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9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1.38W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師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講授中充分課件使課堂顯得形象而生動,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力和主觀能動性,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在作業設計方面針對性也很強,分層合理得當。課堂效率很高,教學效果良好。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9篇)

通過這次聽課活動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一)注重科學探究的教學

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義務教育階段化課程的重要內容。教學中注意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出發,設計學生喜愛的活動,提倡用自制教具和低成本實驗進行探究活動,注意將課內與課外、校內與校外的探究活動結合起來,努力開發並鼓勵學生參與開發各種層次的、以小型為主的探究性課題。

(二)注重學生"動手"與"動腦"的結合

科學探究對發展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使學生將進行科學探究與學習科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全面提高科學素養。在教學中創造多種機會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在親身參與科學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感受科學過程,獲取事實證據,檢驗自己的想法和科學理論,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情感與價值觀。

(三)鼓勵每一個學生充分參與學習

教師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創造一個人人都能參與學習的環境。在這個環境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各種不同見解、技能和經驗,保護學生的創造性和好奇心,鼓勵學生對他人的觀點持合理的懷疑態度,為學生提供多種表達自己想法和開展科學探究的機會,允許學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錯誤的)觀點。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2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一本很有趣的關於物理學的書,它便是前蘇聯的雅·別萊利曼所寫的《趣味物理學》了。這本書作於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雖然這本書很老,但它很經典,讀起來更興趣盎然,如飲甘露,如食甘貽。

記得那天晚上爸爸下班回家,象寶貝似的亮出一本書,說值得一讀。我一看:《趣味物理學》,書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頁。細細一看,每一頁都有一個物理知識的講解,還有很多黑白插圖。我立刻被吸引,竟一口氣看了將近100頁。

全書大致分為19章,有的章節會專門對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每一則知識都會舉一個例子或者講一個故事,不像很多教科書那樣地只講抽象的、空洞的概念。裡面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問題:如十月的鐵路有多長?為什麼電線在冬天會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會發生什麼現象?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其中蘊含了許多物理知識:由於熱脹冷縮,鐵路夏天會比冬天長300多米,電線冬天會比夏天短200多米;由於慣性,地球如果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質都會被甩向太空……

在讀書的過程中,其中有一章尤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視覺錯覺”這一章。這一章中圖片豐富,主要為實驗圖片。比如有一幅測試錯覺的圖片,是黑格被白線分開成許多塊,結果看時發現白線的交叉點居然有灰點閃現,定睛一看,又不見了。作者還特意提到當時印這一章時,查鋅版的人居然讓人把白線交叉點上的灰點去掉,正好作者進去,跟他講明白了才避免一場誤會。

讀著這本書,我發現物理和生活息息相關。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識,讀完它,我全都瞭如指掌。但是我卻一點也不覺得它枯燥無味,反而對它愛不釋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會’讀者多少新知識,而是要幫助讀者‘認識他所知道的事物’”。

讀完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個人一旦對於一門學科發生興趣,就會加倍注意,也就能夠自覺地去深入探索與學習,在興趣的引導下所學到知識才更加“牢固”,更加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3

種子的責任是開花結果,園丁的責任是料理花園,醫生的責任是救死扶傷,老師的責任是傳道授業。作為學生,我們的責任是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做一個優秀的學生。

最近我又讀了一本叫做《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這本書。

從這本書上我瞭解到以前我所不知道的很多知識,比如為什麼過山車沒有發動機還可以跑得那麼快?為什麼我們在溜冰的時候很不容易停下來?是什麼讓星星發出閃爍的光芒?還有好多好多的問題我都可以在書裡找到答案,我問媽媽為什麼別人會知道的這麼多,而我卻不知道呢?媽媽說那是因為這些答案都是這些科學家通過無數次的研究,實驗而得來的。

現在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疑問,如果我們自己能動動腦子,動動手,也許我們自己也可以發現其中的奧祕,媽媽說,生活中處處有科學,我們要學會發現問題,還要學會積極的動腦動手去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而且還能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素養。

現在的我只是藍天下一隻正在學習飛翔的雛鷹,要想長成威武瀟灑、自由翱翔的老鷹,只有不斷嘗試,勤於探索,迎難而上。學習之路是一條荊棘之路,只有掌握技巧,有足夠的毅力和決心,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所以,我要從現在起學會多想多問多動腦子,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和科學。同學們我們一起努力吧!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暑假期間,拜讀了著名科學家、物理學奠基人艾·愛因斯坦和著名科學家利·英費爾德合著的科普名著愛因斯坦的名著周肇威先生的譯本:《物理學的進化》,感到收益菲淺,這次僅做一些零散的摘抄以及自己粗淺的感悟,希望能儘量使這些零散的摘抄多少能反映出全書的結構、思路和精神。

這本書主要介紹物理學觀念從伽利略、牛頓時代的經典理論發展到現代的場論、相對論和量子論的演變情況。其中選擇了幾個主要的轉折點來闡明經典物理學的命運和現代物理學中建立新觀念的動機,從而指引讀者怎樣去找尋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聯絡。這本書問世後,物理學有了空前的發展。它由愛因斯但和英費爾德合作寫成,前者是相對論的建立者,後者最擅長寫通俗物理書。他們設想本書的讀者是缺乏數學和物理學知識的。因而書中不引用數學公式,文字通俗,舉例淺顯,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值得我們學習和從事物理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好好讀一讀。

黑格爾有句名言說,熟悉了一門科學的歷史,也就熟悉了這門科學本身。——我記住了這句話。感覺這本書有很多值得我們閱讀和思考的價值,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 這是一本有關物理學問題的通俗讀物。作者總是從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常見的現象去著手觀察、分析問題,最後不可避免地引導到抽象、深刻的物理概念。這種“深入淺出”的寫法,我以為是本書的一大優點。

在前言中,作者寫到“這本書是你我之間的親切的交談。你也許會覺得它討厭或有趣,枯燥或激動,但是,如果本書能使你多少知道一些人類有發明能力和智力,為了更完善地瞭解、掌握物理現象的規律所進行的無窮盡的鬥爭,我們的目的便算達到了。”

“我們的目的在於用粗線條描繪出人類如何尋找觀念世界和現象世界的聯絡。我們試圖說明是什麼樣的一種動力迫使科學建立起符合於客觀實在的觀念。

關於我們所想象的讀者的特徵,曾作過很長的討論,並且處處都在替他著想。我們想象他完全缺乏物理學和數學的實際知識,但是卻具有很強的理解能力,足以彌補這些缺憾。我們認為他對物理學和哲學的觀念很感興趣,同時他對努力鑽研書中比較乏味和困難的部分很有耐性。他認識到,要理解任何一頁,必須細讀前面的每一頁。他也知道,即使是一本通俗的科學書籍,也不能像讀小說一樣去讀它。”

諸如這樣的語言很多,讓人感到分外的親切,感到可以“讀下去”,可以“讀懂物理”,這使我想到,我們平時上課時,如果也能考慮到學生的“易聽性”、“易懂性”,深入潛出,讓課堂也變成一本可讀性較強的書,是否也會贏得更多的學生呢。

