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講課心得體會(3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98W
本文目錄2019講課心得體會公開課講課比賽心得體會暑期教師繼續教育講課心得體會

XX-10-20育才中學數學組一行六人到羅莊區20中學,學習市國中數學講課比賽的先進的授課理念和具體操作方法,現將個人體會總結如下:

講課心得體會(3篇)

(一)授課教師思想觀念新,能緊密結合課改要求。

通過幾位教師的講課,他們的教學觀念新,能夠緊緊結合新的課改要求,把教師的地位和學生的地位進行調整,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以轉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在課堂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在課堂中教師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同時讓他們去自我評價,自己去講題分析,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三)教師準備充分,入職思想彙報教學環節設計合理。

幾位教師都能按照我市課堂教學要求進行授課,“三五x”課堂模式運用熟練,同時課堂中各位教師都有所創新,能夠抓住學生的特點設計課堂,在實施中能及時調整,使課堂的效益得到最大化。

(四)注重數學結合實際,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各位教師能夠把數學和生產實際結合在一起,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是來源於生活,加深了對數學的理解,同時滲透了各種數學思想,加深了對數學的認識,這是數學素養培養的具體體現。

公開課講課比賽心得體會2019講課心得體會(2篇) | 返回目錄

一、參加這次比賽,我認為大賽有以下幾個優點:

1、各學校領導高度重視。並親自參加聽課活動。來助威來鼓舞士氣。教學方法不一,大部分的課堂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

2、參賽教師均備課充分,熟練掌握了授課的基本過程,語言表達能力強。特別是形式多樣的分組教學是本次活動的最大亮點。

3、運用多種多樣化的教具作為實施本堂課的輔助手段,使課堂直觀化、形象化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把抽象與實在,課堂與課外聯絡起來。

4、本次比賽教案、教具全部都是自行設計製作的,比如劉xx老師的數學課,開始利用一個手工剪紙“囍”子來要同學認識到對稱的感覺。無論從講課內容、選材上都體現“教具”的輔助功能,有現場大量的圖片資料等等,資源非常豐富。

5、參加這次比賽,學到了不少新的創新,在他們舉手投足間我感受到他們風情幽默、激情上進。上課時口齒清晰,條理分明,很有水準。這種語言,學生喜歡,有親和力。

6、教學是一門藝術,它不僅需要精湛的教學技藝,它更需要激情與活力。試想一位死氣沉沉、沒有活力、沒有激情的老師在課堂上怎麼可能用自身的魅力來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的氣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呢?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今天教師自己的狀態良好,進入操場會容光煥發,思維敏捷,進而會帶動學生的學習狀態,會營造出一種和諧溫馨的學習氛圍,生的學習情緒高漲。

7、利用有限的時間認真研究教學策略,挖掘策略實質,用策略指導教學設計,認真備課,做好參加縣優質評選活動的一切準備。課堂上活動在精不在多,活動要有層次,活動的目的要明確,要把活動進行有機整合,使課堂上的各個環節銜接自然,最好設計一個大情境,把各個活動串起來,讓學生在任務中完成學習訓練活動。

8、要注意思考課堂上的細節問題,從細微處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對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要認真思考,細究深層次的原因。

9、評價不但要全面,而且要有層次,有針對性,評價要與展示交流相結合,與競爭相結合,與合作交流相結合,給儘可能多的學生機會,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體現面向全體。

10、課堂準備要充分,尤其是要備好學生,掌握所教年級的學生特點,根據學生特點,改進完善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樂於參與活動,提高活動的效率,思維活躍,學習效果良好。

二、通過這次公開課,自己先是談幾點自己發現的差距:

1、老師的引 這是自己課後的最大感受,但也是最深的收穫。通過聽課,以及和自己的課作比較。我發現自己的課在引導學生方面做得還很不足。老師講課突出的是引導,雖然自己的話不多,但是卻能引導學生從一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一步一步很有層次和節奏。而且孩子還可以在課堂上一直保持很好的積極性和精神狀態。而回想自己的課堂,很多時間內其實是在牽著孩子的鼻子走。自己帶到哪裡,學生就跟到哪裡。想放手讓學生實踐,但是缺少必要的經驗和方法。孩子一節課的積極性,根本保持不了很長的時間。同樣是教,同事是引導,而我卻是在指揮。 所以,今後自己還要多向別的有經驗的老師課堂學習,通過自己的觀察去實現自己的領悟。在向老教師的學習中,抓住引導的時機、關鍵詞,同時借鑑不同專家的教學例項進行學習和對比。在對比中抓住相同點,反覆琢磨、反覆感悟。

