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師學論語心得3篇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65W

《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下面是本站帶來的教師學論語心得,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教師學論語心得3篇

篇一:教師學論語心得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是傳承生命之火的人,他也應該經常考慮“人為什麼活著?”,然後明白“人是為追求幸福活著”。如果此生註定不幸,而又有一種生前前知的可能性,我想人人都會拒絕出生。筆者認為,《論語》開篇《學而第一》的第一段話就講什麼是幸福。而且對於教師的幸福觀啟示尤大。“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告訴我們人生有三種幸福:學習的幸福,朋友講習的幸福,心胸開闊的幸福。在這三種幸福中,第一位的是學習的幸福,因為它在生命成長中,起的作用是最大的。因此,筆者讀論語的第一句話,首先悟出“人生幸福學習始。”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論語》中的第一句話。《論語》第一句話就講學習,決不是偶然的,它反映著儒家對學習型人生的嚮往,告訴我們學習是出於生命成長的需要,生命成長就是每個人都要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造物主給了我們什麼,二是我們努力到什麼水平。因此,所謂命運是先天條件和後天努力互動的結果。先天條件是不能選擇的,只好把它叫做命,我們要尊重它,因為它是後天發展的物質條件,它決定著我們可以往哪些方向發展,發展到什麼程度。因此儒家認為,做人首先要“知命”,“子曰:不知命不足以為君子”。“知命”就是對人生的一種科學態度,就是尊重事實,就是接受自己,就是給自己的發展科學定位。這是科學發展觀。

“知命”才會“安命”,“安命”的人會把人生的寶貴精力從怨天尤人中解放出來,從而專心致志謀發展。安命以後,心有所止,氣定神閒,所以張海迪、奧斯特洛夫斯基、桑蘭坐在輪椅上笑對人生。安命之後,一個人才能積極從現有起點出發,創造自己的未來。所以知命、安命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知命、安命就是接受、承擔今天所不能改變的現實。但是生命狀態中不僅包括不能改變的現實,還包括可以改變的元素。對於這些元素,應盡到最大的努力去爭取最好的結果!感謝造物主,他只決定人類命運的一半,把另一半交給了人類自己。因此,當我們失意的時候,不要忘了造物主還給了我們一半的生命自主權,因此一個人永遠都不可消沉。當我們得意忘形的時候,也別忘了,人不可能無所不能,人是有命管著的,必須量力而為。所謂成長,專指對於自己能把握的那部分的充分發展。而充分發展唯一手段就是學習。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就是漢語中學習這個詞的詞源。這句話首先告訴我們學習是“學而時習之”,然後告訴我們學習是是快樂的事情。可是今天很多中國的學習者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了。這跟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誤讀關係極大。長期以來,語文老師把它翻譯成“學習完了之後及時溫習、複習,不也是很快樂的事情嗎?”我上國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是這麼翻譯的。那時感到很奇怪:學習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有什麼可樂的?問同桌“你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很快樂嗎?”他說“我從來不復習”,我笑了,難怪他學習不好!如果學完了及時溫習、複習是很快樂的事情,那麼中國還會有學不好的學生嗎?尤其是還會有厭學的學生嗎?因此,那時覺得孔子很淺,說的話不符合人之常情。

但是我現在明白了,孔子被現代人誤讀了。我們怎麼能把“學而時習之”中那個“習”翻譯成溫習、複習呢!習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上下結構,上面是“羽”,下面是“日”,習的本意是小鳥學飛,小鳥學飛得一遍一遍地練,因此習的本意是練習、實踐的意思。這樣一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就可以理解了嗎?學完了之後就時不時地把自己學到的用於生活、用於工作,那麼學習到的都是有益於生活、工作的事情,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事情啊!原來《論語》中的第一句話就包含著我們中國哲學的一個偉大的命題“知行合一”!