(二)運用比較引人入勝的,精彩的小例子,闡述科學的真諦。書中多處在闡述道理的時候,注重激發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津津有味的讀下去,它形象的把發現科學的過程與福爾摩斯探案相對比,非常的生動。

“我們設想有一個完美的偵探故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所有重要的線索,這樣使我們不能不提出自己對事件真相的見解。如果我們仔細研究故事的構思,不等作者在書的結尾作出交代,我們就早已得到完滿的解答了。只要不是低劣的偵探故事,這個解答不會使我們落空,不但如此,它會在我們期待它的一剎那就立刻出現。

我們是不是可以把一代繼一代地在自然界的書裡不斷髮現祕密的科學家們比作讀這樣一本偵探小說的人呢?這個比喻是不確切的,並且以後得放棄它,但是,它多少有些比得恰當的地方,它應當加以擴充和修改,使更適合於識破宇宙祕密的科學企圖。

從柯南道爾寫出動人的故事以來,幾乎在所有的偵探小說裡都是這樣開始的:偵探首先蒐集他所需要的、至少也是他的問題的某一方面所需要的一切事件,這些事件往往是很奇怪的、不連貫的,並且是毫不相關的。可是這個大偵探知道這時不需要再繼續偵察了,現在只要用純粹的思維把所有蒐集起來的事件連貫起來。於是他拉拉小提琴,或者躺在安樂椅上抽抽菸,突然間,他靈機一動,這個關係找到了。他現在不僅能解釋現有的線索,而且他知道還有其他許多事件一定也已經發生。因為現在他已十分準確地知道在哪裡可以找到它,如果他願意的話,他可以出去收集他的理論的進一步的證明。

如果我們再來說一句老生常談的話,科學家讀自然之書必須由他自己來尋找答案,他不能像某些無耐性的讀者在讀偵探小說時所常做的那樣,翻到書末先去看最後的結局。在這裡,他既是讀者,又是偵探,他得找尋和解釋(哪怕是部分地)各個事件之間的聯絡。即使是為了得到這個問題部分的解決,科學家也必須蒐集漫無秩序地出現的事件,並且用創造性的想象力去理解和把它們連貫起來。

凡是讀過偵探小說的人都知道,一個錯誤的線索,往往把情節弄糊塗了,以至遲遲得不到解決。憑直覺的推理方法是不可靠約,它導致了對運動的虛假觀念,這個觀念竟然保持了很多世紀。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整個歐洲享有至高無上的威望,可能是使人們長期相信這一個直覺觀念的主要原因。”

由此也讓我想到,如果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也能夠善於如此,是不是課堂就能夠更生動起來呢。

(三)這本書很注意重大事件中不同觀點、不同思想之間的爭論,與物理學大廈的建立過程中的矛盾與波折。把讀者引到了更加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之中。物理學發展歷史,不可能脫離它賴以生存的社會和哺育過它的文化背景。

比如說書中對於伽利略對自由落體的研究,開創了研究自然規律的科學方法:抽象思維、數學推導和科學實驗相結合的歷史過程進行的詳盡的敘述。它這樣評論:“伽利略的發現以及所應用的科學的推理方法是人類思想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標誌著物理學真正的開端”等等。這些文字在高中物理教科書的閱讀材料中也曾見過,而此處再讀,倍感親切。

(四)在物理學發展史中以及重大發現的描述中,他注重質疑和提出問題的重要性,書中寫道:“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是一個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巧,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能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他創立狹義相對論來源於他從牛頓力學和電磁理論之間找到了一些矛盾,然後從這些矛盾中提出疑問,然後再深入下去找到對物質運動的認識的新的大框架,當時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他才16歲,到他26歲的時候,經歷了20xx年的思索研究,時候提出足以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程序的狹義相對論,而這個偉大的理論卻源於他當時對電動力學的絕對靜止觀點的置疑。類似地,圖靈提出人工智慧始於他對“你無法制造出一臺替你思考的機器”這一當時的常識的質疑。這也使我想到王淦昌院士,他是提出我國著名的“863”計劃的四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之一,曾於20世紀30年代留學德國。他說:“我從年輕時就敢於對前人的工作提出質疑,特別是那些與實驗不符的結果,常在我腦中打個問號。”1934年他在出席一次國際學術會議時,當時有一個叫波特的人提出他在轟擊鈹時,發現了伽瑪射線,王先生當時就覺得不可能是伽瑪射線,因為它沒有這麼強的能量,沒有這麼大的穿透力。他跟導師講,希望重新設計這個實驗,證實自己的判斷。可惜未得到支援。第二年查得威克發現這個射線是中子,因為中子和質子的質量一樣,當時不帶電所以就很難被發現。查氏因此而獲諾貝爾獎。

中國有句古話:“於不疑處有疑,方是進也。”黑格爾也說過一句話:“在相同的東西里邊,你能夠找到不同,這才是你的本事。”所以在沒有疑問的地方有人提出問題來了,這個就是進步。“真理往往誕生在100個問號之後”也是這個道理。這更使我想到,在我們的教學中,啟發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學會發現和質疑是多麼重要的啊。

(五)書中的科學推理與思考精彩無比。有人說“科學的全部就是對每天的思考加以提煉。”而愛因斯坦的推理就是讓我們真正領略到科學的真諦。比如下面的幾段文字。

“我們可以繼續應用直接的推理方法。思想的出發點仍然是伽利略的慣性定律。我們著實還可以應用這個在解決運動的難題中極有價值的線索從而推出許多結論來。

讓我們考察在平滑桌子上朝不同方向運動的兩個球。為了想象得清楚些,假定這兩個方向是相互垂直的。因為沒有任何外力,所以球的運動是絕對均勻的。再假定它們的速率也相等,即這兩個球在相同的時間間隔內經過相同的距離。但如果說這兩個球具有相同的速度是否正確呢?可以答是,也可以答否!假使兩輛汽車的速率計上都表示約64公里每小時(40英里每小時),我們通常便說它們的速率或速度相等,而不管它們是朝哪一個方向開行的。但科學必須創造自己的語言和自己的概念,供它本身使用。科學的概念最初總是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普通概念,但它們經過發展就完全不同。它們已經變換過了,並失去了普通語言中所帶有的含糊性質,從而獲得了嚴格的定義,這樣它們就能應用於科學的思維。”

“把概念加以推廣是科學上常用的辦法。推廣的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通常有很多種。但不管是哪一種推廣,都必須嚴格地滿足一個要求:假如原來的條件完備時,推廣了的概念必須化成原來的概念。

