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新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1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25W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1

今天我以《再回首,在海那邊往前走,路在腳下》為題,把學習參觀後的心得體會與在座的各位老師交流一下)。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新教育心得體會(精選11篇)

4月8日至13日,我有幸與各位領導、老師一起到江蘇海門進行新教育的觀摩學習。我非常感謝領導給我這次學習的機會。在一週緊張有序的日程安排中,我有幸聆聽吳勇老師、許新海局長的精彩報告,參觀了實驗國小、能仁國小、實驗學校附屬國小、海南國小、東洲開發區國小、海門市師範附屬國小、東洲國小、通源國小,觀看了締造完美教室的精彩展示,領略了其獨特的魅力。在這一週的學習中,我收穫了曾未有過的豐盈與充實,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的更新,我的視野得到極大的開拓。下面是我的一點學習體會:

一、校園文化獨特彰顯生命活力

海門在創設育人環境上下了很大力氣,不僅設施一流,而且十分注重文化建設對學生的教育。如:海門實驗學校的“陽光教育”,追求溫暖、共生、激情、多彩的陽光教育生活;海師附小的童話教育,綻放著童話的美麗;海南國小踐行創造教育,打造登攀文化;通源國小的新生命教育,彰顯生命教育活力等。海門的校園已經成為學生髮展個性,鍛鍊特長的樂園。

二、構建理想課堂教學精彩紛呈

新教育的六大行動之一就是構建理想課堂。海門探索構建了以“先學、順導、實練、精講”為核心的“學導式”課堂教學模式。向我們展示了我們理想中“簡約、高效、有趣”的課堂教學。

“學導式”課堂教學模式的含義

“學”指向學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學習內容(學什麼),二是學習過程(怎麼學),三是學習標準(學到什麼程度),就是以過程為核心,以內容為載體,以目標為導向。

“導”指向教師,是指引(引領者),指導(幫助者),它好比道路上的路標(明確方向,不迷途,不走岔道),高速公路上的引橋(儘快通過引橋上高速),交警(確保緊張、有序、高效)。就是幫助學生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道路。

“學程導航”是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經歷學習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程導航”並不是一種固化的模式,而是一種教學思想,它是根據學習的課程和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與規律,指導並引導學生高效地獲取相關知識和能力。

“學導式”教學流程的基本正規化

(一)、揭示課題,認定目標。(3分鐘左右)

(二)、自主學習,建構模型。(10-15分鐘)

(三)、分層練習,完善認知。(12分鐘左右)

(四)、當堂檢測,評價反思。(10-12分鐘)

三、研發卓越課程,締造完美教室

一個完美的教室應該是怎樣的呢?許新海博士說:一個完美的教室是圖書館,是閱覽室;是實踐場,是探究室;是操縱間,是展覽室;是資訊資源庫,是教師的辦公室;是習慣養成地,是人格成長室;是共同生活所,是生命棲居室。完美教室,它以班級文化構建為總體目標,以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為基本願景,以晨誦午讀暮省為基本生活方式,以實施全人課程為基本途徑,以新教育六大行動、每月一事貫穿;用主題統整,以師生為敘事的主角為基本使命。

完美教室的構建應以課程建設為中心,沒有卓越課程,無所謂完美教室。課程就是機會。

在日常的管理中,他們提出要把我們的課桌辦成“星級課桌”。仿照賓館的定級方式,共分五級。課桌的上層放學習用品,下層放生活用品,書包放在上層的右側,小掃帚放在下層的左側……“星級課桌”的稱號不是永久的,每週由衛生委員會進行一次星級評定。這樣,他們的教室就變得更加潔淨了。

元宵節,我們瞭解了元宵節的知識,誦讀著跟元宵有關的童謠,師生一起做了很多的元宵;立夏,讓孩子們在詩歌誦讀、給蛋化妝、為蛋取名,鬥蛋的過程中享受歡樂;清明節,學生們編制白花,吟誦相關的詩歌,自己創作小詩,到烈士墓前獻詩悼念;重陽節,我帶著孩子們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並且一路徒步回校,不僅盡了一份孝心,還鍛鍊了自己的意志,歡笑了一路,學習了一路,鍛鍊了一路。

我也帶著孩子們過有趣的洋節,體會那種別樣的快樂。聖誕那天,給孩子們建立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第二天,我收穫了孩子們帶給我的童話。

常熟尚湖的牡丹,讓孩子們如痴如醉;班幹部競選——教會了孩子公平競爭的理念,並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自己的工作;送蚯蚓回家——讓孩子們突破那種噁心關後,知道小蚯蚓的作用,感受小蚯蚓的可愛;帶著孩子們到東洲公園踏青尋春,在公園裡舉行了賽詩會;箏舞藍天——我們自己做風箏,自己放飛風箏;盲人的世界——讓孩子們知道眼睛的重要;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做泥蛋、品泥蛋。

一門門課程讓孩子們感受了愛,學會了愛;感受了美,學會了創造美;感受了競爭,學會了公平;感受了快樂,學會享受快樂!

四、踐行新教育理念,營造完美教室

通過學習參觀,我對“完美教室”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完美教室”不是把教室佈置得精美一些而已,而是生活在這個房子裡所有的人,通過班級課程的共同朝向一起演繹生命的奇蹟。

“完”就是完整、全面;“美”就是學習、生活幸福。

“完美教室”就是讓師生一起享受完整的、幸福的教育。

結合我班的實際,我們也營造了自己的完美教室。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深秋的海門,層林盡染是一種美;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先生倡導的新教育實驗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散發著光和熱,溫熱了這座城市。教育是海門的一張名片,新教育就是海門的一塊金石,更是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在海門的四天學習,讓我的內心受到感染,受到觸動,受到震撼。新教育實驗喚醒了沉睡的狀態,擦亮了內心的朦朧,點燃了我心中的教育熱情。靜靜聆聽新教育的聲音,接受著新教育理念的洗禮,新教育的種子埋進我的心間,努力地汲取營養,努力生長。

新教育實驗是由朱永新教授發起的一個民間教育改革行動,一個以教師發展為起點,以十大行動為途徑,以幫助新教育共同體成員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

通過學習新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吳建英的主題報告《新教育階梯閱讀課程的研發與實踐》和海門育才國小黃鶯鶯的《永閱讀點亮童心》書香校園敘事,讓我這位普通的國小語文教師越發地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感受到肩負的重任。兒童閱讀,是一項“花的事業,根的工程”。我們要無限相信書籍的力量,用一身書卷味去喚醒兒童的閱讀需要,用一路書香溫潤兒童的精神成長。所以營造書香校園是新教育理念的核心之一。營造書香校園就是創設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多彩的讀書生活,使學校成為傳承優秀文化的陣地、師生共同成長的樂園。朱永新教授說,一個人的成長髮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個民族的閱讀水平。閱讀史教育的最重要活動。我們要在踐行新教育實驗的過程中,注重閱讀對學生的滋養,主要通過“晨誦、午讀、暮省”形式,讓孩子每天能浸潤在中外經典書香裡,在閱讀中感受快樂,養成受益終身的閱讀習慣。

