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78W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精選20篇)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內容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該把著眼點放在幼兒今天知道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該著重考慮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符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內容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著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通過調動幼兒積極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積極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形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讀後感:一節成功的活動設計,不僅能教會幼兒許多本領,對我們老師也是一種成功,那麼如何設計一節優質的教學活動是我們老師值得思考的,在我們選擇一節活動時,選材很重要,同時也需要教者有過硬的教學能力

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隨著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不論是國家還是社會對教師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於幼兒教師來說,“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必須堅守,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本學期,我認真仔細地將《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研讀了一遍,受益匪淺。

關於“觀察與記錄”這個話題,其實是由來已久了,但是在過去的我們所撰寫的觀察記錄中,更多的是帶著治療的眼光去找“毛病”,所以經常會在觀察記錄中看到類似某某小朋友出現攻擊性現象了,是因為他性格暴躁、孤僻等諸如此類的標籤式字眼。在接觸了“學習故事”之後,我對觀察記錄有了一個不一樣的認識。

一、明確觀察目的——理解孩子

我們知道毛毛蟲是美麗蝴蝶生命中一個必經的階段,它不會飛,也沒有那麼美麗。我們知道牛犢不能產奶,儘管有一天它會長大,會產奶,但是有太多的人希望孩子能夠儘可能地像成年人一樣做事,並且越快越好。如果我們能夠更準確地解讀孩子、瞭解孩子,我們可以更成功地引導孩子全面發展。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學會如實地觀察兒童,特別是站在兒童的角度來思考。

二、真實看待幼兒——注重細節

從作者的大量案例中,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注重細節的記錄。尤其是孩子的眼神、聲音、身體姿勢、手勢、面部表情等的描述。通過這些描述我發現,這些就是兒童揭示自我的方式。他們的眼神、聲音、身體、手勢、面部表情都在說話,都在與我們交流,他們通過自己的做事方式以及所做的事情向我們展示他們的內心界。

總之,我讀了這本書,從理論上更清晰地認識了為什麼要觀察兒童,觀察兒童行為後該如何評價這一行為,讓我更好地運用到工作中。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對於成長於文化斷層年代的我們,胡適先生似乎只是歷史的一個符號,他以前走在文字改革的先端,是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等,由於種種原因,難得看到胡先生的文字,對於他的瞭解多來自片段性的軼事或巨集大感受。近日於南圖覓得一本《胡適的聲音》,雖然只是一冊不同時期的演講集,但也足以窺見胡先生博大精深學養的滄海一粟。

“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胡適的聲音》一書的卷首語,這是胡先生一生主張並奉行的人生格言,由此看來,不論在什麼語境下先生都會是一個“大右派”。作為一個有深厚舊學背景,在完善的西學教育中成長起來的學者,胡先生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_學等諸多領域均有建樹,是真正學貫中西的大家。他的文字曉暢明白,樸實自然,沒有精英意識,即使此刻閱讀也有極強親近感,很貼合他倡導的白話文就應是“活”的文字。

書中涉獵的領域和年代跨度很大,從“五四”時期到五十年代,幾乎收錄了胡先生一生中不同時期的各種演講資料,讓我們看到胡先生歷經學者到官員(駐美大使)直至“中央研究院”院長等不同主角轉化中為人,治學的態度,能夠充分體現他畢生倡言的“大膽的假設,留意的求證”、“言必有證”的治學方法以及"認真的作事,嚴肅的作人"的為人之道。

對書中感觸頗深的是一篇對“五四”事件的回顧演講稿,具體而詳盡的過程描述讓我們身臨其境。一方面,他承認“經過了這次轟動全國青年的大解放,方才有中山先生所讚歎的思想界空前之大變動”。另一方面,他堅持說,五四運動“實是這整個文化運動中的一項歷史性的政治干擾。他明確表達了:對抗爭政府的同情和對運動方式的拒斥。胡先生作為獨立知識分子,一貫堅持以自己的方式“寧鳴而生”。

另一篇極具特色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禪宗的發展史,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系統講述了佛教在中國成長髮展的過程。胡先生關於禪宗發展史的研究考證翔實,表述客觀風趣。胡先生本人沒有宗教信仰,他的佛教研究完全從學問的視野進入。胡先生的禪宗研究源於他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大綱》,到他離世只完成《中國哲學史大綱》上卷,禪宗史是研究的不足之處,他一向在進行這方面的彌補。胡先生對禪宗史下過很多功夫,頗有心得,在研究的基礎上專門為影響很大,成為一代宗師卻不識字的六祖慧能的_,作了一部《神會和尚傳》;晚年,又花很多時間去考證《虛雲和尚年譜》。雖然禪宗史只是胡先生治學一隅,但嚴謹的態度足以描述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他的研究甚至曾引發日本禪宗學者鈴木大拙與他的一翻論戰。胡先生對於禪宗史的研究體現了他在治學中的“不默而死”。

多看看胡先生的研究,會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禮貌的交融,感受到他作為獨立知識分子,用獨立、理性、職責、正見、負責的言論來發表個人思考的行為特點。

如何深入的探尋與認同自己的文化,如何以獨立知識分子的思維來“寧鳴而生、不默而死”,是我們需要一生探尋的問題。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幼兒教育》這一雜誌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從“研究與探索”中學習到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從“經驗薈萃”中吸收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從“保育與健康”中體會如何使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更是一種提高自我的途徑,也許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書中蘊涵著多麼強大豐富的營養,滋補著你的精神世界,讓你的知識層次漸漸增高,總之,我會診視我讀的每一本書。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看這本書時很多次有感動到極致的感覺,就像看一部個性好的電影。電影是虛構的,但這本書記錄的是真實的,這讓我對原本感覺缺乏感覺的生活,又萌生了一絲期望。

或許擦亮眼睛,仔細找,感動還是能找到的,個性是我們還有天使一般的孩子做引領。則像一股細細的沙,慢慢流進心裡,一點一點填補了石頭的縫隙,同時帶來一份柔潤,抹平石頭的稜稜角角。

作者馬麗娟老師:中國第一批理解國際華德福?史坦納幼兒教育協會培訓的幼兒教師李躍兒芭學園資深教師,擅長教育管理,培養、提升教師團隊以及對教育感悟的總結。在10年不間斷地教育實踐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積累了超多的教學觀察筆記及隨筆心得,最終構成本書。

我帶著這樣的疑惑去讀這本書:

我們天天都在講“要給孩子幸福”,那麼究竟怎樣樣才算是給了孩子幸福?怎樣樣才能夠讓孩子感受當下的幸福?