2、教師用語上的問題 教師的用語對於教學有很大的意義。自己的課堂雖然可以實現控制,但是還不可以收放自如。所以不科學的操控,就很可能導致學生在學習中該認真時不認真,該放鬆時卻提了一股勁。這樣一來,一節課上下來學生一頭霧水,彷彿湊熱鬧一樣,學習的一些關鍵也許就沒有抓住。

三、本次講課活動自己的收穫:

1、信心 比賽前總是想一些消極的東西,但是比賽後,自己一下子收穫了那份久違的信心。雖說自己是年輕人,但是絕對不能妄自菲薄。有了壓力,應該看成動力。只用勇敢地迎上去,才可以讓自己的頭抬起來。

2、貴在積累 我不可能讓自己在兩週內成為專家,所以今後要注意自己自身的積累。現在上課我們提倡學生一課一得,那我就要求自己一日幾得。只要能促進自己的進步,自己就不要怕累,動起來,勤一點。

3、多請教,眾人力量大 在指導我備課的時候,各位老師集思廣益,為我出了不少的點子。所以,要知道每位老師都有屬於自己的東西,多學習,不丟人。

各位老師集思廣益,讓我吸取了很好的經驗,同時,也開闊了自己的眼界,增長了自己的見識。自己的教態不完美,就通過各位老師的親身示範去改正。自己的語言不夠簡練,就嘗試靈活貫通運用實用的教學用語。總之,通過向其他老師的學習,讓自己一點點完美起來,不過自己現在還沒有到達那樣的境界,自己得到的很多東西,還是需要同事的幫助, 但是我已經悟出來了,今後的進步還要一步步走下去。也明確了自己找到了和學校的教師之間的很多差距。這次講課比賽,我感觸己的不足,同時我要更加努力地工作,去積澱了作為教師的點滴。但是我的確不知道自己要付出多少,積累多久。不過,我已經做好了準備,畢竟有這樣一個信念的支撐,我的奮鬥也將更加坦然。

暑期教師繼續教育講課心得體會2019講課心得體會(3篇) | 返回目錄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

------暑期教師繼續教育講課心得體會

西園中學 李大兵

任教十二年,經歷了所有培訓都是作為培訓物件,可惟獨這次教師培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為培訓老師,共計四天半的培訓課程,給我思想上的衝擊很大,這也給我提供了這個再學習、再提高的機會。因為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地域的老師,每一天都要面對不同學習態度的老師,每一天都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通過自己的學習與講授,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對中學數學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同時也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有了這次經歷增添了我努力成為優秀教師的信心,給了我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下面是我在培訓中的幾點心得體會:

一、團隊的支援,增強了信心

當7月3號接到工作室首席名師邱廣東老師的通知後,我坐立不安。一怕自己資質、能力達不到,得不到老師的認同;二怕我的觀點不妥或者說自己的學習體會對其他老師幫助不大。是邱老師給了我信心,他說又不是你一個人單打獨鬥,背後有我們整個團隊的支援,我們是淮北國中數學的一個優秀的團隊,我們充分理解信任和支援我們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員,你首先要有自信才能做好,暑期繼續教育是我們工作室承接的師資科培訓任務,你年輕還需要多鍛鍊,什麼事有了第一次,多了點經歷,慢慢地就會好起來。寥寥數語,道出了優秀團隊所具備的特質,始終以教師為本,搭建平臺讓工作室成員去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前行。

二、專家的座談,找準了差距

我的培訓專題是教師專業標準之專業技能,培訓時間是8月2日、8月10日、8月21-23日,總共四天半的時間。在培訓前,我們兩次集中備課,參與備課的還有汪敬朝老師、閆先進校長、陳欽光校長、張森老師,他們都在教育第一線身體力行,其中汪敬朝老師、閆先進校長、陳欽光校長是我市繼續教育培訓專家老師,有著多年的培訓經驗。第一次集中背課,我們重點探討學習新課標和教師專業標準,分清主講內容,搭建上課框架。第二次集中備課,我們就技術層面進行交流。我所涉及的內容是中學教師專業標準的第三個維度--專業能力,它包含六個領域,具體到25項基本要求。牽涉到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班級管理與教育活動、教育教學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可以說難度大,內容多,從狹義上說就是一堂課所涉及到的所有內容,從廣義上說就是我們老師的教育教學能力。為此,我在上課前又專門請教教研室陶老師,向他學習經驗,提升自己給老師培訓上課的技巧,爭取讓願意聽課的老師有所收穫。可以說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之困,只有找到差距,不斷歷練,才能有所進步。

