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1W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1

在拿起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猶豫有沒有必要這麼做呢?我寫了發出去會有多少人看呢?他們會認同我,還是會說我故作姿態呢?但是我被柴靜自費百萬調查中國環境問題根源的故事所打動,也為中國發展現狀驚訝和悲憤,更為我是一名環境工程專業的學生將來何去何從所憂慮。柴靜如果有我這樣消極的心態不挺身而出,展現一個媒體人從業良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話,今天我就不會、還有很多人也不會了解到中國環境這方面的現實,讓我們認識到環境發展接下來的程序和方向是什麼和意識到自己對改變身邊環境的主觀能動性。再一想人家付出了這麼多拍出這麼貼合我們自身生活的紀錄片,我們就不能花2個小時認認真真的看一下嗎?非但要看還要寫,要認認真真的寫,一是加強認識,二是引起共鳴!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精選6篇)

首先柴靜是一名受害者,和中國無數受汙染侵害的同胞們一樣無奈和悲嘆。然而柴靜又是一名調查媒體人,她有權力和資源用行動揭示出中國正面臨的可怕危機。她在社會舞臺上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扮演了一個喚醒社會共識的先驅角色。柴靜原本是央視《看見》欄目主持人,調查過中國各類社會問題,一度成為新聞熱點。十年前柴靜就調查過一個環保專題,然而當時環境問題似乎離我們很遠,並沒有在社會的水潭裡泛起大的浪花。十年後懷著孩子一出生就患有腫瘤的悲痛,她毅然決然的又一次挺身而出,向社會“宣戰”,向自己也向社會尋求一個公道和交待。

演講以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我們怎麼辦?為中心逐漸展開。霧霾是什麼?在這裡做一下區分——即什麼是霧?什麼是霾? 霧是大氣中水汽凝結而成,通常出現在夜間至清晨,能見度小於一批從,具有很大溼度和明顯邊界的天氣現象。霾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大量有機燃料燃燒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有毒氣體,懸浮顆粒物到大氣中,它們可以在大氣中凝結反應和擴散,致使能見度降低,對人體產生危害的天氣現象。我們這裡所說的霧霾即是第二種。

霧霾像突然刮來的一股西北風,讓整個中國都得了個重感冒。起先是河北山西重工業區,能源消耗巨大,致使藍天白雲成為奢侈品。很快江南沿海地區也步入了霧霾的陰影之中。就連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杭州一年中竟有200多天處在霧霾中。不得不感嘆汽車燃油對環境汙染的危害之大。我資訊比較閉塞,最先引起我關注的的北京的霧霾,然而北京不是汙染最嚴重的地區,石家莊和唐山重工業區汙染才更嚴重。但是為什麼霧霾都看北京呢?難道北京的市民就素質高,公民參與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強嗎?更重要的是北京是中國的文化政治和國際交往中心,是中國的一張臉面。如果不處理好,該怎麼搞奧運?該怎麼談外交呢?

世界在看中國,中國迫於壓力,也將會採取措施治理汙染,然而經濟發展和汙染治理有著尖銳的矛盾,那中國到底會下多大的決心致力於治汙呢?打個比喻:中國就像一個從農村出來創業,一路摸爬滾打躋身上流社會的暴發戶,交際時發現有諸多不體面,於是考慮要不要花大錢買一身名牌西服,或者乾脆回老家偏安一隅算了。然而清朝閉關鎖國帶來的教訓剛剛過去,片面追求經濟,對汙染放任並不可能得過且過,群眾的呼聲和輿論的壓力會不斷高漲,汙染治理一定是一條必經之路。中國稅收穩定,外匯儲備穩定,對外貿易關係穩定。有錢才會闊氣,中國不缺錢,只缺決心。

為什麼要那麼大的決心呢?錢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國的法律制度還不健全,有些模糊和不透明的因素,市場經濟調控受到限制,不能充分發揮作用。所以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政府現在仍虎視牛行,積攢力量,靜待時機。

