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精選3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51W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1

我覺得能遇到一本好書是一種緣分,並能在讀書的過程中有所感悟,與書本做一次靈魂的交流,這比看無數的書卻味同嚼蠟都來得有意義,這也是我所理解的讀書的要義之所在。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精選3篇)

朝聖的心路,人之至性通往至聖之路。走在朝聖的路上,獨自守望各自的靈魂。朝聖的路途中,孤獨是必不可少的,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孤獨的樂趣,就像書中所說的,因為在孤獨中才能與自己的靈魂相遇,孤獨中有大快樂。有靈魂獨處的能力,關係到一個人能否真正的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唯有在孤獨中,人的靈魂才能與上帝,與神祕與宇宙的無限之謎相遇。現在的社會太浮躁了,重消費重娛樂,人們往往靜不下心來與自己的靈魂對話,沒時間與好友談心,做深沉的交流,一切你光掠影,都流於表面,流於淺薄。人難得有真正孤獨的時候,而許都人卻害怕,害怕他們在孤獨中真切地面對自己,面對現實,於是選擇了逃避,選擇了虛假的熱鬧,周旋於各種應酬,漸漸地,迷失了自我。獨處需要一種勇氣,敢於直面自我的勇氣自傲與自己靈魂對話的過程中,或許會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學會獨處是一種能力的體現,真正的孤獨並非只有空虛,而是內心豐盈不需要太多外部世界的干擾。

執著是內心的一種執念,因為對心中的某個目標或理想的世界念念不忘而孜孜以求。在執著的過程中,人們用勇氣證明了自己的信仰。在面對眾多未知的情況下,仍能堅持自己的路,一心一意的走下去,箇中滋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感受。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有過執著。不要說佛門中人就沒有執著,同樣也有,從古至今,能真正做到無慾無求的又有多少呢?有人說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這話有一定道理,因為得不到,你永遠都會自己沉浸在當自己擁有的幻想中。同時執著也是一種人生態度。因為執著,所以追求,所以永不言棄。他之於人生是一種無形的推動力。但如果執著的程度超越了人的最大能力的限度時,就會變成一種可怕的東西。因為費盡心思都得不到,就會心生怨念,埋怨一切可以埋怨的,並以此作為藉口,不擇手段地去爭奪,從而使自己陷入了泥潭之中。執著也需要一個尺度,一個丈量人生的尺度。只有把握好這個尺度,才能保證自己在“平衡木”上揮灑自如。

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於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老子說:“不失其所者久。”一個人無論平凡還是偉大,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把自己喜歡做的做的盡善盡美,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有足夠的清醒去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的機會。失去也是人生的正常的現象。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來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

對於人生,對於生活,我們總會有很多感悟與感受,並能在這一次次風感悟中使自己漸入佳境,不斷的豐富和完善自己,這是我們的心路歷程,也是我們朝聖的心路。我們不一定要有宗教信仰,但我們必須有值得我們信仰的信仰,併為之付出努力,守護好我們的信仰與靈魂。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2

年前,當我徜徉在孩提時代的時候,我還依稀記得:草長鶯飛的清明時節,我的父親,總要帶我踏著佈滿荊棘的山路,祭奠我的祖先。那種感覺,在那時的我看來,總是說不清道不明,但心中懷揣那種心情卻讓人難以釋懷。

這讓我相信世界上有那麼一股力量,它無形卻暗藏能量,它讓我們披荊斬棘,勇往直前。而這種我現在知道被稱作“信仰”的力量,之前還被我當做是宗教或者類似神明的產物。周國平先生的哲學散文集《朝聖的心路》,字字珠璣,醍醐灌頂,讓我如若新生的嬰兒,方才感覺到無盡的光芒。

關於信仰,我一直偏執地認為只有形如“守望”或者“追求”的字眼才能與之相匹配,守望自由、追求光明……總是嚴肅而神聖的。我不知對錯與否,我很難否定這樣的想法,這讓我直到今日,依然堅信這個想法具有存在的價值。

