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通用15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61W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

回首昨日,我們不難發現,在通古搏今的大世界裡,其實仍有許許多多我們認為已經很完美的東西,仍舊還需要那麼一些極小甚至細微的東西進行一下精心的點綴,包括我們認為無法更改的記憶亦同樣如此,《雪國》一書的出現就為我的記憶增添了一道絢麗的亮點,《雪國》一書已記不起是哪個假期讀的了,大概距今已有許多時日了吧!然而書中精彩之處至今仍記憶尤新。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通用15篇)

《雪國》的作者名為川端康成,日本作家,初期的川端康成能夠說成是屬於現代主義系統的作家,然而,實際上在《義大利之歌》等許多川端康成的著名小說作品中充分的體現出,後期的川端康成的資質都已顯現出來,以往的川端康成是日本現代主義文學的一員,文章十分的新穎,資料也具有必須的近代性,也能夠說成是十分異質的。而《雪國》則是從現代主義向日本古典主義美意識轉換時期的代表作品,是川端康成這一時期最初的優秀小說,其中是以《雪國》為契機,川端康成脫離了現實主義的封鎖,自此充分的發揮了長篇作家的個性。

《雪國》這部作品,如果單從語言的表達與意義這方面來看的話,我們極易發現它只可是是淺淺淡淡的生活的一種持續,沒有什麼值得真正吸收的亮點,然而如果我們著眼與它的表現浸透力(所謂的浸透力,是指浸透於作為物件的人與物之間的力量)。也就是著眼與它語言的價值的話,就不由你不覺得川端康成是位很了不起的作家,也同樣會認為《雪國》是一部十分傑出的作品之一。

在《雪國》這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自由撰稿的舞蹈研究家島村在一次機遇中認識了當地的一位藝妓後的情景,那時所為的藝妓就是平時在家裡做些平凡的家事,過著極為普通的生活,待到被召喚時就立刻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地道的藝妓,有的時候她們在客人的旅館內一齊歇宿,大家坐在火盆旁閒聊一些家常,很自然地同客人們熟悉起來,而後,當她們看到男人們穿著棉睡衣就寢或起床時便會給予精心的料理,荀子就是這種地方藝妓中普通的一個,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個人逐漸的熟悉起來,並且經常見面。

《雪國》這部書中雖只是淡淡地描述了島村與這個藝妓的交往,可是如果我們能夠更進一步的從字裡行間中感受它是以其各種形式表現出來的浸透力,就會很輕易的發現《雪國》是一部傑出的作品,因為川端康成的文學大都具有動搖作品根基的浸透力,然而也正是它牽動了作品的整個世界,從川端康成的文學作品登場入物男女關係的構成方式,對自然的安排方式,以及對周邊事物的接觸方式來看能夠說其特點就是對於物件的浸透力。在我個人看來,無論是做為個人的人還是男女相對的人,分別都是以其不一樣的內涵存在的,可是在川端康成的文學的思路里似乎遠沒有諸如此類的區別,人與人的結合甚至人類的結合,全部都是異性的關係,人與物的關係其實也無外乎於次,所有的人都是外在相互滲透著的人類的世界裡。而川端康成更為關注的則是親密熟悉的程度,相互滲透的程度。在川端康成的《雪國》一書中,雖沒有什麼大的波瀾,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語,卻在幽豔,光潤的文體底層,如同透過那細細的網眼,充分地展現出那充滿透力的描述,彷彿從我們的內臟中像霧一樣瀰漫開來,並且滲透我門內心深處,使我迷霧內從中吸收到在其它書中所吸收不到的文學知識。

自然、清晰、流暢是我對《雪國》一書的簡短評價,然而這評價正如《雪國》這部書一樣,具有著極深的內涵,值得久久的回味。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2

第一次認識《雪國》是在大一上的外國文學欣賞課上,那時候是冀桐教師跟我們介紹川端康成的時候提到的,那是教師只是粗略介紹了一下資料,沒有仔細分析情節。自從加入了雪國讀書組,就需要對這部作品更多地瞭解,於是在暑假之前的一週,去圖書館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了一遍。說實話,第一次看沒有什麼很深的體會,再去了解了一下川端康成的經歷和寫作背景之後稍微有點點感受了,可是還是沒有對這部作品有很大的感觸。大概是鄙人書讀得少,對文學悟性又差的緣故吧,暫時還寫不出很深的感受來,估計還要多讀幾遍才會有些感受,才能體會到作者的寫作意圖或者所描述的感情故事吧。

初讀這部作品,個人覺得主要還是在寫島村和駒子的感情故事,兩人之間由於地域分離、家庭因素等種.種原因不能公開戀愛,於是在作品中描述了兩者間的發自內心的精神戀愛。雖然相見次數不多,可是在一齊的時間兩個人之間的親暱還是表現出了兩者間的默默的愛慕之情,結局有些悲涼,也很懸乎,不是很看得懂,還有待我繼續讀下去,等到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可能就會有不一樣的體會了吧。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3

