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精選24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48W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裡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精選24篇)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裡,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又一次細讀《狂人日記》,不知這是第幾遍了,只知道每次閱讀先生的文章都懷著敬意。先生是我的敬仰!對於此文,我不敢多作評點,因為我純粹是以求知的心態來欣賞先生帶給我們的文化盛宴。至於那些抨擊先生的閒言碎語,還是留給小人們說去吧!我能做的只有靜靜地閱讀先生跳動的文字。

先生生活在鉅變前夕的中國,可謂風雲激盪,當時的華文文壇也算波瀾壯闊。先生是冷靜置身文壇的狂人,是文壇上一筆濃墨重彩、彪炳史冊的財富!文壇沉寂了太久,需要有人觸醒那鬆弛的神經。順應時代變遷,《狂人日記》誕生了。先生抨擊了當時吃人的社會現實。他巧妙藉助"我"這一角色,描繪了人性的醜惡與世界的殘缺。說實話,這篇文章的色彩過於晦暗,但這晦暗中分明灼射著亮光,透露著激盪與高昂!"吃人!"真的是吃人嗎?這顯然不是先生的直接目的,先生眼中的吃人只不過是在社會現實的無情壓迫和吞噬下,人性一點點地泯滅。或許在茫茫夜幕下,先生一人獨立於窗前,望著窗外被流水般月光籠罩的夜獨自嘆息。"吃人的人的兄弟",天下誰不為兄弟?所以先生揭露的顯然不只一人,而是整個民族。"食人"的民族,何時能清醒?先生以灰冷的一面,向塵世發洩著憤懣。然而,黑暗是如此的深廣,吞噬了一切,只有先生那熾熱和焦灼的心在跳動著,熠熠發光!

先生無奈地說:"然而我雖然自有無端的悲哀,卻也並不憤懣,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先生絕望了嗎?沒有!"絕望之為虛妄,正如希望相同",在先生看來,絕望是虛妄的,以希望的目光看待事物,則不會陷入虛妄的泥潭之中。在絕望的背景下,需要以一種冷靜的心態來面對虛幻的事物,從而在須臾的間隙尋找新生的希望。這好似一種悖論,但先生卻能領悟其中的真諦,或許這只是我片面的理解。

讀《狂人日記》,我深切體會到先生內心的痛苦。一方面他無力杯葛政府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又為中華民族的衰亡而哀嘆!所以全文結尾時,他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先生寧可燃燒自己,把光亮留給孩子們,因為那不僅僅是孩子,不僅僅是生命,更是希望!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

魯迅是無人不曉的大作家,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後改名樹人。1918年,他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通過這本書,我發現他的文章很有特色,必須很認真地去看,一不留神就會看不懂,也是很值得揣摩的文章。

“狂人”也就是“瘋子”。他先懷疑趙貴翁和街上的男女老少要吃他,又覺得他大哥也要吃他,甚至還猜測他的妹妹就是被大哥他們吃掉了。我看這篇文章的第一感就是恐怖、嚇人。看著看著就像被它迷惑了似的,懷疑是不是真的有人是吃人的人。那是多麼黑暗的世界呀!竟然能把一個普通人變成一個狂人。特別是文中最後一句話:救救孩子……喊出了魯迅的心聲,千萬不要讓下一代的孩子再遭受這樣的不幸。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禁很慶幸生活在現在這樣美好的社會裡,真的很珍惜現在的生活,現在的學校和朋友們。

魯迅筆下《狂人日記》中的“狂人”恐懼多疑,一直處於在一種妄想的狀態下,他對待周圍的一切都保持著懷疑的態度。懷疑有人害他,懷疑有人侮辱他……經常因極其普通的一件事而妄想出很多問題,併為自己提出的疑惑給出合理的解釋。如果在現實中,書中的“狂人”就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他又並不是瘋子,因為他同時擁有著超前思想的認識,能說出了當時人們根本不可能想到的東西。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文章的一開始作者就帶著疑問:為什麼“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覺得還是要小心,因為“趙家的狗”不知為何,“今天”看了我兩眼。開頭就預示了“我”的意識與正常人並不相同,並用那隻趙家狗的一舉一動來引出了文章的導火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文中表達了狂人對封建道德的定義:禮教就是吃人!。因為狂人生於封建社會,受著封建制度和禮教的約束,並造成了他對社會的恐怖心理,認定自己生活在“吃人”的社會上。

《狂人日記》中作者對人物描寫並沒有花費過多的筆墨,例如“陳老五”,“古久”,“母親”都平凡提及,但完全沒有性格與面孔描述。對狼子村的佃戶、街上的人、打孩子的女人的描寫全是為文章進行鋪墊,對他們的人物塑造的不是很並不完整,但是都通過細微的提點來引發人們思想中、日常生活得來的印象來替他填充文字筆墨。文中的細節描寫異常的簡練,但卻又活靈活現。

文章的結尾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把現實與想象結合起來,從瘋人的思想中看到了可怕的封建社會,老百姓被上層社會的人們所欺壓,過著痛苦的生活,用諷刺手法對封建社會進行了批判。因此,魯迅以“狂人”的口吻無奈的吶喊,去救救下一代,不要讓下一代孩子的頭腦、思想被腐化,讓封建社會的道德侵害到下一代,生活在“吃人”與被吃的世界上。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3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說,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

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喪心病狂的人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後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把小時候死去的妹妹的肉體放在飯裡給狂人吃。

這位狂人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而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可以說,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日記最後,狂人喊著:“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最令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裡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狂人所說的這一句話,讓我懂得,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喪心病狂的瘋子,但他並不傻,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他也知道:應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現,社會才會更有朝氣吧。

其實,回過頭來再想“狂人”的“狂”,在那個變態的社會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魯迅先生只不過想借“狂人”的“狂”來喚醒沉睡的人來那個充滿血腥味的社會而已。

最後,借用一下某教材書上的話來作為我的結尾,“犀利的思想與凝鍊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裡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4

《狂人日記》在表現“禮教吃人”的同時,還表現出了強烈的反叛和變革的精神。如狂人面對因循數千年之久的傳統思想,大膽地提出了“從來如此,便對嗎?”的質疑,這集中體現了大膽懷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時代精神;狂人還面對面地向吃人者發出了警告:“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還渴望將來有不再吃人的更高階的“真人”出現,這表現了一種改變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朦朧理想。最後,狂人期望未來、矚目下一代,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這更是一種向封建主義抗爭的號召,同時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條變革社會的途徑。

魯迅明寫的是狂人的狂態,實際上觸動的都是讀者思考時代、社會、人生真諦的心絃。狂人並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徵性的,是整個五四時代先驅者憤激思潮的藝術象徵,我們從狂人的日記中,感受到的是充滿著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戰取的一首氣魄巨集大、熱情奔放的時代思潮交響樂。所以,它一經發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學界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新潮》雜誌著文稱譽“瘋子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帶著孩子,跟著瘋子走——走向光明去”。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5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我怕得有理。”

這是小說的開篇,人物的意識首先登場了。為什麼“今天”的月光格外好呢?為什麼以前的三十多年見到的“全是發昏”的呢?“我”的精神因月光格外的爽快,可是“我”覺得還是要小心,因為“趙家的狗”不知為何,“今天”看了我兩眼。其實主人公意識的登場,先生就預示著他的意識與常人的並不相同,否則“狂人”二字又從何而來呢?

