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精選4篇)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2W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 篇1

這次培訓,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難忘的充電機會,由衷感謝領導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提高的平臺,每位教師都以鮮活的例項、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打動了我的心,使我的思想重新煥發了激情,燃起了鬥志,確實感到受益非淺。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精選4篇)

一、理解教師職業,提升自我素養

教師代表著“學生的老師”,也代表著“學生的學生”。作為教師,師德是必備的。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裡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教師,不僅具有一定的專業水準,更要具有優秀的心理品質與道德意識。

二、 用新教育教學理念以及心理學基礎指引自己的工作

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教師的發展問題上,幾位專家都強調了適時調整和更新自身知識結構、終身學習的做法;在談到面對困難如何克服的問題上,各位專家還提出瞭如何加強教師之間團結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教法經驗方面,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的指導,讓我更加明確上好一堂課的標準,適時改進教學方法和策略,以藝術的眼光去對待教學,爭取精益求精。

通過班主任工作的指導,讓我從方法上得到了一些深化,尤其是對待學生與管理班級。一些具體的事例,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做好育人工作,首先要提升自己的感悟能力。

三、角色的轉換

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對於剛剛步入教師工作的我,對新的生活、新的責任、新的工作充滿熱情,但是在方法上缺少經驗,這樣形成一個心理矛盾。而本次培訓中,尤其是教師心理調適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平衡,並獲得了更多的方法,這對自己是一種鼓勵。鼓勵新教師適應教學環境、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環境;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自己的聰明和才智,爭取在教學中獲得更大的發展。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要在教師這一行業獲得成就,自己首先要熱愛這個職業,熱愛學生,熱愛教育事業,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提高自己,在工作中不求回報,刻苦地鑽研下去,一切為的就是一份熱愛和執著,在教學中,不能墨守陳規,要不斷地發展,不斷去思索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這樣,最終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四、學會終身學習,提高自身能力

1.終身學習,我們不僅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還要學習更多方面,如教育學、心理學、課程改革理念等等。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做事與人際交往。教師從事的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如果能善於觀察、研究、思考;處理好與學生、家長、同事之間的關係,那麼相對來說,工作起來就會更得心應手。

2.提升個人魅力,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喜歡你,喜歡聽你的課,進而喜歡聽你的指導。這就要求個人魅力不斷提升,在積累經驗中獲得一種平和優雅的心境,在和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獲得學生的信賴。書是最好的老師,多讀書,提升自己,在實踐中反思自我,做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

2.熱愛學生, 真誠可以是一面鏡子,也可以是一種無敵的武器,對待學生,對待花樣年齡的青少年,除了真誠還能用什麼方式來打動他們,獲得他們的信任呢?在教師生涯中,我將本著對學生對職業的熱愛,堅決地走下去。

3.不斷反思,要想從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就少了這個環節;不斷的反思、改進。教師職業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不斷的反思與積累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經驗與方法,並且能將這種方法深化為一種理論,這便是做一名教師的最高境界了。

新的起點需要新的奮鬥,新的奮鬥需要旗幟作為引導,這次培訓就是一面很好的旗幟,在思想、行動和實踐工作上給了我切實的指導和鼓勵。讓我有了明確的定位、堅定的信念、奉獻的精神、良好的心態、高度的責任心、熱愛學生的行動、進取的意識並且不斷地規範自己的行為,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師。

“教師”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職業,在經過了開學前的一次新教師培訓之後我終於踏上講臺成為了一名教師。那時的興奮難以言表因為終於可以站在講臺上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轉眼間三個月過去了,我也漸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酸甜苦辣。

通過這次教師培訓,對我非常有意義,短短的五天培訓非常短暫而寶貴,內容涉及很多,這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必將起到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使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 篇2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塑造人、發展人。弘揚、培植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學生的主體能力、塑造學生的主體人格,已成為現代教育追求的目標。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過程中,人們逐漸認識到教師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一切教育改革將最終發生在課堂”。因此,教師素質對教育而言至關重要。由於時代的變遷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需要,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從時代和發展的高度來重新定義教師教學基本功,使教師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磨練、昇華出新時代教師所需要的教學基本功。

