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通用3篇)

欄目: 教育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5W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時間過得真快,不經意間竟也教了二十幾年學了,回想起來我帶的第一批幼兒現在也大都做了爸爸媽媽了。看著一撥一撥的孩子在老師的呵護和辛勤的教育下,個個像健碩的小鳥,離開我,飛向更高的藍天,聽到家長一聲一聲滿意的謝謝,我心裡充滿著高興。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通用3篇)

從懵懵懂懂的小班幼兒到能說會道,能寫會畫,能唱會跳的大班幼兒,我和孩子一起慢慢的成長。孩子當我是媽媽,是好夥伴,我當他們是自己的孩子,好朋友。有時,我會為他們的淘氣與無知而火冒三丈,有時我又為他們的可愛與單純而暗自好笑,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處在一種融洽的氣氛中,就在這種氛圍中,孩子們的本領一天一個變化,但是,如果我的心情不好,難免對孩子出現的錯誤變的凶巴巴的樣子,他們會傻呆呆的不知所措,這就讓我真正的理解了一句話:"親其師,信其道"。

我們幼兒教師不僅要教給孩子們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們學會怎樣做人,培養他們生活、自理能力、學習習慣的形成。"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有的孩子反應敏捷而準確,有的孩子卻慢得出奇;有的孩子頭腦異常清晰,清晰得就像是夏天的雨後;有的孩子文靜得就像一泓清水;有的卻怎麼也安靜不下來。

特別是當接受幼小班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做一個幼兒教師的辛苦,也體會到一位位家長的期望,看到孩子們一雙雙天真可愛的眼神,聽到孩子們高一聲,低一聲的哭聲,我覺得身上的責任沉甸甸的,我知道我要做的很多很多,我所要付出的不是一部分,而是全部,雖然 付出的本身就是一種快樂,但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肯定會碰到許多不順心的事。

這次我接的小班中有兩名特殊兒童,周億,一個帶有自閉症症狀的幼兒,剛來園時幾乎無法正常和人溝通,無論老師還是父母都無法讓他安靜下來。這學期來的陳昊是先天殘疾,身體和智力都有問題。 而其他幼兒也是第一次進幼兒園,帶著這樣的小班一天工作下來真是累啊,有時甚至想把特殊幼兒放棄了,管好其他幼兒就可以了。

但是作為一名教師我不能放棄他們,只要家長把孩子教到我的手裡,我都要一視同仁,甚至在較差一些的孩子身上我要花更多的精力去關心,去耐心的教育他們,我要對每一個孩子負責,對得起家長對我的信任。每一個幼兒都是一朵花朵,都需要老師的關心和愛護。我還是繼續努力著,看著他們哪怕有一分的進步我也為此高興和滿足。

人人都說,幼兒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著陽光底下最美麗的事業。其實,現在社會發展的很快,對幼兒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每一位老師都感到壓力越來越大,一天工作下來回到家裡還要寫這寫那,我也有時出現一些消極的抱怨心理:"工作真沒勁"、"這些孩子太調皮"、"家長素質太低"等等。

但如果經常心懷一股怨氣和帶著過一天是一天的狀態去工作,不僅影響教育能力的發揮和教學質量,還對幼兒和老師本人的身心健康產生極大的危害。因此,只有自己及時的調節自己的心態,形成幼兒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才能在工作中成為一個快樂的人,用欣賞的、審美的眼光看幼兒身上的優點,真誠的接納和寬容每一個孩子,其實,尊重和理解每一個孩子也會給老師本身帶來莫大的幸福感。

園丁的汗水在綠葉上閃光,教師的汗水在心靈中結果,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孩子需要在充滿愛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讓我和孩子在愛中飛翔。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2

在培養兒童主動學習的過程中,我的教育觀念發生了變化,對教師在一日生活中過多地組織集體活動有了一些思考,並嘗試著減少對孩子的一些不必要的要求。

今天,我沒有按照往常的做法讓孩子們集體行動。有的三五成群地在自然角觀察,談論著什麼;有的站在新貼出的活動區記錄表前,尋找著自己的名字,議論著誰的紅花最多;有的乾脆走到桌前,翻閱起老師中午備課時留在那兒的書。我沒有打擾他們,因為孩子們都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說著感興趣的話題。兒童園生活要有紀律,同時要讓孩子生活得輕鬆,給他們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自己決定先幹什麼,後幹什麼,這對他們今後主動適應社會生活,主動約束自己的行為,形成一定的時間觀念,有著更深遠的意義。我決定在以後的日子裡,要讓孩子們擁有更多的自由時間,讓他們生活得更輕鬆些。

兒童園的孩子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歷來由老師安排,好像是天經地義。為了照顧好孩子,我們要求他們一切行動聽指揮,很多活動都得集體進行。當然,班級裡孩子多,排隊、等待就難免。孩子們消極、無奈地等待著,他們的時間被白白浪費,他們的主動精神被逐漸磨蝕。為了不“亂”,老師必然要規定“排好隊’,“不要隨便講話”一些控制能力差的孩子,活躍的孩子,主動性、自主性強的孩子耐不住這無聊的等待,會經常不斷地影響紀律。從而招致老師的批評。過多的批評,造成兒童與老師的關係緊張;過多的指責,又使得他們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進心。

