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6篇)

欄目: 心得體會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1.96W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

10月1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看完以後不禁會想。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精選26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巍迤騰細浪,烏蒙滂沱走泥丸。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秋雪,三軍過後盡開顏。”毛主席向我們展示了一副激昂雄渾的畫卷。

在長征的途中,紅軍戰士浴血奮戰,突破了敵人一道道實槍重荷的關口,用行動不知寫下多少可歌可泣事,用生命留下不知多少驚心動魄魂。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數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就拿飛奪瀘定橋來說,22名紅軍突擊戰士,早將生命置之度外,他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艱難地在只剩光溜溜的鐵索的瀘定橋上行進,最終消滅了對岸的守敵,奪取瀘定橋。當時,他們命懸一線,橋下是奔騰呼嘯的大渡河,稍有不慎就會墜入滔滔河流,但英勇的紅軍戰士為了長征的勝利,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懼怕,勇往直前,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紅軍不愧為勝利之師。紅軍驍勇善戰,但又不失人性關懷。在穿越一望無際的草地時,到處是可以吞噬生命的沼澤泥潭,危機四伏,紅軍戰士們表現出了可貴的團結互助精神,他們相扶相攜,共度難關。記得在國小語文課本中的《金色的魚鉤》、《永遠的豐碑》、《倔強的小紅軍》等描寫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課文,都記錄了紅軍讓出食糧,扶老弱的生動事例。《永遠的豐碑》描寫的是一位老軍需處長將棉衣分發給每一個戰士,自己卻被凍死行軍路上,與大山融成一座不朽的豐碑的感人故事。

從長征勝利到現在,已有80年曆史,但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路仍印刻在後輩人的腦海中,我要緬懷革命先烈,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為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做貢獻。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

10月1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觀看。這是演出開始前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千山萬水,譜寫壯麗史詩;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二樓眺臺懸掛著橫幅:“緊密團結在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舞臺上,瑰麗的霞光映照著綿延的群山,紅軍將士奮力前行的群像栩栩如生,“永遠的長征”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舞臺兩側,堅實的城牆高高託舉起紅色五角星,寓意偉大革命指引光輝前程,“1936-20xx”字樣醒目標記著勝利的紀年。

19時55分,歡快的迎賓曲響起,等領導同志步入大禮堂,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征途漫漫,紅旗飄飄,日月星辰千秋照耀……”伴著悠遠的鐘聲,巨大的紅軍形象浮雕牆徐徐升起,合唱團齊聲高唱《紅旗飄飄》,拉開整場晚會的序幕。

《突破封鎖線》《十六字令·山》《十送紅軍·映山紅》《血戰湘江》《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會議放光輝》等節目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第一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人類歷史上一次曠世罕見的戰略大轉移,謳歌了中國革命從血泊中頑強爬起,走上正確道路的偉大轉折。第二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天塹》《冷的鐵索熱的血》等節目真實再現長征中的經典戰役場面,展現紅軍將士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於天》中,《爬雪山》《沼澤》《活著走出草地》讓觀眾體會著長征途中的苦難與悲壯,《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紅軍勝利到陝北·會師歌》《十送紅軍》《七律·長征》等膾炙人口的旋律又把人們帶入歡慶勝利的激情與豪邁。《永遠的篝火》《我們從古田再出發》《不忘初心》《跟著你》……第四篇章《夢想照亮新徵程》中,一首首歌曲昂揚向上,一段段舞蹈剛勁有力,歌曲《走好新的長征路》將晚會推向最高潮。

整場晚會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戲劇、情景表演、多媒體等舞臺手段,突出表現紅軍將士在長征途中浴血奮戰、克服艱難險阻的戰鬥生活,突出表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追求理想、敢於犧牲、勇於勝利的精神品格,突出表現長征精神的歷史傳承和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凸顯中國共產黨挽救民族危難的歷史擔當和引領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與力量。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3

看完了《長征》紀錄片,深受感觸。80年前,瑞金,八萬中央紅軍由於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突圍西行,開始了萬水千山只等閒的長征。這時候,遠隔千里的蔣介石指著地圖狂妄地叫道:他們是走向深淵,走向死亡!短短的一年後,當他面對追獲的一大堆爛草鞋的時候,他不得不承認,這股頭戴紅星、足踏草鞋的鐵流是不可阻擋的。?

80年前,長征途中,紅軍將士與天鬥,與地鬥,與敵人鬥,斬關奪隘,搶險飛渡。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於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草根下掩埋著烈士的忠骨,雪山上聳立著勝利的曙光。

80年前,會寧,經過兩年多的殊死征程,邁開雙腳,巧奪金沙江,飛奪瀘定橋,跨過了千里冰封的皚皚雪山,穿過了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歷經千辛萬苦,縱橫馳騁10多個省,血戰近600多次,行程數萬裡,終於勝利抵達陝甘蘇區,開創了中國革命的新曆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這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已經一往不復,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長征故事流傳至今,為人傳頌,它們刻下了長征者鏗鏘的足音,矗立起長征者英勇的雕像;

喇叭聲仍咽,戰鼓聲猶響,馬蹄聲還鳴。時間不會磨平記憶的稜角,我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一面旗幟引領一支隊伍,一種信念點燃一把火炬。砍刀、長矛、梭鏢用險象環生的大地作便箋;鐵銃、石雷、匣子槍用八萬雙穿著草鞋的腳作畫筆。雪山、草地、飢餓、戰爭,紅星、火把、馬嘶、槍鳴浩浩蕩蕩,逶迤向北。

歷史不可複製,歷史精神則在懷念中復活。是的,紅塵滾滾,那一彎歷史,盟動濤聲,人民怎能忘記?是的,千古塵音,那一段歲月,先烈們骨骼堆起的詩,世人怎能忘記?

空曠的歷史,彷彿在這首歌中,找到了高掛枝頭的碩果。彷彿智慧之燈,四射毅力的讚歎和意志的高傲。它的旋律陡峭而無階梯,它的節拍斷續而多風險,每一音、每一符都是天空獨攬的勝景。

雲還在舞,風還在唱,勝利的歡呼,已被歷史雕成壯美的風光。

長征,是中華民族一部最雄渾的交響樂,驚天地、泣鬼神、震山河、撼心靈。

長征,像馬蹄,踩著風的鼓點,一匹匹黑色的烈馬,在遼闊的草原上揚鬃嘶鳴。

長征,像雄鷹,高擎著雲的翅膀,曠野響起了草的低唱,蒼天擊起了民族的熱望。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4

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看完之後感慨萬千。

長征的每段路程都上演過生離死別的悲壯故事,讓老紅軍們刻骨銘心的,是一段段血與火、生與死的真實經歷,是從生死考驗中錘鍊出的頑強意志,是激勵著廣大紅軍指戰員艱苦征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全面展示。

長征精神是中國的,都不約而同地把他們的焦點對準了紅軍的精神,那種英勇頑強、一往無前的精神。正如索爾茲伯裡所說:“長征將成為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閱讀長征的故事將使人們再次認識到,人類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長征精神是歷史的,又是現實的。其可貴就在於,它能夠在漫長的時間積澱中轉化為對現實的啟示,體現了黨之魂、軍之魂和民族之魂。

長征精神之所以歷久彌新,就在於它不是靜止的。它承接著井岡山精神,又不斷形成了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更為它注入了新的時代血液,增加了新的豐富內涵。

偉大的長征精神,概括起來就是胸懷目標、矢志不移的堅定信念,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的創新膽略,顧全大局、緊密團結的革命風格,心繫群眾、患難與共的高尚情懷。

今天,當年的戰爭硝煙已經散去,但和平發展的天空並非晴空萬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新的長征與當年紅軍長征一樣將是山水重重的漫漫征程,也將面臨著嚴峻的困難和考驗。正因如此,新世紀新階段更需要我們高擎起長征精神的火炬,讓曾經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的光榮傳統在新的長征中煥發出時代光芒,照耀著我們像當年的長征紅軍那樣去不斷開創出新的局面。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5

八集電視紀錄片《永遠的長征》以全景式的視角,以史詩般的敘述,以富於情感的文字,將中國工農紅軍各路長征的全過程,紀錄於385分鐘時長的影片中。

全片以中央革命根據地反第五次“圍剿”失敗為切入點,詳盡剖析了“左”傾錯誤的軍事指揮所導致的反“圍剿”失敗,以及中國革命所面臨的重大抉擇。

影片以精當而細膩的筆觸,書寫了以遵義會議為起點的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書寫了各路紅軍轉戰中的艱辛與奇崛;書寫了紅軍戰士跨越生命極限的悲壯;書寫了長征為中國革命所播撒的火種;書寫了與張國燾分裂主義鬥爭的波詭雲譎;書寫了紅軍落腳陝北所帶來的中國革命的新輝煌。特別是,全片始終貫穿一條紅線,即,紅軍北上,是懷揣一個不可動搖的信念: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戰場。

以今日視角看長征,歌吟偉大的長征精神,是本片濃墨重彩的一筆。正如指出,革命理想高於天。本片突出長征精神的當代詮釋,高歌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6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 加之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裡血與汗的洗禮。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著紅軍戰士的不散熱血?哪裡沒有譜寫著一曲動人的壯歌?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英雄好漢。他們排除萬難,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鬥,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條佈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那,是什麼讓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是什麼讓他們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素、無所畏懼的前行、向著理想勇敢奮鬥的精神。是老人們口中述說的長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