我們可以用目前所討論的例子很好地來說明這個意義。我們可以首先試著把速度、速度的改變和力等概念推廣到沿著曲線運動的情況裡去。在科學術語上,當我們講到曲線的時候,已把直線包括進去了。直線是曲線的一種特殊的、平凡的例子。因此,如果速度、速度的改變和力被引用於曲線運動,那麼它們就自發地被引用於直線運動。但是這個結果不應跟以前所得到的結果相互矛盾。如果曲線變成直線,那麼所有推廣了的概念都必須化成描述直線運動的已熟知的概念。但是要惟一地確定這個推廣,這樣一個限制是不夠的。根據這個限制來推廣一個概念,還存在很多種可能性。科學的史實指出,就是最簡單的推廣也有時成功,有時失敗。我們必須首先作一個猜測。在目前這個例子裡,很容易猜出正確的推廣方法。新的、推廣了的概念是非常成功的,它既幫助我們理解拋在空中的石子的運動,還幫助我們理解行星的運動。”

曾有人在網上討論,什麼是哲學?其實我也覺得,物理學與哲學是密不可分的。“哲學是研究一切存在之間抽象的相互關係的學科。” 哲學就是在從“為什麼”到“是什麼”的過程中產生的學問。從前是,現在是,未來仍然是。這一段路,還有好長要走。這大約就是海德格爾稱自己為“途中的思想家”的原因。 《物理學的進化》全書從頭到尾,字裡行間,無一處不瀰漫著“物理—哲學情緒”。虔誠的讀者若跟隨作者一道“探險”,即能被書中濃郁的“物理—哲學情緒”所感染;最後終會被完全浸透,完全征服。”這最後一點也是我最喜歡讀這本書的原因。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在我看來,《七堂極簡物理課》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理論物理學的科普書籍,也是一本蘊含了物理學家人文情懷的小冊子。與其他科普書籍相比,這本書只有不到100頁,但是卻涵蓋了幾乎所有20世紀物理學的重要理論。本書作者是義大利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維利,不過我認為他的寫作水平也相當高超,因為這本書並沒有那麼多晦澀難懂的語句,但是卻清清楚楚地描繪出了一幅有關物理學的美妙的畫卷。

作者寫道:“無論是欣賞藝術,還是領悟科學,我們最終得到的將是美的享受和看待世界的全新視角。”

其實我也這樣認為。並非只有藝術家在欣賞美並創造美,看起來無聊的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每一位科學工作者其實都在研究和創造美。如果你更仔細地閱讀它,它就可以激發你對物理學的濃厚興趣。作者用短短几句話就真正描繪了一個讓你不斷回想的物理學世界。

本書中並沒有太多的公式和概念,但是作者根據現實生活來清晰地解釋了這些理論,作者用它的文字告訴我們,物理學中的很多問題距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只是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的一部分。作者還並且不斷提醒著我們,宇宙的祕密遠沒有被揭示出來,說不定實際上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認為的那樣。其實,科普書籍中可能並不總是真理,但卻可以幫助我們越來越接近真理。它並不能解釋物理學中的所有內容,但是卻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契機。

《三體》裡有一段描寫螞蟻的話,螞蟻在墓碑上凹陷的文字裡爬行,迴圈往復,自以為正在探索一條偉大的未知之路。雖然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久,但我們知道的遠比不知道的要少的多得多,人類在歷史的長河中蹣跚而行,而這歷史的長河也不過是宇宙尺度下的一粒塵土。但是我們依然要保持一顆好奇心,去探索,去發現,那深藏在宇宙中的美好的祕密正在等著我們呢。

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好奇,永遠充滿詩意。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物理知識,有些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就將這些知識告訴了我們,它從溜冰鞋到足球,從珀爾修斯到富蘭克林,講述了物理的魅力。

每當我們穿著溜冰鞋溜冰時,總會為了小巷裡突然竄出的一隻小貓摔一跤,可為什麼我們拼命想停下來時,總是停不下來呢?這就是讓你保持原來運動狀態的慣性定律。每當你媽媽看見廚房裡的蟑螂時,總是急追上去拍打,卻怎麼也追不上,這時為什麼呢?這就是讓物體前進的動力和阻礙它前進的摩擦力的加速度定律。每當我們吹氣球時,氣球裡的空氣越來越多,氣球也越吹越大,一不小心,氣球就從手中逃跑了,氣球為什麼會飛走呢?這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定律。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的十萬個為什麼,但是它就能以趣味的方法來解答我們的疑團。

小時候,我們看見地鐵鐵軌上的裂縫,總會覺得這鐵軌斷裂了,開不了了,會很危險,一定要爸爸媽媽給出一個解釋再上火車,不然又吵又鬧。可如今,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告訴了我們答案,每年的夏天烈日炎炎,金屬會熱脹冷縮,而這些裂縫就是為了防止火車鐵軌膨脹而彎曲設計的,這就是熱膨脹原理,我們以前的擔心都是多餘的。熱膨脹原理不僅體現在鐵軌上,還體現在電線上,每到夏天,電線總會下垂,這就是因為熱氣把電線膨脹了,變長了,這也是熱膨脹原理的運用。

世界上最軟最軟的物理書告訴了我們許多道理,也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知識,還結合了生活實際,只可惜我看完了全書還不知道它為什麼叫最軟最軟的物理書。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7

《物理學》是亞里士多德主要著作之一,思想綿密,風格古樸,不逞辭藻。譯者為了儲存這種特點,採取了直譯的原則。於不易明白的地方適當加了一些註釋。這樣一來,只要細心讀去是可以讀懂的。

《物理學》是一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著作。那個時候古代希臘的哲學雖已經過了二百多年的發展,內容已很豐富,但要寫一本像《物理學》這樣全面的論著還是有困難的。困難之一在於,那個時候哲學和自然科學(當時是不分的)畢竟還很幼稚,希臘文中還沒有足夠的現成的哲學術語。因此,亞里士多德不得不在《物理學》中使用了一些不精確的日常生活用語表達複雜的學術概念,例如用“是”(τó őν)表示“存在”、“實體”,用“自己”(το αủτó)表示“本質”,用“因自己”(иαθ`αủτó)表示“因本質”,用“時間”(ó χρóνος)和“現在”(το νũν)分別表示時間的延續段和劃分點。甚至用謎語般的手勢語言έν ŵ表示運動變化的內容。此外,亞里士多德採用前人的一些術語,如αί άρχαί(開始、本原)和τα αίτια(原因)這些詞兒來概括物質、形式、目的和推動力四者,仔細推敲起來也未必妥帖。

當初作者寫作的這種困難今天成了譯者翻譯的困難了。怎麼辦?對兩種情況我作了不同的處理。(一)隨著哲學、邏輯學、語言學等有關學科的發展,後世出現了相當的術語的,我們對兩者的內涵進行了仔細的比較和推敲,凡能證明是一個東西的,我們便用了後世的術語翻譯它們了。屬於這一類的,除了上述“實體”、“存在”、“本質”等外,還有如,將τó συμβεβηиóς(附隨者)譯為“偶性”,иατα συμβεβηиóς譯為“因偶性”,等等。(二)當初亞里士多德當作術語,但後來在哲學上沒有形成重要概念,因而沒有再出現相當的術語,也就是說從術語的隊伍裡消失了的。對於《物理學》的這些術語我雖然經過努力想盡可能將它們譯得像個術語一些,但是其中譯者自己就滿意的不多。如τó μεταξύ譯為“間介”,τó иινείσθαι譯為“運動著”,το άμα譯為“在一起”等等,簡直不像術語。然而,於無可奈何之餘也只好先公之於眾,求得大家指教了。