這幾天出行“我”總覺得村人的眼神和言談舉止有些許異樣,便想起了其他村莊的人們將大惡人打死並把他的心肝挖出來吃的傳聞,“我”終於明白其中緣由,其他村莊的人會吃人,緣何自己村莊的人就不會呢,既然可以吃別人,為什麼不可以吃“我”呢?“我”猛然發覺,原來這是一個吃人的世界!本文的敘述者說,“狂人”是患了“迫害症”這類的癔症,因此稱他為“狂人”。然而在我看來,這其實是一個生活在封建士大夫家族中在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中猛然覺醒的知識分子。他的臆想並不是毫無理由,他以為他所生活的世界日益變成一個人吃人的世界,其實他看到的是人們獨立的思想被日益吞噬,他看到的是在這個黑暗社會下人們的人格逐漸喪失。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所看到的“仁義道德”,是封建禮教下的道德,而他已經覺醒的民主意識讓他看到這封建思想中極力提倡極力追捧與膜拜的道德,其實是活生生的“吃人”二字!在“狂人”臆想的世界裡,他看到的是在封建禮教地束縛下,一個人與人之間互相殘害的,人吃人的可怖的世界,他認識到,原來幾千年來的封建文化,教給人們的實質,其實就是“吃人”二字。他感到親情的缺失、人情的淡薄,他感到孤立於世間的艱險與悲慼,人吃人的殘酷迫害正在趨近於他,其實是封建思想的魔爪正在伸向他。“狂人”病症只是把封建殘餘對人身心的侵害變得更加具體和生動了,然而卻沒有人能明白他的恐懼,沒有人明白他的狂與不狂,沒有人能看到自己內心比“迫害症”更加可怕的病症。在這樣的情況下,真正的“狂人”被看作普通人,而覺醒的人卻被看作“狂人”形單影隻地艱難而忐忑地在亂世中掙扎度日。

現在看來,“狂人”其實說的並不只是主人公本身,而是生活在那個黑暗的世界裡,在封建思想的壓迫下,人性逐漸泯滅的全體國民。

“救救孩子……”

多麼微弱,無奈,又悲壯的吶喊,救救孩子、救救下一代吧,被侵蝕的頭腦、被腐化的思想,到你們就停止吧,讓封建社會的假仁義假道德侵害到你們這一代就停止吧,別讓下一代的孩子們還像你們一樣,在這種可怕的、人情淡漠的年代裡、在“吃人”與被吃中終其一生。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6

這個寒假我讀了魯迅先生寫的《狂人日記》。讓我震撼不已,裡面的主人公來到他哥哥的家裡,可是不知道他哥哥是喜歡吃人肉的。當他發現的時候,那個小鎮上的人已經開始籌備怎樣將他殺了。他的哥哥跟是殘忍,在幾年前就把他自己的親生妹妹的肉吃掉了,並且夾在自家的菜裡,讓家人也吃了許多。

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事啊!將自己的親生妹妹吃了,連自己的弟弟也不放過。如果,他將主人公也吃了的話,那麼他一定會感到還不知足。會將他的母親也吃了、將自己的父親也吃了。但是,小鎮裡的人也許也會將他吃了。“自己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這句話就是反應了那個小鎮的現狀。慘不忍賭啊······

通過常人視角,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比如小說的第一節中狂人記道: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佈置,都已妥當了。

因為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裡,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藥,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裡,卻是這樣的情形:

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符合邏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的病例的記載。由於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並且護理過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小說的末尾那個“救救孩子”的呼聲,是何等攝人心魄。對於孩子們的純真,魯迅流露出了那麼沉重的凝慮,以為終於無法逃掉大人的陰影,也仍然無改於一生工作的目標“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的特色,使後來的許多研究者為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的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歎服於先生的天才。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7

星期天,老師讓我們讀魯迅先生的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

這本書中描寫了一個有所謂迫害狂症的人。狂人對這個時代充滿厭惡與恐懼。狂人半夜查詢歷史,他發現這整本書都寫了“吃人”二字,大哥和村民異樣眼神也使他不禁感到了無窮的恐懼。他喊出了充滿絕望的四個字——救救孩子。

我讀了兩三遍,也只是一知半解。在那個時代吃人的人,真的是文中所說的滿嘴獠牙的吃人惡魔嗎?我開始產生無限的遐想。吃人的人會真的如此殘暴,啃食自己親生子女的肉嗎?那是多麼無情啊!他們就如同穿著人類皮囊的野獸。在文中主人公的兒時記憶裡,也出現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他小時候,爸爸或媽媽生病了,哥哥告訴他,做兒子的應該割下一片自己的肉讓父母吃下,就這樣他的爸爸媽媽沒有流半滴淚水吃下了肉,主人公對這個村子的人的所作所為嚇了一跳。這個村子裡的人,似乎對他的肉產生了興趣,這種事情令我也像主人公一樣嚇了一跳,這些吃人的人是多麼凶狠。

文中主人公的最後四個字“救救孩子”,應該不是簡簡單單的身體的拯救,那麼是心靈的拯救嗎?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8

一本日記,掀開了白話小說運動的序幕;一個病人,抖出了前人不敢想更不敢說的狂言;一位作家,宕開筆鋒,芒刺直向守舊者、偽善者。所以魯迅的《狂人日記》從開拓文學新領域的角度來說,確是一座豐碑。

《日記》是一部意欲在混沌時代撥雲見日,意欲擺脫封建枷鎖及形式桎梏的小說。內容上它是以瘋人之瘋語抨擊舊社會;形式上它開創了現代白話小說先例——這都是前所未有的。這塊文壇奇石從天而降,不僅空前震動了中華大地,還震撼了大地上的人們,因為讀《日記》的人隨魯迅的筆或多或少地觸見自己一些不潔的本質。