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時值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不由感慨萬千。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程序中創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奧運精神、三峽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和延續與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註腳;成為中華民族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戰勝一切困難的支柱。

現在,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我們仍然需要在21世紀裡,爭取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騰飛這一現代歷史主題。為此我們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實踐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為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銘記;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7

從艱難跋涉到勝利至今,表現長征的文藝作品層出不窮,那一座名為“艱苦歲月”的雕塑,相信人們不會忘記,老班長的笛子不知道溫暖了多少人的心。還有歌曲《十送紅軍》《會師歌》《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十六字令·山》《七律·長征》《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長征組歌》《映山紅》等等,選擇這樣的傳世之作並不難,難的是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排,而要著眼新的架構進行重新編配,既不能對原著傷筋動骨,又要有煥然一新的精彩紛呈。

《永遠的長征》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獨具匠心,另闢蹊徑,對節目精心剪裁而能無縫連線。如把《十送紅軍》大膽拆開使用,“一送”“九送”各在長征的一頭一尾,雖然相隔有距,卻沒有被時空阻隔,情緒隨著劇情變化跌宕起伏,做到了氣勢不減、神韻不散、渾然天成。同時對節目精心布點又能相互照應,《長征組歌》選用了五段,分別安排在前三個樂章,有的是完整演唱,再現當年艱難困苦的典型場景;有的是取其精華,表現軍情似火的緊迫節奏;原有的組歌沒有因為分散而影響藝術表達的完整性,相反與其他作品自然穿插有機組合,既滿足了晚會的整體需求,又突出了演出的個性特色,做到了剛柔相濟、張弛有序、和諧流暢。

《永遠的長征》還有一個很大的難點也是很大的亮點,就是以科學和藝術的眼光重新審視歷史並賦予新的表現。面對大跨度、大區域的戰略轉移和遊擊作戰,面對不勝列舉的經典戰役和層出不窮的英雄人物,需要作出正確的把握和準確的取捨,創作者們在學習借鑑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用他們開拓創新的勇氣和智慧,作出了一次大膽而又有意義的成功實踐。從總體佈局來看,在框架結構上是編年紀實與斷代跨越相結合,使長征行軍的路線圖和改革強軍的路線圖對接疊印,展示出了紅軍的傳人永遠的足跡。在內容表現上是歷史轉折與戰役突圍統籌兼顧,絕地反擊和英雄之旅相互輝映,三大主力與陝北紅軍血肉相依,展示出了歷史的功勳永遠的榮譽。在節目編配上是經典名篇與精品新作有序銜接,伴隨著勝利的年輪,代表著藝術的發展,使歷史的回聲和時代的新聲自然交響,展示出了文化的傳承永遠的精神。從思想謀篇來看,如果說“永遠的長征”是貫通整場演出的巨集大主題,那麼前三個樂章與第四樂章顯然構成了晚會的上下篇,雖有數量差別,分量毫不遜色,既可獨立成章一展風采,又有內在聯絡承前啟後,長征興軍、改革強軍,血脈相連、首尾呼應,確有一股大氣磅礴的巨集偉壯闊。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8

作為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偉大征程,中國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並通過各種文學藝術載體特別是影視作品得到充分展現。而作為紀錄片創作的一次全新實踐,《隱祕征程》無論在內容線索或表現形式上都傳達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該紀錄片定位於“弘揚紅軍精神,銘記紅軍信念,傳承長征品格,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核心宗旨,從獨特的視角重組歷史線索,以體驗的影像再現民族記憶,淋漓盡致地彰顯了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偉大長征精神,鮮活有力地展示了四川在紅軍長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對中國革命勝利的重大貢獻。

藉助本片,今天的觀眾可以通過新的角度認識長征,感受長征,並從中獲得前行的力量。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9

《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將在人民大會堂上演,廖昌永、殷秀梅、蔡國慶,白雪等眾多軍旅歌唱家同臺獻唱,共同紀念這個偉大的歷史事蹟。白雪將在第一篇章十送紅軍中演唱《映山紅》向長征致敬。

據瞭解,連日以來,白雪和眾位戰友在大會堂後臺認真彩排,以呈現給所有觀眾最生動和完美的畫面。在彩排間隙,應戰友們之邀,白雪與大家親切合影留念。白雪表示,作為一名軍人來參加這次晚會,是對自身的革命洗禮。同時,自己作為一名文藝工作者,有責任傳承“紅色基因”,讓更多年輕一代,感受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和一路走來的艱辛歷程。

今年正值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這樣一場大型晚會有著深遠意義,作為長征精神的傳人,13億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向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始了新的長征。據悉,本場晚會將於10月22日晚在央視一套和三套播出,敬請期待!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10月1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共同觀看演出。

10月19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觀看。這是演出開始前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

新華社北京10月19日電 千山萬水,譜寫壯麗史詩;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二樓眺臺懸掛著橫幅:“緊密團結在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舞臺上,瑰麗的霞光映照著綿延的群山,紅軍將士奮力前行的群像栩栩如生,“永遠的長征”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舞臺兩側,堅實的城牆高高託舉起紅色五角星,寓意偉大革命指引光輝前程,“1936-20xx”字樣醒目標記著勝利的紀年。

19時55分,歡快的迎賓曲響起,等領導同志步入大禮堂,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征途漫漫,紅旗飄飄,日月星辰千秋照耀……”伴著悠遠的鐘聲,巨大的紅軍形象浮雕牆徐徐升起,合唱團齊聲高唱《紅旗飄飄》,拉開整場晚會的序幕。

《突破封鎖線》《十六字令·山》《十送紅軍·映山紅》《血戰湘江》《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會議放光輝》等節目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第一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人類歷史上一次曠世罕見的戰略大轉移,謳歌了中國革命從血泊中頑強爬起,走上正確道路的偉大轉折。第二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天塹》《冷的鐵索熱的血》等節目真實再現長征中的經典戰役場面,展現紅軍將士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於天》中,《爬雪山》《沼澤》《活著走出草地》讓觀眾體會著長征途中的苦難與悲壯,《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紅軍勝利到陝北·會師歌》《十送紅軍》《七律·長征》等膾炙人口的旋律又把人們帶入歡慶勝利的激情與豪邁。《永遠的篝火》《我們從古田再出發》《不忘初心》《跟著你》……第四篇章《夢想照亮新徵程》中,一首首歌曲昂揚向上,一段段舞蹈剛勁有力,歌曲《走好新的長征路》將晚會推向最高潮。

整場晚會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戲劇、情景表演、多媒體等舞臺手段,突出表現紅軍將士在長征途中浴血奮戰、克服艱難險阻的戰鬥生活,突出表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追求理想、敢於犧牲、勇於勝利的精神品格,突出表現長征精神的歷史傳承和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凸顯中國共產黨挽救民族危難的歷史擔當和引領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與力量。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和委員觀看晚會。

出席觀看晚會的還有:老紅軍、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各部門和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代表,首都各界群眾代表。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20xx年10月22日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紀念日,東方衛視、藝術人文頻道將推出《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特別節目。其中,藝術人文頻道將於22日當天16:00-24:00推出特別版面《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特別版面,包括多個圍繞長征拍攝的文藝專題、《永遠的長征》文藝晚會、延安寶塔山大型多媒體景觀燈光投影表演等豐富內容,共同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讓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精心製作文藝專題片,回顧紅軍長征歷史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東方衛視中心派出多個攝製組,前往於都、遵義、延安、北京等地,精心拍攝、製作文藝專題片,回顧革命先輩的長征腳步,傳承長征精神。

於都是長征的起點。主持人將帶領觀眾再次回到歷史的現場,回望這場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戰略遠征,通過對大量歷史、影視資料的收集查閱、對紅色地點的實地走訪、對老紅軍及其後人的深入採訪,回述一個個於都夜渡中的東動人故事:1934年10月17日,中央紅軍主力部隊完成了最後的集結,8萬6千多將士雲集於都河畔。從何屋裡進行長征的全面籌備,到於都河前老百姓們紛紛送上自家門板幫助紅軍祕密渡河;從陳發姑為丈夫編織的75雙草鞋,到華屋村前再也看不到植樹人的17棵蒼勁松柏……儘管時光荏苒80年,於都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仍然承載著說不完的長征故事。

遵義是長征乃至中國革命的轉折地,在這裡紅軍不僅取得了長征途中的首次大捷,更在毛澤東同志的卓越指揮下,四渡赤水一舉跳出了國民黨川軍、滇軍、黔軍約40萬兵力包圍圈。然而這樣的一次重要轉折並非僅僅通過一次遵義會議就能實現,為了儘量在有限的篇幅內還原這段歷史史實,攝製組堅持晝出夜行,每天跨越數百公里,一一尋訪了烏江、赤水、土城、苟壩、婁山關等紅軍駐地和戰鬥遺址,藉助大量實地採訪,揭示了紅軍如何獲得當地貧苦百姓熱情擁護,並奮勇殺敵,屢創奇蹟的真實故事。更通過猴場會議、通道會議、遵義會議、苟壩會議等一系列重要決策的關鍵影響,展現了中國共產黨人在危急關頭,如何臨危不亂,懷抱必勝的意志和信念,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完成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

