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1500字讀書心得(通用26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8W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

成長的道路上,處處瀰漫著書香,在書香的薰陶下我快樂的成長。這些伴我成長的書籍,。書給予了我很多的啟迪,不同的書給予了我不同的教育,這也讓我變的更加成熟。

1500字讀書心得(通用26篇)

我愛讀書,我享受於讀書,因為讀書是快樂的!讀書是美麗的!它給我們帶來了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讓我們增長知識、豐富見聞、明白事理、開闊眼界,陶冶性情。

讀魯迅的《阿Q正傳》,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愛心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係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係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鬱積的怨憤之氣。

人人都應該有一顆愛心,關愛弱小的人,社會的最底層的人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不應該給予他們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如果每一個人都獻出一點愛嗎,世界就會更加美好。那些社會的最底層的人,也應該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的原則。

讀《最後一次演講》,我深深的體會到聞一多的愛國情懷。抗戰八年,他留了一把子發誓不取得抗戰勝利不剃去,表示抗戰到底的決心。毛澤東同志在《別了,司徒雷登》一文指出:“許多曾經是自由主義者或民主個人主義者的人們,在美國帝國主義及走狗國民黨反動派面前站起來了。聞一多拍案而起,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寧可倒下去,不願屈服。”最後被特務暗殺明知演講的後果,但任然冒這生命危險宣佈:前腳踏出大門,後腳就不準備踏入大門,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巨人“聞一多”,是一個偉人“聞一多”,是一個大寫的“聞一多”!“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聞一多先生雖然早以逝去,但他的精神與靈魂卻在每一個人心中,如鳳凰涅盤般獲得了永生。

“一詩一文一菸斗,一個脊樑一聲吼。”

“一畫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紅燭。”

我深知:在千千萬萬個“聞一多”的帶領下,中華民族正以讓世界驚歎的速度,騰飛著,我們的民族將在無數偉人志士努力下,將光環繼續傳揚下去,讓所有的人仰視我們,仰視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中華這頭沉睡的獅子已經醒來,他在像世界怒吼。“東亞病夫”“華人如狗不的入內”不會在出現,它將永遠是歷史的昨天。讓我們努力起來,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中華!

讀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保爾勇於獻身,拼命工作;他酷愛學習,如飢似渴;他嫉惡如仇,愛憎分明;他不畏艱難,挑戰病魔。他永不言敗,頑強生活……這一切都可歌可泣。他有自知之明,他的深刻自我反省、嚴於解剖自己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精神風貌和特徵:為共產主義理想獻身的精神;崇高的道德品質;鋼鐵般的意志和毅力;不畏艱難困苦一往永前的革命氣概。

他說過:“人最寶貴的是生命,這生命屬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它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合群部精力都已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這是他對生命價值的理解,說明了他驚人的革命毅力,他勇敢的投入生活和鬥爭,去實現自己的理想。他只活了32歲,他的一生很短暫,但他的生命真正充實和極大的幸福。

他是我的偶像,也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的楷模。我從他的身上得到了極大的教育和鼓舞。他讓我從一個遇事只會哇哇大哭,只會逃避的我,變成一個堅強,勇敢,敢於承擔的女孩。每當我遇到困難想要逃避的時候,我的腦海裡就會出現他的身影,似乎在告訴我,要有鐵一班的意志,做一個戰士,這時我就會勇敢的站出來,與之戰鬥。頑強、執著、刻苦、奉獻、勇敢、奮進的人格操守應成為青少年永恆的人生精神座標。這種精神也將永留在我心中。

我熱愛於讀書,享受於讀書。讀魯迅的《阿Q正傳》,我明白;要有一顆愛心,平等對待幫助每一個人;讀《最後一次演講》我明白;要不斷的努力學習,為國家做出貢獻;讀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我明白;做人要頑強,勇敢,執著、刻苦,勇敢的面對困難。我讀書,我快樂。書給予了我很多的啟迪,不同的書給予了我不同的教育。在書的世界裡,我知道了太多太多。花季的我,漫步於花之園圃,徜徉於書之殿閣,發現了讀書也是一種別樣的別樣的生活。體味生活,品讀好書,箇中滋味,怎一個“樂”字了得!讀書,真是一種幸福!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

水滸傳的開篇是以龍虎山鎮山石碑房門被開啟,天罡地煞星集體出世作為開篇,而結尾又是以宋徽宗皇帝去幽會李師師的時候,夢中被戴宗引到梁山泊,參觀考察了輝煌時水滸寨的風光,並聽取已經化為鬼魂的宋江等人訴說高俅、童貫、蔡京欺上罔下,設計陷害梁山好漢的實情。宋徽宗醒來後安排忠臣實地查證,之後為宋江等人昭雪,但高俅、童貫、蔡京等奸臣依舊獲得了皇帝的信任。

故事在神話背景中展開並結束,而在整篇水滸小說中,依靠公孫勝這樣的道人施法,直接在戰場上參與作戰、或者像羅真人一樣可以用法力安排黃巾力士將李逵從空中丟擲去,以及宋江在夢裡得到九天玄女傳授的天書(類似孫子兵法一樣的軍事戰略書籍)、梁山泊好漢張順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在杭州西湖被守軍亂箭射死,之後藉著兄弟張橫靈魂附體,親手殺死仇人,各種神奇的案例比比皆是,在小說中,這些神話故事被當做真實的故事,現實世界中的不公正(例如奸臣童貫和高俅多次陷害梁山泊好漢),在小說中只能通過死後顯靈獲得公正的補償(例如宋江死後,葬在了生前選擇的類似梁山泊地形的寥兒窪,並常常顯靈保佑了任職所在地民眾風調雨順),梁山泊108名好漢反抗朝廷暴政和貪汙腐敗官員的最終依據,還是來自於天授神權。

例如九天玄女給宋江的授權、天書上記載的替天行道口號和108名好漢的天書石碑,讓這些對抗政府的造反者找到了精神支柱,如果仔細看看中國曆代的農民起義,會發現改朝換代時刻,起義軍幾乎全都是仰仗著上天的神權授予,才獲得了造反的正義性,陳勝吳廣是在魚肚子裡面藏了白布,寫上陳勝王,並找人半夜學狐狸叫喚,西漢末年的劉秀是依靠讖緯之學中預言的劉秀當王,來給自己製造稱帝的合法性,東漢末年黃巾軍是依靠太平道的傳播,號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元代農民造反是依靠佛教裡的彌勒信仰,宣稱小明王要出世,以至於朝代都被稱作明朝,秀才洪秀全的造反是抄襲了基督教的上帝概念,自稱上帝之子,弄了個不中不洋的拜上帝教,率領廣西貧民一路北上。清末抵抗洋人的義和團運動更是相信入了紅槍會,可以刀槍不入,有神靈護佑。

梁山泊的英雄造反也同樣遵循了這個套路。僅有李逵當眾喊出了“宋江哥哥照樣做得了皇帝”,卻被兄弟們鬨笑一場,雖然其中有阮小七這樣膽子大的,可以戰勝後拿著方臘的皇帝龍袍試穿,但畢竟是梁山上的少數派。宋江的“替天行道”旗幟終究是反奸臣不反皇帝的邏輯。

在梁山泊英雄的結局中,得到善終的多數是明哲保身派, 其實這些人的選擇更多地是一種無奈之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想幹一番事業的人,結局不外乎三種,一個是稱王封侯,功成名就,一個是成王敗寇,作為階下囚,第三種結局則是看破人生,把成敗得失視為幻影泡沫,皈依佛道。在各個封建王朝中,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結局通常和階下囚一樣,這是因為在封建帝王的眼中,異姓功臣總是信不過,遲早有一天要篡權奪位,能力太強的人在對付敵人的時候非常有價值,一旦敵人不存在了,這些人就會成為潛在的權力競爭者,因此他們永遠只是帝王利用的棋子,功成名就之後,結局依舊是慘遭無名之禍,皈依佛道反而成了保全性命的出路。

梁山泊的眾多兄弟出生入死和宋江一起豎起了造反大旗,念著兄弟義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之後再毫無怨言地跟隨宋江南征北戰,阮氏三兄弟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當吳用到阮家村拉三兄弟入夥時,三人對自己一身本領無處可用均有不平之氣,表示如果能建功立業,哪怕是一天也對得起這一輩子。抱著滿腔熱情,加入了梁山泊的事業中,可惜宋江的戰略從始到終都是一貫的,要等待招安,依靠一幫兄弟們的才幹和實力為朝廷出力,等候加官封爵,再衣錦還鄉,是宋江追求的理想,但殊不知,這些兄弟本來就是朝廷的眼中釘,朝廷在武力征討連番失敗後,無奈之下選擇了招安求和策略,宋江一幫人從基層幹起,考實力打拼獲得了為朝廷出力的機會,但他們招安後的上級領導全都是曾經的敵人,朝廷正好可以利用宋江作為棋子,剪除異己的造反勢力,等待鷸蚌相爭,坐收漁利。梁山泊的英雄既然當初選擇了和朝廷對抗的道路,就很難再次回到原有的秩序當中去。

在眾多梁山泊好漢中,宋江是個武術愛好者,雖然會舞刀弄槍,但戰場上的實力在梁山根本排不上名次,奇怪的是所有的英雄好漢提到及時雨的名號,便爭相投奔。

1500字讀書心得 篇3

讀完這本書,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責任。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但卻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責任決定成敗。通讀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但同時也讓我深感慚愧,因為在這之前我把責任這兩個字想的太簡單了,太膚淺了,以為只要做好己該做的工作就是盡責了,其實不然。下面我就來談談我讀這本書的心得和體會。

讀書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因為讀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發現不足,找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思想修養,更進一步的說,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曾經幼稚的以為只有學生才要看書學習,走出校門就不用再學習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不再是學生了我們才要更加的努力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意味著落後和倒退,更別說進步和提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公司給我們再次讀書的機會,讓我們還能在工作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因為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個非常淺顯卻是真實的故事來闡述責任對我們的重要性,但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首先必須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那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談到責任感的時候總是誇誇其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總是覺得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不是自己不負責任,而是沒有負責任的事情和環境。好象只有驚天動地的事情才是負責任的最好體現。殊不知,責任都是體現在我們普通的工作當中,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書中說,我們只有對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敢於負責,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讚揚。試想,人類失去責任將會怎樣?社會將會混亂;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責任又將會怎樣?我們將失去謀生的飯碗。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有了責任心,工作中才能有激情,才能講奉獻,才能忠誠於企業。我們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企業也在給我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平臺,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也在實現我們的自身價值。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工作崗位,你就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我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我的工作職責就是認真負責地做好公司領導交給我的一切工作,我的職務是文員,顧名思義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辦公室是個綜合部門,聯絡上下,溝通左右。我作為辦公室的一員,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滿足工作需求,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文員。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固樹立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的精神,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心,提高責任意識,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有人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不論大小,只要做到認真負責,勇敢的承擔起責任,牢牢記住工作就是責任,責任勝於能力這句話,我想我們就一定會是一個好員工。

1500字讀書心得 篇4

我平時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一個人,爸爸媽媽讓我讀書我就發愁,但我讀了一本書——巴金先生的《家》,是我愛上了讀書。

數學書,使我拓展思維能力,使我變成能說會算的“小靈通”;語文書,讓我更喜歡了,裡面的好詞好句使我的閱讀能力提高;英語書,可以使我流利的和外國人交流,無語言障礙;歷史書,是我和祖沖之、李世民、哥白尼、拿破崙……來了一次又一次的親密接觸;自然書,使我和大自然成了好朋友;品德與社會,使我知道做人的道理,還有要有公德心;科學書,使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實驗中得到一個又一個道理;作文書,使我學到好詞好句,欣賞到範文,從而提高了寫作能力。

《三國演義》中有有情有意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聰明機靈的曹操等等,他們演繹了一個又一個傳奇故事。

《西遊記》有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憨厚搞笑的豬八戒,看似凶惡但又不厲害的沙僧,他們在西天取經的路上遭受了九九八十一難。

現在我讀的書越來越多,知識也越來越豐富,我真是越來越喜歡讀書了!

