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精選15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4.98K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如何打造魅力課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下面談談幾點拙見。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精選15篇)

一、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積極創設生動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點燃學生心中探究激情,促進學生進行較為深刻的數學思考。我們可根據低年級學生好玩、好奇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如:“口算大王”、“奪紅旗”、“小青蛙跳遠”等,增強數學課的趣味和魅力,讓全體同學都動起來,不知不覺地投入到學習中來。

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聯想活躍、思維敏捷、激情勃發。師要創設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營造寬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做到“教得輕鬆,學得愉快”,讓課堂充滿情感的碰撞,情緒的體驗和生命的交流。師生共同打造一個“享受快樂”的課堂,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讓學生動手操作,主動建構知識體系

學生的學習鮮活而生動,知識體系的構建也自然水到渠成。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教師課前精心準備,認真鑽研教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活動。無論是例題還是練習,可以設計成學生願意且樂於參與的活動,通過看一看、摸一摸、畫一畫、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等方式,讓學生充分動起來,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內角和”過程中,指導學生用剪刀把三角形的3個角剪下來拼在一起,讓學生髮現每個三角形的3個角恰好組成一個平角,得出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這樣學生獲得了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經歷觀察、操作、思考、交流、應用等,從中感受到數學的力量,促進數學的學習。總之教師要讓學生多想一想、多看一看、多做一做、多說一說。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在新的課程改革精神引領下,我們教師要與時俱進,刻苦鑽研教學業務,創新思維,努力打造魅力課堂,讓課堂充滿靈性和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2

這次培訓,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方法產生極大影響,同時使我各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對資訊科技的綜合運用能力。我認識到做為一名教師應積極主動吸納當今最新的技術,並致力於把它們應用於課堂內教與學活動中,在培訓中,我深深體會到:

1.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需要

資訊素養是終生學習者具有的特徵。在資訊社會,一名高素質的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資訊工具對資訊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組織、運用;通過網路與學生家長或監護人進行交流,在潛移默化的教育環境中培養學生的資訊意識。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資訊素養成了終生學習的必備素質之一。

2.教師具備良好的資訊素養.是教育系統本身的需要

在迅猛發展的資訊社會,資訊日益成為社會各領域中最活躍、最具有決定意義的因素。在教育系統中,教育資訊則成為最活躍的因素,成為連線教育系統各要素的一條主線;而教育系統的一項主要職能就是由教育者把教育資訊傳遞給受教育者。因為從資訊理論的角度看,教學過程是一個教育者對教育資訊的整理、加工和傳播的過程。教師是這一過程中主要的信源和傳輸者,在教育資訊的準備和傳遞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教育系統本身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資訊素養。

3.觀念上的更新

本次培訓使我在觀念上有一個更新。計算機的使用在往常對我而言就是一個進行文字操作的工具而已,本來我平時也不太注意對計算機技能的學習,總是有了問題就打電話求助,從沒有想過要自己去掌握這樣的技術。原來資訊科技包含著諸多的內容,而且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這次現代資訊科技教師培訓,為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我都要不斷地給自己“充電”,加強基本功的新修煉,才能不斷的開拓進取,勇於創新,才不至於被社會淘汰。所以,我對這次培訓很滿意。今後,我仍會繼續學習各種關於資訊科技的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課堂教學,提升資訊科技水平。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3

我作為一個年輕教師,參加工作七年來,在領導和老教師的關心和幫忙下,不斷地總結教育教學的經驗和教訓,使自己的英語教育教學潛力和水平都有了進步和提高。工作這些年以來,在教育教學方面也有一些心得體會,現總結如下:

一、以身作則,樹立威信

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待,建立一個平等的師生關係。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這樣,學生才能信服,才能樹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樹立威信,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示範作用。要聽寫的單詞自己必須牢記在心。要背的文章也爛熟於心,真正做到手到擒來。學生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尤其教授西方語言的英語教師。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僅是老師,更是一位能夠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裡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忙;課堂上在對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簡單,大家用心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著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1

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重中之重:教師要學會傾聽

教師要學會傾聽,善於傾聽。傾聽本身就是褒獎對方談話的一種方式,是接納對方、尊重、理解對方的具體體現。你能耐心聽別人傾訴,就等於告訴對方你的態度,無形之中會提高對方的自尊心、自信心,加深彼此的情感交流。因為傾聽能使教師走進學生心靈、瞭解學生內心需要。在傾聽中師生理解溝通,最終實現教學相長,課堂教學就有了靈性。

具體的做法:

1)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物件,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能夠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無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於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就應是“我們該教些什麼”,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更應強調的是學生“能幹什麼”,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2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潛力。

2)建立新型師生關係,重視師生情感交流。

因為之前就一向聽說老師如果與學生太過親近,會讓學生產生與老師是同輩的錯覺,從而不利於老師威信的建立,再加上從前實習時自己的親身體會和有經驗的老師的忠告,所以我決定先兵後禮,先唱白臉再唱紅臉。第一節課我作了簡短的自我介紹,然後就重點講了我們學校英語教材的特點,學習英語的方法和技巧等。讓他們對高中的英語乃至高中的生活有一種緊張充實的預先感覺。給了他們一個小小的下馬威。既持續了適當的距離也為我以後處理師生關係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師生關係是以基本的人性觀為前提的。如果教育者認為,人的天性是懶惰的,不思進取的,需要嚴格教誨才能啟迪良知,那麼人性化的師生關係就應是最為有效的。傳統的師道尊嚴,便是師生關係的體現。現代教育觀則認為人的本性是用心的、向上的,具有生長與進取的潛力,教育的目的是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健全發展,而師生關係無疑會扼殺兒童的創造力與稟賦。在教學過程中,耐心是至關重要的。它是一位教師良好行為的體現。教師的工作是解決學生不同程度上的問題,其中除了教學上的,還有心靈上的。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對待形形色色的問題,不計其數的學生,都要用一顆熱情的心耐心地去做。大多數學生,個性是“差生”,學習英語

