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教師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7.05K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 篇1

對於攝影,我小時候挺陌生的,但是還是挺喜歡的,我沒有相機的我覺得每一個瞬間都是美麗的,我知道攝影能把美好的記憶留下,使我對攝影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以前對攝影的瞭解也很少,僅僅覺得就是簡單的拍照而已,以為只要一按下快門,可以隨便拍出一張相片,也就是攝影的全部內容了,沒想到學過才知道,才發現,從中竟然隱藏了這麼多的知識、技巧、要領。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經過漫漫長假中的攝影拍攝練習,我明白了很多,生活中很多優美、生動的形象,只要是通過豐富的光影、引人的情調,就可以從平凡的物體中揭示出一種隱含著靜中似動、栩栩如生、意味深長的情景,使人看後興奮、愉悅、聯想,享受到一種別樣的樂趣。

在正常的自然光下拍的照片非常好,當天氣環境發生變化,就會發現快門速度及照片的效果就不是很好,問題在於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當出現快門不夠快的時候,就要看一下現在的光線是否強,如果不夠強請調下你的ISO感光度,越高快門速度越快,當然也有他的弊端,那是什麼了,這也就意味著圖片的噪點越多,所以並不是什麼都是最高的就好,根據你的需求來調節,天色有些暗用400左右,如果太黑就用800-1600,不過這樣的照片就要後期降噪處下。

第二,光圈,這個時候很多朋友肯定知道光圈這東西,但是如何來合理使用,這個並不難,這樣來理解,大光圈進光量多,快門速度快,虛化的背景漂亮,多用與人物特寫,小光圈進光量少,快門速度慢,拍攝時間長,適合夜間拍攝風景照片,一定要用三角架,如果你感覺你能拿著相機一分鐘站在那不會動的話,可以不用,這樣就意味著照片特別清楚,沒有虛化的背景效果,色彩飽滿,這樣你就知道在什麼時候使用什麼樣的光圈大小,根據你想要的效果來調節。

第三,我還深刻體會到,不論拍攝什麼題材,你首先要學會觀察,要喜歡和尊重你的拍攝物件,使你的整個身心能與拍攝題材進行感情交融,做到“用心”拍攝;其次,要大膽打破構圖法則,用更多的精力去把握作品的內涵和內在的生命力,除了追求唯美的感覺和真實的自然以及努力提高作品的視覺訴說力以外,還要學會用“情”拍攝。也就是通過鏡頭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更重要的是,要從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和觀察,去提升文化內涵,而且更應該有一種責任感和歷史感,那就是對環境建設的覺醒、保護和經營。

對於我這一個拍攝者來說,在以後的攝影生活中,是需要培養耐心去觀察周圍的事物的,這樣才能更好的將拍攝出來的事物更加的形象生動,讓我在以後的拍攝生活中給予我提供了許多的基礎知識,不像以前那麼的盲目拍攝,至少我知道了自己拍攝這個東西是出於什麼目的。這已經是讓我受益匪淺,在這次的拍攝過程中,我覺得對我來說記憶深刻,或者說讓我對攝影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新的瞭解。並且可以讓我有去捕捉生活中的美。還可以提高我的攝影水平、提高攝影的基本功,還可以學會從多個角度分析每幅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開拓視野,豐富了想象力、提高了自己的創造力,轉眼間這個假期即將過去了,希望能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能夠拍到好的作品,同時以此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學習攝影心得體會範文3:

喜歡攝影,很簡單的是因為它能記錄下動人的瞬間,能在以後的日子久久回味當時按下快門的情景、心境。但是攝影並不等於照相,攝影是傾注你的情感於照片上,每按一下快門都應該思考為什麼要拍下這張照片,它的意義,如何運用手中僅有的工具去表達你心中想表現的東西。我佩服一名攝影師會有洞察事物實質的觀察能力,純屬的技巧與不斷累積的經驗等。所以我想向這個一位攝影師的能力靠近,上完這個攝影基礎選修的時候,學到的並只是快門、光圈、感光度等名稱及意義,學到不只是操作相機的技巧、經典構圖方法,而是學習培養一顆習慣觀察的心,把自己比作一部相機,用靜止的眼光留意這個大千世界的美麗,巨集觀、微觀。