對話多組特邀嘉賓,紅軍後人親述歷史傳奇

除了文藝專題片外,上海演播室中,主持人也將對話多組特邀嘉賓。比如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嚴愛雲將與上海團市委副書記丁波共同講述黨領導下的長征的偉大意義,以及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在長征中所起到的作用;中共一大館長、最後一名採訪蕭華的上海記者張黎明將與蕭華長女肖雨一起回憶謳歌長征的偉大史詩——《長征組歌》的作者蕭華將軍;著名導演翟俊傑、著名演員佟瑞欣,這兩位與長征有著深厚淵源的影視藝術工作者也將講述自己獨特的長征情緣;中華藝術宮館長、著名畫家施大畏談長征與他的《長征》系列組畫創作,民族的文藝復興也是一場長征。

而為了傳承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長征精神,長征攝製組還專程赴京採訪了多位紅軍將領的後人,如周恩來侄女周秉德、賀龍之女賀曉明、朱德外孫劉建、羅榮桓之子羅東進、徐海東之女徐文惠等,在他們的深情回憶中,那些堪稱歷史傳奇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彷彿穿過時間長河,被生動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並長久地烙印在群眾心中。

攝製組在蕭華將軍寓所獨家採訪了王新蘭媽媽和他們一家,長征和《長征組歌》對於這個革命家庭來說,是不可磨滅的血與火的記憶,是一生中難忘的光榮歲月。蕭華將軍的夫人王新蘭女士已經92歲高齡了,說起長征往事依然思路敏捷、歷歷在目。當年,王新蘭媽媽是長征路上年紀最小的女紅軍。兩次翻雪山,三次過草地,多次在昏迷中走到死亡邊緣。但是,這位長征路上年紀最小的女紅軍硬是用稚嫩的雙腳走完了長征路,隨同大部隊勝利到達陝北。在雲陽鎮上,王新蘭第一次見到年輕的紅軍師政委蕭華,雲陽鎮成了他們愛情的見證地。從此,共同的信仰使得兩位年輕人走到了一起,共對風雨人生,瀟灑書寫他們的革命畫卷。

“將軍詩人”蕭華14歲加入中國共產黨,17歲成為紅軍部隊最年輕的少共國際師政委,“娃娃司令”美名傳遍冀魯大地,參加長征時才十八歲。蕭華將軍的長子肖雲講述了當年父親在長征途中慘烈的“湘江之戰”,“十七勇士過大渡河”、“過雪山草地”的故事:整個的長征中,我父親可以說,任何在這麼多重大的軍事行動中,我父親始終在第一線,第一線。所以他對長征艱苦和長征的這個困難有著深刻的體會,因為他而且作為一箇中級指揮官嘛,他應該是體會的更深一些

正是有了這樣的親生經歷,蕭華將軍創作的《長征組歌》才字字入人心,句句是精華,唱響神州大地,成為經典。王新蘭媽媽和子女也回憶起了當年創作《長征組歌》時,蕭華將軍正在病中,長征始終是他心中的一座豐碑,也可以說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寫著寫著,他就把病痛全部都忘記了,廢寢忘食、通宵達旦地寫。有時候,在他的稿紙上滿是他的淚痕,邊寫邊落淚。他想到那些犧牲的戰友,想到今天的來之不易,心情非常激動。《長征組歌》是他用整個的身心,用他的心血寫出來的。

在蕭華將軍寓所,家人們還悉心珍藏著父親生前最珍貴的革命物品:在長征當中被任命少共國際師政委的任命書;小紅日記本,有蕭華寫的第一篇長征日記,在戰鬥當中抽著間隙,在沒有燈的情況下寫下的一些記錄、一些感想,還有一些小詩作;還有一臺收錄機,在蕭華將軍最後住院期間放過一段段《長征組歌》。

蕭華將軍留給子女的遺產,樸素而豐厚,那就是永遠的長征精神。新的時代中,讓我們傳唱這永世流傳革命經典,繼承、發揚這不朽的革命精神!

重量級嘉賓加盟晚會,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延安是紅軍長征的勝利落腳點,“延安故事”和“延安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強大精神力量。為此,《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特地選擇在延安市、在著名的延安大學舉辦,校園內由216個窯洞組成的壯觀的“窯洞廣場”就是演出的主舞臺。

導演團隊數度來回延安,邀請到了幾位特別嘉賓,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傳承著“長征精神”與“延安精神”。最為“重量級”的來賓,當屬西北紅軍與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人之一劉志丹的妹妹劉玉蘭女士。劉志丹烈士的人格魅力與豐功偉績,對妹妹劉玉蘭產生了終身難忘的影響,她深情緬懷大哥的革命信仰,並鼓勵年輕的大學生們繼承先烈的精神力量。陪同她一起登上舞臺的,是劉志丹的侄孫女劉寧,她如今也堅持留在延安工作生活,代表了許多“延安兒女”矢志不渝的“初心”。

此外,同樣來自西北根據地的開國將領郭寶珊的兒子郭建民、創作《東方紅》歌詞的陝北榆林農民歌手李有源的孫子李錦鵬,也從不同角度回憶父輩、祖輩在陝北留下的故事,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燃燒革命理想的歲月,表達長征精神與延安精神的薪火相傳。

而幾位代表了當代長征精神的重要嘉賓,也從上海專程趕到了延安。其中有剛剛在里約奧運會上奪金、並已5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的著名跳水運動員吳敏霞,她以她的親身經歷,表達了“每一塊獎牌都是一次長征”的奧運精神。此外還有“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總指揮張衛東,他和他的年輕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挑戰極限的精神,正是長征精神的當代縮影。而曾經在20xx年前參加過長征勝利60週年演出的原“好八連班長”公舉東,此次也再赴延安,感受革命聖地翻天覆地的變化。

上海與延安,對於長征有著同樣深切的情懷。1996年,當時的上海東方電視臺就在延安舉辦了“慶祝長征勝利60週年文藝演出”。演出中,融合了京劇與越劇的歌曲《我是中國》,從黃浦江畔唱到了延河畔。當時演唱這首歌曲的,就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時隔20xx年,這首歌曲再度唱響在延安大學,由尚長榮先生與著名越劇演員王志萍共同演繹。而在20xx年前參加演出的中國著名歌唱家、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貟恩鳳,這次也再度登上舞臺,與上海優秀青年歌手席燕娟共同演唱《南泥灣》。

在本臺晚會中,來自上海的頂尖藝術家與優秀青年演員更是組成了強大的演出陣容,包括享譽世界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廣受全國歡迎的著名青年歌手平安、曾在義大利國際聲樂比賽中奪魁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韓蓬、上海旅遊形象推廣歌曲《我們的上海》演唱者“力量之聲”組合等,都在延安的舞臺上傾情獻唱,帶來《延安頌》、《我愛你中國》、《七律·長征》、《紅旗飄飄》等經典旋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廖昌永,另一位剛剛在代表國家最高藝術水準的《G20峰會文藝晚會》中登臺的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牧野也來到延安,演奏誕生於延安的作品《保衛黃河》。兩位“G20級”藝術家的聯袂獻藝,將使這臺演出頗有“小G20”的藝術品質。

一堂創新驚豔的“黨課”,用燈光藝術續寫長征情緣

延安寶塔山大型多媒體景觀燈光表演是目前國內投影面積最大的多媒體景觀燈光演出,通過多媒體技術,聲光合一、有情有景地描繪延安與陝北的文化特色;呈現兩萬五千里長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回顧中共中央在延安與陝北艱苦卓絕20xx年的奮鬥故事;展現今日中國在“延安精神”的鼓舞下向著“中國夢”與“兩個百年”目標跨越式前行的無限豪情。

這臺演出既是一場融合新技術的視聽盛宴,也是一堂全面展示延安精神與長征精神的生動“黨課”。SMG負責此專案的總監張頌華說:“現場觀賞這出最新的多媒體景觀燈光表演,年長的人會心潮澎湃地回憶往事,昂揚激情;年輕的人會壯懷激越,鼓舞鬥志。”

據悉,演出的視覺畫面,除了濃墨重彩地展示延安精神與長征精神,說好“延安故事”外,更將利用動靜結合的視覺分層、裸眼3D的三維建築構建等方式,營造耳目一新的震撼視覺效果。比如在《延安頌》的莊嚴旋律中,延安最具代表性的建築——楊家嶺中共七大會址、魯迅藝術文學院、棗園的窯洞、延安大學的窯洞群、清涼山等,將通過三維構建的方式,以裸眼3D的視覺創意形式,一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為觀眾帶來對延安、對陝北、對長征的全新感知。

陝北是長征勝利的會師地,延安是陝北的中心。延安對於長征來說,有著非同尋常的象徵意義。而上海與延安,則在20xx年前因為紀念長征而結下了一份“情緣”。1996年,上海東方電視臺在延安市舉辦了紀念長征勝利60週年的大型文藝演出及一系列文化主題活動。這場主題鮮明、形式多樣、人文色彩濃厚的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別是,東方電視臺當時為著名的延安寶塔完成了亮燈照明工程,使得這一象徵中國革命的“明燈”在寶塔山上熠熠生輝。如今的延安寶塔山上,還專門立有一碑,記錄了這段上海與延安之間的“長征情緣”。

