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職教師教學心得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4W

對於許多新做教師的人來說,班主任工作是他們的一個很大難題。看著許多有經驗的老班主任做起工作來得心應手,遊刃有餘,而輪到自己時卻是處處受制,舉步維艱,還不明白問題出在什麼地方。真是學又學不像,做又做不來。再碰到學生不懂事的反目,也只能“自己的心情自己感受”了。我對於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談不上有什麼心得,只能說是有一點感受吧!

中職教師教學心得

一、班主任不能溺愛學生,不要寵孩子。

在剛開始接手08數控6班的時候,我什麼都不知道。沒有任何經驗可言。那時候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係?可是,因為缺乏經驗,並沒有把握準與學生之間的距離的尺度。一心想著和學生交心,希望他們在中專生活中找到自信。但是,與學生距離近了之後,卻發現學生會不尊重我,班級紀律成問題,學生們並不自重,理想中的民主成了現實中的散漫,學生自信過了頭。

在軍訓和養成教育的十幾天裡,我和學生朝夕相處。那時候,我就覺得自己已經成為他們的保姆,他們有任何困難,我都儘可能的幫他們解決。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學生養成了懶散的性格。後來想想,其實,班主任就要懶點。

而後,我對每個班幹部佈置了具體的任務。我要求每一位班幹部都要發揮他們的作用。晚自習採取每個班幹部負責看管幾個人,再由班長管理全班的辦法。而這個方法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平時的生活中,我都儘量讓班幹部先對日常事務進行思考和處理,而後再由我對他們的工作進行改正。有時候,我發現這些班幹部能做的很好,甚至比我自己處理更好。我想,只有班主任放鬆些,給班幹部事情做,這樣,班幹部的個人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二、保持適當距離,讓學生看不透老師

當學生正式進入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後,我擔任了本班的《機械製圖》老師,可以說,在剛開始的第一個學期裡,我天天與他們打交道。在我的學生面前,我演著兩個不同的角色。作為班主任,我要求他們上課認真、安靜。但是,作為一名任課老師,我希望學生能喜歡上我這門課,我喜歡在一個輕鬆、活躍的課堂氣氛下進行授課。說真心話,我並不喜歡上自己班上的課。而開學後,我們班在全科的八項評比中,一直沒有取得讓人滿意的成績。這時候,我發現,我一開始想與學生輕鬆相處的想法是很難繼續下去了。他們完全清楚我的脾性。這時候,我請教了其他有經驗的老師。改變了我與他們相處的方法。我嚴格要求自己班上的學生,讓他們改變以往懶散的態度。甚至在我的課堂上,我也會因為學生的不良表現發火,教育學生。這時候,由於學生對我的突然改變無法適應,他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無所謂。學生總算是有些進步。

到了這個學期,由於我改上07級的課,並且每週課也很多。並沒有太多的時間與我班上的學生相處。也就只能是上課的時候從班級經過,下課的時候去看看他們了。但是,我發現,正因為這樣,學生反而對我很好了。也更聽話了、更懂事了。學生變的很貼心。他們會偷偷的給我說“老師很想你啊”。你交代的一些事情,他們也能更好的完成。我覺得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還是應該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不過,這點,可能也就只能用在我這樣的班主任身上了。我是真的不太會罵學生。這點還真是很失敗!

三、要剛柔並用

這點,我覺得是最難的了。太凶了,會傷了孩子的心。而且讓他們長時間處在一個高壓的環境下,他們的精神壓力得不到放鬆。這樣,一旦壓到極限的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反常的行為。但是太柔了,學生只會騎到自己頭上。失去了老師的威信。有些有經驗的班主任教我“對學生就是打一個耳光,給一顆糖”。對學生嚴厲的同時,也要讓學生知道班主任的好。不過,這點說著挺容易的。卻是我自己最難做到的了。可能是自身性格的原因吧,我不太容易生氣。通常對我們班那些調皮鬼都是溫柔大大的多過了嚴厲。這是我最致命的缺點,也是我在今後班主任工作中需要重點突破的地方。

以上是我對自己這大半年來班主任工作的一點點感觸。在所有的“主任”中,職位最小的是“班主任”,但責任最大的卻是“班主任”。我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在今後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會更加的努力。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兩年的校園生活中,快樂成長。

中職教師教學心得(2):

XX年7月13日至8月25日,我很榮幸地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株洲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中職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培訓”,對中職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開發進行了專門進修。為期40天的緊張學習,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全班學員討論交流,收穫頗多。以下是本人的學習心得:

