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精選5篇)

欄目: 工作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33W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篇1

從事敬老院的工作半年有餘,對敬老院的工作深有感觸,下面把我在院工作期間所見所聞和內心真實感受談談。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以滿腔熱情,以愛心、善心、並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心對待院中每位老人,並真心實意的、盡我所能的、去為院裡老人做好事、辦實事,但是這樣叫老人真正理解還是實在太難,因為農村五保老人在家散漫慣了,很難適應集體生活,他們事事以自己為中心,相互嫌棄,斤斤計較,張口罵人,甚至還會動手打人,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能發展到相互動手。他們當中一部分是聾啞的、拄拐的、坐輪椅的、臥床不起的;一部分是痴、呆、捏、傻、是非曲直都不分的,難以溝通的。最令人接受不了的就是那種你真心關心他、愛護他、他卻恥笑你。院中有位80多歲的趙文生老人,那天拉褲襠裡了,並坐在床上打粑粑膩,我當即幫助他把床單換了,把衣褲脫掉,然後打了一盆溫水,再給他洗屁股的時候,他卻痴痴地笑,並說:“你幹這種活?打死我都不會幹的,我都瞧不起你。”當時我的心可以說從100度的激情降到了0度的低溫,彷彿有人拿刀戳我的心,那心裡真是哇涼哇涼的,強忍著淚幫他洗完,然後帶著滿腔的委屈到院長辦公室去了。進屋便說:“院長,您再加多少錢,這活我也不幹了,真是一種精神摧殘和精神虐待。”我感覺自己完全崩潰了,內心真的忍受不了了,把事情原委很委屈的和院長講述了一遍,並把長期以來內心積累很久的苦楚和院長徹底傾訴。

院長聽完以後,很平和的向我微笑,並點頭表示理解,然後說:“你不是有信仰嗎?這才是考驗你的時候,如果這點委屈你都受不了,那你所謂的信仰不是紙上談兵了嗎?只有在這種環境下才能歷練你,才能磨練你的意志,才能鍛鍊你的堅強,將來你才能更優秀,更出類拔萃,這是一種境界啊!你的工作一半是工資,一半是愛心,愛心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呀!他畢竟是80多歲平且糊塗的老人,正因為你身上具備愛心、善心,所以,我才把你留下任用,把老人交給你。否則,你給我多少錢,我也不會把老人交給你的,你的難處我理解,你只是一時衝動,想向我來傾訴而已,你的愛心,你的能力,你的人品,我都相信,我想通過這種磨練,你會繼續幹得更好。”院長一席話,頓時叫我這七尺男兒淚流滿面,彷彿找到了理解的知音、依附的藤草,心裡立刻暖融融的、亮堂堂的,二話沒說擦擦眼淚,立刻回去洗髒衣服去了。以後,類似這樣的事又碰到許多,但是想起院長的話心裡就平和多了,也就能欣然接受了。還有一部分是有頭腦有能力的老人,院裡就合理利用,由他們形成了院民委員會,並組成勞動小組、衛生小組、管理小組等由他們親自處理院裡一切事情,餐廳所進食物就由王紹忠(保管員)老人親自把關、驗稱,這樣既發揮了老人餘熱,又調動了老人進取的積極性。

這裡的工作繁瑣枯燥而又複雜,累心又累身,沒有什麼大事業、大成就,有時候天天面對老人心裡很壓抑,但是,每當看到院裡老人那張滿意而又幸福的笑臉時,我的內心又特別的愉悅和高興。院長每週三都親自給全體院民和工作人員開大會,首先給老人讀報,並講一些起居、飲食、養生小常識,然後總結一下院裡大事、小事和院裡最近的動態,並獎勵一部分老人,剩下時間就苦口婆心的給老人講什麼事情是對的,什麼事情是錯的,應該怎樣做,叫他們辯清是非,提高全民素質、覺悟。教育院民有集體責任感、榮譽感、愛院如家,為人要忠厚、善良、寬厚、仁德,並給老人編制口號:

20xx年口號是:“團結、和諧”

20xx年口號是:“友愛、互助”