學校可以通過建設濃郁的閱讀氛圍,整合豐富的閱讀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讓閱讀成為師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作為教師,要努力創設濃郁的讀書環境與氛圍,推薦優秀的閱讀書目,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閱讀成為伴隨人終生的生活方式。讓閱讀為孩子的童年播下最美妙的種子,用經典讀物去滋養學生語言,發展學生思維,博覽群書,受到多風格高品質的語言薰陶,豐富學生的體驗,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要用心為孩子推薦好書,必須是經典的額,兒童的,分層的,全面的。有一定閱讀坡度的,要為每一個孩子尋找到此時此刻最適合他的書。通過師生共讀,親子共讀等方式,讓學生沉浸在清朗高貴的語言環境中,產生持續不斷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在母語中狂歡。通過“書香兒童”“書香家庭”“書香班級”等評價,通過舉行讀書節,開展詩詞誦讀活動等方式,激起閱讀熱情,讓閱讀使每一個生命閃亮。引導學生真正做到好讀書、讀好書、會讀書,在閱讀中學會品評,學會聯想,學會咀嚼,學會欣賞,在閱讀生活中以書為友,以經典為友,成為精神明亮的人。

江蘇海門的新教育學習,無論是聽取專家報告還是走進學校,走進課堂,都讓我耳目一新,讓我收穫了滿滿的教育正能量。新教育是一個注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育。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裡,教師的行走方式極為重要。所以要加強學習,加強自我反思的能力,勇於實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追隨新教育的步伐,讓新教育理念滲透到我的教育工作中,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3

本學期,學校為我們推薦的書籍,是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剛拿到書就在書的總序裡看到這樣一句話: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讓我不禁自問,我的教育生活幸福完整嗎?答案毫無疑問是“不”。每天都在為改不完的作業而煩躁,為孩子們的不自覺而苦惱,每次都為他們考試和默寫的分數而大發雷霆。面對著分數唯論的現狀,我很迷茫,我不知該如何取捨,如何改變。怎樣才能讓教師和學生每天都能在幸福、寬鬆的氛圍中過一種完整的教育生活呢?讀了朱永新老師的《新教育》,我似乎找到了方向。

新教育實驗認為,人的一生有許多比考試分數更加重要的東西,其中最關鍵的是關乎一個人一生幸福的最重要的習慣、技能與生活方式。新教育有四大改變:一是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二是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三是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四是改變教育的科研正規化。這四個改變的目標就是讓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因為我們的考試,分數,一日復一日機械的操練,已經讓孩子失去了天真爛漫的笑容。“學習本來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如果學習不能給我們帶來幸福的感受,這樣的教育,我們要它幹什麼?”這是多麼有分量的一句話。新教育強調閱讀,強調寫作與反思,這些都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習慣與生活方式。一個具有閱讀、寫作習慣的人,其實就具備了終身學習的能力,掌握了自主發展的武器。作為教師應該勇敢的肩負起終身學習的生活方式,為學生社會樹立好榜樣。作為教師,我們應當從自身做起,從自我改變,教師的成長能夠帶動學生的成長,教師的快樂能帶給學生快樂。我們應該每天充滿激情,用心去發現孩子們的優點,跟他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新教育中的科研在教室、在課堂,倡導的是一個教育行動。新教育走出來的名師都是能夠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每日記錄教育隨筆、教育隨思、隨想的教師。書中告訴我們成為一名名師的途徑,那就是從現在起,堅持每天寫教育隨筆、教育故事、教育反思。5—20xx年後,你抱著自己積累的教學日記時,你就成為了一位名師。這讓我深深感受到 “認真教學”的深刻含義,我們之所以沒有成名就是每天在重複著自己的生活,改作業、上課,創新的太少。在認真方面下的功夫太少。是啊,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任何事情,說得再好,如果沒有實際行動,都只是一場空。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太多的理想,一路走過,我們總是實現的少,憧憬的多,人的惰性阻礙著自我的超越。我們不要太多的口號,我們需要的是行動。只要行動,就有收穫。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和學生一起行動,一起堅持,一起成長,為實現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共同努力。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4

用“仰望星空,腳踩大地”來形容新教育是再恰當不過了,因為新教育致力於追求一種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學校、理想的教師、理想的課堂、理想的學生……同時,新教育又是一種紮根實踐,用行動來實現理想的教育創新。這種教育理想,正是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思索以及對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點燃了廣大教師的熱情,成為眾多教師創造教育、享受教育、提升生命質量的動力。讀新教育,我的心靈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眾所周知,近年中國正在全方位積極推行“素質教育”。一些教育探索如“主體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實驗也方興未艾。其實無論哪種教育,它們的指向都是教育的本原和終極關懷,願景都是理想而美好的,關鍵是怎樣找到一條通往理想教育的適宜的實踐路徑。

在這方面,新教育的六大行動是值得我們關注與實踐的:營造書香校園,師生共寫隨筆,聆聽窗外聲音,培養卓越口才,構築理想課堂,建設數碼社群。在這六項行動中,我們可以實踐與探索的還有很多很多,怎樣才是有效的?怎樣才是成功的?在不斷的解構與重組中,我們提升的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品質。

1、 營造書香校園

我們語文老師也常有這樣的苦惱:在複習的時候,[蓮 山課件 ]生怕漏掉某篇課文、某個知識點,面面俱到,不厭其煩。可是考試總有遺漏,還考察課外的東西。我們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從長遠來看,我們應教給學生一些受益終身的東西,尤其是在他們的寶貴的青春歲月裡。我想,讀書就是最好的途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個學校即使什麼都沒有,只有書,也可以成為一個學校。足可見,營造書香校園是一種終極追求。

我們可以嘗試的行動有:

⑴推薦閱讀書目。新教育推薦了張中行先生審定的《中華經典名篇誦讀本》,還有《英文名篇誦讀本》,這些都是很好的借鑑。我們學校也可以推出《古詩文一百篇》、《散文一百篇》等等。在新生入學前和畢業生畢業時,我們應該傳送推薦閱讀倡議,做好銜接,宣傳學校。週六可以開放學校圖書館,讓學生自發到校讀書。

⑵開讀書課程。僅僅依靠家庭讀書是不夠的,我們還應該將讀書納入我們的課程體系。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語文課程可以壓縮,可以調整。另外,中午的時間,也可以開發利用。開放學校圖書館,或者增設讀書自修室,都是一種環境的創設。晚上睡前半小時,也應該配合學習型家庭建立活動開展,培養學生的終身閱讀的習慣。