一、 學習內容

此次培訓主要是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和專業實踐能力。培訓從職業教育課程的本質特徵——“學習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出發,嚴格按照基於工作過程開發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培訓內容分四個模組:一、專業教學能力模組,在此模組中,首先對市場進行調研得出中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適合的典型工作崗位,然後對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得出行動領域。將行動領域進行歸類,轉化成學習領域。最後進行教學分析、專業課程設計和教學組織設計;二、專業核心能力模組,包括商務英語談判和外貿單證繕制兩個子模組;三、專業方向選修模組,我們選修的是商場英語導購服務;四是頂崗實習模組。在這四個模組的教學中,我們的指導老師都以任務為導向,嚴格按照工作過程組織教學。

二、收穫和體會

1.對基於工作過程課程開發理論認識的提升

“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是職業教育課程建設的全新理念。通過這次培訓,我明白了什麼是“基於工作過程”,對工作過程導向課程開發的基礎、依據、步驟、方法有了進一步瞭解,對“工作過程” 和“工學結合”課程開發內涵有了深刻的理解,對課程開發的理念、課程目標、課程模式也有了新的認識,明白了“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與崗位培訓的區別,懂得了課程開發中的學習領域課程是理論實踐一體化的課程,課程的核心是尋找一個合適的載體來培養人才。

2.對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認識

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綜合職業能力”培養。目前中職教育改革呼聲很高,但我們到底要培養什麼樣的學生,他們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以及怎樣培養是目前存在的重要問題。通過學習我對此有了新的認識,也明確了今後教學的方向。

對於課程的培養目標,我們可以從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三個方面來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即工作方式方法、對勞動生產工具的認識及其使用和勞動材料的認識等。而方法能力是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把已獲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運用到新的實踐中等能力;社會能力是與他人交往、合作、共同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包括工作中的人際交流(夥伴式的交流方式、利益衝突的處理等)、公共關係(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在小組工作中的合作能力、交流與協商的能力、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能力)、勞動組織能力(企業機構組織和生產作業組織,勞動安全等)、群眾意識和社會責任心。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中的很多內容屬於情感類的教學目標,無法簡單通過傳統的學科系統化課程和傳授式教學來實現。因此,在現實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3.對教師要求的認識

第一.教師的思路和觀念觀念要轉變

轉變教師的職業教育觀念和課程改革觀念,提高職業學校教師的實踐水平是搞好課改的先決條件。沒有觀念的轉變,就會嚴重阻礙改革的程序。教師在思路和觀念的轉變中,必須實現如下幾個轉變:

一是要實現一個轉變,即實現教師對學生觀念的轉變;

二是要實現兩個轉型,即從結果考試轉向過程考評,從傳統考場轉向工作現場(模擬);

三是要實現四個轉化,即要把教師轉化成生產教練、把教材轉化成訓練手冊、把教法轉化成訓練方法、把課堂轉化成工作現場。

第二.教師要加強實踐

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改革,就是要把知識人才體系改為崗位能力人才體系,把學科體系改為工作過程體系,但改起來確實很難。教師的知識體系、教學方法、教學思維、教學模式都要改變,特別是大多數教師缺乏企業實踐工作經驗,對具體的工作過程、任務細節又缺乏全面具體的瞭解,以致在“基於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時,存在著憑藉理論推想和對實際的想當然來進行工作領域、學習領域和學習情境的設計,於是在具體課程改革中自然存在“霧裡看花,水中望月”的現象,教師普遍存在心理焦慮。因此,進行基於工作過程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教學,教師是關鍵。

第三.教師要創新教學方法。

要設計一個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傳授平臺,讓學生在學校經歷一次完整、接近實戰的工作過程。要分析每個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找出符合人的職業成長的歷程。職業成長是“從完成簡單工作任務到完成複雜工作任務”的能力發展過程。採用什麼方法和載體,才能把學生從較低發展階段有序、有效地帶入到更高的發展階段?如何設計符合發展邏輯規律的系列學習任務?這對課程開發技術和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教學組織安排上,要儘量安排足夠的時間集中上某一門課,動態實施,完全按照教學專案重組教師團隊,行動導向教學。學習是一個自我控制的過程,過程導向的教學中,並不完全排斥傳統的教學方法。應創設儘量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有機會完成與典型工作任務較為一致的學習任務;應特別注意“學習崗位”設計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並加強相應的、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資源建設,以保證實習教學不流於形式;應建立全面、系統而科學的課程質量監控與評估體系,其核心任務是發展職業學校的自我質量控制能力,即“認清課程執行狀況、識別成功潛能、儘早發現問題並及時進行調整”。

總之,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改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行業、企業、教育科研以及職業學校的共同參與,共同篩選,才有可能取得實效。但是,本人將本著以學生為中心,做好教學、服務工作,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實轉變觀念,改革課堂,牢固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理念,以學生為中心,採用現代資訊科技和教育手段為學生提供多種媒體教學資源和多種形式的教學組織活動。為我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改革與課程開發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