從選修課中瞭解到相機的發展歷史,過去攝影的成本不是普通人能夠承受得起,只有貴族或者富豪才能探索它的魅力,初期攝影更多的只是擔當紀實的功能,器材的笨重,甚至比作畫需要更久的曝光時間等都使它的藝術功能得以削弱。再後來光學膠捲相機便攜性大大增強,光學相機攝影要用膠捲,當場沒法知道拍得滿意不滿意,要洗出來才知道。必然要浪費大量膠捲,成本高,所以光學攝影往往是惜“鏡”如金,輕易不按一下快門的,乃至精思細量地抓住鏡頭拍上一張,回去沖洗後才能知道結果,如果不夠滿意那就難了,時過境遷想補救已來不及了,所以老攝影家常常感嘆光學攝影是充滿遺憾的藝術。到現在數碼相機時代,技術發展,相機越做越小,相機隨處都是,如果手機都屬於相機的話,那麼基本每人都會有一部,每個人都有記錄有趣事物的能力,單反相機配合長焦鏡頭能把很遠的風光、人像都攝進儲存卡內,一切都變得簡單而方便。科技以人為本,技術使我們按下快門的成本下降,其實我們拿起手中裝置的時候更應該把握攝影的本質,用更精良的裝置去捕捉感動人、美麗的瞬間,而不只是照相。我們有了更多練習的機會,照下可以馬上回放觀察,不滿意消去重來,可以圍繞想拍的東西選定若干個場景,每個場景先圍著它轉幾圈,擬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線條件例如:逆光、順光、測光等下的拍攝方案,記錄各組曝光組合資料,積累經驗,使以後更得心應手。

在課上欣賞各大師的作品,一邊瞭解作品裡的精妙之處,一邊模仿學習。在解決了曝光、清晰度等問題後,這個時候,構思更多的不僅僅限於技術層面,更多的是意境的表達。攝影構思分為三個階段:前期構思、即時構思和後期構思。前期構思是在拍攝攝影作品前,構思觀察,思考如何運用攝影語言及其表現手段來表現作品的意境,如使用什麼光線、什麼色彩,如何定標題、如何構圖等;即時構思是在拍攝一幅作品的之時即運用攝影語言及表現手法來表現攝影作品意境的整個思維過程。攝影藝術的瞬間性決定了即時構思成為攝影構思中的一個極其重要環節;而後期構思則是在拍攝後的暗室後期進行製作完成,並通過電腦進行修復,也是攝影構思的最後環節。一張照片看似簡單看似按下快門幾千分之一秒很快完成的事,其背後需要很長準備時間,有時等待一個場景,一個機會,少不了耐心的等候,孤獨的堅持與不斷的自我交流。

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是執著,攝影也是。一份執著的熱情,不斷觀察練習積累,我在這條路上收穫喜悅,付出更多精神。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 篇2

春之嬌嬈,人們都喜歡到大自然中沐浴陽光,此時正是我們攝迷們大顯身手的機會為家人、朋友、還有你身邊的MM。我們要努力創造更好的效果來顯示我們玩兒的是攝影,不是日常生活照,所以就要掌握更多的方法進行戶外人像攝影。戶外自然光下人像攝影有別於影棚,光線不能隨意控制,但仍有方法解決。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學習筆記,供大家參考。以下內容整理自,在用光上頗有建樹的攝影大師託尼科貝爾談用光之道的譯文,為了讓大家更易理解掌握,我又將譯文加工整理翻譯成白話文,編個順口溜。雖然話有點俗,但如果俗話更易記憶,我認為也是不錯的選擇。

一、基本控制

1、拍攝的不是被攝體,而是落在被攝體上的光,而陽光又不易控制。

2、採用“相對補光”,進行光的轉變,來控制現場的自然光

<解釋>

1、拍攝的不是被攝體,而是落在被攝體上的光,而陽光又不易控制。

拍攝的是光感,光是攝影中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變化多端的東西。好的自然光比影室裡仿製的強,但是不好找、不好用、不好控,即使是好天好景,但光的強度又是難題。當然有日出後和日落前的絕佳光線,但每天不能都等到那拍攝的瞬間。