《雪國》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川端康成的作品,《雪國》是一部富有詩意的作品,風景如畫的北國景色與主人公的內心融為一體,《雪國》整體給我的感覺是平緩而抒情的,但《雪國》裡有一個地方給我的衝擊力異常的強,也是我認為整部中篇小說的高潮,便是葉子在一場大火中逝去生命,駒子那悲痛欲絕的神情,那撕心裂肺的哭聲,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力。葉子的死亡預示著一種幻想的完美人性的破滅,川端康成筆下的葉子是一位善良又潔身自好的女性,其實葉子和駒子在小說裡面臨著一場相同的生活處境,但葉子從始至終也沒有淪為藝妓,顯然作者把葉子和駒子進行了比較,駒子是“實”的,那麼葉子便是“虛”的,應對那樣惡劣的生活環境,葉子又怎能獨善其身,潔身自好呢?這隻可是是作者比較駒子產生的美麗幻想罷了,所以川端康成對葉子的描述其實並不多,用了一種淡化的處理方式,你能夠感受到這個人物的存在,但又不能過多的瞭解,給人一種琢磨不透的虛無飄渺的感覺。

駒子是《雪國》中最重要的一個人物,駒子從一位社會底層的鄉村女子,最終為了給毫無感情的未婚夫治病完完全全的淪為了一名藝妓,駒子以其說是為未婚夫淪為藝妓,還不如說是生活的壓力,把她一步步的逼上了這條路,如果像葉子那樣生活,可能只能是提前的死亡。駒子渴望“正正經經”的生活,渴望完美而真正的感情,期望找一個愛自我的丈夫。她對島村是有一種期待的,而這種期待在駒子身上表現的越來越強烈,但駒子的這種願望破滅時,最終便是駒子人性的毀滅,駒子的刻苦學習,勤奮練習三絃,讀小說等等努力,都是徒勞無獲的,不能讓她的生活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島村雖然對駒子的遭遇有著同情心,但早有妻子的島村無法實現駒子的願望,雖然駒子熱烈般的愛著島村,但島村最多把駒子當做是朋友罷了,只是他在旅途中無聊消遣的玩伴,在駒子身上展現了對於完美生活的渴望、渴求和對於生活的熱愛,而島村身上展現出一懶散、懈怠悲哀著生活在虛無中,島村和駒子對於生活的態度是完全的不一樣的,構成了強烈的比較,也從側面烘托了駒子身上所具有的完美的人性。

川端康成在《雪國》中運用了西方的現代主義和日本傳統文學的多種藝術手法,創造出了一種悲中有美、美中有悲的獨特意境。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4

“不知為什麼,島村總覺得葉子並沒有死。她內在的生命在變形,變成另一種東西。”

許是日本文學筆下時刻籠罩著淡淡的悲哀,我總不敢輕易去觸碰。讀罷川端康成的《雪國》,無力感似有似無地湧上心頭,竟感到了莫名的惆悵。

“穿過縣界長長的隧道,便是雪國。”

故事便從川端筆下這片茫茫雪域開始。

島村,坐食祖產的有婦之夫,對西方舞蹈感興趣,然而卻只是憑藉西方舞蹈的書箱和圖片去任意想像。他不是欣賞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體舞蹈藝術,而是欣賞他自我空想的舞蹈幻影。駒子,雪國的藝妓,為了給師傅患病的兒子行男等醫藥費成為藝妓。她是一個連腳趾彎裡大概也是乾淨的女子,她期望能夠上城市去,與其它山溝溝裡的藝妓不一樣,她幾乎每一天都寫日記,把讀過的小說做了十冊多的讀書筆記。小說描述了島村三次到雪國來找駒子,在第二次來的途中被一雙美麗的眼睛吸引。“她的眼睛同燈光重疊的那一瞬間,就像在餘暉裡飛舞的夜光蟲,嬌豔而美麗。”這是一個叫葉子的姑娘,她的聲音悲慼而優美,彷彿是某座雪山的加聲,小說平談如水,卻纖弱氤氳著淡淡的悲哀。最終以葉子在一場大火中喪生而結尾。

川端康成的文筆極其細膩,意識流的資料按時間順序相互交織,所有情節,語言都如雪國的皚皚白雪,純淨而無絲毫雜質。平淡卻能給予心靈沉重一擊。

小說始終圍繞著“虛無”與“徒勞”。

在島村看來,一切都是徒勞的,他擁有幸福的家庭和令人豔羨的社會地位,卻一向在尋找活著的意義。駒子在他眼中,所做的一切都沒有意義。駒子記讀書筆記是徒勞的;對城市的幻想是徒勞的。“看上去她那種對城市事物的憧憬,此刻已隱藏在淳樸的絕望之中,變成天真的夢想。他強烈感覺到,她這種情感與其說帶有城市敗北者那種傲慢的不滿,不如說是一種單純的徒勞。”她愛上不可能的他是一種徒勞,她為了將死的行男籌醫藥費是徒勞……

生命本來就是徒勞的,所以島村在看到葉子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極度的悲痛。“待島村站穩了腳跟,抬頭望去,銀河好像呼啦一聲,向他的心坎上傾瀉了下來。”葉子是虛無的美麗,是精神純潔美麗的化身,她的死亡映證了生命的虛無。生死無常,人生無常,無生就無死,無死就無生。人生無所謂生和死,死並不是生的終結,無並不是有的肯定。生和死,有和無只可是是生命存在的兩種形式,僅有敢於肯定死,才能擁有生,才能在生的時候不為死的影子所困擾,才會在列的時候不會因貪生而卻步。死是幸福的重點,人死後就回歸到虛無,同自然萬物一樣,到達萬物一如。這是川端康成經過《雪國》想表達的,與中國古代老莊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

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有時候我們將生死看得太重,在這世界上,我們誰也沒有辦法活著離開。那又何必自尋煩惱,為生死所困呢?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倒不如坦然去應對生老病死,像趕赴上盛宴般去迎接自我的宿命。