三、案例的剖析,警惕了自我

我對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這兩個領域的解讀是從國中數學典型課例去闡述的。代數選擇的課例是自己在杜集實驗中學上的二元一次方程組,幾何選擇的課例是江蘇省國中數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第一名濮磊老師上的圓,統計選擇的課例是李德寶老師在西園中學上的平均數。通過對案例的剖析,警惕了自我,加深了自己對教學設計的思考,增強了對教學實施重點要考慮問題的認識。結合自己的實踐與反思,向老師們闡述了我眼中的公開課和優質課。隨著社會的發展,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廣泛運用,“教書匠”式的教師已經不適應時代的需要了,這就要求教師既不能脫離教學實際又要為解決教學中的問題而進行專題研究,這種研究是在教學活動中的研究。必須具有現代教育觀念,並將其運用於教育工作實踐,不斷思考、摸索,朝著教育家的方向努力。葉聖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需要教,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教學不光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要重在教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不能只讓學生“學到什麼”還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掌握了方法,終身受用,可以自己獲取知識,除了學習,還要注重啟迪學生的智慧,給學生充分的空間、時間,發揮出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四、不同領域的研修,開拓了視野

通過對專業能力六個領域的研修,讓我能以更寬闊的視野去看待我們的教育工作,讓我學到了更多提升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方法和捷徑。教育是一門慢的藝術,“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我知道了怎樣更好地去愛我的學生,怎樣讓我的學生在更好的環境下健康的成長。作為一名成長中的教師,我要以紮實的作風潛心實踐,堅持不懈;要以自覺的精神對待學習,不急功近利,心浮氣躁;要以務實的心態思考問題,力求兼收幷蓄,博採眾長;要以獨特的眼光大膽創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獨運;要不斷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識結構,保持積極而健康的心理品質,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讓自己的工作、生活與學習始終處於一種研究的狀態,讓自己的生命處於不斷探索與追求的過程之中。

五、多種形式的學習,提升了認識

在準備培訓專題的過程中,我始終圍繞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去下功夫,做文章。首先是學習有關理論、本學科的專業知識,學習專家和同行同事的先進經驗,以彌補自己工作之不足,還學教法,怎樣培養和提高聽課老師的興趣。其次是聽專家講座、報告,吸收其教育教學之精華。聽優秀教師講課,善於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古語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經常用別人的先進經驗來充實提高自己,就會使自己就站得高,看得遠;從而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有所提高。再次是撰寫學習體會,促使自己由經驗型向專家型轉變,由教書匠向科研型轉變。身為老師,要把握新課改的動態、要了解新理念的內涵、要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使自己具有所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最後要經常做各種各樣的課,要積極踴躍地去做彙報課、示範課、優質課、交流課以及給老師的培訓講座等。一定要持有積極的態度!在做課實踐中,廣泛收集各種資料,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接受領導和同事的幫助,進步一定快,成熟定然早。

培訓師五分鐘講課訓練要求心得體會講課心得體會4篇 | 返回目錄

一個培訓師,你認為你的課程內容很好,可是沒有人願意聽怎麼辦?

那先要從講好五分鐘的課開始。講好五分鐘課是有標準的,具體是什麼呢?

一、有走動,走動過線,兩次走過課程頂端,兩次回到課程起點

二、全程雙手在腰部以上,保持微笑;

三、有感性(感性認知)、有理性(理性講解)、有互動;

四、講三個內容點,要有閃光點,確保讓學員感受至少學到一個知識;

五、案例故事必須有一個,40秒內完成。

六、一對一的交流超過四次,全員互動達到兩次以上(把學生拉進課堂裡來)。

七、口號,訓練、玩遊戲必須有一樣。

八、訓前、訓後提問各兩人,提問三組合,即批准性問話,特定性問話,一般性問話)確保有一個。

如何才能做到上述的內容,我們來細細解讀一下這八條標準。

關於第一條:有走動,走動過線,兩次走過課程頂端,兩次回到課程起點

走近學員,表面上看帶給學員的是心理上的一種壓迫感,從空間上來講,學員坐著,老師走過來,有一定的勢能,這種壓迫感是有必要的,同時走近也意味著你和學員距離的拉近,老師的肢體語言在無聲地提示學員,這裡是課堂,要注意了!只是走動要標準,切忌不能背對著學員。

第二條,不多講,職業風範和微笑是建立一個親和的形象。

第三條,有感性(感性認知)、有理性(理性講解)、有互動;

什麼是理性?理性就是課程要講授的理論模型,原理。

什麼是感性?感性就是案例、故事、互動、情景化。周平老師說吸引學員唯一的工具是感性。

一個精彩的課程也就是感性+理性,感性+理性不斷地重複交替的進行。

所以在這裡要自問:如果一上來就給學員一個定義和概念,你說學員能一下子接受嗎?