的毅力和耐心都較差,聽課時的情緒也常處於一種抑制狀態,覺得學習無聊。因此,在課堂上除了多給他們參與活動和發言的機會外,個性是對他們提

出的問題和質疑,哪怕再淺顯也應耐心回答,並予以支援和表揚,這樣對消除他們心頭的恐懼感和失落感十分有利。

三、教學形式要多樣,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證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用心性和學習效率。充分鑽研教材,認真備課,在各教學環節中增加趣味性。

教師對學習材料和資料的處理,一般是由易到難,逐步深入,同時要思考到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必須刺激程度,使學生的思想始終處於用心狀態,使他們的興趣逐步升級。其次增加教學環節中的趣味性,教學手段的多樣化也有助於使學生的興趣得以持續。呈現語言材料前,教師要想辦法為學生創設新穎可信的情景,由此吸引學生注意力,再由該情景過渡到課本所展現的情景中,同時,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現場錄音、多媒體課件等,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比如在進行課文教授時,教師可用從網上搜集的聽說讀寫的英語材料、採用自制課件來進行教學,透過聲、光、電的完美結合,用生動的形象、真實的畫面、優美動人的語言和音樂,來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刺激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慾,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

從而實現教學目標,到達教學目的。再次,相同的知識要反覆操練。因為人的記憶是有規律的,如果不及時鞏固,反覆記憶,學過的知識還是會很快遺忘。所以我們要根據記憶規律引導督促學生不僅僅在課上更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抓緊點滴時間反覆操練,鞏固記憶知識。這一點也能夠從我們平常的默寫和小測驗中看出來。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學生語言潛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英語學習興趣的程度。很難想象失去了興趣還能怎樣培養交際潛力。所以,作為英語教師,一方面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並使他們掌握技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視培養和持續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才能真正把英語學習及教材大綱中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

以上就是我個人任教七年以來的心得體會。前路漫漫,學生的多樣性和潛在性像是一個寶庫有待我們去挖掘,發現和雕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不僅僅要授以魚,更要教授學生捕魚的方法。讓學生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也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成功的教師的一個方面,而距離這一步,我還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我相信,我會盡全力作一個學生喜愛的老師。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4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句話生動地詮釋了“成才先成人”的深刻含義。而班主任作為平時和學生朝夕相處的師長和領導者,除了需要重視學生的能力發展、成績提高以外,更應專注於“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我進入園區一中以來,也積累了近一年的帶班經驗。下面就談談我在做班主任的過程中,教導學生的一些做法。

一、 小事做起,教導學生做個認真細緻的人

還記得七年級新生剛入學時,一個個活潑好動,骨子裡帶著95後特有的叛逆和散漫。剛發的新書和本子隨便扔進了課桌洞,出教室時直接站起來走人,絕不會把桌子排好、椅子塞到桌子下方。整個教室可以用亂七八糟來形容。

於是開學的第一天,教會這些孩子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成了當務之急。我特地在吃飯前留下15分鐘,在講臺前示範給他們看:如何在出教室前整理好自己用過的桌椅和物品——書本文具理好後工整地在桌洞裡碼好,不可以一塞了之,桌洞的整齊程度直接反映出它的主人是怎樣一個人;桌面上整潔無物後站起身把椅子全部塞到課桌下,必須保證“全部塞入”,否則就不整齊了;最後每個人再調整桌子的位置,對準地上相應的點。這樣,只要每人做好這3步,就算教室裡空了也一樣整齊。雖然之後的2、3天,還是偶爾有同學會忘記做好3步驟,但整體已經有了質的飛躍。對於偶爾忘記的同學,我會在出操回教室前讓全班先在走廊裡看看教室的桌椅。這時誰忘了塞椅子或者沒有全部塞進去,大家一目瞭然,當事人也會因為被大家看到了自己的失誤而牢記這次教訓,下不為例。所以開學後的第二個禮拜開始,班級的桌椅排放再也沒有出過問題。整齊的桌椅體現了班級同學的認真和細緻。

另外,教室後面書包櫃上整齊地攤著6塊抹布。我也要求學生,無論誰用過抹布以後都要衝洗乾淨,擰乾,如原樣整齊攤在後櫃上。如果團成一堆,一來不整齊,二來容易產生異味、滋生細菌。這條規定當然一開始實行時也經常有人做不到。畢竟平時在家這些小公主小皇帝可能連抹布都不會拿一下。每次課間巡視,當我發現有抹布不齊時,就會叫停學生們的講話,讓全體朝後看向抹布,再由我整齊放好,提醒他們下次不要忘記。經過2、3次後,抹布問題也解決了,我們教室的抹布現在總能整整齊齊地想畫布一樣展開在後櫃上。

無論是桌椅的排放還是抹布的展開,雖然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當學生們學會用認真細緻的態度去處理這些小事時,想必這股認真的勁兒已經被他帶到了學習和生活中去了。

二、 言辭鼓勵,激勵學生做個積極上進的人

我們教室的牆上,貼著這樣一篇文章《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對自己的懈怠不能容忍,因為你一旦懈怠,別人就會超越你;

從今天起,我不要聽到所謂的“我不優秀,但我很快樂”的娘娘腔,因為這是自欺欺人,不要陶醉在這種低階的自我安慰中。落後就要捱打是不變的真理。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被別人讚揚——儘管你不是為別人而活;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堂堂正正地接受優秀給你們帶來的榮譽花環;

從今天起,你們要習慣於從優秀中得到快樂——而不要認為這樣很累;

這就是我們班級的精神,這就是我們做人的風格。

讓別人去嫉妒吧,你們要習慣於被別人嫉妒,因為你們的確優秀。

當優秀成為習慣之後,你再想不優秀都難!

請你們記住

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個習慣。

播下一個習慣,收穫一種性格。

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加油吧!8班!讓優秀成為你們的一種習慣!