時隔整整20xx年,上海廣播電視臺團隊再赴延安,與北京鋒尚世紀公司、北京良業公司一起舉辦延安寶塔山大型多媒體景觀燈光表演,以表達對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崇高敬意,延續“長征情緣”。這一燈光表演是上海廣播電視臺公益媒體群與承擔奧運與世博開閉幕式、G20峰會文藝演出等重大國家級專案燈光製作的北京鋒尚世紀攜手帶來的,由沙曉嵐任總導演,滕俊傑任總策劃,演出在寶塔山的山體上,再現波瀾壯闊的長征史詩與偉大的延安精神,它將成為延安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重要文化事件,也將在日後成為延安的城市文化地標,成為一道每位來到延安的遊客想要體驗的嶄新風景線。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千山萬水,譜寫壯麗史詩;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二樓眺臺懸掛著橫幅:“緊密團結在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舞臺上,瑰麗的霞光映照著綿延的群山,紅軍將士奮力前行的群像栩栩如生,“永遠的長征”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舞臺兩側,堅實的城牆高高託舉起紅色五角星,寓意偉大革命指引光輝前程,“1936-20xx”字樣醒目標記著勝利的紀年。

19時55分,歡快的迎賓曲響起,等領導同志步入大禮堂,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征途漫漫,紅旗飄飄,日月星辰千秋照耀……”伴著悠遠的鐘聲,巨大的紅軍形象浮雕牆徐徐升起,合唱團齊聲高唱《紅旗飄飄》,拉開整場晚會的序幕。

《突破封鎖線》《十六字令·山》《十送紅軍·映山紅》《血戰湘江》《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會議放光輝》等節目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第一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人類歷史上一次曠世罕見的戰略大轉移,謳歌了中國革命從血泊中頑強爬起,走上正確道路的偉大轉折。第二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天塹》《冷的鐵索熱的血》等節目真實再現長征中的經典戰役場面,展現紅軍將士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於天》中,《爬雪山》《沼澤》《活著走出草地》讓觀眾體會著長征途中的苦難與悲壯,《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紅軍勝利到陝北·會師歌》《十送紅軍》《七律·長征》等膾炙人口的旋律又把人們帶入歡慶勝利的激情與豪邁。《永遠的篝火》《我們從古田再出發》《不忘初心》《跟著你》……第四篇章《夢想照亮新徵程》中,一首首歌曲昂揚向上,一段段舞蹈剛勁有力,歌曲《走好新的長征路》將晚會推向最高潮。

整場晚會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戲劇、情景表演、多媒體等舞臺手段,突出表現紅軍將士在長征途中浴血奮戰、克服艱難險阻的戰鬥生活,突出表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追求理想、敢於犧牲、勇於勝利的精神品格,突出表現長征精神的歷史傳承和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凸顯中國共產黨挽救民族危難的歷史擔當和引領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與力量。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和委員觀看晚會。

出席觀看晚會的還有:老紅軍、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各部門和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代表,首都各界群眾代表。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第一集 悲壯出發

本集從一本珍藏的紅軍號譜切入,敘述“左”的錯誤軍事指揮致使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反“圍剿”的戰爭是殘酷的,紅軍付出重大犧牲,仍難挽回局面。毛澤東被排斥在軍事指揮核心之外,但他對前途和勝利充滿信心,寫下了“風景這邊獨好”的詩篇。紅軍退出根據地,在連續突破敵四道封鎖線後,代價慘重。歷史正醞釀著重大轉折。

第二集 偉大轉折

從過老山界開始,中央內部開始對紅軍轉移方向問題發生激烈爭論。在殘酷的戰爭面前,人們越來越感到必須解決錯誤的軍事指揮問題。與共產國際聯絡的中斷,使中國共產黨開始了獨立解決自己政治、軍事重大的問題的程序。遵義會議的召開,終止了錯誤軍事指揮,毛澤東進入中共中央領導核心,確立了在全黨的領導地位,從而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挽救了黨。

第三集 雄關漫道

四渡赤水,是毛澤東軍事指揮的得意之筆。在毛澤東的領導下,紅軍在滇貴川黔的崇山峻嶺中,像插上了翅膀,迷惑敵人、調動敵人,打擊敵人,最終甩開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四渡赤水前後的紅軍作戰,點化了當代中國戰爭史上的壯偉奇觀。

第四集 堅韌不拔

在中國工農紅軍長征路線圖上,我們清晰看到,各路紅軍部隊,在中國大西南和大西北的廣袤地域上,由分散到匯聚,由弱小到剛強,肩負人民希望,向著北方,向著挽救民族危亡的戰場,堅韌地走下去。而留在根據地的部分紅軍戰士,則捨身忘命,始終堅持而紅旗不倒。整個長征,就像中國革命領導的大匯聚。它休慼與共、眾志成城,百川歸海。

第五集 生命頌歌

紅軍長征所經歷的艱難、艱辛、艱苦和悲壯,構成了人間奇蹟。穿越水草地,跋涉大雪山;飢餓、病痛、負傷、犧牲,隨時都可能降臨在紅軍勇士身上。但沒人懼怕,更沒人屈服。不僅不屈服,樂觀情緒竟在最艱難的時刻發出光華。這情緒,甚至演化為一種長征文化。而眼淚,總是禁不住地為紅軍戰士的悲壯而流出,因為那是紅軍戰士以自己的生命,唱出的一曲無人能及的頌歌。

第六集 情深意長

人民是革命之母。長征,是黨、紅軍與人民血乳相連的舞臺。無論多麼艱難,多麼困苦,紅軍都嚴守紀律,嚴守信義,嚴守承諾,嚴守初心。紅軍不僅解救人民於水火,而且用生命保護、救治人民群眾,從而得到人民的擁護和愛戴。甚至,群眾把為自己犧牲的紅軍戰士,當作“菩薩”。長征,也是一首“情深意長”的歌謠。

第七集 北上北上

紅一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的會師,曾是長征中一件極為令人歡欣的大事。但是,張國燾的分裂主義野心,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環境中陰暗爆發。為北上的戰略目標,黨中央與張國燾的分裂行為作了堅決鬥爭。張國燾一意孤行,帶隊南下,另立中央,犯下黨的歷史上最大的分裂罪行。在黨中央的嚴厲批評和朱德、劉伯承,以及北上會師的二方面軍領導人任弼時、賀龍、王震及廣大紅軍指戰員的鬥爭下,張國燾被迫取消另立的中央。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終於北上實現大會師。

第八集 奠基西北

毛澤東說,我說陝北是兩點,一個落腳點,一個出發點。1935年10月19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和中共中央抵達陝北吳起。隨著直羅鎮戰役的勝利和迅速解決陝北的錯誤肅反,紅軍終於在行程二萬五千裡後,找到了家。經過瓦窯堡會議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經過東征、西征,經過西安事變,中國革命終於奠基西北。七七事變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迅即出師抗擊敵寇戰場。歷史從不凝固。它總是不斷向前。而長征和它形成的精神,卻凝固在黨、國家和民族的記憶中。可以斷言,長征,將是中國人心裡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千山萬水,譜寫壯麗史詩;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二樓眺臺懸掛著橫幅:“緊密團結在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舞臺上,瑰麗的霞光映照著綿延的群山,紅軍將士奮力前行的群像栩栩如生,“永遠的長征”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舞臺兩側,堅實的城牆高高託舉起紅色五角星,寓意偉大革命指引光輝前程,“1936-20xx”字樣醒目標記著勝利的紀年。

19時55分,歡快的迎賓曲響起,等領導同志步入大禮堂,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征途漫漫,紅旗飄飄,日月星辰千秋照耀……”伴著悠遠的鐘聲,巨大的紅軍形象浮雕牆徐徐升起,合唱團齊聲高唱《紅旗飄飄》,拉開整場晚會的序幕。

《突破封鎖線》《十六字令·山》《十送紅軍·映山紅》《血戰湘江》《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會議放光輝》等節目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第一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人類歷史上一次曠世罕見的戰略大轉移,謳歌了中國革命從血泊中頑強爬起,走上正確道路的偉大轉折。第二篇章《雄關漫道真如鐵》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飛越天塹》《冷的鐵索熱的血》等節目真實再現長征中的經典戰役場面,展現紅軍將士不怕犧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第三篇章《革命理想高於天》中,《爬雪山》《沼澤》《活著走出草地》讓觀眾體會著長征途中的苦難與悲壯,《山丹丹花開紅豔豔·紅軍勝利到陝北·會師歌》《十送紅軍》《七律·長征》等膾炙人口的旋律又把人們帶入歡慶勝利的激情與豪邁。《永遠的篝火》《我們從古田再出發》《不忘初心》《跟著你》……第四篇章《夢想照亮新徵程》中,一首首歌曲昂揚向上,一段段舞蹈剛勁有力,歌曲《走好新的長征路》將晚會推向最高潮。

整場晚會以大型情景史詩的形式,綜合運用音樂、舞蹈、戲劇、情景表演、多媒體等舞臺手段,突出表現紅軍將士在長征途中浴血奮戰、克服艱難險阻的戰鬥生活,突出表現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追求理想、敢於犧牲、勇於勝利的精神品格,突出表現長征精神的歷史傳承和新的時代內涵,進一步凸顯中國共產黨挽救民族危難的歷史擔當和引領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作用,進一步凝聚起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信念與力量。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會副委員長,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和委員觀看晚會。