什麼是互動?互動就是老師和學員的一切形式的交流。包括眼神的互動。說白了不能讓學員閒得沒事做,要眼忙,手忙,要動起來。比如每隔幾分鐘要請學員記錄或者誦讀,或者提問回答問題,就像一隻餓的小鳥,如果學生總是在前面等著你餵食,那說明他進入了課程。

那對於高管來講,一般的互動他們很難動起來,就要用思想和他們互動,思想的互動要學會 “挖坑”!比如我曾提問“請問您招聘過兩百萬年薪的人才嗎?”此副總一聽就眼睛木了,好,眼神關注了,那我再來解開答案。

寫到這裡,要介紹一個工具。首先我們思考一下,怎麼互動最有效呢?怎麼讓互動言之有物而不是流於形式呢?講一個orid焦點討論模式在課程互動中的應用。首先什麼是orid焦點討論模式?o即objektive(客觀事實);r即reblective(感受);i即interpretive(思考價值);d即decisional(決定)。比如說,當我遇到一隻很凶的狗,這是一個事實,然後我很怕,這是一個感受,接下來我想逃離,這是一個思考的想法,然後就儘快繞著走。這是行動!

那麼事實、感受、思想、行為如何在課堂討論及提問中應用呢?

假如我們和學員在課堂上,我帶領大家看一幅圖,通常我們會問大家這張圖怎麼樣?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好看或者不好看,因為這種模糊的提問帶來的回答一定是模糊的,而且帶著濃重的個人偏好。那我們換一種方式。比如說:

1、你們在畫上看到了什麼?大家會說看到什麼什麼。(關注事實的細節)

2、你們喜歡畫上的什麼?你們不喜歡什麼?(關注兩種細節的個人偏好,挑起思維衝突)

3、你們從這幅畫上學到什麼?(關注思維衝突所帶來的創造性啟發)

4、下次你們畫的時候會怎麼做呢?(關注啟發對個人實際行動的作用)

這四個問題,基本上如實反映了一個教學概念,如何去操作化的過程。包含了兩部分的思維過程。一個是教師的組織思維過程,一個是接受物件的思維過程。前者必須根據後者的客觀規律進行教學安排。也就是提問要根據學員的反映模式來設計,而不是老師想當然,不考慮學員的反映模式,提問估計產生不了想要的結果。

寫到這裡,突然想到orid焦點討論模式和引導師的技術有相似之處。一個有經驗的講師,才有能力引導學員,讓學員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完成自我思考,自我學習的過程。引導可能是培訓未來的一個方向。

四、講三個內容點,要有閃光點,確保讓學員感受至少學到一個知識;

在五分鐘內講出三個內容點,不難做到,但是要有閃光點就需要琢磨了。

比如講績效管理,通常都是從績效管理的定義開題,這些點大家都不會出奇,認為是正常的,如果要出彩,就要根據自已對績效管理的理解和實踐來提煉出與眾不同的東西,要找出亮點來,這些亮點是對主題的精闢概括,是和生活有意義的連結,也是和有關知識點的精彩的類比或者是對比,總之講出來的時候,令人耳目一新,似曾相似卻未曾聽說,似曾知道卻又感覺新奇,這樣的感覺出來了,亮點就產生了,現在我應該認真地想想,我的每一門課程中,每20分鐘有幾個這樣的亮點,如果沒有,我怎麼來提煉亮點?

我感覺這個過程也是老師曾經對我說過的知識體系的寬度和深度要進行提煉和整合,對於培訓師來說,如果不能打通此任督二脈,要想讓課程出彩估計很難。

最後還要謹記,這個亮點要讓學員學到一個知識點。亮並不瞎亮,而是為了課程服務,有目的的亮!

五、案例故事必須有一個,40秒內完成。

關於這條,我想大家都知道好的課程的特徵,一定是案例、案例、案例,故事、故事、故事!