⑶開展讀書節活動。每學期開展一次讀書節活動,為期可以是一個月,發讀書倡議,搞誦讀、演講、讀書筆記展覽等活動,評選讀書明星、書香班級、書香家庭等。

⑷創辦文學社。文學社,可以展開讀書指導活動,可以邀請名家入校交流,可以創辦刊物等,成為文學愛好者的活動。

2、師生共寫隨筆

優秀教師的價值不是體現在優質課上、領導的表揚上,而是在學生身上,從孩子身上找到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他們一起相互編織有意義的教於生活,才是教師的價值所在。

這也正如書中講到的,“一個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後重複五年十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五年。一個實實在在教五年的人,與一個教了一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成就是不一樣的”。

日常的工作中,自認為整天和孩子們一起盡情地享受著成功的快樂,共同體驗著成長路途上的挫折與失落。可是很多時候,自己只是激動一下,興奮一刻,難過一陣,後悔一回……也沒有付諸筆端,便不了了之。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這些‘火花’不久就煙消雲散了”。現在想來,真為曾經流逝的歲月而感慨,真為逐漸模糊的記憶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師應該成為新教育實踐中的“有心人”,要及時地記錄教育現象,記錄自己的感受,記錄自己的思考等。因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這成功的背後靠的不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

我們真的應該從原點——學生出發,踐行作為教師的理想。無盡的歲月不會給我們無言的結局,我們的教師一定會書寫著自己的生命傳奇,我們的教室也一定會誕生出卓越的學生。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班級部落格、班級日記、個性隨筆、學生成長記錄、課堂敘事、班主任筆記等,只要我們的老師拿出火熱的激情,銘記下我們的教育歷程,我想一定會留下豐厚的痕跡。

3、聆聽窗外聲音

窗外的聲音,可以給我們更多的啟示。邀請社會名流、企業家,甚至普通勞動者到我們的學校作報告,讓學生有目的地接觸社會,讓學生多通道地聽到成功的聲音。我想,只有開闊視野,才能激發激情,讓學生學有榜樣。惟有開啟校門,走出封閉,我們才能領略更多的精彩,學校才是師生成長髮展的動感地帶。

在組織聆聽窗外聲音時,我們可以請進來,也可以走出去。利用家長委員會這個平臺,聯絡實踐基地,讓家長關心教育。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節日或紀念日,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到校進行專業引領。我們還可以組織一些社團,邀請相關專業人員進行專業指導。我們還可以利用一些交流平臺,加強對外合作。

4、構建理想課堂

曾經有人把傳統的“老師苦教”比做插秧。多年來,農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為付出的勞動越多,就會收穫的越多。可是這樣既折磨著秧苗的根系,又沒給他們留出足夠的生長空間,破壞了秧苗自由生長的規律。於是秧苗們擁擠著,無奈著,無法發展。後來人們發現了“拋秧”的方法,減少了勞動量,卻保護了秧苗,給他們帶來自由生長的歡快,也當然地帶來了高產。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說:沒有人能教會任何人任何東西。也就是說學生學會任何東西,最終都要通過自己的內化,這個最後的過程並不是老師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的知識的獲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

試想,一層樓面,十幾間房子內,集成了各類學科的各種圖片、實物、儀器、模型,學生們在這邊可以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可以探索科學世界的奧祕,可以動手製作各類航模。或看,或聽,或思,學生知識與能力、實踐和操作將得到全面的培育。

因此,教師的核心任務,不是自己“教”,而是組織學生“學”、服務學生“學”。他要為學生創造生機勃勃的、令學生“忘我”的課堂。

學校教育是為了一時之需還是終生之用?可為什麼“中國的學生在校學的很多東西一輩子都用不上”?學校教育應多交給孩子一生有用的東西,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認真地思考哪些是一個人一生需要的。我想,除了上述的行動外,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很多……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5

認識新教育,我領略到了新教育專家的風采,感受到了新教育所散發出的無窮魅力,彷彿整個人也起了質的變化,對學生、對課堂、對自己的工作也有了新的認識。

一、讓人感興趣的兒童課程

“晨誦—午讀—暮省”(包括晨誦、讀寫繪、整本書閱讀)這一兒童生活方式課程是新教育實驗開發較早也是迄今為止最為成熟的一個專案,從粉紅到深藍,從毛蟲到蝴蝶,專家為我們清晰地呈現了一個和孩子同步成長的閱讀路徑。無論是那些開啟黎明的美麗詩歌,那些精彩有趣的繪本故事,還是那一本本被反覆甄選出來的經典著作,都被孩子們、甚至我們老師深深的喜愛、著迷。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這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

二、吸納有效框架精髓,匡正我們的課堂

“構築理想課堂”也是新教育實驗的核心專案,目前他們以藉助有效教學框架提高教學效率為主。隨著學習的深入,有效框架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課堂三大核心要素,教材、教師、學生三者在框架中得以突現。用教材教什麼,即你為這節課制訂怎樣的目標;圍繞核心目標教師安排哪些策略,即教師的教學板塊組成;學生在每個板塊中的個體表現,即學生的學習清單。我們的課堂即圍繞“有效”二字做文章,課堂有效,這節課就是成功的;課堂無效,這節課就是失敗的。

三、教師專業閱讀, 促進專業成長

在學習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張碩果老師、王羽校長的講座之所以能吸引人,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好讀書,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並將讀到的悟到的實踐於自己的課堂,反覆磨練。而每一個老師要取得成功,獲得專業的進一步發展,名師是目標是方向,名師的成名祕訣更是學習的指路航燈。深厚的文化底蘊來自讀書,來自不斷地學習實踐。只有引導教師明確讀書是永久的真正意義的備課,實踐反思與讀書相結合,才能幫助教師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張和思路,教師專業才能發展。但在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不難看到,有的老師雖然會教書,但不喜歡讀書,“沒有時間!”這是很多教師給出的不閱讀理由,他們靠的是一年一年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傳道、授業、解惑;有的教師迫於考試壓力和業績考核,只關注教參,而排斥其他讀物。由此帶來的是教師教學的程式化,教師人文與科學素養的低迷以及愈來愈嚴重的職業倦怠現象,日益成為教育質量提升的“瓶頸”。

所以,我認為,新教育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促進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成長。以前,我們只知道學生成長,從來沒有人把教師的專業化成長這樣真真切切地擺到大家面前。新教育,就是這樣一個注重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育,他注重的是教師這樣一個鮮活的成長。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6

