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的心得體會5篇參考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94W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不知大家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有什麼感想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的心得體會5篇參考範文

港珠澳大橋採訪觀後感

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儀式並宣佈大橋正式開通。港珠澳大橋巍然屹立伶仃洋畔,東接香港,西接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里,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一、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是切切實實解民難

通車之前,香港市民前往珠海必須走水路或3小時的陸路,交通十分不便,且由於物流的擁堵造成了發展的瓶頸,通車後大大縮短了通勤時間,僅為30分鐘,使伶仃洋天塹變通途,有利於促進兩岸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甚至資訊流往來,使兩岸連通更為緊密,促進兩岸人民交流更加頻繁,帶動粵港澳三地的旅遊業發展和人才往來交流,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化產業結構,吸引外商投資,提升香港及澳門人民對內地的向心力,同時提升他們的國家觀念和民族認同感,更好地發揮香港“一帶一路”連線點的作用,實現互利共贏,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二、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是眾志成城聚民力

港珠澳大橋為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連線香港、珠海和澳門,創造了8個“世界之最”,不僅向世界展現了中國先進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也展現了中國工程師的無窮智慧和中國製造的威力。須知:“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港珠澳大橋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克服了重重困難險阻,凝聚了無數中國人的智慧和汗水,從設計到建成通車歷時20xx年,這一里程碑之作,實現我國由橋樑大國邁入橋樑強國之列,體現了我國科技發展量的提升和質的飛躍的和諧統一。

《港珠澳大橋》紀錄片觀後感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xx、xx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佈大橋正式開通。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圓夢橋。港珠澳大橋工程是國家的重點工程、超級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具挑戰的跨海通道工程。其中島隧工程為控制性關鍵工程,規模大、技術十分複雜。七年來,通過關鍵技術攻關、理論研究、現場試驗、國內外專家諮詢等,最終成功建成。港珠澳工程不僅是我國科技實力的體現,也書寫著國家強大的新篇章。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同心橋。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澳門迴歸祖國以來,與內地的交流日漸頻繁,港珠澳大橋開通,在縮短地理距離的同時,更深化了同胞血緣之情。大橋的建設,有助於讓香港人看到內地的進步和發展,強化港人的國家觀念、民族認同,大大促進國家建設“利益共同體”。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自信橋。大橋建成通車,進一步堅定了全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而且大橋由於地質結構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技術標準高、環保要求高,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也被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建設工作者們面臨著種種超乎想象的困難與挑戰。通過科研攻關,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外海沉管安裝成套技術,因此大橋的建成通車無疑也彰顯了建設者們的技術自信與實力。

港珠澳大橋是一座復興橋。港珠澳大橋建成開通,有利於三地人員交流和經貿往來,有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有利於提升珠三角地區綜合競爭力,對於支援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全面推進內地、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具有重大意義,港珠澳大橋務必將成為聯結粵港澳三地的“民心橋”。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港珠澳大橋的建設創下多項世界之最,非常了不起,體現了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奮鬥精神,體現了我國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體現了勇創世界一流的民族誌氣。一橋越滄海,港珠澳大橋正是改革開放40年國家發展繁榮的縮影,彰顯了“中國精神”的強大感召力,展現出“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展現了“一國兩制”下香港、澳門與內地共同發展的光明前景,更宣示了中國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引領我們齊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觀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心得體會

經歷了“山竹”嚴峻考驗的港珠澳大橋於23日上午正式開通。大橋的建成開通,讓珠江西岸與香港首次實現直接陸路相連,從珠海、澳門到香港的陸路車程將從3小時縮短到不到1小時,往來粵港澳將如走街串巷般方便。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說“橋的價值在於承載,人的價值在於擔當”,這不僅僅是是一座大橋的正式開通,也是我們國家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是我們國家科技、創新、各個方面不斷進步成熟的體現,是我們建設者們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的體現。

港珠澳大橋被公認為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樑工程。 這座大橋,既是讓人自豪的成績,也體現了一種精神、一種能力和一種志氣。一個國家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拼搏精神,一種大國崛起、不畏困難、敢於創新的能力,一種勇創先鋒、復興民族的志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這是一座圓夢橋、同心橋、自信橋、復興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

這座大橋歷時20xx年,潮起潮落、寒來暑往,正是這些可愛的超級工程的建設者,凝聚起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磅礴力量在伶仃洋上“作畫”在大海深處“穿針”構築起世界級跨海通道。有了他們一路擔當,攜手共渡難關,才成就了港珠澳大橋上的大美風光。

港珠澳大橋觀後感範文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於今天早上9時正式通車。1983年,港商胡應湘首次倡議;20xx年3月,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成立;20xx年12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20xx年5月23日,建設完工。從設計到開通,港珠澳大橋前後歷時35年!