讀書心得450字左右範文3:小白的選擇讀書心得

最近,我讀了《小白的選擇》這本書。寫得很精彩,把人的內在美與外在美表現的淋漓盡致,讓我得到了很深的感悟。

這本書是以笑貓為第一人稱,用日記形式寫的一個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隻名叫小白的狗,為尋找一戶好從家安身,經歷了暫住阿貝哥家、拯救心肝兒、遇上神祕女人等等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令我不解的是,為什麼阿貝哥在眾多影迷面前,是一個善良、瀟灑、愛妻子的完美化身,而在家裡,他嗜酒如命、凶暴殘忍,甚至過分要求臉部燒傷的阿貝嫂蒙上黑紗?我覺得:他是在金錢、地位等的誘惑下,才幹出那樣令人厭惡的事情。而那位神祕女人與他相比,卻是如此善良可愛、擁有童心。是因為她不求名利,只想獲得一個真正的、快樂的生活。我也好想和她一樣,過上那樣幸福、自在的生活。

我的一位鄰居雖說不是明星,但也和阿貝哥一樣,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說話從不算數。我覺得這樣不好,他的“好”是虛偽的,是假的。要是人人都是象那位神祕女人一樣,那這個世界一定是一個沒有犯罪、沒有硝煙、充滿幸福的美好世界,那該多好呀!

通過這本書,我深深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要真實的、內在的美。而不必追求虛偽的“美”。只有真“美”,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讀書心得450字左右範文4:輪椅上的霍金讀書心得

《輪椅上的霍金》這篇課文主要講述的是著名科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常人難以想象的艱難下生存下來,並且不斷為人類探索宇宙的奧祕。

命運對於霍金十分殘酷,正當他年輕有為時,無情的“天災”降臨到他的頭上,奪去了他身體自由活動的權利,但他還是如此地樂觀向上,不是如此地熱愛生活……

還記得有一次,當我和小夥伴們玩摔跤時,我就哇哇大哭,爸爸媽媽那時因為想讓我自己學會堅強,對我在哭,根本就像無視一樣,我哭得越來越凶,他們仍然還坐在沙發上看報紙,看新聞。聽我哭得煩了,就回房了。看到他們回房,我又是憤怒,又是心疼,腿也一邊不爭氣地疼痛。爸爸見我根本不懂得堅強,就從我書包裡翻出語文書,翻到《輪椅上的霍金》這一課。霍金可謂是強者,巨人。對照霍金,再想想自己。他面臨絕症,竟然還可以那麼樂觀,那麼堅強,我只是輕輕地摔了一跤,跟霍金相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壤之別。我擦了擦眼淚,毅然指著這篇課文對爸爸說:是它讓我學會堅強。從這以後,每當受挫折落淚時,受批評傷心時,霍金龐大的身影就浮現在我眼前,讓我從灰暗中走出來。

讀書心得450字左右範文5:魯濱遜漂流記讀書心得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好書,它的作者是英國作家笛福。如果你沒看過這本書的話,請聽我的簡介。

魯濱遜是這本書的主人公,出生在一個優越的家庭裡,但卻執著著一個航海旅行的夢。因此,魯濱遜長大後曾三次出海,在第三次出海時遇到海嘯,來到一個渺無人煙的荒島生活了8年。這中間,他歷盡各種艱辛,終於回國,併成為鉅富。

魯濱遜從小就有著遠航冒險的理想。而我呢,整天被家人寵,夏天在空調房裡吃雪糕,冬天在溫室裡睡大覺。與魯濱遜小時候敢於冒險的精神和遠大的理想相比,真是大相徑庭。魯濱遜長大後坐船去做生意,不幸遇到海嘯,他被衝到一個荒島上,但他卻很快平靜下來,併到殘船上搬東西。假如是我,很可能是大哭大鬧,埋怨命運的不公。現在的我,學習上總抱怨作業太多,題目太難,書包太重,出門旅行路途太艱辛,飯菜差不適口,嫌這嫌那。與魯濱遜比較,我真的自慚形穢,無地自容。

魯濱遜有著超乎常人的毅力,是一個堅持不懈的行動者。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一個道理:一個人想要成功,將面臨重重坎坷和磨難,成功者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剛強的毅力。因此,在今後人生的旅途中,我將以魯濱遜為榜樣,勇對困難,挑戰困難,堅定信心,爭取成功。

1500字讀書心得 篇5

讀這本書,是源於好友的不斷推薦,她說這是本好書,值得一看,於是我就借了一本,花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看完了。雖說讀得不是很精細,但是有幾個精彩的環節還是留在了我的腦海中,也引起了我對人生的一點點思考。 

《狼圖騰》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狼豐富多彩的殺敵方法。開篇就是一個草原狼圍捕黃羊的大戰役,波瀾壯闊,縱橫捭闔,動靜結合,一氣呵成。真正的作戰時間不過十幾分鍾,但作戰前狼群耐心的伏擊、精妙的設圍、細緻的觀察,營造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壓抑、緊張而又亢奮的氛圍;而作戰時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還有戰鬥力的黃羊而擊其餘部分的智慧,頗有些卑鄙卻極其實用的狼抓黃羊的絕招,又讓我們拍案叫絕,讚歎不已。這動靜之間,卻將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組織性和紀律性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狼做的事情之所以會十拿九穩,是因為他們做每件事情前都會先想好策略。這一點是值得我們人類學習的。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驚人的,幾乎可與人媲美。狼的本領、狼的智慧不是從來就有的,它們也是在幾千年艱苦的草原生活中磨鍊出來的。變幻莫測的草原氣候、惡劣的草原環境、各種動物的逃生本能還有來自人的巨大威脅,使得狼始終生活在險境之中,隨時都處在被餓死、凍死、打死的境遇中,狼的各種策略就是在這種艱苦的鬥爭中磨鍊出來的。人不是狼,但我們卻可以從狼身上借鑑很多東西。學習草原狼不能拘泥於具體的戰術,而是要鍛鍊自己勤于思考、善於應用策略的能力。主動的去觀察和學習,積極的思考,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採用不同的方式,在實戰中磨鍊自己,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現代社會是競爭的社會,只要你有絲毫的放鬆,就可能會被社會淘汰,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殘忍。所以我們也得有狼的危機意識,嚴格要求自己,時時給自己加壓,正如張瑞敏所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往往不利的形勢更能激發一個人的潛能。“背水一戰”,“破釜沉舟”,正是這個道理。

這個世界始終是弱肉強食的世界,即便廝殺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齒,不再是刀劍槍戟,但是本質是不會變的。有能力的人就能用他的能力用他的新的廝殺利器來贏取最大的利益。難道不是麼,考試升級如斯殺,商場勾鬥如斯殺,官場暗湧也是如斯殺,嚮往人道主義樂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問一下,自己是不是這種廝殺格鬥後的勝利者?是不是能給失敗者真正的憐憫和體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敗法則,狼堅持不懈地貫徹這一法則,我們應當敬佩,甚至以狼為師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詮釋“適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則。

社會如戰場,危機四伏,如果沒有應對困難的勇氣,你就很難生存下去。有了勇氣,還要有狼一樣的血性,積極的主動的去迎接挑戰。只有在不斷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的鬥爭中,人才能進步,才能成長。

《狼圖騰》是對我的一次洗禮,我喜歡狼的堅韌,狼的團結,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在社會上立足,才能適應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

1500字讀書心得 篇6

在我的心目中,《簡愛》是一部完美而偉大的著作,因為它使我懂得了什麼是善惡美醜,學會了怎樣做人,而書中的主人公簡“愛就是我學習的榜樣,她的聰明、善良、堅強、有主見,是最令人敬佩的。簡“愛的一生悲歡離合。她遭遇了許多挫折和坎坷,可以說是不幸的,但是她卻從不向命運低頭,任何困難在她面前都會感到恐懼。

簡愛從小被她的舅媽收養,受盡了她的虐待。而且她舅舅的兒子約翰裡德還是一個又胖又大、蠻橫無理、豬狗不如的禽獸。他經常無緣無故地打罵簡愛,但她的舅媽不但不去制止,反而支援她野蠻的兒子。然而,簡愛是一各頑強的、決不向惡勢力低頭的人。她再也忍受不了了,她對約翰的恨壓倒了對他的畏懼,不顧一切地跟他對打起來。當然,結果可想而知,簡愛受到了她舅媽的懲罰。但她的這次舉動足以令約翰膽顫心驚。

簡愛說過這樣的一段話,給我的印象很深,也很能體現她的性格。她說:“如果大家老是對殘酷,不公道的人百依百順,那麼那些壞傢伙就更要任性胡來了,他們會什麼也不懼怕,這樣也就永遠也不會改好,反而越來越壞,當我們無緣無故捱了打,我們一定要狠狠地回擊。”我很贊成簡的這種說法,因為自尊、自重是做人的最起碼的要求。

但是海倫“彭斯,她的觀點與簡是截然不同的。海倫主張凡事能忍舊忍,這樣自己快樂,別人也會對你好一些。我覺得海倫的這些話在我們看來是很讓人不可理解的。但是她的寬容、忍讓以及她那博大的胸懷,是令人欽佩的。我們無需去評價她的話,至少我們應從中悟出些什麼。我很喜歡海倫的一句話:“我覺得生命太短促了,不值得把它花費在懷恨和記仇上。”只要我們每人都能記住它,多多去理解別人,體諒別人,關心別人,多看到一些美好的事物,樂觀地對待生活,我們的生活中一定會充滿陽光。

我認為羅切斯特先生,正是她生活中的陽光。他們兩人的交往是愉快的;他們兩人的對話又是耐人尋味的。因為他們各自的性格特點都在那簡短的對話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羅切斯特先生是一個正直、善惡分明而又帶有幽默感的人。他們兩人真心相愛了。然而在他們的婚禮上,梅森先生揭露了羅切斯特先生是個有妻之夫的祕密後,簡徹底失望了,她懷著萬分悲痛的心情離開了他。然而他們最終又走到了一起。

時間會消除報復的渴望,平息憤恨和憎惡的衝動。簡愛曾經是帶著滿腔怨恨離開她舅媽的,但當她聽說裡德太太生命垂危,又很想見她一面的時候,簡忘卻了她的一切不好,毫不猶豫地回到了她曾經厭惡的地方。當她見到裡德太太時,簡所剩的都是對她的憐憫之情。但是裡德太太告訴了她一件很重要的事:在三年前,簡的叔叔給她寫了一封信,想讓她繼承他的遺產,因為他無兒無女,所以想收簡為養女,但是因為裡德太太當時對她厭惡至極,也不想讓她走遠,過上富日子。所以她給簡的叔叔回了一封信,說簡在洛伍德生傷寒病死了。就這樣,簡愛失去了一個轉變自己命運的好機會。裡德太太的這種行為是很令人氣憤的,然而簡卻沒有計較這件事,還不住地安慰裡德太太,讓她把這些事都統統忘掉,而且簡很希望能與她和解,但直到死她也沒能改變她對簡的態度,這使簡無奈而又痛苦。

1500字讀書心得 篇7

《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的代表作,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為素材,一反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感傷小說的內容和矯揉造作的寫作方法,作品描寫傲慢的單身青年達西與偏見的二小姐伊麗莎白、富裕的單身貴族,彬格萊與賢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間的感情糾葛。

這本書中似乎只有兩種人:聰明的和愚蠢的,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騙子韋翰也許除外。他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付“討人喜歡”的儀表,迷住了伊麗莎白,不停地為自己洗刷冤情,中傷達西。可笑他的話裡充滿破綻,而聰明過人的伊麗莎白雖能與彬格來小姐辯駁,與咖苔琳夫人頂撞,卻還是被韋翰牽著鼻子走。說實話,我並不認為伊麗莎白被騙說明他是一個”愚人”。

人,總是先入為主,達西先生傲慢、無禮的樣子早已進入伊麗莎白的頭腦,還怎麼對他產生好感?對於旁人的點評又怎能輕易的置若罔聞?對達西產生偏見是很正常的。我說的旁人自然就是指相貌堂堂的韋翰了。不可否認,韋翰長著一張英俊的臉,表面上也裝得非常”紳士”。雖有”人不可貌相”、”知人知面不知心”之說可就連我這個活在二十一世紀,以旁觀者的身份看這個故事,仍然對韋翰產生好感,又豈能怨伊麗莎白這一個生活在過去時代的姑娘?

