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育資訊化工作心得體會(精選3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17W

教育資訊化工作心得體會 篇1

作為學校公共服務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校園網路已成為學校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援下,我們的校園網路基礎設施面貌得到了比較大的改變,與之相適應的校園資訊化水平也得到了較大提高,針對我校在資訊工作的要求,我們確立了學校資訊化建設的指導總則和總體目標,並制定了校園資訊化建設的分階段實施方案,以期對今後進一步的校園資訊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發展之路。

教育資訊化工作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抓領導,確立崗位分工責任制為特徵的管理機制

圍繞學校資訊化發展方案,發揮資訊科技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促進資訊科技與各學科課程的整合,提高學生的資訊科技能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資訊科技水平,深化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系統的應用,保持我校教育資訊化的創新與活力。建立智慧化、網路化與個性化的數字化環境,推進學校向現代化教育的轉變,加速學校教育均衡發展和內涵發展。推動我校的教育資訊化和智慧化。進一步完善我校數字化建設步伐。

1、組織保障

實施資訊化工程,涉及到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學校通過建立資訊化領導小組,形成資訊化管理的工作網路。領導小組由校長、副校長、教導主任、和資訊科技教師組成,共同研究制定學校資訊化工作的規劃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實

將數字化學校建立作為我們學校發展的增長點和奮鬥目標,把數字化校園的建設與學校的制度建設、教學改革、教育科研、教師學生成長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首先,將目標分解成每個學期的具體目標,經常向教師宣傳,使之成為全校教師追求優質共同發展的共同願景,紮紮實實分步實施。其次,分階段、分層次、有步驟地對老師進行培訓,注重提高教師使用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水平,培養教師自己設計製作課件的能力及網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設,確立優化資源配置為特徵的執行機制

為了使學校真正實現教育教學活動全面實現資訊化,營造數字化環境,學校加強資訊化裝置的投入,現已做到每位教師有一臺工作電腦,每個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體電腦裝置、實物投影機,營造了學校數字化環境。有了硬體的保證,現在教師的每堂新授課都能保證應用多媒體,基本上所有老師都能利用電腦查閱資料、電子備課、製作課件等,學校已經建立起比較完整的資源庫。電腦和多媒體裝置已經成為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的必備,實現了辦公的電腦化和網路化。

三、抓應用,確立構建數字化為特徵的校園氛圍

學校在初步完善校園網路的平臺建設之後,把工作的重點轉移到如何讓它充分的發揮作用,讓全體師生充分感受數字化校園的魅力。

1、搭建學校網站系統,營造良好的資訊化環境。20xx學年我們對學校主頁的美觀和功能性方面進行了全面改版,目前主要有學校概況、行政管理、教工之家、書香校園、藝教舞臺和控煙專欄等欄目。

2、抓好資源建設,支撐新的課程改革。我們把資訊科技運用於課堂教學。運用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設情景,激發學習生學習興趣,突破課堂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連續幾屆的淞南中心校三真杯教學評比都將多媒體制作和運用作為評比內容之一,促進教師製作和運用多媒體技術能力的提高。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和專業化發展水平。

3、在用好教育局為我們提供的資源庫的同時,我們積極開展學校特色資源庫的資源新增和收集,網站改版的同時我們對校老資源庫進行了重新調整和啟用,積極調動教師們參與建設和使用資源庫的積極性,學校資源庫內容越來越豐富,目前我校已初步建設了分學科、分年級、分學期、分類別的校資源庫。做到資源共享,減負增效,更好地服務於教師、服務於教學、服務於學生,促進學校的良性發展。

4、通過網路建立家校溝通和教師間的溝通:

1)家校互動平臺:利用市政府“家校互動平臺”作為家校互動的主要工具。並採用多渠道方式加強學生家長和老師的緊密溝通。

2)教師辦公資訊群的建立:20xx學年起學校還建立了QQ工作群,通過群建立工作全校老師各種通知和資訊的交流。

四、抓培訓,確立人才第一資源為特徵的培訓機制

教師是實施資訊化工程的主力軍,因此,建立一支具有良好資訊素養的資訊科技隊伍是當務之急,學校通過抓校本培訓,有計劃的實施步驟,達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的發展目標是建設一支具有與時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能夠熟練應用資訊科技進行課堂教學的教師隊伍;一支熟悉資訊科技進行教學研究的資訊科技骨幹隊伍;一支能運用電腦網路進行簡單管理的學生隊伍。