魯迅在序中寫道:“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記中語誤,一字不易。”,似有推卸責任、明哲保身之感。在這兩句的護衛下,作者利用狂人指出社會內質上恐怖的一面。而狂人本身也是魯迅要諷刺的物件,在狂人身上,我們看到病態心理和懷疑主義的根植與氾濫,看到一個小國民醒而不悟的可憐,察覺一個弱國民反而不抗的可悲。然則如何悟,怎樣抗,作者並未多言。且魯迅確實現實了點兒,退了一步:“狂人”的結局並非死,卻是“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

《日記》形式上文白兼有。正文采用白話,序是文言形式。在當時確實掀起驚濤駭浪,有裂雲穿石的效果。與以往小說相比,《日記》是心理獨白而非有情節的故事:全篇都是昆仲之弟心中所想,只兩字“日記”才將十三部分串接起來,這種成篇方法稍顯單調。總體看來,《日記》在魯迅所有作品裡屬於較簡單的一類。

《日記》的一、二部分歸結起來就一個“怕”字。“狂人”“怕”的緣由,無非是趙家的狗“看我兩眼”、“趙貴翁的眼色便怪”、街頭的人在議論、小孩子在議論——“狂人”就多情地將這些活動都解釋為“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的信條在腦海中不斷暗示自己。別人最平常不過的動作在他看來便是針對自己的。用現代的話來講,“狂人”太self-consciousness。“狂人”是如何找尋“怕”的根源的?他的答案就是一個“仇”字。“仇”來自何處?也就是“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陳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腳”——然而“狂人”自己也不知道應如何把古久先生與趙貴翁及路人、小孩聯絡起來,於是就自作孽地假想了一段關係,還把孩子們對他的“仇”歸結成“是他們孃老子教的”。總之,他感到自己“怕”,就認定別人和自己有“仇”;認定別人和自己有“仇”,就認定“別人睜著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可以得出結論:“狂人”的邏輯就是反邏輯;“狂人”的主義便是極端個人主義;“狂人”的心態就是極端自私的心態。是什麼造成“狂人”這般的扭曲呢?;作者還有下文。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終於通過“狂人”之口說出了“吃人”二字。該部分大體與第二部分一致,更進一層就是講出了“人要吃人,歷史吃人”的驚世之語。魯迅在這兒似乎想將中國歷史社會全面否定,再來個重生。這個有如霹靂的“吃人”的確是給人們的當頭一棒。即便如今,只要聽見“吃人”一詞,我們便會耳鳴,意識到民族的某些劣根性在自己身上仍根存。

四、五部分告知讀者“吃人的是我哥哥”、“醫生是吃人的人”,不論是治病時、議論時、講書講道理時都想著“吃人”。至親的人要吃“我”,每時每刻都想吃“我”,甚至畜生,也要“吃人”(第六部分)。七、八、九部分便談了“他們”“吃人”的辦法:不是“直截殺了”,而是“逼我自戕”;不是一問一答就能揭穿“吃人”之人的真面目,而是多次相逼他們才會露出狐狸尾巴。

十至十二部分,魯迅終於說了讓我們永遠忘不了的話:“將來是容不得吃人的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狂人”竟是位思想者: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是“狂人”認為社會的本源仍是善的;“將來”“容不得”既是對現在的失望,又是對未來人不再“吃人”、社會不再“吃人”的憧憬。可見“狂人”背後的魯迅不僅是剛烈冷峻的批判者,也是位充滿希望、信念堅定的先覺者。至少我們在《日記》的結尾可以看出,“狂人”意識到孩子也許還並未陷入(自己已深陷的)成年人間的利益爭奪、勾心鬥角、勢利拍馬、自私自賤的泥潭中——這泥潭是被守舊頑固、自命清高、虛偽做作的封建勢力保護著的,二者同流,便媾生了《日記》絕對批判的封建“吃人”觀念。具有“吃人”本質的封建主義嚴重禁錮了新世紀(20世紀)人的心靈,毒害了青年,令青年遭受挫折後處處懷疑自己、懷疑他人、懷疑社會、懷疑真摯善良的存在與否及其正確性,使他們最終相信唯有虛偽這副面具才能保護自己,只有渾渾噩噩這外套才能保暖,不受外界寒風侵襲——《日記》要批判的正是這種觀念。魯迅宣揚的是光明磊落、真誠豁達的處世態度,批駁的是矯情自閉、外熱內冷的處世態度。然而那一套封建處世套路已部分根植於全社會的基礎上,有人說,那是民族劣根性。

不過“狂人”也有小人物無奈的一面,反抗不成只得自甘墮落;也有愚昧自私的一面,吃人不成便恐懼被吃。他是偏激的,也是被矇蔽的,突出體現在他“無知者無畏”的心理獨白中。在一個矇昧將開而未開的時代,現出這麼個異類是可能的——他是舊體系與新體系衝突的產物,可能象徵曙光將至前的混沌狀態。

魯迅對“狂人”也許又愛又恨又憫。愛他是源自同袍之情;恨他緣於他的猥瑣自利;憐憫只因在整個大社會下,“狂人”也無奈。

筆者第一次讀《日記》,記了句:我看著他的自白苦笑,如同對著哈哈鏡苦笑一般。我們心中何嘗沒有閃現過“狂人”所說的懼怕呢?

也是初讀《日記》時,筆者就想起卡夫卡的《變形記》——一個保險公司小職員看自身、他人、社會時那種莫名的不安,被卡夫卡自己運用表現主義手法繪成人變甲蟲的荒誕畫。魯迅同卡夫卡一樣,向內挖掘的力度和深度驚人。不同的是卡夫卡寫自己卻充當了旁觀者,魯迅寫別人卻站在了自白者的角度。性格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問題不同,所以作品角度不同,這無可厚非。

上文提到:《日記》是魯迅較為簡單直白的作品,雖然比後起之秀冰心的問題小說深刻,卻比不上他後來的諸如《阿Q正傳》等頗圓熟的作品。所謂“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勇士”,筆者認為,這勇士(《日記》)不一定是強者。

可不管姜子牙的漁具有否魚鉤,總歸他是釣到了周文王。即使《狂人日記》不那麼成熟,魯迅也以大無畏的開山精神,為後來者闢出一片新天地。他是鬥士,也是旗手,還是守護者。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9

在這個暑假,我又一次細讀《狂人日記》,不知這是第幾遍了,只知道每次閱讀先生的文章都懷著敬意。對於此文,我不敢多作評點,因為我純粹是以求知的心態來欣賞先生帶給我們的文化盛宴。至於那些抨擊先生的閒言碎語,還是留給小人們說去吧!我能做的只有靜靜地閱讀魯迅先生跳動的文字。

魯迅先生生活在鉅變前夕的中國,順應時代變遷,《狂人日記》誕生了。先生抨擊了當時吃人的社會現實。他巧妙藉助"狂人"這一角色,描繪了人性的醜惡與世界的殘缺。"吃人!"真的是吃人嗎?不是,魯迅先生眼中的吃人只不過是在社會現實的無情壓迫和吞噬下,人性一點點地泯滅。魯迅先生揭露的不只一人,而是整個“吃人”的民族!