這個中譯本系從勒布古典叢書(紐約版)希臘文原文直接譯出。勒布古典叢書本附有佛朗西斯·科福德(Francis ford)的英文譯文,本意便於人們對照閱讀,然而這位英譯者片面追求英文字身的形式完美,因辭害意的地方很多,我不大參考它。在我對初稿進行修改時,郭斌和老師指點參考羅斯(Ross)主編的亞里士多德全集英譯本。我找到了它的1930年牛津版。這個本子比較接近原文。希臘文分詞和動詞不定式用意是比較難把握的,這個英文譯本在處理這些難點上對我有不少啟發。

在本書翻譯過程中郭斌和老師除了不斷給予熱情鼓勵而外,還具體幫助解決了不少希臘文方面的疑難,最後又全篇校讀一過,在此對他表示難忘的謝意。全稿譯成後,曾請汪子嵩同志根據英譯本進行校閱,並此致謝。還要感謝陳兆福同志,他願意把自己編成的《亞里士多德生平和著作年表》附在這本書後,為它增光。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8

我要把人生變成科學的夢,然後再把夢變成現實。——居里夫人

科學的世界比海洋還要深邃;比天空還要遼闊;比宇宙還要莫測。但我們不正是為了解開我們的好奇心,滿足我們的求知慾才在科學的道路上探索。

當初的居里夫人為了一心一意地鑽研學習竟然從她的姐姐家搬出來遷入距離學校近點的房屋的閣樓上,沒人會知道她是如何度過這一段艱苦的時光,並且獲得巴黎大學的數學和物理學位,難道僅僅是通過窗戶進來的一點點光亮?但這些還不是最為艱苦的:為了向世人證明鐳的存在,她和居里先生在一個破漏的棚屋歷經4年,終於從7噸瀝青中提煉出0.1克的純淨的氯化鐳。在這之後記者和聘書隨著榮譽而來,但他們一直堅守著一個信念:無論發生什麼事,即使一個人成了沒有靈魂的身體,他都應該照常工作。居里夫人為世界做出的貢獻還遠遠不止於此,她還把自己的希望寄託在下一代,她的女兒也在這個領域上做出了偉大的貢獻。一個科學家為了自己所追求目標而不懈前進,不應該是我們每個人所學習的榜樣嗎?我們也應該為自己的未來所奮鬥嗎?

在求知的道路上我們不僅需要堅持更需要勇於提出質疑。伽利略就是我們的榜樣:他經過自己的實驗否定了當時被人們所尊敬的亞里士多德的言論,他向世界鄭重的提出了自己的言論並將在比薩斜塔做出實驗。一時間言論紛紛。有人說,他這個落體實驗給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致命一擊,由此批駁了亞里士多德的落體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說法,得出落體加速度與其重量無關的科學結論;得到同時落地的結果;甚至有人說他是用槍彈做實驗的。但在這之後的實驗上引起了教會的注意,他們本來是準備好好地嘲諷一下伽利略,為他們震懾一下其他的反教主義,但是最後反而是自討苦吃。

在科學的道路上我們才是藉助《我們愛科學》來為我們將來的道路上做好鋪墊,讓我們一起加油吧!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9

今年暑假,讀了《把一切獻給黨》,我為吳運鐸的這種堅強意志而感動,為他的遭遇而感到心酸。他的精神我,我從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發。

吳運鐸在戰場上殺敵、曾經三次身負重傷,留下了傷口百餘處,左眼失去、左手、右腿致殘,經過二十多處的手術,身上仍有幾十片彈片沒取出。這就是所謂的奇蹟,這就是信念的支撐。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組建工廠,為抗日前提供支彈藥。不幸的事發生了,導火裝置受到碰撞,引起爆炸,吳運鐸的手指被炸掉四個,他終於出院了,又堅持著投入到槍榴彈的試驗中,他堅持著“一個人知道為什麼冒險,他就會投入到這項冒險的工作中去,後退一點,心裡都會覺得不好受。現在,我們的民族正在火中燃燒,我們要在火中鍛鍊我們的意志。為民族赴湯蹈火,得到永生。”這是一個重大的試驗,是一次更危險的試驗,槍榴彈發爆炸,將吳運鐸左膝蓋炸了一個碗口大的血口,膝蓋骨被掀開,他再一次住進了醫院。1953年,他寫了一篇自傳體小說《把一切獻給黨》以感人至深的事蹟實踐了自己的誓言:“把我們的力量、智慧、生命、我們的一切,都交給祖國、人民、黨!”

我從中體會到了吳運鐸的堅強和勇敢!他刻苦頑強的精神,實在令我感動!從他身上,我懂得了什麼叫“把一切獻給黨”,它是有具體和實在內容的!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堅持“把一切獻給黨”這個偉大的信念,每一箇中國共產黨黨員都是黨的兒女,是黨的哺育和培養造就了他們,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勝利,每一個前進,都離不開黨的關懷、培養和支援、鼓勵。

我們現在的國小生,過著幸福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怕吃苦,沒有目標,什麼都怕學,將來能為祖國做什麼貢獻。作為一名國小生,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習革命者和建設者們的崇高精神,並以他們為榜樣和動力,努力學習,回報家長、老師和社會,做一個有用的人。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讀書心得體會

讀完了羊皮卷,看完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我終於明白;為什麼美國人推選總統時首先要求被選舉人是否做過推銷員。

讀完了羊皮卷,看完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為了什麼?做一匹狼,做一匹曠野裡奔嘯的狼,有激情、有目標,隨時準備出擊的狼。

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

失敗不再是我奮鬥的代價。它和痛苦都將從我的生命中消失。如果失敗和痛苦是難忍的火焰的話,我就是滔滔江水;如果他們是這洶湧澎湃的浪濤的話,我就要做堅固的土地,永遠把水攔住,吸收掉。我不再像過去一樣接受他們。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敗的陰影,步入富足、健康、快樂的樂園,這些都是羊皮卷給我的,遠遠超出了我自己曾經期待的。

經驗是很重要。我沒有經驗,也許這是我的優勢。我要培養出自己的原則,符合社會的個性原則。適應、個性、和而不同,我要做一個這樣的人。

追求成功,做一匹呼嘯的狼,什麼是成功?成功就是達成自己的預期目標,每個人的目標期許不一樣,但是社會的期待是一致的,活在世上,就要服從社會。當被社會磨得體無完膚時,為什麼不轉過來呢?不能改變社會,就改變自己,去適應這個社會。