保證觀念先行。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老師們也越來越感受到資訊科技應用的領域的廣泛性實用性,我校邀請老師對我們全體老師進行了教育資訊科技方面的培訓,以及通過教師的外出聽課學習等手段,讓教師們親身感受到資訊科技和網路科技對教學所帶來的衝擊,使老師們獲益匪淺,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資訊化應用水平,引導教師在教育理念上的更新。我們根據老師的年齡特徵和學科特點,力爭做到青年教師要過硬,中年教師要過關,老年教師要適應。為此結合教育技術中級考核對教師進行全員培訓,使全校100%的老師順利通過了考核,為學校資訊化建設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通過全校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我校資訊化運用有了比較大的改善和發展,為積極爭創實現數字化校園更上一層樓。

教育資訊化工作心得體會 篇2

x年我市提出“三網三進兩會兩服務”教育資訊化工作思路(即建成市、縣本站域網和校園網;電腦、電視、投影機進教室;教師、學生會使用電腦;資訊化為教育、為經濟社會服務)。 “十五”期間,我們把教育資訊化“教育騰飛工程”作為全市教育“十項工程”之一來抓,取得了一定成效, x年省委辦公廳和新華社x分社主辦的《內參》第50期以“x市全力打造教育資訊化平臺”為題報道。x年11月22日和24日,電視臺《晚間新聞》分上、下集專題報道我市教育資訊化。x年11月18日在國務院資訊辦召開的西部地區資訊化工作座談會上,市政府領導作了教育資訊化工作典型發言。x年1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教育資訊化工作(莊浪現場)會議,總結教育資訊化工作,明確任務目標。

6月,教育部在天水召開全國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工作現場會,我市莊浪縣教育資訊化紀實《教育騰飛有‘金翅’》作為典型經驗材料在會上交流並在6月4日《中國教育報》三版專題刊登。x年11月下旬,中國-聯合國開發計劃暑403專案資源中心建設現場會在x市召開,教育部領導、403專案外國專家和來自雲南、四川、三省的代表考察、參觀了靜寧、華亭兩縣的專案建設情況,實施專案的做法得到與會領導和專家的肯定。x年9月,全市實施的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通過省級驗收達標。x年9月下旬,國家級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專案應用培訓在x市舉辦。x日報、電視臺多次報道全市教育資訊化工作。

經過努力,截止x年底,全市累計投入教育資訊化建設資金1.1億元,在342所中國小建成計算機教室515個,配備計算機20594臺,建成遠端教育衛星接收站1873個(含城區中國小、農村完全中學、職中、電大等學校),建成校園網的學校55所,接入網際網路的學校290所,涇川縣建成了本站域網。全市農村中國小基本實現了校校擁有遠端教育接收裝置,建成計算機教室的學校全部開設了資訊科技課程,資訊科技教學應用普遍開展。

一、主要工作

1、加強領導,靠實責任,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加快教育資訊化建設步伐。從起,我市每年將教育資訊化工作任務納入市政府與縣(區)簽訂的教育工作年度目標考核責任書,確保年度任務順利完成。除實施國家和省上專案以外,全市採取多種方式累計自籌教育資訊化建設資金6500萬元,建成計算機室386個,配備微機1.3萬臺,建成遠端教育衛星接收站近600個,為爭取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奠定了基礎。

2、爭取專案,整體推動,促進教育資訊化均衡發展。“十五”以來,全市爭取並實施國家和省上教育資訊化專案13個:(1) 教育部多媒體教學裝置專案60套;(2)教育部李嘉誠西部遠端教育專案175校;(3)世行及“貧三”專案貸款計算機教室專案;(4)歐盟援助建設教育衛星寬頻網站34套;(5)華亭、靜寧兩縣403專案;(6)省上投資建設從蘭州到光纜傳輸線路;(7)省上視訊會議系統補助專案;(8)省上分配教育衛星寬頻網站裝置2套; (9)省上補助市教育資訊中心和靈臺、崇信、莊浪、靜寧部分學校的資訊化建設專案;(10)省上補助x市本站域網前端裝置及教育資訊化傳輸平臺專案;(11)省上投資市教育資訊中心和縣(區)教育局教育衛星接收站專案;(12)省上投資的崆峒區四十里鋪鎮教育資訊化示範鎮專案;(13)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以上專案共爭取國家、省上投入近5000萬元。