出席觀看晚會的還有:老紅軍、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各部門和北京市主要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代表,首都各界群眾代表。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10月12日,由延安市委宣傳部和上海廣播電視臺東方衛視中心聯合主辦的《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在延安大學窯洞廣場精彩上演。

紅色的綢緞高高飛舞,鏗鏘的鼓聲久久迴響……演出在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藝術團舞蹈團和延安演藝集團合作演出的開場舞《勝利鼓舞》中拉開序幕,現場3700多名觀眾的喝彩聲、掌聲不絕於耳,舞動的熒光棒如夜空中的點點星燈照亮了整個廣場。《七律·長征》《延安頌》《閃閃的紅星》等一曲曲英雄讚歌的傳唱,一章章熱血詩篇的演繹,把觀眾的記憶帶回到了80年前那段血火相伴的歲月。參加本次文藝晚會演出的有剛登上G20峰會文藝晚會舞臺、享譽世界的中國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廖昌永,曾在義大利國際歌唱大賽與歌劇比賽中奪得桂冠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韓蓬,中國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牧野,著名青年歌手平安,上海歌舞團的優秀青年歌手席燕娟等演員。

晚會還特別邀請了開國將軍郭寶珊的兒子郭建民,陝北農民歌手李有源的孫子李錦鵬,劉志丹將軍的妹妹劉玉蘭、侄孫女劉寧,“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總設計師、總指揮張衛東,著名跳水運動員吳敏霞等嘉賓。

“我希望廣大青年們牢記堅貞不屈、百折不撓的長征精神和延安精神,鬥志昂揚,奮發圖強,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作出自己的貢獻。”劉玉蘭對青年寄予了深切希望。

“我認為奧運精神和長征精神是共通的,作為運動員,我們也需要這樣一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去激勵自己,只有堅持夢想,專心訓練,才有奧運會上成功那一刻。”吳敏霞告訴記者。

團省委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張劍,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滕俊傑,市委、祕書長薛海濤,市委、宣傳部部長馮振東,市政府副市長楊光遠出席晚會。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每次聽到這首豪邁激昂的《七律·長征》時,我的眼前都會浮現出這樣的一組場景: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80年前,先輩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

今天,看了《長征》紀錄片,我們重溫悲慘壯烈、史無前例的長征歷史,並不是號召大家再次用腳步去丈量那漫長的征途,而是要我們用心靈去感受去領悟面對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的大無畏精神!去傳承去發揚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的硬骨頭精神,進而培育我們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的新時代長征精神。

堅定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是戰勝困苦的精神動力。長征途中,先輩們腳下踏著華夏堅實的土地,手中高擎著民族振興的大旗,心中升騰著祖國飛翔的夢想。正是這樣的信念將他們緊緊地凝聚在一起,築成一道摧不垮、壓不倒的鋼鐵長城。正是這樣的信念支撐著他們走過艱難,走過凶險,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藍天。

艱苦奮鬥、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是取得勝利的根本保障。長征途中,在強大的敵人和險惡的自然環境面前,紅軍正是憑著這種精神,征服千難萬險,戰勝強大敵人,取得了最終的偉大勝利,為中國革命闖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紀的我們,同樣需要堅定的信念;同樣需要堅強的意志;同樣需要艱苦奮鬥的精神;同樣需要甘於奉獻的精神。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從容地藐視困難、頑強地面對困難、樂觀地克服困難,有了這樣的信念、精神,我們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風貌,激發創新能力,燃燒創業的激情,煥發無堅不摧的力量。這樣的信念、精神是我們人生走向輝煌的基石。

作為有著鴻鵠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過,在新的長征中,我們肩上負載著怎樣全新的責任?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接過長征精神的光輝旗幟,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同學們,為了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7

十月十九日,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與首都三千多名群眾共同觀看演出。

千山萬水,譜寫壯麗史詩;不忘初心,踏上新的征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永遠的長征》19日晚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黨和國家領導人、張德江、俞正聲、張高麗等,與首都3000多名群眾一起觀看演出,共同回望那段光輝歲月。

人民大會堂萬人大禮堂燈光璀璨,二樓眺臺懸掛著橫幅:“緊密團結在周圍,繼承和弘揚偉大長征精神,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走好新的長征路!”舞臺上,瑰麗的霞光映照著綿延的群山,紅軍將士奮力前行的群像栩栩如生,“永遠的長征”五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舞臺兩側,堅實的城牆高高託舉起紅色五角星,寓意偉大革命指引光輝前程,“1936-20xx”字樣醒目標記著勝利的紀年。

19時55分,歡快的迎賓曲響起,等領導同志步入大禮堂,與老紅軍代表親切握手,向他們致以崇高敬意。現場響起熱烈掌聲。

“征途漫漫,紅旗飄飄,日月星辰千秋照耀……”伴著悠遠的鐘聲,巨大的紅軍形象浮雕牆徐徐升起,合唱團齊聲高唱《紅旗飄飄》,拉開整場晚會的序幕。

《突破封鎖線》《十六字令·山》《十送紅軍·映山紅》《血戰湘江》《紅軍戰士想念毛澤東·遵義會議放光輝》等節目氣勢磅礴,動人心魄……第一篇章《紅軍不怕遠征難》再現了人類歷史上一次曠世罕見的戰略大轉移,謳歌了中國革命從血泊中頑強爬起,走上正確道路的偉大轉折。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8

20xx年10月22日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紀念日。為紀念這一重要歷史時刻,上海廣播電視臺聯合延安市委宣傳部,在陝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學窯洞廣場舉辦《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該演出由SMG公益媒體群承辦,東方衛視、SMG藝術人文頻道將於10月22日長征勝利紀念日前後播出演出盛況。

選擇延安大學,傳頌延安精神

延安是紅軍長征的勝利落腳點,中共中央在延安的20xx年,是中國共產黨走向成熟的20xx年,為新中國的成立打下了堅實基礎。也曾經說過:“我是在延安入的黨,是延安養育了我,培養了我。陝西是根,延安是魂。”擁有深厚歷史底蘊與紅色革命傳統的“延安故事”和“延安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強大精神力量。

為此,《永遠的長征·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4週年文藝晚會》特地選擇在延安市、在著名的延安大學舉辦。延安大學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其校園內有層層疊疊的216個窯洞。本臺演出的舞臺就選在了以這個壯觀的窯洞群為背景的“窯洞廣場”,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視覺景觀優勢,極具陝北風情與延安特色。

選擇在延安大學校園舉辦這臺演出,不僅寓意著長征是一部青春的史詩,更意味著每一代人更將走好自己的長征路。以大學生為代表的中國年輕一代,將充滿自信地走在朝氣蓬勃的新長征路上。來自SMG公益媒體的導演團隊也對節目進行了精心的挑選與多輪的排練,在本臺晚會中,代表上海大學生的華東師範大學學生藝術團、代表延安大學生的延安大學魯藝合唱團攜手演出,展示兩地大學生風采。今天的晚會現場,3400位延安大學的大學生臺上臺下一起互動,群情激奮,唱響了一曲弘揚長征精神的青春凱歌。

重量級特別嘉賓 講述長征精神薪火相傳

除了精彩紛呈的演出外,導演團隊還數度來回延安,邀請到了幾位特別嘉賓,他們都以不同的方式傳承著“長征精神”與“延安精神”。

最為“重量級”的來賓,當屬西北紅軍與西北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人之一劉志丹的妹妹劉玉蘭女士。西北革命根據地,為紅軍與中共中央落腳陝北打下了堅實基礎。劉志丹烈士的人格魅力與豐功偉績,對妹妹劉玉蘭產生了終身難忘的影響,她深情緬懷她大哥劉志丹的革命信仰,並鼓勵年輕的大學生們繼承先烈的精神力量。陪同她一起登上舞臺的,是劉志丹的侄孫女劉寧,她如今也堅持留在延安工作生活,這也代表了許多“延安兒女”矢志不渝的“初心”。

此外,同樣來自西北根據地的開國將領郭寶珊的兒子郭建民、創作《東方紅》歌詞的陝北榆林農民歌手李有源的孫子李錦鵬,也從不同角度回憶父輩、祖輩在陝北留下的故事,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到那個燃燒革命理想的歲月,表達長征精神與延安精神的薪火相傳。

而幾位代表了當代長征精神的重要嘉賓,也從上海專程趕到了延安。其中就有剛剛在里約奧運會上奪金、並已5次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的著名跳水運動員吳敏霞,她以她的親身經歷,表達了“每一塊獎牌都是一次長征”的奧運精神。此外還有“長征六號”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總指揮張衛東,他和他的年輕團隊克服重重困難、挑戰極限的精神,正是長征精神的當代縮影,他們不僅將長征火箭,也將長征精神送入了人類文明的前進軌道。而曾經在20xx年前參加過長征勝利84週年演出的原“好八連班長”公舉東,此次也再赴延安,感受革命聖地翻天覆地的變化,續寫上海與延安這兩座城市的長征情緣。