每次週一班會課時,我都會和全班同學一起高聲朗讀這篇文章。在一次一次強化練習中給他們以鼓勵和信心,為他們提出一次高過一次的新要求,幫助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身於新一週的學習和生活中去。而這樣積極的言辭鼓勵,可能正是班級一直在同年級中保持領先的動力之源。

三、 感悟生活,教育學生做個懂得感恩的人

我常利用班會課時間,和學生們一起分享網上和報紙上一條條感人至深的真人真事,然後請他們上臺交流心中的感概。還會讓他們在紙上用隻言片語記錄下最近和父母、老師的接觸中有哪些感受、或者發生了什麼不愉快,有何自我檢討。每當我看到孩子們充滿真情實感地寫道“那天我其實特後悔對媽媽不理不睬的。。。”或者是“感謝老師一直加班加點為我們指導不會的題目。。。”時,我心中也流淌著滿滿的感動。並且我會在家長會時,把這些充滿感恩的紙片發到每個家長手中,讓他們自己去解讀孩子們平時因為害羞而沒有說出口的情感,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孩子也同樣愛著他們。

讓這群孩子懂得感恩,讓他們能意識到今天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身的努力,還有許多人在背後的創造和奉獻。感謝父母孕育生命,感謝老師賜予知識,感謝他人給予幫助,才會讓他們每個人有勇氣面對一切。讓學生們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其實當孩子學會了感恩,還有什麼事不好辦呢?他們會以更親近的姿態對待父母師長,他們也會以更大的熱情和動力投身於生活和學習。這樣一個有血有肉、充滿感恩的孩子,會有誰不喜歡呢?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5

在教學中,各自形式的公開課、觀摩課等等,常會以不同的方式和形式出現,隨之而來的評課卻往往流於形式,有的是在設計好的表格上打個分,有的是表揚為主,做好好先生,還有的是被動發言,敷衍了事,說幾句好話,提一點期望,這些現象在我們的教學中可能很多人都碰上。我覺得在教學中,作為我們一線的老師聽課評課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實踐,為了更好地改善教學,如果都說些沒有好處的話,那評課還有什麼好處呢?課堂教學終究是一線老師自己的事情,我們需要的是評課者真實的心聲,能得到大家的認同,有所理解,同時有所理解,並能在今後的工作中付諸於行動。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6

一、對於學生良好的姿態,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點我太有體會了。

剛到三年級上課,感覺這個班的學生坐姿還不錯,基本上坐得比較端正。但有一個小男生很文靜,很內向,他叫小昊,“佝僂”著背,“蜷縮”著腦袋,幾乎看不到脖子了,他坐在第一排,特別扎眼。還有他平時站也站不正,背不直,還有點歪。於是我便教育他們一定要坐得端端正正的才行,這樣對身體的茁壯成長有好處,有利於身體健康,也能長得更好看。每次上課都會教育他們坐好,並特別提醒小昊抬頭,再抬頭,一定要抬起自己的頭,別怕,加油,一定要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做個昂首挺胸的帥小孩,時常從各方面往鼓勵他,讓他更自信,更活潑。起初,幾天過往了,一點改變都沒有,我很失看,覺得我的教育沒有什麼用啊,他完全當成了耳邊風,開始變得沒信心了,可能是我太著急想轉變他吧。

過了一週了,忽然有一天,我神奇地發現,小昊坐地特別好,特別端正,脖子也長了!那種驚喜,是完全發自內心的,我想大聲地告訴全世界:“我——成——功——了!”我的教育真的沒有白費,好有成就感啊。我及時地鼓勵小昊,表揚他是全班最棒的,不然他會害羞,不好意思往改變。小昊開心地笑了。小昊更有信心了,我也開心了。每次見他都坐得很端正,我還教育他們平時也要有好的習慣,不管坐,立,行,都得要有正確的姿態,俗語說:“坐如鐘,站如鬆,行如風。”就是這個道理,從小要養成好的習慣,終生受益。

小昊的改變讓我實在太欣慰了!每次他都坐得好端正,脖子好長,好看多了,人也精神了。這時,以前比他坐姿好多了的同學都一個個被比下往了,真是不比不知道啊。我不得不叫其他同學向他學習了。以前看著坐姿還好的同學現在比起小昊來,總覺得差遠了,是得改改了,由於小昊坐得太標準了,太好了!我以前覺得自己不論坐姿,還是站姿都還不錯,可現在有時候看著小昊,我不由得要想想自己站得夠好嗎?可不能比學生差了,下意思地提醒自己站得直一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嘛!實在,小昊從應該向我們學習,轉變成了同學學習的榜樣,也是值得我學習的榜樣。同學們與小昊一起成上進步,我與同學們也一起成長,並有幸監視與見證孩子們的成長。

二、教師要經常與孩子們談心,鼓勵他們努力學習,瞭解他們的一些想法。

有空的時候,我很樂意往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或者往教室裡看看他們在玩些什麼,聽聽他們在聊些什麼,和他們一起聊天,他們很樂意跟老師說些家常,跟學生在一起聊天很溫馨,也更能瞭解他們內心的動態。他們也更親近老師,更喜歡聽老師的話了。

三、培養他們的學習愛好。

儘量把課堂變得活躍些,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感。讓知識更貼近生活,更有趣味些,這樣學生更輕易接受,並對學習產生愛好。

四、說好普通話。

為什麼一定要說好普通話呢?由於學生的模仿能力超強,他們特別喜歡模仿老師。再說了,老師和學生在一起的時間很多的,在一起時間久了,潛移默化中,學生受老師的影響很大耶。你的普通話不好,學生能說好嗎?普通話說得好,學生更願意聽你的課,也會更加佩服你,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和學生一起努力說好普通話,起好示範作用真的很重要!加油,加油喲!