港珠澳大橋開通,這三個意義特別重大:1. 基建狂魔,再破世界級難題,港珠澳大橋集橋樑、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建設難度之大,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也被英國《衛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港珠澳大橋創下了8個“世界之最”。此外,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長達120xx年,能抗16級颱風、8級地震。今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來襲,強度為17級。港珠澳大橋不但主體橋樑、海底隧道、人工島,就連橋面上護攔、路燈都安然無恙,經受了史詩級考驗。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2. 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通車,最直接的改變,就是大大縮短了粵港澳三地的通勤時間。此前,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需要3小時,大橋通車後,時間縮短至30分鐘。3. 世界級大灣區,呼之欲出,20xx年,中央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及“粵港澳大灣區”這一概念。直到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大灣區才真正邁上快車道。交通設施的互聯互通,是灣區發展的基礎和前提。粵港澳大灣區用不足1%的國土面積,不足5%的人口總量,創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11%。與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對比,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口、面積、港口吞吐量、旅客吞吐量、GDP增速等幾個指標上,排名第一;經濟總量,也已超過舊金山灣區,接近紐約灣區。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深圳是全球創新中心,廣州是全球商貿中心,東莞、佛山、惠州是全球重要的製造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已經具備一個世界大灣區的底氣及基礎。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個東風,便是港珠澳大橋。港珠澳大橋的開通,勢必極大降低人員、物品流動的時間和成本,促進城市互融互通、協同發展。

實際上,港珠澳大橋通車的意義,早已超出了大橋本身。由於地質結構複雜、施工環境惡劣、技術標準高、環保要求高,這座橋樑從開工建設到接近完工通車,一路都面臨著種種超乎想象的困難與挑戰。其中,尤以島隧工程難度最大。島隧工程是大橋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設兩座面積各十萬平方米的人工島和一條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實現橋樑與隧道的轉換。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通過科研攻關,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外海沉管安裝成套技術――創造了最大沉管預製廠的世界紀錄創造了一年安裝十節沉管的世界紀錄創造了221天完成兩島築島的世界紀錄創造了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世界紀錄創造了澆築百萬方混凝土無一裂縫的世界紀錄創造了沉管隧道最終接頭安裝精度達毫米級的世界紀錄。

今天,經過中國科技人員的不斷努力,集萬千智慧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向建設者致敬,向偉大的祖國精神致敬!

觀看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觀後感

人們稱讚港珠澳大橋“騰空躍起一巨龍,三地從此無西東。根根橋柱琴音奏,伶仃洋裡蕩歡笑。”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東接香港大嶼山、西接珠海市和澳門半島,是一座跨海大橋。由林鳴總工程師帶領團隊完成的“新世界七大奇蹟”——港珠澳大橋。觀看紀錄片《港珠澳大橋》讓我感受到大橋背後的故事,更使我受益匪淺。

開篇以茅以升建設中國第一座橋樑,讓我們認識什麼是橋樑工程。接著播放新中國成立後建造的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與港珠澳大橋作比較。讓我看到了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的飛速發展。

紀錄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橋建設最後一節重8噸的沉管E30號沉放安裝過程為主線,展開了建設情節.安裝E30號沉管時要將沉管放到海底40米以下的深海中.由於E30號是海底隧道的第33節也是最後一節,此項任務十分艱鉅以及海底情況複雜。給隧道對接帶來巨大的困難,大橋建設者們絞盡腦汁開始安裝對接,他的成功關係到大橋的建設。對接成功後工程者歡呼雀躍,只有總工程師林鳴沒有絲毫笑意,他在等待對接漏差報表結果。當他得知漏差為16釐米時,他宣佈需重新對接,最終落差不到2.5毫米,創造了一個新的奇蹟!

在對接E15號沉管時,林鳴和他的團隊遭遇了沉重的打擊,因為海底40米以下的地方淤泥太多。他們不得不退回去,三個月後,再次對接依然無果。功夫不負有心人,又過了一個月再次“出征”,終於安裝成功!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大橋建設同時保護好中華白海豚,實現“大橋通車、白海豚不搬家”是大橋建設者的承諾。大橋建設“讓道”於中華白海豚,橋樑工程施工設計優化最終兌現了他們當初的承諾。

自20xx年出提出構想後20xx年12月開始建設,到20xx年10月正式通車,歷經整20xx年。在這20xx年裡,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奮力前行,才有了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有了這20xx年,才有了這座“圓夢橋”;有了這堂課坎坷的20xx年,才有了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以橋、島、隧的方式貫通香港、珠海和澳門。它記錄了中國的力量,展現了當代中國的風采。在遠處看,猶如一條巨龍蜿蜒在世界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