20xx年口號是:“幸福=珍惜+感恩”。

通過每週的學習,老人的變化很大,進步很多,以前那種冷漠、自私、打架罵人現象漸漸離他們遠去,而相互攙扶、關心愛護、幫助的景象便呈現在眼前。

院長任何事情都以身作則去帶動工作人員,要求我們一切都從自身做起。對待老人用院長的一句話就是:“一半是工作,一半是愛心,”在這裡的工作人員在院長的愛心帶動下,都能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老人做事,無論從飲食起居還是看護醫病,都是把老人當做自己父母看待。這裡的工作人員很辛苦,他們不分晝夜24小時不離人,值班守護,這裡的奉獻精神美不勝舉,真是平凡的崗位,更能譜寫愛的讚歌。使“老有所終,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在這裡是真正體現,我感覺這才叫“真愛”。今天所寫的是我發自內心的早就想表達的真實的感受。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篇2

花開花落,多少個春夏秋冬,在不知不覺中,這一輩子就那麼輕易的走過了,就像小瀋陽說的那樣:眼睛一閉一睜,一天就過去了,再一閉不睜,這一輩子就過去了。人生真的很短暫,也許我們現在沒有感受到世態炎涼,但是,我想我們應該學會怎麼面對自己的人生,特別是在這個花的年紀。

今天去了敬老院,在去之前我只是把他當做一個任務去把他完成,並且是萬分的不願意去,由於我是所謂的班幹,只好執行“任務”。但現在我想這一行是幸運的,在我們還不怎麼認識這個世界的時候,敬老院裡和藹的老人給我們上了一節生動而富有意義的課。在這之前,我從未有個類似的經歷去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在我認為,老人們在敬老院裡會過得很好,有人照顧,不用擔心任何事情。但是,直到今天我才發現我錯了。當我們帶上之前只是為了表達一下心意的牛奶和水果去到那些老人的房間裡,當我們把那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拿出手的僅僅一位老人一袋的牛奶送到他們手裡的時候,老人們是多麼的高興,他們會因為這小小的心意而倍感高興,即便是他們的人身活動已經不是很方便,他們還是會盡力的站或坐起來跟我們打招呼,我感受到了那一份熱情,是多麼的溫暖。特別是一位老人見到我們激動得說不出話來的時候,我才知道一份小小的關心,有時候也會顯得那麼重要,儘管這些在我們眼中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我被老人們的熱情深深地打動,特別是當他們緊緊的握住我的手的時候,我想他們是需要有人陪伴的,當我們出現,他們就會非常熱情的和我們聊天,唱歌,而當我們要走的時候,他們也會依依不捨的送我們。我對幾個老人印象比較深刻,其中一個在我們開始去看他的時候,和我們說了好多,雖然我沒能太聽懂他說了些什麼,但是,從我聽到的“我們的祖國是那麼的好,沒有國家我就不會有今天,你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後報效我們的祖國。”中我能深深的體會到老人的愛國主義熱情,儘管他已經那麼大的年紀,但是,愛國熱情依舊不減,多麼誠摯的感情啊。我想我們不得不好好反思,我們生活在這個美好的國家,我們除了物質的生活,何時想過愛國?又有把愛國放在心裡嗎?我想我最大的獲得,就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人要學會感恩,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個人。另外一位老人是一個音樂愛好者,唱歌可好聽了,有時候我就覺得我們是不是應該靜下心來去聽聽他們那個時代的革命歌曲,去體會老一輩的生活,他們的艱難,他們的愛國熱情。當年跟他們唱起那些歌曲,依舊那麼有氣勢,從中可以看到他們心中那份不變的愛國主義熱情!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人,也許其他人都沒注意到,當其他人在一旁和另一位老人聊天時,我把一袋牛奶遞到他的手裡,他沒有抬頭,我看到了他脖子裡腫得很大,我不知道那是什麼病,但我知道那一定讓他很痛苦,看著他如柴般枯瘦的身軀,心裡真的很不是滋味,特別是當我把牛奶拿給他之後,他並沒有像其他老人那樣對我們說謝謝,反而,他一句話也沒說,我只是看看了他好像在抽泣,我那時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心裡酸酸的。也許他缺乏這份關心吧。但我知道,他心裡一定為我們看望他而高興。