其中-x年全市七縣(區)整體實施的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總投資4624萬元(中央、省上投入3986萬元,縣級配套638萬元),為全市129所農村中學裝備了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等;為1262所農村完全國小配備了遠端教育衛星接收站;為74個農村國小教學點配備了光碟播放點。通過實施專案,推動了我市教育資訊化程序,促進了全市教育資訊化均衡發展。

3、強化教師培訓力度,提高資訊化應用水平。按照“校長要懂、骨幹要精、全體要會”的要求,堅持國家、省、市、縣(區)和校本全員培訓五級培訓,全市累計培訓教師達2萬人(次)。同時,以教學應用為目的,堅持“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於教學”,大力提倡、鼓勵教師製作教學課件,舉辦資訊科技示範課、優質課評賽活動,組織省、市、縣級教學課件評選。農村學校積極利用現代遠端教育裝置為當地黨員幹部培訓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服務。

4、總結經驗,樹立典型,充分發揮教育資訊化效益。近年來,相繼樹立了以莊浪縣為代表的縣級示範典型,以崆峒區四十里鋪鎮為代表的鄉鎮示範典型,以一中、靜寧一中、莊浪一中、三中、崆峒區西大街國小、靜寧阿陽國小為代表的城區學校示範典型,以靈臺縣獨店中學、莊浪南湖鎮國小、楊河馬寺國小、靜寧威戎下溝國小為代表的農村學校示範典型,以x市職教中心、靜寧職教中心、華亭職教中心、莊浪職教中心為代表的職業學校示範典型,形成縣、鄉、村、校四級聯動、各具特色的先進群體,帶動全市教育資訊化的發展。

5、健全制度,加強教育資訊化管理工作。市教育局先後制定下發了《x市教育資訊化建設配備標準》、《x市中國小校園網建設規範》、《x市中國小計算機室建設標準及管理規定》、《x市實施國家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專案管理辦法》、《x市教育資訊化應用評估細則》等檔案,規範、指導全市教育資訊化工作。

我們體會到搞好教育資訊化必須堅持以下四點:一是堅持超前思維,搶抓機遇,大膽創新的精神境界;二是堅持加強領導,靠實責任,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三是堅持典型引路,示範帶動,整體推進的工作方法;四是堅持重在應用,以用促建,穩步推進的建設原則。

二、存在問題

1、教育資訊化硬體環境發展較快,中國小教師經過普遍培訓,但由於缺乏系統的教育技術專業能力培養,利用資訊化環境實施教育教學的意識薄弱,實驗研究能力欠缺,應用的效果在提高教育質量方面的作用不明顯。

教育資訊化工作總結5篇工作總結

2、農遠專案的實施對我市學校教育資訊化均衡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但專案對農村國中和中心國小的裝置配備數量不足,不能完全滿足開設資訊科技課程和教學應用的需要。

3、本站域網建設工作滯後。

三、今後工作打算

1、積極爭取政策性支援和新的教育資訊化專案,加快市縣兩級本站域網建設步伐,鼓勵各縣區、學校自籌資金購置增添裝置,更新換代升級舊有裝置,推進鄉(鎮)中心國小計算機教室和多媒體教室建設,擴大農村學校網際網路接入率。

2、爭取培訓應用方面的專案,實施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計劃,深化教師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教師隊伍資訊化素養,加強教育資訊化課題研究,為資訊化資源運用和共享創造條件,為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創設條件,提高教育資訊化應用水平。

3、應用工作:按照《x市遠端教育專案管理辦法》和《x市中國小資訊化應用評估細則》,加強專案管理和應用,組織中國小資訊化應用評估,落實“面向學生,走進課堂,用於教學”的要求,樹立應用典型學校,以點帶面,提升教育資訊化整體應用水平。

教育資訊化工作心得體會 篇3

在學校資訊化建設和應用發展這樣一個新背景下,作為學校領導必須具備資訊化領導力——基本的資訊素養和利用資訊化裝置組織教學,合理評價教師、學生和學校管理人員的資訊科技應用水平及其效果的能力,引領和示範合理高效地使用資訊化資源的能力,簡言之就是使學校在資訊科技方面的投入取得應有的成效的能力。學校領導的資訊化領導力,是在資訊化環境中,學校領導所體現出的一種綜合影響力和領導氣質。