魯迅先生在絕望的背景下,他以一種冷靜的心態來面對虛幻的事物,從而在須臾的間隙尋找新生的希望。

讀了《狂人日記》,我深切體會到先生內心的痛苦。一方面他無力杯葛政府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又為中華民族的衰亡而哀嘆!所以全文結尾時,他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先生寧可燃燒自己,把光亮留給孩子們,因為那不僅僅是孩子,不僅僅是生命,更是希望!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0

他,棄醫從文,一生以筆為武器,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其諸多文學作品激發著當代的年輕人。其中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吶喊》中的一篇。以第一人稱的視覺向我們敘述了一個“狂人”的故事。日記中的“狂人”害怕所有人的眼光,認為身邊的人都想害他,想吃掉它。醫生給他看病,讓他“靜養”,他便以為是讓他養肥,可以多吃肉。“狂人”實際是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可是,它的周圍全是被封建思想所侵蝕了靈魂的人,而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則是封建傳統“吃人”的慣例。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的一句話“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這是作者對孩子的深深期望。“救救孩子!”這是魯迅先生對舊社會的反抗和新一代的擔憂。在此,他一次次的吶喊“救救孩子!“那不僅僅是孩子的吶喊,那更是一箇中國的希望!更讓我體會到一顆赤子之心在跳動,在黑暗中發出光彩奪目的亮光,在不安與焦急中交錯著,感嘆那個時代的浮華與蒼涼,同時也為有魯迅這位偉大的文學大師而倍感驕傲、自豪。

現如今,新中國已經成立,過去的封建傳統早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像錢學森那樣的狂人陸續在沉溺的夢中醒來,他是中國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獲得者,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中國導彈之父”。在錢學森心裡“國為重,家為輕,科學最重,名利最輕,五年歸國路,十年兩彈成。”錢老是知識的寶藏,是科學的旗幟,是中華民族和知識分子的典範,是偉大的人民科學家,正因為有錢學森這樣子的人,我們才會有如此強大的國家。

我讀完《狂人日記》之後,內心思潮起伏。其中的“從來如此,便對嗎?”讓我明白了,懂得去大膽的提問去,去質疑,因為“凡事總需要研究,才會明白。”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1

在這個短暫又漫長的暑假裡,我無意中闖入了狂人臆想的世界。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我的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在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裡有這樣一句話:“狂人發病,旁人側目,家人延醫救治,狂人復原。”大家是否覺得魯迅真的將我們帶入了狂人的世界?

不可領會?不可思議?不可明其所以然?

否也。

本書的序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餘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訊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

站在我們正常人的角度,或許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了。在我的深刻記憶裡,有這樣幾個令人心寒、膽顫的情節:“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當我看完了這樣的情節,說實話,內心的承重有些讓我無法負擔。這樣的一個狂人,“狂”到不相信社會,不相信親人,甚至不相信有人性的存在,這是怎樣的一種生活背景所造就的悲劇?!

雖未處在那時,但魯迅筆下狂人“狂行下表層批判”的封建傳統社會,卻令我心顫不止。

膽怯?憤懣?悲哀?

而令我真正深思的,正是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而真正絕望的是不是魯迅呢?我無從結論。但那末尾長長的省略號有意味著什麼?或許,這絕望之音是徒勞的,它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的鐵屋子裡的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脫的痛苦。

是的,威脅人類世界的絕非地球火山噴發,地殼開裂般的轟烈的自然災害,而是像核武器般有威力,像SARS般傳播快,像地球汙染般範圍廣的精神毒害。

站在新的光明的世紀上的我們,更應該像魯迅先生一樣做一位勇士,手拉手,肩並肩,建起防護世界人精神的“大氣層”!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2

《狂人日記》中記敘了“人吃人”的災難,當鮮血淋漓的人被一個個飢腸轆轆的“野獸”狼吞虎嚥下去,他們面不改色,一副泰然自若,若無其事的樣貌,誰會明白在他們虛偽的外表下,竟在籌謀瓜分人的陰謀。麻木的肢體,被俘虜的意志,被摧毀的精神,一個個眼神呆滯,時代的黑暗使他們蛻變了,蛻變的狠毒、無知,昔日善良的種子已被惡毒的藤蔓所纏繞,命運的不公使他們淪為這個時代的犧牲品。被奴役的肉體,被駕馭的思維,被溶解的頑強,儼然一副野獸的樣貌。而時代的里程碑終以血腥,愚蠢,殘暴,無奈結束。

生存的好處就是打破這種局面還是苟且偷生,淪為這個年代的戰利品還是力挽狂瀾,用生命的薄弱去挑戰時代的高度,那無疑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被時代繳獲,被命運折磨,忍受莫大的恥辱,最後釀造一幕幕杯具!將灰色的天空染上鮮紅的血跡,以喚醒支撐靈魂的血液,忘卻堅持生命的理由。被灌以汙水的幼苗,被摘取花瓣的蓓蕾,變得扭曲,變得醜陋。被侵蝕過的肉體,留下蛆的痕跡;被打碎過的內心,留下玻璃的足跡。

被鮮血浸染過的心,早已不堪一擊;被狠毒俘獲過的夢,早已支離破碎;被冷峻觸碰過的臉,早已傷痕累累。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3

雖然這篇文章是有關“吃人的”,但在文中並沒有血腥的畫面,而是從一個故事的形式中揭露封建主義社會的黑暗。

“我”只是踹了一腳“古久先生的陣年流水薄子”,也就是封建社會的歷史,就引來了大家對我的厭惡和想吃掉“我”的惡毒心靈。即使是“我”的哥哥,也與他們有勾結,想吃掉“我”,可以看出在自己的利益(只是一個可以壯膽的鬼話)面前,親情已不復存在,所有人都想有更多的好處,所以幹出了一些令人心寒的事。歷史上的易牙為了使齊桓公的“從未吃過嬰兒肉,想嚐嚐鮮”這一願望,竟可以把自己的兒子蒸了獻給君王吃,可以看見人性在利益之下已不復存在,什麼事都可以做得出來。

文中提到的“徐錫林”先生,為了攻佔軍械局,讓混亂的清末得到改變,被衛隊發現,心和肝被他們拿來炒食。都是中國人啊!本是同根生,為何還這麼慘絕人寰!為了自己,小團體的利益,做出這麼侮辱人類的事,是中國人的恥辱!封建社會竟還有這樣愚蠢,令人唾棄的事,是必須讓我們知道的!