從記錄片中可以看出,法律對汙染執法部門分工不明確,環境相關部門是指環保局、衛生局、質量監督局還是工商局?一個和尚挑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如果責任不能具體到個人,都有權的後果就是都沒權。沒有權倒是好了,就怕有權卻濫用權力。汽車不符合環保要求卻個個貼著環保標,監督部門、監察部門、執法部門都視而不見,他們的職能又哪去了呢?權力成了相關部門斂財的工具,那就是逼著百姓弄虛作假啊。這不禁讓我想起《康熙王朝》裡的康熙的一段經典臺詞:大清的危難不在外面,而在朝廷,就在這乾清宮的大殿上,你們個個都那麼清白?把你們做的那些事都拿出來,在太陽下晒一晒省得發黴、發臭,要知道,這朝堂之上腐一塊,大清就腐一大片吶!(大意如此)

一個朋友說人們不重視環保也很正常,中國的環保事業剛剛起步,要將環保產業應用於實際,需要一個長期緩慢的浸透過程,必然會損害某些團體的利益,從而出現博弈,出現政治鬥爭。政治鬥爭勝利,工作開展才會順暢,產業轉型會如疾風驟雨,環保產業才會異軍突起,中國在努力。中國目前環保投入大於產出,當地政府為了經歷發展不同意,企業工人為了就業吃飯不同意,環保局形同虛設。就像片中山西省環保局局長劉向東所說:它這個貓是地方政府養的貓,貓能不能捉耗子,捉幾隻是政府說的算,不是環保局說的算。環保部門沒實權,不好乾也不敢幹。我有一個在環保局幹了五年的朋友給我說:你千萬別考環保局,環保局是給政府擋槍的存在,有事的時候用你,沒事的時候滾的遠遠的。這不禁讓我這個學環境的學子心寒,未來該何去何從?我覺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面板,空乏其身,一時的不景氣只在隱忍只在潛伏積累只在養精蓄銳,一旦時機來臨,必如下山猛虎,逐鹿之豹。

片中道出中國能源產業結構不合理是制約環保推動的關鍵因素,國企壟斷經營,凌駕市場經濟調控之上,缺乏必要競爭力,已經到了腐爛發臭的地步,每天消耗著巨大的資源,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盈利卻微乎其微,出現了資源利用和產出嚴重不平衡的現狀。然而國家為了穩定勞工就業,在未規劃好下一步發展戰略之前,只能消極出資扶持,以維持社會穩定。片中柴靜問:‘中國的霧霾需要治理的話,最關鍵的是什麼?’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副司長範義說出六個字:‘能源體制改革’

能源體質如何改革?國家已經行動。眾所周知20xx年是反腐的一面,20xx年反腐也將持續進行,能源產業中大批高層落馬,體現出國家整頓改革的腳步正在前行。習大力實施依法治國,並一再強調法律的尊嚴在於執行。反腐是政企分開,還原市場經濟的第一步,只有把樹大根深的官僚主義搬到,才能掀起能源體質改革,才能推動產業轉型,進一步完善法律機制,將權力合理分配,構建社會經濟新秩序。我認為這將是中國環境接下來發展的藍圖和前景。在習鐵腕治國的領導下,我們有信心看到一個更美麗的中國,實現共同的中國夢。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2

柴靜是一個小女子,一個普通的母親,一個由對孩子的愛昇華到對所有中國人的愛的的人,一位曾經的知名記者而現在是一位普通人的人。她的愛是大愛,是儒家所推崇的大仁大愛。穹頂之下的思考是由環境和呼吸引發的思考,進而達到更大的思考,政策的,經濟的,法律的,社會的,直至生命的,人生的,人性的,由個體到群體,再昇華到個體——人和生活、生命。一個弱女子以君子之風,講一個難言的話題而娓娓道來,沒哀、怨、怒、恨,用自己的行動和平靜的語言分析因果,剖析利害,展示事實,客觀理性,從容平實。平靜中充滿了對社會、生活和自然的熱愛,用科學和事實 提醒人們正視生活,珍視生命,繼而良知覺醒,體察人性。