在書中馬老師給出了答案:

馬老師的答案:

幸福對於有的人來說就是,他能撅著_在沙坑裡玩一上午;能滾著一個破舊的輪胎在院子裡撒歡似的跑上幾圈;能七扭八扭地縫一個布包包;能將豆沙醬包在麵糰裡放進烤箱;能拿個大瓢給菜地澆水,給羊洗澡……

我的理解:

給孩子當下的幸福,就就應讓孩子享受他這個年齡段就應享受的任何事情,而不是給予孩子我們所理解的“幸福”。所以,當你看見孩子不顧剛穿上的新衣服,專注地趴在地上看螞蟻時,請你不要阻止他;當孩子不顧弄髒雙手玩泥巴時,請你不要指責他;當孩子天馬行空地給你描繪他的理想時,請你不要嘲笑他……因為,這就是孩子眼中的“幸福”。

在讀這本書時,有一些精彩片段給了我很大的啟發:

片段一:點燃心靈的蠟燭

“我們要給予孩子機會,讓他們真實地學會一件事情,就像他們真實地學會等待一樣,孩子們才會真實地活在當下。”

我的收穫:孩子們一旦學會了一件事情,他就是真正地學會了,不會忘記的一種學會。如果我們讓一個小孩子很快地學會一件事情,那麼相信他忘記得也快。因為,那是他人將別人的發現硬塞進孩子的記憶中,並不是孩子自我想真實地經驗它而記住它。所以,就如馬老師所說的“我們要做的是幫忙孩子點燃他們內心那盞不滅的蠟燭,保護好它,讓它燃燒得更明亮、更久遠。”

片段二:長著棉花糖腿的人

“一眼看上去,一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並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孩子。但是,透過孩子生活中的活動,我們會認識到,每個孩子狀態背後都有一些東西是我們所看不到的。而要想真正地幫忙到一個孩子成長,瞭解孩子狀態背後的一些緣由,是我們務必要做的事情。”

我的收穫: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原本走的路就會不一樣,正因為這樣的不一樣才使得每個人都具有他自我獨一無二的個性。然而,孩子是需要我們成人的幫忙,才會漸漸地瞭解這個世界的。

那麼,作為教師,如何讓一個有困難的孩子得到真正的幫忙,顯得尤為重要。而幫忙一個孩子,不僅僅僅是指,對著孩子微笑,問他我能夠幫忙你嗎,實際上,幫忙的好處遠不止這些,這是需記住的事情。我們不僅僅僅要蹲下身來看孩子,更要蹲下心來看孩子。

片段三:“難相處”背後的祕密

“從教育的角度看,我們成人要帶著一種敬畏和理解這個孩子的態度去感受他、幫忙他。同時,還要看這個孩子的狀態是不是已經超出了教育者所能幫忙的範圍,不管從哪一個角度幫忙,我們都有必要了解他狀態背後我們看不到的那部分東西。”

我的收穫:應對這類孩子,我們需要的還不只是接納這個孩子,更需要深入地瞭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麼方式在和他交流,還有他的生活環境、飲食、作息規律等都是什麼樣的狀況。我們能夠做的就是,幫忙孩子建立一個適合他的生活環境和具有規律的生活節奏,還需要幫忙他的人給他帶給能夠學習的情景。讓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對待一條金魚,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魚缸,如何與人一齊做一個事情,如何表達自我……當他看到這樣的場景,會從中學習到怎樣真正地去照顧一條魚,會學會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漬,會學會協助同伴做一個事情,會學會在群眾中表達自我的想法。

讀這本書,我就像在看一個個生動搞笑的小故事,字裡行間充滿著溫馨愛與親切。看著故事裡的孩子們遊戲、學習、搗亂,看著看著我就會被這些小傢伙感染,跟著他們一齊哭,一齊笑,一齊學習,一齊思考,一齊感悟,一齊成長。

我喜歡這本書。因為書裡沒有深奧難懂的語言,沒有驚人的創見,沒有苦心的勸導,有的只是老師對孩子濃濃的愛,一種發現優點的眼神,一種能夠溫暖孩子心靈的光,引領幼兒成長。透過馬老師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們的世界:一個寧靜的世界,一個充滿力量的世界,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我覺得就應像她學習,用心去體會孩子,真心將自我的生活和孩子們融匯在一齊。

幼兒園老師,絕對不是我們以前想象的那樣,只是一個“能帶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樣,幼兒教育工作需要具備必須的知識基礎,工作經驗,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個人魅力,創造才華……這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並不是僅僅有“愛心”就足夠的。我相信,透過自我的努力,我要成為一名我自我心中的理想幼兒園教師。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7

在誇美紐斯看來,每一個家庭都可以成為一所學校,孩子的父母(特別是母親)便是老師。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從普及教育的角度和兒童心理髮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的角度,提出學前階段教育的重大任務。誇美紐斯認為兒童到成人的發展分為嬰而期、童年期、少年期和青年期4個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一個自己專門的教育任務;同時,他又強調每個階段之間又存在著密切的聯絡。從上述觀點來看待學前教育,母育學校乃是他構築的前後銜接而統一的學制系統的第一階段。他把兒童奠定體力、道德和智慧發展的基礎,作為第一階段教育的主要任務。他說,在母育學校裡,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旅途中所當具備的全部知識的種子播種到他的身上。” 誇美紐斯的《母育學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統論述學前教育的專著。他闡述了學前教育的目的和任務是,培養兒童體力、智力和道德的初步基礎,通過感覺器官的訓練和發展使幼兒獲得有關自然界、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初步認識。關於幼兒教育的內容,他論述了體育、德育、智育和父母指導書及教材。

“兒童比金銀珠寶更珍貴”,我想沒有哪句話比這句能更好的表達我讀完誇美紐斯的《母育學校》後所能做出的感想了!《母育學校》當之無愧的被稱為第一本《學前教育學》,這不僅對於學前教育業的我們來說是一筆財富,擁有它更是世界全人類的幸運!當然,新生的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母育學校》也不例外!究其原因與宗教有關,在誇美紐斯的著作中我們不難發現“基督教”、“聖經”、“上帝”等宗教性詞彙,這在第十章的宗教教育中有詳細描述。但這是特定歷史條件下不可避免的現象,只有正確理解這種現象,我們才能毫不避諱的充分吸收誇美紐斯著作中的精華並以此來裝備自己。