其實這本書,在七年級時已經接觸過了,但當時對於劇情的繁雜很沒有耐心,看了幾章就沒有了興致,便一直擱在一旁,直至今日才重新拾起。不過再看開頭幾章時還是覺得很無趣,到後來明白才這裡是在為以後的情景埋伏筆。一眨眼,三十幾章已經過去了,人物的性格也很明顯地被作者刻畫出來了。

合上這本書,仔細地品味一番,方才發現,整部小說,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為它輕鬆幽默的格調。伊麗莎白的嘲笑諷刺,正將那些自視紳士、淑女的貴族的本來面目暴露無疑。而伊麗莎白的父親班納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兒為家庭快樂,幸哉?不幸哉?

文中的所謂「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貴、教養頗高、眼光銳利的青年達西的個性弱點;而所謂「偏見」是指出身中產階級、教養頗好、機智聰明的小姐-伊麗莎白的精神弱點。一個眼光銳利,一個機智聰明,都屬人中傑,但卻都難免人性的弱點的糾纏。他們在一次的家庭舞會上初次見面,卻因對彼此的印象不佳,一個態度傲慢,另一個心懷偏見。第一個印象先入為主,以後又加上女人們在旁閒言碎語,而造成了兩人之間的愛恨情仇。

伊麗莎白曾對達西說過:“我們的性情非常相似,我們都不愛交際,沉默寡言,不願開口,除非我們會說出話來語驚四座,像格言一樣具有光彩,流傳千古.”就是因為這思想上的一致,才在婚姻中百般受到阻礙,同時也是因為這才最後促成美滿的婚姻.伊麗莎白:如果放到現實社會,可能是個女權主義者.但關心自己的姐妹.直接,偶爾不懂禮節,調皮一點.卻是這樣迷住了達西.最重要的是善於和敢於像比自己身份高的人說“不”。

從小說看,伊麗莎白聰敏機智,有膽識,有遠見,有很強的自尊心,並善於思考問題。就當時一個待嫁閨中的小姐來講,這是難能可貴的。正是由於這種品質,才使她在愛情問題上有獨立的主見,並導致她與達西組成美滿的家庭。

這部小說中通過班耐特五個女兒對待終身大事的不同處理,表現出鄉鎮中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少女對婚姻愛情問題的不同態度,從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對為金錢而結婚,也反對把婚姻當兒戲。

以後伊麗莎白親眼觀察了達西的為人處世和一系列所作所為,特別是看到他改變了過去那種驕傲自負的神態,消除了對他的誤會和偏見,從而與他締結了美滿姻緣。伊麗莎白對達西先後幾次求婚的不同態度,實際上反映了女性對人格獨立和平等權利的追求。這是伊麗莎白這一人物形象的進步意義。

她強調理想婚姻的重要性,並把男女雙方感情作為締結理想婚姻的基石。書中的女主人公伊麗莎白出身於小地主家庭,為富豪子弟達西所熱愛。達西不顧門第和財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卻遭到拒絕。伊麗莎白對他的誤會和偏見是一個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討厭他的傲慢。因為達西的這種傲慢實際上是地位差異的反映,只要存在這種傲慢,他與伊麗莎白之間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

同時,奧斯丁的語言是經過錘鍊的,她在對話藝術上講究幽默、諷刺,常以風趣詼諧的語言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徵。這種藝術創新使她的作品具有自己的特色。傲慢與偏見正是文字魔力結合感情昇華的最佳表現。若說《紅樓夢》是東方的貴婦人.《傲慢與偏見》則是西方的清秀佳人。

作品生動的反映了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處於保守和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其社會風情畫似的小說不僅在當時吸引著廣大的讀者,實至今日,仍給讀者以獨特的藝術享受。她是第一個現實地描繪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恩的小說家,在英國小說史上起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奧斯丁的小說盡管題材比較狹窄,故事相當平淡,但是她善於在日常平凡事物中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不論是伊麗莎白、達西那種作者認為值得肯定的人物,還是魏克翰、柯林斯這類遭到諷刺挖苦的物件,都寫得真實動人。

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1500字讀書心得 篇8

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臥薪嚐膽者,明知味苦,定要嘗之。何故?用以勵志也。苦行、苦鬥、苦戀、苦苦地折磨自已,堅忍、執著,心甘情願、鍥而不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

我喜歡書,在於它讓我明白了太多太多,但是它同時也給我帶來了不少的痛苦和煩惱。成天的1、2、3、A、B、C,把我的頭腦都弄破了,生活好枯燥,好不容易等到了週末,本來想好好地來個讀書大戰,結果苦苦等來的卻都是些做也做不完的作業,時間全部被佔用了,此刻的我覺得自己好像是困在籠子裡的小鳥一樣,失去了自己的藍天,此刻讀書成了讓我牽心痛苦的事情。

再者說到讀書的苦,關於我的光榮事蹟不得不說。我國小的時候,父母允許我去看各種健康有益的書,我毫不猶豫地開始了我的讀書經歷。上國中了,學習壓力加大,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了,所以讀書的時間和機會越來越少,我也越來越珍惜讀書的時間。我把課餘不用複習的時間都花在讀書上,很快我完成了自己指定的讀書目標。這個時候我喜歡的作家蔡駿又出了他的另外一本書《旋轉門》,這本書從開頭就深深地吸引著我,我止不住看下去的慾望,但是平時又沒有時間去看啊!於是我靠著我還不算太笨的頭腦,想了一個方法,自己買了一隻手電筒,到了晚上拉燈睡覺的時候我便偷偷拿出了手電筒,小心翼翼地拿出書來,躲在被窩裡,開啟手電筒,看起來,還不時地輕輕地探出頭來,打望周圍是不是有人來了。半個小時過去,我已經熱得滿頭大汗,哎只好半途而廢了。最後落個又沒看好又累得滿頭大汗的地步。

那麼讀書就沒有快樂了嗎?非也!讀書給我的快樂遠遠超過了苦,書是作者智慧的結晶,是對經過人生的沉思後精心篩濾過的自我陳述,所以經常的讀書是一種走捷徑的完成思想成熟的方式。當我閱讀時,我拋開一切的煩惱,悄然的被作者帶入到一個全新的文化境界裡自由漫步。在無數個夜晚裡,我好像在與一位長者展開了平靜深遠的交談,馳騁古今、橫跨時空與地域。長者充滿智慧且言語坦誠,他的思想會慢慢溶入到我的心靈深處,字字扣擊著我那曾經幼稚的靈魂。我對世界萬物的著眼角度開始發生變化,我學會用心去體會人生的真正含義,能夠快樂積極的對待生活,學會欣賞美並去創造美。一生不愛讀書的人就像是一個個囚徒,他們囚禁在自我和無知的牢籠裡,他們會經常的抱怨:“生活淡而無味,工作周而復始。”他們一定無法感到快樂,因為他們把自己套在一成不變的生活程式裡,更多的關注於利益和得失,不僅對於外界的精彩無知無覺,而且忽視了生活中的點滴快樂,這種損失是非常可怕的。古人曾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這就是真實的寫照吧。

巴羅曾經說過:一個愛讀書的人,他畢定不致於缺少一個忠實的朋友,一個良好的老師,一個可愛的伴侶,一個溫情的安慰者。只要有書陪伴,就有無窮的歡樂。在讀書的道路上要去不斷地尋找快樂,必然會遇到很多的苦,但是若達到了一個境界,就會真正體會到此苦亦為甜,此甜藏苦中。

1500字讀書心得 篇9

讀書於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著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持刀;最後發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著。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裡的大小孩,從國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裡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於是一本小人書在村裡輪流讀到天明,輪不著的乾瞪眼。讀國小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後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為何讀書?我說不清楚,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為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複雜。我的閱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裡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為差異閱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1828.2.8-1905)生於法國西部海港南特,他在構成市區一部分的勞阿爾河上的菲伊德島生活學習到中學畢業。父親是位頗為成功的律師,一心希望子承父業。但是凡爾納自幼熱愛海洋,嚮往遠航探險。11歲時,他曾志願上船當見習生,遠航印度,結果被家人發現接回了家。為此凡爾納捱了一頓狠揍,並躺在床上流著淚保證:“以後保證只躺在床上在幻想中旅行。”也許正是由於這一童年的經歷,客觀上促使凡爾納一生馳騁於幻想之中,創作出如此眾多的著名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0xx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裡》寫於一八七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祕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遊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鬆愉快。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迴圈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1

昨天去聽余光中的講座。餘老八旬高齡,精神矍鑠,修秀儒雅,一派學者風範,名家之態。僅僅2小時所論的中文與英文、文筆與譯筆,對我來說是極有價值的啟蒙,解答了我長久以來的疑問,也糾正了很多錯誤的觀念。

講座中,有節選《聽聽那冷雨》,配上江南絲竹,其味妙絕,聽罷使人不禁潸然。現摘錄如下:

“驚蟄一過,春寒加劇。先是料料峭峭,繼而雨季開始,時而淋淋漓漓,時而淅淅瀝瀝,天潮潮地溼溼,即連在夢裡,也似乎有把傘撐著。而就憑一把傘,躲過一陣瀟瀟的冷雨,也躲不過整個雨季。連思想也都是潮潤潤的。

“整個中國整部中國的歷史無非是一張黑白片子,片頭到片尾,一直是這樣下著雨的。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紀,即使有雨,也隔著千山萬山,千傘萬傘。十五年,一切都斷了,只有氣候,只有氣象報告還牽連在一起,大寒流從那塊土地上彌天捲來,這種酷冷吾與古大陸分擔。不能撲進她懷裡,被她的裙邊掃一掃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淅瀝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雨氣空而迷幻,細細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點點薄荷的香味,濃的時候,竟發出草和樹林之後特有的淡淡土腥氣,也許那竟是蚯蚓的蝸牛的腥氣吧,畢竟是驚蟄了啊。也許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許古中國層層疊疊的記憶皆蠢蠢而蠕,也許是植物的潛意識和夢緊,那腥氣。

“雲絛煙繞,山隱水迢的中國風景,由來予人宋畫的韻味。那天下也許是趙家的天下,那山水卻是米家的山水。而究竟,是米氏父子下筆像中國的山水,還是中國的山水上只像宋畫,恐怕是誰也說不清楚了吧?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聽雨,只要不是石破天驚的颱風暴雨,在聽覺上總是一種美感。大陸上的秋天,無論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驟雨打荷葉,聽去總有一點淒涼,悽清,悽楚,於今在島上回味,則在悽楚之外,再籠上一層悽迷了,饒你多少豪情俠氣,怕也經不起三番五次的風吹雨打。一打少年聽雨,紅燭昏沉。再打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三打白頭聽雨的僧廬下,這更是亡宋之痛,一顆敏感心靈的一生:樓上,江上,廟裡,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場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該是一滴溼漓漓的靈魂,窗外在喊誰。”

蕩氣迴腸。一瞬間,我在南洋的島嶼上失去了意識,恍然回到了煙雨的江南,我的家鄉。幼時的幻境、去年的記憶,有相隔千年之感,如今回味,竟如太濃的酒香,叫人迷失了自己,丟掉了魂魄。

大家的一行墨,就是十年功。

世界上沒有一樣學問是不值得鑽研終生的。即使鑽研終生,又怎麼夠呢?