這個視訊引發了國人的思考,展示了理性的美和力量。她的"我不怕死,但我不想這樣活著"的話震撼了聽者的心靈,從霧霾的生產到對人體的侵害;從經濟的運作,利弊的權衡;政府職能的發揮;法律的缺陷;中外的對比等等諸多方面的陳述,科學準確的展開了社會,社會的各級組織,法律和政策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等等真相。這個片子對每個人,社會組織,企業,職能部門,政府,法律,社會經濟發展模式,人生價值,社會價值都起到了振動和積極推動的作用,由此所引起的連鎖反應和變化也許是驚心動魄的,但這是必然,是天意,是不可違背的自然規律。無論由此產生的對其個人的生活和選擇的指責有多大,多真實,其背景、來歷及目的有多少可能,金鼠年初兩會召開的關節之時,這個曾經知名的普通人引發的的這個事件,以穹頂之下的名義,告之我們每一個人,這是一個深化改革的時代,一個鉅變正在發生的大時代。普通人的公民意識、責任感、人性和文化的甦醒、迴歸正在走來,其轟轟的巨音己經在振動我們的心靈了。人們必然要思考,昇華,覺醒,我們究竟要怎樣活著。

柴靜所作是君子所為,平靜理性,以理服人,不以聲色化人。

柴靜是 寓風雷於平靜之中。用人性在吶喊。

柴靜,才靜,才是靜,這才是靜。柴靜詮釋了這個“靜”。

20xx年,讓我們記住這個震動了我們心靈的人——柴靜。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剛花了點時間看了柴靜的穹頂之下,內心很震撼。我是一個普通人,深深得知道作為一個普通人,對很多事情都是逆來順受,思想很麻木,對很多事情都不會說不,捂著耳朵,閉著眼睛過著自己的生活。因此在佩服柴靜的同時也覺得自己的可恥。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要治理霧霾,對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國家要去治理會牽動很多企業的神經,會同時帶來社會上很多問題,但辦法總比困難多,今天意識到這個問題了,政府,企業,大家都能行動起來並不是解決不了的。希望柴靜辛辛苦苦做得這個片子並不是就熱這麼一陣子,時間一過,大家都忘記了,企業忘記了,政府忘記了。很期待後續能看到各種有職責的部門後續的action,而作為普通人的我,也會盡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援環保。我沒有車,所以5公里以內不開車我算是做到了;以後去商店買東西,能不要塑料袋就不要;看到餐飲店很多煙霧,我希望我可以去撥打12369,最近12369有沒有被打爆呢

環保,從身邊做起;有時候,不在乎你能起到什麼作用,在乎你是否意識到了....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4

我個人感覺柴靜的整個紀錄片講解得還是比較全面和客觀的,當然昨晚點選率能超過3千萬次這麼高主要還是名人效應。

紀錄片裡邊有些觀點可能講解得不是特別清晰,比如北上廣深杭州之類的汽車限購,人均汽車保有量其實是遠低於東京的。不過後邊分析洛杉磯時特別講了油品質量和排放標準是關鍵,而非汽車數量。

中國目前每10人才1.1輛汽車,其中北上廣深總人口占全國6%,汽車佔10%,大概5人1輛。歐美日澳每2人有汽車1輛以上,紀錄片中提到的東京1200萬人約800萬輛車,墨西哥巴西南非俄羅斯每4人1輛,印度40人才1輛,全球平均7人1輛。美澳俄及南非的人口密度遠低於中國,日韓歐明顯高於中國的139人/平方公里,與中國的可比性更強。

我想,柴靜的主要目的應該是喚起民眾關注並用輿論向政府和排汙企業施壓,而非為節能減排建言獻策,這個目標肯定是很好地達成了。但套用富蘭克林的一句話,如果你想要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紀錄片除了喚醒民眾關注汙染,也應該重點分析汙染原因和解決辦法。比如中國石油和天然氣消費佔一次能源比例低但探明儲量不低,她沒有提到開採成本和技術。比如油品差,中石油那位領導說提標準會斷供社會不穩定成本高,她可以對比下美國的油品和價格,很明顯壟斷導致的中國煉油水平低是關鍵。其實紀錄片也有提到一些,但民眾看起來會覺得不是太清晰。