強大演出陣容 續寫上海延安長征情緣

上海與延安,對於長征有著同樣深切的情懷。1996年,當時的上海東方電視臺就在延安舉辦了慶祝長征勝利84週年的文藝演出。

在演出中,融合了京劇與越劇的歌曲《我是中國》,從黃浦江畔唱到了延河畔。當時演唱這首歌曲的,就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長榮先生。時隔20xx年,這首歌曲再度唱響在延安大學,由尚長榮先生與著名越劇演員王志萍共同演繹。而在20xx年前參加演出的中國著名歌唱家,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貟恩鳳,這次也再度登上舞臺,與上海優秀青年歌手席燕娟共同演唱《南泥灣》,那被譽為“黃土高原上的銀鈴”的嗓音依然寶刀未老,贏得喝彩。

而在本臺晚會中,來自上海的頂尖藝術家與優秀青年演員更是組成了強大的演出陣容,包括享譽世界的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廣受全國歡迎的著名青年歌手平安、曾在義大利國際聲樂比賽中奪魁的青年男高音歌唱家韓蓬、上海旅遊形象推廣歌曲《我們的上海》演唱者“力量之聲”組合等,都在延安的舞臺上傾情獻唱,帶來《延安頌》、《我愛你中國》、《七律·長征》、《紅旗飄飄》等經典旋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廖昌永,另一位剛剛在代表國家最高藝術水準的《G20峰會文藝晚會》中登臺的著名青年鋼琴演奏家吳牧野也來到延安,演奏誕生於延安的作品《保衛黃河》。兩位“G20級”藝術家的聯袂獻藝,將使這臺演出頗有“小G20”的藝術品質。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19

二萬五千里長徵,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程已在人們的評說中過去了大半個世紀。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蹟,它特有的魅力就像是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

回首風雨來時路,漫漫征程,說不完的艱難困苦,道不盡的嚴峻險阻。冰封的皚皚雪山、人跡罕至的茫茫草地、峽谷急流、有烏江天險、有彎彎赤水、有大渡激流…… 加之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糧食的嚴重短缺,每一條都足以讓人恐懼、絕望。可長征中的人,卻利用自己的兩隻腳,長驅直至兩萬餘里,縱橫十一個省。他們血戰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大雪山,攻佔臘子口……二萬五千里長徵路,二萬五千裡血與汗的洗禮。所到之處,哪裡沒有浸透著紅軍戰士的不散熱血?哪裡沒有譜寫著一曲動人的壯歌?長征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才是英雄好漢。他們排除萬難,經歷了九死一生的激烈戰鬥,戰勝了任何人都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他們在一條佈滿荊棘和鮮血的道路上一步步艱難地走來,走向了光明和勝利。

那,是什麼讓長征中的人們明知征途有艱險,卻毫無畏懼、萬死無辭,前仆後繼地奔向一個目標?是什麼讓他們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勝無數艱難險阻,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是堅定不移的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素、無所畏懼的前行、向著理想勇敢奮鬥的精神。是老人們口中述說的長征精神。

巍峨的雪山掩蓋了革命烈士的軀體,卻埋藏不了他們滿腔為國為民的赤誠之心;茫茫的沼澤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身軀,卻掩藏不住他們的信念;如雨的子彈奪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的精神。

歲月的年輪沉澱了斑駁的痕跡,沖天的狼煙留下了悲壯的回聲。時值長征勝利80週年之際,我們回顧歷史,不由感慨萬千。紅軍長征的壯舉已經成為歷史,但是,長征精神卻具有永恆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那烙印在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程序中創造的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奧運精神、三峽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精神和延續與昇華,是中國共產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造。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註腳;成為中華民族追求光明與理想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發奮圖強、堅忍不拔、戰勝一切困難的支柱。

現在,黨中央領導集體正在率領全黨和全國人民,為把我們國家建設成為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讓人民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進行著新的長征。我們仍然需要在21世紀裡,爭取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族騰飛這一現代歷史主題。為此我們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偉大征程中,我們仍然需要努力實踐長征精神的時代價值;我們相信,在新的歷史時期,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的長征精神,將激勵中華民族實現偉大的振興。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為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銘記;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2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長征,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傳奇故事。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長征精神以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人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說:“評判每一代人時,要看他們是否正視了人類社會最巨集大和最重要的問題。”馬丁·路德·金先生也說過:“做對的事,任何時機都是好時機。”紅軍長征不僅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戰爭史詩,而且譜寫了豪情萬丈的精神史詩,鑄就了偉大的長征精神。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和第二十五軍先後進行長征。瀘定橋邊、大渡河畔那英勇無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嶺那堅毅執著的腳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勝利後的笑容。八十多年前,先輩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氣,運用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長征之歌。在新時代我們需要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長征精神就是這種力量,激勵著我們不斷反思、更好的奮鬥,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

走好新的長征路一是要發揚善於團結、甘於奉獻的民族品格,形成凝聚共識的強大合力。20xx年4月22日,在亞非領導人會議上的講話時,說:“一根原木蓋不起一幢房屋”。在革命戰爭年代,革命的火種之所以能在中華大地傳播,革命的力量之所以能在最艱難的歲月裡得以儲存和壯大,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民族的團結。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對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於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中。在新時期,要有容人容事、不計恩怨的雅量,有光明磊落、胸懷坦蕩的氣度,聞過則喜,從諫如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推功攬過,與人為善,用真誠贏得大家的理解和信任,在合作中加深瞭解,在共事中增進團結。時刻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謙誠態度,常修為公之德,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把“立言”與“立行”統一起來,努力創造一個各盡所能、合作共贏、公平正義、包容互鑑、共同發展的未來。

走好新的長征路二是要發揚自強不息、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為了探求救亡圖存的正確道路,中國的先進分子帶領中國人民始終堅持在苦難和挫折中求索、在風雨飄搖中前進,敢於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表現出了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年輕的毛澤東同志,“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既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仰天長問,又有“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浩然壯氣。在此後的革命生涯中,不管是“倒海翻江卷巨瀾”,還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英雄的紅軍在毛澤東等同志的領導和指揮下,始終都矢志不移、執著追求,縱橫十餘省,長驅二萬五千裡,取得了長征的勝利。“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人世間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業。世界有如海洋,時代有如勁風,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綜觀世界歷史,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都會跌宕起伏甚至充滿曲折。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從積貧積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發展繁榮,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頑強拼搏,靠的就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我們的事業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經歷世所罕見的艱難而不斷取得成功。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年一輩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揚起“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巨帆,面對困難,征服困難,夯實信念基石,敢於戰鬥、一往無前的革命主義精神傳承仍有必要。

“一片土地的歷史,就是在她之上的人民的歷史。”當今時代,我們關心這段歷史,我們熱愛這段歷史。一個民族的歷史是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礎。不論發生過什麼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麼苦難和困難,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產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歷史。歷史是教科書也是清醒劑。是什麼力量支撐並凝聚著紅軍,毫無畏懼、前仆後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主席的重要講話,闡明瞭懷抱強國夢想與煥發前進力量之間深刻聯絡,更揭示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在新時代學習和弘揚長征精神,堅持中國道路,凝聚中國力量,為中國革命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實現“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培根說:“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後。”輝煌成就已載入民族史冊,美好未來正召喚著我們去開拓創造。要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意志,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務實的態度,勇於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於上下求索、開拓進取,以青春之我,建立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離不開篳路藍縷、手胼足胝的艱苦奮鬥。走好新的長征路要勇敢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努力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

57

說,長征永遠在路上。我們這一代人要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緬懷先烈不忘初心 走好新的長征路心得體會,更多熱點雜文閱讀歡迎您繼續訪問()。

經過一個階段的黨課學習,我在理論上對黨有了新的認識,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為了將所學的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中有一個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真正學有所用,我們黨課討論小組的老師安排我們去哈爾濱烈士陵園參觀實踐,在十月三十日我們小組一行人來到了烈士陵園,為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而獻身的革命英雄獻花來表達我們的悲痛之情和敬佩之意。

莊重而氣氛沉重的烈士陵園,沒有太多的修飾,只有柔情的綠水、堅硬提拔的青松在旁,這些就像是烈士們的情感一般,對待我們中國的親人柔情似水,對待敵人堅強不屈。我們胸前佩戴者白花,緩緩而進,大家的腳步輕而遲緩,因為怕打攪到這裡安息的英魂,因為感染到了這裡沉重的氣息。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走到這座為紀念抗日戰爭英勇犧牲的烈士而修建的陵園,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慨。在西方列強的殘酷壓迫下,是他們,挺起了胸膛,不畏槍林彈雨,冒死衝鋒在戰爭的最前線,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

在內憂外患之際,是他們,果斷出擊,置生死於度外,拋頭顱,灑熱血,心中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而不可以被屈服啊!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的令人敬畏,讓我們欽佩不已。

烈士陵園之行,感受中華崛起之艱辛!從鴉片戰爭開始,中華民族就慘遭西方列強的踐踏,如此血腥,如此無情!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可以被殺戮,卻不能屈服!虎門銷煙讓世界震驚,三元里戰鬥讓侵略者膽寒!在中華民族覺醒之際,我們的先烈們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勇敢衝出敵人的一道道封鎖線,在黑暗中不倦的摸索著前進。多少仁人志士跌倒在了血泊之中,被敵人暗殺在槍口之下„„念此,在英雄前深深地鞠躬!