最近利用跟崗學習的時間,細讀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書,對新教育有了更系統的認識。對新教育實驗有了進一步的瞭解。新教育實驗是一個以教師的事業發展為起點,以六大行動為途徑,幫助教師和學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目的的教育實驗。其基本思想是:一、新教育的核心理念: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二、新教育的價值取向:“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三、四種精神:1、追求理想的執著精神。2、深入現場的田野精神。3、共同前行的合作精神。4、悲天憫人的公益精神;四、五大理念:1、無限相信學生與教師的潛力。2、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3、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4、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5、讓師生與人類的崇高精神對話;五、四大改變:1、改變教師的行走方式。2、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3、改變學校的發展模式。4、改變教育的科研正規化;六、六大行動:1、營造書香校園。2、師生共寫隨筆。3、聆聽窗外聲音。4、培養卓越口才。5、構築理想課堂。6、建設數碼社群。

朱永新教授認為,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實質上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民族的閱讀水平。他說,在學校就要讀書,讀書就意味著教育,學校就是一個師生共同讀書的樂園。而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又直接受教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的影響。教師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

讓孩子們能在他們的童年和那些美好而永恆的經典相遇,讓這些經典為孩子們鋪展一個豐厚廣闊的智力背景,這正是兒童課程的真正價值所在,也是我學習感受最深的一點。我們的學校就在這種觀念的影響下,開展了“好書伴我行,智慧滿人生”的金典讀書活動。

另外,朱永新教授認為,教育與理想是一對孿生兄弟。教育是培養人的事業。人是物質與精神的統一體,人不同於其他動物的重要特點是人的精神性。教育的理想境界是: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這也與新村國小的辦學理念不謀而合),成為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舞臺,成為學校提升教育品質的理想平臺,成為學生、教師、學校共同作戰的理想空間。人的理想層次越高,成就也就越大。我認為,我們每位老師都應該為自己設定一個一生為之奮鬥的目標,才能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和使命感,才能不斷進行自我挑戰,與理想堅守,以智慧的行動、堅韌的行動,追求教育理想。

就像新教育說的那樣,只要行動就有收穫,只有堅持才有奇蹟。教育永遠沒有最好,教育只有在永無止境的探索中建構自我,在永不停步的發展中壯大自我,教育永遠是一個美麗的夢,是我們每個教育人擁有的夢,我將與新教育這艘航船同行,共同追尋教育之夢,讓教師與學生真正能夠過上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7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在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的問題,通過調查、討論、訪談等活動,在合作和分享中豐富、擴充套件自己的經驗,不斷激發道德學習的願望,提升自我成長的需求。”《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也規定:“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要增加用於思想政治課活動和社會實踐的課時,積極開發並利用校內外各種課程資源。”活動課在發揮學生主體地位、彰顯學生個性、凸現學生能力、較好實現從傳統閉卷考試的形式向開卷考試形式的轉變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如何充分開發與運用課程資源,抓好活動課教學,發揮思想政治活動課功能,在教學中,我圍繞活動主題,就如何整合利用廣泛而豐富的思想政治活動課資源開展活動課教學做了初步探索和嘗試,從中得到了啟示。

一、 國中思想政治活動課存在的一些問題

1、家長對活動課缺乏認識。活動課是教育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中,但在目前的升學壓力下,它的存在會引起其他任課教師、家長的疑惑。畢竟,上活動課要佔用課程時間甚至課餘時間。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孩子的動手能力可以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或有發發育智力,後培養能力的想法。

2、活動課的開展形式主義嚴重。往往活動課設計的問題沒有一定的深度,也缺乏一定的難度;而且出示問題後,馬上組織討論,並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結果要麼因為問題簡單易懂、無需討論;要麼因為學生覺得高不可攀,“無功而返”,課堂要麼冷場,要麼東拉西扯,往往成為空熱鬧、假正經。另一種情況是在活動時,學生們往往“各自為政”。有的學生搞“一言堂”,其他學生一言不發幫作沉默狀;有的“你爭我奪”,誰也不聽誰,只顧表達自己的“意見”;還有的乾脆天南海北高談闊論,遊離於教學內容之外,偏離主題。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進入課堂活動後,很多教師並沒有真正參與和投入到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去,更沒有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調控。

3、活動課的結構安排欠合理。活動課大都是先給出理論方面的闡述,然後呈現一些典型資料或一路事例加以論證,最後才是讓學生活動。這種活動結構安排不符合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誰知規律,也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容易把學生的思維侷限於先給出的理論範圍內,不利於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不利於學生髮散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二、 緊扣活動主題,整合活動資源

1、是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思想政治教材是思想政治課程資源的核心。新教改後,教材按教學內容結構方面可以分為引語、正文、輔助文、閱讀與思考和探究與實踐五個部分。這些內容在教材中佔有很大份量,已成為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

例如,我在活動教學“直面挫折”這一框內容時,創設“扼住命運的咽喉(貝多芬)”的情景,讓學生展開想象“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當時你的心情怎樣?你是怎樣對待挫折的?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暢所欲言,有的學生還講得非常生動感人,同學們聽後產生了思想共鳴。既有效地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樣“閱讀與思考”、“探究與實踐”以及案例資料資源的開發對學生從多角度去解決問題,增強創新意識和提高創新能力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2、開闊拓展教材以外的活動資源,使課改要求不僅要確立用教材教,甚至可自己開發教材教。

一要聯絡實際,開發和利用鄉土資源,使活動教學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任何地方都有其獨特而濃厚的地方特色資源。開縣也有“開縣四絕”:有風情萬種的竹涼蓆、有回味悠長的龍珠茶、有臨江香綢扇、有肉香濃郁的龍鬚牛肉;還盛產柑橘,有“桔鄉·帥鄉·金開縣”的美譽;有雪寶山、花仙峽、仙女洞、古剎遺址等自然風光;開縣物華天寶,舉子之鄉,開州文學,源遠流長、不勝列舉。這些地方特色資源是我們教材上沒有的“地寶”,也是我們活動教學中可以廣泛開發的地方或鄉土課程資源。如盛山十二景被藝術長廊、大覺寺、劉帥紀念館、龍泉、巖觀音環抱。遊人行到松林坡,歇足於長近1000米、寬7至8米、青石龍柱支撐的“人工藝術長廊”,方可品評那仿古逼真、亭閣臺榭、雕樑畫棟的通幽樓廊。長廊中仿清“三層亭”,氣勢恢弘,迎來“八仙”祥雲繚繞,眾仙俯視通幽,依次得“陰陽八卦”其位,如磐石金鋼,示遊人出入八卦迷宮。你若記得自己的生辰屬象,可到“十二生肖”去尋找自我。遊人稱長廊似龍,透過首尾看方亭稜角,騰龍源於鳳凰頭,脈落劉伯承元帥紀念館。“呈吉祥,開州名人輩出;顯福康,帥鄉昌盛繁榮”。在教學“保護環境”這一節內容時,我就充分利用了這筆資源。首先用多媒體展示盛山十二景如畫的風光,如詩般的美境,不但激起了學生熱愛家鄉的美好感情,更讓學生理解了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開縣不僅有秀麗的山水風光,還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在設計有關“愛國主義”為主題的活動課時,我就組織學生了解和講解一代軍神劉伯承元帥及開縣當代名人的事蹟,將愛國主義思想滲透到學生熟知的具體事例中,大大提高了教學的可信度。