生命會迴歸虛無,但我並不認為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徒勞。

哪怕到最終我們什麼也帶不走,但在有限的生命裡面,我們能夠探究生命無窮的意義,因為島村覺得一切都是徒勞的,所以他一向深陷在一種混沌的泥潭中,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所在。我們活著,就有活著的使命,有更多未知等待發現,許多問題等待思考。我不願意因為結局而放棄享受生命的過程,哪怕是為了一朵春天早開的花,第二天升起的太陽,我都有正取幸福的理由。就如同雪國不會一年四季都大雪飛揚,它總會等到了春天的到來。這也正如我們每一天都做的,期待第二天的朝陽,為更好的明天奮鬥。

在川端康成的筆下,那裡還是一片白雪琉璃的世界,迷迷濛濛地罩上一層柔和的乳白色,整個世界純白潔淨地似有似無。裡面有物的悲哀,人的悲哀,人的徒勞,生命的虛無,島村的哀傷,駒子的三絃夢……

“沒有劇場牆壁,沒有聽眾,也沒有都市的塵埃,琴聲就會透過冬日澄澈的晨空,暢道無阻地響徹遠方積雪的群山。

在那裡,雪山將給生命,最冗長的迴音。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5

前幾個月,媽媽和我一起去新華書店買了一本書,叫《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昨天,我把這本書看完了,它的主要內容是這樣的。

鄧肯號在大西洋上行駛,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兩名水手在鄧肯號的後面發現了一隻鯊魚,他們把鯊魚捕上來之後,發現鯊魚的肚子裡有一個瓶子,裡面有三封信,其中法文信最完整,於是爵士去閱讀法文信,信上是這樣寫的:“一九八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不列顛尼亞號在塔波島沉沒,務請速救速從!”

爵士立即命令兩名水手及約翰船長開船,前往援救格蘭特船長。

他們繞過好望角,到達北部灣。當鄧肯號再次起航時,印度洋颳起了大風,一個個巨浪向他們打來。但不管怎麼樣,鄧肯號還是頂住了。一番周折以後,風浪平靜下來了,可船壞了,要特殊工具來修理。他們只好起主帆等帆,一起藉助風力行駛。他們到了約克角,準備步行,走到大路時,有郵車搭乘,於是他們坐車到了墨爾本。在墨爾本的郊區,有一片草地,幾座房子,這是一個農莊,在那兒他們得到了牛車,兩匹馬。

走了一段路程,兩匹馬突然死亡。當他們準備寫信給奧斯丁時,艾爾通拿起手槍,“呯”的一聲,爵士受傷倒地。其他人撲上去,可艾爾通搶了信件,迅速地逃跑了。

爵士一行人到了一個港口,坐上了開往紐西蘭的船。到了紐西蘭,他們被毛利人捉住了,但他們逃到山上,用爆竹假裝火山爆發,讓毛利人走開。

然後,他們下了山,發現後面有毛利人追,於是便找了一條船,推到了小河裡。

他們一直劃,又發現後面有毛利人坐在船上追,便加大馬力,向前衝!

突然,鄧肯號來了!

“那幫混蛋來了!現在是腹背夾擊”約翰大喊道。

“船上的是湯姆.奧斯丁!”小羅伯特叫道。

鄧肯號上飛來了一顆炮彈,把毛利人的船炸成了兩半。

眾人趕快上了鄧肯號,格里那凡爵士一上來就問奧斯丁:“艾爾通呢?”

“他呀,在船的最後面。”奧斯丁說。

爵士把艾爾通押上來,問:“你是誰?”

“我是艾爾通,後來化名彭.覺斯。”艾爾通說。

“那麼,你知道格蘭特船長去哪兒了嗎?”爵士問。

“這個我不太清楚,因為他把我趕下了船,我只知道他要去紐西蘭。但他有沒有去,我不知道。”艾爾通說。

“為什麼要把你趕下船?你是不是在狡辯?”少校問。

艾爾通說:“我不在狡辯。那個時候我天天幫他做事。我想到把船員和水手形成團伙,把格蘭特船長幹掉,那就不會那麼累了。這事被格蘭特船長知道了,他很生氣,就把我趕下了船。”

“原來是這樣”爵士說道。“那我可以在太平洋上找一個小島,讓你生存下來。”

“謝謝”艾爾通說。

“回去吧!”爵士說。

大約零點時,小羅伯特聽到有人叫:“救命呀!救命!”

“爸爸!”小羅伯特大叫。

當他們靠近岸時,發現有三個人。

一行人下去後非常驚訝,他們三個就是格蘭特船長和兩名水手!

他們聚在一起,熱情的話說不完。

早餐時間到了,大家開始吃飯,他們吃得非常開心。

爵士把艾爾通押出來,對他說:“以後我讓你生存在這個島上!再見!”

“再見”艾爾通說。

“開船!”約翰命令。

他們繞過合恩角,到達英國。

格蘭特船長回到祖國,受到人民的歡迎和稱讚。小羅伯特後來也當了水手。最後,巴加內爾和少校的表妹結婚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樂於助人,當別人有困難時,我們要伸出援助之手。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6

看完了這個不是結局的結局,心,突然好痛。深秋的黃昏,孤獨的佇立在視窗的身影,看紅葉殘忍的凋零,手中捧著一本《幻城》。

一次又一次的重讀這個戛然而止的結局,一次又一次的心痛,淚彷彿被蕭瑟的風吹乾,怎樣也流不下來:請你自由吧。

讀郭敬明的文字,也是不久前的事情,當初只是驚奇於他對文字爐火純青的駕馭本事,亦剛亦柔,能放能收,時而奢華的不真實,時而又被他感人至深的悲慟所折服,在他的文字下,我沒辦法控制自我,以往尖叫,以往流淚,以往默然。

