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精選5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2.22W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 篇1

對於“翻轉課堂”,一直有所耳聞,也參加了學校的資訊資源中心進行了培訓與學習,但仍是覺得霧裡看花一樣,朦朦朧朧。直至此次隨校資訊資源中心赴南京金陵中學參觀學習後,才似醍醐灌頂、恍然大悟。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精選5篇)

在此次學習活動中,我上午聽了兩節課,一節是王旭輝老師的歷史課《新航路的開闢》,另一節是尹湘江老師的語文課《春末閒談》。下午參加了“慕課建設與翻轉課堂實施經驗分享”報告會。聽取了金陵中學鄒正校長與成都七中羅清紅校長關於學校翻轉課堂實施的報告,聽取了清華附中潘天俊老師,福州一中莊夢榮老師,湖南長沙長郡中學胡坤老師以及天津耀華中學汪潤娟老師關於翻轉課堂實施和微視訊製作的經驗分享。感覺收穫頗豐。

通過南京之行的學習,我對“翻轉課堂”有了大體瞭解,也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意義以及目前困惑等方面進行了簡單總結。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其實並不神祕,它只不過把我們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顛倒,即“反轉課堂”或“翻轉課堂”。傳統的教學模式是知識傳授是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然後佈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而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其實,我覺得這種教學模式我們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過實行,只不過以前我們知識傳授部分是通過學生提前做預習案、看課本等形式進行,而現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則是採用現代多媒體技術,通過微視訊,讓學生掌握知識,提出問題,然後通過上課練習提升,答疑解惑。這樣依託現代資訊科技而展開的教學,充分實現了“學生學”而非“老師教”,充分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

通過我的學習,我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總結為以下三個環節:

環節一:課前,教師就下節課教學重難點製作5—8分鐘的微視訊,上傳至網路共享。學生放學回家後通過網路獨立學習基本知識;

環節二:學生通過學習後,把產生的疑問和困惑通過網路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製作上課教學課件;

環節三:課堂教學中,主要通過師生互動解決疑難問題、思維碰撞、知識運用、練習提升等。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的意義

1.提升學生能力:通過我的學習,我發現實行翻轉課堂最大的意義在於轉變了師生傳統角色,真正實現了“教師教”為“學生學”,實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興趣,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

2.教學資源的傳遞與共享

3.便於學生隨時查閱

三、對於目前推廣翻轉課堂的幾點困惑:

1.教學硬體設施的保障

2.我們的學生不具備看視訊的時間、地點等條件

3.教師的教學資訊化素養

4.時間分配及課時教學進度的制約

四、對於目前我校實施翻轉課堂的設想:

根據目前我校實際情況,翻轉課堂實施並不具備充分條件,而我們可以實行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利用週末大休的時間,讓學生回家看視訊,完成知識學習,返校後課堂解決疑難。另一種是教師把教學重難點分別製作成微視訊,上傳至網路,學生利用假期進行學習。

總之,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勢在必行,而我要做的就是時刻準備著迎接更大的挑戰。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 篇2

所謂“翻轉課堂”,是指把“老師白天在教室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簡單地說,翻轉課堂就是在校園雲環境下,教師將預先錄製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訊上傳到網路,讓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訊中教師的講解,把課堂的時間節省出來進行面對面的討論和作業的輔導。

一、 翻轉課堂的優點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翻轉課堂後,利用教學視訊,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訊講解,完全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麼,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訊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動的倒退反覆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體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這樣做可以實現讓學生將有限的時間用到自己需要攻克的難點上,有助於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實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

2.“翻轉”增加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課下視訊學習中,可以跟同學進行充分合作交流,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課堂上就會節約出大量的時間進行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探索學習中的疑點和難點,提高教學效率。

二、翻轉課堂的疑惑

1.如果每門學科課前都有視訊學習和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學生有哪些時間看視訊?何時小組合作交流?何時完成預習學案和課後作業?實現這一目標前提是學生必須有強大的學習能力。

2.翻轉課堂從聽課來看,更多的去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創新意識、合作意識等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東西,弱化知識與技能,而數學學科的知識必須具備一定訓練量和反覆次數,學生才會掌握相關知識點,課堂上不注重知識與技能的訓練,能不能實現掌握相關知識點的目標值得商榷,這與我們現行的考試體制也不一致。

三、翻轉課堂的思考

翻轉課堂可以作為我們現行教學方式的一種有益補充,但不可取代傳統的課堂教學。需要重複講解的內容、基本的事實和定律、已成定論的觀點、基本的方法和規律、基本的演示和操作步驟以及每天的作業題,可以通過製作微視訊幫助講解;而思辨性很強的內容、情感性很強的內容、生成性很強的內容,以及必須立足於現場的、有賴於靈感激發、教師風采展示的內容等必須在課堂上學習。

教學方法的研究,追跟到底要達到理想的教學。理想教學的實質是從依靠教到依靠學的教學變革。我去聽課時,有兩點是最關心的:一個是學生在課堂裡是否有效地閱讀、思考,一個是教師是否有針對性地點撥、指導、講解。這是余文森教授的語錄。教師要做到有針對性地講解就要明確“三教”、“三不教”即學生已會的不教,學生能學會的不要教,學生學不會的不要教。學生自學時最難得點要教,概念、遠離關鍵字詞的內涵外延要教,易錯、易混、易忘內容要教。