這是我的一些深有感慨的體會,如有不足,歡迎指正。好讓大家更好地探討最佳的教育之道!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7

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我們還應充分重視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實際狀態。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時並未達到教師的期望,學過的東西學生並沒有掌握好,有時又遠遠超出教師的想象,許多課本上尚未涉及的知識,學生已經知道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課堂上,我們要隨時隨地關注學生的反應。學生注意力不集中,我們寧可不講,讓學生先放鬆一下,活動一下。學生沒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般也不能往下講另一個問題。也就是說,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態,及時調整教學方案。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態教學,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8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學語文老師,從08年安師大畢業後,我來到了三十八中學任教,這裡人才濟濟,精英輩出,帶著年輕的夢想和追求,我成了兩個班孩子的語文老師。轉眼,4年過去了。由最初的忐忑沒底,到現在的從容應對,我從老教師們那裡汲取了豐富的教育教學技術,自己也多多去看書研讀,總結點滴的經驗。欣慰的是,我的兩個班不管是畢業的那屆還是現在的這屆,成績一直都是同層次中的前列。現在,把我點滴的教學經驗簡單羅列一下,渴望交流中有所提升

一、認真學習,樹立新的理念

通過學習新的《課程標準》,使自己逐步領會到“一切為了人的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了學生主體觀,貫徹了民主教學的思想,構建了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新型師生關係,使尊重學生人格,尊重學生觀點,承認學生個性差異,積極創造和提供滿足不同學生學習成長條件的理念落到實處。將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重視了學生獨立性,自主性的培養與發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

二、細研教材、潛心備課

教學中,備課是一個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環節,備課不充分或者備得不好,會嚴重影響課堂氣氛和積極性。曾有一位前輩對我說:“備課備不好,倒不如不上課,否則就是白費心機。”我明白到備課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費大量的時間在備課之上,認認真真鑽研教材和教法,多方參閱各種資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準確把握重難點。在制定教學目的時,非常注意學生的實際情況。教案編寫認真,並不斷歸納總結經驗教訓。同時注重課堂教學效果,針對學生特點,以愉快式教學為主,不搞滿堂灌,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為主線,注重講練結合。在教學中注意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由於準備充分,教學效果明顯,學生易於接受。

三、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應試教學課堂圍繞知識目標而展開,儲存繼承前人積累下的經驗和體驗,但忽視了學生創新、動機、興趣、情感、意志。如何啟用所需的先前經驗,萌動

求智慾望呢?我嘗試著以下的方法:

1,用新穎的匯入調動學生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匯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上《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這一課,我從生活中搶劫需被判刑引入到英法聯軍搶劫卻召開慶功會,調動學生情感上的痛恨。還有上《行道樹》我用田震《好大一棵樹》的音樂匯入,學生在音樂的輕鬆氛圍中走進文字。我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匯入方式以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2用輕鬆愉悅的師生關係活躍課堂

教學課堂上感受到親切、和諧、活躍的氣氛,教師已成為學生的親密朋友,教室也轉變成為學生的學堂。學生再也不僵化呆板、默默無聞、做模範聽眾。他們個性得到充分展現與培養:或質疑問難,或浮想聯翩,或組間交流,或挑戰權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組間互動,環境互動。在有限時間內,每一位學生都得到了較為充分的鍛鍊和表現。教室中再不陰暗冰冷。課堂上充滿著陽光、平等、和諧與交流共存、挑戰與沉思同在。活躍的思維,頻動的閃光點,讓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師的授課既源於教材又不唯教材。師生的情感與個性融在其中。現實的生活進入課堂,學生在互動中求知,在活動中探索。既輕鬆地掌握了知識,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能力。學生的整體素質有了質的提高,語文課堂真正煥發出它應有的活力。

3用積極的探究提升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我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

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我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四、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1、利用早讀課時間讓學生大聲朗讀,以提高他們的語感。

對於有些同學,說的能力相對較弱,有的學生回答問題語言不連貫,他們語言表達能力較差,這樣也制約了他們的閱讀及寫作能力,所以我對兩班中這樣的學生規定每天早上必須大聲朗讀20分鐘,然後站起來讀給全班聽。經過這樣的訓練,學生的朗讀水平有了明顯的進步。

2、組織各種形式的朗讀演講比賽

在平時的課堂上,我經常讓幾個同學自選對手,朗讀PK一下,全班學生點評。學生們都躍躍欲試。還有,我會定期給一個題目,自選美文,小組推選人員,組組之間對抗,有時是一組四人共同演繹,和其他組比賽。有時是邀請其他班的到我們班來參加對抗。經過這樣長時間的訓練。我班的整體朗誦水平在同年級可謂是首屈一指。每次學校組織的演講或朗誦比賽,我班都幾乎是名列前茅。

五、加強課外閱讀、寫作和習字訓練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我繼續加大訓練力度。為此,我規定學生每週都要閱讀兩篇課外文章並寫兩篇作文。課外文章的閱讀要適合國中生,寫作訓練是每週三一次,週日一次,其中一篇寫所讀文章的讀後感,另一篇以本週內所聞、所見、所經歷的事為主,也可以寫些自己的感受等。同時,兩班裡也有不少學生卷面書寫不認真,為了提高他們書寫能力,我規定他們每天必須練字,每天一頁,每週一交上來。所練內容主要是以字帖為主,也可以以抄課文,總之要認真書寫。經過這麼長時間訓練,他們進步還真不小。

在千頭萬緒的教學中,我的這點小小的總結也許只是個人一點不成熟的方法。在浩瀚的語文世界裡,我願一直快樂的徜徉於此。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9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理想教育和科學興國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師守紀、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學生由技能的學習提高,直至思想的昇華。然而,國小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既講“文”又傳“道”,“文”、“道”有機滲透呢?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三點體會德育滲透的內容很廣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國小語文課的幾百篇課文所涉及的德育滲透內容,方方面面無所不有,但每篇都有側重面。教師要找準每篇課文的滲透重點。如政治教育包括: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的課文有《開國大典》,《圓明園的毀滅》,《難忘的一課》等等。思想滲透包括: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滲透包括: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助人為樂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觸控春天》,《網上呼救》,《鄉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質滲透包括: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全神貫注》、《父親的菜園》、《魚游到了紙上》等等。有了重點,就能在備課、講課、作業佈置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中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滲透的效率。

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內容,按照課文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國小語文第九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全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兒時的巴迪寫了一首兒童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當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正是因為這兩種決然不同的風,讓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對自己,最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親工作那麼辛苦,家裡那麼窮,可母親從不剝奪兒子讀書的權力,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呀!正因為有偉大的母愛,兒子也突然間長大了。用媽媽給的買書的錢買了奢侈的罐頭——給媽媽吃。確實是很感人啊!