2、採用“相對補光”,進行光的轉變,來控制現場的自然光

即使在強烈的日光下,也可通過“相對補光”進行光的轉變,營造最好光線,控制現場的自然光,延長拍攝時間,而不必等一天中那段完美時刻。

1、背景亮,閃光燈

2、主體明,擋板用

3、反光板,位置清

4、光束少,塑料頂

<解釋>

1、背景亮,閃光燈

加:背景過於明亮而主體過暗時,使用閃光作補償,閃光燈照亮主體,就要相應地提高快門速度,而在閃光燈照明範圍以外的所有區域就自然而言被壓暗。快門速度越高,背景中能被相機感應器感應的光越少,因此背景就有效地壓暗,從而產生一幅整體曝光平衡的作品。

重點:為有效加光,一是不要讓襯托人物的景物看起來太亮,二是要使用正確的曝光引數。

2、主體明,擋板用

減:背景較暗,主體日光直照較亮,你就可讓別人用黑板或不透明的傘什麼的在主體頭上擋光,提亮背景。但有人說那不是在陰影中嗎?只要調整光圈和速度就會得到來自被壓暗的主體更多的光,同時就自然而然地提亮背景,如果身邊沒有工具,可以讓主體站到門廊下,樹下或能遮擋直射光的物體下方。

重點:這一技術是用來提亮主體和背景在內的整個場景,簡單調整曝光量,就能使畫面明亮。

3、反光板,位置清

乘:如果你希望通過反光板把自然光反射到構圖中較暗的區域,反光板的位置是離主體不遠的地面陰影處,在這裡補主體背光,光的方向最合適。如果給臉部補光。要使用白色的織物,白色的T恤衫也是很好的選擇;而給頭髮或胳膊邊緣補光用銀色金屬類。

重點:不想用閃光燈時,掌握利用反光采光的方向和材料

4、光束少,塑料頂

除:通過半透明的材料過濾照在主體上的陽光,改變光的質量(強度和色彩)。如你拍攝的畫面很完美就有一束光躲不過去,你就可用半透明的擋光板或傘甚至塑料布改變光束強度。

重點:如果你用長焦拍肖像,用這個方法在一天中不用愁了。

二、具體控制

1、數碼相機拍攝時,讓畫面光比小些,反差不要太強。

2、不要認為沒有好景遺憾,不要讓背景束縛,背景不能喧賓奪主。

<解釋>

1、數碼相機拍攝時,讓畫面光比小些,反差不要太強。

如果曝光過度,相機感測器會認為畫面很多區域沒有影象資訊,這樣用PS也P不回來,爭取得到畫面光照範圍均勻的照片。

2、不要花大把時間去尋找完美的拍攝點,不要讓背景束縛,背景不能喧賓奪主。

通過使用長焦稍微改變手段,你家房後可能就是絕妙的地點,只要把它虛化掉,處處都是形形色色不可言的背景。在某些場景拍攝時不要不捨得扔掉一些背景,應清楚拍攝的主體是什麼。

1、光照臉,再選景

2、交界光,見佳境

3、反射區,影鮮明

4、曝光準,光乾淨

5、尋機會,穩操控

6、光線佳,轉選景

7、輪廓清,方向正

<解釋>

1、光照臉,再選景

首先應選光能照到臉的地方,讓人看上去容光煥發,光彩照人,美化臉部,然後再選周圍的景是否能達到你拍出好照片的要求。,

2、交界光,見佳境

學會使用陽光和陰影之間的“邊界光”能拍出精彩的照片。原因一是雖然在純陰影中拍攝不會遇到頂著光的問題,但陰影中的光陰冷平淡,沒有方向感,不能照亮人物的眼睛而無法表現個性。二是在陽光陰影交界出容易得到照亮人物的頭髮和輪廓光,有景深加大的感覺,使人物更有立體感,更有活力。

3、反射區,影鮮明

戶外人像攝影時,尋找有反光的區域如牆壁反射的陽光作主光源,能給被攝者提供漂亮的光。獲得反射光的方法:一是白天到被照射的建築物周圍去找,那裡是巨大的柔光箱,反射光有鮮明的屬性:非常飽滿、醇厚。二是一條真理,所有物體都反光,就看自己能否發揮創意。

4、曝光準,光乾淨

要嚴謹用光,雜亂光線不可用,確保臉部用光的乾淨,正確曝光,控制臉部的同一色溫

5、尋機會,穩操控

不是僅僅尋找用光地點,更重要的是尋找用光機會。不反對到窗戶邊、樹枝下、屋簷下,或一天中自然光線最可人的時段,我們也要到更多的地方用光機會去拍攝。這些不同的地點將會擴充套件你戶外攝影的範圍。如停車場地面反光可照到臉上你就在那拍,馬路對面的大樓能反射很棒的光,你就可以立即創作。