“真正的好課,不是老師的出彩。簡言之,出彩要出在學生的學上。”這位教育學教授的話指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重要性。要做到學生的有效思考就要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變“先講後練”到“先練後講”,教師先不講,讓學生先練,讓學生先試一試。嘗試可以成功,也允許失敗。成功了,說明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失敗了,再聽教師有針對性地講解。便接受學習為嘗試學習、自主學習,讓學生有體驗。

總之,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決定於一個教師的綜合素養,駕馭教學的能力,但不可否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必須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的作用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把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多給學生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教師要在的啟發、點撥、誘導上下足“功夫”,課本先讓學生去“讀”,解題思路讓學生去“講”,解題過程讓學生去“寫”,疑惑關鍵讓學生去“議”,規律讓學生去“找”,結論讓學生去“下”,錯誤讓學生去“改”,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課堂效率更高效,教學效果最大化。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 篇3

江蘇省木瀆高階中學地理教師馬莉莉在“翻轉課堂本土創新暨微課程教學法教學觀摩會” 借班執教翻轉課堂示範課之後寫了一篇文章:《“微課程教學法”地理翻轉課堂的設計、過程與反思》。

讀這篇文章你會發現:翻轉課堂不是“玩視訊”,而是課前在任務單的引領和微視訊的支援下,打好深度學習的基礎;課堂在檢測、進階的基礎上開展以“微專案學習”為代表的深度學習,促進學生內化知識,發展面向未來挑戰的核心素養。

梳理馬莉莉設計與施教中的關鍵點,大致有三:

其一,貫徹微課程教學法目標管理的實施導向。首先對學習材料作清晰的梳理,為提煉達成目標創造條件。然後,把課程標準轉變為可量化的課前和課中各有側重的達成目標,使目標管理從課前貫徹到課堂,保證微觀課程實施綱舉目張,保證視訊不會縱馬跑偏,用活了微課程教學法的系統設計觀。

進而,把學習內容轉化為一系列問題,形成學習任務,方便學生在教材和技術的支援下,開展發現式學習。這些學習任務與達成目標具有一一對應的關係,保證只要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就能達成學習目標,為保證課堂檢測這一課前學習評價的質量創造條件。

其二,貫徹微課程教學法需求導向的視訊開發方法。馬莉莉根據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可能遇到的困難確定視訊開發的主題,力求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因此,視訊始終與學習任務如影隨形,技術硬生生介入教學的拼湊感已經蕩然無存。這與把課程學習變成學習微課的糟糕做法是截然不同的。

其三,深度學習指向核心素養。微課程教學法不提倡課堂上玩技術,認為只有在互動和質疑討論中才能達到深度學習。馬莉莉用活了微課程教學法創意的微專案學習,檢測、進階之後,開始“蘇州城市化”主題探究:讓學生動手繪製蘇州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以“蘇州城市化,讓生活更美好還是更糟糕”為題展開討論;以“蘇州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的形式,讓學生學以致用,為蘇州新型城鎮化建設獻計獻策,使課堂成為聚會智慧的場所。

我們發現,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完成了知識內化,而且,發展了合作與交流能力、資訊與通訊技術運用能力、公民素養、創造性、批判性思維等核心素養。就這樣,微課程教學法直指核心素養,促進教學質量提升,為翻轉課堂探索出極具魅力的發展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馬莉莉涉足翻轉課堂實驗之後,很快發現“翻轉課堂倒逼我再次成長”(馬莉莉語),於是一頭扎進微課程教學法——翻轉課堂本土創新的理論與方法的研究與實踐之中。20xx年,她的地理翻轉課堂案例參加“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獲部優;20xx年,她被評為蘇州市高中地理學科帶頭人。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 篇4

  我參加了《國小語文名師翻轉課堂與微課程教學觀摩活動》。活動雖然只有短短兩天時間,而對於我卻是開闊了眼界,提升了專業理論水平,並對翻轉課堂有了初步的認識。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學生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拓展與運用等。翻轉課堂的核心理念就是“先學後教”,那是一種基於學情的教,是精準針對的教,是有意義的教。

翻轉課堂是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學生可以利用先學單或教學視訊,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家的學習,完全可以在輕鬆自由的氛圍中進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不必擔心因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觀看教學視訊時,懂了就快進跳過,沒懂的則倒退反覆觀看,也可以停下來仔細思考,還可以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

翻轉課堂是讓家長更多瞭解孩子。家長對孩子能關注的,主要是回家作業情況,作業的專注度及作業的正確率等。而對孩子是如何學習的,卻很難了解。翻轉課堂後,家長可以全方位地瞭解到自己孩子的“學”,充分關注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學習習慣等。

翻轉課堂是讓教師實現針對性地教。真正有效的教是精準針對學情的教。學生在先學中反饋上來的資訊,讓教師掌握了學生的“四知”,即已知、未知、想知和能知。這樣,教學時教師就有了明晰的指向,鎖定學生中的典型存在問題,探討學生最關心的質疑問題。