針對課文特點,設計滲透方法。

1、“設身處地”的方法。通過採用心理換位的方式,使學生在心理上改變角色,這樣可使其與作者、主人公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容易把對文章中的思想內容學習變成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如《悲壯的一幕》、《大江保衛戰》、《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長》等課文部可用這種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體會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

2、“身臨其境”的方法。通過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動過程,把抽象文字元號描述的事物還原,形成相應的新形象,可以增強學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激發他們潛在的情感。如《將心比心》、《尊嚴》、《風箏>等文章可用這種方法。這些課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黃果樹瀑布》,《富饒的南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中描寫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景物,已經融進了作者讚美之情,不再是純客觀的景物,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課文中美的內容、美的語言、美的畫面、美的情感,對學生無疑是一種薰陶感染,會情不自禁的讚歎祖國之美。如《黃果樹瀑布》是作者李有貴被黃果樹瀑布壯麗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寫下的一篇散文。教學時,可放錄影,聽水聲、瀑布聲,還可放錄音,讓學生練讀:自由朗讀、伴樂朗讀、背誦。要求讀得入情入景,陶醉於美景中,自然他們的心靈得以美化,愛國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國有這樣美的大好河山,有誰又會不去熱愛她呢?

3、“直觀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課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收、理解,這就需要準備充足的掛圖、教具,使教材內容變為直觀的東西,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強印象。只有學懂課文,德育滲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啟示》等文章,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可用這一方法。

4、“課外活動”的方法,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組織興趣小組,開展演講、板報、設計製作、課外勞動、調查報告、知識競賽等活動,建立校內與校外、學習與生活的聯絡,在活動過程中去學習、理解,激勵學生學習動機、情感,能夠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應針對學生真實思想進行適時教育。好像細雨潤物一樣,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覺地受到思想品德的薰陶。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素質培養,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師應有強烈的“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造就一代新人”的責任感必將促使我們去發現,去總結各種方式方法,使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素質培養的嘗試日臻完善。

總之,國小語文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開闢各種渠道,積極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到課外活動中,也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使學生健康成長。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0

生命科學是一門實驗性科學。到目前為止,人們對生物的所有認識幾乎都是來源於對實驗的分析,人們對生命現象的分析、推理和解釋也都需要實驗來提供證據。在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有失敗的苦惱、有成功的驚喜、有不被承認的無奈、也有堅持真理的而鬥爭。可以說隨處都是艱辛的經歷和富於挑戰的歷程。在這些經歷中,科學家不畏艱辛、勇於創新的精神以及嚴謹求實、謙虛科學的態度,都應是人類寶貴的財富。在中學課堂上如何讓這些寶貴的財富發揮作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是每一個生物教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在七年級階段,學生由於年齡和普遍存在的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表現欲較強,而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意識較差,學習主動性和條理性不強,因此開學初,我就提出了尊重教師、互相尊重和自我管理的三大要求,課堂上以此為指導思想,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引導,要求他們從小事做起,培養自尊、自重、謙虛、誠實的品格,培養自主、合作的學習習慣。

例如在學習使用顯微鏡時,我先借助顯微圖片使學生感受微觀世界的奇妙,激發強烈的學習興趣,然後從“不會用的儀器可以通過閱讀說明書來學習”入手,要求學生根據書上的顯微鏡使用說明完成取鏡和安放,認識顯微鏡的構造,並動手嘗試體會各個構造的功能。進行簡要分享後,圍繞“如何能在目鏡中看到光亮”這一問題進行觀察思考、動手嘗試和操作要領小結。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高漲。接下來在我稍微一指導完成觀察就水到渠成了。在整個一節課的學習中,始終要求並安排學生兩人組對,互相檢測、分享。這樣改變了傳統的老師示範一步學生做一步的教學方法,給學生自己嘗試的機會,學生從中體會到學習不僅僅是聽教師講解,更重要的是自己探索、自主學習。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培養了探究與合作的精神。現在的學生中獨生子女佔絕大多數,他們的性格特徵中有一些共同的弱點,比如不善於替他人著想,缺乏協作精神和團隊意識。在生物課堂上通過分小組活動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強化了組內合作和組間協助,在活動中學生體驗了團隊合作中應注意的問題,組間評比的規則等。這樣教師有效的向學生滲透了合作意識和互相取長補短的德育教育。

例如,學習環境因素對生物的影響時,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把學生每七八個人分成一個小組,學生自己選出組長,記錄員。每人有分工,有任務,在活動時充分參與到探究過程中。課堂組織中通過組間評比,調動學生本組合作的積極性,提高效率和解決實驗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2、開展社會調查是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一個好的調查活動結束,學生的收穫絕不僅僅侷限於生物學的點點要求,更多的,是在活動過程中學會學習、做事、做人的態度和方法。這其實就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也是對學生最重要的教育。

例如開展調查活動:調查克隆技術對人類未來生活的影響。我告訴學生最基本的原則:如何開展才能更加科學合理,更具說服力;如何才能進行更順利?我只在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及時給以幫助和指導。為了發揮各自的優點,或者彌補各自的缺點,學生自然會在活動中結成小組。一個好的小組,應該有善於動筆的人負責記錄和撰寫調查;有懂電腦的人做網路查資料;有口才好的人進行結論的陳述等活動。學生一開始不會想那麼多,他們憑彼此的喜好結合成為小組,自然也有單打獨鬥的人,但隨著活動的開展他們自然會發現問題,條件允許老師可以給他們重新選擇的機會;但至少,下次活動他們不會大意了,他們也自然會明白在活動中進行分工合作,交流配合的重要。開展調查活動,學生也自然會嘗試走出班級、年級甚至學校,嘗試和同班同學、校友、老師乃至社會上的陌生人進行溝通交流。他們發現,同樣是關於克隆的問題,是問:“什麼是克隆技術?”還是“你知道克隆羊是怎麼產生的嗎?”是問:“克隆技術對人類的未來有何影響?”還是“你願意克隆一個自己嗎?”,不同的問法效果是不一樣的。甚至,發放問卷、開展談話採訪時,是找行色匆匆的打工仔、上班族,還是公園裡、大路邊的老人婦女、或者社會閒散人物,有所選擇結果就會大不一樣。能不能不斷改進調查方法,針對不同調查物件及時改變相應的話語、態勢;問卷內容以及答題方式,這對調查活動的順利完成非常重要。當然,整個的調查活動,學生在過程中是否認真做事,實事求是,這也能通過學生的活動報告和老師的明察暗訪知道,當然,這對學生也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