這句話可以破解中國當代教育中的很多難題——為什麼中國的孩子體會不到學習的快樂,贏在起跑線上輸在終點?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培養不出一流的科學家?為什麼很多大學生人格萎縮?因為我們的教育與生活、社會實踐嚴重地脫節。學習應是學而時習之,結果成了學而不習,成了僅僅掌握書本知識,只備考試之需,學習者意識不到考試之外它還有什麼價值!因此,學起來索然寡味,學習就成了只有硬著頭皮才能堅持下去的事情!學習不是為了生命的成長,只是為了考試,因此,在考試之前還有動力,考試之後,動力全無。學習與生命成長脫節,這正是中國人感覺到學習是苦差事,而外國人不以學習為苦的原因。

然而,更可怕的是,中國很多的教師都不喜歡學習。中國的中國小教師的繼續教育,在很多地方都是低效的。有課程和培訓者水平的原因,然而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很多的中國小教師職業倦殆,沒精打采,甚至混日子,敷衍學生。很多教師除了教科書、參考書之外,有益文化水平提高的書一概不看,幾年不讀一本正經書,看書看的都是《女友》、《故事會》、市井小說一類的東西。學生課代表給老師往辦公室裡抱作業,總是看到老師在打無聊的網路遊戲。“師者,人之模範也”。老師如此,學生怎麼能在學習方面歡欣鼓舞呢?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同樣,有其師,必有其學生。老師怎麼能給學生髮揮這種教師影響呢!因此,老師不學習就是誤人子弟。

筆者因為在河南省的中國小校長培訓中教學效果好的緣故,因此,經常受到河南省各地教育局、中國小校、教師進修校邀請,給中國小教師講學,深感中國小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很多中國小教師不學習。為什麼?學習觀不端正。把學習僅僅與狹窄的功利目的聯絡起來,只要不考試,就不學習。把學習僅僅理解為學,而不把學到的東西想辦法用於生活、工作,結果生活、工作無起色,也就體驗不到學習的快樂。因此,今天學《論語》,目的就是重樹正確的學習觀。《論語》中的學生觀告訴我們,學習是最快樂的事情。我學習,我快樂;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需要;因此應該學到老,活到老;學習是人生快樂、幸福的源泉;學習使我們青春常在。

因此,教師節來臨之際,我要對親愛的同行們談談我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第一個感受,就是想當一個好老師,尤其是想當一個擁有快樂心情從而享受幸福生活的老師,此生必須與學習相半。在古代,秀才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鍾粟”。我認為是有道理的,不僅如此,“書中還有不老藥,讓我們將來免得老年痴呆症;書中自有金鑰匙,讓我們一生更理性;書中自有好朋友,讓我們一生不感孤寂;書中自有好氣質,讓我們超群絕俗。”教師只要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不管他長得是否漂亮帥氣,站在講臺上,就會光彩照人。好老師是什麼樣的人?就是站在講臺上就顯得比一般人更美麗的人!

篇二:教師學論語心得

通過聽朱先生的課,對《論語》乃至整個儒學的看法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孔子的確是了不起的聖人,同時也認識到儒學與佛法大有相通之處。以下就學習體會略談數端:

一、以前雖然對《論語》並不陌生,但過去的理解非常浮淺。主要原因是態度與方法不正確,朱先生曾講過,讀《論語》,首先要把態度擺正。孔子是聖人,自己是凡夫,對聖人要有至誠的仰慕與崇敬。《論語》是傳道、修行之書,僅靠邏輯分析、考據論證之類的現代學術方法是不能得門而入的,要靠真誠心去感通聖人之志。聖人的心是純然天真之心,聖人所講、所傳,無非也是這顆真心,我們只有發起真誠心,超越糾纏我們心性的世俗心,才能與聖人感通。如果真的能這樣,則《論語》就能不讀自通,王鳳儀善人就是這樣的例子。其次,《論語》作為修行書,處處體現著實踐精神,君子“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學《論語》不是靠嘴巴,而是用行動,要把聖人的思想落實在實踐中,落實在工作與生活細節中,特別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一位居士曾說過,有的人在工作單位上是君子,可一回到家裡就成了小人。修行人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家庭是修行的第一道場,要在家庭生活中化稟性,去習性,格物至知。這很不容易,學生在這方面做得很差。