一、活著,因為有愛

看完《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我最大的感動是海菲沒有因為從事世俗的與錢打交道的人而變得勢利,相反,他是一個充滿熱情、充滿愛的人。我現在才開始領悟:活著,因為有愛。愛自己,愛別人,愛不是一種做作,不是一種掩飾,不是一種為了愛而去的愛,愛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是內心的原始衝動,是生活的最低,也是最高境界。

活著,正因為有愛,所以才真正地活著。無論是從事什麼行業,唯一不可缺少地素質就是愛。做為一個推銷員,海菲並沒有把金錢看作唯一,也不是至高利益,當他把用來開拓自己前程的第一件長袍給了那個嬰兒的時候,他的內心是痛苦的,但更是甜蜜的,沒有絲毫的後悔,儘管他不甘心自己永遠做一個喂駱駝的髒小子,他知道,他做了一件值得的事情。

幸虧柏薩羅沒有責怪他,反而還為他高興,我才徹底地體會到,任何人都心裡充滿了愛,我寧願柏薩羅也真正地為他高興,而不是為了安慰他,事實就是如此。

上天也是希望愛滿人間的,不然怎麼會安排最亮的那顆星星一直跟著海菲呢?而且還照在他的帳篷上一整夜。

這個故事給我一個很好的透視,無論在哪裡,無論什麼身份,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永遠都不要忘記一點:自己永遠是個人,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是一個人,就要做得像個人,就要有愛。

也許有人覺得狼是沒有愛的,如果真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不然,狼怎麼會愛上羊呢?狼不是絕情動物,狼是一種狀態,一種對生活極度充滿愛的狀態,當然這不是動物園裡的狼,而是曠野裡奔嘯的狼。

二、工作,為了價值

扉頁上的話給我震動:謹以此書獻給所有尋找人生價值的人們。工作為了什麼,工作的動力從哪裡來,是什麼力量使我們堅持下去?價值,為了尋求自身的價值。

原以為,從學校出來,從部隊出來,跨入社會有個工作,能養活自己,掙點錢,孝順父母,不錯,這也是一種價值觀念,大多數的人都是這種想法,為了生存去苦苦掙錢,到頭來發現自己頭破血流,活得很悲慘,還是在生存線上掙扎。縱觀那些做事業的人,從來不去在乎錢的多寡,到頭來卻錢財滿貫,難道是命運?或許巧合?都不是,關鍵是那些為了錢去工作的人,途中發現艱辛的時候,就是沒有錢的時候,孤苦難奈,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半途而廢了,因此也就一直徘徊不前了。而那些為了做事業而奮鬥的人,在遇到困境挫折的時候,恰好就是最有激情的時候,怎麼可能放棄呢?事業成功了,金錢都是附屬品了,那只是隨之而來的附加值。

“豬也有夢想,豬夢想天下的人都信基督教,希望人類不要在豬圈門上柵欄杆。”人活著就應該有夢想,夢想並不空虛、空洞,夢想的另一端,就是自己的價值歸屬點。在實現夢想的旅途中,價值也就逐漸顯現了,人生有沒有成功與失敗呢?我還是覺得沒有,能夠按照自己的夢想走,一步一步過來,即使在別人看來失敗了,我也覺得問心無愧,成功沒有定論,失敗也只是一種觀點罷了,關鍵是要自己能夠正確判斷,不偏離社會中心,不損害他人利益。

自己的人生價值實現了,就是成功。努力工作吧,不要再思前想後,不要再左顧右盼,為了實現自己的價值,加油吧。

三、偉大,源於不懈追求

《世界上最偉大的推銷員》告訴我:偉大,是追求的結果,更是堅持的結果。三分鐘熱度是成就不了事業的,沒有什麼容易的事。沒有唾手可得的成功。沒有一天的事業。沒有不可能的成功,只有不敢於的堅持。堅持就是勝利,可是就是堅持卻是那麼艱難。堅持,可以摧垮一個人,也可以成就一個人。自古就有一個成語,功敗垂成,所以,不能堅持到成功不是一個個別現象,而是普遍的,但是,堅持到成功也是普遍的,不是個別的。堅持,持續,現在也真正明白了老大把郵箱密碼設為“堅持”的良苦用心。

堅持,才是硬道理。

作為一個推銷員,生活是活潑的,卻也是艱辛的。我也知道了,將來的工作不是輕鬆的,推銷是世界上最孤獨的行業,是的,當眼睜睜看著太陽落山,遠離親友,無處藏身,看著別人閤家歡聚,共享天倫,自己卻別無選擇,只能穿越萬家燈火,匆匆趕路。世界上沒有比這些更能讓人觸景生情,心碎意沉了。當工作的時候,卻想起了家,那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我還沒有那麼真切地體會到。

為了生命的價值,堅持吧。

一時的成功不難,也許還可以附帶運氣的成分,但是長久的成功,或許叫做偉大,是沒有運氣成分的。奧格?曼狄諾說,決心成功,就不會失敗,是的,可是背後還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是否能否堅持到底,如果連堅持到成功的決心都沒有,又怎麼可能不會失敗呢。

我渴望成功,我渴望成就偉大,我希望自己的一生不要在平庸中度過,正因為如此,堅持吧,堅持就是通向成功的橋樑,到達彼岸方可成就偉大。

當我合上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最偉大的推銷員不是多麼的擁有銷售技巧,而是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一顆充滿智慧的心,擁有優良的道德準則,擁有成功的人生信仰,誠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偉大源於對生命價值的不懈追求,實現自己所擁有的夢想的人生才是完美人生。

為何成就這樣的偉大,為何能夠堅持到底,做一匹曠野裡奔嘯的狼,充滿激情,一直在路上奮力追尋,高速奔跑,卻惟獨沒有忘記思考,充滿智慧。

在這樣一個時刻在變化的時代,惟有睿智地奔跑的狼才能獲勝,做一匹狂而不妄的野狼。

奔跑吧,迎著朝陽。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今天,我讀了法國著名文學家凡爾納寫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裡》。這本書講述的是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康塞爾掉進海里,而且幸運地登上了潛水艇。那是一天夜晚,阿龍納斯被邀請去美國,途中,阿龍納斯乘坐的驅逐艦被一隻“獨角鯨”給撞翻,阿龍納斯教授醒來之後,發現自己躺在一艘不為人知的潛水艇鸚鵡號上,這艘潛水艇與世隔絕,潛水艇的船長尼摩為了不讓世人知道,不讓阿龍納斯教授離開潛水艇。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僕人為人真誠,便什麼也沒說就答應了,跟著尼摩船長周遊了世界四大洋。最後,阿龍納斯教授因為那時的環境,從而分期僥倖逃出了潛水艇。

讀完了這本名著,我深有感觸。我最佩服阿龍納斯教授那種誠懇待人的精神;佩服康塞爾那種對待主人禮貌、誠實的性格,無論什麼事都是他搶先幫主人做的。故事中阿龍納斯教授跌入海中,康塞爾也緊跟著跳入海中,冒著生命危險救自己的主人;還佩服尼摩船長的那種勇敢的精神,他在關鍵的時刻去幫助教授。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海底兩萬裡》的作者也是巧奪天工。當時他們的科技還沒有這麼發達,作者卻想出了這麼一部科幻小說。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喚醒內心的巨人》讀書心得體會

看完了世界潛能開發大師安東尼·羅賓的《喚醒心中的巨人》後, 終於明白了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無外乎兩個目的:逃避痛苦和追求快樂。而逃避痛苦的力量往往比追求快樂的力量更大,比如說人在什麼時候跑的是最快的?如果給你一百萬讓你跑得話,我想你一定會竭盡全力,但是你仍然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潛力,然而如果你身後有一隻老虎在追你的話,我想你一定會跑得比世界上最棒的運動員都要快!這就是逃避痛苦的力量,這種力量比追求快樂的力量大幾千幾萬倍!