6、光線佳,轉選景

如果你正處在一天最好的光線中時,原地旋轉360度,尋找周圍最合適的拍人像的位置,然後再下手。這樣拍出來的人像才能多種多樣。

7、輪廓清,方向正

尋找拍攝地點時,除了有光能照到人物的臉部之外,最好能有光照到人物的頭髮、背景和畫面的邊緣,不要只滿足人物臉部的不錯的光感。要找到一個能為你被攝主體提供優美的輪廓光、背光的地方,讓這道光為你的PP漂亮的繪上一筆。

同時,自然光線下人像攝影最易犯的錯誤是所用光方向不對。如看到樹幹周圍的光很美,你就立即在對面架起相機拍人像。但你要知道包圍樹幹的光也包圍被攝者的臉,有可能從他的後腦勺照過來,這就是用錯了光的方向

如果此翻譯真的對你有所裨益,不用言謝,因整理胡編的過程也是我加深學習的過程。

好啦,哥們姐們,在這春風盪漾的季節,你就往草地、花叢、樹蔭、房前、屋後衝啊……

越俗越好記。再整幾句,喜歡哪個看哪個。

基本控制:

1、加:背景明亮主體暗,使用閃光作補償

2、減:主體明亮背景暗,找個東西擋住光

3、乘:反光板要巧使用,擺放位置要妥當

4、除:光束單一照臉上,塑料口袋派用場

具體控制:

1、先尋光照後選景,臉部美化最為重

2、陽光陰影交匯處,邊界光中見佳境

3、反射區域要常用,光感漂亮影鮮明

4、光照不能只顧臉,頭髮背景輪廓清

5、雜亂光線不可用,臉部光照要乾淨

6、採光地點雖重要,用光機會需掌控

7、所處最佳光線中,原地轉圈選美景

8、錯誤出現你未覺,光線方向沒選正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 篇3

我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是受我國小班主任老師的影響。她正像“紅燭”那樣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把自己的青春無私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從她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怎樣做人。這些年來,我放棄了一切經商掙錢的機會,由臨時代課教師,轉為民辦教師,後來才轉為正式的人民教師,雖然從師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我始終想著教師這一崇高職業。

有人說:當教師艱苦,工作又操心,又費力,每天從早忙到晚,批改作業,輔導學生,可常常忽視了自已的孩子。為了班級四十多名學生,我忘了兒子的家長會,忘了兒子也需要關心和愛護,兒子的教師曾對我說:孩子是自已的,學生是別人的,孩子上九年級了面臨升學考試,你應多關心他才是。可是我放不下,面對學生求知若渴,天真沌潔的臉,我怎麼也不忍心為一個孩子而放棄四十幾個孩子。兒子病了,不找媽媽卻找姥姥。回想起來,我真覺得愧對於孩子。但不後悔,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是具有“紅燭”精神的教師。

記得有一次,我病了,說話有力氣無力的,學生立即感覺到了,有的馬上拿來了椅子讓我坐下,有的給我倒水,面對天真可愛的孩子,怎麼不讓我感動,晚上有幾個家長打來電話,問我好了沒有,需要什麼藥,不行就休息幾天,句句關切的話語,我還能說什麼呢,這份愛只有當教師的才能得到,只有教師才能體驗到其中的欣慰。我的學生都能認認真真學好,紮紮實實做人。既是我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無私的奉獻。

關心瞭解學生,這是愛學生的前提,只有全面瞭解學生,才能更好的關心學生,教師的愛能夠對少數家庭中缺乏溫暖的學生一些“愛的補償”,從而過到教育的目的。

我班的xx同學,原本活潑可愛,愛說愛笑,可因父母離異,孩子變了,他不想和同學玩耍,不願讓同學去他家,不想讓同學知道他家的事,他變的獨僻了。學習成績下降,爸爸離家做生意,孩子在姥姥家生活,不寫作業,撒謊,逃學,真讓人措手一不及,我替他惋惜,更替他擔心,我找他談心,談我曾經教過的學生在沒有父母的情況下是怎樣頑強生活的,講因一失足而終於走進大牢的少年犯,講本班因家庭困難而頑強學習的,講父母離婚是大人的事,雖然他們不在一起生活,但你還是他們的孩子,還會關心你,疼愛你的,應該做個堅強的好孩子。