《母育學校》共有十二個章節,其中第四至第九章是從體育、智育、德育三方面寫的。這為母親及兒童教育者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知識!從體育方面來講,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嬰幼兒教育,認為體育是母親成功教育子女的基礎。提醒父母們首先應關注的事情是保持其子女的健康,指出:“除非他們生氣勃勃而有力,父母們就很難成功地把他們培養成人。” 同時他還指出子女的健康問題宜從胎兒時期就加以注意。他強調孕婦應特別注意保護其自身的健康而不致傷害其兒女。如果孕婦們不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經常處於突然的恐慌,過度的憤怒或怨恨與傷感一類不良的情緒狀況,她就將生育一個怯弱的,易動感情的和沮喪的嬰兒,嚴重的甚至可以造成死胎或極其虛弱的孩子!胎兒降生後,誇美紐斯非常重視鍛鍊和娛樂,主張不要讓兒童習慣與用藥,因為藥品和食物按其性質來說是對立的,妨礙他們的成長。要使他們生活有規律並保持愉快的心情。他認為,兒童心情愉快可以振奮他們的心靈。因此他要求兒童自幼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為此他引用了幾句格言:“一種愉快的心情就是一半的健康”,“精神愉快是人的生命的源泉”。從他對孕婦的及孕母的要求來看,我們不難看出誇美紐斯的細緻一面。雖然這樣會使孕育者們比較累,但是愛孩子的父母們應該還是十分感激他並以其說的話為行為準則來照料孩子們的生活的,因為我們都是“愛上帝的人”。

從德育方面來講,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幼兒道德教育,因為兒童生下來便註定是與其他動物不同的,註定是要被教育成為一個有理性的人的。他強調必須在幼年生活的頭幾年,就要奠定他們的每種好德行的基礎。他認為“德行應該在邪惡未佔據心靈之前早早就教”。他強烈譴責了不對兒童進行道德訓練的父母或成人。他認為:“成年時還未受過管理的,到老年就沒有德行。” 在道德教育的內容方面,誇美紐斯強調兒童應學習有關德行的初步知識,包括:節制、整潔、禮節、尊敬長輩、誠實、不損害別人、不嫉妒、落落大方和愛勞動等。在上述一系列的品質中,誇美紐斯特別重視節儉和勤勞等優良品質的培養。他認為節儉和儉樸是健康和生活的基礎,是其他一切品德的根本。在德育方法上,他認為應充分重視榜樣、教導、示範、訓練、懲罰、表揚等方法的作用。誇美紐斯堅決反對溺愛和放縱孩子,反對父母或成人容忍兒童在毫無紀律約束下為所欲為。這一觀點對於指導現如今將獨生子女捧在手心的人們是很有警示作用的。他強調,兒童的任性實際上並不是孩子缺乏理智,而是父母和成人愚蠢造成的不良後果。因此,他要求自幼培養兒童的紀律觀念,但又不要過於嚴厲。對於德育教育這幾章,我不由得將之與洛克的“白板說”聯絡到了一起。孩子們生來是一張白紙任由人塗抹。我雖不贊成兒童生來為白紙這一說法,但任人塗抹卻是事實,因此我們更要在其嬰兒期對其進行理性教育!這便給父母及兒童教育者的我們提供了機遇與挑戰,但我們不得不清晰的認識到自己的義務與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對得起嬰兒這個美麗天使的天使。

從智育方面來講,智育是誇美紐斯幼兒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部分。他強調指出:“智慧是一切事物的開端。”一個頭腦充滿智慧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為6歲以下的兒童的智育提出一個廣泛而詳細的教學大綱。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誇美紐斯認為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訓練幼兒的外部感覺、觀察力及獲得各類知識,同時發展語言、思維、為他們以後在初等學校裡的系統學習做準備。幼兒智力教育的主要任務是:第一,要發展幼兒的外部感覺和觀察力並積累關於周圍自然、人類社會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觀念;第二,發展語言和思維;第三,訓練手的初步技能。我們也將之引用到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五大領域中,從而能為其進入九年制義務教育做準備。

誇美紐斯為母育學校制訂的智育計劃包括:自然、光學、天文學、地理學、年代學、歷史學、家務、政治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學、音樂、語言等學科。他強調,“應當把一個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當具備的一切知識的種子播植到兒童身上。”誇美紐斯相信,通過這種啟蒙性質的教育,就可以為兒童奠定各門科學知識的最初步的基礎。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8

本學期我閱讀了 虞永平 教授撰寫的學前教育專著《幼兒教育觀新論》,受益匪淺。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 虞 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資料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9

1992年3月28日,是近代教育學的奠基人,偉大的教育家,捷克人民的優秀兒子楊·阿姆司·誇美紐斯誕辰400週年和他的不朽著作《大教學論》《母育學校》問世 360週年。誇美紐斯的歷史貢獻是舉世公認的,他的教學和教育理論體系十分嚴整和豐富,廣泛受到各國教育工作者的熱愛與欽佩,業已成為教育科學領域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世界上每年都有數以百計的有關誇美紐斯研究的學術專著、論文發表,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重視。在紀念這位偉大的捷克教育家誕辰400週年之際,本文試就誇美紐斯與《母育學校》的問題,作一探討。

《母育學校》一書是誇美紐斯主要代表著作之一。他是在1620xx年用捷克文寫成。 1632年出版。後來又被翻譯成德文、波蘭文、英文,克羅地文、俄文、瑞典文和義大利文多種文字出版,普遍受到各國學術界的熱烈歡迎。《母育學校》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學校,而是“母親膝前”教育的意思,為此,《母育學校》一書還專門加有一個說明性的副標題:“論6歲以下兒童的細心教育法”。由此可見,《母育學校》是一部關於幼兒家庭教育的專著。關於這本書的寫作意圖,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第28章“母育學校的素描”中曾簡要地作了闡述,認為“關於這種早期的教育,一切細節應由父母去斟酌辦理。”但是“第一,因為父母有家務要照料,所以不能象專以教導青年為職務的學校教師一樣有系統地進行工作;第二,因為就智力與可教性而論,有些兒童發展得比別人快得多……①作為教育家“我們應為作父母與作保姆的人寫一部手冊,把他們的責任用白紙與黑字寫出,放在他們的眼前。這本手冊應就兒童所當學習的各種科目加以簡單的描述,應當指出教導每一種科目的最合適的時機,和灌輸它們所當採用的最佳的言詞與姿態。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母育學校’指南”。②《母育學校》既是一本幼兒教育的專著,又是《大教學論》的補篇。此書的重要意義和歷史價值應予充分肯定。誇美紐斯的幼兒教育理論是極其豐富的,他在此書中著重論述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兒童的本質