在這本書中與這位大師共享那獨到而又強大的課程,用來喚醒心中蟄伏的巨人。他是公認的控制心理變化的專家,在本書中,他提供了一個基礎的循序漸進的課程,通過富於靈感和樂趣的軼事、例子和一步步紮實的策略,組成一個控制情緒和財政困難並獲得巨人般燦爛生活的程式,用來幫助我們發現自己的真實目的,並控制自己的生活,激發自己控制命運的能力。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到底能夠幹什麼,而他們的生活都是被別人安排好了的,對於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來說,大多數都是從國小一直讀到大學,然後出去找一份工作,然後結婚生子,然後繼續讓他們的後代和他們一樣,過著一樣的生活,他們的生活從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父母安排的好好的,他們只需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就行了,他們也不願意花時間去思考自己究竟能夠幹什麼或者自己究竟喜歡做什麼。很多人看到別人能夠成功更多的是羨慕,卻不願意從深層次去思考它能夠成功的原因,如果身邊有一個人說他自己以後一定會更強,招來的肯定是一片嘲笑,有一天那個曾經被人嘲笑過的人忽然發達了,旁人也只會用“他運氣好”“他人脈廣”等一系列理由來麻痺自己,那樣的人是可悲的,因為他們永遠活在別人的光環之下,感覺不到成功的快樂。如果我說: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比爾·蓋茨那樣的優秀企業家,也可能成為希特勒那樣的納粹頭子,一定會有很多人說我是神經病。但是你不能否認一個事實:那就是你身上具備成為一切人的特質,包括比爾·蓋茨,希特勒﹑馬雲﹑陳安之,甚至是馬加爵。關鍵是很多人都不能夠正確地運用,一切品質早就已經存在於你的潛意識中,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夠運用他們。

《吸引力法則》中說到每個人所追求的東西無非就是三樣:愛,健康和財富。在這三樣東西里,我認為其實只要你擁有了愛,你就擁有了全世界!我想一個企業如果每天只想著怎樣去賺錢,卻從來不考慮自己能夠為社會做些什麼,那個企業一定活不了多長時間!

再拿我最佩服的一位企業家來說,阿里巴巴總裁馬雲說過要做一個能夠活120xx年的企業,為什麼它能夠有這麼大的口氣?我想這和他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理念有關 。一直以來,無論是阿里巴巴,淘寶,始終把顧客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包括我一直不能夠理解馬雲作的淘寶網是如何盈利的,因為淘寶是一個免費的電子商務的平臺,而且馬雲承諾在未來三年淘寶仍將免費,我想,這就是一個企業家的胸懷!而且淘寶所做的東西必須要經過馬雲的親自稽核,馬雲說自己現在對網際網路的運用仍然停留在收發郵件和瀏覽頁面上,就是這樣一個對網際網路一竅不通的人卻能夠團結一大幫人和他一起締造了一個網際網路的神話!

福特說“你認為你能或是不能,你都是對的。”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且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我認為你想不成功都很難!而很多人總是很容易被別人所影響,被環境所影響,我想環境不過是人們為自己的懶惰和消極找的藉口!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仲夏夜”給人第一感覺就是有些曖昧氣息抑或是透露著浪漫和飄渺感覺的詞彙。去網上查,關於仲夏是指夏季的第二個月,因為處在夏季之中,所以稱仲夏。而仲夏夜就是農曆五月的一個晚上,今年的6月4號晚即是仲夏之夜。

莎士比亞有諸多的作品,之所以選擇《仲夏夜之夢》這部喜劇只是源於一些情結。簡簡單單的情結就能決定很多的東西。仲夏夜很簡單,簡單的人物,簡單的對白,簡單的快樂,簡單的幽默。以個人的看法,只是將仲夏夜看作一部滑稽又可笑,溫暖又甜蜜的戲劇。並且,只有將《仲夏夜之夢》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時,它那些在托斯卡納的迷人景色,山花爛漫,精靈出沒的神祕森林,獨特的場景佈置,它的精彩才是劇本中所無法比擬,並且讓人能感同身受融入的作品。

在第一場戲中,首先進入的就是社會,家族權勢高壓下的場景,如果不遵循父令則有權自行判處女兒死刑。給人初印象便是壓抑和悲劇色彩的襲入。然而,隨著劇情的逐漸遞進,隨著場景的轉換,情節愈加有趣,心情愈加放開,整部戲的氣氛也轉變得輕鬆,“亂點鴛鴦譜”的故事,小鬧劇,精靈們的嬉戲,莎士比亞難得的一部喜劇混合這神奇般童話味的角色和故事,不得不讓人輕鬆又快樂。最精彩之處莫過於第三幕,因為就在第三幕,矛盾開始展現,在眼中滴入魔液的Lysander睜眼看到的第一個人是Helena,Helena吃驚於Lysander居然愛上自己。Lysander說:“我一點也不愛她,對我而言,她只是只烏鴉,而你是隻白鴿”從這裡開始,戲劇開始有所起伏,魔液所起到的作用達到荒誕可笑的目的:精靈皇后愛上了一頭驢,原本彼此相愛的2對情人到錯綜複雜的關係,Hermia與Helena從好朋友到相互不理解,這一切在最終有了圓滿結局後就真的像是夏夜裡的一場夢,讓人無法去信服。