學校教育中實施學生主體教育的關鍵在教師,學生主體發展的重點在課堂上。因此,在教育中,首要任務是建設一支有利於學生主體發展的教師隊伍,以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促進學生主體的發展。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應該注重教師的培訓,繼續教育,校本培訓,同時,還要求教師自身學習,關注自身專業發展提高。

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依據一定的教學知識和教學技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生命發展所表現出來的個性心理特徵,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一。作為一名教師,除了要具備把握教材的能力,教學方案設計的能力,教學內容的駕馭能力,教學語言的表達能力,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與教學媒體的能力,瞭解學生的能力等之外,還應具備一下能力:

一、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認識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進行高效教學的核心能力。有學者認為,教師的教學能力結構包括具體學科教學能力、一般教學能力和教學認知能力三種。具體由下述幾種能力構成:1.認識能力,主要表現為敏銳的觀察力、豐富的想象力、良好的記憶力,尤其是邏輯思維能力和創造效能力等;2.設計能力,主要表現為教學設計能力,包括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教材、選擇與運用教學策略、實施教學評價的能力等;3.傳播能力,包括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等;4.組織能力,主要包括組織教學能力、組織學生進行各種課外活動的能力、組織培養學生優秀集體的能力、思想教育的能力、協調內外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能力、組織管理自己的活動的能力等;5.交往能力,主要包括在教育教學中的師生交往能力。

二、加強在職教師的培訓

在職教師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應成為教師成長與發展的關鍵因素。農村國小教師成長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必須通過繼續教育為他們的教師生涯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保持教師的知識之源永不枯竭的在職培訓,不應當是有意安排的時斷時續的活動,而應是持續不斷的經常性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

與傳統的在職培訓方式相比,校本培訓更加關注教師所在的學校及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發展,因而更能激發學校和教師參與的熱情,使教師培訓更具活力和更有效益。校本培訓應緊緊圍繞著學校和教師的實際狀況和發展需要,重視教師已有的實際經驗和現存缺陷,使教師培訓在與本校教學工作緊密結合的基礎上,不斷向著多樣性和開放性轉變,注重方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三、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調控能力

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調控能力是每位教師必備的能力,也是教師的核心能力。其目的是為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秩序和氛圍,以保證課堂教學盡然有序的進行。教師不僅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合理選擇教學手段,還要維持課堂紀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隨時準備有效的處理課堂上出現的突發事件,營造積極活躍的教學氣氛,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能力,資質管理好課堂教學要貫穿教學活動始終。

四、掌握新理念與新要求

21世紀的教師必須具備創新,要打破以前的教學常規,靈活地運用和處理教材,處理好分科與綜合、持續與均衡,增強課程內容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教會學生新的學習方式,利用課件、設計精美的板書、進行教學活動創新等。

教師的創新能力是指“教師綜合已有知識、資訊和經驗,產生有別於他人的、獨特的、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育技能和新成果的能力。”要培養高素質、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教師必須具備高素質和創新意識及創新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勇於創新觀念,不因循守舊,在工作中不斷的有所創新,達到培養創新人才的目的。

總之,在職教師應該以科學發展觀和科學的人才觀為指導,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自身特點和學科專業特點,體會和探索提高教學能力及教學水平的途徑,不斷優化教學內容,掌握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進一步摸索,循序漸進,發揮自身優勢,汲取豐富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在教學中逐步完善起來,為提升自身的教學能力打下基礎。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 篇3

20xx年xx縣國小教師全員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7月27日上午,我在縣xx高中參加了20xx年xx縣國小教師全員能力提升的培訓,本次培訓旨在提高我縣國小教師的師德修養、專業知識、課堂教學能力、課題研究能力等,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水平。通過傾聽王飛專家、優秀教學能手曾蕊教師的精彩講座,我受益匪淺。針對王飛專家的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在於返璞歸真這一課題,我有如下的啟發與思考。

當今的國小語文教學改革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應該說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於諸多原因,國小語文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符合語文新課標精神、偏離語文學科性質和特點的教學行為也是比較多的。而作為一線國小語文教師的我們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才能把握好語文課堂固有的本色,做好真正意義的語文教學呢?只有注意語文學科的特點,準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字色。