不認清自己的才華,是暴殄天物。而讓自己那一點點天賦發揮出來,又怎是輕易之事?此間辛苦,吾輩斷未嘗過;卻自鳴得意,實在可鄙。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2

這本書之前看過兩遍,分別是一年前和一個月前。在那兩次中我看得很快,讀來整體覺得此書通俗易懂,清新感人,而重點則是在對史實的瞭解上,對作者也不是十分熟悉的。讀了之後覺得無論是字面的還是頭腦中,自己並沒努力留下什麼痕跡,所以就有了這第三次的閱讀。

本書一個總論和五章內容,薄薄一小冊,卻貫穿了中國19世紀四十年代鴉片戰爭到20世紀抗日戰爭前的近百年的歷史。總體思路是外患、內憂以及四個救國方案。之前從導師那得知這是一本好書,後來發現在近代史研究中它的確算是一本傳世性的經典著作,儘管蔣是以“初步報告”寫出的書。下面將筆者總結該著值得稱道的幾點記錄下,暫且作為粗淺的讀後感受就教於大家。

1.近代歷史寫作的主旨。

現在我們要研究我們的近代史,我們要注意帝國主義如何壓迫我們。我們要仔細研究每一個時期內的抵抗方案。我們尤其要分析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我們如果能找出我國近代史的教訓,我們對於抗戰建國就更能有所貢獻了。

這是蔣廷黻先生在總論末尾的一段話。我很欣賞的原因是他強調對“每一個方案成敗的程度和原因”的分析,這是一個做到容易做好很難的要求。從書中蔣對外國列強、中國頑固派、剿夷派、撫夷派、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維新、革命等等分析中,我能夠感受到由客觀和深刻帶來的感動,具體可見下文的展開。

2.新異的人物評價

蔣對近代歷史上“粉墨登場”的種種人物進行了評價,對諸如頑固派、義和團、太平天國雖然不乏正面的描述:認為"他們(頑固派)也是愛國份子",但重點揭示了他們的愚昧和無知。諸如以民心抵抗洋槍洋炮;義和團興起的原因居然還有:"說教士來中國的目的,不外挖取中國人的心眼以煉丹藥;又一說教士竊取嬰孩腦髓,室女紅九"。還"拿著他們的引魂幡、混天大旗、雷火扇、陰陽瓶、九連環、如意鉤、火牌、飛劍及其他法寶,與洋人作戰"。

對林則徐、琦善、丁汝昌和劉步蟾進行了顛覆性的評價。對了林則徐和琦善,我們心目中的他們形象正如當時士大夫和咸豐:一個百戰百勝、忠君愛國,一個是奸臣,收受洋人賄賂。而蔣認為林則徐:"讓國家日趨衰弱,而不肯犧牲自己的名譽去與時人奮鬥。……以為自己的名譽比國事重要,因為他當時覺悟到中國較之與西洋的落後而不敢公開提倡"。而琦善:"把中外強弱的懸殊看清楚了公開的宣傳了,但是士大夫階級不信他們。而且他們無自信心,對民族亦無信心,只聽其自然,不固振作,不圖改革。我們不責備他們,因為他們是不足責的"。

甲午中日戰爭中的丁汝昌和劉步蟾,我們一直將他們作為這次海戰中的英勇烈士來看待。蔣用大量的篇幅對這次戰爭的前因後果進行了分析。"我方原定艦隊排'人'字陣勢,由定遠、鎮遠兩鐵甲船居先,稱戰鬥之主力。……劉下令把'人'字陣完全倒置,定遠、鎮遠兩鐵甲船居後,兩翼的弱小船隻反居先。劉實膽怯,倒置的原故想圖自全。這樣一來陣線亂了,小船的人員都心慌了,而且日本得乘機先攻我們的弱點了"。當時的"定遠船上丁不懂英文,泰樂爾不懂中文,兩人只好比手勢交談。不久炮手即開火,而第一炮就誤中自己的望臺,丁受重傷,全戰不再指揮,泰樂爾亦受輕傷"。看來很多的以前所謂的史實並沒有想象那麼簡單。

3.理性敘說歷史的方式

該書作為一歷史研究著作在歷史敘述上,充分閃爍著理性和智慧的光芒。正如蔣廷黻先生自己認為的,歷史不是材料的堆砌和史實的客觀描述,而是要努力探求歷史變遷的內在聯絡。而他的具體敘說歷史的方式做法也值得稱道。比如在敘述鴉片戰爭之後,蔣提出一個分析性很強的問題:為什麼道光年間的中國人不在鴉片戰爭以後就起始維新呢?因為如果那樣的話中國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這是蔣那時甚至我們現在的人眼中極渴望發生的狀態。所以蔣認為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他就分析出一點一點的原因來,非常具有說服力。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在書中很多可以看見,對很複雜的事情娓娓道來。此外,蔣先生分析事件和人物常能旁徵博引,比如將曾國藩的軍隊建設與軍閥割據相聯絡。因為曾國藩起頭的中國私有武力是以後軍閥割據的起源。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3

這個暑假我們對《“新基礎教育”論》這本書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認識和熟悉。一種牽掛、欲罷不能的情緒隨著新學期的來臨,日益明顯。在 隨後的校本培訓中,有幸聆聽了李家成對本書的精彩導讀,目睹了他充滿激情與智慧的學者風範。精神振奮之餘,信手翻讀,有感於其中的一些描述:新時期基礎教育觀中強調重視“生命性”,認為身處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儘管他們擁有生命最寶貴的時候,卻並不知道這一時期對於人生的獨特重要價值;儘管擁有各種發展的可能,卻不知道如何選擇,如何學習,如何努力。最最懵懂少年期,正是成長煩惱時。即使讓現在的我們回首看這段時光,我們依舊看不清,說不明是怎樣度過的。等待著下課,等待著放學,等待著遊戲的暑假,在等待中六年只晃了一晃就走遠了。煩惱著作業,煩惱著考試,煩惱著大人的叱罵,這些煩惱也早已飄搖得無影無蹤。我的少年時代,遠遠不像那時老師常掛在嘴上的那句話“你們像早晨 8-9 點鐘的太陽,世界是屬於你們的”。雖然這激動人心的話語,曾多少次激發年少的豪情。可僅此而已,我相信那時的世界從來就沒屬於過我們,相反世界老是悖離我們的意願,不是嗎?曾經眩目的也僅僅是那年齡,那青春的年齡。只有那年齡說明著我們曾經擁有生命中最寶貴的時候啊!重視“生命性”這樣的話,確實令我深有感觸,如果我們致力於教育與學生的生命血脈溝通,如果可以表達出那天真快樂的真實生命形態,這是幸事!

書中還有這樣的一句話:差異的兩端可能是白痴,也可能是天才!白痴往往很快被識別,引來更多的關心和幫助;而天才則有可能被看作怪癖、不守規矩等,遭到更多的批評或限制。強求一致,可能扼殺天才。誰能知道從事教育一輩子的老師,又有幾人能有幸教到個把天才,卻常常要揹負扼殺天才的罪名!這是我原來的認識,原來我不懂,現在卻明白了,只要我面對學生一天,就必須面對學生的差異。我們很可能由於對人的認識的“偏差”,會固執地讓學生變成我們眼中的模樣。如果以新的眼光看待學生,才能激發學生身上隱藏的巨大能量,從他們今天的行為中看到明日的輝煌!

《“新基礎教育”論》裡不乏這樣的話,這樣的思想:尊重學生,生命的自覺成長。像是一個丟失了理想的人,在重新找尋理想,“新基礎教育論”試圖讓教育者回歸理想。就是像她所說:“教師從每一節課中都能得到生命的滿足。”語言中有由衷的深情,洋溢的激情,讓我不止一次歎服:新基礎真的是春天的事業!

培根在他的《讀書論》裡說過讀書有三個作用:怡情、搏採、長才。即讀書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即使難讀如專業、理論書籍,我仍感激他拓展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心靈,糾正了我的偏見。書籍沉默不言 , 他等待著人們的開啟。

儘管如此,我仍然要毫不隱晦地說,讀自己愛讀的書,哪怕只是一瞬間也能讓你感到生活的意義。因為好奇,想要了解某個人,而去看有關他的書,或他寫的書。這是我讀書的愛好。“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徐志摩懷著無限深情和熱愛稱頌的這一女子 --- 林徽因,一直是我的興趣所在。當有一天我把《林徽因傳》納入我的收藏,我的喜悅難以言喻。她外貌的美麗,活潑的言語,清新的見識,穿過時光散發出耀眼的光芒。她身上交織著清新與深刻,熱情與憂鬱,只有風華絕代這個詞能寫盡其風情與才華。由於她,建築學亦變得生動,建築也有了生命,建築學家儼然就是藝術家的代言。書已看過一年,然而對於這個人,我喜歡。我也喜歡過一些寫作家,如中國新銳作家 --- 王小波。可惜在他成名之際,即悄然消逝。喜歡他書的人,近年來成幾十、幾百倍增加。我衷心希望他的書能地久天長。

有很多時候我真感慨,語言文字的力量!跨越時空魅力依舊,彷彿有增無減! 20xx 年前孔子以簡約的語言點出君子之道,而後世的子孫自覺或不自覺地,一一去實踐,從而形成了一個民族的靈魂。這便是《論語》。草草翻閱《論語》,雖隻字片語,卻頗可玩味。觸及字眼滿目“君子”?孔聖人時時以君子自居。文中像“君子不器。”“君子懷德 …..” “君子貞而不諒。”“君子成人之美 …… ”“君子求諸己 …… ”“君子衲於言而敏於行。” “ 君子坦蕩蕩 …… ”這樣的語詞屢見不鮮,遍佈全書。人心向善、向美,古人對美德的追求近乎苛刻,把博學、仁德、堅定、善良、

誠信、嚴厲、樸實、坦誠 …… 諸多品質融於一體,才曰:“君子乎!”這樣的“君子”何處尋覓呢?所以我認為孔聖人言之鑿鑿的“君子”,那是個理想狀態。就像一種夢想,一個目標,它是高遠的。但它是存在的,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培根的話,是要我們能領悟讀書的各種妙處。或許各種書籍的內在有許多相通處,相容幷蓄,才可顯示書的魅力,讀書人身上就有博大、精深之氣息。曾經有個人說最會寫作的,應該是數學學得最好的人。我前面提到的王小波就是其人,我記得他是留美的理工科大學生,文革期間在農村插隊時,讀完一本厚厚的高等代數,在那樣黑暗的年代。他在鏡子上用藍色鋼筆演算習題,把鏡子都寫藍了。他說那是那麼美好的歲月!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4

與文學一起度過的假期,並不如我想象中的那般枯燥乏味,反倒有另一番韻味。

指尖輕輕滑過書頁,靜靜的體會作者賦予書的意境,那溫婉的、激昂的、還有平淡而樸實的語句,讓墨香一點一點慢慢傾入心中。

一、《春以為期》

揚紫陌,之前還真沒聽過這個名字,不過這本《春以為期》倒是讓我眼前一亮。會選擇這本書的原因是封面我看著舒服,這書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不染纖塵,就如仙物一般。外部的封面是用毛筆字寫的“春以為期”清秀柔美;書的正面的角落有一水墨畫出的花,在白色的底色中不顯得突兀,反而高雅脫俗。翻開書,書中字裡行間透出作者那抹靈秀的氣息,她是北方人但她卻有江南女子特有的溫婉,柔和。

這本書分為四部分:春夢。笙歌。叩問。定情。一眼看去就覺得這本書是言情小說那一類的,但其實不是,她就像是一個畫家,以現代人的犀利的眼光將那一個個古代的故事,一一展現在讀者眼前,宛若一幅幅水墨畫,氤氳煙生。不過那杏花春雨,溫山軟水中的愁,也只有進入那個意境中的人才看得到了。

書中的故事都是讓人印象深刻的那種,第一部分的開篇便用胭脂硯引出了薛素素與王稚登的一段故事,而第二篇是寫馬湘蘭與王稚登的一世糾葛,王稚登寫給馬湘蘭的那一句“春以為期,行雲東來,無負然諾。”但他卻不知她已等了一世。可最終她的等待的結果是她於他只是塵世中那一句可輕描、可淡寫的“知己紅顏”。書中用《胭脂硯》、《眉子硯》、《幽蘭調》、《綠綺琴》、《汗巾兒》、《碧紗櫥》、《熏籠》、《鈿》、《胭脂》、《仕女》、《園》、《茶》、《畫堂》、《折枝》、《黃花》、《美人》、《七夕》、《帖》、《蝠》、《纏臂金》、《約指》、《耳環》、《香囊》、《跳脫》、《佩玉》、《千千結》、《玉搔頭》、《釵》……這些小標題引出那一個個古代的故事,還有作者大膽的評價。這些故事中不乏《紅樓夢》中的情節,像寶玉與姑娘們一起淘澄胭脂膏子的那一段,讓我這個一看《紅樓夢》就頭疼的人,第一次有了想看《紅樓夢》的想法。書裡出現的頻率較多的還有《金瓶梅》,其他的如:《花間集》和《大明春》也就提了一下,用了一兩段原文。

書中有作者對那些書的犀利的評價,看“印象當中的《金瓶梅》還一直是《水滸傳》版的,武二郎回來一刀砍了潘金蓮,然後尋到獅子樓裡鬥殺了西門慶,覺得那才是人間正道。那樣滿紙非奸即淫的《金瓶梅》,覺得不潔,寧可拿來《水滸傳》讀一讀,體味感慨正大光明,英雄出世……《金瓶梅》不可以把它當成世俗所傳的樣子去讀……只是更具歷史感。”我看了《金瓶梅》卻沒有感覺到那種歷史感,倒是看那些深宅大院裡那些女人們的勾心鬥角的故事,覺得十分反感。要是我有那養的天分,看出那歷史感,那我就不會是一個成績平平的學生了啊。

除了用那些典故以外還用了不少的古詩,還有詞。如《茶》中用了“小鼎茶初熟,疏簾月倍明。撥灰添百和,絮語忽更深。”,《香囊》中用了“小院春寒閉寂寥,杏花枝上雨瀟瀟。午窗歸夢無人喚,銀葉龍涎香漸銷。”,《七夕》中用了北宋著名女詞人李清照的詞“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其實,《蝠》這個標題看到後我還以為是寫蝙蝠,不過文中介紹的畫《流雲百蝠》,倒是讓我明白了,“流雲百蝠”是繡在雲裡的蝙蝠,因為“蝠”和“福”兩者諧音,寓意為“福從天來”。作者說畫中有婦人在繡衣服,從而想到了漢高祖劉邦的夫人呂雉,想像出她為亭長夫人時,一家人田間耕作,相伴日升月起,鎮定、安詳,只是當她的丈夫當了皇帝,一統江山後,他就再也沒有在她那裡停留過,於是她便變成了面目猙獰的呂后。登上後位,這在外人看來是福,但只有她自己明白其中的苦……不過我倒是懂得了“有些時候,可不必事事有個名目,討個說法。現實安穩即是心內安穩。”的含義,最愛那句“弱水三千,我曾為瓢中水,曾為水中瓢,皆是圓滿,皆是福。”只是可以把事事都看開的人是少之又少了吧!