任憑思緒車馬星空,我總是想起塞林格《麥田裡的守望者》中的那個主人公,他是被學校開除的中學生,玩世不恭,甚至有些憤世嫉俗,他厭惡這塵世平庸的一切。但就是這樣一個被認為一無是處的“不良青年”,卻有著偉大的理想:他想象懸崖邊有一大塊麥田,一大群孩子在麥田裡玩,而他就站在懸崖做一個守望者,專門守護著孩子防止他們掉下懸崖。主人公的理想,更是一種信仰,今日的孩子們何嘗不是在懸崖邊的麥田裡玩,麥田的有童趣和純真,懸崖下是空虛和物慾的深淵,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怎麼能夠守護人類的未來。

帕斯卡爾說:人是被廢黜的國王,否則就不會因為自己失去王位而悲哀了。周國平先生在《朝聖的心路》裡對此作出了進一步解釋:人的高貴靈魂必須擁有配得上它的精神生活。而這種精神生活,在我看來,便是我們的信仰。

有人質疑信仰存在的必要,但卻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根據柏拉圖以來西方哲學的傳統,每個人的存在都由肉身生活和靈魂生活,兩者分別對應動物性和神性。一個懷疑信仰的人,對自身就是一個懷疑。

信仰無疑使人高尚。一個有信仰的人,首先便是有所敬畏。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愛情……一個人可以不相信神,但卻不能不相信神聖。在有信仰的人心目中,總有一些東西屬於人格與尊嚴的根本,是褻瀆不得的。不論他們身在怎樣的物慾橫流中,他們始終明白,心中的神聖是不容侵犯的。

信仰還讓人感知愛和信任。周國平先生在其《在黑暗中並肩行走》一文中與思想家史懷澤產生了強烈的共鳴,文中有這樣一段話:“在最內在的精神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愛並不能消除這種孤獨,但正因為由己及人地領悟到了別人的孤獨,我們內心才會對別人充滿最誠摯的愛。”的確,我們都走在不同的人生軌跡,而正是這種信仰,讓我們感知到相互追求光明的努力,使我們相互鼓勵,相互給予愛與信任,而“不需要注視別人的臉和探視別人的心靈”。

信仰更讓我們有勇氣去面對困難。在尼采挑明“上帝死了”這個事實之後,信仰何以立足?這始終是困擾靈魂的難題。德裔美國哲學家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氣》一書中談道:有精神追求的勇氣便證明了信仰的存在。這似乎可以在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得到證實:片中男主角安迪在經過20xx年的冤獄之後,終於靠著自己的力量,獲得自由。人生是不斷救贖自己的過程。唯用筆、用心記錄人本生存狀態,或好或壞,或悲或喜。周國平先生在書中也寫道:真正的信仰不在於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別的什麼神,而在於相信人生應該有崇高的追求,有超出世俗的理想目標。

《朝聖的心路》讀後感 篇3

《憩園》是巴金先生在抗戰時期寫的較為成功的一部小說。一部小說的成功不在於他的篇幅有多大,內容有多廣泛,而在於它塑造的人物是否典型,描寫的環境是否具有代表意義,而《憩園》就做到了這點。

小說中的黎先生是一個寫小說的貧困知識分子的形象,住旅館也只是住在一個開了窗就能聞到煤臭味的房間裡,雖寫文章有所小成,但依然逃脫不了寒磣的命運。他的同學姚國棟既大學畢業又留過洋,而黎先生只讀過半年大學已經寫了六本書,而當了教授和官員的姚國棟,曾經充滿壯志凌雲的姚國棟回國幾年卻沒有寫出一本書,究其為何原因?生活在錦衣玉食,生活富足家庭中的姚國棟,雖有比姚先生優越百倍的生活條件,雖有比黎先生接受過更好的教育,但終究到頭來還沒有黎先生的成就大,實在是令人感嘆。之所以有這種結果是因為姚國棟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過著像寄生蟲一樣的生活,沉溺於物慾的享受,這些都只能讓姚國棟喪失謀生的能力,最終使其家庭走向墮落。