如果要說解決方案和投資機會,清潔能源的推廣肯定共識,其中包括能源結構的調整。但按蓋茨在ted的演講來看,只有核能才能做到0排放並徹底解決問題。

水和核電目前和未來應該都有很好的投資回報這已經是市場共識,風電目前回報最差,太陽能目前回報不錯但未來有巨大的上網價格下調壓力。火電雖然目前盈利狀況很好但缺乏成長空間,煤炭我估計只有反彈而沒有反轉的機會。

垃圾發電現在的回報非常好,因為不但上網電價有收入,還有垃圾處理費收入,每噸收費在百元上下各地有出入,但需求絕對是非常剛性的,這導致它不單盈利好而且現金流強勁。

過去半年我因工作需要調研走訪了幾十家節能環保企業,發現環保的社會需求和意識已經很明確,但賺錢特別是現金流好的企業很少,除了政府體制和各種利益的鉗制外,主要還是大部分企業自身的技術和核心競爭力不強,因為我也有碰到好幾家盈利狀況和現金流很好且發展潛力陽光的企業。

比如柴靜的紀錄片裡提到的汙染源線上監測和app,我就看到有很不錯的企業並且正準備投資它,它存在的意義類似於這個紀錄片導致的輿論壓力,讓民眾和政府能監督排汙企業,並且是有客觀標準的。

正如紀錄片裡的英國能源大臣所說,節能減排會讓很多傳統企業倒閉工人失業,但也能讓更多的新企業成長,我想這裡邊一定會有很多的投資機會,在中國大部分實體經濟行業和企業不景氣的長期趨勢下,這個機會顯得更加珍貴。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5

沉寂一年後,柴靜歸來,推出自費百萬元所拍霧霾紀錄片《穹頂之下》。兩個小時的時間,讓每一箇中國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該怎麼辦?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這兩天網上對這個事情褒貶都有,前兩天恰巧看了一個對柴靜專訪的視訊。其中一段給我的印象很深。正是這段話讓我理解柴靜為什麼會這麼做。內容如下:

五年前,我採訪了一個人。這個人在火車上買了一瓶一塊五毛錢的水,然後他問列車員要發票。列車員樂了,說我們火車上自古就沒有發票。然後這個人把鐵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說,人們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總是選擇服從。但是,如果今天我們放棄了一塊五毛錢的發票,明天我們就有可能被迫放棄我們的土地權、財產權和生命的安全。權利如果不用來爭取的話,權利就只是一張紙。他後來贏了這場官司,我以為他會跟鐵道部結下樑子,結果他上了火車之後,在餐車要了一份飯,列車長親自把這個飯菜端到他面前說,您是現在要發票呢,還是吃完了之後我再給您送過來?我問他,你靠什麼贏得尊重?他說,我靠為我的權利所做的鬥爭。這個人叫郝勁鬆,三十四歲的律師。

我和柴靜是山西老鄉,居住長治。去年的某一天,朋友打來電話,說今天天氣不錯,空氣溼潤,空氣中瀰漫著泥土的芳香,感覺很舒服,帶孩子出來玩玩吧。我說不了,看手機上的天氣指數,那天的指數是重度汙染,孩子還小不假思索的選擇了規避。

這兩天看熱門微博上,有人抨擊柴靜去美國生孩子的事情。不知道他是否已經有了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孩子的父親,我想說,她的孩子還在肚子裡時,已經查出有腫瘤,一出生做必須做手術切除。我沒有去求證國內的醫療水平是否能完成這樣的手術,就算是能,從一個普通人的角度來說,但凡經濟許可的,也一定會選擇更放心的方案,我不認為去美國生孩子有什麼錯。就像我不懂霧霾對孩子的身體有什麼傷害,但是會選擇減少外出是一樣的道理。