但是要在40秒內講清楚一個案例和故事,是需要功力的,這個讓我想起寫說說和寫微博,一個說說140個,需要精縮和提煉,所以要想在40秒內講好一個案例和故事,寫說說是可以幫助我們提升的。有時候,我寫一個說說或微博,需要200到300個,但是超出數限制發表不了,怎麼辦?只好硬著頭皮刪,一個一個刪,有時候刪也不管用,還是太多,那只有重新用最簡短的語言來寫,甚至一個標點都要想好要不要,這個過程對我們講案例和故事一定是有好處的,至少先在大腦中過了一遍,有了印象,並且寫的過程就是一個表達的過程。寫到這裡,我在想,我是不是要把以前寫的所有的說說和微博,再講一遍,看看是不是講的過程和寫的過程能夠達到同樣的表達效果?

六、一對一的交流超過4次,全員互動達到2次以上

這一條的目的是把學生拉進課堂裡來!

在5分鐘內,要做到和學員的一對一的交流4次以上,怎麼作呢?首先解決問題學員,對於那些玩手機的,神情雲遊的學員,適時的敲打是必須的,有目的走近他,提問,請他回答問題,這個方式是提醒學員的好辦法。那對於表現優秀的學員,我們也在隨時識別,適時地請他介紹一下自已,談談經驗,則是一種調動氣氛的作法,那全員的互動,更重要,有時我們會讓大家共同朗誦一下課程的某一段重要的定義,或者做一個練習,通過全體互動目的是調動整個課堂的氣氛,生動活躍起來,這個環節的設計在5分鐘要有2次,那我要考慮我一共會多少種互動,都適合用在什麼課程中,什麼時機採用最合適?這是留給我的作業!

七、口號,訓練、玩遊戲必須有一樣。

一個好課程,要有口號,周平老師的課程口號是:讓課程美麗起來—感性、理性,互動!

這個口號始終貫穿著課程的始終,學員一直在這個口號的引領下學習每一個結構的知識點,也就是說,口號成為了課程的主線。這個主線把整個課程的內容提煉得十分精要,朗朗上口,學員一看到這六個,馬上想起感性學到了什麼,理性學到了什麼,互動學到了什麼?想想看,這樣的口號多麼厲害!

那我的作業出來了:在我所要講的第一門課當中,有沒有一句口號能夠達到這樣的效果!?

至於訓練和遊戲的設計,要引進日本豐田twi的思想,也就是說“老師說給你聽、做給你看、你做給老師看、老師來點評”,把這四個環節溶入進課程當中,訓練才會產生效果。想想看,我怎麼來設計每一門課的訓練活動呢?

八、訓前、訓後提問各兩人,提問要體現三組合(即批准性問話,特定性問話,一般性問話)確保有一個。

在講課前提問兩個人,時間一般在開場後三分鐘後進行提問。比如,你瞭解績效管理嗎?你知道績效管理的3c嗎?訓後呢,則要圍繞著主題反覆提問,比如張三,你認為績效管理是?李四,你認績效管理是?王五,你認為績效管理是?反覆的提問就是加深理解和記憶的過程,也是對課程內容的極好總結,借學員之口講出他們要學會的內容,而不是老師在做著常規性的總結中,學員盼著快快下課。

如何迴應學員的回答?三明治法!一先肯定,二提出建議,通常是你的問題我有三個建議,一、二、三,乾脆利落。這是一種結構化的思維模式,這個讓我想起當年陳阿土的故事。當你結構化的強度足夠了,那一定可以影響他人和你同一個頻道。

這個裡面其實還有一個時間的控制。一般是20分鐘,也就是說20分鐘可以作為我們講授的一個小節,通常一節課45分鐘,我們可以作一個曲線分隔,前五分鐘是感性,中間是理性+感性,最後的總結依然是感性。

那如何淋漓盡致的表達理性和感性?

理性的內容要感性講,感性的內容要理性講,常規來說,聲音大時是感性的表達,聲音小是理性的表達,但是為了精彩的表達,要反過來,用理性的聲音講感性的內容,用感性的聲音講理性的內容,快話慢講,慢話快講,輕聲慢語夾著激情高昂,所以說很多高手講笑話是不笑的,但是效果出奇的好,即是此理。

以上謹為我個人關於ptt講授內容的粗淺體會,在此感謝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指導,也希望我能夠真正地領悟其中精義。謝謝你們,祝你們幸福快樂,你們善助他人之心定會有更大的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