在革命的年代,每一天的溫飽都難以保證,但是就是這樣惡劣的環境下,先烈們還能時刻胸懷祖國,不忘報效祖國,或許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這份愛國的精神,這份愛國的品質,震撼著我們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我們為他們感到驕傲,感到自豪,如果沒有他們英勇卓絕的戰鬥,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幸福的生活麼?如果沒有他們無私的對國奉獻,會有我們今天如此優越的生活條件麼?在以前如此惡劣的生活條件下,先輩們都能堅定不移地努力奮鬥,不求回報,但是在今天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的社會裡,依然存在著不少虛度光陰、頹廢的自私自利份子,難道這不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麼?

陵園裡每一處,都顯得格外神聖,每一捧空氣,都瀰漫著光輝人性的氣息。在陵園裡,我們遇到了一群和藹的老人,他們高聲唱著歌曲,並熱情地邀我們共唱。或許是因為年代相隔得久遠吧,我並不能學會歌曲。在我看來,歷經風霜的老人,在守護著陵園文化,而對於我們這些年少氣盛的青年人來說,最好的愛國教育莫過於親身感悟烈士們的愛國精神品質。

我們拾級而上,感受到我們離英雄越來越近,革命烈士永垂不巧,幾個大字,深刻而刺眼的映入眼簾裡,石碑上的一連串的影象,經真實的那一幕幕似乎就展現在我們面前,而這份歷史痕跡雖然保持沉默不語,卻不能不刺痛我們的心。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紀念館,一幅幅畫、一張張照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一位孤膽英雄,一人將一個連的敵人俘虜,多次立下戰功。在一次戰役中,他掩護最後一批戰士撤退的時候,自己的腹部受傷,與衝上來的敵人抱在一起拉響了手榴彈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為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鬥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回顧我們黨和國家走過的歷程,無論是在血雨腥風的戰爭歲月,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和平年代,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無數先烈義無反顧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譜寫了驚天動地、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沒有他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忠貞不渝、拋頭顱、灑熱血,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要學他們那種模範遵守黨的紀律,一生交給黨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像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忍不拔的毅力。

對於我們中華民族來說,烈士陵園承載的是一種道德、一種文化,始終以國家統一和宗族團結為目的。時代在變化,我們更是要與時俱進,堅持科學發展觀,陵園寄託炎黃子孫崇敬先人、仰慕先賢的情懷,要起到延續中華民族血脈相連、薪火相傳精神的作用,要表達對先人的感恩以及對先賢先烈風範的緬懷和景仰。

優良的傳統是寶貴的精神財富,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卓越精神。如今一些人對黨的歷史學習不夠系統,對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缺乏親身感受,對黨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理解不足;尤其是一些青少年對黨史,對革命歷史不清楚,對先烈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知之甚少;社會中一些人惡搞英雄還有一定的市場,這些都說明傳統教育之重要。在和平發展的新時代,傳統教育是我們黨取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資源,是我們克服各種障礙的重要武器,是形成良好思想作風、提高政治道德品質的巨大精神力量。一年一度的清明節,緬懷先烈,就是為了進一步弘揚黨的優良傳統,銘記身上的使命,牢記肩上的責任,不辜負先人的期望。

歷史雖然過去了,可是,我們如何彌補這個永恆的傷疤?難道就讓它“永恆”嗎?不!絕對不能,歷史總歸歷史,現在是21世紀了,我們不能讓歷史重現!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只有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保衛好祖國的榮譽、民族的尊嚴,用知識的武器,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來向他人展示我們的風采、展示一個合格的中國人形象!

戰士們走了,我們可以讓他們放心的走了。因為,我們繼承了先烈們的光榮傳統,繼承了先烈們的革命精神。沒有辜負先輩們的重望。我們今後的路將會越走越遠,也將越走越好。蒼松勁柏,在這片聖潔的土地上紮根生長,它們象徵著先烈們的革命精神萬年長存。也告訴我們:“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烈士業績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間。曾幾何時,崢嶸歲月,烈士們浴血奮戰,為全國人民的解放和發展捨生取義;建設時期,烈士們先人後己,為國家的繁榮和富強奉獻自我。歲月在奮鬥中遠去,今日踏上這神聖高潔的土壤,戰爭年代中的槍林彈雨,和平時期的艱苦奮鬥盡在腦中清晰。在那些環境惡劣的過去,烈士們帶著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乃至自己的生命,使得祖國能有今天的輝煌成就,使得我們有機會坐在設施齊全的教室裡接受高等教育,我們怎能忘卻那些為了我們而付出和犧牲的人呢?怎麼敢不珍惜來之不易的良好條件呢?對於今天幸福生活著的人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去努力創造、積極上進呢?我相信,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可以繼續前人的路,走的更高、更遠。革命烈士的無畏精神世代相傳,永不丟棄。我們要不忘革命精神,繼續烈士們的偉大事業,把對先烈的無限緬懷和對英魂的不盡敬仰,化為現實中不懈奮進的動力,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歷史舉起如椽的大筆,在這塊熱土上譜寫出抗敵禦侮、氣壯山河的光輝篇章;

書寫下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故事。這塊英雄的土地,凝聚著虎門軍民不屈不撓的高風亮節和愛國情懷。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生活在和平、民主、安逸的社會主義環境中,在黨的“三個代表”的正確思想領導下,我們沒有理由不去捍衛千千萬萬英雄節兵們用鮮血拼下的國土;我們沒有理由不為祖國的富強壯大盡自己應盡的責任;我們更沒有理由忘記我們偉大的建國先驅。

中華民族的近代史是一部舊社會走向滅亡、新社會逐漸建立的歷史;是一部外國不斷侵略、中華兒女奮起抗爭的歷史。這是一部屈辱史、一部抗爭史。中學歷史教科書的每一頁都充滿著血淚和沉重。在這各種力量並存,人民生活水深火熱,仁人志士的苦苦探索、一代代的軍民前仆後繼,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坎坷與挫折才換來今天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的殷實。雖然我們不能像無數先烈們那樣為國犧牲,但生活在無數革命先輩用生命換來的美好今天的我們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身上也具備奉獻的精神,儘自己所能的為他人、集體、社會提供幫助。

在今天,戰爭對於我們來說只是電視上伊拉克或利比亞傳來的新聞圖片,或許有許多人對烈士的名字和事蹟更加陌生,但是我們依然生活在烈士撐起的藍天下。

時光可以沖淡記憶,但是它抹不掉革命的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推到了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開創了我們民族的千秋大業。我們要把對先烈的無限崇敬和對英魂的不盡哀思,化為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和對人民利益的勇敢維護,繼承先烈的遺志,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自己絢麗人生。

時代沒有選擇讓我像烈士們那樣轟轟烈烈的為祖國就義,但我有一顆同他們一樣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心。忘記歷史是最大的背叛,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應該瞭解我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艱苦的歷程,理解我黨在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從而更加相信共產黨,擁護共產黨,堅持並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過去艱苦的環境中,烈士們能為革命獻出寶貴的生命而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輩們為榜樣,勇挑重擔,攻堅克難。

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我要繼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在學習中勤勉努力、在工作上積極進取、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他們那堅定的信仰,光輝的思想,高上的人格,不朽的業績,永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做人的楷模。

我們應該多學習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緊緊圍繞在黨旗下,更好的為祖國的繁榮和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不負祖國的希望。雖然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微不足道,每個人能力有限,但我們可以儘自己所能的奉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我們的建設貢獻綿薄之力。

胡強調指出:“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我們紀念先烈,就是要緬懷英雄的業績,從烈士的事蹟中得到啟發,在內心深處受到震撼,把英雄們的接力棒接過來,傳下去,完成他們未竟的事業,實現他們所追求的理想。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3

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架雲梯,那上面攀登著民族的脊樑;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柄長劍,吐綻著正義的光芒;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條赤色的長龍,嘯傲天地鬼神驚。

――題記

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不必懷疑,這是老一輩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道兒。從秦朝的萬里長城到紅軍的萬里長征,敢問哪個不讓我們為之驚歎?

如果說萬里長城是祖國的一條靜脈,那長征就是動脈,是它,使中華民族充滿了活力;是它,使奄奄一息的中國再次甦醒;是它,使這條東方巨龍騰空而起,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長征”這條路上充滿了危險與艱辛,不知有多少的革命烈士在這條路上拋頭顱,撒熱血。為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安危,戰士們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欽佩嗎?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難道不值得我們去稱頌嗎?

其中飛奪瀘定橋的情節給我印象最深。紅軍為了趕在國民黨大部隊到來之前渡過瀘定橋,日夜兼程,與第二天清晨到達瀘定橋。但瀘定橋上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鐵索,連板子都被狡猾的國民黨抽走了。沒辦法,紅軍派出22名勇士作先鋒,來掩護後面的戰士鋪木板。最終,紅軍在國民黨大部隊到來之前渡過了瀘定橋。為了這次戰役的勝利,死傷的戰士不計其數。現在,大渡河水仍奔流不息,彷彿也在訴說著那悲慘而壯烈的一幕。

有人說:“長征已成為過去。”可我要說,長征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說是一段不尋常的長征。只是這個長征沒有戰火硝煙。紅軍走過了二萬五千裡,而我們人生的長征卻遙遙無期,也許是一年、兩年,也許是一輩子。紅軍的長征看的是結果,而人生的長征看重的卻是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要認真走好每一步,讓我們的長征之路不會留下遺憾!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4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週年的日子裡,紅軍後代、文藝工作者、青年學生、旅遊愛好者紛紛踏上“重走長征路”的漫漫征程。在行走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展望未來,人們常常會發出深深的叩問:長征永遠在路上,該如何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路?