而翻開這本《幻城》,卻讓我欲哭無淚。或許文筆還略顯稚嫩,或許情節還有些牽強,卻用隻言片語,渲染出一片冰冷的世界,10年的大雪,將人的心也凍結,當春寒料峭時,枝頭最終綻放出多多櫻花,卻瞬間頹敗的凋零,沾染上血的腥紅。

他此時的文風,不像《小時代》裡的那樣冷酷無情,而是如此的唯美與淒涼,鋼筋水泥和櫻花雪雨都是冰冷的,而卻是如此迥然不一樣,一個是陰森的,帶著諷刺和輕蔑,用濃墨重彩,一筆一劃勾勒出一個龐大而複雜,物慾橫流的世俗,一個則是憂傷的,輕輕的,淡淡的,如同水墨畫一般,渲染出一場雪後的草原或是一片看不見盡頭的櫻花林,人的身影若隱若現,銀白的發拖在地面,眼神中淡淡的傷使畫面模糊不清。

他們的故事太過慘烈,到了最終,一切恩怨情仇,都在一瞬間,擦肩而過,哥哥殺死了弟弟,而在弟弟涅盤之後,卻同樣殘忍的將他最愛的哥哥殺死。

是的,他們最終是在一齊了,可是,他們只是兩具冰冷的屍骨,倒在了一齊,臉上掛著笑,溫暖如春。

然而,他們終還是會被風雪掩埋。

我從來也不愛看幻想小說,單純的虛構、杜撰,蒼白而粗糙,結局只是殺的昏天黑地的一場仗,最終終結,或是一段無中生有的糾結,真相大白。而《幻城》,明知是虛假的,卻真實的讓人無法否認。

櫻花開遍了枝頭,人,卻已不在,從他的`文字中,處處看到“櫻花”這兩個字,每當悲傷開始蔓延,便點染上幾片櫻花的凋零。

雪是白色的,但在廝殺後,滿眼是醒目的紅,在他的文字中,雪,一下十年,沒有盡頭的雪地上,發生了很多,很多。

紅蓮開滿了大地,所到之處,滿暖入春,在他的文字中,愛便是紅蓮,但這份愛,卻永遠,也無法變成幸福,因為,這是血的色澤。

櫻花,雪,紅蓮,悲涼,悲憤,愛,這或許就是——《幻城》。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7

所有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那個人就是小飛俠彼得潘。

彼得潘永遠是個貪玩的孩子,總是開心地笑,無憂無慮地飛。在無憂島,他和海盜決鬥,卸下別人一隻胳膊;和其他沒家的孤兒一起玩耍,當他們的頭兒。在現實城市,他每天晚上聽溫蒂講灰姑娘、睡美人和白雪公主的故事。

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可是自由過頭就是孤獨。因為自己的影子不跟著他,他傷心地哭了。只有童話故事能安慰他,只有溫蒂能安慰他。可是他沒有父母,沒有感情,他不能長大。小飛俠的身份註定了溫蒂和那些孤兒都會離開他,他們必須長大,在現實世界中長大。而他必須孤單地飛,飛在無憂的世界裡,永遠做個孩子。

小飛俠彼得潘有許多別的孩子不曾經歷的快樂,但是有一種快樂他永遠與之無緣。

人都不想長大的時候。覺得成人世界太多煩惱,太多金錢、權力、地位、名聲的紛爭,甚至是情感的紛爭。覺得只有孩子的世界才最乾淨、最單純,只要心裡感到快樂就好了,其他的什麼也不用想。想像童話故事裡說的去和海盜決鬥,去森林探險,想一直和夥伴們一起玩,不回家。

可是,有得必有失。不長大的孩子,在逃避了成人的煩惱和責任之時,也錯過了長大的快樂和情感的體驗。錯過了許多生活的經歷,也就少了對世界的感悟,對自己的認識,少了成熟的心智。

人生不可能簡單得就像童話世界或童年一樣。沒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樣永遠不長大。但是我們可以在長大的同時保持一顆童心,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心,對未來的探索精神。不要失去被感動的能力,不要失去對生活對自己的滿足感。每天看看天空,看看花草樹木;享受每一頓飯,每一次休憩;在煩雜的生活中尋找樂趣;關心他人的同時收穫感動;時不時地對自己笑笑。簡單的快樂才是最快樂。

雖然我們每天都要面對複雜的世界,但是每個人心裡都有個無憂島。安靜的時候,回到無憂島裡飛一會兒吧,一個人在無憂島裡飛那麼一會兒。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8

這是現代著名作家吳強的一部軍事歷史小說,它讓我重溫了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感受到了歷史的無奈,同時也激勵我奮發向上,珍惜今日的生活。

這部小說取材於解放戰爭初,華東野戰軍在山東戰場與敵抗衡的歷史,從沈振新漣水戰役失力到殲滅國民黨王牌軍七十四師,展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戰爭畫卷。通過半年多的山東戰場形勢的變化,對解放戰爭時期我軍與國民黨軍隊的漣水、萊蕪、孟良崮三次戰役做了藝術的描繪,真實地再現瞭解放戰爭初期我軍由弱到強,由戰略防禦到戰略進攻的歷史轉折,從全新和比較現代的角度來講述那個“孟良崮上鬼神號,七十四師無處遁”的解放軍軍事史上的轉折之戰。 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軍隊和解放軍相比,既有裝備和數量的優勢又有美國的支援,且國民黨軍隊指揮官的學歷普遍高於解放軍,為什麼卻遭到了如此迅速和徹底的失敗?