初讀《憩園》給我的感覺就是很“平淡”。之所以用“平淡”來形容是因為小說給讀者的故事框架就是主人公黎先生到好朋友家去當食客,換句話說就是借住。但隨著情節的發展,大大的改變了我的初衷。小說故事的發展存在兩重性,一種是必然性(姚先生兒子的夭折),另一種是偶然性(楊家小孩父親的死),而且必然性與偶然性的對比給讀者一種忠告(這是我認為的)。人物塑造方面,可謂是個性鮮明、情感豐富。

小說的第一主人公黎先生在這部小說中充當的角色是多重的:他既是好朋友姚先生家發展的見證者,又是楊家小孩的傾訴物件,而且還是楊家小孩“救”父親的熱心者。

見證者:小說故事的場面絕大多數是在好朋友姚先生家發生的 。姚先生在作者看來是一位自命不凡、手高眼低而且不善聽取別人意見的一號人物形象。他總是以為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尤其是對他兒子的教育,而他兒子最後的死,在作者看來也是他咎由自取。姚先生的夫人可以算是用來襯托姚先生的,他的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無不襯托出姚先生的自命不凡、不善聽取別人意見的醜陋性格。姚先生是靠他祖上傳下來的幾千畝地活著的,他在當時可以算是遊手好閒、靠祖宗產業活著的人,換句話說是“寄生蟲”。他靠著錢活著,而他兒子卻由於錢夭折,這似乎存在著一種必然性。

傾訴的物件:小說在一開始(就是黎先生剛搬到好友家住的時候),楊家小孩這個人物就出現了,而且每次對他描寫的筆墨都很少,給人一種摸不透的感覺。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也就是黎先生對楊家小孩每次來為了折山茶花而與僕人發生爭吵而感到奇怪時,楊家小孩向他吐露了折花的原因,也就是楊家小孩的父親楊夢痴的故事。小說故事情節的發展可謂是達到了高潮。憩園的原主人就是楊家小孩的父親,他父親由於他放蕩的行為,用小說中李老漢的話就是走錯了一步而毀了自己的一生。而他父親最後卻未能保住公館(當時只有他一個人反對賣掉公館,可是孤立無援),他對失去公館感到十分悲痛。這樣看來楊家小孩的父親在經歷這場事件之後,可以算是一位覺醒者,他十分悔恨自己以前的行為,以至於對他兒子和妻子形成愧疚感,而且到了後來他隱姓埋名也就時消失,目的就是不願再拖累他們。最後離去時,給他兒子的信上就寫到“把我當成已死的吧”。這種人性的感悟是何等的深刻,在賣掉公館時他終於懂得了他父親也就時楊家小孩的爺爺對他說過的一句話:不留德行,留財產給子孫是靠不住。好一個“不留德行,留財產給子孫是靠不住的”,相比之下的姚先生就是一位不覺醒的人,他還沒有看透世間。沒有覺醒,因為他沒有失去公館,他又怎麼知道失去的滋味呢?

熱心者:黎先生在得知楊家小孩父親的遭遇之後,可以算是十分感動而且同情的。與其說是同情楊家小孩的父親,還不如認為就是同情楊家小孩。黎先生對他超前的成熟感到吃驚,對他如此的愛父親而感動。在作者看來黎先生似乎有一種責任來幫助他“救”他父親。而楊家小孩的父親卻為了躲避他而病死在獄中,這無不使人心酸、使人心痛,而更心酸、更心痛的是他兒子楊家小孩。他父親最後的死在小說中多有暗示:小說中描寫兩個瞎子和一個瞎女人在公館旁唱著《唐明皇驚夢》以及黎先生的怪夢似乎都預示著這個悲慘結局。

小說的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給人一種“沉悶”之感。似乎故事的結局不應該是這樣,而應該是這樣:好朋友姚先生的兒子小虎被姚夫人感化了,楊家小孩的父親在黎先生和楊家小孩的幫助下得救了。可是結果都是相反的,但這樣結果在作者看來是存在一定道理的,它可以算是抗戰時期社會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