聚寶盆上,身旁有二匹馬,其中一匹雙手捧著金元寶,另一匹一手拿恭喜發財的祝語,一手捧著一個小元寶,站在美麗的荷花旁。那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荷花盛開在碧綠的荷葉中,真是美麗極了!

我們隨著人流,從科幻星空的長廊走出了燈會,回頭望去一盞盞彩燈閃爍著,像一串串流動的珍珠,好看極了!

看完燈會,我回味著:兔年的燈會,每一盞大型燈的四周總有大大小小的馬兒陪伴著或保駕著,這就是兔年的燈會。

元宵節的感想 篇15

大家知道元宵的來歷嗎?容我先介紹一下元宵節的習俗和來歷吧!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這天夜裡叫“元宵”,它是大地回春的第一個月圓的夜晚。月圓有大團圓的含義,所以應該全家人相聚,共同“鬧元宵。”在這天晚上,家家都要點花燈、吃元宵。元宵節放花燈起源於漢代的永平年間,當時是為了表示對佛教的崇敬,吃元宵的風俗起源於宋代。在南方,元宵又叫湯圓,也寓意團圓。這就是元宵的習俗和來歷,知道了吧!

晚上,我和媽媽坐車前往中山公園,一路上,我看見了許多店家門前都掛著大紅燈籠,有些還掛著形態各異的花燈,燈壁上的圖案被燈光照得閃閃發光,給人感覺那是一盞價值連城的花燈,那種美感實在難以用言語表達。車上的人越來越多,恐怕是去看花燈的吧!到了,快下車!我拉著媽媽的手一下車就直奔向公園,到了正門,遠遠望去,到處是燈光,到處是人影,熙熙攘攘的,熱鬧極了,看來我是不虛此行啊!走進正門,一個大蓬映入眼簾,蓬頂佈滿了霓虹燈,一進去,到處流光溢彩,如同置身於光彩隧道一樣。向右走,兩邊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它們就像一個個窈窕淑女,可謂是“嬌美動人”啊!咦,那是什麼呀?我滿腦打著問號,走進一看,是動畫之城裡的動畫明星啊,他們一個個都是那麼可愛,把我帶進了童年時代看的動畫片中!又走了一段路,瞧,那是一條巨龍,看它的龍鬚多長,從頭到尾,一股英氣感染了我,再看它那挺拔的身軀,真帥!而我們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真棒!欣賞了一段,這時湖邊聚滿了許多人,我擠進去,是它們,你們猜猜?提示一下,跟我們的20__奧運會有關,猜對了嗎?那就是──奧運吉祥物五福娃,它們擺著引人的姿勢站在燈上,正向我們招手呢!

我還看見人群中的一幕幕:有的買了熒光棒或者熒光球,到處玩耍呢;有的在長椅上休息,一邊賞燈,一邊吃東西、玩樂;有的在大型的花燈前拍照,我想是要留個紀念吧!

一路觀賞完,我和媽媽到海景好又多買東西。出來時,好又多辦了一個猜燈謎活動。我上前看了一張,上面寫著:土,打一數學用詞。我想了一會兒,是……加減法(十加一等於土);又看了一張,“黃絨毛,包似弓,打一食物。”我略加思索,我想到了,你猜猜?是餃子!找服務員一查對了,可惜沒買夠68元,沒能領到獎品。但我的心比吃了蜜還甜!

啊,這真是一個既有趣又愉快的元宵夜晚啊,你有興趣嗎?下一次,也來參加吧!

元宵節的感想 篇16

不知不覺新年已經過去了半個月,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好幾年沒有出去看燈了,不是不想去,沒有人陪,一個人去逛有什麼意思,看著街上一對對的男女或一個個家庭一起出去玩,真的很羨慕,由於工作原因也沒有回家過節,平常的時候倒是沒有什麼感覺,現在終於深深體會到那句“每逢佳節備思親”的真正含義了,這次不想再讓自己孤孤單單的一個人過了,下午我去了表哥家,我們早早的吃完飯就和哥哥嫂嫂還有外公出來看燈了,雖然天氣不太好,還是沒有減少我們的興致,有人陪的感覺真好|!