二、學佛前讀《論語》,都是為了學術研究。讀來讀去,總感到這本語錄體著作非常瑣碎,多是一些道德教訓,搞不清其主旨是什麼;對書的結構、層次也不清楚。聽了朱先生的課後,才明白了這些問題。儒家學問的根本是心性,此心性也稱為明德、天命之性、誠、明、天等,王陽明稱之為良知,“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論語》中則多稱之為仁,仁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真正的主人,只是凡夫把它迷失了。夫子之學,就是一個仁字,此仁即夫子之道,夫子一生的工作,是使眾生復歸仁性。錢穆先生《孔子傳》說:“其生命,其年歲,其人,即全在志學好學志道樂道之無盡嚮往無盡追求中。其所憤,所樂,亦全在此。此以外則全可忘。……故孔子畢生……其實則只是一志學志道好學樂道之人而已。”(61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釋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個“一”其實就是仁,曾子為什麼解釋為“忠恕”呢?仁是道之體,忠恕是道之用,道體難以言傳,故曾子從用上說;而且,忠恕也是進入仁體的門徑。只要弄明白了仁這個根本問題,《論語》就容易懂了,《論語》全篇,其實都在講這個仁字。

夫子之學是形而上的仁與形而下的倫理規範的合一,儒家的道德是德性與德相之合體,仁作為德性,是無私無我的,偉大的,具有浩然之氣,是道德之本體;而德相則是德性的具體表現,是各式各樣的規範,是道德之現象。作為本體,德性永恆不變,不論什麼時代,人的德性都是相同的;而德相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孔子的仁學,體用一如,即事即理,體現了宇宙人生的中庸之道,為中華文明建立了根基。但近代西學傳入後,中國人的道德觀只涉及到德相,德性卻失落了,這樣,德相也就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只剩下一個空殼。現在,這個空殼也不復存在了,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道德的時代,自古迄今,道德之淪喪無過於今日。而道德重建,也只有復歸德性,才能成功。

聽朱先生的課還有一大收穫,就是弄清了《論語》全書的結構與層次。先生認為《論語》是根據《周易》編排的。學生對此感到很新奇,通過先生的講解,深感此說確實很有道理。在此基礎上,學生從自己所研究的美學專業角度,把《論語》當作一部美學書,因為仁就是真善美慧的合一,當然也是美的本體。從這樣的角度理解,則第一篇為大道之美,道為乾、為體,第二篇為大德之美,德為坤、為用,第三篇為禮樂之美,禮樂以仁為體方美,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第四篇則為大仁之美,第五篇為涵養之美,第六篇為內省之美,第七篇為師道之美,第八、九兩篇為德行之美,第十篇是夫子的氣象風度之美。而每一篇,又分若干層次,如第二篇18至21章討論政治結構中君主、大臣、士、師各自的職分,說明諸方面結合起來,政治才能和諧。這些都在講課分析得很清楚,這樣,整篇《論語》的文脈就一目瞭然了。

三、先生在授課中還介紹了王鳳儀、劉友生、譚榮清的學問與德行,學生看了一些的資料,很受教育,得到很多的啟發。首先,王鳳儀是儒家血脈的傳承者,是儒家學說的大實踐家。近代以來,特別是新文化運動以後,隨著西學的傳入,知識界盡吹西風,儒家學說被歪曲並倍受打擊。然而,“禮失而求諸野”,在此危難之時,草根儒學家王鳳儀先生領導的道德運動異軍突起,並再傳至劉友生善人於當代,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形成了具大的社會影響。然而從那時至今,知識界對此一直盲然無知,毫無反應,這說明近代以來,知識界不曾有過真正的學問。王鳳儀先生是儒學發展史上重要的人物,他出現在西方思想傳入中國的近現代,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說明儒家思想家完全能夠適應於當代社會。其次,王鳳儀的實踐與理論,也說明包括儒家在內的中國心性之學是真理,是具有實證特點的真正學問。王鳳儀並沒有讀過書,他的學問,全從自己的天性(仁、明德、良知)中流現出來,此天性人人皆有,是真實的存在,不管體驗到與否、發現與否,它都“客觀地”、“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深處。