《母育學校》第一章的標題就提出“兒童是上帝最珍貴的恩賜,是不能跟任何事物相比擬的寶物。因此,必須給以極大的關懷。”③這裡在字面上雖然仍帶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實質上是對封建宗教意識的一種反駁。因為在西歐中世紀時期思想觀念佔統治地位的是基督教的教義,在人生意義上宣揚的是所謂人生而有罪的原罪說,妄稱嬰兒是帶著“原始的罪惡來到世上的,一生必須不斷的贖罪,當然兒童也就成為“贖罪的羔羊”,種種肉體的、精神的折磨也就不斷地加到他們的身上。但誇美紐斯反其道而言之:“兒童是這樣一個創造物,是由聖父聖子聖靈三位體組成的委員會來造成的,並且是上帝用他自己的指頭創造的。”④進而又說:“兒童對父母來說應當比金銀和珍珠寶石還可愛還貴重……金銀和其他東西是沒有靈性的東西。不外是被人腳踐踏的塵土,只是稍許比較加工和精微一些的塵土而已,而兒童則是上帝的活生生的形象。”⑤誇美紐斯還不厭其煩地舉出許多例子反覆說明“兒童是無價之寶”這樣一個思想,不管對於父母或對於國家來說都是如此。他認為,對於父母來說,兒童產生於我們的實體本身,是我們實體的一部分,生來是顆沒有被玷汙的純潔的“種子”,保持有謙虛、善良、和睦、可親的美德。另一方面,兒童對於國家來說,他們必然會發育長大,成為未來的博學的學者,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國家的領導者。所以兒童也就是國家的未來。由此出發,誇美紐斯要求父母應該加倍地熱愛兒童,要求國家更多地關心兒童的成長。

二、論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誇美紐斯吸收和繼承了古希臘、古羅馬教育思想家,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家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理論並總結他本人長期教育實踐的經驗,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問題多次作過深刻的論述。他早在《母育學校》之前的教育著述中多次引證自然界生物成長的許多例子,反覆闡述了及早對兒童進行教育的問題,認為這種早期的教育對兒童的健康發展起到重大的作用。在《母育學校》的卷首“獻辭”中,他又提出了“一切都有賴於開端”這樣一個基本思想。其內涵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其一,他認為細心、正確地組織好兒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兒沾染不良惡習和預防人類墮落的重要手段,同時,幼兒及早獲得一些必要的初淺知識為入學以後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堅實基礎。其二,誇美紐斯引用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公元前 106一前43)的話說:“整個國家的基礎在於童年的正確教育”。

誇美紐斯關於幼兒教育的重要性見解,是在他所處的特定歷史時代與社會條件下提出來的。當時歐洲正處於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交替的關鍵時期,作為反封建的新教教派一員及領袖的誇美紐斯,不斷揭露和抨擊封建社會的腐朽與黑暗,竭力譴責封建貴族和教會的種種罪行,他追尋封建社會道德敗壞的原因來自人心的敗壞,於是寄希望於通過教育,發展新的人性來醫治社會的瘡傷,使國家和教會得到改良。而這種教育應該及早從幼兒抓起。誇美紐斯的這種考慮有其合理的因素,即站在新興資產階級的立場上,力圖以世俗的文化以及和諧發展的教育取代中世紀的神學教育,以細心正確的幼兒家庭教育取代封建專制的貴族家庭教育,從而為資產階級培養有知識,有能力的新人。其偏頗之處在於誇美紐斯只從道德方面揭露封建社會的腐朽,但他根本不瞭解其腐朽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單靠教育是無濟於事的。   三、論幼兒的健康教育

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幼兒的體育他在《母育學校》第5章中用了近30節的篇幅專門論述了“怎樣去發展兒童的健康和力量”問題。他認為,只有在兒童是活生生的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對他們進行教育。因此,他懇切地要求每一個母親應該關心的是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

誇美紐斯認為,保障幼兒身體健康要從嬰兒出生之前做起。首先婦女自懷孕之日起,為了使她所懷的胎兒健康地誕生到人間來,就要關心自己,注意保持身心的健康,不要使胎兒受任何的損害。在孕婦和胎兒的保健方面,誇美紐斯提出了許多具體的、有益的建議和忠告。如孕婦凡事有節制,不多食、不飲酒,要避免碰撞和摔倒,也不要去做不適時的齋戒,“因為這些東西都會戕害自己的身體和力量而不利於胎兒的成長。”⑥此外,孕婦還要嚴格剋制自己的情緒,避免驚惶、苦惱、著急、發愁。因為如果不預防這些現象,不但會影響新生兒的情緒氣質,而且突然的恐懼和過度的刺激還會造成流產或降生一個孱弱的嬰兒。為此,他要求孕婦保持平靜而愉快的心情並去操持一些家務和進行適量的活動,勸告她們不要過於貪眠、過於懶散,這樣則於身心有益。

合理餵養是嬰兒出生後的主要問題。誇美紐斯要求做母親的應當給兒童哺乳,不應該使兒童離開自己;他嚴厲譴責當時的貴族婦女寧願去親妮一隻小狗而不願懷抱嬰兒,以及為了保持自己外貌、體型的嬌美和生活悠閒舒適而不願照料親生兒女的風氣,認為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十分有害的風尚。對此,大家不能保持沉默,不能讓其蔓延。

嬰兒斷乳以後的飲食要富有營養,份量要適度,也不在吃喝太燙和厚味辛辣的東西。此外,誇美紐斯還特別告誡父母們不能給幼兒隨便用藥,不然,“這無異於使他們服毒”⑦。他還強調兒童宜於吃天然的食物、軟和的、容易消化的食物。這些是很有見地的、合乎營養學、醫學科學的看法。

由於幼小兒童的軀體、骨骼、血管都十分稚嫩脆弱,因此父母和成人必須特別細心地照料他們,他曾比喻說:兒童比黃金更貴重,但比玻璃更脆弱。很容易因大人的一時疏忽而傷害其感官或四肢,以致失去聽力或視力,造成終身的殘廢,而這是無法糾正的。