還有多老人都挺難忘的,要求唱歌的,還有:"怎麼只有男大學生?我要女大學生,我要和女大學生唱歌。”奶奶,你的歌聲真的很美。

社會上像這樣的老人很多很多,他們都需要人們的關心,即便只是一句慰問,也會讓他們感覺到世界的溫暖,他們缺少的不是物質,他們需要有人陪他們說說話,解解悶,填補內心的寂寞。我們應該付出更多,去關注,去幫助這些老人,讓他們感受到人間的溫暖。我們更應該學會感恩!向我們的老一輩看齊!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篇3

子女是我們生命的延伸,這每個人都知道,但很多人忽視了父母,父母,是我們生命的前身。

這是一部以金秋的思念為主題的電視劇中的臺詞。劇中描繪出一位為子女任勞任怨操勞一生的單親母親。當這位母親年華老去,不能為兒女們做任何貢獻且患上不輕的老年痴呆時,卻遭到了孩子們的嫌棄,但是不管母親怎麼老年痴呆,對孩子們的愛卻一直不變。後來,他們終於意識到母親的偉大和深沉,最後當然是一家其樂融融。

這次去敬老院,我也是懷著極大的敬意踏上這片土地。因為我即將看到的每位老人都是一位父親或者母親,都毫無保留地付出過,都懷有極深沉而持久的愛。

他們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那些慈祥而寬厚的笑容一下子就打消了我們的小小緊張。在老人們和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這家敬老院。令我們感到很高興的是這兒的條件很不錯,房間大而明亮,老人們即使坐在房間裡也能很舒生日祝福服地晒太陽,而且每間房間都有空調,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娛樂設施和運動設施,老人們在閒暇時也可以打打乒乓球,打打桌球,下下棋,打打太極,練練劍,看看電影,老人也喜歡看看書讀讀報,也喜歡音樂,甚至還有一位老人帶來了電子琴,時不時便自我陶醉一番,生活還是挺有滋有味的。

後來,在和老人們聊天的過程中我們瞭解到老人們大多子女都很忙,因為沒時間照顧老人,所以把老人送到敬老院,同時也因為敬老院的條件設施都很好,所以也大概可以放心了。老人的孩子們都不常回家,所以老人們看到我們也很開心,很樂意跟我們聊天,對於我們的到來也很感動。

在表演完我們精心準備的節目後,老人們邀請我們跟他們一起活動活動,沒想到老人的乒乓球技術竟也如此精湛,沒幾回合我們便敗下陣來,這時老人的臉上也浮現出略顯小孩子氣的驕傲,讓我們感覺更加親切。

離開的時候,老人們都戀戀不捨,送我們上車的時候,老人們向我們揮手告別,讓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每次過完春節回家時,奶奶站在路口向我們揮手告別久久不願轉身的情景,心裡有些酸酸的。

每位老人都曾年輕過,都曾韶華似錦過,可他們把他們最精力充沛最好的年華都無私地奉獻給了自己的孩子,而當他們年華逝去,容顏漸老,他們的孩子終於茁壯成長,能夠不需要他們的力量自己生活,他們終於可以停下來歇息,可以好好看看自己的成果,可是他們的孩子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們的孩子也一如他們當年一樣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努力工作,竭盡全力讓自己的孩子進最好的學校,接受最好的教育,過最好的生活,卻忽視了自己當年的成長是依靠了什麼才有今天的輝煌,他們認為父母再也不能提供他們最需要的幫助,也不能很到位地理解他們,甚至還會經常有一些讓他們啼笑皆非的言語或舉動,他們或許還會認為父母影響了他們在別人心中的地位,會影響他們今後的發展,所以,他們並不太樂意跟他們曾經仰望曾經極其崇拜的巍峨的高山對話,不樂意分享他們的開心或者壓力,或者悲傷,不樂意再向兒時那樣親暱地挽著父親或母親的手出門,甚至,想要遠離他們。難道他們不曾注意背後那哀傷而眷戀的目光,那衰老而孱弱的身影,那張開了嘴還沒說出口的話?或許注意到了,但他們還是選擇忍心而狠心地轉身離開。