我們把街上各個單位的花燈看完後,就去專門放煙花的地方了,我們這裡每年政府都會組織在我們市內的一個公園廣場放煙花,我們找了一個最好的觀看位置,終於等到放煙花的時間了,我們迫不及待啊,在這之前也有個別單位放了,但是都不如此時的煙花美麗而且在天空中好大的一片,當第一個煙花綻放在夜幕中時,所有的觀看者都發出了歡呼,真的好美,接連不斷的放了差不多有一個小時,花樣也很多,我看著那些夜幕中綻放的美麗,心裡不僅是讚歎它的美麗,同時也因它的短暫而感到遺憾,有很多的感想,是啊,我們的生命也許在浩瀚的宇宙中就如那煙花一樣,只是那麼短暫的一瞬間,美麗過後夜空剩下的只是一片寂靜,每當一個煙花綻放的時候我都會很快樂消失後我都會很失落,我們的生命,愛情等等,都如這煙花般,既然我們存在這個世上就應該像煙花一樣把自己最美的留給世界,即使僅僅是那麼短暫的一瞬,也無憾!

我是誰生命中的煙花?誰又是我生命中的那幕煙花呢?我願意為他綻放我的美麗,哪怕是一瞬!只要我們彼此有愛就足夠!

元宵節的感想 篇17

元宵節,這個春節之後的首個重要節日,迄今已具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這一天,全國各地的人們或出門賞月、或燃燈放焰、或舞龍舞獅,或喜猜燈謎、或共吃元宵,以當地的民俗民風將這個節日推向另一個新的熱潮。元宵節真正的動力,緣於它處在新的時間節點上,人們期許利用它來表達自己的生活願望。正月十五鬧元宵的“鬧”字,道出了這個節日奔放、歡騰、火爆的特性,也道出了人民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與弘揚。

在過去,元宵節也是未婚男女一年中為數不多的見面機會,緣此有了“情人節”的特徵,亦被稱為中國人的“情人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歐陽修的《生查子》即描繪出了元宵佳節男女相約的浪漫畫卷。當然,與元宵節相關的動人傳說故事遠非如此。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方式的變遷,元宵節作為“狂歡節”的特質在城市中逐漸淡去,原有的“情人節”等特徵也在慢慢消逝。相比過去元宵節的精神性和文化性,有人甚至認為如今的元宵節更像是一場物質化的狂歡。比如,元宵的“外形”和“內容”花樣百出,蒸元宵、烤元宵、油炸元宵等層出不窮,容易讓人產生只重形式而輕內容的感覺,反映傳統文化本質的氛圍卻少了幾分。

元宵節的感想 篇18

中國有很多傳統節日,有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的春節,有吃月餅賞月亮的中秋節,還有登高吃花糕的重陽節……可我最喜歡的是一家人團圓在一起,吃湯圓的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我們家鄉每年都有很多習俗,有鬧花燈、猜燈謎……可我是一隻小饞貓,總是愛吃香噴噴的,甜糯糯的湯圓。在正月十五,吃湯圓代表一家人團團圓圓。

正月十五那一天,我們家照例全家總動員,一起包湯圓。到了商場,我和媽媽一起去買麵粉、南瓜、糯米粉……回到家,我們開始忙了起來。我迫不及待地去洗手,準備包湯圓。媽媽來切南瓜,把南瓜和糯米粉合在一起,我也幫媽媽一起揉糯米粉。揉的時候,我一下子把糯米粉彈到了臉上,媽媽笑眯眯地對我說:“你都變成小花貓了。”我高興地說:“我不是小花貓,是小饞貓,我要吃湯圓。”揉好了,我就和弟弟一起包湯圓。弟弟他拿一點糯米粉,然後,他又拿了一勺南瓜,包起來。因為弟弟放的南瓜太多了,脹得像一個小汽球,大家都笑了起來,我笑得直不起腰,連平時嚴肅的爸爸也笑得肚子都疼了。我也照著弟弟那樣做,可我的南瓜放少了一點,沒有脹起來,爸爸媽媽都誇我做的湯圓很漂亮。我高興得眼睛都笑彎了。

媽媽把湯圓煮熟,我和弟弟用最快的速度去洗手,然後我和弟弟大口地吃了起來,湯圓太好吃了,我吃了兩三碗湯圓。我吃得滿嘴都是南瓜。

湯圓真好吃,我喜歡吃湯圓。過元宵節真有趣,我喜歡過元宵節。更喜歡全家人團圓在一起,吃湯圓的那種溫馨的味道。

元宵節的感想 篇19

圖書館閉門謝客、春節和元宵活動取消、賀歲片撤檔……遠離聚會安心宅家,成為這個春節特別的標籤。然而在這份全民的安靜裡,湧動著共識,充滿著力量。在這場波及全國的戰“疫”中,沒有一個局外人,面對疫情,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武漢血庫告急,江西啟動贛鄂血液聯動保障機制,不少市民獻上愛心,為武漢戰“疫”出一份力;愛心企業自發向封閉管理小區免費配送蔬菜,得到小區居民由衷稱讚;退休老黨員自發穿上紅馬甲,與鄉鎮社群幹部一道,走村入戶排查、參與設卡值守、為湖北返鄉人員測體溫、拿著大喇叭義務宣傳……