哲人說:不經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讀懂長征,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華民族由危亡走向復興的歷史程序。於回望中我們清晰地看到,長征不僅標誌著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事業從挫折走向勝利的重大轉折,也是復興之路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穿越抗戰的烽火,迎來天翻地覆的鉅變,走過激情燃燒的歲月,邁向改革開放的新時期……80年來,復興征途穿越歷史風雲不斷延展,我們黨帶領億萬人民一次次出發,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接續奮鬥,闖出了民族復興的中國道路,創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國奇蹟。長征永遠在路上,那一條永不褪色的地球紅飄帶,串聯起多少風起雲湧的時代變遷,成為激勵一代代中國人砥礪前行的精神路標。

前程萬里,不改初心。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當沿途的風景從荒蕪變成繁華,我們依然行進在新的長征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任務艱鉅繁重,深化改革攻堅克難、時不我待,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重任在肩……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新的歷史趕考的考場中,硬仗會應接不暇,難題會接踵而至。拿出當年紅軍“萬水千山只等閒”的氣魄,堅信“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我們前進的步伐才會鏗鏘有力,才能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不斷抵達夢想的遠方。

走好新的長征路,團結才有力量。眾志成城,無懼山高水長。萬里長征千迴百折,沒有全黨的上下一心,紅軍“官兵一致同甘苦”的緊密團結以及始終密切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絡,就不可能贏得勝利、創造奇蹟。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尤其需要凝心聚力,鞏固全體人民團結奮鬥的思想基礎。弘揚長征精神,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周圍,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們就能萬眾一心,奮力跨越前行中的“雪山草地”,征服改革程序中的“婁山險關”。

走好新的長征路,實幹成就未來。長征是走出來的,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在浴血奮戰中開拓向前,在攻城拔寨中闖出生路,紅軍長征所展現的奮鬥精神驚天動地、永不磨滅。今天,迎著民族復興的曙光,肩負改革發展的繁重任務,無論是踐行新發展理念,還是實現“十三五”規劃描繪的巨集偉藍圖,歸根結底要靠真抓實幹。新的長征路上,始終保持勇毅篤行的定力、艱苦奮鬥的幹勁,以釘釘子精神一錘一錘接著敲,以自我革命的勇氣一步一步朝前走,我們必能積小勝為大勝,以實幹為階梯不斷抵達新的發展境界。

十月的江西,秋意正濃。當年紅軍搭起浮橋開始長征的於都河上,一座座現代化大橋橫跨兩岸,連通著人們腳下的幸福之路。“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重溫長征歷史,傳承長征精神,讓我們不忘初心、團結奮進,用我們這一代人的不懈努力,寫下民族復興偉業的嶄新篇章。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5

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架雲梯,那上面攀登著民族的脊樑;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柄長劍,吐綻著正義的光芒;二萬五千里路是一條赤色的長龍,嘯傲天地鬼神驚。

――題記

二萬五千里長徵,我們不必懷疑,這是老一輩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道兒。從秦朝的萬里長城到紅軍的萬里長征,敢問哪個不讓我們為之驚歎?

如果說萬里長城是祖國的一條靜脈,那長征就是動脈,是它,使中華民族充滿了活力;是它,使奄奄一息的中國再次甦醒;是它,使這條東方巨龍騰空而起,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長征”這條路上充滿了危險與艱辛,不知有多少的革命烈士在這條路上拋頭顱,撒熱血。為了國家的利益,民族的安危,戰士們把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這種大無畏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欽佩嗎?長征途中的點點滴滴,難道不值得我們去稱頌嗎?

其中飛奪瀘定橋的情節給我印象最深。紅軍為了趕在國民黨大部隊到來之前渡過瀘定橋,日夜兼程,與第二天清晨到達瀘定橋。但瀘定橋上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鐵索,連板子都被狡猾的國民黨抽走了。沒辦法,紅軍派出22名勇士作先鋒,來掩護後面的戰士鋪木板。最終,紅軍在國民黨大部隊到來之前渡過了瀘定橋。為了這次戰役的勝利,死傷的戰士不計其數。現在,大渡河水仍奔流不息,彷彿也在訴說著那悲慘而壯烈的一幕。

有人說:“長征已成為過去。”可我要說,長征無時無刻都在我們身邊。每個人的人生,都可以說是一段不尋常的長征。只是這個長征沒有戰火硝煙。紅軍走過了二萬五千裡,而我們人生的長征卻遙遙無期,也許是一年、兩年,也許是一輩子。紅軍的長征看的是結果,而人生的長征看重的卻是過程。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們要認真走好每一步,讓我們的長征之路不會留下遺憾!

2023永遠的長征心得體會範文 篇26

中國工農紅軍在偉大的二萬五千里長徵中體現出的“不怕犧牲、前赴後續,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不折不撓、克服困難”的長征精神和遵義會議所孕育的寶貴的“堅定信念、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敢創新路、民主團結”的遵義會議精神,作為中華民族百折不饒、自強不息的民族象徵,是個民前輩留給他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裡,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蹟、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翻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麼力量支撐並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後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

夜過鬼門關

1936年2月,我在紅九軍當文書,雖然只有16歲,但已參加紅軍三年多了,經歷過很多生死考驗,但第三次過草地前翻越“萬年雪山”黨嶺山,使我至今難以忘懷。

黨嶺山位於現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主峰海拔5400多米,積雪終年不化,氣候變化無常,時而狂風漫卷,時而暴雨傾注。當地群眾中說:爬上黨嶺山,如進鬼門關;若無大聖膽,難以再生還。先頭部隊白天翻越黨嶺山時,因狂風暴雪襲擊,損失比較大,所以他們決定夜間行軍。這天,他們來到黨嶺山腳下,只見山勢懸崖疊峭,冰封雪鎖,給人一種神祕詭異的感覺。黃昏時分,部隊出發了。他們連行進在大部隊中間,連長在前頭帶隊,我跟著指導員斷後。隊伍藉著殘月微光,踩著前面趟出的冰雪路,一個緊跟一個,踏著蜿蜒崎嶇的雪路向上摸索行進。開始行軍時,大家情緒還十分活躍,又說又笑,行軍速度較快,掉隊的也少。越往上爬,積雪越厚,天氣越冷,空氣也越稀薄,人的體力消耗越大。有個和我年齡相仿的小戰士,一瘸一拐,一步一喘,慢慢掉下隊來,停在路旁。指導員趕忙上前去對他說,來,我攙著你走,停下來就會凍死的!隨即,從這位小戰士身上摘下長槍,背在自己肩上,扶著他繼續前進。

夜越來越深,風越刮越緊,雪越下越大,戰士們個個都變成了雪人,整個隊形好似一條銀蛇,在雪山上緩緩移動。又有一個戰士掉隊了,指導員上前拍拍他的肩膀說,咬咬牙,再努把力,堅持就是勝利。說著,又要幫這位戰士背槍。指導員身上已經扛著兩支長槍了,不能把他累垮啊。我搶上前去,把槍拿過來,背在了自己身上。槍雖不重,但當時我年小體弱,而且又累又餓,多背一杆槍,頓時感到眼冒金星,每邁一步都像要用出全身的力氣。這時,突然聽到指導員說:小李,抓住馬尾巴。話音未落,馬尾巴就遞到我手裡,我緊緊抓住馬尾巴,踩著馬蹄印,蹌蹌踉踉走了一段,人借馬力,才緩過勁來。

越往上爬,山勢越陡,道路越滑,好多戰士的雙腳都凍得失去了知覺,甚至走一步跌一跤。有的戰士摔進了深谷,有的戰士滑入了雪坑,還有的戰士硬挺挺凍死在路旁。接近山頂時,戰士小張突然摔倒在雪地裡,不省人事,指導員急忙把他抱在懷中,伸手一摸,渾身冰涼,趕快拿了床棉被蓋在他身上。

一會兒小張甦醒過來,看著指導員和戰友們焦急的臉龐,氣息微弱地說:指導員,你們走吧,別讓我連累了隊伍。指導員緊緊抱著小張的臉,哽咽地說:別說傻話,他們就是抬也要把你抬下山。大家互相攙扶著艱難地站立起來,又邁開了前進的腳步。就這樣,他們戰勝了嚴寒、飢餓和死亡威脅,翻過了風雪瀰漫的黨嶺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長征精神在今天同樣適用。有些人在舒適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上班混日子,“一杯茶,一支菸,一張報紙看半天”,理想信念淡漠,精神渙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有一些青少年自立、自強意識差,自私、自利觀念強,缺乏愛心與同情心,遇到一點困難就退避三舍,受到一點挫折就尋死覓活,更有許多領導幹部權力觀與政績觀錯位現象嚴重。遙想當年紅軍在缺衣少食、彈藥匱乏、敵軍圍追堵截等的艱難條件下,創造出的翻雪山過草地的壯舉,現代人應該感到汗顏。當戰火時代的硝煙散去,沒有了炮火轟鳴、缺衣少糧的艱苦歲月,有的則是過於安逸的生活。殊不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當xx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時候,他們應該反思自己,安逸的生活下還有沒有不怕吃苦不拍犧牲的奮鬥精神。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從大的方面說作為新一代的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他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建設祖國的大業還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