先看看張靈甫失敗的原因。我認為國民黨將軍張靈甫及其號稱天下無敵七十四師的滅亡主要是四個原因:第一是冒天下之大不韙幫助蔣介石打內戰,站在人民的對立面,這是必然的原因;第二,其軍事上的冒進,使之成為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很重視的、下決心不惜一切代價要殲滅的重要目標,這是導火線;第

三,國民黨內部腐敗,軍隊裡派系林立,各自儲存實力,打自己的小算盤,無法做到統一的排程和指揮,這是關鍵原因;第四,張靈甫及七十四師平時仗蔣介石御林軍“王牌中的王牌”驕橫跋扈,得罪了其他的友軍領導,致使其關鍵時期被人落井下石,這是重要原因。因為以上四點主要原因和種.種其他因素導致了張靈甫這位國民黨軍中頗有能力的干將和王牌軍七十四師的全軍覆沒。張靈甫和七十四師不但是被解放軍圍困在孟良崮的孤軍,更像是被國民政府的腐敗包圍的孤軍,正是這種絕望使張靈甫走到了窮途末路,不得不以死報答蔣介石的知遇之恩,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把他歸為悲劇英雄的行列了。

再說解放戰爭國民黨軍隊遭到迅速和徹底的失敗,以上因素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再者老蔣的部隊沒有政工幹部,這一點他需要向---學習,打仗是打仗,政治思想工作必須得抓上去。國民黨官兵的“效忠黨國”只是口號,他們內心沒有驅動力。臨上戰場了,或許以大洋,或許以高官,這些對於可能生命不保的人意義可謂不大。我認為國民黨部隊滅亡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因其不得人心。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選擇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最終只會被人民所淹沒。國軍的抗日英雄不乏其人,鐵軍、王牌軍也不少,裝備、數量更是佔優,可就是沒打過小米加步槍的人民解放軍,為什麼呢?主客觀原因想找能找出一大堆來,但關鍵還是民心向背的問題。別說是機械化部隊,全套的美式裝備,就是美國人親自來也不行,看看朝鮮戰爭就知道了。劇中表現的共產黨人的信仰和國民黨人的官僚作風,對現在也有積極意義。國共戰爭,國民黨有兵,有武器,有大將,但仍失掉政權。就象以前中國臺灣一樣,國民黨高高在上什麼都有,但打不過草根的民進黨。當年國民黨的失敗,一是敗在國民黨的腐敗,再是敗在沒有民眾基礎。他們打的是沒有國民支援的仗。而共產黨人看起來什麼都沒有,但他們內心有希望,他們希望翻身做主人,沒有任何願望比這更有意義,於是可以捨生,可以取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此言實不謬也。 總之,《紅日》是一部現實主義的成功之作,堪稱新中國軍事文學創作歷史上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看完這部小說,我不僅僅加深對近代歷史的瞭解,更學到了許多人生方面的知識,而且小說細節方面處理的非常好,非常耐讀,所以推薦大家一讀。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9

今天我讀了笑貓日記這本書,它出自兒童作家楊紅櫻神奇的筆下。故事內容是這樣的: 在一座城市裡,住著一隻會笑的貓,叫笑貓。一天,他發現公園的白塔上,有一隻高貴無比的虎皮貓,站在高處眺望,從此他就深深的愛上了白塔上的虎皮貓。可是,虎皮貓突然失蹤了。於是笑貓踏上了尋找虎皮貓的征程&&

經過千辛萬苦,終於在古老的鐘樓中找到了虎皮貓,虎皮貓為了讓人們祈禱幸福,天天晚上敲鐘,耳朵被鐘聲震聾了。老老鼠告訴笑貓,在西方有一座美麗的藍山,上面有一種兔耳朵草能醫治耳聾。笑貓馬上動身前往藍山,旅途中他遇到了巨大的山蜘蛛、凶猛的母老虎、殘暴的花公豹,它們都被笑貓的真情打動了。這一路,笑貓走的義無反顧,終於採到了兔耳朵草,卻被幾隻貪吃的兔子吃掉了,活了幾萬年的綠毛龜說: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奇蹟出現。於是笑貓又回到了鐘樓,天天給虎皮貓講它倆的故事,奇蹟真的終於出現了,虎皮貓的耳朵真的恢復了,可以聽見聲音了。它倆舉行了盛大的草坪婚禮,從此過上了幸福美滿的生活。 讀到這我的眼睛情不自禁的流出感動的淚花。對!綠毛龜說的沒錯,只要心中有愛就會有奇蹟出現。愛的力量是巨大的,文中的笑貓,為了愛,寧願付出自己的生命,我們要熱愛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愛家人,愛老師,愛朋友&&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身邊的動物雖然小,但他的力量是巨大的無窮的,因為它們的心中也有愛。

愛,是什麼呢?就是關心關愛身邊得每一個人,讓別人幸福,自己也就幸福。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0