二、《晨雨初聽》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訊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著愚蠢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與其說是《晨雨初聽》這個書名讓我決定買它,倒不如說是封面上的這一段話征服了我讓我決定買下它。它的封面也是純淨的白色,上面是一幅圖,海,海灘,兩把椅子。海天一線,靜謐,渾然天成的景色,吸引了我,我也曾幻想過在海邊生活的場景。邊吹海風邊看書的愜意景象不止一次在我腦海裡出現。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5

《簡愛》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傳世之作,它成功地塑造了英國文學史中第一個對愛情、生活、社會以及宗教都採取了獨立自主的積極進取態度和敢於鬥爭、敢於爭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

大凡喜愛外國文學作品的女性,都喜歡讀夏洛蒂的《簡愛》。如果我們認為夏洛蒂僅僅只為寫這段纏綿的愛情而寫《簡愛》。我想錯了。作者也是一位女性,生活在波動變化著的英國19世紀中葉,那時思想有著一個嶄新的開始。而在《簡愛》裡滲透最多的也就是這種思想——女性的獨立意識。讓我們試想一下,如果簡愛的獨立,早已被扼殺在寄人籬下的童年生活裡;如果她沒有那份獨立,她早已和有妻女的羅切斯特生活在一起,開始有金錢,有地位的新生活;如果她沒有那份純潔,我們現在手中的《簡愛》也不再是令人感動的流淚的經典。所以,為什麼《簡愛》讓我們感動,愛不釋手——就是她獨立的性格,令人心動的人格魅力。

這本書塑造了一個體現新興階級的某些要求的女性形象,刻畫了工業革命時期的時代精神,對簡愛,我有的是欣賞和讚美。她追求獨立的人格,追求男女之間精神的平等。雖經歷不幸卻熱愛生活,並把愛帶給每個需要她的人。為了自己的愛的信念,平等的真實純粹的愛,甚至毅然放棄渴望以久的唾手可得的愛情,並最終與自己的愛人實現了精神上的平等,簡愛的一生,雖談不上轟轟烈烈,但卻是平凡而不平庸。在我心中,簡愛就像一個充滿智慧、充滿愛心並努力使自己生命得到最大張揚的精靈。她的生命,有如彗星的閃亮和美麗。

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卻因為可愛而美麗。喜歡《簡·愛》,最主要是喜歡書中對愛情描寫。沒有任何露骨、低俗、色情的刻畫,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種動人心絃、至高無上的愛。

她一直以為自己姿色平平,地位低下,貧窮,微不足道,只配過一種平淡,清苦的生活,象野花野草那樣無人欣賞,無人攀摘,自生自滅。可沒想到她和主人之間燃起了烈焰般的愛情。一開始她把愛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在喝茶、吃午餐和傍晚的散步,她儘可能地若無其事,平靜處之,但在獨自一人的時候,她開啟記憶的閘門,他們相處的一幕幕清楚的再現,陶醉在深深的幸福之中。她多次試探羅切斯特先生和英格拉姆小姐的婚事,羅切斯特先生也佯裝與英格拉姆小姐親密。他們相互之間試探,相互審視著對方,其實他們早已在心靈上合為一體了。

本該一帆風順走下去結婚生子,但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擱淺。羅切斯特先生髮瘋的前妻的出現,簡走了,為了她的自尊,也為了對愛情的忠貞。後來發瘋的妻子燒燬了所有一切,跳樓身亡;羅切斯特先生為救瘋女人被倒塌的房樑砸瞎了雙眼。孤寂地隱居在森林間的小木屋……這時簡又來到了他的身邊,在彷彿經歷了幾個世紀之後的相見,沒有了語言,沒有了火一樣的激情,他們緊緊相擁,平靜走向小木屋……

這是一個老套的愛情故事,可在我看來,仍常讀常新。也正是被故事所深深打動,使我在對待生活,對待環境,待人處事和對待感情方面引為自鑑。在這個什麼都和金錢相關聯,人情比紙薄,人稱之沒有愛情的年代裡。《簡·愛》的故事的確讓人感到一絲溫馥和慰藉,讓人明白愛的真諦。也特別適合從小生活在物資充裕,被愛包圍的獨生子女們來讀,來領略簡那自尊、自強、自立、平和寬容和充滿憐憫愛心的精神世界。

愛情、親情和憐愛之心是人類最豐厚也是最重要的精神財富。缺了它,等於白活一世。學會愛人,感恩很重要。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6

讀書於我而言,是一種審“苦”。這種審苦,像一位評論家形容波德萊爾的寫作狀態:他躺在玄色的石板上,拿著明晃晃的刀子給自己解剖。不同的地方是我左手持鏡、右手持刀;最後發現刀是鈍的、身軀是虛空的。

來自:作文大全“我”在石板上銘肌鏤骨地“觀”著。鏡子呢?鏡子還是鏡子。我從小人書開始“讀書”生涯。村裡的大小孩,從國中學校借回小人書。有些大小孩還爬到老師家或供銷社裡去偷小人書。借回來的第二天就要還,於是一本小人書在村裡輪流讀到天明,輪不著的乾瞪眼。讀國小的我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讀小人書的機會比其他人多。當時用得最多的一個短語,可能就是“改革的春風”。在這“春風”中,我感覺到了父輩們一生的“悲慘”。這種“悲慘”感越來越強烈,最後成了未成年的我關注農村一草一木惟一的“眼”。讀高中時,我拼命地思考農民的命運。讀的書越多,越深入,越感覺到世界的廣大、知識的無涯、思考的無窮,而人在其中的命運也越切近,越飄渺。我不知不覺走上抽象之路。當年的“農村之思”遠了,“人的命運”這個維度卻刻骨銘心了。為何讀書?我說不清楚,因為我意識到這個問題時,讀書已經是存在本身。但我知道:我讀書之所及,無不是“人的命運”,人在鹽米油醬醋中的命運,在世界中的命運,在人類中的命運。我關於人的命運的關注就這樣地由近及遠、由此及彼地展開了。

我信奉叔本華的理論:喜歡閱讀一目瞭然的書的人是懶惰的人,只有閱讀那些需要自己反覆思考才能明白的書的人,才是真正讀書的人。我認為一個民族也是如此。一個沒有比較艱深著作的民族是不深刻的民族。真正的艱深,不是因為它遠離我們的日常生活,而是因為它直面世界本身的複雜。我的閱讀也是如此。我喜歡閱讀艱深的著作。在閱讀中我強調想象和聯想。再抽象的理論表述,在進行思辨理解的同時,我把它還原成日常生活的圖景。有些只需要現成的聯想,有些需要想象的構造。我一直認為,無法進入抽象概念的人是缺乏想象的人;缺乏想象的人如果自認為理解抽象概念,這個概念在他那裡也已經是一個死的東西了,既沒有聯結能力,也沒有生成能力。

閱讀是抽象的,關於命運的感受是具體的。在抽象閱讀和現實感受中,我明白自身觀念的命運。我們生長在改革年代,但在接受現成的非個人化的觀念里長大。許多教育和觀念已經深入到生理反應中去。我不得不四面突圍。人不能揪住自己的頭髮離開地球。在自圓其說的內部突圍中,惟一的途徑是自覺引入差異。遇到能夠證明自己感受和觀點的事物固然高興,遇到不同的甚至否定的事物,我更加高興。我稱之為差異閱讀法。我很少單純地閱讀一本書,或者一種觀點。我總會同時將觀點不同的許多書放在一起讀。我越信服某種觀點或某本書,我越要尋找不同的書來辯論。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7

開啟《海底兩萬裡》,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家尼摩船長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

鸚鵡螺號的尼摩船長是一個謎一樣的人物,他性格古怪,但看到朋友死去卻會無聲地落淚;他知識淵博,會收容所有厭惡陸地的人;他會把上百萬黃金送給窮苦的人;他會把整口袋的珍珠送給可憐的採珠人;甚至還為法國政府償還幾百億國債;他還會逃避人類,對他人施行可怕的報復……尼摩船長對人類有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感,他心中充滿無盡的痛苦,卻仍是個善良的人。

在南極缺氧的時候,當時只有潛水服上的儲氣罐裡還有一絲空氣。那時由於缺乏氧氣,他們幾乎虛脫。這時,尼摩船長沒有去吸那最後一絲空氣來維持生命,而是把生還的機會留給了教授。他為別人的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行為感動了無數讀者,也深深感動了我。

作者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0xx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

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

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

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

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遊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鬆愉快。

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

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迴圈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8

在這個世界上矛盾而又統一的事情常常讓我覺得很有趣而回味不已。

比如說生與死。

與癌症做鬥爭的果子提到有位美國作家曾經說過:困在敵營中的戰士,如果想突圍出去,他必須兼具強烈的求生慾望及不怕死的感覺。也就是說,他不能僅僅是貪戀生命,否則就成了懦夫,無法脫逃。他也不能單單等死,否則就成了自殺,依然無法脫逃。

要不怕死,才能生。向死而生!你說這裡面的矛盾而統一是不是很耐人尋味?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說我剛學會滑雪的時候,就發現教練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你越怕摔跤越容易摔跤。

還有佛學裡說讓人不要執著,可我看到很多學佛之人都在執著地持之以恆地學習佛學以求得悟,那到底是要執著還是不執著?要放下,才能得到,這裡面的智慧很深,我還在執著地琢磨ing,呵呵。不過,每當我見到學佛的朋友很努力地勇猛精進地修行之時,就會跟他/她說:不要太執著哦。哈哈。

以上的這些是我看到棲息穀Stonely寫的《我們為什麼活著》所引發的亂想。稍後再談我們為什麼活著,也就是生命的意義的追問。先務實地談談Stonely對於當前高房價和掙更多的錢所面臨的具體困境。

結合剛才說的“不怕死,才能生”、“放下才能得到”的道理,會不會有“不總想著掙錢,反而能掙到更多的錢呢?”,或者說:會不會由於生活的重負,眼裡只看到錢的時候,錢卻越來越難掙了?