“大哥”對別人說“都出去!瘋子有什麼好看!”時是否想到“我”還是一直尊敬他的弟弟?!他們是覺得用一個莫須有的名目稱呼“我”,然後順理成章就可以吃人了嗎?還好,“我”站出來了,用激昂的聲音向所有的“想吃人的人”大聲呼喊,想讓他們覺醒。但是,在更早的封建統治中,有多少人被他人這種“欺負”所跪下?!有多少人為了自己讓自己的朋友甚至親人受害?!現在是該反抗了!當時為什麼沒有人像“我”一樣不怕他們,大聲的呼喚,想改變他們的心靈呢?

但是……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兒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無意中,你受到的一點小恩小惠,但最後,你還是會被他人拿來當利益的。獲得不正當利益的人,終究會被人知道,收到應當的懲罰。

“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現在的社會,看似沒有以前的封建統治,卻有更多令人心寒的事。為了中國的未來,放下手中的“屠刀”啊!救救孩子的肉體吧……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4

一提到魯迅的短篇小說,第一個想到的便是《狂人日記》。

民國時期,一位患有“迫害狂”症的病人寫下了一冊日記,日記中,他的世界到處充滿了恐懼。他覺得身邊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他,不論親戚朋友還是街頭素不相識的路人,也包括他那現在正在養活整個家的大哥。

狂人想:大哥對我講書的時候,親口說過可以易子而食;有一回偶然議論起一個不好的人,他便說不但該殺,還當食肉寢皮。除了大哥的話,還有那些周圍發生的事也讓這個喪心病狂的人對“吃人”深信不疑。狼子村打死了一個惡人,幾個人把他的心肝挖出來油煎炒了吃;一個女人打她兒子,還罵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幾口才出氣!”一想到這些,狂人便從頂上直冷到腳跟。後來,狂人甚至以為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吃過人,大哥把小時候死去的妹妹的肉體放在飯裡給狂人吃。

這位狂人生動的描繪出了一個人吃人的社會,而也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可以說,狂人是被當時的非人道主義所逼瘋的。那些封建的想法,如:吃惡人心肝可以壯膽,都在記中表現了出來。狂人痛恨那些封建禮教假借道德的名義,宣揚殘忍和暴力。日記最後,狂人喊著:“救救孩子”,這是對舊社會的反抗和對新一代的擔憂。

最令我感動的是這樣一句話:“自己曉得這笑聲裡面,有的是正義和勇氣;老頭子和大哥都失了色,被我的勇氣正氣鎮壓住了。”狂人所說的這一句話,讓我懂得,只要我們有勇氣,只要正義是站在我們這邊的,任何歪風邪氣、封建迷信都會迎刃而解。

狂人雖然是個喪心病狂的瘋子,但他並不傻,他懂得什麼是人性,什麼是真善美,他也知道:應該去追求一個真正美好的社會。也許更多像狂人的人出現,社會才會更有朝氣吧。

其實,回過頭來再想“狂人”的“狂”,在那個變態的社會中,反而是真正的不“狂”。魯迅先生只不過想借“狂人”的“狂”來喚醒沉睡的人來_那個充滿血腥味的社會而已。

最後,借用一下某教材書上的話來作為我的結尾,“犀利的思想與凝鍊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裡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5

讀了《狂人日記》我思潮起伏:那個年代,真可怕!

《狂人日記》選自魯迅先生的短篇小說集《吶喊》,文章以“狂人”的口吻用第一人稱敘述了“狂人”在回鄉看望朋友時,被別人盯上想要吃掉“狂人”的事。

那個年代,真是可怕!竟有人吃人的事情出現。可這人吃人的現象出現的原因是什麼呢?我想,是因為當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並不注重人民的思想發展,才導致這種非人性的現象出現。思想落後的,這無非是吃了快肉罷了,這種人真是悲哀;思想不落後的,不吃人,自然也成了前者的口中餐,須時時警覺,處處小心,唯恐斷送了性命,這種人一定也不是快樂的。

看看那個年代,再看看現在,你會發現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的啊!

現在國家注重人民的思想教育,前一種悲哀的人不會在出現了。或者也不用擔心被吃。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麼幸福。例如:我在上學路上不用大人陪著,也不用提心吊膽,怕被別人一把抓住,去當做點心吃點;單獨一個人去旅行,也不用擔心由於吃人肉被別人取了性命,那種人是會受到法律的嚴懲的。我們的生活很幸福,我們要珍惜,努力學習,不要浪費了這幸福的時光。

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讓未來的生活更加幸福。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6

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我頗有感觸。

這篇文章以第一人稱主要寫了一個“迫害狂”病中的日記:一個月光明媚的夜晚,“我”走在路上,看到所的人都對“我”不懷好意的笑。“我”很驚異的一路回家,無意間聽到佃戶對哥哥說狼子村有一個惡人,被人打死吃了心肝,便疑心哥哥和路上看見的人也要吃“我”。甚至哥哥派來給“我”看病的人也要吃“我”。“我”猜測他們不肯直接殺“我”,要把“我”逼瘋,讓“我”自殺,然後吃了“我”。“我”懷疑自己小時候死的妹妹也是被哥哥吃了的。哥哥把妹妹的肉拌在菜裡,“我”也稀裡糊塗地吃了妹妹的肉。“我”有四千年的食人肉史。

該文看上去是一個喪心病狂之人所寫的日記,完全是一派胡言。而我認為它恰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我認為《狂人日記》借“狂人”之筆還原了一個吃人的萬惡的舊社會。文章中的哥哥和其他妄想吃“我”的人實際上是指地主、官僚們。而“我”則是指那些被壓迫的農民和窮人們。那些地主、官僚仗著有錢有勢,逼著工僕們不分日夜的幹活勞作,稍不順心便一頓毒打,絲毫不考慮工僕們的感受。而窮人們因為無從生計便不得不屈服於地主、官僚們,混一口飯吃。這就產生了惡性迴圈,窮人愈來愈窮,富人愈來愈富。這個黑暗的舊社會就這樣遭到了萬人的唾棄與咒罵。

魯迅先生對舊社會深惡痛絕,便以筆做刀,帶動了推翻舊社會的新潮流,得到了百姓的愛戴。魯迅先生的文章被譽為一把把插入敵人心臟的匕首。可見魯迅先生的文章對社會的影響深遠,讓敵人聞風喪膽。魯迅先生的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7