二要結合教學內容,汲取時政資源,使活動教學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活動課”面向的是每一個學生,活動內容應該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和國家大事以及諸多的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問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好政治課的興趣,更多的是可以讓他們從一個成長的年齡段去認識社會、認識時代。

例如在學習“一國兩制”這節內容時,可先讓學生將自己的想法大膽地表達出來。知道多少,然後由學生提出問題,大家來展開討論。有個學生這樣提出問題:“香港、澳門迴歸是不是因為條約規定的時間到了?”先佈置成調查作業,讓學生通過查詢資料,收集有關新聞事實。然後在課堂上,組織全班同學針對問題進行了討論,最終總結出了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弱國無外交”;二是“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發生歷史性鉅變,綜合國力和統一局面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三是“黨和政府制定的‘一國兩制’方針有利於祖國統一富強和世界和平穩定”。最後還佈置學生課後去搜集有關等“”分子分裂祖國的資料,找出他們的觀點和可恥行徑、弄清解決中國臺灣問題的阻力何在。通過將時政熱點與書本知識的結合,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且也樹立了前瞻的社會意識,促使學生們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和追求新知識,培養了學生與時俱進的精神。

三要創造活動課的社會實踐資源。

社會實踐活動是思想政治活動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在教學中實現由“給出知識”轉向“引出活動”的轉變,引導學生在廣闊的實踐舞臺上能動地獲取有用的資訊和知識。因此,教師要建立起“社會即課堂”的大課堂教學觀,要積極地創造和提供條件,根據學生活動的興趣及教學內容的要求,及時地安排學生從事課外社會實踐活動。

四要依託活動課必要的媒體資源。

媒體是教學的一種工具、一種手段,是連線教與學的橋樑,也是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在“活動教學”中,充分開發媒體這塊資源,必能使我們的教學在原有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在“通過法律解決糾紛,協調關係”這一活動課教學時,教師可製作多媒體課件,模擬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欄目,設計動畫情境短劇,模擬法庭,進行“懂法、說法”活動。在這種新鮮別緻活動中,讓學生充分參與體驗,使知識的掌握和運用也活學活用了。

五要建構活動課人力資源。

教學的主體和主人是學生,他們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請學生說說他們的內心感受和體驗,深入學生的心靈世界,這是我們開展活動課教學不可忽視的重要活動資源。“我們在打鬧中尋覓到了知識的甘甜,我們在沉思中尋覓到了這裡的深奧,然而,年輕活潑的我們,擁有一份小小的幼稚……”“是啊,我們只知道大人們要保護我們,社會要保護我們,國家要保護我們,卻從未想過自己如何保護自己。”“今天,讓我們集大家的智慧,採擷自我保護的綠葉,在智慧的陽光下,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在《增強自我保護能力》課中匯入的一個片段,這是學生的語言、學生的心聲,說得多好多妙。教師、家長、管理教育、關心教育、支援教育的各界人士等都是思想政治活動課的重要資源,我們有必要儘可能多地把這些力量整合起來,形成為一種強大的社會人力資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家庭、學校、社會於一體的教育。

三、 緊密聯絡實際 優化活動過程

1、認真選擇活動主題。活動主題及內容一般是教材中所提供的,但就教材而言,有的活動在農村學校根本無法開展。針對這種狀況,在實際教學中應不拘泥於教材,大膽創新。設計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面向大多數學生;也要有一定的難度,既不能過於簡單,又不能太難。要放在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放在學生易混淆處;要放在學生思維的敏感區,能使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開展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有所收穫,有所發展。如,教學九年級第二課後,針對三次科技革命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的巨大影響,及時開展了“科學技術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活動課。通過查閱資料、演講等活動,學生感悟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認識到當前我國必須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重視科技,重視科技人才、創新人才的培養,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同時,也認識到國家要發展,還必須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還必須借鑑和吸收國外的先進技術。

2、精心設計活動程式。如,在七年級思想品德“主志與成功”一節活動課教學中,針對同學們對我們自行研製的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順利發射併成功返回的事件,特別對楊利偉克服困難,憑藉堅強的意志順利成為中國第一位太空人的事蹟非常感興趣的現狀,我與學生一起對教材規定的活動程式進行了重新設計和整合:創設情境(錄影播放“神舟五號”順利發射併成功返回的片斷及楊利偉艱苦訓練的場面)→問題討論(假如你是楊利偉,你會怎樣?)→超級連結(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遇到困難、挫折、“不良誘惑”等,你會怎麼做?)→反省提高(制訂意志鍛鍊計劃並在班上交流)。通過有學生自己參與設計的活動課教學,他們對意志有了理性的認識,深深體會到能否完成學習、生活中的各項任務,意志起著決定作用,而學習、生活中的各項任務的完成過程,也是磨礪意志的過程。讓學生參與設計活動程式,有利於提高活動課教學的效果,更具有教育性和實用性。

3、靈活使用活動形式。國中學生不但興趣愛好各異,個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於成年人的性格特點。如果活動課單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會使活動課單調、枯燥、缺乏活力。因此,活動課的形式應靈活多樣,如環保問題的活動,可以參加清潔場鎮街道的活動,或組成環保小組進行環保宣傳;可以採用問卷調查、實地調查、攝影;可以就發展經濟要不要保護環境進行辯論,提高自覺履行環保義務的認識,也可以邀請環保人員做關於保護環境的專題講座,還可以向環保部門提出整治、保護環境的建議,為加強環保工作獻計獻策等等。凡是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發揮主體作用的,有利於提高活動質量達到預期效果的形式手段,都可以為行動課所使用。活動課的形式要多樣化。可以是競賽、辯論、調查、模擬表演、訪談、分組討論、自主學習等。但不管是採取哪種形式進行,都必須考慮一個最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這種形式必須為這堂課服務,要能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探究平臺。這樣才能既有利於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有利於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社會現實與自我成長問題的能力。

4、適時調控活動過程。教師要當好“導演”,做好活動的引導和調控。由於學生的個性、心理品質、年齡及對事物的認識等方面的差異,其表現欲的反應方式和方法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教師要真正瞭解每個學生,在活動中有機地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全過程。要對學生的活動過程實施“巨集觀調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並抓住時機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保證活動健康有序地進行。要給學生“緩衝”的時間和空間,問題提出後讓學生進行深入的獨立思考,這樣學生才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才能有話可說,有觀點可講,才會有心靈的交匯、思維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會有新知識、新觀點的不斷湧現和迸發。還要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不能當“甩手掌櫃”。要充分地尊重、理解、平等對待學生,親切地與學生交流、探討,不武斷,不強制、不灌輸。並且要善於捕捉學生髮言中有價值的東西,對學生獨到見解或創新思維,要及時給以鼓勵和表揚,以激發其繼續探討的興趣和熱情,並引導學生學以致用。而且當學生忽略了某些觀點的情況下,教師應給以及時提醒。