這是有可能的。記得有一句話:“越是窮人的心態,越是改變不了作為窮人的命。”要成為富人,要了解富人的心態才行。

舉一個最近發生的例項,Google可算是富可敵國的公司,從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來說更超過了很多國家。然而最近Google因為公司價值觀和當地法律政策的衝突而考慮退出中國市場,說明建立在價值觀上的行為不會總是帶來更多的經濟回報。但是JimCollins在《基業長青》中花了6年研究了18家卓越非凡、長盛不衰的公司後指出:核心價值是組織長盛不衰的根本信條,不能為了財務利益或短期權益而自毀立場。以價值觀為行為導向的公司在長期的經營中確實會取得很好的效益。(P94)

做人和做企業的道理相通,如果只是掙錢至上,很可能長期反而掙不到錢。

我再嘗試用《精力管理》中的理論來解釋一下這個相通的道理。書中把人的能量分為身體能量、情感能量、思想能量和精神能量,同時指出精神能量是最有力的能量源泉。比如一個煙癮很重的女子,嘗試了很多辦法都無法戒菸,但是懷孕後就自然不抽菸了。

精神指的是:“和一套最不易改變的價值觀、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的聯絡。”當這位準媽媽把自己的行為與為了孩子這個目的聯絡起來時,她就可以產生很大的精神力量去改變自己那看起來根深蒂固的習慣。

精神能量來自於知道我們為什麼活著,並擁有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的勇氣和信念,即使這樣做需要個人犧牲、歷經艱辛。

《精力管理》中又舉了一個很強悍的例子。“有1000名員工的美國坎託公司在911事件中2/3的員工身亡,公司的IT系統和大量資料也被破壞。人們不清楚坎託公司自身能否生存下去。可以理解倖存員工非常震驚、悲痛,很多人受到了心靈創傷。為挽救公司所作的努力當然能為員工們自身的經濟需求服務,但是他們的目的比這個要大得多。幾天後,坎託的董事長宣佈,在接下來的5年裡將把公司利潤的25%送給遇難員工的家人。這個決定激勵倖存的員工為了自身利益以外的目的而奮鬥。就像其中一個人說的,倖存者們成了一幫兄弟,因為共同的悲劇和前面的挑戰而團結在一起。”

“這樣做的結果是驚人的奉獻精神,員工們開始每天工作12-16個小時。甚至有曾經離職的員工在911後覺得自己必須回來。沿著這條路,員工們發現了以前沒有用過的情感資源——耐心、同情、毫無怨言地忍受艱苦的臨時工作環境的能力,這些情感資源幫助他們撫平創傷。在任何情況下,都很難想出比這個更生動的例子來表現可供挖掘的精神能量的巨大寶藏——即使是在最惡劣的逆境下,憑藉共同的信念和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的承諾也能逆流而上。”(P122-124)

這個故事,除了為這種信念和精神所感動外,如果從掙錢的角度來看結果,因為員工們的精神力量,他們肯定比沒有這樣的精神力量獲得了更大的經濟利益(掙了更多的錢),因為他們公司從一片廢墟中重新站起來了。

所以,Stonely,你為什麼沒有能掙更多的錢?當你“為錢,我可以放下自己的清高,為錢,我可以失去自己的尊嚴”時,而清高和尊嚴在你心底是有價值的,那麼為掙錢所做的所有活動對你的精神而言都是痛苦的,因此你缺乏足夠的精神力量去百折不撓地面對和克服所有的折磨和挑戰。

什麼是能對你自己能產生精神力量的核心價值觀,這需要你自己去追問和探索,有很多書可以提供線索和幫助。《精力管理》裡的“最深層價值觀檢查表”列出了32個關鍵詞,以及提供了探尋價值觀的幾個問題,我將它們附在這篇文章後面;還有《一紙式人生規劃》裡花了不少篇幅綜述了很多經典著作裡對價值觀的描述,其中有亞里士多德《倫理學》、科維《七個習慣》、《聖經十誡》等,並提供了工作表幫助你反思和總結,值得推薦。這本書在豆瓣很多人的評分不高,而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大小在於你是否把裡面的問題都認真的思考、寫出答案、不斷反思與修改,直至成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明確了你的核心價值觀,還需在你的生活中身體力行,併為此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問題不在於你的生活是否為你提供一種意義感,而在於你是否在積極利用生活作為表達自己最堅信的價值觀的一種途徑。像維克多-弗蘭克說的那樣:“最終,人不應該問他的生活的意義是什麼?而必須認識到是生活在問他。總之,每個人都被生活提問,每個人也只能通過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來答覆生活;對待生活我們只能以負責迴應。”——(摘自《精力管理》P147)

因此如果你的人生沒有意義,那是你沒有對自己的生活負責,不是社會和別人的錯。

“付諸行動的價值觀就是品德”,讓我們都做有品的人!活出自己的人生意義!

最後,感謝Stonely為大家發起這個話題,“他”不是他,只是說了一個全體現象。

1500字讀書心得 篇19

看張文質的《教育是慢的藝術》,才知道教師不讀書已到了令人不敢想象的地步。我也為自己汗顏,真正又重新開始讀書、學習,還得從進入這所學校說起。

毫無思想準備,源於一個機會,我撞進了泉港第二實驗國小。來這後的第二個星期,校長推門聽課後給我的評課意見是:農村來的丫頭,樸實、憨厚,基本功不錯,但缺少鍛鍊,在這好好學習。校長的話我銘記在心,而此時,一顆讀書學習的種子已埋在我的心中:一定好好努力,實現由農村躍進城市的大轉變。

剛接手402班時,我還真底氣不足,甚至恐為人師。而此時,蘭老師那兒的教學碟片成了我家中的“背景音樂”;《國小語文教師》、《教師博覽》、《班主任之友》等這些教育雜誌也常伴我床頭。都說二小的閱讀抓得好,確實不錯。家長重視孩子的學習,孩子手頭的書籍更是令我耳目一新。於是,我自備了幾本書,不斷的和孩子交換著看。闢如,沈石溪的動物小說,讓我和孩子都著了迷。看完小說《狼“狽”》後,方知何為狼狽為奸,而狽其實是身體有殘疾的狼;看完《逼上梁山的豺》,不禁為作者的細膩、豐富的筆觸而大加讚賞學生讀書的興趣與水平直接受老師的讀書興趣與水平而影響。孩子和家長都覺得他們的新老師很愛學習,讀書的興趣也跟著被調動起來。因此,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學習於我而言,顯得非常迫切。我決定從一年級開始,以一個初為人師者的心態重新開始我的教學生涯,在這也非常感謝學校領導圓了我的這個心願。

接手一年級前,我虛心地向低年段的教學能手請教,在益梅老師的推薦下,

我反覆閱讀了薛瑞萍的教學手記——《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她彷彿一盞明燈,一步步指引我教學的方向。同時,我也和我的一年級的孩子共同閱讀著。《小屁孩日記》中主人公米多說:“因為我老了,老得幼兒園已經不要我了,所以只能上國小”,多麼富有童趣的語言;“太陽是一個巨大無比的蛋黃”,多麼形象貼近的比喻。有一回,我讀課文給六歲的兒子聽,“水田是鏡子,映照著藍天”兒子問:“水田的爸爸是誰?”我說:“是大地吧。”兒子說:“不對,是盤古。因為是盤古開天闢地的。”多麼豐富的想象閱讀,拉近了我和孩子間的距離;閱讀,更是實現教師成長不可缺少的途徑。我們教書,送走一屆,又接一屆,如同一個擺渡人,周而復始,容易陷入職業倦怠。且教師待遇低,又存在許多不平等之處(就連物價補差也分等級),心態更容易失衡,每每生出抱怨,一個心理不健康的人如何塑造出健康的未來人? 我也時常在想:教師是什麼?有人說,教師是春蠶,勞作到死吐絲方盡;也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著學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那麼,教師究竟是什麼?我在讀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談讀書與教師成長時,不禁為他的說法喝彩。他說:教師就是教師。他不是春蠶,因為教師的生命在每一個季節。春蠶吐絲是沒有目的甚至是沒有物件的,它的使命是為自己築一個永遠的巢,最多是為人類提供幾根紡織用的絲。教師還不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的靈魂不可能是一個機器,讓工程師任意修理,用一個固定的工藝流程去塑造或者改變。而且,教師自己的靈魂又由誰去塑造呢?教師更不是蠟燭,把學生髮展的前提建立在犧牲教師自己的基礎上,顯然也是不妥當的。教師與學生是一對互相依賴的生命,是一對共同成長的夥伴。教師的每一天在神聖與平凡中行走,為未來和現在工作。教師首先是一個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樂,有自己的油鹽醬醋,他必須做好一個人,一個能夠影響學生健康發展並讓學生記住和

學習的人。教師的幸福也不僅僅是學生的成功,同時應該是自己的充實與成功。我校的劉玲玲老師說得好,只有先自己做一個幸福的人,才能把愛傳給他人。而要達到這些境界,最重要的途徑就是讀書,是不斷的學習。我一直認為,參加培訓,是學校給予教師最大的福利。我珍惜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即使要為學習成本自己埋單,我也樂此不彼。很多機制的問題,我們沒有能力去改變,抱怨更是於事無補,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不斷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無論社會發展到哪一天,都需要實力,我們要用實力和社會說話。

我堅信:當我們從書中積蓄夠了力量,定能從容應對課堂上的偶發事件,定能自信面對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以豐富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明志,以一脈書香讓學生致遠,於揮灑自如中顯現出教師的瀟灑,於遊刃有餘中流露出教育人生的幸福。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0

本文是一篇讀書心得體會 ,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好久沒有靜下心來讀書,最近為了調節生物鐘,每天晚上11點強迫自己就寢,可是還是睡不著,就開始讀《不折不扣地執行》。全書讀完,感慨六字:執行,原來如此。

不折不扣地執行的重要性。書中所說,工作態度可以分成三類:敷衍了事、被動聽命、完美執行。我自身的感受是敷衍了事將會一事無成、被動聽命將會痛苦萬分、完美執行將是我們事業成功的奠基石。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每一個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社會關係中,群眾的力量推動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不是一兩個英雄的功勞,一個單位的昌盛是領導有方、員工努力的結果,每一個員工的工作對單位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

一個成功的團體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每個人立足本職崗位,100%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一個單位成功的基礎。

如何才能不折不扣的執行呢?努力學習,增強本領,首先你得有不折不扣地執行的能力。那些用腦子執行工作的人,總是能將工作做到出色的人,遇到佈置下來的任務不是盲目的就去做,而是花一點時間,慎重的考慮和計劃,然後再實行,定能解決一切工作的難題,而且所有的方法中,總有一個最適合,動腦子找到的這個方法,就會省時省力,出色地完成任務。

主動出擊、被動挨打。不要每天等待著你的上司下達任務給你,而是要考慮今天我應該做哪些事情,哪些事情必須提前做,哪些事情需要及時做,哪些事情儘快做。

我住的小區左右各有一個超市,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左面的超市的燈管總是壞,總是感覺很黑暗,而右面的燈管從來都沒有壞過,我就問左面超市人員,他告訴我燈管的.質量存在問題,每次換了一定時間又壞了。我又問右面的管理人,右面的說他們的也會壞,不過每次壞了電工就會及時更換。原來是這樣,多麼的簡單隻要“及時更換”就可以了,可是我們問問自己,我們能做到及時更換嗎?收到檔案及時按照要求上報結果了嗎?辦公室的辦公紙張沒有了,是不是總要等到很多人提意見才會打個電話讓人送呢?影印機壞了是不是總是等到很多人提出無法辦公了才聯絡人來修呢?“及時更換”看起來時多麼的簡單,做起來時多麼的難?你、我做到了嗎?

要有效溝通、不能悶頭執行。一項計劃的實施,需要管理者參與,也需要執行者執行。管理者要明白的告訴執行者你的意圖,而執行者你必須全力領會管理的目的。如果方向錯了,你走的越遠、走的越快,離成功就越遠。由於工作的關係,我要經常寫工作總結、領導講話,一開始我真的很頭疼,每次寫了都要領導大篇幅的改,感覺愧對領導,自己無能。後來,我每次需要寫的時候都會在領導有空的時候問一下總體要求,我的領導每次都會提出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這樣以來,我就做到心中有數,就像在做填空題一樣,簡單的多了,這是不是有效溝通的結果呢?!

