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3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2W

《教育新理念》是一本由袁振國編寫的書籍,以生動形象的語言、豐富貼切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發了從課堂到課程、從學科到學術觀念更新的問題。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體會,希望大家喜歡!

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3篇
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體會範文1

暑假期間,我認真閱讀了《教育新理念》一書,使我對素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覺得大受啟發。

素質教育提出的是一種新的教育理想,它期望形成一種新的教育價值觀,達到一種新的教育境界。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

我國的課堂教學是“去問題教學”,學生沒有問題走進課堂,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學生沒有問題走出課堂,學生的頭腦只是一個儲存知識的倉庫,這不由得使人們對教育的真正功能產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判斷知識和資訊,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文明的成果並不能通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形成與發展。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做到並且強化以下幾點:

一、加強自身的修養,展現新時代教師的魅力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為特點的職業。老師良好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都會在學生的心靈深處留下烙印,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形成學生良好人格的重要條件。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從多方面、多渠道充實自己。

二、愛學生,應做到尊重學生與寬容學生

“教育是人學”。教師勞動的物件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三、要學會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說過:每一個孩子都可能成為非凡的天才,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期望他、教育他。每一個學生都是多姿多彩的,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從閃光點入手,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從而使每個學生都能品嚐成功。老師要用多視角的眼光看待充滿生機活力和個性化的學生,允許每個學生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

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體會範文2

《教育新理念》該書從我們教師工作中經常遇到的問題作為出發點,用較通俗的語言對當代教育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典型案例、教育科學史上的名家名篇名言及其他領域中相關資訊的進行了分析對比綜合,對教育新理念進行了較全面的闡述,為我們教師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啟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習用書。全書包括五部分,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5個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覺得我們應該做到並且強化以下幾點:

一、終身學習、修身養性,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讀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於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為特點的職業。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幼兒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幼兒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多麼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二、尊重與寬容學生、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與意志

“教育是人學”。教師勞動的物件是有著豐富情感和人格尊嚴的、活生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具體的人。人是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應成為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邏輯起點。

1.教師應尊重與寬容幼兒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幼兒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幼兒主動活潑的呈獻。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應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幼兒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幼兒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幼兒;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幼兒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幼兒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幼兒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對犯錯誤的學生,常常讓他們先做一件好事,然後寫一份心理活動說明書,要求反映出做好事前、做好事時,做好事後心靈深處的舊我和新我是怎樣論戰的,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

2. 培養幼兒的問題意識

有一年,上海市一所市重點中學接待了一個美國的教育代表團,主人特地請了一位優秀的物理特級教師上了一節公開課。課上的非常精彩,用我們傳統的評課標準來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內容清晰,教學方法靈活,有理論,有實驗,教學過程活躍,師生互動充分,氣氛熱烈,教師語言精練,教學時間安排精當。課上完了,聽課的中國老師掌聲雷動,欽佩不已。然而美國客人卻面無表情,當接待者請他們談一談自己的觀感時,他們說,這堂課老師問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出來,既然如此,這節課還上它幹什麼?

美國客人的反問讓人振聾發聵。既然學生都能回答,老師還問這些問題做什麼?這節課的任教教師是一位特級教師,可以說代表了我們中國教師的上課的最高水平,然而就是這麼一節我們認為非常優秀,幾乎完美無缺、天衣無縫的課,卻讓美國客人百思不得其解,一語擊中要害!這個要害正是長久以來我們應試教育的弊端的集中體現:我們的學生早已適應了你來問我來答的學習方式,我們的老師也早已適應了我來問你來答的教學方式。

在各種各樣的公開課中,滿堂灌的情況基本上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老師問學生答,這是目前最普遍的情況,表面看起來好像師生互動,氣氛比較好,實際上本質沒什麼改變。這實際上是換了形式的滿堂灌。現在,我們的素質教育提倡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是,在這樣的教育體制、教學模式下,很難真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來。我們必須從頭反思我們的教育觀,我們的學生觀。

3. 增強幼兒的學習信心與意志

在教學中要儘可能使幼兒保持高昂的學習情緒,樹立堅強的信心。在一日活動中教師要依據幼兒的個體差異,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層次不同的幼兒都有收穫,如激發能力強的幼兒解決難度大的問題,對能力相對較弱的幼兒要適當地“讓其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當孩子理解有困難時教師要說“再想想,再看看”的鼓勵話,以此來提高幼兒的學習信心,燃起他們自信的火種,激起他們前進的熱情。我們的孩子小的時候都是很有創造性的。曾經有一位畫家對小孩子的畫喜歡的不得了。坦率地說,別人怎麼也看不出來那些小孩子的畫好在什麼地方,但是畫家說,如果這幅畫是一個成人畫家畫出來的,那麼他絕對是頂尖畫家!也就是說,小孩子都是天生的畫家,他們眼中的世界更豐富多彩,更絢麗多姿,而這些世界往往是成人所看不到的。

三、不斷實踐、重新審視幼兒,把理解與鼓勵作為給孩子們的禮物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並在實踐中提煉出真正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生活中許多有特殊天賦的人、有著異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開始通常不會被人理解,反而被稱為愚蠢或傻瓜。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個性差異,允許每個幼兒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們對待幼兒不能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幼兒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與鼓勵作為給孩子們的禮物。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權威,取消標準答案,讓孩子永遠不停地問下去,終將成為我們的唯一選擇。