3、明確指出要重視理解科學研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科學思維和方法是科學素質教育的核心要素,平常教學過程中強調能力培養,其核心應該是思維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講光合作用一節課上,我是這樣進行教學的:在講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麼的過程中,當講到光合作用的發現是普利斯特利等許多科學家在前人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不斷實踐探索創新以及在同伴的團結合作下才完成的時候,使學生明白任何一件事情靠自己閉門造車,單打獨鬥是不行的,只有依靠集體的力量,具有團隊合作意識才是取得成功的關鍵.每個學生都是天生的科學家.他們生來就對周圍的世界,尤其對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許多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和生物課程的學習中,對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命現象充滿了熱情,並在探索生命規律的過程中能夠產生興奮感和充實感.生物學教師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對生物科學產生好奇,進而將這種好奇心保持下來,並將其轉變成對科學和對學習科學的正確態度.學生尤其對科學發現過程興趣盎然,利用這一點,老師常常將講述實驗過程轉變為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過程,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和創造力.通過這樣的學習,跟同學們感興趣的事情聯絡在一起,既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在掌握知識的同時讓他們瞭解了培養科學素養和運用科學方法的重要性,可以說是將德育教育與生物的課堂教學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書育人決非一日之功。要想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更好的滲透德育教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工作,它需要生物教師多花時間和精力,找到德育教育和學科教學的最佳結合點,才能使德育教育收到最佳的效果,因此,我還需要繼續努力研究探索和總結。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1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我們必須從小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為他們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課堂教學是一個主要的渠道,也是國小語文進行創新所必須要走的一條路。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對課堂教學進行創新。

1、對課型進行創新

一般情況下,每次上課時,教師都會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為輔,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探索和創新,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較為固定的課堂教學形式,也是一種基本的課型。因此,對課型進行創新就是要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進行自讀自悟,將課文中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悟”出來。如進行《夜鶯之歌》的學習時,我就讓學生談談感想。有的學生對小夜鶯機智勇敢的精神進行了分析。有的學生分析了游擊隊員與小夜鶯的默契,明白了側面描寫的重要性。還有的學生分析了小夜鶯高超的口技,無論是學夜鶯唱,還是學杜鵑叫,都和真的鳥叫聲一樣。經過討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加深刻,那些細節方面的問題也被學生挖掘了出來。討論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落到了實處。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我們要通過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來促進創新行為的落實。

2、激勵創造興趣,鼓勵創新精神

前蘇聯知名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表明,學習的願望和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教師的一些活動計劃和探索才變得有意義。沒有求知慾便不存在學習。所以,身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讓他們合力擦出學生進行創作的火花。努力讓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習成為一件換髮著吸引力的事情,讓學生自覺、自願地參與到學習中。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的進步行為給予及時恰當的表揚,不斷增進學生的信心,讓學生能夠在成功的鼓舞下繼續學習,從而獲取更多的進步。教師在善於在教學中進行啟發,奇妙地設計一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的思維隨著問題而活躍起來,使其精神被振奮,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

3、鼓勵創新行為,提倡同中求異

在語文學習中,同中求異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求同,是體現在識字、閱讀、作文上的一些統一要求上。求異,則表現在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作文的構思上。對於統一要求的部分,學生容易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不能體會到獨立的快樂,讓學生的思維受到相應的束縛。所以,語文教學要注重求異,也就是鼓勵不同。比如,學生在理解課文詞句和整篇內容的時候、在對文章大意進行概括的時候、在對課後問題進行分析和回答的時候,都不要求學生們的答案統一,而是鼓勵多種答案並存,這便是讓學生享受創新思維的良好途徑。學生在進行語文內容的掌握和理解的過程中,學生個人的感受和經歷對理解程度的影響很大,學生的表達會體現出非常明顯的個體差異性,表明了語文學習的創造性特徵。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務必要堅持同中求異的思想,讓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4、對教學手段進行創新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逐步走入了國小課堂,為我們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的輔助作用。多媒體具有強大的資訊輸出功能,它能為學生帶來立體的刺激,使學生的多種感官都參與到認知活動中來,變抽象為具體、複雜為簡單,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的創新意識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激發,促進課程教學的不斷優化。

5、對教學語言進行創新

教學語言能夠反映教師的綜合能力,也是學生能夠感知最為迅速的因素。對教學語言進行創新是教學創新中最為直接和外在的因素。每個教師的教學語言都有自身的風格。風格化語言的形成是教師個體精神的外化,它的形成非一日之功,只有當教師對於創新達到了一種自由的成就階段,它才會逐漸產生、發展並最終形成。此外,教學語言並不只是教師所說的話,它還包括教師的體態語言,即教師的面部表情、目光以及手勢等。我們的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藝術創新過程,教師要將有聲語言和體態語言充分地調動起來,二者相互作用,形成有效合理,創造一種形式多樣,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的教學語言,使學生對教學產生一種美的體驗,強化他們的審美感受。

6、對板書進行創新

板書是教學內容的濃縮,對於整堂課來說,板書的作用是總結學習內容,提醒學生注意本課的主要脈絡。要想使板書新穎別緻,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教師就要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挖掘,發現其潛在的構思線索,將課文的內在結構以一種直觀的形式展現出來。同時,板書要形象、生動,如果可以,還要配上一些簡筆畫或幾何圖,凝聚課文精華,從微小之處探尋課文,將所學內容以創新的形式定格。如學習《龍的傳人》一文時,我先利用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幅簡單的龍的形象,然後結合課文中對龍的描述“角似鹿,頭似牛,嘴似驢,眼似蝦,耳似象,鱗似魚,須似人,腹似蛇,足似鳳”邊說邊畫,並不時地諮詢學生的意見:“大家看老師畫的角像不像鹿?”等我畫完,學生基本上就能將龍的這幾個特徵都記住。到課堂的最後,我又將一些與龍有關的成語整齊地寫在了黑板上。在進行板書的創新時,教師只有讓學生充分地參與進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板書的設計與完成環節,才能使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為深刻。總之,教師要對板書的形式進行創新,力求新鮮生動。這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有效體現,也是我們進行教學創新的一個目標。