有了制度、必須執行。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單位也需要自己的制度,制度化的管理永遠是管理科學的核心。有一個故事會告訴你制度的重要性:有七個人曾經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夠的。一開始,他們抓鬮決定誰來分粥,每天輪一個。於是乎每週下來,他們只有一天是飽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後來他們開始推選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出來分粥。強權就會產生腐敗,大家開始挖空心思去討好他,賄賂他,搞得整個小團體烏煙障氣。然後大家開始組成三人的分粥委員會及四人的評選委員會,互相攻擊扯皮下來,粥吃到嘴裡全是涼的

最後想出來一個方法:輪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後拿剩下的最後一碗。為了不讓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儘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認了。大家快快樂樂,和和氣氣,日子越過越好。

同樣是七個人,不同的分配製度,就會有不同的風氣。所以一個單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習氣,一定是機制問題,一定是沒有完全公平公正公開,沒有嚴格的獎勤罰懶。如何制訂這樣一個制度,是每個領導需要考慮的問題。制度制定好了就要不折不扣的執行,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按章辦事。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1

讀完這本書,讓我真正的明白了什麼叫責任。書中的語言通俗易懂,但卻表達了深刻的道理,那就是責任決定成敗。通讀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但同時也讓我深感慚愧,因為在這之前我把責任這兩個字想的太簡單了,太膚淺了,以為只要做好己該做的工作就是盡責了,其實不然。下面我就來談談我讀這本書的心得和體會。

讀書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情,因為讀書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發現不足,找出問題,從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和思想修養,更進一步的說,只有不斷的學習我們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我們曾經幼稚的以為只有學生才要看書學習,走出校門就不用再學習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不再是學生了我們才要更加的努力學習,因為不學習就意味著落後和倒退,更別說進步和提高了,所以我們應該感謝公司給我們再次讀書的機會,讓我們還能在工作中享受讀書的樂趣。

當我讀完這本書時,我就覺得這是一本很好的書,因為這本書是通過一個個非常淺顯卻是真實的故事來闡述責任對我們的重要性,但這些問題卻往往被我們很多人忽視。什麼是責任?責任就是首先必須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如果沒有做好自己該做的工作那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在談到責任感的時候總是誇誇其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總是覺得這裡不好那裡不好,不是自己不負責任,而是沒有負責任的事情和環境。好象只有驚天動地的事情才是負責任的最好體現。殊不知,責任都是體現在我們普通的工作當中,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之中。

書中說,我們只有對自己做過的每一件事情都敢於負責,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和讚揚。試想,人類失去責任將會怎樣?社會將會混亂;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失去責任又將會怎樣?我們將失去謀生的飯碗。有一句話說的好,只有有了責任心,工作中才能有激情,才能講奉獻,才能忠誠於企業。我們在為企業工作的同時,企業也在給我們提供成長和進步的平臺,我們在受益的同時也在實現我們的自身價值。一旦你選擇了一個工作崗位,你就選擇了一份責任,擁有了一份使命。我作為企業的一名普通員工,我的工作職責就是認真負責地做好公司領導交給我的一切工作,我的職務是文員,顧名思義就是和文字打交道,辦公室是個綜合部門,聯絡上下,溝通左右。我作為辦公室的一員,無論身處什麼崗位,都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所以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不斷的努力學習各方面知識,提高寫作能力,滿足工作需求,爭取做一名合格的文員。

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牢固樹立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的精神,不斷增強自己的責任心,提高責任意識,爭取把工作做的更好。有人說人可以不偉大,但不可以沒有責任心,在我看來,一個人的能力不論大小,只要做到認真負責,勇敢的承擔起責任,牢牢記住工作就是責任,責任勝於能力這句話,我想我們就一定會是一個好員工。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2

非常有幸我讀到了李志敏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讀完整本書後,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自己的心靈也重新得到了洗禮。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

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著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著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高爾基曾說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裡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永珍……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3

讀書,是一種提升自我的藝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書是一種學習的過程,一本書有一個故事,一個故事敘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個世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讀詩使人高雅,讀史使人明智,讀每一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懸樑刺股”、“螢窗映雪”,自古以來,勤奮讀書,提升自我是每一個人的畢生追求,讀書是一種雅的素質,能塑造人的精神,昇華人的思想。今天,我就給大家談論讀書。

讀書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課本上,那麼眼睛就不會看仔細,思想不集中,只能隨隨便便地誦讀,那一定不能記住,即使記住了也不能長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集中了,眼會看不仔細,嘴會讀不正確嗎?

讀書三境界,是清代文學家王國維提出的讀書理論。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這三境界分別選自:晏殊《蝶戀花》、柳永《鳳棲梧》、辛棄疾《青玉案》。

東晉詩人陶淵明,熱愛田園生活,喜愛讀書。他寫了一首《雜詩》:“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等人。”告誡人們要珍惜時光,好好讀書。唐代文豪韓愈在一首讀書詩中寫道:“讀書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學,既學患不行。”指出在治學的過程中,要“多讀、多思、虛心、躬行”。唐代書法家顏真卿寫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勸誡人們要勤奮學習,不要錯過讀書的好時光。明代科學家宋應星,寫有勸人們讀書要專一,切忌胡思亂想的《憐思詩》:“一個渾身有幾何,學書不就學兵戈。南思北想無安著,明鏡催人白髮多。”明代詩人于謙喜愛讀書,認為讀書能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清代詩人袁枚一首讀書詩提醒了人們,讀書要求理解,切莫囫圇吞棗:“讀書不知味,不如束高閣。蠹魚爾何如,終日食糟粕。”這一首首詩,都隱藏著一個個背景。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名詩激勵著我們讀書。讀書,因感悟的積累而結果。讓讀書成為習慣,是一個古老而嶄新的話題。那麼就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習慣吧!!

“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的解釋為: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小鳥如果想展翅高飛,那就先要學會如何振動自己的翅膀;人如果想上進,就要先豐富自己的知識。學不倦從更粗淺的道理說,就是:我們如果想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好的前途、好的發展,先要用功讀書,豐富自己的知識,通過不停的學習來彌補自己的不足。縱觀古今中外,多少成功人士不都是終生好嗎?這句話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我的座右銘,早已成為我精神上的目標了,我離不開書……為什麼這麼說那是因為書,是我貧瘠的土地中的綠色;書,是我重重的枷鎖中的鑰匙;書,是我黑夜中的火柴;書,是我心靈的河流中的游魚……對,只是我心中的。如果沒有書,就沒有我今天的所修成的正果。我的語文老師把我們寫的好文章,都打印出來,掛在班裡展評,然後還發到報社,並且報社看到有好的文章還採用。以激勵我們多些好文章。老師接了我們好長時間了,我一篇文章也沒被老師給打印出來。我就經常寫文章,別人寫的文章語句都是那麼的優美,而我寫的文章卻沒有那麼的好。我就看到了這句話。我就看了一些名著,如,魯迅的《朝花夕拾》《阿Q正傳》、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老舍的《茶館》與《駱駝祥子》我讀了好多好多的書,我的作文水平果然有所提高。已經有好些文章被老師給打印出來了。在老師的引導下,我去參加了小記者培訓班,以便在學習學習寫文章的本領在八個月之間,我上報了八篇文章。這也就是書給我的報酬。

書是燈,讀書照亮了前面的路;書是橋,讀書接通了彼此的岸;書是帆,讀書推動了人生的船。讀書是一門人生的藝術,因為讀書,人生才更加精彩!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4

1984是一部英國作家喬治奧威爾的政治預言小說。本書作於1945年。主要描寫了一種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下人民的生存狀態和社會狀態。

1984不止是一個年代,而是一個的社會。讓人窒息,壓抑的,無自由的甚至無思想的(儘管是宣傳思想言論自由)的社會。這個讓我想起了獨裁的納粹,斯大林搞個人崇拜的蘇聯,文革時的中國,以及紅色的高棉,以及現今的朝鮮。而作者在1945年描寫的景象就發生在了6,70年代的中國。

文中的描寫群眾沒有了隱私,所有人都要接受一種叫電幕的東西的監視,無論是影像還是聲音甚至是表情心跳。還有思想警察,一種控制人民思想的職業。這讓我想道了紅衛兵,思想警察是發現人們思想反叛的工具,然後有些人就會被消失。紅衛兵好像是用自己特有的批鬥遊街等手段,共同點就是沒有所謂的人權,沒有證據,有的只是對人民思想的禁錮。任何人都不允許有邪見異端,一旦發現對就會別思想警察逮捕。文革時有禁書,有禁止的電影音樂,只有那幾個枯燥的樣板戲,歌曲也只是歌頌偉大的黨。一旦違反就會被扣上什麼右派,走資派,叛徒什麼的帽子。書中的描寫和文革驚人的相似。 我想這不是巧合,而是獨裁統治的通病,大量的個人崇拜會讓一個人走上神壇,會失去自我,失去方向。

暑期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精選讀書筆記影視劇點評書評舞臺藝術點評讀後感WAR IS PEACE

戰爭是和平 FREEDOM IS SLAVERY

自由是奴役 IGNORANCE IS STRENGTH

無知是力量 戰爭是和平 文中設想是世界分為三個超級強國,實際的情況是世界走向了兩極化,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首的華約進入長時間的敵對,世界走進冷戰時代,兩個超級大國進行了從經濟,科技,軍事個方面的較量.文中這三個超級大國不時一國和另一國,聯手打第三國.但不是進行瘋狂的世界性的大戰而是進行區域性戰爭.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剛建國是中國和蘇聯簽署中蘇互助協定等一些列條約,蘇聯為了拉攏中國成為他社會主義陣營中的夥伴向中國提供大量的金錢,技術,軍事的支援.在一定程度上再亞太地區對美國進行牽制.然而在蘇聯赫魯曉夫上臺後,中蘇關係從同志加兄弟變成了敵人,並批判蘇聯為修正主義,中美並在70年代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中美關係走進了蜜月期,對中國沒有了技術封鎖,並進行軍售.三個國家一直在某個和某個聯合對抗第三方.

自由是奴役

文中寫道的社會通過各種手段對思想的禁錮,有思想警察之類的人物.還有某些奴役似的規定.沒有自由的國度裡,群眾都是奴役,群眾製造生產力服務的都是上層黨員,有的人衣食豐富,大部分人都掙扎在生死線。(我想到了金爺爺) “群眾”在小說裡被賦予“低人一等”,這便是等級社會, 上層為內黨和外黨。群眾一直“被”聲稱生活富裕、豐衣足食,但現實生活卻是飢寒交迫。 無知即力量, 有了知識和科學的人不是內黨黨員就是將“被蒸發”的人,知識分子的下場都是死亡,與文革無異啊。 書中有一句話“誰掌握了歷史,誰就掌握未來”,因為歷史不可改,所以真理部改了一切書籍、報紙,“老大哥”的光輝業績被不斷提前,成就被涉及更多更廣的領域,包括一切發明,比如飛機。

想知道“英社”如何一直“超額”完成一切計劃經濟的麼?“經濟”雖然一直未達標,“經濟”不能改,那就改“計劃”,把幾年前的預計、預算、報紙、檔案通通翻出來修改一下數字,以致達到“超額”。(沒有人會質疑,因為有雙重思想,下文介紹)。但後來我還發現,他們連“經濟”都能改。

通過這書對文革和現代的一些思考稍微轉轉腦筋就可以發現,文革和網際網路時代的資訊革命有著近乎異曲同工的發生機制,相同的是,都是讓民說話,給人民以充足的言論自由,給群眾以批評權、監督權,所不同的是,文革時上街,而如今卻是上網;文革時有組織機構,而網際網路時代卻是自然自發。 正如生產工具的變革會引起生產力的革命進而引發生產關係和社會關係的變革一樣,網際網路這種技術工具的出現也對人類社會帶來了一場偉大的革命,它在將電腦連線起來的同時,也把人腦聯絡在一起,從而將人類認識世界改變世界的活動變成了有機相連的整體的互動的活動,它造成了腦力勞動的分工和協作,從而為人類帶來了一個偉大的智慧文明時代。 不僅改變著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生產關係,網際網路自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了對人類社會交往關係的偉大轉變,它將孤立的分散的個人聯絡起來,並將他們組織成不同的人群,再將人群組織成真正的人民——它放大了群眾的雪亮的眼睛,它使得老百姓的唾沫星子變成可以穿牆破壁的海嘯,他使得老百姓的耳朵從天下知六百里擴充套件到六千里、六萬裡。 網路不是別的,網路就是坊間、就是民意匯聚之地,就是民心扎堆的場所,那些熱帖下面,不正是人頭攢動著的正在觀看大字報和小字報的群眾嗎?可與文革時代的大字報和小字報不同,通過網際網路,每個人都可以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了,每個人都可以寫貼、發帖和頂貼,這不正是言論的自由嗎?不正是人民群眾用眼睛、嘴巴、滑鼠和大腦參與社會管理的民主形式嗎? 網路的人肉搜尋就是一種凌駕於法律之上的行為,人們在以道德的名義,在進行違法的行為,這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5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儒勒.凡爾納,他的驚人之處不但只是他寫的誇張,動人而富有科學意義的小說,更驚人的是他在書中所寫的故事,儘管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不足為奇,但是在凡爾納的時代,人們還沒有發明可以在水下遨遊的潛水艇,甚至連電燈都還沒有出現,在這樣的背景下,凡爾納在《海底兩萬裡》中成功的塑造出鸚鵡螺號潛水艇,並在小說發表20xx年後,人們製造出的真實的潛水艇,與小說描寫的大同小異,這是怎樣的預見力,所以說凡爾納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學為依據。他的許多作品中所描繪的科學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實現。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膽新奇,並以其逼真、生動、美麗如畫令人讀來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節驚險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結局出人意料。所有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恆的魅力。

