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07W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分享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
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篇1

最近,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鎮西老師20xx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鎮西老師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全書集中展示了李鎮西老師的教育思想、教學藝術和具體的操作方法。在《做最好的老師》這本書中,李鎮西老師以一個語文老師的優美文筆與才華折服了我;以一個班主任的細膩與認真感動著我!在一個個跌宕起伏、曲折動人、引人入勝的故事裡,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渾然一體,全都融匯其中,讀後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淚下。

什麼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在李鎮西老師看來,“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因此,李鎮西老師說:“我所謂的做最好的教師,不是與我所敬仰的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老師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也就是用今天的我與昨天的我相比——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學生談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誠懇,我今天處理突發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今天我組織班集體活動是不是比昨天更有趣, 我今天幫助"後進生"是不是比昨天更細心,我今天所積累的教育智慧是不是比昨天更豐富,我今天所進行的教育反思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對學生的教育教學建議或意見是不是比昨天更虛心,我今天聽到各種"不理解"後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靜……每天都不是最好, 甚至每天都有遺憾, 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 堅持不懈, 我就不斷地向"最好的老師"的境界靠近。

在我看來, 一個教師是否"最好", 第一應該看學生的評價,學生如此喜歡我,喜歡我的課,這就夠了。教師因學生而存在, 我當然也是因我的學生而存在的。我會將李鎮西先生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工作中慢慢實施的,為自己加油!自從拜讀了李鎮西《做最好的老師》後,有這樣的一段話讓我感觸特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人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裡最好的那一個!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在學困生的轉化上,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收效不大。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也增強了信心,從而改變了以往許多的不好做法 ,用學生的思想和情感去體驗,用真心、誠心、耐心來逐漸改變他們,使他們一點一點不斷進步。

從事教學工作已經二十多年了,這期間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態問題”——究竟應與學生保持一種怎樣的關係,在面對學生時如何擺正自己的心態。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看了李鎮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在這方面我的收穫極大。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物件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於發現並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後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麼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於事。對於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後進生” 轉化、早戀、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物件,心態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 在學困生的轉化上,要有信心,要持之以恆,就像《做最好的老師》一樣,讓他們今天比昨天好些,明天比今天強些,那我們對他們的幫助就有收效,就有進步,就是成功。

教育並不只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最後,我還是要以李老師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做一名人民教師,多一些書生氣;多一些書卷氣;多一些書香氣;多一些地之靈氣;多一些天之浩氣。讀懂社會,讀懂教育,讀懂學生,讀懂自己。遠離浮躁與平庸。做一個閱讀者,為了教育的發展;做一個閱讀者,為了民族的崛起;做一個閱讀者,生命將更加精彩

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篇2

這些年教育界流行這麼一個說法:“北有魏書生,南有李鎮西”。李鎮西老師的一些教育思想早就有所耳聞,就在前兩天有幸觀看了學校組織的李老師的視屏講座。

在講座中最喜歡李鎮西老師在開始說的幾句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員,就要當服務質量最佳的營業員;你若是醫生,就要當醫術最高明的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中千千萬萬普通人裡最好的一個!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每日三省吾身”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為。 “做最好的老師”其實是一種平和的心態。所謂“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個“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俗話說得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說,只要我從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紅花,也定能成為一片綠油油的葉子,在屬於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有次在家長會上,聽見有位家長說:胡老師人很好,她從來不當著孩子們的面罵同學。我一愣,我真是這樣的嗎?回想有時候火氣上來,控制不住,就會在教室裡斥責學生。可自從開完那次家長會以後,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我會馬上想到學生的自尊,儘量控制自己的脾氣。

允許學生犯錯

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就不要老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教育者就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犯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生牴觸情緒,就像學生牴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牴觸情緒,原因在於,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個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願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

有些學生在讀書方面實在是不行,沒有這個能力,比如曾經我們班有一位叫蔡智斌的學生,一開始我希望他能夠認真學習,按時交作業,所以每天督促他,可後來的事實讓我覺得這樣根本就不現實,所以決定原諒他,就轉變策略,告訴他:學習不好沒關係,可品德一定要好,希望他不要觸犯校紀校規,不要影響其他同學上課。從反饋來看,他告訴我,這樣做讓他很感動,他也意識到自己行為要規範,比如上課遲到他會喊報告,如果有事需要他幫忙,他也很樂意幫助,這說明他還是很懂禮貌的。

我真的愛每一個學生嗎?