為了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誇美紐斯要求兒童自幼就要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使飲食、衣著、睡眠和活動都有一定的規律;為兒童以後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打好了基礎。同時,也有利於養成他們整潔,節制等良好品德。誇美紐斯十分讚賞當時流行的一條諺語:“愉快的情緒就是健康的一半”⑧。為此,他要求所有的父母必須竭力設法為幼小兒童安排各種娛樂活動,如散步、做遊戲、唱歌、講故事和看圖畫等,使他們的生活充滿歡樂愉快的氣氛,而有益於身體的健康成長。

四、論“百科全書”式的啟蒙教育

誇美紐斯在重視幼兒體育的同時,還強調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性,這是和他的“泛智”思想緊密聯絡著的。繼《大教學論》之後,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又一次讚美人類的智慧,認為智慧勝過價值連城的珠寶。他風趣的頌揚說,在智慧的右手握著永恆與幸福,左手握著財富和榮譽,她的途徑是美好的途徑,她的道路是安全的道路,但必須通過勤奮、努力、和學習來取得。因此,他認為父母的明智不僅在於使兒童健康地生活,而且也要盡力做到使他們的頭腦充滿智慧,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他還正確指出,成人不應以為兒童無需多大努力就能自行獲得知識,就能使智力發展起來,父母應盡最大的努力去啟發幼小兒童養成學習的習慣,並對他們進行初步的智力教育。這是父母身上肩負的一種責任。關於幼兒初步智力教育的內容,誇美紐斯把它規定為三個方面:幫助幼兒通過感官積累對外部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和家庭生活方面)的初步觀念;發展語言能力;訓練手的初步技能。通過這三方面的教育和訓練,使幼兒獲得多方面知識的萌芽。為此,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詳細列舉了幼兒“百科全書”式啟蒙教育的學習科目。要求幼兒在物理學、天文學、地理學、光學、年代學、修辭學、數學以及經濟學等方面,逐年去了解,掌握一些初步概念。他在這裡雖然使用了許多科學部門的大字眼,但就其具體內容要求來說,他要幼兒學習的只是這些學科中最普遍、最通俗、最初淺的內容而已。如學習物理學,只是教幼兒一些有關水、火、雨雪,花草樹木,常見動物等小知識。光學方面,包括知道什麼是光明和黑暗,並能區別幾種常見的顏色等。地理學指認識搖籃、住房、庭院,自己居住的城市或鄉村,知道什麼是山、河、林、田、路等。年代學則是初步弄懂關於春夏秋冬,年月日、星期、明天、昨天等季節,時間概念。經濟學範疇的是有關家庭成員的稱呼、傢俱餐具的名稱,以及幼兒每日生活中可見的家務管理等。此外,由於誇美紐斯篤信宗教,所以他也要求幼兒學唱“教義問答”和讚美詩。把宗教教育列入兒童教育課程在當時歐洲有其歷史與社會原因,雖不足取,卻是可以理解的。

在誇美紐斯的早期智力教育中,還包括倫理學的內容:從改良社會道德的要求出發,誇美紐斯十分重視從小就為孩子打下良好德行基礎的問題。希望幼兒德行的實踐能夠成為他們的第二天性。為了使幼兒道德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誇美紐斯堅決反對父母和成人溺愛放縱孩子,容忍他們在毫無紀律約束下為所欲為。他正確地指出,如果父母在兒童的心靈中播下任性的種子,卻想收穫紀律地果實,那不是非常奇怪的嗎?他認為,兒童任性實際上不是孩子缺乏理智,而是成人愚蠢造成的不良後果。為此,他要求自幼培養兒童的紀律觀念,但又不要過於嚴厲,應以溫和的態度對幼兒提出合理的要求。

五、論幼兒教育方法

誇美紐斯一再強調父母是兒童的教育者,負有把自己的兒女教育成人的責任。但在如何教育子女上,卻有很大的學問,要求做父母的不僅要有耐心,而且要肯下功夫去研究他。因為,“不用勤勉的勞動而能把兒童教養成人,那是不可想象的”。⑨他希望父母和成人一定要深思熟慮,採用符合幼兒發展程度的恰當方法去教育孩子。關於體育和道德教育的方法,在上文中已有提及,不再贅述。至於如何對幼兒進行初步智識教育的問題,誇美紐斯認為最可靠有效的方法是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感官去認識外部世界。他還具體建議,運用故事和寓言來發展幼兒的智力,因為妙趣橫生的故事,深入淺出的寓言,兒童聽起來不但覺得生動有趣,而且易於理解和記憶。此外,誇美紐斯還{良重視遊戲,認為遊戲不僅有益於兒童的身體健康,而且有助於發展肢體活動能力和智力的靈敏性。他正確地指出,遊戲的時候,幼兒的智力處在緊張地活動狀態之中,因而會得到磨鍊,促使智力得到發展。因此他主張,不管兒童想玩什麼遊戲,只要不會傷害身體或損壞東西,成人都應支援並給予幫助,而不應限制或阻止;反之,讓孩子無所事事倒是有害於幼兒身心發展的。

在發展幼兒語言方面,誇美紐斯要求從一開始就應注意發音清楚,要教導並幫助幼兒清晰地讀出字母、音節和詞,而且一旦開始說話就要注意糾正模糊的喉音。為了使兒童掌握語言,他親自編寫了《語言初階》、《世界圖解》等教科書。在這些教科書中,他進一步要求把語言與具體事物聯絡起來。他說:“文字的學習不應該離開它們所代表的事物。”⑩顯然,這是他的“直觀性教學原則”在幼兒教育中直接運用。另外,誇美紐斯認為父母或成人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在幼兒教育中更顯得重要。因為這一時期兒童的思維是具體性為特徵的。大人們的言行舉止,仁慈地、溫存地、好意地對待兒童的態度,都是他們直接模仿的榜樣。