1、立足文字,明確目標,方顯本色。

語文教學離不開字、詞、句、段、篇,離不開聽、說、讀、寫,離不開感悟、積累和運用等實實在在的語言實踐活動。一堂真實本色的語文課,需要師生共同關注文字,讓學生和文字零距離接觸,通過閱讀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積澱知識、傳承民族文化,通過挖掘文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文字的字裡行間體會人物心情,深入地理解文字,從而促進言語能力的提高。

因此,把握好語文教學固有的本色,展現真實、有效的課堂,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都應要回歸到對文字的閱讀體驗中來,緊扣文字這個重點確定教學目標,以學生對文字的閱讀體驗為著眼點扎紮實實地教,給學生充分的識、寫、讀、背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掌握、積累和運用字、詞、句、段等最基礎的語文知識技能。這樣才不失語文課堂教學固有的本色,實現真正意義上返璞歸真的語文課堂教學。

2、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盡現本色。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個“對話”的主體是學生,讀書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環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本”,應該佔有課堂教學的主要板塊。因而,語文教學應該重視朗讀,讓朗朗書聲迴歸課堂,迴歸校園!應該讓學生學會享受朗讀,用心吟誦,讓自己的心與文字產生共鳴。朗讀,要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功課。因為讀是學習語文的有益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覆朗讀,才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可以說,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還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色,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路徑。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少讓學生讀書,可也沒見成效。那麼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這是為什麼呢?在一些公開課中我們會看到老師讓學生用各種方式去讀書,有齊讀,小組讀,開火車讀,分男女讀等等,形式多樣,五花八門,課堂上可謂是書聲琅琅,餘音繞樑。可每一次讀書老師都沒佈置讀書的要求,學生沒有明確讀書的目的,那麼像這樣沒有明確目的的朗讀,豈不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讀是關鍵,但不可盲目地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讀書訓練,既要從教材特點出發,又學生的實際出發安排學生讀書,努力做到:首先有明確的目標。讀書的方法很多,什麼時候該用哪種,教師應給予引導。訓練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培養語感,受到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即“初讀感知——精度領悟——品讀玩味——誦讀積累”。其次要給學生留有足夠多的讀書時間。一般情況下,時間和效率是成正比的,課堂上安排學生讀書時間的多少,往往會影響著到閱讀教學的質量,所以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切忌“走過場”。

3、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突現本色。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課,是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課。語文課堂特別強調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紮實的訓練在課堂上閃光,同時使學生能力的得到提高。例如:練習說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語文能力。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掌握這種能力,訓練的方式多樣,教師可訓練學生用抓住文章重點詞語進行說話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把理解內容和語言訓練合二為一。而且在我們的課堂中,應努力讓訓練成為課堂主旋律,讓學生在字裡行間去尋覓去探索,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學堂”,還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色。

4、運用真實有效的評價語言,更現本色。

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倡導激勵性評價。但不知從何時起,原本富有真情和激勵性的評價變得虛偽了許多。公開課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一位學生剛回答完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或剛結束一段課文朗讀,老師馬上說,“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如此單調重複的評價,並沒有引起學生的興奮。他們對於此類的評價漠然置之,這樣的課堂評價豈不就是一種形式嗎?

課堂評價不僅僅表現為一些鑑定行的語言式評價,更多的應該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個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贊同、一個微笑等等,以此給學生激勵和讚許,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保持旺盛的學習精神,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程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新方法新思維的運用,還要不忘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把握好語文課程的性質,還原語問味兒,迴歸語文字色,返璞歸真,簡簡單單,紮紮實實,才能切實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

教師能力提升心得體會_提升教師能力經驗總結 篇4

20__年__縣國小教師全員能力提升培訓心得體會

7月27日上午,我在縣__高中參加了20__年__縣國小教師全員能力提升的培訓,本次培訓旨在提高我縣國小教師的師德修養、專業知識、課堂教學能力、課題研究能力等,切實提高我縣國小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教學技能和實踐能力等方面的水平。通過傾聽王飛專家、優秀教學能手曾蕊教師的精彩講座,我受益匪淺。針對王飛專家的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在於返璞歸真這一課題,我有如下的啟發與思考。

當今的國小語文教學改革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增強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全面提升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應該說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由於諸多原因,國小語文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所出現的不符合語文新課標精神、偏離語文學科性質和特點的教學行為也是比較多的。而作為一線國小語文教師的我們在課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才能把握好語文課堂固有的本色,做好真正意義的語文教學呢?只有注意語文學科的特點,準確把握語文課程的性質,才能使語文課堂教學返璞歸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語文字色。