信念和信心,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援鄂醫療隊馳援湖北,體現著信念。眾多醫護人員和基層工作者“逆行”的身影裡,體現著信心。對更多的公眾來說,愛護好自己和家人,就是此刻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雖是元宵佳節,但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處於關鍵時期,防疫工作不能停下腳步。“門雖封禁、人情猶暖,一方有難、八方來援”。封閉管理、減少人員聚集不能將關愛隔絕。自從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後,廣大基層工作者作為“逆行者”,在絕大多數人元宵節“宅”在家中的時候,他們仍然穿梭在街頭巷尾,傳播著對居民群眾、隔離人員的關愛。他們為居民和觀察人員送來湯圓,讓他們在疫情籠罩下的元宵節同樣感受到暖暖的溫情。街上的熱鬧少了,但人們心中的溫暖沒少。疫情面前,這是一個特殊的元宵節,廣大基層幹部捨棄小家團圓,只為贏得大家安康。

去年元夜時,舞龍燈鬧元宵。今年元夜時,你宅家我守候。元宵節不團圓,是為了日後更好的相聚。今年的元宵節在全國上下合力抗擊疫情中度過,病毒無情人有愛,這個元宵很溫暖。相信只要我們心有大愛、眾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早日迎接春暖花開!

元宵節的感想 篇20

元宵圓圓,家家團圓。一年一度的元宵節到了,晚飯過後,我們全家一起到沁水河公園看花燈。

今天的大街格外熱鬧,人們都絡繹不絕地向沁水河公園走去。道路兩旁的樹上掛滿了燈籠,月亮也掀開遮住自己的“面紗”,露出它這一張又大又圓的臉,笑了。

沁水河公園的道路兩旁熱鬧極了!賣棉花糖的、烤肉的、閃光玩具的、小燈籠的,應有盡有,時不時聽見一聲叫賣聲。我們來到一位老爺爺擺的攤點前,看著這些又大又圓的棉花糖,我垂涎三尺,媽媽看出了我的心思,就拿出兩元錢給我買了一個棉花糖。爺爺拿出一根細木棍,在噴糖絲的機器上空不停地旋轉著,只見這些糖絲像著了魔一樣,乖乖吸在了細木根上,不一會兒,一個又大又圓的棉花糖就做好了,真是太神奇了!

到了沁水河公園一看,呀,入口由大大小小的燈籠組成了一條燈的長廊!燈籠的下邊都掛著風鈴,風一吹,風鈴就發出“叮叮咚咚”清脆的響聲,為沁水河公園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走過燈的長廊,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可愛的龍氣球,它有一身漂亮的紅衣裳,一張金黃的臉,旁邊留著兩條黑鬍鬚。它的手恭恭敬敬地放在胸前,像在祝全區人民新年快樂。

龍氣球的右邊是雙龍戲珠的氣球,這兩條渾身金黃的龍的前爪抬著,彷彿要搶先爭到中間這個鑲著金邊的大紅球。它們的嘴張的大大的,露出裡面鋒銳的牙齒,似乎在比誰更威武。微風一吹,它們的頭就輕輕搖擺,好像活了一樣,馬上就要騰雲駕霧。瞧!觀水鎮為了突出自己的蘋果特色,在燈上也放了一個大大的、紅紅的蘋果,饞的我直流口水。

龍氣球的左邊是牟平一中做的燈:鯉魚跳龍門。在這個大大的門上面掛著一個藍色的牌子,上面用彩燈圍成了“龍門”兩個字,龍門上還掛著許多小燈籠,讓龍門變得更加耀眼。在龍門的上面有一條躍得高高的紅鯉魚,我彷彿看到了這條紅鯉魚使出渾身的力氣,縱身一躍,躍過龍門,變成了一條真正的龍。它也寓意著牟平一中的學生,在大學聯考的時候也能像鯉魚一樣,躍過“考試龍門”,考上一個好大學,成為一個對國家有貢獻的人。燈的後面是牟平一中的哥哥姐姐們自己做的花燈。有的是用廢舊的礦泉水瓶做的,有的是用印製板疊起來的,有的是用一個個長方體拼起來的……他們做的花燈為節日增添了不少喜慶的氣氛。遠處龍泉鎮做的花燈就像一幅展開的畫卷,每一頁上都寫著龍泉發展的特色。