可見,過多的集體約束會影響兒童的主動發展,應該儘早改革。老師率先行動,嘗試把自主權還給孩子。給孩子們自己支配自己的權利和機會,讓他們根據情況決定先做什麼再做什麼,學習合理地使用時間,安排自己的活動,做一個有頭腦的、主動的人。這種鍛鍊,可以使孩子形成自主、主動的個性品質。它不但為兒童今天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創造了條件,而且為他們今後從容地面對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幼兒園的教育心得體會 篇3

近年來,隨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幼教工作者對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研究已越來越深化,一些新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已越來越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被運用於教育實踐之中。然而,也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目前幼兒園的教師隊伍基本上是以青年為主體,她們接受新的教育觀快,但在用教育觀念指導教育實踐的過程中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我們有機會觀摩了大量的幼兒園數學教學活動,發些一些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明顯地存在著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於數學教育,明確地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目標:1.教幼兒掌握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2.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3.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4.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認為,在幼兒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該實現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緻,具有主動性、堅持性、條理性和創造性,教育幼兒勇於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等多專案標,為孩子今後發展打好基礎。然而,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計劃,只提出有關學習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如小班“看卡片放實物”教學活動的目標是:1.感知3個以內的數量,學習手口一致點數,說出總數;2.學習按卡片的數量放入相應數量的物體。中班“看數撥珠”教學活動的目標是:1.比較7以內數的多少,知道一樣多;2.鞏固使用計算器的常規。從以上例項中可以看出,教師如果對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每次教學活動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那麼,《綱要》所規定的其他目標就無法完成。

二、忽視幼兒的思維特點

幼兒期思維發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幼兒學習數學,主要通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影象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階到高階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通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

有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地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其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例如,教幼兒學習7的加減時,教師直接出現分合號7-2-5,請幼兒看分合式列出算式,即25=7、5 2=7、7-2=5、7-5=2。然後逐一指著題請幼兒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將大量的時間都花在編應用題上。我們還發現這樣一些現象:有的教師片面依靠自己的演示,把答案強加給幼兒;有的教師設計的活動是跳躍式的,跳過實物操作的環節,直接進入影象把握和符號把握這兩個環節;有的設計則是單純的從符號到符號的過程。大班教7~10的組成和加減時,教師認為幼兒已有基礎,結果就這麼跳躍著教過去。然而,數理邏輯順序的建構決不是這麼簡單就能完成的,幼兒階段的思維特點決定了這樣的教學是不合適的。

三、數學概念模糊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並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錯誤的情況。例如在教中班幼兒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時,先按一個特徵分一次,再按另一個特徵分一次,活動就結束了。其實,這一活動還應該有一次對同一批物體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再如,教幼兒序數時,由於對序數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含義理解不透,在教學過程中,使序數詞和物體之間發生固定不變的關係,從而使幼兒錯誤地認為“小白兔只能住第五間房”。諸如此類的問題在實際教學中較為普遍地存在著。

我們認為,教師加強對數學理論的學習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充分地瞭解數學理論以及科學全面地理解數學概念,才能將數學概念正確地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去。例如,集合是人們所感知的具有某種共同屬性的事物的整體。教師如果充分認識到集合概念在幼兒計數和數概念形成中的重要性,那麼就會在多種活動中讓幼兒根據著眼點的不同,認識種種不同的新集合。通過對實物的交叉分類,不僅可以活躍幼兒的思維,而且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因此,教師僅僅做到知其然是不夠的,還應做到知其所以然,這就必須去學習數學理論,弄清數學概念。

四、教師的語言不嚴謹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著向幼兒傳授知識的效果,影響到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師對數學語言的規範性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語話不作推敲、顛三倒四、前後矛盾等缺乏邏輯性、表達不明確的現象隨處可見。如教幼兒感知2的數量時,教師問:“誰能在我身上找出什麼是2?”這個問題叫幼兒無法理解。又如,在教幼兒按顏色特徵進行分類時,當幼兒按要求將相同顏色的塑料片放在一起後,教師又問:“你們為什麼這樣分?”如果要回答這個問題,那答案就是教師叫這樣分的。其實應問:“你們是怎麼分的?”再如,在教幼兒數的組成時,幼兒將8個圓片分成了3片和5片,教師問:“為什麼8能分成3和5?”諸如此類的問題,問得很不明確,叫幼兒甚至成人也無法解答。有的則表達不明確,語言羅嗦。如在要求幼兒拿出與卡片上一樣多的小動物放在盒子裡時,教師說:“你的卡片上有幾隻小動物,你就從盤子裡拿幾隻小動物放在盒子裡。”“一樣多”這個詞是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教師不去運用,而使用了較繁瑣的語言。

五、忽視評價的教育作用

我們這裡所說的評價,是指以幼兒為物件,對幼兒活動、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受益情況和所達到的水平作出價值判斷。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是能激發幼兒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促進幼兒發展的。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承認和讚許等實際情況,而往往採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例如,有的教師在幼兒回答不出問題時,常常給予批評、挖苦;在幼兒回答錯了的時候,向全班小朋友說:“大家說說得對嗎?”導致全班幼兒大聲否定。這樣做不僅會傷害幼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挫傷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嚴重時還會造成幼兒的心理障礙。有的教師的評價語言很貧乏,在一次活動中不斷出現“不錯”、“很好”、“真會動腦筋”等詞語。這樣的評價缺乏針對性,不能對幼兒進行有目的的指導。操作活動結束時,有的教師往往注意對操作材料的收拾整理,而對幼兒在教學過程中的活動狀況不作任何評價,這不僅不利於對教學過程的調節、控制和反饋,而且對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也不能及時強化或糾正,幼兒渴望得到評價的心理需要也得不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