5、及時做好活動總結。既要肯定活動的精彩與成功,又要指出活動的不足與缺憾。對每位同學在活動中的表現認真進行評價,並作為平時考查的重要依據。不僅如此,還要切實做恰當選擇活動時間、合理佈置活動場所等等。

總之,國中思想政治活動教學的著眼點應放在考慮如何使學生得到自主發展上,充分體現學生學習新課程主動性、獨立性、獨特性、體驗性和合作性,而不是停留在活動的表層,千萬不能為活動而活動。我們政治老師應積極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不斷學習,努力提高組織活動的藝術和技巧,充分把握學生的特點和政治課的相關原理,在教學實踐中勇於探索,不斷創新,使活動課向著更科學、完善、實用、易教、樂學的方向發展。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8

這次,我帶著學校的信任和重託去海門學習,首先得感謝學校給了我這次機會,讓我對新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新教育不是簡單的“複製”與“貼上”,也不是照搬與模仿。它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一種永活的理念。下面就幾個方面把這次的所見所感向大家做一彙報:

一、行為習慣的養成讓孩子終生受用。

本次學習,一共參觀了四所學校,所到之處,校園一塵不染,看不到丁點兒紙屑;不管是上操或是集會,孩子們總是排著整齊的隊伍往返於校園之間,沒有嬉戲打鬧,沒有你擁我擠。尤其是在海門實驗附小,孩子們上下樓梯,總是靠右行走,看不到一個孩子不守紀律,即使急促的上課鈴聲,也不會打亂井然有序的隊伍。遇到我們參觀的老師,他們臉上總是洋溢著笑容,向老師揮揮手:“老師好!”一聲聲問候和熱情的小手讓我們應接不暇。我不禁暗想:這些行為習慣是怎麼養成的呢?聽了實驗附小仇老師的德育管理交流的報告,我似乎找到了一些答案:他有這樣兩句話可以看到學校對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視程度,“把地上的垃圾當課題來做。”、“禮儀比學習知識還重要,禮儀影響一生。”細細思考這兩句話,不無道理。

實驗附小校園文化理念是“陽光教育”,“陽光少年”的獲得自然也就成了學校的最高榮譽,是學生們的奮鬥目標,聽仇老師說,只有學校的“禮儀標兵”才能入圍“陽光少年”的評選,學校把禮儀的養成做為衡量優秀學生的重要標誌。

二、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習慣。

通過這次對海門“晨誦”和“午讀”的參觀,我認為“晨誦”是質的提高,“午讀”是量的積累。清晨,步入校園,聽到的是書聲琅琅,透過每間教室的窗戶,總能看到孩子們在老師教鞭的指揮下,感情飽滿、抑揚頓挫地讀著。讀的形式多樣,齊讀、個別讀、自由讀、分角色讀,不管任何方式,都不是漫無目的地讀,都是在教師的引領下,讀出感情、讀出節奏,甚至讀懂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又用極快的速度,從低段到高段瞭解讀書的內容,晨誦的內容都是年級組的老師商討確定的:一二年級以兒歌、童謠和淺顯的想象詩歌為主;中年級以唐詩宋詞和詩歌為主;高年級是自編的課本,以古詩詞為主要內容,按季節、派別和內容進行分類。可以說,晨誦的內容是根據課標的要求及階梯閱讀推薦的書目進行編排的。

讓人震撼的是午讀,各個學校,所有的教室,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教室的後面總有一個大大的書架,書架上擺著整齊的書。午飯以後,孩子們回到教室,校園裡出奇地靜。值班教師坐在前面批改作業或者看書,孩子們自己在書櫃裡取出心愛的書,坐在那靜靜地默讀,相互之間沒有交頭接耳,讀得那麼投入。我通過走廊時,都害怕腳步聲影響了他們,每個教室都是那樣。我默默地算著:每天短短的半小時,至少能讀20xx字的文章,一個禮拜1萬字,那一年下來該是多少呢?這種量的積累還是選讀書目,實驗附小還提出了指定閱讀數目新的要求,每個孩子一學期看4本書,一學年讀8本,每學期開學考試的試卷就是了解孩子讀書情況。

三、卓越課程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

朱永新教授說:“如果把教室比作河道的話,課程則是水流。兩者相得益彰時,才會有教育的精彩湧現。有了課程的汩汩水流,田間地頭也可以成為教室的延伸部分;課程的水流枯竭了,精心佈置的教室也會成為禁錮生命發展的囚籠。”海門的學校或者說追尋新教育腳步的學校,都把卓越課程的研發做為校本研修的主要工作。課程研發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再那麼單一、枯燥,讓孩子的潛能得以激發。我們靜聽了實驗附小的合唱,領略了開發區國小的珠心算和跳繩課程,讓人歎為觀止!尤其是開發區國小“魅力教育”所研發的魅力課程,把古典和現代融為一體。“電力吧”讓孩子懂得用電常識;“益智吧”開發了孩子們的智力;“創意吧”培養了孩子動手操作能力,還有二胡吧、圍棋吧、童謠吧……一間間佈置精美的小屋,讓孩子們的愛好和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四、教師的成長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這句話只強調知識對我們教師的重要性。現在我們在教育工作中,已經不只是起著“傳道、授業、解惑”的作用。教育改革和新課標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們不能會教,還要善學,光靠學校給我們的培訓機會,請專家來引領是不夠的,這種被動學習對我們有多大促進?學習期間的一天中午,我好奇地走進實驗附小高主任的辦公室和他交談,和他交談中我得知,附小像他這樣敬業和好學的老師很多,他的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他問我:教師的尊嚴是什麼?對於這一內涵很豐富的問題我不知所措,他習慣性地推推眼鏡接著說,當學生或社會中的人問你一個問題,你無言以對時,你就失去了教師的尊嚴!初聽這句話,似乎對我們教師要求太高,“人非聖賢、孰能無惑?”細細琢磨,高主任無外乎間接告訴了答案:教師的尊嚴就是知識。讓我們在教學之外,聆聽窗外聲音,多讀多寫,提升自身素養,為學校發展提供正能量。

總之,在這次新教育學習中有收穫、有感慨。今後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提升,以自己的快速成長回報學校的關心培養,以自己的努力工作參與學校的發展建設,為學校的明天更加輝煌而貢獻一份力量。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9

首次翻看這本書,我被新教育的理念深深吸引。新教育,意味著一種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份教育詩意,一項教育行動。我非常認同作者說的: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生活,把教師的發展看作是學校發展的起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一切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讓教師和學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