劇本名之所以叫做為“夢”也就是因為劇情的發展太過於奇幻與迷亂。從4個青年彼此相愛,到相互間複雜的痴戀以及彼此間仇恨的出現。再到仙后愛上蠢笨的小驢。自從“魔汁”這個奇特的東西出現後,整個故事就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魔汁”的神力讓人覺得太像夢境,後來又按著仙王的旨意,魔力又得以解除、情人終成眷屬、仙人和好如初,仙界、人間復歸太平。強烈的幻想融入戲劇性的情節,這些亂七八糟的變化到最後又化成平靜又美滿的大好結局。整部戲劇至始至終就猶如夢境般縈繞在人心頭,在劇末,Puck的確也說了:如果任何人為這篇小精靈惡作劇的故事而生氣的話,那就把它當作睡覺時的奇幻夢境吧!同時我希望沒有人會對這一個美麗且無害的仲夏夜之夢仍然生著氣。的確,雖然都是精靈在從中搗鬼,有點荒誕有點可笑有點無奈。但是就是因為這樣一場夢幻般的惡作劇,成就了完滿的愛情,在好事多磨的路上。《仲夏夜之夢》卻磨得很快樂很輕鬆,最後以一場盛大的歡歌舞會結束。當然,書中諸如小仙們與織工之間的“調侃”以及穿插在書中的滑稽戲劇等,無一不是幻想、詩意與機敏的結晶,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往返。最幻不過夢,最美不過情。正如生活一樣,愛是悲劇,也是喜劇,是夢與情的遇合。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我們說書法是有生命的藝術形式,就是從書法有骨力的支撐和舞動的表現這兩個層面來說的。這裡是一篇書法藝術與中國哲學精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吧!書法藝術充滿著哲學內涵,哲學意義在書法藝術中得到了最簡潔明瞭而又充分的展示。書法是哲學的藝術,哲學是書法藝術的靈魂。

立基於儒家世界觀的書法家,在進行書法創作之時,會自覺追求那種能蘊含天地大美的莊嚴、磅礴、中和、輝煌、華貴的書法風格,譬如顏真卿的書法,穩健、雍容、雄渾、端莊、陽剛,充滿蓬勃的生命力量;立基於道家自然觀的書法家,他們在進行書法藝術創作之時,會把自然精神與個體精神結合成一個整體,一旦捉毫揮翰,便能令書法風格自由舒展,使書法能夠“任自然”,表現出“自然之妙有”之態,譬如王羲之、楊凝式等人的書法瀟灑飄逸,即是如此;儘管是被世人看作是主張清心寡慾,靜心修為的佛學也能體現出生命精神,佛能體驗人間疾苦,觀照世間萬物,禪宗教授人們通過修行或頓悟,體悟生命之“悲”,從而進入彼岸的形上世界之“欣”,近代弘一法師書法是典型代表。儒道釋三家為中國思想之主流,三家哲學之精要都具有豐富的生命精神,受此影響下的中國書法藝術也能體現出強勁的生命精神。

如果說中國哲學精神是“道”,中國書法藝術是“藝”的話,那麼中國哲學就是“生命本身”體悟“道”的節奏。“道”尤表象於“藝”。燦爛的“藝”賦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給予“藝”以深度和靈魂。“藝”對“道”的生命體驗也主要是通過“骨”與“舞”表現出來的。

一、從“骨”談生命

眾所周知,筆墨是中國書法的一個重要特點。筆有筆力。衛夫人說:“點如墜石”,即一個點要凝聚了過去的運動的力量。這種力量是書法家內心的表現,但並非是劍拔弩張,而是既有力,又秀氣,這就叫做“骨”。“骨”就是筆墨落紙有力、突出,從內部發揮一種力量,雖不講透視,卻可以有立體感,對我們產生一種感動力量。

“骨”之所以能稱為美,成為書法史上極其重要的範疇,就是因為透過“骨”能體味到中國哲學的生命精神,而生命之力量就美。

“骨”不但使用於中國書畫理論中(如顧愷之《魏晉勝流畫贊》,幾乎對每一個人的批評都要提到“骨”字),而且也使用於文學批評中(如《文心雕龍》有《風骨》篇)。“骨”是生命和行動的支撐點(引申到精神方面,就是有氣節,有骨頭,站得住),是表現一種堅定的力量,表現形象內部的堅固的組織。因此“骨”也就反映了書法家主觀的感覺、感受,表現了書法家主觀的情感態度。書法家創作一幅書法藝術作品,就有褒貶,有愛憎,有評價。書法家一下筆就是判斷。

在古代,中國人受天人感應的思想影響較為嚴重,書家們認為字也要同人一樣。人具有血肉與筋骨,字也要有血肉和筋骨,筋骨是人身體的支柱,因此,字也要有筋骨作為支撐。這也暗合《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思想。因此中國書法講究“骨法用筆”。

所謂“骨法用筆”就是“骨”的表現要依賴於“用筆”。張彥遠說:“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於用筆。”(《歷代名畫記》)這裡講到“骨氣”和“用筆”的關係。為什麼“用筆”這麼重要?這要考慮到中國書法的“筆”的特點。中國書法用毛筆。毛筆軟而具有彈性,筆頭中心有一簇長且尖的主毫,主毫周圍包裹著短一些的副毫,這樣製作的毛筆,筆頭中間便於含墨,筆鋒在點畫中行動時,墨水會隨著它所行動的地方順著尖頭流注下去。這裡,主毫是“骨”,名之為“柱”,副毫為“肉”,名之為“被”。以“柱”立“骨”,以“被”豐“肉”,圓柱形的工具成就了書法線條的立體感。中鋒用筆寫出來的字就具有立體感。如果將這樣的字揹著陽光一照,就會引起“骨”的感覺。這也是我們在前面提到的中國書法以中鋒用筆為根本之法的原因。中鋒用筆使字產生“骨感”,“骨感”是“力”的體現,“力”就蘊含著生命之美。

“天之大德曰生。”生生不息,骨力剛強,此乃“天之大德”。書法藝術之骨力,正是這種生命精神的體現。

“骨力”是中國書法藝術的範疇。在書法創作時,要求書法家將“骨”與“力”結合起來,用“力”表現“骨”。中國自古就有對“力之美”的追求。所謂“力透紙背”,“筆力能扛鼎”,‘筆底金剛杵”等等說法,稱為對書法用筆之美的最好贊同。因此,表現“骨”的“力”與“美”經常被看做是不可分離的。“力”的表現之所以能成為美,在於美作為人的自我創作,或自我實現,是同生命運動及其力量的表現分不開的。生命如停止運動,失去了生動活潑的力量,這就是生命的衰頹和死亡,是人自身存在的否定。相反,生命力的充沛,它的不可遏止的力量的表現,則正好是人的生命的自強不息的表現,因而也就是對人的存在的一種感性現實的肯定。所以,凡是生命力不受壓制,不屈服於外界力量的自由的表現,都能引起我們的美感。中國近代史就是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追求民族獨立自強的奮鬥史,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書寫了中國近代史這一壯麗的詩篇,正是中國哲學生命精神的體現。同樣,中國書法藝術幾千年來熟練地掌握了中鋒用筆的技巧和旨趣,在書法創作之時體現出來的骨力,也正是中國哲學生命精神的體現。

《易傳》所謂“天之大德曰生”這一命題,深刻地蘊含著中國古代重視個體生命的人本主義思想,把自然看作是生命的源泉,同人的生命保持和發展處在和諧統一之中,長遠地影響中國古代關於美的觀念,把生命力的強大的表現看作是同美不能分離的東西。這是一種健全而積極的生命精神的體現,它使得幾千年來中國書法極少有否定個體生命的悲觀主義思想。書法作為一種高度自由的線的藝術,它的美恰好同力的表現有著最為密切而直接可見的關係。正因為這樣,書法藝術所體現出來的“骨”感稟賦著深刻的生命精神,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