袁振國教授思想敏銳,視野開闊,關注現實。在文章中所體現出來的事例典型吸引人,文筆通俗而優美,文中所闡述的觀點,我覺得有很多自己以前朦朦朧朧彷彿感受到的地方,經他或以事例說明或引經據典般地娓娓道來,不覺大受啟發。對於文中倡導的“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給學生固有的知識,而是轉向塑造學習者新型的人格。學校教育的根本任務在於使學習者學會如何學習,學會如何工作,學會如何合作,以及學會如何生存。”有了更深的認識。因此,教師的知識與觀念的自我更新顯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急迫了。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吸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幼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個性差異,允許每個幼兒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們對待幼兒不能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幼兒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與鼓勵作為給孩子們的禮物。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要權威,取消標準答案,讓孩子永遠不停地問下去,終將成為我們的唯一選擇。

教育新理念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

《教育新理念》一書我認真的讀了一遍,文章中所表現出來的文筆通俗易懂,事例典型,文章中的闡述的觀點讓我大受啟發。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就必須用符合教育發展的思想來武裝自己。

文章中的典型案例非常多,如我們經常都會問自己的孩子或者學生:“今天你的作業做完了嗎?”而有一個國家的家長會問自己的孩子:“今天你在學校向老師提問題了嗎?”這讓我感觸很深。中國的教育好象定好了一個框架,任何一個孩子的聰明與笨拙、聽話或頑皮都是有一條條框框來評定的,極少有學生向老師提出質疑。我們應當鼓勵孩子帶著問題走進教室,並且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特別是對一些回答不了的問題,可實話實說,絕對不能敷衍了事,可以讓孩子和我們一起去尋找答案。

中國的課堂教學是“去問題教學”,學生沒帶問題走進課堂,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學生沒有問題走出課堂,學生的頭腦只是一個儲存知識的倉庫,這不由得使人們對教育的真正功能產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判斷知識和資訊,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文明的成果並不能通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該做到並且強化以下幾點:

一、修身養性,展現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職業是一種以造就未來新一代人格為特點的職業。教師的良好人格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是形成學生人格的重要條件。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師人格對於年輕的心靈來說,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業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該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多麼美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的人格。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我教了二十年書了,感覺每一個班的學生的為人處事可以說與班主任都有很大的相似性。

二、熱愛學生,做到對學生尊重與寬容

⒈教師應尊重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尊重學生多姿多彩的選擇,尊重學生主動活潑的呈獻。

⒉教師會寬容學生

寬容,是做人的一種美德,施與這種美德會對受與者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這種寬容並不是放縱。

教育需要嚴師,但更需要“愛”與寬容。對自己的學生寬容,更是一名教師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作為教師,應充分理解、體諒學生的“不成熟”,寬容他們一時的過錯。

寬容是一種修養,能使教師遇到突發事件仍保持一種平等、平和的心態對待學生;寬容是一種胸襟,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廣闊的心胸;寬容更是一門教育藝術,它能使教師不厭其煩地對學生堅持耐心的多方式的教育,給學生以自我反思、認識、改正錯誤的機會和時間。這種做法,既能讓學生自覺認識錯誤,改正錯誤,更能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

三、要做伯樂,具有一雙發現人才的慧眼

生活中許多有特殊天賦的人、有著異乎常人的大智慧的人,一開始通常不會被人理解,反而被稱為愚蠢或傻瓜。

我們的學生中其實也不乏這樣與眾不同看似愚蠢的人,身為老師的我們是不是隻盯著那些分數指揮棒下的“優等生”,而錯把美麗的天鵝當成了可憐的醜小鴨!

教育的終極目標是讓學生學會生存,學會發展。需要教師關注個性差異,允許每個學生自由地發展與個性充分地張揚。我們對待學生不能象“割韭菜似的一刀切”,而是應該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因材施教,我們應當善於用欣喜的目光去發現去培養有獨特個性、富有想象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把理解與鼓勵作為給學生們的禮物,說不定什麼時候真的就會有天才出現。

四、要會創新

當今社會,創造、創新成了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它越來越受到世人的關注,創新能力已經成為一個民族是否具有競爭能力,是否能夠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看,創新是個體意義上的創新,而不是種系意義上的創新,也就是說,創新不創新是就他個人而言的,而不是與別人比是否有所創新。

這就告訴我們,創造力是人人都具有的天然稟賦,它與人的智力水平並沒有簡單的正相關,而更多地與文化習慣、與教育影響相聯絡。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問題意識、問題能力可以說是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的基礎。陶行知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言簡意賅地說過:“創造始於問題。” 問題意識也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當小孩會說話後,說的最多的就是問題:“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可是回頭審視我們的教育教學,家長們面對孩子的這麼多問題,會顯得不耐煩,常常一句話“你長大了就知道了”敷衍而過。老師呢,當孩子回答問題正確時,就會施以肯定和表揚,而回答錯誤或提出荒謬的問題,則免不了要受到批評和嘲笑。可是孩子是因為無知而上學,他們回答問題不正確或提問題淺薄荒謬,這是正常現象啊!所以面對不斷的批評和嘲笑,孩子們回答問題和提問問題的積極性也逐漸降低。久而久之,還談什麼創新?我們作為老師,就是要努力衝破傳統的觀念障礙,要以問題教學為中心,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由教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模式,變課堂教學以知識為紐帶為以問題為紐帶,通過全程引導學生盯著問題進行教學,力使課堂教學更富有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