1、立足文字,明確目標,方顯本色。

語文教學離不開字、詞、句、段、篇,離不開聽、說、讀、寫,離不開感悟、積累和運用等實實在在的語言實踐活動。一堂真實本色的語文課,需要師生共同關注文字,讓學生和文字零距離接觸,通過閱讀去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咀嚼品味來積澱知識、傳承民族文化,通過挖掘文字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從文字的字裡行間體會人物心情,深入地理解文字,從而促進言語能力的提高。

因此,把握好語文教學固有的本色,展現真實、有效的課堂,教什麼,怎麼教,學什麼,怎麼學,都應要回歸到對文字的閱讀體驗中來,緊扣文字這個重點確定教學目標,以學生對文字的閱讀體驗為著眼點扎紮實實地教,給學生充分的識、寫、讀、背的時間,讓學生理解、掌握、積累和運用字、詞、句、段等最基礎的語文知識技能。這樣才不失語文課堂教學固有的本色,實現真正意義上返璞歸真的語文課堂教學。

2、以讀為主,讀中感悟,盡現本色。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個“對話”的主體是學生,讀書是閱讀教學的主體環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本”,應該佔有課堂教學的主要板塊。因而,語文教學應該重視朗讀,讓朗朗書聲迴歸課堂,迴歸校園!應該讓學生學會享受朗讀,用心吟誦,讓自己的心與文字產生共鳴。朗讀,要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日常功課。因為讀是學習語文的有益方法,“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反覆朗讀,才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可以說,朗讀是語文課堂教學的首要任務,也是還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色,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一條重要路徑。

也許,有人會說我們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少讓學生讀書,可也沒見成效。那麼我們是否該反思一下,這是為什麼呢?在一些公開課中我們會看到老師讓學生用各種方式去讀書,有齊讀,小組讀,開火車讀,分男女讀等等,形式多樣,五花八門,課堂上可謂是書聲琅琅,餘音繞樑。可每一次讀書老師都沒佈置讀書的要求,學生沒有明確讀書的目的,那麼像這樣沒有明確目的的朗讀,豈不是一種“走過場”的形式?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讀是關鍵,但不可盲目地讀,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讀書訓練,既要從教材特點出發,又學生的實際出發安排學生讀書,努力做到:首先有明確的目標。讀書的方法很多,什麼時候該用哪種,教師應給予引導。訓練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培養語感,受到薰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即“初讀感知——精度領悟——品讀玩味——誦讀積累”。其次要給學生留有足夠多的讀書時間。一般情況下,時間和效率是成正比的,課堂上安排學生讀書時間的多少,往往會影響著到閱讀教學的質量,所以課堂上要給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切忌“走過場”。

3、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突現本色。

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的課,是學生學習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學生提高語文綜合素養的課。語文課堂特別強調要加強語言文字訓練。紮實的訓練在課堂上閃光,同時使學生能力的得到提高。例如:練習說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個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又是學生必須具備的一種語文能力。語文課堂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掌握這種能力,訓練的方式多樣,教師可訓練學生用抓住文章重點詞語進行說話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把理解內容和語言訓練合二為一。而且在我們的課堂中,應努力讓訓練成為課堂主旋律,讓學生在字裡行間去尋覓去探索,使我們的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學堂”,還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色。

4、運用真實有效的評價語言,更現本色。

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倡導激勵性評價。但不知從何時起,原本富有真情和激勵性的評價變得虛偽了許多。公開課上,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 一位學生剛回答完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或剛結束一段課文朗讀,老師馬上說,“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如此單調重複的評價,並沒有引起學生的興奮。他們對於此類的評價漠然置之,這樣的課堂評價豈不就是一種形式嗎?

課堂評價不僅僅表現為一些鑑定行的語言式評價,更多的應該是教師的一種手勢、一個眼神、一種默許、一種贊同、一個微笑等等,以此給學生激勵和讚許,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保持旺盛的學習精神,提高自我發展的信心。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程序,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新方法新思維的運用,還要不忘語文學科的自身特點,把握好語文課程的性質,還原語問味兒,迴歸語文字色,返璞歸真,簡簡單單,紮紮實實,才能切實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