愛學生,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在沒有觀看李老師的講座之前,我曾那麼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看完後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畢竟“每一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 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以後的生活中我也會多試著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李老師對愛的那份執著,對愛的那份堅持讓人感動。他把教育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對學生付出的是滿腔的愛心。他不僅是學生的老師,更是學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為他知學生們的心,他就贏得了教育引導的主動權,同時也贏得了學生對他的尊重。在他和學生之間,我們看不見有什麼“代溝”。

“師道尊嚴”?

看完講座之後,我就想哪段給我的觸動最大。馬上想到的就是《給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一視屏小段。當時聽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有時我總是板著臉,故作嚴肅,裝出一副“師道尊嚴”的樣子時,有時我也會在全體同學面前批評一個同學,殺一儆百;每次我遠遠地看著他們,而不是溶入孩子們中去時,我並沒有獲得他們的多少尊重、愛戴。反之,只是一個充滿笑意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句溫馨的話語,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講座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並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就是李老師所說的“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常閱讀,多積累

在觀看李老師的講座的過程中,我還有一個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師對於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簡直是如數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那也是隨手拈來。我想,李老師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講座中這樣自然地引經據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這也是我要向李老師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像李老師那樣,在每一個失誤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個個教育教學細節,也不是滿足於現狀,更不是為自己的失誤找理由。

講座看完了,我的耳邊還時時回想起這樣的聲音:把童年還給童年;要學會感動,因為生活在感動中是幸福的;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李老師的方法我們未必拿來就能用,關鍵是要領會他的教育精神,教學生愛的能力、有自信心、上進心,這是孩子後續發展動力的來源。“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生命的盡頭也就意味著是迴歸,鳳凰的重生要經歷涅磐。歸去來兮,用這些點滴來開拓視野,啟迪思想,撞擊心扉。回眸處已不再揮淚如雨,而是繁花如錦,在教師崗位上我有太多的得與失,太多的成功與過失要總結,無論是缺憾還是圓滿,那過程本身就是值得讓人低迴品味的,讓我們向李老師學習,一起努力來感受教育的美麗。

平平凡凡的過著每一天覺得很幸福,分分秒秒都那麼的開心.我會告訴我的學生,沒有他們,我也什麼都不是!作為普通教師的我們,只要我們每天都在進步,每天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更好,久而久之,許多更好組合在一起就會變成最好的。李老師說到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是啊,只有當我們尊重別人的時候,別人才會尊重你。現在每個孩子都非常的愛面子,自尊心很強,作為老師如果我們當眾批評他的話,就會傷到他的面子,會讓他形成逆反心理。

通過觀看李老師的講座才認識到:要做到一個有“愛心”的老師很難,教育上的愛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中氛圍。合理運用,會把自己的愛很自然的貫穿在我們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感染每一個學生。

讀做最好的老師體會篇3

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學生時代,我是一個勤奮而努力的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我依然是雄心壯志,想著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著做一個優秀的老師。可是由於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事件讓我束手無策。什麼是最好的老師?一直在尋覓答案。

假期裡讀了教育名家李鎮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驗與收穫,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 ;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這裡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達到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恆的主題。愛表現為對教育事業的愛,對教育物件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後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德孩子”、“後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於“後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教師必須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飢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並且真正的教育之愛,並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後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成教育”並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帶著兒童的興趣去探尋學生的心靈深處的途徑,懷著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這樣的老師就善於發現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那他看到的學生,都是帶著“可愛缺點”的可愛孩子。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生牴觸情緒。這點我深有體會。

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達到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這樣對改正錯誤並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勵的方式,用允許他犯錯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今天讀李老師的書,彷彿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願“做最好的老師”!從現在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今天比昨天做得更好,明天比今天做得更好!

Tags:體會 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