如果教師他不能充滿激情地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如果教師不能每天用心去發現他的教育世界,那麼教育始終是一種缺陷。一個學校可以什麼都沒有,只要有了為學生和教師精神成長而準備的圖書,那就是學校。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是一個習慣,是一種生活方式,就像每天吃飯喝水一樣。人只要有精神的飢餓感,才會閱讀,一天不閱讀則很難受。

說到閱讀,“晨誦、午讀、暮省”是新教育實驗倡導的一種迴歸樸素的兒童生活方式。

晨誦,在生命的黎明,你讓兒童吟誦什麼?前幾十年兒童晨間機械地背誦課文的晨讀,引發了極大多數人的反對,然後,讀經運動,英語晨讀等替代性課程便應運而生。新教育實驗認為,晨誦的目的主要不在於記憶未來可能用到的知識,不是為了進行記憶力的強化訓練,而在於豐富兒童當下的生命,在於通過晨誦,既養成一種與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習誦、領略優美的母語,感受詩歌所傳達的感恩、優美及音樂感。

於是我在班裡提倡學生早晨背古詩,希望孩子在每天的清晨與經典古詩共舞,讓他們的生命在每天的第一時間得以舒展,靈魂得以靈動,師生共同傳達一種愉悅、飽滿的精神,並以此開啟一天的學習。

午讀,代表的是整個兒童階段的非學科性質的閱讀。其中的核心內容就是閱讀屬於他們自己的童年書籍。然而,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他應該讀什麼書?我們該怎麼開始閱讀活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新教育實驗自20xx年起,開發了“毛蟲與蝴蝶——新教育兒童階梯閱讀研究”專案。毛蟲與蝴蝶專案認為,不同年齡的兒童,由於心理髮展階段的限制,他們能夠讀懂的童書是相對有限的,我們要從大量的童書中尋找出每一年齡段兒童能夠閱讀的書籍。

我任教的是二年級,孩子們有了一定的閱讀習慣,但是閱讀能力還有限。我根據新教育倡導的讀寫繪結合,用閱讀圖畫書、講故事、用圖畫表達與創造相整合的辦法,來讓孩子們的學習力與創造力得到自由地發揮。剛開始,班裡有幾個不愛看書的孩子,一直讓我發愁,因為他們最感興趣的還是玩具。在開展讀寫繪活動一個月後,我評選了九月的閱讀之星,讓他們寫好讀書卡,並貼上照片,張貼在班級的牆上。大家看到了,積極性也提高了,我順勢介紹一些比較符合低年級孩子看的書,如《唐詩三百首》、《小豬唏哩呼嚕》、《三字經》、《安徒生童話》、《二年級的小豆豆》等等。現在最頑皮的幾個孩子也加入到閱讀隊伍,全班至少人手一本,每天中午看半個小時的課外書,孩子們快樂,我也跟著快樂。

暮省,指的是學生隨筆、日記,以及師生通過日記、書信等手段,相互編織有意義的生活。用日記記錄成長,親子之間、師生之間用詞語相互激勵、撫慰,成了新教育實驗重要的組成部分,以及日常的生活方式。

學生寫日記是老師要求的,不得不寫,並且會帶著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特別是低年級,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監督。但是老師自己也需要多寫教育日記,時時鞭策自己,才能在教育中獲得成長,我會朝著這方面不斷努力。

晨誦、午讀、暮省,將教育迴歸到一個樸素的整體,它既是對學科課程的補充,同時也是對過早精細化的學科課程進行一種矯正。新教育實驗認為,素質不是知識與能力的拼板,而是一個人的完整的理解力與創造力。如果我們的孩子能做到晨誦、午讀、暮省,那我們的教育也事半功倍了。我們相信,新教育有望實現素質教育提出的教育理想。

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熱愛,在每個孩子的瞳孔裡,有一顆母親的心;教育是一首詩,詩的名字叫未來,在傳承文明的長河裡,有一條破浪的船。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10

不知不覺,為期六天的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骨幹教師赴海門跟班培訓的活動就結束了,但只要一想起這次活動,我就心潮騰湧。在我教育生涯中,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也將是一件令我終生難忘的事情。為了提升教師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五蓮縣教育局精心組織了這次活動,這次活動是為老師們量身打造的,熱別是對於新教育一知半解的我來說,那就是“雪中送炭”。這次活動如一股清新的風,輕輕拂去積鬱在我心頭已久的煩躁;又如一扇透明的窗,通過這扇窗我得以拋開一切雜念,更好地與外面的世界進行溝通,近距離地接觸新教育,感受新教育。為此,我的心中充滿了欣喜,充滿了幸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這次活動中,我親眼目睹,親耳聆聽,親身感受,收穫了曾未有過的豐盈和充實:我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不斷的更新,我的視野得到極大的開拓,我的內心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來海門學習之前,我感覺新教育的確不錯,可以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可以使學校提升教育品質;可以使學校成為學生享受成長快樂的理想樂園;可以使學校成為“新教育共同體”的“精神家園”和共同成長的“理想村落”,真好!可是內心深處卻又感覺新教育離自己很遙遠,高不可及,不過是頻頻出現在書本上和報道中的名詞而已,跟自己好像沒有多大的聯絡,但是經過這幾天不斷地學習(聆聽報告和觀摩課堂教學),我的認識有了很大的轉變,原本那些既專業又深奧的文字也彷彿都有了靈性,一下子變得親切、生動、豐盈起來。於是我對“讀千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忽然間,如醍醐灌頂,新教育原來是如此精彩,如此充滿魅力,足以讓你不顧一切愛上她,矢志不渝追隨她。這就是你啊,新教育!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放學後,我送走了學生,坐在辦公室裡小憩,望著天上悠悠飄過的白雲,好像又回到了20xx年9月17日——新教育跟班培訓啟程的那天,我彷彿又坐上了開往海門的列車,去趕赴那場有關新教育的盛大精神之宴……

客車在平坦的高速路上飛馳電掣,我望著窗外,沉默地坐著,好像在美美地欣賞著沿途的風景,其實我心裡是思潮起伏,滿懷憧憬的,恨不得立刻插上雙翅趕到海門,我的心隨著路兩邊飛一般後退的景物一起飛了起來。

儘管經過八個多小時車程的顛簸,我卻沒有想象中的疲勞,因為我將要與我日思夜想的“新教育”見面了,心中滿是歡喜,期盼儘快看到那個全新的世界——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會讓我感到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心靈為之一顫的,去真切體會做教師的那種美妙感覺,走近自己為之不斷追尋的教育生活:在一間可以長大的教室裡,與自己的學生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共同成長。想到這裡,我心中積鬱已久的苦悶消失了,我看到了前方的光明,明確了行進的方向,眼前頓時豁然開朗起來。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在這次培訓活動中,我們許孟國小的老師們跟班培訓的學校是海門市師範附屬國小(簡稱海師附小)。一走進學校的大門,“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這行醒目的大字就映入眼簾,立刻一股濃厚清新的新教育氣息迎面撲來。