在斯看來就是“吃人的實錄”,在這篇文章中,斯感到前所未有的壓抑感和苦難,這樣的社會,是如此的可怕,“非人性”的觀念,是當今一直存在的,只是我們這一代所未曾用第六感所感應到的,也許,是被電腦慣出了幾許病殤,所以第六感受到了嚴重迫害,就像哈爾濱的那座大橋一樣,其實隱患一直都有著,只是,“時機”不夠成熟罷了!當某些事物變成了一種“靈異”般詭異的時候,斯曾可想,而不知再不知,興許,在現在《狂人日記》裡,寫的有些沉重壓過五指山,但是與現在而言,對於斯的啟示便是一層又一層的灰煙瘴氣,這樣的瘴氣,已經讓我們原本過上百的壽命卻變得只有還不到70歲。

可悲麼!不怎麼可悲,你的思想很深刻又能怎樣,你把問題看的清澈見底又能怎樣,你奈何不了什麼?就像文中最後,寫的那樣,救救那些沒有吃小孩的小孩子們。可是他能救濟麼?所以吶喊,儼然變成了“孤魂野鬼”的哀怨來電轉駁的家底兒資本。

魯迅先生在文中把自己深入“吃人”的人際關係其中,原來他也一直再“吃人肉”,似乎他恍然的有點“愚魯”,但是呢?斯人不知,的確很不知,在文中,看到一句話,一直重複不斷——:“便對麼”,他在反問什麼,他在吶喊什麼,“吃人的人”仍將延續他們的篇章,而先生呢?一直重複:“便對麼”,這就讓斯想起少林寺的主持一樣,誠信誦佛,但是,從一個跑偏的想法來說,當道德和生存存在了嚴重的矛盾,試問一下,這解困之法該當何罪呢?

回過頭來想想:時刻驚醒自己,一個無窮無盡的使命,斯能做的就是全力而為之,但是不犯拙,是不太可能的了,相似的事情很多很多。

這篇文章讓斯聯想起一句話:“說高尚,誰在高尚!說低俗,誰又在低俗!”,這是何等暢快淋漓的一句話哉!!!斯也在最後有一疑問,便是上句話了。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8

何為《狂人日記》?語頗錯雜無論次,又多荒.唐之言。

曹雪芹曾雲: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一個偶然的巧合,使我能將其聯絡起來。一場悲劇性的故事,一個悲劇性的狂人。

初看《狂人日記》,千言萬語說不清我的想法,千絲萬縷理不真切。這就是那麼一個狂人,一個所謂的精神病患者。

的確是荒.唐,滿紙的荒.唐言,極度懷疑他的病入膏肓。然而,細細的揣摩,從一個時代的旁觀者來看待他,卻是越看越明白,越來越驚怕。

那是一個愚昧麻木吃人的社會,國民的封建落後,殘酷的封建禮教制度充斥著那整個社會。麻木愚昧的國民,沒有人性可言,只有那所謂的規矩,按老祖宗的規矩一點一點的行動。

在這毫無自我想法意識的人群中,終有一個人清醒,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的確是個瘋子,一個精神病患者,但卻因為這樣,他反而思考了,清醒了。他看到了封建社會的吃人本質,他看到了那一群麻木淡漠,封建禮教的幫凶,忠實的實行者和保持者,維持著規範著吃人社會的延續。

一個稍稍清醒的人,那個狂人,他希望別人都能清醒過來,打破那吃人的封建禮教制度。於是他想吶喊,叫喚於生人熟人間,希望他們能夠清醒過來。只可惜狂人的吶喊並沒有讓人清醒過來:交喊於人群之間,而他們的迴應便是“瘋子”。當狂人妄圖說服他的哥哥——絕對的封建主義衛道士時,那便更是悲哀了。頑固的衛道士,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去改變的。最終,連狂人的至親都認為他是瘋子。

狂人的悲劇性,就在於此。叫喊於熟人之間,而熟人無迴應;自己不被自己的至親理解。然而又不僅僅在於此。

吃人的封建禮教仍在不停的延續著,小孩子雖然並不懂事,卻也在其父母的教導下,自發的遠離狂人,守衛那些舊制度。這無疑又是一個巨大的悲哀。

最終,狂人不再“狂”,其病早愈,赴某地候補矣。一個原本已經稍微有點清醒的狂人,在面對強勢的吃人禮教制度,他終於被同化了,成為了另一個封建禮教的衛道士。這是最大最徹底的悲劇啊!

所以我讀《狂人日記》,讀狂人的巨大悲哀,看日記,看狂人,“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我也只能大致理解一下這“其中味”——悲劇性的狂人啊!

看似“滿紙”都是“荒.唐言”,然而字字都是“辛酸淚”,“都雲作者”是真“痴”,卻不知那“其中味”,我想代他說:救救孩子吧,那殘酷的封建制度不能再延續下去了。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19

魯迅的小說讀著實在是很累,《狂人日記》這部小說是魯迅借一個迫害狂的日記來批判封建禮教“吃人”的現象。這裡面的很多語句看起來都是不符合邏輯的,比如,狂人覺得街上的那個女人“咬你幾口”的話,那夥青面獠牙的人的笑還有佃戶的話都是暗號,這些都是吃人的傢伙。他還懷疑他大哥還有那醫生都要將他吃掉。甚至在他的日記裡還有這樣一句話“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看完這些語句,第一反應覺得狂人很狂,他是一個迫害狂,更重要的是他對這些封建禮教,封建迷信作了反抗,所以他很狂,但是狂人也不狂。

文中的狂人,其實也代表了很多在那個時候思想超前的人,這些人經常被人們以為是瘋子,他們努力去反抗封建,卻招來人們異樣的眼光,甚至被唾棄。人們總是認為這些人很“狂”,其實,他們有著當時正確的思想,所以他們不狂。文中,魯迅寫了一個“迫害狂”,這個狂人用了不一樣的眼光看到人們,而看到的都是“吃人”,有時,他懷疑他自己也會被吃掉。這正是寫出了這些反封建人士不被理解,有可能他們也是會被“吃”掉的。從某種意義上講,《狂人日記》也影射了魯迅自己。我從中看到了那個時代的一些悲哀。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0

犀利的思想與凝練老辣的語言融為一體,撕開其潛意識裡面的自私,冷漠,懦弱等變態性的劣根心理,使他們在惶惶不安之中受到靈魂的折磨。

狂人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懼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但作品的主旨並不是要挾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因而作品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是一個站在時代前面的反封建禮教,反封建家族制度的啟蒙者,是一個勇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和反封建民主主義象徵形象。他的超前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

在那個變態的社會裡,狂恰恰是現實的不狂。

今天我讀了魯迅的《狂人日記》,魯迅是我國的大文豪,看的時候起還真擔心讀不懂,開啟電腦,我靜靜地讀了起來……

文章不是特別長,分為好幾篇,一天一篇,跟日記一樣。從“狂人”的日記中,我看到的是一個吃人的社會,一個特別黑暗殘暴的社會。所有的人都想著如何去吃別人,就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比如文章中的大哥,主人公的妹妹就讓它給吃了,而且父母生病,還要把自己的腿上的肉割掉,蒸熟讓父母吃掉。還有殺了犯人,還有生病的人,用饅頭蘸血舐。還有每天都是驚險的一天,都有人惦記著要吃你,描寫出了一個可怕無情的人吃人的社會,黑暗恐怖讓人害怕的一群人,讀來讓人膽戰心驚。這不就跟當時的情況相同嗎,你不吃別人,別人就要來吃你!