央視有一個廣告,請到海南深呼吸。第一次看覺得這麼沒有創意的一個廣告放央視播。看過這個霧霾記錄片後,明白了這個廣告的用意,它突出的是實際的意義。在我們這個地方,有一群經濟條件好些的老人,會隨著季節的變化,選擇在長治和海南兩地過“候鳥”生活。那邊有一個小區,房子基本都被這些來自長治人們買了。我一個朋友的父母就是其中之一。也在那個小區買了房子,每到冬天就會去海南生活居住。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他的母親一到冬天就會咳嗽,但是去了海南就不會。當時也沒有想明白為什麼,單純的理解為是氣候乾燥和溼潤的原因。看完柴靜的記錄片,又想起去年曾經轉發過的《20xx年全國190個城市汙染排行》長治排第69位,似乎,好像,大概,呵呵覺得其中有某種關聯。也明白了為什麼醫生有時會告訴病人不用吃藥,換個居住地就會好的建議。

支援柴靜的雖多,但是熱點終究會過去。時間久了,刻骨銘心的感情都會去淡忘,何況是一個紀錄片。為了忘卻的紀念,我覺得我應該做些什麼。看過羅永浩演講的人一定會記得,他在和西門子維權後,有人說老羅是名人,有幾百萬粉絲,影響力大所以能把這個事情做成。作為普通人沒有什麼影響力。。。。老羅這麼說,你能影響幾個人就去影響幾個人,至少你身邊的人不會再買關不上門的西門子冰箱,這也是一種維權。受到這句話的啟發,我做了一件事情,每天早晨起來,開啟手機裡天氣APP,然後把當天的空氣指數做一個截圖,放到朋友圈。做了兩天,第一天有人點贊,第二天有人開始留言評論。時間久了大家或許會忘記柴靜說了什麼,堅持這麼做至少還能時刻提醒自己,提醒身邊的人,霧霾還在,我們還需注意。借用老羅的話來說,能影響幾個人就影響幾個人吧。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的是什麼呢。

看過之後,覺得自己很可悲,因為我身處這個時代,正在經歷這個時代,卻又對這個時代如此的無知。她去做了霧霾是什麼?從哪兒來?該怎麼辦?讓我們明白活在一個什麼境況下。和很多人一樣,我們想知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資訊源。我們需要有這樣來的人來給我們答案。

柴靜穹頂之下心得體會範文 篇6

整個演講大概為兩個小時,我從來沒有這麼仔細認真,這麼迫不及待的想連續性的看完這個視訊。當然,看完之後我覺得應該讓更多的人去清醒的瞭解認識到,作為正常人,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不僅僅只是為了自己好好的活著,也應該想想自己的子女將來會怎麼樣的活著。

起初,中國的霧霾我們都以為只是在北方籠罩著,還沾沾自喜沿海地區空氣好沒有霧霾。當新聞中的當事人說白天出門對面站著的是誰都看不清楚時,我們都有點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心態;當她們說出門必須要戴口罩時,我們又覺得至於那麼嚴重嗎?當北京APEC藍回來時,我們就會自嘲說,一切原因就是中國人口太多。可終究,我們還是以井底之蛙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太相信“只有自己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的”這句“真理”。確實,中國的經濟發展得太快,而相關的法律約束又跟不上,可以打著經濟口號鑽空子的機會太多,有良知的人還是很多的,但一切又是那麼的無奈,柴靜採訪的各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敢於毫不避諱的道出原由。為了找出霧霾產生的真正原因和如何告訴人們應該做些什麼,柴靜和她的團隊真的是嘔心瀝血,在演講的過程中又是那麼的語速平靜,一段段真實的採訪視訊,循序漸進的把我們的心拉扯到沉重、震撼、激動甚至憤怒中。讓看到視訊的人們,不用再無端的指責是工廠排汙過多,是煙花爆竹燃放過大,是汽車尾氣排放過量等等,讓人們懂得霧霾的產生是有一定的過程,有一定的基礎的,而且汙染的產生源也不是我們正常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你所生活的城市沒有霧霾並不代表空氣質量就一定好,未來的日子就肯定不會有霧霾,PM2.5的危害是極其之大的,倫敦的前車之鑑,我們要好好的反省。

現在,既然有這麼偉大的團隊,把霧霾的前因後果都系統的告訴了我們,治理成了關鍵,最終的能源改革將會如何進行,國家一定會積極的推動改革,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的守法執法,把冷漠收起來,勸導一切可以勸導的事物。為了家人和孩子將來可以好好的活著,我們都積極的參與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