只是一般人都被稟性與習性所控制,為恨怨惱怒煩所染汙,這種天性便不能顯現。只要我們老老實實做格物至知、誠意正心的修證功夫,就能得到真實的受用。最後,對王鳳儀的學問(包括整個儒家學問)與佛法的關係,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王鳳儀、劉善人雖然也談到過佛法、成佛等問題,但其學說只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屬淨業三福中的第一福),修到最高水平也只是命終後昇天,是不能出離三界的,更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其學說沒有達到緣起性空、能所雙遣、絕待圓融的層次。有的人說,你連人都沒有做好,修佛能成功嗎?若論通途法門,靠自力斷惑證真,則這種觀點是正確的。但這種說法並不適合唸佛法門,淨宗一法,以信願感通佛的願力,臨命終往生西方以出離三界,往生的基本條件是信願行三資糧,除此之外,再也沒有更高的要求。故《觀經》下三品往生者都是惡人,這正說明信願力、佛力的不可思議。但現在有人把儒家學說(甚至《弟子規》)當成往生的條件,這種知見是大有問題的。但另一方面,唸佛人也要認真學習儒家學說,實踐王鳳儀先生的學問,這能夠培養我們真誠心,格物至知以對治習氣,化稟性去習性以復天性,這都有利於增上我們的信願力,有利於增高往生品位。

四、通過學習《論語》,對孔子的形象有了新的認識。孔子本人的形象應當是什麼?二千多年來,夫子被不斷解釋、演繹,形成了各各不同、差別巨大的形象系列,曾被稱為至聖先師,也曾被稱為喪家犬。這是一個解釋學問題,佛法則稱之為唯識所現。孔子的形象是由解釋者心性境界水平決定的,人們所看到的孔子的形象其實是自我心象的外顯。通過學習《論語》,真切感受到孔子是一位超凡脫俗的聖者,也真切感到所有語言都不能完美地描述他,賢者顏淵倘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站得多高,就能看到孔子有多高。所有學問之中,只有佛法才是宇宙人生最究竟的真理,只有從佛法角度,才能真正理解儒家,正如張商英所說:“吾學佛,然後知儒。”同理,學佛然後才能識夫子面目。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認為夫子是儒童菩薩,並說:“使夫子而生竺國,必演揚佛法以度眾生;使釋迦而現魯邦,必闡明儒道以教萬世。蓋易地則皆然。大聖人所作為,凡情固不識也。”大師道眼圓明,境界不可測度,我們當仰信祖師之言,不以凡情測度夫子。

學習《論語》的收穫是巨大的,聽朱先生講課也是非常愉快的,期待著先生講後十章,還有《大學》、《中庸》等。

篇三:教師學論語心得

孔子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在一定意義上說,他也是全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教育家,被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首創平民教育,繼承、發展和傳播了古代文化,相傳孔子“弟子三千,賢人七十”,足見孔子對當時教育的貢獻。孔子在一生的教學實踐活動中,積累了一套極有價值的教學理論,在許多方面反映了樸素的辯證法和唯物主義觀點。他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治學態度,以及所倡導的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直到今天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

(一)學思結合,溫故知新。孔子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精闢的言論,他主張“有教無類”和“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從治學的角度看,他強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認為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進行思考;他提倡“溫故而知新”,認為時時溫習已經學過的舊知識,由此就能獲取更深的新知識。特別是“學思結合”和“溫故知新”已成為人們長期遵循的學習規律。新的課改確立了鮮明的課改理念的最高宗旨,就是“以學生髮展為本”。我們知道教師的一切都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作為學生,要發展首要任務是學習,這其中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學思結合”;二是學習如何獲得文化知識,這就離不開“溫故知新”。只有這樣,才能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面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我個人認為今天課改新理念其實是對《論語》中有價值的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孔子進行教學活動的特點,是能夠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針對智力的高下不同而因材施教,“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孔子培養弟子學習興趣的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一些生動的事例,用形象思維的方式去誘導,如用“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喻指節操,教導學生要有忍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用“逝者如斯夫”比喻時間一去不復返,意在勉勵弟子們珍惜時間、發奮圖強。這樣的教學方式,受到了弟子們的稱讚,顏回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我們通過“校本培訓”,已經確立了新的教育觀。新的教育觀要求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同時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特點提供個性化教育,讓全體學生都在原先水平上得到發展。這裡提到的個性化教育是與“因材施教”有著密切聯絡的。新的教育觀還要求教師要尊重、理解、寬容每一個學生,要善待學生的錯誤,要用優點融化學生的缺點。現在學生厭學輟學現象嚴重,部分學生存在灰心失望、悲觀消極的心態,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要“循循善誘”,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燃起希望之火,去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心靈王國,都有一片自己的情感樂園。所以,作為教師就要“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發現每一個學生的智慧強項,扶持它,呵護它,使它成為學生的成長起點。