六、論父母應當怎樣準備他們的孩子人學

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最後的第11章和第12章中,專門探討了有關幼兒入學及做好入學前準備工作的問題,並提出了許多有益的建議。他認為,幼兒需要有比教師所能給與他的更多的關懷,所以最好留在“母育學校”裡,在母親庇護下,自然而然地,在不知不覺中和彷彿是用遊戲的方式進行學習。但兒童到了五、六歲的時候,他的骨骼和頭腦的發育日趨完成,對此,誇美紐斯主張 6歲以後的兒童應該到學校中去繼續學習已經開始的東西。因為到了這個時期,兒童已能容易地學完需要在家學會的東西,如果再不把兒童馬上送到真正的學校中去,那麼,無疑地他會習慣於無益的休閒,甚至會養成類似粗野的缺點,而這類缺點一經養成,以後是很難加以剷除的。與此同時,誇美紐斯又指出,6歲入學也不是絕對的要求,從兒童各自能力發展的不同情況出發,入學時間推遲或提前半年到一年,也是允許的。他提出確定幼兒是否已經瞭解應在母育學校知道的東西;其二,兒童是否已具有注意力、思考力和一定的判斷能力;其三,兒童是否具有繼續學習的願望。

在幼兒入學以前,誇美紐斯要求父母必須認真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要求父母鼓勵兒童入學,告訴他上學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它就象趕集或收穫葡萄一樣給人快樂;在學校裡會有其他孩子同他一起學習和玩耍。可以給兒童看看為他準備好的學習用品,讚揚未來教師的善良與博學,引起兒童對教師的信任與熱愛的感情,如此等等。他告誡父母,千萬不應以學校和教師來恐嚇兒童,使兒童心懷恐懼,不願入學。

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一書中所論述的幼兒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個教育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處處體現了新人文主義思想的進步性;體現了打破封建教育舊傳統,探索幼兒教育新方法的創新精神。他在論述幼兒教育諸方面問題時,不僅廣泛吸取了古代以後當時教育思想發展的有益成果,而且還力圖在當時科學發展所能達到的水平上,以及他個人對兒童生理及心理髮展科學認識水平上,去著力論證幼兒教育的各種要求,企圖把幼兒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學基礎上。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不可否認,《母育學校》通篇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些論述又過於片面或絕對化。這些都是由歷史條件和他的世界觀所決定的。儘管如此,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闡述的幼兒教育理論,不失為世界教育史上一份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留產。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0

《母育學校》一書是誇美紐斯主要代表著作之一。他是在1620xx年用捷克文寫成。1632年出版。後來又被翻譯成德文、波蘭文、英文,克羅地文、俄文、瑞典文和義大利文多種文字出版,普遍受到各國學術界的熱烈歡迎。《母育學校》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學校,而是“母親膝前”教育的意思,為此,《母育學校》一書還專門加有一個說明性的副標題:“論6歲以下兒童的細心教育法”。由此可見,《母育學校》是一部關於幼兒家庭教育的專著。關於這本書的寫作意圖,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第28章“母育學校的素描”中曾簡要地作了闡述,認為“關於這種早期的教育,一切細節應由父母去斟酌辦理。”但是“第一,因為父母有家務要照料,所以不能象專以教導青年為職務的學校教師一樣有系統地進行工作;第二,因為就智力與可教性而論,有些兒童發展得比別人快得多……①作為教育家“我們應為作父母與作保姆的人寫一部手冊,把他們的責任用白紙與黑字寫出,放在他們的眼前。這本手冊應就兒童所當學習的各種科目加以簡單的描述,應當指出教導每一種科目的最合適的時機,和灌輸它們所當採用的最佳的言詞與姿態。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母育學校’指南”。②《母育學校》既是一本幼兒教育的專著,又是《大教學論》的補篇。此書的重要意義和歷史價值應予充分肯定。誇美紐斯的幼兒教育理論是極其豐富的,他在此書中著重論述了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的本質;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幼兒的健康教育;論“百科全書”式的啟蒙教育;論幼兒教育方法;論父母應當怎樣準備他們的孩子人學)

一、兒童的本質

《母育學校》第一章的標題就提出“兒童是上帝最珍貴的恩賜,是不能跟任何事物相比擬的寶物。因此,必須給以極大的關懷。” 他認為,對於父母來說,兒童產生於我們的實體本身,是我們實體的一部分,生來是顆沒有被玷汙的純潔的“種子”,保持有謙虛、善良、和睦、可親的美德。另一方面,兒童對於國家來說,他們必然會發育長大,成為未來的博學的學者,哲學家和科學家,以及國家的領導者。所以兒童也就是國家的未來。由此出發,誇美紐斯要求父母應該加倍地熱愛兒童,要求國家更多地關心兒童的成長。

二、論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誇美紐斯吸收和繼承了古希臘、古羅馬教育思想家,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家關於兒童早期教育的理論並總結他本人長期教育實踐的經驗,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問題多次作過深刻的論述。在《母育學校》的卷首“獻辭”中,他又提出了“一切都有賴於開端”這樣一個基本思想。其內涵包括兩方面的意思。其一,他認為細心、正確地組織好兒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兒沾染不良惡習和預防人類墮落的重要手段,同時,幼兒及早獲得一些必要的初淺知識為入學以後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堅實基礎。其二,誇美紐斯引用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塞羅(公元前 106一前43)的話說:“整個國家的基礎在於童年的正確教育”。

三、論幼兒的健康教育

他認為,只有在兒童是活生生的身體健康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對他們進行教育。因此,他懇切地要求每一個母親應該關心的是保障幼兒的身體健康。 誇美紐斯認為,保障幼兒身體健康要從嬰兒出生之前做起。首先婦女自懷孕之日起。

四、論“百科全書”式的啟蒙教育

誇美紐斯在重視幼兒體育的同時,還強調發展幼兒智力的重要性,這是和他的“泛智”思想緊密聯絡著的。繼《大教學論》之後,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又一次讚美人類的智慧,認為智慧勝過價值連城的珠寶。他風趣的頌揚說,在智慧的右手握著永恆與幸福,左手握著財富和榮譽,她的途徑是美好的途徑,她的道路是安全的道路,但必須通過勤奮、努力、和學習來取得。因此,他認為父母的明智不僅在於使兒童健康地生活,而且也要盡力做到使他們的頭腦充滿智慧,這樣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幸福的人。

五、論幼兒教育方法

誇美紐斯一再強調父母是兒童的教育者,負有把自己的兒女教育成人的責任。但在如何教育子女上,卻有很大的學問,要求做父母的不僅要有耐心,而且要肯下功夫去研究他。他希望父母和成人一定要深思熟慮,採用符合幼兒發展程度的恰當方法去教育孩子。。