主人公“狂人”到底是真狂還是假狂?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於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徵,更重要的一方面卻是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則在於他“超前”的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並且被歷史所證明是正確的,只是他說出了當時的人們不敢說或者是還沒有說出的駭人聽聞的話罷了。

最後,魯迅還感嘆地說道: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這其實是在文章中的結尾說了一個含義超深的句子,以此來喚醒國人反抗當時黑暗社會的意識!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1

魯迅筆下的狂人如果放在現實中,絕對會是人們眼中的瘋子。然而,當我們仔細品讀時,卻是發現了一些更深的東西。下面來說說我讀完以後的感受,也許並不準確,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

《狂人日記》的“一”中主人公(下文以狂人出現)在日記中寫到自己不見月亮三十多年,在現實中顯然不可能。而這些別人眼中的瘋言瘋語在這裡卻是狂人精神醒悟的象徵,也是文中其狂之開始。而對於趙家的狗看他兩眼感到害怕,表明他生活在這種恐慌之中。

在世人眼裡,看瘋子的眼光自然會有一些異樣,無疑狂人正是眾人眼中的瘋子.主人公在痴狂狀態下,覺得周圍的人甚至趙家的狗看自己的眼神也是惡狠狠的,彷彿要把自己吃了。事實當然不會是其他人要把他吃了,別人要吃他只不過是他的一種在顛狂狀態下的臆想而已。但若真的把這當作一種臆想,那便是真的在看瘋子的日記了。在我看來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禮教制度的毒害下,人們心理扭曲,卻還要對下一代灌輸封建理念,將下一代埋葬在這吃人的封建禮教之中。而在這樣幾乎人人都被封建禮教“吃掉”的社會中,被封建禮教毒害得太深的人們又要把未被汙染的人們拉進“吃人”的圈子。民眾的愚昧更是在對孝子應割肉煮了請生病的爺孃吃上體現出來。可以說實際上主人公發狂的階段是他短暫的從封建禮教中醒悟過來的時期。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語,在當時只被人誤解為是發瘋是所說的瘋言瘋語。事實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時,他心裡正苦澀的吟著“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也許是預料到自己在短暫的醒悟後,終於還是要被吃人的封建禮教所吞沒,於是他在自己被吞沒前的最後一篇日記中發出了“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救救孩子……”的呼喚。作者借狂人的日記,借其狂的狀態呼喚著被封建禮教所毒害的人們的人性的迴歸。那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正是還未被封建禮教毒害的赤子。他們是這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在這樣現實與想象相交融的日記裡,魯迅先生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歷史的深刻理解和獨特發現。這樣的理解我或許達不到,我僅能借助先生的視角去看那我所不熟悉的歷史。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2

前兩天,老師要我們看魯迅的書,媽媽便給我找了一本短篇小說集《吶喊》。

書中的第一個故事是《狂人日記》,描寫的是一個有所謂“被迫害狂症”患者的心理活動。“狂人”認定現實是個“吃人”的世界,封建制度是“吃人”的社會制度。他半夜檢視歷史,見整本書都寫著“吃人”二字。他最終還是相信未來社會“容不得吃人的人”並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

這個故事我看了三、四遍還只是一知半解。主人公的害怕,使我大致瞭解封建社會的可怕與可惡,他那一系列的想象令我毛骨悚然!我還小,不能完全讀懂,可至少我知道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吃人這種可怕的現象真的存在。在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的安全得不到保障!

“救救孩子……。”最後四個字在我腦中浮現。這四個字的意思一定不是那麼簡單吧?應該不只是肉體上的拯救吧?還有什麼呢?心靈上的拯救?或許還有更多我不懂的……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3

初次看魯迅先生的這篇《狂人日記》的時候就感覺很不解,看完後只覺得這是篇恐怖小說吧。於是,沒怎麼在意就略過了。這次《狂人日記》看了第一遍,也仍舊是這個感覺,百思不得其解。於是擠出2個字:吃人!無奈,又認真看了6遍之後,恍然大悟,收穫一份很大的震驚,但卻不是因為吃人。 

魯迅先生這篇文章是通過以虛寫實,徐徐漸進,然後撥開迷霧的手法帶領讀者的醒悟。 

從開始心情爽快,夜晚很好的月光,看出還未意識到所存在的危險,其中提到趙家的狗,為後來發展做出預示的鋪墊。後是今晚沒月光,於是開始渲染陰暗的氣氛,以趙貴翁為代表的一群人都以仇恨的眼神看著我,連小孩子也一樣,是他們孃老子教的,與末句相呼應。表現出當時社會黑x籠罩,封建黑暗禮教已經從本質上侵蝕了整個社會從小孩到老者的思想。那樣的社會,陰冷的黑暗恐怖的氣息漂浮在空氣中,令我感受到的是毛骨悚然! 