(三)善於啟發,觸類旁通。孔子特別強調把握時機,進行啟發式教育,實際上“啟發”一詞就來自《論語》。他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只有對求知慾強卻百思不得其解的人加以點撥,對竭力想要表達自己的看法卻無從表達的人加以引導,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孔子的這一論點是非常高明的,他要求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善於推論,聞一知二,舉一反三。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在今天新課改的過程中仍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知道科學在飛速發展,很多知識都會迅速被淘汰而變得一錢不值。因此,知識本身的獲得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如何去獲得知識,如何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所以說,現代教學不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應該教會學生學知識。教師“舉一隅”是教給學生知識,學生能“以三隅反”才算教會學生學知識。要想教會學生學知識,使學生真正把知識學活,就得在舉一反三上下功夫,從而收到以一當十、觸類旁通的效果。

(四)相互切磋,教學相長。孔子在教學法上提倡師生之間相互切磋、共同討論,以收到教學相長的效果。《論語·學而》記載子貢聽了孔子的教導後,領會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孔子非常高興。一部《論語》,實際上就是記載他們師生之間互相討論的問答情況。孔子的教學是民主的。他樂於接受來自學生的批評,對於不肯提意見的學生反而要責怪。顏回是孔子最讚賞的弟子,但顏回對孔子的話句句順從,從來不提意見。因此,孔子責怪說::“回也,非助我也,於吾言無所不說。”意指顏回從來不向他提出不同的意見,這就不能使師生之間收到教學相長的好處,所以說“顏回不是能幫助我的人”。可見,孔子是開明、民主的教育家。今天,我們提倡師生互動,與孔子的教學相長是一脈相承的。教師不僅教,也要在互動中學;學生不僅學,同時也要在互動中教。師生共同對自己和對方的發展成長負責。我們大家都教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課,寫的是孔子與四個學生的一次課堂活動。當年孔子在課堂操作上“以問題為主線,以活動為載體,以體驗為收穫,以情趣為動力”,為我們今天的課改提供了成功的範例。只有師生互動,才能讓師生的創造精神在課堂上得到有效地發揮,課堂也才會有真正的歡樂時光。

(五)聯絡實際,評人評事。孔子評價過的人很多,上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伯夷、叔齊,下至春秋時期的管仲、子產等各類名人,以及他自己的弟子。孔子通過對人的評價,教育學生辨別善惡是非,為弟子們修身養性樹立了理想人格的典範。孔子生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社會新聞很多,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密切注視和關心時事,隨時表明自己的態度,宣傳自己的主張。孔子在自己的一生中評論過很多人和事。從這些評語中可以看出他審時度勢的胸懷和抱負,並且也反映了他通過例項教育學生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良好學風。理論聯絡實際,是教學的一條根本原則。今天,聯絡實際,評人評事,也是各科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貫徹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既能使學生牢固地掌握學到的基礎知識,又能培養學生應用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次課改明確提出要實現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其中就體現了理論聯絡實際的教學原則。在這一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教師既要給學生乾糧,還要給學生獵槍。”

總之,《論語》是一部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的書,值得我們認真閱讀、仔細品味。孔子的教育思想是《論語》中最精華的部分,是一份珍貴的遺產。讀後受益無窮。

Tags:論語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