六、論父母應當怎樣準備他們的孩子人學

在幼兒入學以前,誇美紐斯要求父母必須認真做好入學前的準備工作。要求父母鼓勵兒童入學,告訴他上學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情,它就象趕集或收穫葡萄一樣給人快樂;在學校裡會有其他孩子同他一起學習和玩耍。可以給兒童看看為他準備好的學習用品,讚揚未來教師的善良與博學,引起兒童對教師的信任與熱愛的感情,如此等等。他告誡父母,千萬不應以學校和教師來恐嚇兒童,使兒童心懷恐懼,不願入學。

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一書中所論述的幼兒家庭教育思想,是他整個教育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處處體現了新人文主義思想的進步性;體現了打破封建教育舊傳統,探索幼兒教育新方法的創新精神。他在論述幼兒教育諸方面問題時,不僅廣泛吸取了古代以後當時教育思想發展的有益成果,而且還力圖在當時科學發展所能達到的水平上,以及他個人對兒童生理及心理髮展科學認識水平上,去著力論證幼兒教育的各種要求,企圖把幼兒教育建立在一定的科學基礎上。這一點是十分可貴的。不可否認,《母育學校》通篇還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有些論述又過於片面或絕對化。這些都是由歷史條件和他的世界觀所決定的。儘管如此,誇美紐斯在《母育學校》中闡述的幼兒教育理論,不失為世界教育史上一份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留產。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1

只有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並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這樣的紀律具有靈活性概念即不易被理解又不易被採用。但它包含一個偉大的教育原則,它不同於舊式教育裡那種絕對的,不容辯駁的高壓政策下的“不許動”的原則。

心得:

這一段話給我的教學路程上點燃了一盞明燈。回顧自己以前的教學過程中也曾想“約束”孩子。當孩子們說話時覺得他們太吵了,希望他們安靜。可是這種“約束”對孩子們沒有任何作用。相反孩子們想說的、想做的慾望卻更強烈。因為在此時我是“主人”,而孩子們是“服從者”。所以他們的行為不是發自內心的,而是外人強加的,所以孩子們的安靜時一時的,只要我一離開,他們便會很快的開始交談起來。

當我接觸蒙氏教育,開始瞭解蒙氏時,尤其當我閱讀了這段話語之後,我才找到了真正“管理”孩子的方法,想讓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不是去管理他,而是讓他成為教室的主人。

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忘記那些“不許動”的原則,因為這種“不許動”的背後,隱藏的是孩子們那種強烈的“我要動”的慾望。所以不管用什麼活動,我們都應該讓孩子去動,在滿足孩子需求的前提下提出要求,這時孩子們“安靜”了,有秩序了,這是孩子們自己的紀律。在自由之後所獲得的紀律。

所以這讓我深深感受到了,不管什麼時候,孩子才是他自己的主人,當他成為自己的主人時,老師只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他就能很好的發展。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2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著你簡單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老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傷感美文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推薦,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發奮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發奮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老師認為有境界為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為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同事生日祝福語幼兒教師讀書筆記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閱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悅身心、提升自己。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教師只要願意與書為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老師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為我們帶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溫潤的內心,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為溫暖的教育者!白下進校俞洋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3

最近看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一把鑰匙》的書,確實是給我在幼兒教育的一個角開啟了一扇窗。這本書裡的一個個的問題,一個個的案例,一個個分析都是從教師教育上發生的例項,掌握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一線教師必須具備的教育技能。書中從教師與兒童、教師與家長、教師與社群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其中在教師與家長這一方面,這本書教會教師如何更好的去幫助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如何跟家長溝通使家園合作更有效。

家長是幼兒園重要的教育資源和合作夥伴.教師有責任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的教育目標任務,以便雙方能達成教育共識,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家長工作難做,但是很重要。家長一直以為孩子在幼兒園只是在玩,有的家長自己早上想睡懶覺,便很晚才送孩子來園,不重視幼兒園的教育。教師在有時間跟家長個別交流的同時,還應經常召開家長學校的交流會,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教師也有更多的時間對家長進行教育引導,可以讓家長和教師保持一樣的教育觀念。家長可以親自參與孩子的活動中去,可以更快的轉變家長對幼兒教育的觀念。每個學期我們都會組織幾次親子型別的活動,以便家長參與到幼兒園孩子的活動中去。

作為從事教育職業的每一個教師,特別是我們幼兒教師,重在研究學校教育的同時,還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視家教指導工作。因此,教師與家長的互動與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將成為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我們只有正確認識和處理教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才能共同把兒童教育工作做好。對我們來說,在雙方溝通中怎樣善於抓住時機,在隨意交談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長的心聲。怎樣有藝術的向家長宣傳、指導保教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

如何解決與幼兒家長溝通中存在著的一些困難?我認為應該從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入手,不斷提高與家長溝通的方式、途徑與技巧。

教師每天與家長接觸時間雖然短暫,但三言兩語中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我們要靈活掌握交談技巧及說話的藝術。過去,我總認為時間短,與其拐彎抹角,不如直截了當的說。於是有時當著孩子和家長就告狀,弄得家長十分尷尬,孩子也害怕。這樣,既不利於孩子克服缺點,也不利於家園配合。這本書開啟了我一扇窗,成為我學習新技能的一把鑰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開,既然選擇了教師,就意味著要面臨很多挑戰,需要尋找更多的鑰匙……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4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記得有一年我在分院帶學前班的時候,班上有個孩子,叫李小明,他患有“先天性甲亢”,智力發育較慢,語言表達潛力差,每一天穿著髒兮兮的衣服,掛著兩條鼻涕來上幼兒園。看著這樣一個孩子,實在難以讓人喜歡。我剛接觸他的時候他連“老師”兩個字都叫含糊不清。之後我瞭解到這個孩子的爸爸在他半歲時就棄他母子而去,媽媽又沒有固定收入,只能靠打短工維持生活,家境貧窮。李小明由於長期缺乏父愛,他的母親又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和他交流,導致了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與人溝通,再加上小朋友不喜歡和他玩。應對這樣的孩子,我們更應關心、呵護他。為了能走進他的內心世界,我經常有事沒事的找他說話,一開始往往都是我一個人在說,他沒有任何反應,只是呆呆地看著我,看到這種狀況我真有點氣餒,但是我並沒有放下,而是繼續和他談心,找他說話,漸漸的他能和我進行簡單的交流了,上課也能專心聽講了,教的生字也能讀出來了。那時我的情緒是多麼的激動,雖然工作很平凡,甚至是瑣碎的,但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可謂心香一瓣、冰心一片,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付出最後換來了回報。