在海師附小,我們一行人受到了熱情的接待。為了這次活動,他們學校還專門製作了一個“歡迎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骨幹教師赴海門跟班培訓”的版面,掛在接待室的牆上,那樣大的版面,那樣醒目的位置,讓人一進門就能看得見。我們不過是來培訓幾天而已,不過就是匆匆過客罷了,在眾多的學習者中,我們是及其普通的一份子,但是他們卻做得及其認真,及其誠懇,讓我們一行人及其感動,唏噓不已。佩服他們做事情如此認真的態度,佩服他們做教育如此懇切的情懷,這足以彰顯精神的真情舉動已化為永恆,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

海師附小的黃校長熱情地招呼我們坐下,致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詞後,就親自帶領我們參觀了校園環境,並介紹了校園概況,讓我們對學校有了初步、大致的瞭解。之後,黃校長又給我們詳細介紹了學校文化的構建情況,讓我們對海師附小的瞭解更加具體、更加豐滿了。

在海師附小這所學校,像製作歡迎我們的五蓮教師版面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在之後的幾天裡,我們看到的一切和聽到的一切讓我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他們踏踏實實做教育的情懷所打動。讓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海師附小對新教育理念的落實是多麼得到位,方方面面都透著他們的執著。

其中,他們的“童話教育”給我留下了尤其深刻的印象,從形式到內容都那麼契合,令人讚歎。從剛進校門口就可以看到的“金鑰匙塑像”、“宣傳長廊”,到每個教室的“童話牆”、“童話窗”,到校園裡那獨特醒目的“巨型書雕塑”,到懸掛在樓梯過道上精彩紛呈的童話劇劇照圖片,再到每間教室的“圖書吧”……無不顯示出童話對孩子們的浸潤。

孩子們對於書的這種熱愛源於老師們的正確引領,海師附小的老師們對書都是情有獨鍾的,自己讀書還不過癮,還辦起了“‘1+5’教師讀書社”,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收穫多多,獲益匪淺。全校師生一起在書海中盡情地徜徉,快樂地成長,因為他們知曉“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道理,真是“漫步童話園,共享新教育”。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新教育的六大行動之一就是構建理想課堂。海師附小的課堂教學展示就是精彩紛呈,卓有實效的,培訓這幾天所聽到的幾節課都能很好地體現了他們“新理念、新童話、新課堂”這一學程導航的理念。課堂中孩子們良好的行為習慣讓我感慨,老師們嚴謹的教學風格讓我歎服。課堂上老師們教得輕鬆,孩子們學得紮實,學得豐實:在《學會閱讀》課上,老師舉重若輕,循序漸進地教給孩子們閱讀的方法,“邊讀邊想”、“邊讀邊圈畫,邊讀邊摘抄”、“字字入目”、“反覆地讀”等方法被老師不露痕跡地教給了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孩子們掌握了讀書的方法,養成了學習的能力,提高了閱讀的質量,這怎是一個“好”字了得。數學新思維訓練《分析與推理》,本來枯燥無味的習題課被老師加那活潑的授課方式,充滿鼓勵的親切語言轉化成為一節讓人慾罷不能的趣味課。《蘆笛》是一節講授樂理常識的音樂課,本以為會上得艱澀難懂,可是在老師的精心設計之下卻成了一節引人入勝的好課,執教老師那詼諧幽默的語言,動靜結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充滿了期待,充滿了學習的快樂,整個課堂洋溢在愉悅的氛圍內,學生興奮得小臉發紅,小手頻舉,哪裡還有學習的苦悶,最後學生們在歡快的旋律中踏著有節奏的步伐昂首挺胸地走出課堂,整節課內容與形式渾然天成,令人拍手叫好。

海師附小令人讚歎的不僅是課堂教學,還有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儘管海師附小的老師沒有跟我們介紹這方面的情況,但從課堂上學生們那專注的神情,那井然有序的活動,那濃厚的學習氛圍,都體現出學校新教育的理念。

還有學校舉辦的活動也是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無論是“每月一事”的舉辦、還是“完美教室”的打造都做得很好,從各個方面給孩子們提供成長的智慧,讓孩子們感受到學校是自己的家園,教室是自己的愛巢,整個校園得以始終洋溢生命的活力。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想著,想著,一曲熟悉的旋律不禁湧上心頭,波蘭民歌《蘆笛》那歡快的旋律又在耳邊響起,那動人心絃的歌詞又一次從心底泛起,一幅畫在腦海中變得越發清晰起來:安泰克被動聽的蘆笛聲吸引了出來,看到士兵們昂首闊步邁著整齊的步伐行進著,不禁心生神往,於是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士兵們的隊伍,與他們一起歡快地吹響蘆笛,一起邁著整齊的步伐昂首闊步行進起來……

其實,我也是一個“安泰克”,只不過吸引我的不是那歡快的蘆笛聲,而是充滿魔力的新教育。現在我也如安泰克一般,不由自主地被新教育所吸引,身不由己地加入到新教育的行列中了。

要很好地行走在新教育的行列裡,教師的行走方式極為重要,今後我要繼續發揚愛看書的好習慣,同時不斷加強自我反思的能力。善於學習,隨時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反思自己的教學。新教育實驗的課程對教師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改變自己行走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改變學生的生存狀態。學生的學習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下進行,讓學生在一種良性的、合作的、對話性的學習環境中獲得發展,這對教師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有效組織教學,協調與溝通各方關係,隨時解決學習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讓師生在學校這一精神家園裡得以共同成長。

新教育這條路還很漫長,但“行動,就有收穫”這一新教育的理念鼓舞了我,雖然我不夠優秀,雖然我起步很晚。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勤於學習,勤於反思,不斷充實提升自己,讓新教育的理念滲透在教育教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新教育心得體會 篇11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貫徹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學習新理念,新教學方法。以下是我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的改革目的,以學生髮展為本的基本理念作為出發點,教師充當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而不是作為一個居高臨下的管理者。課堂上,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都活躍起來,使學生學會了從各個角度觀察事物和思考問題,從而喜歡上本學科。

二、重知識聯絡實際。

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政治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或我們身邊的事例來闡明觀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列舉的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素材和形象的圖表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樂學、願學、想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不會有一點苦的感覺

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國中政治課程應建立合理的科學的評價體系 ,包括評價理念,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體制等方面.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學習的水平,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在教育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 生個性與潛能的發展.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堅持利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善於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方式和教學手段,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學生學習政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得到不斷加強,學生的政治素養和創新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全面的提高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