各個單位做的'花燈把沁水河公園裝扮的絢麗多彩,讓沁水河公園煥然一新。我愛這樣的沁水河公園,更愛這些美麗。

元宵節的感想 篇21

又是一年中國的傳統元宵佳節。為了讓孩子們感受元宵節的歡樂,瞭解元宵節的一些風俗習慣,機關幼兒園於2月_日開展了“元宵樂”活動。活動分別以“說元宵節”、“製作元宵”、“品嚐元宵”、三個環節開展。

活動開始,老師們以圖文並茂的生動形式向孩子們介紹了元宵節有關的知識,讓孩子們瞭解了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來歷、民俗等。“說”完元宵就到了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刻——“做”元宵。孩子們在老師的組織下,和麵、揣面、搓元宵,並親自動手製做大小不一的元宵。湯圓在孩子們期待的心情中煮熟了,當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品嚐著自己做的美味元宵時,臉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儘管元宵有大有小,有圓有方,但孩子們吃在嘴裡甜在心裡,大家都感受到了節日帶來的快樂。

這樣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在實踐中加深對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認識,激發了幼兒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也讓我們的孩子深深感受到了中國傳統節日所帶來的快樂,同時也瞭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含著的濃郁的民族文化。

元宵節的感想 篇22

聲,噼噼啪啪,傳入我的耳際,彷彿是在提醒我:“懶蟲,還不起床,今天是元宵節!”對啊,我差點忘記了,便穿好衣服,來到門外,觀賞。

只見它們像一顆顆導彈一樣,竄入廣闊的天際,幾秒鐘的時間,天空中展現出一朵朵的絢麗的花兒,像彈雨林,更像天女散花。

“張潔節,吃湯圓了!”媽媽叫我進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了屋子裡,媽媽已為我盛好了熱氣騰騰的湯圓,狼吞虎嚥的我,彷彿又感覺到了過年的氣氛。

吃過湯圓,我們全家了祭拜祖墳,回到家裡,我聽到了一條振奮人心的訊息:“今年元宵夜將上演兔年裡直徑的月亮。”我的眼前彷彿已經出現了那輪又大又圓的月亮,溫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點點,美麗極了!

一下午的時光,就這麼分分秒秒的過去了,外面的店面都關門了,人們都回到自己的家中,吃著香甜的團圓飯,我們家也如此。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節除了看電視還是看電視,這樣過的太單調了。這次我想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南湖公園去賞燈,我徵求了他們的意見,他們也同意我的意見。

來到南湖公園,我便想到了“千門燈火夜似晝”這句詩。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盞花形的燈吸引了,五彩繽紛,鮮豔奪目。幾百盞幾千盞燈連線成一條條筆直的長線,順著他們走下去,點亮了我的心燈。

又是一聲聲的炮響,人們在讚歎,夜色中,微微揚起的臉上也變幻著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不也像一朵朵美麗的嗎!生活是多麼的美好呀!

元宵節的感想 篇23

此次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加深對我國傳統“元宵節”的認識,瞭解元宵節的一些風俗習慣,也讓孩子感受到元宵節的歡樂的氣氛,更是激發孩子門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元宵佳節是快樂的日子,更是熱鬧歡騰的日子,2月14日我們世紀星幼兒園裡喜氣洋洋,熱鬧非凡。因為我們團聚在一起舉行“快樂迎元宵”的活動。

在教室裡教師向大家介紹了元宵節的來歷,讓孩子們更近一步的瞭解我們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在元宵節特殊的日子裡,在這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孩子們和教師們共同感受民間文化的博大情深。

上午,老師們介紹元宵湯圓的製作材料和方法,並讓孩子親手搓湯圓。下午,老師們帶領孩子們提著自己和爸爸媽媽製作的元宵燈或者購買的燈籠集體到安海公園進行遊園活動。大家在公園遊玩、照相,整個公園到處充滿著快樂的笑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過節的喜慶。我們深深感受到:我們應儘量提供給孩子動手、動腦及語言表達的機會,讓孩子們無時無刻地體會到快樂在自己身邊。

這次元宵慶祝活動,孩子們感受到在幼兒園過元宵節的快樂,也學到了不少本領。我們體會到在日後的活動中我們還需要不斷推出更新和新穎的活動內容,創新各個活動形式。相信以後的活動將會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