在我的勸導下,他終於說出了心裡話:“媽媽自從離家,就一直沒回來過,甚至沒打過電話。我不想變壞,我要報復他們,誰讓他們生我不管我的。”我為之驚訝,這就是不負責的父母造成的,這了孩子。我開始找他的親屬,希望他們儘快能與之母親聯絡,經過努力,他的媽媽終於回來看他了。高興的他拿著一大包好吃的東西給我,說是媽媽買的,並誠懇地說:“老師我會變好的,你還相信我嗎?”。孩子進步了,他在日記中寫到:老師你就象媽媽,我的眼睛壞了,你給我買藥,涼鞋壞了你給我補,過生的時你還給我買禮物”我只是做了一個教師應做的事,可是感動了孩子的心靈。

愛到深處無怨由,當我看到曾經為賴散紀律較差的杜強,在我的尊重、關心下,愉快學習,當我看到雙手捧著我送給的衣服而熱淚盈時,當我看到曾經得到幫助的學生如今也走上教師崗位時,當看到畢業幾年的學生手捧禮物回校看我時,我感到自豪,我付出的愛得到了回報。是我用理解,尊重解除了他們的憂慮,使之快樂成長。

教師的品質,道德知識能力,情感等都會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身教重於言教。要求學生早七點到校,我十幾年如一日,,堅持七點到校,學生拾分擔區,我同學生一起拾,論到學生第一次打掃而廁所,這對嬌生慣養的孩子是個難題,我和學生一起打掃,學生看到老師這樣,他們幹起來了。

這些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體驗到:我們塑造學生的心靈時,自已的靈魂也被塑造,我們在淨化學生的心靈時,自已的心靈也被淨化。我們在奉獻自已的一片愛心時,也獲取了學生沌真的愛。我將用自已的知識和智慧塑造棟樑之才,用自已的品德和精神美化人類心靈。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 篇4

20xx年秋期,我有幸去河南師範大學參加一個多月的河南省國中數學名師培訓。

在這次學習中,我受益匪淺,更是初步認識、瞭解到一個新的教育理念——分享式教學。

任景業專家講的是《尋找適合人的天性的教學方式——分享式教學理論與實踐》。分享學習過程中的思考和經驗,實現共同成長﹑享受認同與尊重的愉悅過程。也就是在教學中,從問題出發,讓學生思考,並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的一種教學方法。

所謂分享式教學,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經過感知、質疑、探究、創新,得出思考成果,然後在全班進行分享的一種教學方式。旨在促進學生思考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經過交流分享和思維碰撞,擦出火花,萌生靈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的價值和成就感,培養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

在傳統的教學中,最常見的課堂形式大概有兩種:一是,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二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師生互動。分享式教學探討的是第三種方式,就是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

提出分享式教學的原因包括:分享式教學順應時代的需求;分享式教學有利於自主高效的學習;分享式教學順應孩子的天性。

分享式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教師啟發—學生探究—小組交流—成果分享—反饋評定。

分享式教學最主要側重兩點:一是激發思考的積極性;二是提升學習的成就感。學生只有積極主動思考了,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敢於質疑的精神。而且通過分享,彼此可以交流心得體會,激發靈感,開闊思路,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彼此不再陌生,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思維的碰撞和貫通。而且,分享可以使人在不斷獲得成就感的過程中保持前進的腳步。

如何實施分享式教學呢?分享式教學應該做到問題由學生提出,方法由學生探究,給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其中包括:1.構建分享課堂規則;2.問題提出的指導策略;3.思考動機的激發策略;4.小組合作的構建和指導策略;5.全班分享的指導策略;6.評講的跟進策略。

分享式教學在操作中有幾處關鍵點,即“意識前移,人人蔘與,教師讓座,參與無錯。”

在實施分享式教學前,要讓學生知道,學習過程中要參與分享,要樹立參與分享的意識。我們都知道“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的道理,要讓學生能夠參與到分享的過程,有可分享的內容,需要學生先有思考成果,需要讓學生在學習前就帶著分享的意識,帶著任務和職責投入到學習的過程中。