也許離開時會有負罪感,其實錯了。老人們永遠不會責怪自己的孩子,只會認為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夠好,他們已經老了,不再是當初那個能夠暴跳如雷點著我們鼻子罵的那個人;他們已經老了,不再英俊或者美麗,除了自己的孩子他們已無其他值得驕傲的;他們已經老了,不再是我們記憶中堅強得什麼都打不倒的那個人,我們的一個眼神便足以讓他們難受很久;他們已經老了,已經承擔不起命運刮來的風雨,他們需要我們的保護;他們已經老了,不再是當年那個總是很晚才回家的人,他們現在渴望和我們在一起;他們已經老了,不再是當時那生日祝福 個總要求我們這樣那樣的人,他們現在很聽我們的話,我們和他們的位置已經完全顛倒,現在我們是他們的天;他們已經老了,老了!

儘快行孝吧,趁你父母還健在的光陰!畢淑敏如是說。

其實,行孝很簡單,一句話,一個眼神就已足夠,家財是否萬貫,功名是否齊身並不重要,只要你讓他們知道你還愛他們,像你小時候那麼愛他們,就已足夠。別把父母想象成你的負擔,父母是我們生命的前身,我們是父母生命的延續,血脈相連,骨肉至親,上天早就註定了我們是一體的!我們自己如何能離開自己呢?

子女對父母的愛從一開始就永遠比不上父母對子女的愛,我們做再多,也是應該。

如果你遇到其他老人,請也善待他們,因為他們也是孩子的父母,他們愛他們的孩子就像你父母愛你一樣,就憑這一點,請你也愛他們就像愛你的爸爸媽媽一樣。

這是參加江財“十大才子”過程中要參加一個公益活動,(即訪敬老院)回來之後要寫心得,但是那天下午有辯論賽(好不容易才打到第三輪),所以沒能去敬老院,感覺當然也就沒那麼深刻,後面的內容是想到其他寫出來的,總的來說,寫得確實不怎麼樣,然後剛好寫這東西的那天是感恩節,還很無恥滴把它作為送給父母的感恩節禮物~~唉,沒救了。。。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篇4

上學期期中,護理系20xx級的全體同學帶著溫暖的祝福來到了養老院看望老人。雖然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但讓我感慨了好多。

首先,我們參觀了養老院的設施。一樓是老人們的活動室、飯廳、醫務室、還參觀了樓上的臥室。樓裡陽光充足,乾淨整潔。根據介紹,生活在這裡的老人每天吃飯,生活,鍛鍊,檢查身體等等,作息都是很有規律的。我們不禁為這些老人的和諧的生活環境感到欣慰。其實,我們從這裡看到的不止是這些老人們的生活條件的改善,更是社會的發展,人們思想上的轉變。過去人們都說在膝下盡孝。大家似乎都不是很理解把父母送到養老院的做法。可是,仔細想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家有多少時間能陪伴在父母身邊呢?把父母送到養老院,反而能夠使父母得到更專業和更及時的科學的護理,也可以讓父母和他們的同齡人一起活動,生活的更充實,更有趣。這樣做,可以提高父母的生活質量,何樂而不為呢?

之後,我們就陪老人們聊聊天,說說話,因為時間有限,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陪老人打打麻將,打打乒乓球,給老人表演一些文藝節目而已。我們為老人們表演了一些在臨行之前編排小節目。歡笑聲,掌聲不斷,最後我們還邀請爺爺奶奶們也一起唱,大家一起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革命歌曲,看著爺爺奶奶們一邊打著拍子一邊認真的歌唱,我們似乎看到了他們那顆依然年輕的心?我們似乎真正體會到了“最美不過夕陽紅”的感覺。