從狂人意識到封建禮教的吃人到揭露吃人的本質,他們從遮遮掩掩到赤x裸露出凶惡的真面目,白厲厲的牙齒,可看出禮教的`吃人與暴戾。 

四千年的封建社會,就是四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統治的社會,也就是四千年吃人的社會,封建禮教的迫害使得現在的人們變得麻木愚昧對於別人的遭遇沒有同情心,對於自己所遭受的,沒有反抗,渾渾噩噩的度過一天又一天。

“你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這句狂人的吶喊遠比不過這四千年的吃人歷史以及這段歷史造就的人們的愚昧與麻木無知。即使知道自己錯了,也麻木的無視和可笑的維護群抗,激昂放大聲的疾呼換來的是無力的共鳴,以及有力的吃人。  

其中3處提到趙家的狗,凶惡吃人的眼神,令人毛骨悚然的狂吠。從社會的深處散發出的黑暗與陰霾。作品中狂人其實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反封建者向世人講述這個社會的吃人本質,意欲喚醒人們,一起推翻舊的吃人的封建禮教。可是根深的蒂固的吃人禮教讓受迫害的人們依舊麻木,國民的劣根性一覽無遺。  

然從第一段“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看出仍有所遺憾,狂人的最終屈服,意識到封建禮教根深蒂固,拔除非一人之力所能為之,保持自主是多不容易,可作者仍補失憧憬未來。  文章的最後一句呼喚“救救孩子……”意欲新的希望的呼喚強調科學的啟蒙教育思想的行為,國民性的改教。孕育新文學,倡導新的文學革命。狂人日記讀書心得5

初聞《狂人日記》大概是在5年級的時候吧!那是小姨還在上學,寄宿在我家,一次學魯迅的文章有一詞不知所云,便去請教,她解釋的很多,但是沒懂,小姨看我迷惑,便撂下話,以後魯迅的文章很多你會頭疼的,《狂人日記》《吶喊》……很多暗喻,那是第一次聽《狂人日記》一詞。  

小姨終究沒能上大學,理由很簡單,偏科厲害,文章寫的一流好,可理科卻一竅不通,工作後的她經常來我家輔導我,中學記得魯迅的《長媽媽與山海經》中間有些地方些許不了,便解釋,後來又聽她默唸,要是數學多考5分就能上大學,眼中瞬間的期待變成了失望,看著課本依舊著看我寫那些看著對彷彿又不對的字。一會兒,又說,看過《狂人日記》嗎?我說沒有,她便不再做聲,那是我第二次聽《狂人日記》。  

國中畢業始終沒有再學魯迅的文章,許是太過深奧,學生都懵懵懂懂,高中後,家裡買了電腦,通了網線,一次小姨在網路上找近代文學作品,不知是故意還是無意,到了《狂人日記》,也巧,剛開網頁,電話招呼她回去了,我也就無心看著這篇以後成為我讀後感的文章。今引其文章段落言句做讀後感之片斷。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 

魯迅先生的文筆實在太模糊,不知何人,不知何事,月光引入,看似沒有真實的'人物卻又讓人能以“我”的角度來看,“我”在抱怨,  

魯迅先生的文筆實在太犀利,人喻作狗,諷刺與謾罵卻無形中表露無疑,只是可有人能知否。  

二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魯迅先生無形中諷刺歷來社會的制度以及當時時代的狀況,也充分說明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厭惡的態度或者是憎惡,讓人憎惡的社會可想而知是一個什麼樣的社會,也從另一側說明了社會的腐朽和頹敗! 

三 

早上,我靜坐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他兜肚連腸的吐出。 

魯迅先生句句言語中帶出來的諷刺和謾罵是眾人所周知的,文章模糊且深刻表現出社會制度 人與人之間充滿的互吃現象,也許作為俗人,魯迅先生是一個狂人,是一個患者,但是從革命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先知先覺的人,歷史上很多背叛舊傳統的人都被稱為“瘋子”。如孫中山,魯迅先生通過狂也揭示了當時社會矛盾的對立,也成功的凸顯了狂這一本性!  

《狂人日記》的現實主義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對封建道德的批判、對愚昧國民的同性和鞭撻。在作品中,除了現實主義的方法外,象徵主義也時常可見。無論是“很好的月光”,還是“趙家的狗”;無論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還是李時珍寫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現實主義的刻畫,也可以看作是象徵主義的結合。狂人的精神病狀的描寫是逼真的,而他的幾乎所有語言又都是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  

文言文曾是我感覺中最難懂的,但是拜讀了魯迅先生的文章後,我感覺魯迅先生的文章的攻擊力很強大,中國漢字的真正意義得以從魯迅先生的文章中展露無疑,也成功的凸顯了魯迅先生對當時社會的深惡痛絕! 

我認為,《狂人日記》將徹底的反封建精神和嶄新而完美的藝術相結合,深刻地體現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的實績,對其也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狂人日記讀書心得感悟 篇24

那夜的月光,森然中透著絕望。

又一次細讀《狂人日記》,不知這是第幾遍了,只知道每次閱讀先生的文章都懷著敬意。先生是我的敬仰!對於此文,我不敢多作評點,因為我純粹是以求知的心態來欣賞先生帶給我們的文化盛宴。至於那些抨擊先生的閒言碎語,還是留給小人們說去吧!我能做的只有靜靜地閱讀先生跳動的文字。

先生生活在鉅變前夕的中國,可謂風雲激盪,當時的華文文壇也算波瀾壯闊。先生是冷靜置身文壇的狂人,是文壇上一筆濃墨重彩、彪炳史冊的財富!文壇沉寂了太久,需要有人觸醒那鬆弛的神經。順應時代變遷,《狂人日記》誕生了。先生抨擊了當時吃人的社會現實。他巧妙藉助"我"這一角色,描繪了人性的醜惡與世界的殘缺。說實話,這篇文章的色彩過於晦暗,但這晦暗中分明灼射著亮光,透露著激盪與高昂!"吃人!"真的是吃人嗎?這顯然不是先生的直接目的,先生眼中的吃人只不過是在社會現實的無情壓迫和吞噬下,人性一點點地泯滅。或許在茫茫夜幕下,先生一人獨立於窗前,望著窗外被流水般月光籠罩的夜獨自嘆息。"吃人的人的兄弟",天下誰不為兄弟?所以先生揭露的顯然不只一人,而是整個民族。"食人"的民族,何時能清醒?先生以灰冷的一面,向塵世發洩著憤懣。然而,黑暗是如此的深廣,吞噬了一切,只有先生那熾熱和焦灼的心在跳動著,熠熠發光!

先生無奈地說:"然而我雖然自有無端的悲哀,卻也並不憤懣,因為這經驗使我反省,看見自己了:就是我決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英雄。"先生絕望了嗎?沒有!"絕望之為虛妄,正如希望相同",在先生看來,絕望是虛妄的,以希望的目光看待事物,則不會陷入虛妄的泥潭之中。在絕望的背景下,需要以一種冷靜的心態來面對虛幻的事物,從而在須臾的間隙尋找新生的希望。這好似一種悖論,但先生卻能領悟其中的真諦,或許這只是我片面的理解。

讀《狂人日記》,我深切體會到先生內心的痛苦。一方面他無力杯葛政府帶來的壓力,另一方面又為中華民族的衰亡而哀嘆!所以全文結尾時,他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喚。先生寧可燃燒自己,把光亮留給孩子們,因為那不僅僅是孩子,不僅僅是生命,更是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