從教三年來,讓我懂得了什麼才是真正的幼兒教師。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僅要具有知識與潛力的素質,更就應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就應具備的是強烈的職責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職責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就應對孩子負責。我們就應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記得剛踏入幼兒園工作的第一天,看到一群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忙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職責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5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能夠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能夠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檔的營養品……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必須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就應具有必須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此刻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能夠在你的學生那裡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裡,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必須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6

工作之餘,捧讀一本自己所喜愛的書是一種最完美、最溫馨的休息方式。並非因為緣自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才讀書,只為從中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感受書中作者所抒發的情懷。

自從園裡開展了“五個一”讀書活動以來全園上下掀起了讀書熱,大到名著、小到詩歌,每讀一本書,都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營養,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在唐詩宋詞中可感受那純正的古風古韻,體味作者那種懷才不遇,志向高潔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時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無暇的塑造方式所感嘆。

《幼兒教育》這一雜誌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從“研究與探索”中學習到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從“經驗薈萃”中吸收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從“保育與健康”中體會如何使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更是一種提高自我的途徑,也許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書中蘊涵著多麼強大豐富的營養,滋補著你的精神世界,讓你的知識層次漸漸增高,總之,我會診視我讀的每一本書。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7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悅,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8

近一個星期以來,我正在讀《做一個專業的幼兒教師》裡的“幼兒園本研修”部分,這部分內容使我瞭解到為進一步發展幼兒教育事業,我們國家進行多次幼教改革,所有這些努力使我們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對幼兒教育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同時也進一步掌握了教育規律,對教師的使命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知道要做好一個好老師,好班主任,應該做到“三心二意”。所謂“三心二意”,是指愛心、信心、恆心這“三心”,真情實意、深情厚誼這“二意”,能做到三心二意的老師一定是熱愛孩子,善於研究孩子、會呵護孩子心靈、受孩子喜歡的好老師。

書中談到幼兒園的課程設定、教學形式、教學評價等諸方面的問題都是通過不斷的實踐研究,摸索出來的,以往的一日活動中存在著六多現象,即集體活動多於自由活動,教學活動多於遊戲活動,室內活動多於戶外活動,等待時間多,控制時間多,班級人數多。聯絡自己的教學,雖然僅是不同往日,幼兒教育更多體現的是以幼兒為本,更具科學性,但不可否認有些時候在教育活動中,因急於求成,過多的干預了孩子的自由學習。老師講的過多,限制了孩子思維的發展。讓孩子失去了自由探索的空間。生活教育中有時缺乏耐心,不是去教孩子做,而是過多的幫孩子做,導致孩子們的自理能力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一個教師不管他唱的有多好,彈得有多棒,也不管他的課上的有多創新,如果沒有很好的師幼關係作基礎,課堂上沒有師幼良好融洽的情感交融,那麼,他的教育也是失敗的,只不過是一個人的表演罷了。什麼才是好的課程,好的教育?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出發點,時刻把孩子放在心中,蹲下身子,用一顆童心與孩子交流,傾聽他們的聲音,順應孩子的年齡特點,說他們聽的懂得話,把教育融進遊戲盒生活之中,還給他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在快樂中健康的成長。

教師的教育物件是活得個體,同時也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教師不能做控制者,一定要在瞭解孩子生理、心理特點的基礎上再進行教育,靈活的教育個體,促使我們教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要不多的學習,不斷的向專業方向發展。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9

新教師讀後感:讀《托幼班創造性課程》

本書是由艾米·勞拉·多伯羅、勞拉.J.柯克和黛安·翠斯特·道治等撰寫,在我們這樣的一個在幼兒園中題“課程”都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背景裡,《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無疑給我們一種新的觀念震盪。這一課程以幼兒生理和心理髮展的理論為依據,充分關注了家庭、社群和托幼機構之間的關係,關注了保教人員、家長和社群成員的關係,以優質教育的思想,系統構建了托幼機構的創造性課程。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理想的,更是現實的。所謂理想的,就是有追求,有目標。有些追求和目標基於對幼兒和幼兒家庭等因素的合理評估。與其他年齡段的課程一樣,設定幼兒發展的目標,是落實課程理想的主要步驟,也是保教人員確定自己的工作目標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再擬定各類工作計劃。本書所展示的計劃較為具體、直觀,又有示例,清晰明瞭,有操作性。《托幼班創造性課程》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是將一般的幼兒發展目標落實到特別的幼兒身上,為設定個別化目標,真正考慮“為孩子及其家庭定做課程”。這個過程,是以評估特定幼兒的發展需要為前提的。該書詳細地說明了評估幼兒需要和行為並確定目標和行為的程序,示例生動、有趣。尤其是對幼兒觀察和對觀察資料整理的一些方法和策略具有很大的借鑑意義。此外,該書提出給幼兒規劃一個能滿足他們需要且是傳遞正向資訊的環境,主張“將幼兒的家長和文化帶入托幼機構”,這些觀點,一方面體現了教育機構環境的特點,另一方面體現了以幼兒為本、以幼兒發展為重的原則。該書還在保護幼兒的安全及給予幼兒行為知道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可操作的策略。

《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是現實的。當規劃。環境等轉化為幼兒和成人的行動時,幼兒的發展就成為可能。《托幼班創造性課程》詳細地說明了在一日生活中如何瞭解幼兒的需要,如何滿足幼兒的需要,如何知道幼兒具體的行為,如何調整幼兒特定的情緒。涉及幼兒的交往、睡眠、飲食、玩耍、製作、欣賞、模仿、扮演、閱讀、律動、郊遊等等日復一日的具體行為。涉及特定活動的準備,涉及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的基本技能,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心理現象,涉及幼兒在活動中可能產生的困惑,涉及可能產生的同伴交往或成人的交往,當然,也必定涉及成人對幼兒行為的鼓勵、引導策略。該書在這些方面的表述是很清晰的,也是具體生動的。

看完《托幼班創造性課程》,我深切感受到,一個優秀的幼兒教育課程方案,是紮根於幼兒生活的,是能真實反映幼兒的需要和能力的,並且有強有力的理論指導,有堅實的實踐基礎。我可以在其系統的指導策略中感受到理論的力量,也能在這些策略中感受到作者們長期的實踐和思考。

關於幼兒教師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0

清風明月自在尋覓——《做溫暖的教育者》讀後感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著你輕鬆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老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老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形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

書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面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老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建議,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形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努力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老師認為有境界為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可以成為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