教育資訊化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成功與否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約。要想加強資訊化領導力,推動教育資訊化的整體發展,學校應當系統規劃、有序行動,對以下方面要有所關注和思考:

第一,要關注課程

教育改革和新課程的挑戰。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應當體現在全面瞭解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教育資訊化的現狀,並進而認識到教育資訊化與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學改革是密切相關、互為促進的。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正是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資訊化實踐創新的具體體現。

第二,要關注課堂

創新教學與教學改革。教育資訊化的領導力體現在應當瞭解資訊化教學在課堂實現的基本模式,認識到資訊科技的有效應用需要以教學方式的改革為基礎,認識到高價值的資訊科技課堂教學應用要確保體現技術的有效整合。

第三,要關注學生

資訊化與學生的全面發展。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創設以“學”為中心的資訊化學習環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應是教育資訊化領導力關注和思考的出發點——應該瞭解如何創造將學校、社群、家庭緊密聯合的資訊化教育體系;瞭解如何利用網路技術開展教師、學生、家長多方參與的評價與家庭學校互動:瞭解實現學生的電子成長記錄與全面發展軌跡;瞭解如何將社會資訊化發展和新課程改革對學生髮展的新要求,轉化為教師、學生的行為和基本素養。

第四,要關注教師

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教育資訊化領導力應該體現在——在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教師的專業發展面臨著新的要求和新的機遇。教師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術應用能力,需要掌握將資訊科技整合到課程中的教育技術能力,需要掌握藉助資訊科技尋求終身發展的學習能力。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面向資訊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是教育領域系統規劃資訊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為教師的專業發展制定相應計劃,以內化為教師自覺利用教育資訊化的執行力。

第五,要關注環境

資訊化教育環境與學校文化建設。學校領導們該認識到,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效果體現之一,是教育文化的變革。如何在學校資訊化環境建設與校園文化之間取得協調和共同促進發展,以取得資訊化投入的最佳效益。

第六,要關注效益

區域教育資訊化投入的效益評估。教育資訊化是一件經濟、人力、物力投入都極大的工作。學校領導應當清醒並深刻地認識到,教育資訊化系統規劃需要對技術投入的效益進行關注,需要對教育資訊化各系統要素效果和整體效益進行通盤考慮和認真評估。

只有對這些方面真正思考,從硬體設施、軟體資源、應用隊伍、課程改革、教學應用、規章制度等多維度進行系統設計,才能有效地推進學校的資訊化發展與建設,真正具備教育資訊化的領導能力。

當前,教育資訊化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教育資訊化的程序中,學校的職責就是要尋找能夠使每個學生達到最佳學習狀態、學習水平並得以健康成長和發展的條件。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者,是學校工作的掌舵者,學校資訊化的有效應用和使用水平,取決於校長及中層領導因素、教師因素和環境因素。其中學校的引領作用是關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校領導的認識層次決定了學校資訊化工作的發展方向,學校的資訊化的制度的制定符合教學規律,要貼近教學實際,符合教師的工作需求,才能夠被教師認可,才能有效地得到執行,因此學校有關資訊化方面制度建設和激勵機制的的健全是推進學校教育資訊化工作的重要保障。

學用結合是深入推進資訊化的法寶。學校領導的身體力行是學校資訊化工作順利進行的關鍵,校領導必須清楚各學科教師的學習情況,做好資訊化推進中的對全體教師培訓指導工作,能及時利用資料對課堂教學及質量進行分析,化解難點和教師的困惑,讓教師切實體會資訊科技的魅力。

資訊化的管理服務是效率的保證。學校領導和相關管理人員要密切合作,協調做好服務和管理工作,推動學校資訊化工作的快速發展。

為資訊化搭建、打造必要的環境。學校要從硬體建設和軟體提升方面為教師的使用提供便利,解決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學校專業資訊科技人員的學習和教師的專業培訓必須符合教師的實際需求,確保優質資源能為教師正常教學所用,能為學生平等地共享。

利用資訊化,推進校本教研。學校要著眼教師的專業發展,拓展學科教師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實踐研究,促進教師開展資訊化與學科教學的深度融合研究,激發教師的成就感,為教師更好的發展創造條件。

學校的教育資訊化工作是一項長期的,逐步完善的工程,只有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在行動上積極地踐行,才能使資訊化發揮最大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