結語

綜上所述,科技和經濟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而創新型人才毫無疑問地成為目前時代需要的人才型別。在各科教學設計中都將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思想融入其中,國小語文的教學也不例外。國小語文是重要的基礎學科,要在實際教學中踐行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保持創新精神,其次要鼓勵學生的創新行為,提倡在學習時同中求異,最後要恰當地引入教育遊戲,讓學生在一種活躍的思維狀態下獲取知識。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2

在長期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有過困惑,有過思考,也取得了必須的提高。現把自己平時的一點心得拿出來“晒晒”,期望大家能給予指導與幫忙。

在我個人認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還記得我上國小時就經常在語文課堂上“溜號”或睏乏了。可是,如果能把音樂,美術和表演帶到語文課堂教學當中去,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畢竟小孩子生性活潑好動,他們對音樂和表演的興趣遠比學習語文的興趣濃厚。

一、巧用音樂渲染課堂氣氛。

音樂能發展人的思維,給學生最大限度的聯想空間,並且給人無限的美感,讓人盡情想象,思索。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新增些音樂元素,或配樂朗誦,或讓學生唱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歌曲,就不僅僅能調動課堂氣氛,還能調動學生的進取性。如:在教學《鋤禾》這一課中,我教學生改讀為唱,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安排繪畫加深直觀認識。

語言文字是一種抽象的符號形式,美術卻是直觀的藝術形式,並且美術在啟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本事和抽象概括本事等方面有其獨到的效果。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合理地安排學生進行繪畫,不僅僅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進取性,並且能更深地理解課文的資料。例如:在教學《雲房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印象畫出心中的“雲房子”,加深了學生對“雲”的直觀認識和這一課的理解。

三、即興表演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交流,但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學效果的好壞,關鍵看學生掌握了多少知識。孩子有一種先天的表演慾望,我們在教學中如果能利用這一點做文章,有時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教學《秋姑娘的信》這一課中,我讓孩子分主角進行了表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課堂的資料如果換一種生動可見的形式,將會更地深刻留在學生腦海。

教育呼籲創新,打破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大勢所趨,不可阻擋。加強語文與音樂、美術等學科的聯絡,把讀與唱、畫、演等有有機結合,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是一個重要的趨勢。不僅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並且能夠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3

有效教學要求英語教師具有精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具有較廣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識;同時,教師須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能夠自如地駕馭教材和課堂教學過程,瞭解新教材特點,恰當地制定教學計劃,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所以,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以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並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絕不能閉關自守、滿足於現有的成績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觸專家,學習新的教育教學方法和理念,並付諸實施。在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同時,必須加強自身修養,對待學生必須循循善誘,樹立“一切為了學生、一切服務於學生”的意識,努力建立平等、民主、和諧、教學相長的新型師生關係,實現人的個性的充分自由發展。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了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減少失誤和紕漏,多年以來,反思是我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反思和與同事探討的過程之中,我發現了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其一,對教學工作的困難認識不足,沒有耐心;其二,對學生的瞭解不夠,缺少愛心;其三,對數學教學的特點把握不好,不夠細心;其四,對數學教學的目的理解不清,不務本。因此,我認為,國小數學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學教學要有必要的愛心,不可冷若冰霜。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認識活動都是在情感的動力影響下進行的。 “只有親其師才會信其道” 。學生的學習興趣往往以教師的情感為轉移,如果教師把愛心寓於教學之中,通過富有情感的語言、動作、表情,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一種信任佩服的感覺,學生就會以積極主動勤奮向上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多一些真誠的關懷和幫助,給學生以學習的信心和勇氣,使學生變“厭學”為“肯學”,變“肯學”為“好學” 。這樣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漲興趣濃厚,從而產生學習的激情和動力。因此,調控教學的情感,創設一種民主交流、親切和諧、師生情感思維共鳴的課堂氣氛,是全面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重要途徑。

對學生的愛心應該是真情實意,不應該是虛情假意,特別應該是持之以恆的,有教學過程,就要有愛心伴隨,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面目表情,甚至是他們的身體狀態,並能夠及時的對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做出相應的調整。

二、數學教學要有足夠的耐心,不可操之過急。

1耐心答疑,培養學生好問的學習習慣。

國小數學是基於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科,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在提出問題的前提下解決問題,其實,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更為重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細緻,耐心地回答好各種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使每一位同學的每一個問題都能夠得到滿意的答覆,甚至是學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莫名其妙的問題都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萬不可敷衍了事,更不能置之不理,作為國小數學教師,應該在答疑上多花時間,多下功夫。

2耐心引導,關注學生的意志品質。

一般情況下,不少學生對數學的印象是枯燥、難懂,教師則信奉“嚴師出高徒”的古訓,對待學生的學習缺乏耐心細緻的引導,造成一部分學生討厭數學,甚至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更談不上使學生具備克服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的意志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考慮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注意給學生提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有機會經歷克服困難的學習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中既獲得成功的體驗,又有面臨挑戰的機會和經歷,從而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持之以恆,潛移默化的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也應該有足夠的耐心。

3耐心輔導,關注後進生的發展。

後進生是遲綻的花蕾,是待開發的資源。後進生是相對的,變化發展的,沒有一成不變的後進生,後進生是可以轉化為好學生的,那麼如何轉化後進生呢?對後進生充滿愛心,只有熱愛後進生,才能做好他們的轉化工作。前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這就是說,對後進生要動之以情,要細緻耐心地進行輔導,使他們的心在溫暖的關懷中漸漸融化,才能點燃他們追求上進、成為優秀生的希望之火。