紅日是一部以戰爭為題材的小說。主要講述的是:1947年,蔣介石悍然撕毀和平協議,對解放區發動全面內戰。張靈甫率王牌主力整編74師從淮南攻到淮北,二次攻漣水城,血戰十二晝夜,軍長沈振新率部突圍,敗走麥城。張靈甫連戰連捷,攻克淮陰、宿縣、臨沂,從蘇北殺到魯南,攻佔我蘇北和魯南根據地。揚言三個月內解決山東問題,活捉陳毅和粟裕。在這敵強我弱的態勢下,---在延安運籌帷幄,作出戰略決策,將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合併,組建華東野戰軍,集中兵力南征北戰,消滅蔣介石的有生力量。蔣介石為一舉全殲山東解放軍,調集湯恩伯兵團20餘萬人以張靈甫74師為前鋒由南向北齊頭並進,又命令濟南的李仙洲兵團由北向南推至萊蕪、新泰一線,企圖南北夾擊我軍。陳粟決定留沈振新部在南線阻擊,大部隊則圍殲李仙洲部,著名的萊蕪戰役打響。萊蕪5萬敵軍企圖向吐絲口方向突圍。沈振新率部飛兵攻佔吐絲口,截斷敵軍退路,全殲李仙洲兵團。蔣軍不甘失敗又以張靈甫為先鋒,向我山東蒙陰縣進攻,妄圖聚殲我華野於沂蒙山區。陳粟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氣魄,圍殲74師,張靈甫卻不顧死活,佔據孟良崮,妄圖以中心開花、四壁合圍的戰法置我軍於死地,兩軍72萬人在小小的孟良崮山區激戰三天三夜,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最後,沈振新部搭人梯攀上懸崖絕壁,攻佔孟良崮主鋒,直搗張靈甫指揮部石洞。張靈甫負隅頑抗,決以殺身成仁卻被我軍亂槍擊斃。一場驚天動地的經典戰役,國共力量對比懸殊,成敗卻瞬間逆轉。

通過對小說劇情的初步閱讀,讓我更加深刻地瞭解到了曾經戰爭的艱辛。解放軍要解放全中國是多麼不容易的事情,然而,他們卻做到了,這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做到的,在這樣一輪紅日生起來的背後是無數的犧牲。五星紅旗是烈士的鮮血染的,這句話不是小時侯說著完的,那是歷史見證的。

曾經的中國人民為了今天中國的和平而出生入死,讓我更加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是來之不易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珍惜呢?從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雖然走了不少彎路,但是現在的成績是顯著的。這樣的生活對我們來說是美好的,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我們不需要為了生存而擔憂,不需要風餐露宿,不需要擔驚受怕,因為我們處於和平的環境之下。這樣的環境才能讓我們安心地生活、學習,發展經濟,發展文化,在前一輩的犧牲之下,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安寧。作為一個大學生的我們,更加不能辜負前人對我們的期望,不能辜負了他們用生命作為代價。

現在很多大學生似乎忘記了這些,出現了很多讓人失望的現象。有些同學在學習上不思進去,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沒有一點正確的價值觀;還有些同學課餘之後老說著無聊,真要乾點什麼卻有嫌苦怕累的,沒有一點吃苦精神;更有些同學遇到一點失敗就想著自殺,對生命一點都不知道珍惜。對於以上描述的一些同學,我覺得真的有必要看一些像《紅日》之類的戰爭小說,瞭解一些當時解放軍的故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比較生活的不同,考慮自己應該做什麼或者不應該做什麼。

從另一方面也讓我體會到中國共產黨在歷史前進中所受到的磨難,好多個生死攸關,都讓他們一一克服,度過難關。這並不是偶然的,不擁有智慧,不擁有正真的領導才能,怎麼能在這樣危險的情況下脫穎而出,怎麼才能讓人們信任他們,聽從他們的指揮。共產黨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正義的隊伍,現在我們處於和平的年代,更加不能忘記當初動亂,要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之下,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讓自己的人生不白白虛度。

對於我們現在的大學生來說,我們首先應該好好學習,不辜負祖國對我們的希望,不踐踏前人用鮮血換來的和平,在完成應有的學業後,也要不斷創新,鑽研,不怕吃苦,不怕髒不怕累,做一個合格的公民。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1

《百年孤獨》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人,這本書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南美著作。

我要誠實的說,這本書讀起來對我的吸引性似乎不大,以至於讀到快一半的時候並沒有品讀出任何好的東西,如果我非要給自己一個慰藉,那就是在這幾天的沉寂氛圍中獲得了薰陶。似乎你不得不思索,讀書除了啟迪和思索外,有種無形的影響必然存在。

夜晚,突然間醒來,書中人物的心靈世界以一種無形的形式在我腦海來回迴盪。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天馬行空的思想,最終死在慄樹下,烏爾蘇拉為了顯示晚年活力仍存隱瞞著自己的眼盲,奧利里亞諾巴比倫拿著羊皮卷破譯家族命運密碼“家族的第一人被困在樹上,最後一個正被螞蟻吃掉”,奧利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製作小金魚,蕾梅黛絲升空,還有最後一個豬尾巴男嬰被螞蟻吃掉和荒涼的布恩迪亞家族徹底在世界上消失。那時通過對這些情形的感應,對孤獨有了這樣的一個理解,孤獨好似產生於人內心深處無法與人訴說的詭祕和羞於與人訴說的祕密,而這兩種狀態卻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你的行為,進而形成與外界難以交流或不屑交流的巨大隔閡。

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孤獨,他們倍受心靈的折磨,同時又獨自享受著那份孤獨。孤獨是什麼,也許是內心最深的祕密。孤獨是這個世界上永遠也根除不去的東西,它好似心靈的黑洞,甚至連自己都難以窺透。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孤獨,都有那麼一個時刻你不想與任何人訴說你的煎熬,在折磨中忍受著孤獨,你又喜歡躲在無人的角落默默享受著這份孤獨。