真希望所有的老人們都能像這兒的老人們一樣,能夠正視自己的年邁,接受這個生命程序,每天唱唱歌呀,和同齡人聊聊家常呀,把自己的老年生活過的充實,多彩。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希望,是因為還有一些小場景讓我映象深刻,有一位文靜的老奶奶看東西不太方便,一遍又一遍問我牆上掛的那些活動照片裡有沒有拍到她,拍的好看嗎,她當時穿的什麼衣服,問我叫什麼名字,還會不會再來看她;還有位奶奶唱歌唱的還餘興未盡,臨走時拉著我的手又唱了一段;還有一位老爺爺,聽說有一群學生來了,他就讓護士推他下樓和我們一起聊天,唱歌;還有我們參觀樓上臥室時,一位腿腳不太靈便老奶奶和我們聊完天后給我們說了幾遍待會兒閒了“你們參觀完了一定要再上來咱繼續聊天哪。”從這寫小小的場景裡我能看得到老人們的內心其實也是很孤獨的。他們希望有人能來陪他們聊聊天,陪他們打打麻將,聽她們唱歌。有時,他們需要的僅僅就是一首歌,一首喚起他們美好回憶的歌,一副重聚他們活力的精神篇章。就這樣簡單,就這樣微小,便足以讓他們得到前所未有的滿足於充實,享受嚴冬裡存在於他們每一個角落的溫暖和愜意!

可是如今的現狀是,護士們的工作壓力都很大,沒有辦法完全做到兼顧老人們的心理感受。而我們和他們的家人陪得了他們幾個小時,甚至一下午,一天,可是,沒有辦法做到在他們感到孤獨是就及時的去陪伴他們,都說“老小孩”,“老小孩”,我們照顧老人就應該像照顧小還那樣的細心,我們常常會忽略他們的心裡的感受,他們在乎的其實更多的是陪伴。養老院的老人們還可以相互結伴一起活動,可以稍加改善他們的這種狀況。可是,又有幾分之幾的老人住在養老院呢?

最後,我們跟爺爺奶奶們合了影,道了別,並承諾下次還來看他們。

回來之後,我不禁感慨萬分。現如今,社會老齡化已經出現,老年人成了一個很大的一個群體。而我作為一名護理系學生,我覺得我們有義務找到一種更好的方法,讓他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養老院工作心得體會 篇5

2月3日,經過南頭鎮大學生聯合會理事會及部分會員的通力合作,在農曆新年到來之際,首次敬老活動終於如期舉行,並取得良好的成績。對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活動準備工作

藉著大部分聯合會成員放寒假之際,我會決定開展一次敬老愛老活動,並根據團委的相關指導聯絡到南頭鎮敬老中心。然後相關理事會的成員一同確定本次活動的時間、主要內容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為敬老中心佈置有新年氣氛的場地、慰問演出、包餃子以及進行娛樂等。針對這些活動,我們分別進行了幾方面準備,一是聯絡小百合幼兒園的小朋友,邀請他們為老人家演出舞蹈;二是討論慰問活動的內容;三是對工作人員安排工作,分工合作。

活動現場的記錄

2月3日8:00大學生聯合會理事會的成員在敬老中心集合,開始整理活動場所以及準備相關的物品。9:00會員到達集合地點,並根據活動流程分組,開始展開慰問活動。首先是小百合幼兒園的小朋友獻上舞蹈一支,然後是我們準備好的演出專案,有聯合會成員的大合唱----《分分鐘中需要你》,我們為老人家準備的慶生活動,武術表演,院長與會長的合唱,包餃子等等。在這期間,有些聯合會成員還深入老人家之中,與他們閒聊家常,而另外一些成員則為忙碌的工作人員獻上禮物。11:00活動接近尾聲,我們與老人家一起煮餃子,並開始進餐。午餐過後我們清理現場。一張張集聚聯合會成員笑臉的合影記憶了這次難忘的慰問活動。

活動整理工作

活動之後,參與活動的會員都領取到我們大學生聯合會的小禮品,並表示參與到這樣的活動覺得很有意義,並說以後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會積極參與到我會舉辦的活動,為我會今後的活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存在的活動及改進。

在活動中仍然有一部分理事會成員以及會員沒能融入到活動當中,也存在一部分服務意識淡薄的現象。在活動過程中我們的演出活動準備得不夠到位。今後我們的服務工作要更細緻到位,同時與會員的聯絡要更頻繁,讓他們更好地瞭解我會的活動並投身其中。

我們也要在這次活動中總結好經驗教訓,為下一次活動的不斷完善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