要讓學生人人蔘與分享。人人都有投機心理,人人都會分外關注自己的事情,當分享不能成為每個人必須完成的任務時,人們會抱有投機心理“反正老師不會叫到我”,而影響思維的投入。

讓學生有分享的成果,需要學生自己來思考,自己來創造。為此,老師要讓位。在告之式的課堂上,學生沒有思考,或在問題引導下一步一引的課堂上,學生的思考空間很小,學生在分享時很難有積極的表現。

分享式教學關注學生是否產生了新的觀念,是否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思考,而不在於思考的對錯。杜郎口的課堂中學生參與度高的原因就在於有“參與無錯”的課堂文化。分享式教學,由問題出發,讓學生思考,並讓學生展示、交流、分享自己想法。一節課就是這樣由若干個“問題——思考——分享”的單元組成的。教師最關鍵的是封口,少說。教學中最關鍵的是“分享”環節。還學生把想法說出來、給大家分享的權力。

“分享”這一環節,從形式上看也是分享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不同點。

分享式教學可以解決下面的問題。

(1)學習效率問題:分享式教學應當能有效促進學生自主高效學習。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Edgar Dale)提出的“學習金字塔(Coneof Learning)”或 “經驗之塔”,可以說明這個道理,分享是把自己的思考說給別人聽,效果比聽講、視聽要好的多。

有人擔心這樣的教學會影響成績。現在從理論和實踐上來看,這種擔心是多餘的。

(2)是學會到會學的可行的途徑。我們教學是讓孩子聰明的,有人說人惟一聰明的途徑就是和別人多交流。因為在和別人交流中才能學到別人是怎麼思考問題的,才能形成良好的思維結構。

(3)能培養學生“會學”,從而可以讓學生產生成就感,嚐到學習的幸福和快樂。商界有言,只有把產品變成商品才能帶來財富,學習一樣,只有把你的想法分享給大家,才能體會到思考的價值。這又有助於自信心的形成。

(4)有助於平等、民主、自由課堂文化的形成。要分享他們的智慧,心中就要有他人,要理解、認可和欣賞他人的創造,這有助於民主、平等、自由的課堂文化的營造。

如,成都市泡桐樹國小(天府校區)的老師在第一節分享熱身課上提煉出來的幾個關鍵詞語有:“平等、誠實、尊重、開放、大度”。

(5)教師教的輕鬆,學生學的快樂。這一條是最主要的。一項改革不能推行下去,主要有三條:理念不認可,方法不實用,行動無效果。分享式教學把課堂給學生了,老師教的輕鬆了,順了孩子的天性,學生學的快樂了,這是得到大家認可的主要原因。

分享式教學更幫我們提出瞭如何處理學生兩極分化現象的方法,那就是“讓優生更優,讓差生保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分享式教學更能明確的體現出這一特點,所以,分享式教學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讓我們一起運用這一新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更好的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

攝影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本學期,我擔任12數控專業的Autocad課程的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從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向老教師請教,結合本校的實際條件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使教學工作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地開展。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驗教訓,繼往開來,以促進教訓工作更上一層樓。

一、認真備課,不但備學生而且備教材、備教法。

根據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型別,擬定採用的教學方法,並對教學過程的程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製作了各題的做題錄影,方便學生學習,課後及時對該課作出總結,寫好教學後記,並認真按蒐集每課書的知識要點,歸納成集。

二、增強上課技能,提高教學質量。

講解清晰化,條理化,準確化,情感化,生動化,做到線索清晰,層次分明,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力爭每一道題先由教師講解,然後再由學生練習,同時特別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作用,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注意精講精練,在課堂上老師講得儘量少,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儘量多;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三、認真批改作業:佈置作業做到精讀精練。

有針對性,有層次性。為了做到這點,我常常到各大書店去搜集資料,

對各種輔助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分析並記錄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作出分類總結,進行透切的評講,並針對有關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注意分層教學。

在課後,為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相應的輔導,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時加大了後進生的輔導力度。對後進生的輔導,並不限於學習知識性的輔導,更重要的是學習思想的輔導,要提高後進生的成績,首先要解決他們心結,讓他們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對學習萌發興趣。要通過各種途徑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上進心,讓他們意識到學習並不是一項任務,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滿樂趣的。從而自覺的把身心投放到學習中去。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好的考慮怎樣培養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深刻、甚至更多的問題走出課堂,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不把學生培養成為馴服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