人與人之間並不是一旦遇到悲涼的心境就需要有人出來安慰,因為你體會不到他的孤獨,你那善意的勸解反而更加刺痛他孤獨的感傷,使他倍感孤獨,適宜的離開也是一種默默的關懷。也許他需要一首悲傷的樂曲,也許他需要一段文字,他需要的無非就是將他的孤獨表達出來的藝術,而這期間只有他自己明白。

孤獨希望與安靜和黑暗為伍,但人卻要面向陽光,否在會在無限的孤獨裡被黑洞吞噬。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2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名叫《波莉安娜》的書。

那是一個溫暖的故事,主人翁波莉安娜是一個積極樂觀、不會被困難打倒的女孩。她能從每一件事中找到快樂、享受快樂並傳遞快樂。她將她爸爸教會她的“高興遊戲”傳遞給了每一個為瑣事煩惱的人,使大家每時每刻都感到快樂……

看了波莉安娜的故事,我覺得自己真是自愧不如,每當我遇到困難,就會沮喪地懷疑自己的能力,自暴自棄,甚至沒有勇氣再面對後面的挑戰。我沒有像波莉安娜一樣換個角度來看待事情,因為凡事有一失,必有一得,有時換個角度就是智慧。拿楊桃為例吧,從上面看它的樣子好像是五角星,可你再換一個角度看,卻成了變成了別的形狀。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其實,遇到困難並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換個角度,你就會發現它的奇妙,因為不同的角度看問題就有不同的理解。

平時,我們總覺得我們不夠快樂,不夠幸福。但是想一想,我們有這麼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有這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我們更應該熱愛生活,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們這些00後的孩子,都是家長的掌上明珠,我們的情緒影響著家長的心情。我們應該像波莉安娜一樣做“快樂使者”,把正能量傳遞給大家。

感謝波莉安娜教會了我樂觀、積極、向上!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3

遠古人類有個好習慣,他們特別愛聽故事,所以超愛會講故事的人。誰故事講得妙,就可以不用親自去野外打獵找吃的,舒舒服服待在洞裡,其他人會奉養他,把他養得肥肥的,一天又一天,那個人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在飯前講故事,但如果哪天故事沒講好,他就會成為大家的晚餐。看《巨人的隕落》時,突然想起這個小典故來,會心一笑——要把肯大叔端上餐桌絕非易事。

從1978年他的小說處女作《風暴島》(也譯作《針眼》)一鳴驚人之後,近四十年間,他伏案寫出的20部小說,本本暢銷,沒有一部搞砸了的。從創作水準上來說,肯大叔比在國內大紅大紫的東野圭吾更穩定,尤其可貴的是,作品水準穩中有升,他真的是個非常愛惜羽毛的暢銷書作家,僅僅是每部小說出版前都要找史學家勘誤這一點,就足夠讓人肅然起敬了。讓他拿了愛倫坡獎的《風暴島》確實好看,講故事的技巧高超,總有各種讓人揪心的小高潮、小轉折,這個是肯大叔最大的優點,但不足也明顯——間諜男主角本來很冷酷、很專業,但後半部分洩了氣,各種表現失常,為什麼他運氣就突然那麼糟糕了呢?居然被一個女人兼外行結束了性命,說實話,看得不太服氣。

也可能因為我看的第一本肯•福萊特是被嚴峰老師大讚的《聖殿春秋》,起點略高。然後,不得不好好講一講《巨人的隕落》了,肯大叔最新的作品“世紀三部曲”的首部曲,美國亞馬遜四星半好評,六千多條讀者評論幾乎一邊倒地誇好看、恨不能一口氣讀完,即使打了三星的,也不忘誇一句“good story”。我第一遍看的是kindle英文原版,在晚高峰的地鐵裡,一頁頁地翻,渾然不覺自己已經坐過站了,本來應該在徐家彙下的,結果直接坐到了浦東三林,察覺過來是因為那趟地鐵終點站就是三林,廣播通知所有乘客下車,車廂裡的燈齊刷刷暗了——感覺自己瞬間穿越進了《午夜食人列車》。然後趕緊到對面,重新坐回徐家彙去,返程雖然還在看書,但比較警醒,到了徐家彙就下了,上樓換乘其他線路,順利上車,長舒一口氣,又安安心心地繼續看書,靈魂出竅前突然一耳朵聽到報站——什麼鬼啊,居然坐反了方向,南轅北轍。如果這趟地鐵繞地球一週的話,我大概可以一直坐著等它帶我繞回家。然而,並沒有。我只能再次下車上車,憂傷地提醒自己別再看書了,要專心坐地鐵……可是,忍不住。就是忍不住,想知道後面那一頁發生了什麼,忍不住好奇這麼厚的一本超級大書我可以花多久看完——非常不可思議,等意識到自己看得很快時,已經過了300多頁了。那天,原本一小時的路程,我顛來倒去,整整花了三個小時才到家。躺床上後深刻反省,覺得不能怪我,因為那段路途中,情節剛好進展到時髦的英國女伯爵茉黛和帥氣的德國軍官沃爾特,像打怪升級一樣克服重重阻礙,要在一起,一定要在一起!故事講得很高階,他們兩個人都屬於彼此生長環境中的異類。尤其是貴族大小姐茉黛,他親哥哥是英國排名第九的富豪,一家人明明處在食物鏈頂端,她卻偏偏同情被啃得渣都不剩的底層,因為身為女性,“茉黛怨恨最深的事情就是自己沒有受過教育……這就是她後來支援婦女參政的原因:她明白如果女性不能擁有投票權,那麼女孩子將永遠無法受到體面的正規教育。她經常沉思默想,琢磨女人為什麼要結婚。她們將自己一輩子束縛在苦役之中,終究能夠換來什麼?”當上述的個人覺醒,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巨集大背景下時,那種震撼,真的是一陣陣地起雞皮疙瘩。