在學習期間我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張學偉老師的一堂翻轉課堂示範課——《螳螂捕蟬》。張老師說,讀是過程也是方法,讀是目的也是手段。張老師讓學生讀故事,悟道理;扮吳王,練表達,學得有情、有趣、有效。課堂上,張老師不僅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風趣,尤其是朗讀的指導更是獨具匠心。逐字逐句的為學生指導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加上動作進行表演,和學生一起表演課文,讓學生挑選角色,看似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其實學生卻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張老師把一個大故事拆分成兩個小故事,“螳螂捕蟬”,“少年智諫”。從小故事一步一步拓展最終使學生明白課文,瞭解吳王內心的變化以及想法上的變化。在課的最後,老師把白話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學生們能夠有節奏的讀出文言文,這說明同學們經過前面白話文的學習已將課文的內容主旨完全把握。張老師以有效的朗讀促成了高效的課堂。

還聽了南京市江寧實驗國小丁雪飛老師的《放飛蜻蜓》。整個課堂環節首先檢查提前給學生布置的作業,聽寫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然後在螢幕上出示詞語讓學生檢查訂正,全對的同學給自己一個五角星,適時對學生進行鼓勵性評價。然後通過引導學生讀課題《放飛蜻蜓》引出問題:為什麼把蜻蜓放了?讓學生讀陶行知和孩子的對話,陶先生告訴孩子們關於蜻蜓的哪些知識呢?通過分角色朗讀,你覺得陶先生是一位怎樣的老師?通過抓住“慈愛、撫摸、商量”等重點詞語體會陶先生是一位尊重兒童、尊重生命的人。讀課文人物對話,觀察提示語可以用上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等,滲透寫作方法的培養。

最後通過換位思考的形式“如果你是那隻小蜻蜓,你會感謝誰呢?”鍛鍊學生的口語表達。最後在作業佈置環節,讓學生查資料蒐集關於蜻蜓的知識,還有一個課堂中遺留的問題“蜻蜓在餓極時會吃掉自己的一節尾巴,是真的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對知識性問題的質疑態度。 通過兩天的聽課與學習,我開闊了視野,在欣賞別人優秀的課例同時感受到了自己的缺陷與不足,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認真學習,努力鑽研,同時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聽從他們的建議,再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情況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流程,從而讓自己的課堂充滿生機,我相信通過今後的不斷努力,持之以恆,堅持向自己心中的目標奮鬥,一定能夠有很大的突破。

翻轉課堂心得體會總結 篇5

什麼是“翻轉課堂”? 所謂“翻轉勘,是指把“老師白天在上課,學生晚上回家做作業”的教學結構翻轉過來,構建“學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知識內化過程,晚上回家學習新知識”的教學結構,形成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知識吸收與掌握的內化過程、在課堂外完成知識學習的新型課堂教學結構.通過線上和線下的學習。讓我感觸深刻。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即“二段四步十環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二段”是指“自學質疑課”和“訓練展示課”兩種課型,“四步”是指教師備課的四個步驟:教材整合→難點精選→教兩種學設計→微課錄製;十環節”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十個環節,其中自學質疑課包括“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線上測學”五個環節,訓練展示課包括“目標導學→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五個環節。

翻轉課堂的精髓在於改變教學模式,但它的成敗關鍵在於老師是否願意改變,是否願意放棄傳統的教學思維與習慣?翻轉課堂模式的科學之處,在於打破了教學領域一個長期存在的積習。通常,學生的學習過程總體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是知識傳授的階段,第二是吸收和消化的過程,即知識內化的過程。因此改變教學模式,從單向的講授,改為透過在課堂上發問題與小組互動,啟動學生思考與討論所學,結果學生對學習內容瞭解的正確率提高一倍。傳統教學只注重學習過程的第一步--?“資訊傳遞”,並把這一過程放在最重要的環節,也就是課堂上;但他們忽略了第二步--“吸收內化”,傳統上都把這一過程,放在缺少幫助的課後環節中。結果本應用於師生互動、同伴協作和交流的課堂,常常被教師一個人佔用來作知識傳授。

但很多事實證明,由於群體教學和個體差異的矛盾,使得在課堂時間傳遞知識註定了是一種有缺陷的方法。由於新網路科技讓知識的傳授變得便捷和容易,教師應該改變教學模式,而把教學重心和時間放到第二步了,換言之,就是把“吸收內化”這一重要的過程放在課堂時間。

課堂上,同伴間的互助教學能促進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使學習正確率增加1倍。而翻轉課堂的實施,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以前,知識內化的過程都是被放在教室外,那個時候沒有老師和家長在場,碰到疑難時,學生容易因無人協助,而產生挫折,喪失學習動機和成就感。但如果把這兩個過程顛倒過來,學習成效就會有一個很大的提高。翻轉課堂可以迅速幫助學生提高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與學的模式,這對於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挑戰!但對於這個全新的理念,在實際的教學中並不是生搬硬套。唯有結合自己的教學特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翻轉課堂的功能發揮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