《海底兩萬裡》寫於一八七0年,是凡爾納著名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第三部是《神祕島》。這部作品敘述法國生物學者阿龍納斯在海洋深處旅行的故事。這事發生在一八六六年,當時海上發現了一隻被斷定為獨角鯨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請參加追捕,在追捕過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實這怪物並非什麼獨角鯨,而是一艘構造奇妙的潛水船。潛水船是船長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島上祕密建造的,船身堅固,利用海洋發電。尼摩船長邀請阿龍納斯作海底旅行。他們從太平洋出發,經過珊瑚島、印度洋、紅海、地中海,進入大西洋,看到許多罕見的海生動植物和水中的奇異景象,又經歷了擱淺、土人圍攻、同鯊魚搏鬥、冰山封路、章魚襲擊等許多險情。最後,當潛水船到達挪威海岸時,阿龍納斯不辭而別,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祕密公佈於世。書中的主人公尼摩船長是一個帶有浪漫、神祕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尼摩根據自己的設計建造了潛水船,潛航在海底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研究,但這好像又不是他這種孤獨生活的惟一目的。他躲避開他的敵人和迫害者,在海底探尋自由,又對自己孤獨的生活深深感到悲痛。這個神祕人物的謎底到了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被揭開。這部作品集中了凡爾納科幻小說的所有特點。曲折緊張、撲朔迷離的故事情節,瞬息萬變的人物命運,豐富詳盡的科學知識和細節逼真的美妙幻想融於一爐。作者獨具匠心,巧妙佈局,在漫長的旅行中,時而將讀者推入險象環生的險惡環境,時而又帶進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妙境界;波瀾壯闊的場面描繪和細緻入微的細節刻畫交替出現。讀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

就這樣,我懷著一種崇敬的心情,開始和書中的主人翁探險者博物學家阿尤那斯,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他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鸚鵡螺號的主人尼摩船長是個性格陰鬱,知識淵博的人,他們一道周遊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遇見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其中包括著名的沉沒城市亞特蘭蒂斯,這個擁有與希臘相當的歷史文化的文明古國。鸚鵡螺號從日本海出發,進入太平洋、大洋洲,然後到達印度洋,經過紅海和阿拉伯隧道,來到地中海。潛艇經過直布羅陀海峽,沿著非洲海岸,徑直奔向南極地區。然後又沿拉美海岸北上,又跟隨暖流來到北海,最後消失在挪威西海岸的大旋渦中。在將近十個月的海底旅程中,鸚鵡螺號以平均每小時十二公里的航速,緩緩行駛。

我覺得我自己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了海底變幻無窮的奇景異觀。整個航程高潮迭起:海底狩獵,參觀海底森林,探訪海底的亞特蘭蒂斯廢墟,打撈西班牙沉船的財寶,目睹珊瑚王國的葬禮,與大蜘蛛、鯊魚、章魚、博鬥,反擊土著人的圍攻等等。書中都包容了大量的科學,文化和地理,地質學。阿尤那斯在航行中流露出他對尼摩船長出類拔萃的才華與學識的欽佩。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重視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危機的行為;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熱門的環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籲,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後,啟發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穫。

小說從海面上“怪獸”出沒,頻頻襲去各國海輪,攪得人心惶惶開始,到鸚鵡螺號被大西洋旋渦吞噬為止,整部小說懸念迭出,環環相扣。這本書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旅行過程中我和尼摩船長以及遊客們都可以說是隨著事情發展,而有所變化,有時惶恐不安,有時輕鬆愉快。這本書的精妙之處還在於完全自然的知識啟迪,雖然書中講述了不少有關海洋的知識,例如紅海一名是源於海中的一種名叫三稜藻的微小生物分泌的黏液造成海水顏色像血一樣紅。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讀者接受起來十分刻意或困難的,只是一次旅行中的所見所聞罷了,這使人們對因景而生的各種想法和收穫都得以牢固的儲存。 並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說都像《海底兩萬裡》一樣富有強烈的可讀性,它作為一本不是憑空捏造而是遠見加博學累積成的小說,不但為對海底知識瞭解不詳盡的讀者解讀了他們的旅程,更讓後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與文明。整部小說動用大量篇幅,不厭其煩地介紹諸如海流、魚類、貝類、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迴圈系統、珍珠生產等科學知識,成為名副其實的科學啟蒙小說。

1500字讀書心得 篇26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一本以中國人為研究物件的關於研究人城鄉變化的書,它是繼全球暢銷書《首先,打破一切常規》的又一本對於發現自身平凡的一本書,它旨在識別最普遍的人類的平凡,並告訴世人將這種平凡應用在個人和事業上,以致達到成功的表現。

現如今的人們是越來越自由了,雖不能說想幹啥就幹啥,但至少從就業到擇業,以至於出國,存在主義的計劃經濟的“上帝”都不干預了。對於不少人,機會終於來了。從過去夢想不到的機會到過去夢想不到的成功。我們國家的社會整個都變了。

然而焦慮任然存在,聽人擺佈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選擇的迷茫和自由的焦慮。還記得“牧馬人”嗎?“牧馬人”是痛苦的:那場浩劫斷送了他的事業。然而。“牧馬人”又能找到“安慰”,因為浩劫解釋了他的結局。現在不同的是浩劫結束了,“上帝”也退休了,別人成功了,而如果你作為一個“牧馬人”一度渴望而沒能實現輝煌人生,那你連怨天尤人的機會都沒有了,有的只是自責。這種痛苦恐怕不亞於當年得“牧馬人”。難怪有人說人又陷入了自由的厄運。

何為成功?見仁見智。有學者曾這樣定義:成功就是充分實現你的潛能。在外部條件給定的前提下,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的識別並全力發揮你的天生平凡。何為平凡?就是你天生能做的一件事,不費勁,卻比其他一萬個人做得好。如果說得概念一點,就是做一件事的持續的、近乎完美的表現。

儘管平凡如此總要,但人們歷來並不太注意它,更妄談珍惜和發揮。我們從小到大都深受這種思想的影響。誇耀自身有點事不謙虛的陋習,做人應該謙虛,只有發現和改正缺點才是進步。這是否恰好與物盡其才有所矛盾呢?當我們只知道一味的去努力改正我們缺點的時候,那些注重平凡的人早已走在我們前面品嚐到了勝利的果實,當然,缺點一點不在意也不好,應該適當加以控制就好,這才是最好、最有利於我們成功的做法。

那麼我們如何來發現自身的平凡呢?首先,如果你想揭示你的自身才幹,就請關注你對你所遇到的各種情形的自發的、悠然而發的反應。這些反應提供了有關你自身才幹得最好線索,他們揭示了牢固精神聯接的位置。孫少安、孫少平這些默默為人生承受苦難的人們誠然,這是些富有戲劇性的例子,表明人們如何在危急時刻原形畢露。但生活中充滿了較為平和的時刻,同樣能引發具有歧視性的反應。

你油然而生的反應固然揭示了你最清晰的才幹線索,但你還要記住另外的三條線索:一是學得快,顧名思義就是你在學習的時候那方面的學習得最快,那麼方面就很可能是你的平凡所在。二是滿足,意思個就是說什麼東西或者什麼樣的感覺讓你滿足,因為這樣的滿足感的來源也許就是你才幹的又一樣源頭。三是渴望,渴望揭示了才幹的存在,特別是你幼年時期就感到的渴望。一切只要你留心觀察,細心分析你就可以發現你的平凡。

學得快提供了你識別才幹的另一條線索。有時一個人的才幹並不通過渴望而示意,由於種種原因,雖然才幹就在你的身上,但你卻聽不到他的呼聲,相反,在你後半生,某個事件將他突然點燃,如若你學習一種新技能特別快,就充分說明你具有某種強大的才幹。

滿足是揭示才幹的最後一條線索,如前所述,你最強固的聯結有一個結構性的特點,就是你使用他們時,會感覺良好。既然如此,如果你從事一項活動時感覺良好,那麼你就很可能在使用一個才幹。我們每個人的秉性都與眾不同,因而我們對滿足的滿足的體驗也會各不相同。在這裡,作者建議密切關注那些似乎給你帶來滿足的情形。如果你能識別他們,你就朝準確的判斷自身才幹邁了一大步。

不假思索的反應、渴望、學得快和滿足都是能幫助你發現自身才乾的蛛絲馬跡。當你為生活二奔波時,不妨停下腳步來,避開從你耳邊嗖嗖吹過的風,轉而傾聽這些線索。他們將幫助你發現自身的才幹。

《平凡的世界》一書中還介紹了平凡識別器的功能,也就是能夠非常準確的識別你的平凡,並且告訴你,它是通過測試來完成的。“平凡識別器”意在幫助你提高你的觀察精度,他向你提出一一配對的問題,捕捉你的選擇,分析他們,揭示你的主導行為模式,繼而告訴你,你的最大的平凡領域在哪裡。

自古以來,人類篤信好就是壞的對立面,因而孜孜不倦地關注謬誤與失敗。醫生們通過研究疾病來了解健康;心理學家們通過調查悲傷來了解歡愉;家庭顧

問通過探究離婚的原因來了解美滿婚姻;世界各地的學校和工作單位鼓勵我們每個人識別、分析和糾正我們的弱點,以求變成強者。此種忠告雖然用心良苦,卻誤入迷途。謬誤和失敗固然值得研究,但它們對什麼是平凡卻無言以告。平凡自有其自身的模式。

如果你想要在自己選擇的領域中出類拔萃,並獲得持久的滿足,就必須瞭解自身特有的平凡。你必須精於發現、描述、應用、發揮和增強你的平凡。因此,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明白了這個道理,停止關注你的缺點,轉而細細探究你的平凡,做一遍“平凡識別器的測試”,學會它的語言,發現你的平凡源泉。

世界上的人數以億計,測試出來某兩個甚至某幾個人的才幹主題完全一致這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然而你的行為和他們卻並不完全一樣,因為你有的並不只是這這個主題,你還有其他比較弱的主題沒有在測試中顯現出來,所以不要奇怪你的行為為什麼會和其他人不同,這都是天生的“才幹”在領導你的行為。所以一個人的才幹是非常重要的,千萬不要忽視他,不然你會錯過很多你想得到的東西的。

既然才幹這麼的重要,但為什麼有的人不願意研究自己的這種平凡呢?本書認為他們之所以不願去發現自己的平凡,很大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認識他們的真實自我有什麼樣的驚人之處。無論我們用什麼名稱,自卑感、不安全感這樣的症狀我們都不陌生。儘管不無成就,他們卻仍會懷疑自己是否真如人們所想的那樣富有才幹。引起懷疑也許是運氣或環境,而不是平凡造就的成功。你耳邊老是有一個焦慮的聲音:“你什麼時候原形畢露?”儘管你的理智結論相反,但這話你卻聽進去了。這部分充分說明,為什麼人們在被要求描述其自身平凡時,很少提及自身才幹。相反,他們會談到自一生中獲得的身外之物,如證書、文憑、經驗和獎勵。這些是“證據”,能證明他們取得了進步,獲得了一些可以拿出手的寶貝。本書並不是認為這種恐懼是完全消極的,畢竟不安全的反面是自滿。然而,這本書提醒我們:如果由於害怕收穫不豐盛而不去研究自己的平凡,就很有可能錯失你的平凡。平凡並不是當然的產物,平凡也需要被珍惜和重視,然而我們卻常常犯錯,忽視了他的存在。從現在開始把握自己的平凡還為時未晚,發現你的平凡去尋早屬於你的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