書裡有個場景讓我印象特別深,列寧,嗯,就是那個列寧,他從狹小的火車車廂裡走出來,故事中另一個重要的虛構人物——像雷神一樣有個拖油瓶弟弟的好大哥格雷戈裡,緊跟在列寧身後,他們一小撮人,正準備去俄國鬧革命,興奮、緊張和不安都有,出站一看,呆了,廣場上烏泱泱的人,都是來迎接列寧的,格雷戈裡被震住了,歡騰的人群瞬間將他包圍,一個大遠景,渺小的個體就這樣匯入了歷史的長河,虛構和真實不分彼此。完全沒料到自己會看得這麼順暢,1000多頁的大部頭,週末從早上7點歪在床上的隨便翻翻,到中午12點多餓著肚子憋著尿仍然不肯放下書的各種欲罷不能,過癮。上一次讓我有這種感覺,是大學的時候看金庸,不管是主修課還是選修課,都要揣一本三聯出的金庸系列口袋書,偷偷摸摸地夾在課本里,頭也不抬地看整整45分鐘,又45分鐘,以及更多的45分鐘。肯•福萊特其實跟金庸很像,他在歐美出版界的地位絕不遜於金庸在中國的影響力,而且他們都是那種肚子裡裝滿真材實料但絕不以此刁難讀者尋找古怪存在感的好作家。

有些作家寫東西,會追求深刻,寫內心的痛苦和掙扎,好吧,我年少輕狂時特別愛買這樣的書,比如卡夫卡、伍爾夫、昆德拉,巴拉巴拉。他們最不好的一點就是,不帶著我們一起玩。我每次都是追著他們的屁股跑,好累。金庸爺爺不會這樣,他很和善,明明博古通今,創造了一個博大精深的武俠世界,但凡是識字的人都能在書裡看出滋味來,還可以與人分享那一點心得感悟,所以很多人愛金庸。

肯爺爺也是如此。寫作前翻閱的資料堆得比山高,把他埋在裡面都夠夠的了(我惡毒了~),可寫出來的東西,他自己說,是通俗小說。明明寫的是虛構文學,可每次都會找歷史專家來審閱書稿,確保沒有史實錯誤。對自己要求嚴苛,但從不要求他的讀者也必須具備一二三四五等條件才能看懂或喜歡他的書。

有一種好東西叫深入淺出。這個標準應該多多用來衡量我們現在的文學讀物。書是需要被閱讀的,只有被越多人閱讀,才越有可能成為一部偉大的作品。正如鞋子必須得穿上腳才有價值,一雙打腳的鞋子當然還是鞋子,但你願意承認這是一雙好鞋嗎?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4

凡爾納是個法國人,《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卻寫的是蘇格蘭人的故事。在小說裡,凡爾納不止一次流露出對“以英格蘭為主導的大英帝國”的不滿。

在小說一開始就回顧蘇格蘭的革命歷史,表達了“蘇格蘭”的獨立傾向。格蘭特船長的理想是尋找一片土地,建立一個“新蘇格蘭”,因此英格蘭政府不願去救他。所以,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才義無反顧地去救他。

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歷險中,遇到了一個在“地理課上獲得一等獎”的澳洲土著小孩,他的地理老師是英格蘭人。澳洲小土著人怎麼會把地理學得那麼好!地理學家“巴加內爾”很驚訝,於是就考了考小土著人!

結果,小土著人的地理知識讓人“捧腹大笑”,他認為澳洲屬於英國,美洲屬於英國,美國總統是英國派的總督,西班牙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法蘭西都不是國家,只是英國的省。

凡爾納通過這個幽默,諷刺英格蘭的狂妄自大。後來,還通過“巴加內爾”的嘴說出“大英帝國的殖民政策就是旨在滅絕弱小民族,在澳大利亞,這種情況尤為明顯”。

雪國讀書心得總結 篇15

為什麼查理會是最後的幸運者?看完這本書,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只有爸爸媽媽從小給予良好的教育,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自己才會收穫幸福和快樂。就像文中查理一樣,因為他參觀巧克力工廠時,從小接受的良好教育使得他遵守參觀規則,最終幸運地成為了巧克力工廠的主人。查理是幸運的,但奇蹟的發生不完全是因為幸運,而是因為查理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應該學習他的善良、他的自律,我們應該改掉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的壞習慣,不自私貪婪,不任性,遠離電腦遊戲,多讀有益的書,做一個行為規範的好少年。

《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這本書讓我懂得了過度貪心是不好的,因為你如果看不到自己已經有的東西,只想著要自己沒有的東西,那麼,你永遠都不會滿足;如果你想著你有了這些東西,樸素一點,那你將一生快樂。

其實我就擁有了很多,我有一個健全的身體;我能上學,有一些窮孩子沒錢上學;我有一輛漂亮的自行車,能騎著它跑來跑去,有一些人卻買不起自行車;我豐衣足食,有人卻連一頓飯都吃不飽;我能乘車出去長途旅行,有人卻連乘公交車的錢都付不起;我有一個好的生活環境,有些人連房子都買不起;我有好幾雙漂亮的鞋子,有些人卻買不起鞋子,只好赤裸著腳走路;我有很多書,能補充很多課外知識,有些人連一本書都沒看過……你要珍惜你擁有的東西,而不是一直索取,這樣你就會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