三、數學教學要有十分的細心,不可粗枝大葉。

不細心,粗心馬虎是作學生的通病,也算非智力性錯誤的一種,這一直都是一個問題,其實克服粗心大意,培養嚴謹細緻的思維品質是學習數學的目的之一,首先,教師要做好示範和表率。教師的板演,批改作業的字跡、符號,一定要規範、整潔,以便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其次,教師要善於總結經驗,歸納方法。比如我教給學生計算的檢查方法是:一對抄題,二對豎式,三對計算,四對得數。審題的方法是兩看兩想。即:先看一看整個算式,是由幾部分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方法應如何計算;再看一看有沒有某些特別的條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簡便方法計算。不要盲目地進行簡便運算。再次,要教育學生養成驗證的習慣。看所得結果是否符合實際,是否符合題目要求,代數式的變形是否符合邏輯,考慮問題是否全面周到。另外,對於常見的易於馬虎的地方要經常性地強調,並要提出要求,這樣有利於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然而,培養學生細緻,嚴謹的思維品質是一件費時,費力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老師的潛移默化作用是相當重要的,老師自身的教學必須是細心的,嚴謹的。

四、數學教學要有務本的精神,不可捨本逐末。

有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身為教師,首先要務本,本立則萬法可成。何謂本?其一是以德為本,修身立德,這也是教師的社會責任所決定的。師道猶如君道,師道尊嚴,一日為師,則終身為父。作為一名教師,第一要務是加強學習和立德,既要有才,又要有德。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為人師表。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身教重於言傳,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對自己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善始善終,表裡如一,言行一致。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風範感染他人;以自己淵博的學問折服人,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自古來,唯有有德者方可為人之師。其二,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本,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要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能力,那麼,他們就能隨時獲取知識,但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都想亟不可待地教會學生必要的知識,忽略他們獲取知識的過程,忽略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我們在無形中就偏離了教學之本。其三,以教本為本,這是一個更加具體的教學要求,然而也是十分重要的。近幾年,受社會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忽視了課本在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教學時要以課本為本,讓學生在學習,鑽研,挖掘課本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教學和學習都是務實的工作,不能走任何的捷徑。

總之,“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教學工作任重道遠,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想著一蹴而就,應該以高度的工作熱情,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和細心嚴謹的工作作風,務本求實的工作精神,以學生的發展作為自身的工作使命,紮紮實實,一絲不苟地上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關注好每一位同學,只有這樣,我們的數學教學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教育教學質量的心得體會 篇15

兒童在愉快的氣氛中進行學習,可以消除緊張的情緒,抑制學習中的疲勞,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興趣,使內心世界變得活潑、開朗,從而有效地改善他們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和實踐能力。下面,就自己幾年來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開展愉快教育談一點看法。

一、要精心設計好匯入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六七歲的孩子,剛走進學校開始學習文化知識,還沉浸在童話故事的世界裡,腦袋裡想象著小動物們的活動,他們很愛聽大人給他們講一些小動物的故事。根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我常把書上的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絡起來,編成一個個故事或者遊戲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去聽去想去演去講,激發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整節課沉浸在快樂的海洋裡,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如,在教學“100以內數的比較大小”時,編了一段這樣的小故事:今天是小松鼠的生日,小牛和小山羊約好,一起到森林裡給小松鼠慶祝生日。去森林要坐公共汽車,他們一大早就到車站,買好車票。小牛的座位號是23,小山羊的座位號是25。過了一會兒,小猴司機開著中巴車來了。小猴司機想考一考小牛和小山羊,給他們說,誰的座位號數大誰就先上車。小牛和小山羊都還沒有學過比較兩位數的大小,你看看我,我看你,不知道怎麼辦。他們想回去問問小狗,可時間又來不及了。小朋友,你們能幫幫小牛和小山羊嗎?孩子們個個躍躍欲試,積極性很高,誰都想幫助小牛和小山羊。

二、在遊戲活動中,輕鬆自如的學習

國小一年級的學生,都是剛剛入學的兒童,天真浪漫,愛說愛動,對自己的行為約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課堂上,有時要玩一會兒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傳統的教學思想把這些特徵視為影響學生學習的缺點加以約束,限制學生“動”,強制聽課,有的還認為是患了“多動症”。上課不專心聽講,老師批評,家長責備,他們上課時像是被捆住了手腳,束縛了思維,完全處於被動地位,上一堂課下來又苦又累,從小產生厭學情緒。長此以往,形成大面積的後進層面,日積月累,延誤孩子的一生。所以遊戲、玩樂,是兒童的天性。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適當的遊戲活動,既有助於學生體力、智力、交際能力的發展,又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國內外的實踐也證明,科學的採用遊戲教學將大有稗益。,我就經常在教學中採用做遊戲這一教學手段,且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我在教學《數字5的讀寫》時,授課前,設計“搶凳子”這一遊戲來匯入所學知識:5名學生圍著4張椅子繞圈,其他學生們唱歌,歌聲停下來後,學生們奮力搶屬於自己的座位,看誰的反應快。通過這個遊戲,學生們直觀的建立了數的概念,瞭解到“4比5少1,5比4多1”,既複習了上節課有關“4”的知識,又引發了學生們學習新課的興趣,一舉數得。

三、要充分利用風趣和幽默

恰當的風趣幽默,能活躍課堂氣氛,起到組織教學的作用,許多有經驗的教師上課時常出現師生開懷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氣氛,這都得益於教學中的風趣與幽默。如在講"雞兔同籠"問題:"有頭45個,足116只,問雞兔各幾何?"時學生心算、筆算後仍面露難色。這時教師下令:"全體兔子起立!提起前面兩足!"學生開懷大笑。之後,教師說:"現在兔子和雞的足數一樣了,上面45個頭,下面多少足呢?"學生答:"45×2=90只。""少了多少足?""26只"這時學生歡快地叫起來"有26÷2=13只兔子,32只雞"。

四、要建立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係

平等、民主、親密的師生關係是創設和諧愉快課堂氣氛的基矗。這種關係應用於課堂,但建立在平時。所以,我們教師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必須首先愛其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就要求教師平素就應不斷培養自己良好的心理修養,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素質。

一年級的課本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並把知識融入到的生活當中,與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中,我還是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方式和習慣,初步學會用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快樂的心情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讓學生學得樂學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