可以說書法藝術的骨感生命性是一種靜態的,是力的莊嚴,然而,正如人體骨骼一樣,僅一塊骨頭是靜的,而骨與骨相連結成為一個有機整體之後,飾之以血肉肌膚,這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活人能動、能舞。書法的筆畫相連,尤其成之於行草書,其舞動之美就更靈活了。

二、“舞”——《草書勢》對生命運動的表現

應該知道,中國藝術的共同特徵莫過於對意境的追求。中國藝術意境的創成,既須得屈原的纏綿悱惻,又須得莊子的超曠空靈。纏綿悱惻才能一往情深,深入萬物的核心,所謂“得其懷中”。超曠空靈,才能如鏡中花,水中月,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所謂“超以象外”。尤其是“舞”,這最高的韻律、節奏、秩序、理性,同時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動、力、熱情,它不僅是一切藝術表現的究竟狀態,且是宇宙創化過程的象徵。書法家在這時失落自己於造化的核心,沉冥入神,“窮無妙於意表,合神變乎天機”。“是有真宰,與之浮沉”,從深不可測的玄冥的體驗中升化而出,形神如空,行氣如虹。在這是隻有“舞”這最緊密的律法和最熱烈的旋動,能使這深不可測的玄冥境界具象化,肉身化。

行草書因其舞動的結字方式,經常難以被人品識。然而正是這種舞動的書體,卻造就了書法藝術的至高形式,達到了動與美的完美統一。如果我們認為行草書難以被讀懂,那麼大多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它雜亂無章,得其劃者不得其形,得其形者難懂其意。實際上,這正是我們的拙見。氣勢,行草書也有其鮮明的章法,只是我們少有耳聞罷了。行草書雖然講求舞動,但是舞動之中自有韻律和節奏,拋開韻律和節奏的行草書才是雜亂的,無章法的,有強烈的韻律和節奏的行草書才是審美的,藝術的。正因為具有了韻律和節奏的舞動性,行草書才承載了生命的意義。

行草書所能體現的生命性早在東漢就為書法家崔瑗所闡述。崔瑗是漢代的大書法家,最善草書。崔瑗以杜度為師,書法史上常以崔杜並稱。其後張芝又直接取法於崔杜,作出了新的創造成為漢代草書的集大成者,被稱為“草聖”。

《草書勢》作為崔瑗的重要書法理論作品,是流傳至今最早討論書法藝術的一篇文章。它不但講了書法的起源和草書的產生,而且從對草書的形象感受出發講了草書藝術的特點。這一特點在我看來就是草書舞動的生命性。

“書契之興,始自頡皇;寫彼鳥跡,以定文章。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政之多權。官事荒蕪,勦其墨翰;惟多佐隸,舊字是刪。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兼功並用,愛日省力;純儉之變,豈必古式。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中規。抑左揚右,望之若欹。獸跂鳥跱,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或黜點染,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畜怒怫鬱,放逸後奇。或凌邃惴慄,若據高臨危,旁點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絕筆收勢,餘綖糾結;若山蜂施毒,看隙緣巇;騰蛇赴穴,頭沒尾垂。是故遠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幾微要妙,臨時從宜。略舉大較,彷彿若斯。”

雖然僅僅二百二十五言,但無不體現著草書的生命精神。崔瑗的《草書勢》雖少有對筆法結字的闡述,但對草書之形象表述實在精彩。《草書勢》在對草書藝術的形象感受的描寫中突出了草書藝術所具有的一個重要特點,那就是對事物、生命的運動的表現。它用來形容草書給人的美的感受的種種事物,如“騰蛇赴穴”,“注岸崩涯”等等,都充滿了強烈的運動感。在事實上,草書較之於隸書、篆書,它的一個巨大的'優越性正在於它能最充分地表現出強烈的運動感。一般看來,只要一個事物能夠動起來,它就會被視作為有生命的,而一個事物靜而不動,就會給人感覺死氣沉沉。書法藝術也是如此。草書的舞動更多是給人帶來一種活躍,是一種生命的美感。

這種活潑使草書具有了“方不中矩,圓不副規”,“抑左揚右,望之若欹”的特色。這就是說,它打破了恰恰是篆書和隸書所要求的那種方須中矩,圓必副規的嚴格的平衡對稱的要求,取得了篆書和隸書不能比擬的高度自由。但是,《草書勢》一面指出草書的書寫有著高度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指出成功的草書“就而察之,一劃不可移”。這就是說,草書的書寫既是高度自由的,但卻不是主觀任意的,而是有著不可移易的規律性。正如生命運動一樣,既有其內在的動力因素,但也應符合外部的限制條件,草書既是一種自由與規律性統一的藝術,也是一種符合自然生命性的理性的藝術。

無論從骨的力感,還是從舞的動感,都有對中國哲學之生命精神的體現。我們說書法是有生命的藝術形式,就是從書法有骨力的支撐和舞動的表現這兩個層面來說的。正因為書法藝術有了骨力的支撐和舞動的表現,才使得書法藝術更具有感染力,使生命之精神在書法藝術領域得以延傳下去。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國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標誌。作為一箇中國人,必須要尊重國旗,因為國旗比我們的生命更重要。

小時候,剛入學,還不懂得國旗的意義,於是在升旗時東張西望,甚至連國旗看都不看一眼。直到加入了少年先鋒隊,成為了一名少先隊員,我才知道這鮮紅的國旗不僅代表中國,還是為了讓國家平安的戰士流出的鮮血染成的。每當我看見國旗,我都要注視著國旗,對著國旗行一個隊禮,向國旗表示深深的敬意。

一次美術課上,我畫了一幅五星紅旗,雖然只有紅,黃兩種明亮的顏色,但我似乎看到了幅員遼闊的祖國――東海碧波上升起的太陽,群星閃爍的帕米爾高原,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北國,春意盎然,草長鶯飛的南疆……那幅畫,貼在了我家雪白的牆上,為那堵牆填上了一抹明亮的色彩,每每注視著它,總感覺那抹紅閃耀著生命的光澤。我右手高高舉過頭頂,每每看著我畫的五星紅旗,耳邊響起雄壯的國歌,我便為我的祖國而驕傲,而自豪。

我出生在和平時代,成長在國旗下,生活除了幸福還是幸福,我們以無法感受那炮火紛飛的歲月。人們常說,國旗、國歌是一個國家的靈魂,是啊61年前的10月1日,新中國在天-安-門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偉大領袖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的向全世界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份驕傲與自豪的象徵,五星紅旗伴隨著共和國成長,庇佑我們成長。但我們忘不了,中華民族幾經滄桑,幾經痛苦,我們祖國母親也趁曾倍受欺凌與侮辱,我們忘不了圓明園的火光,忘不了扣在每個中國人心頭上的“東亞病夫”帽子,忘不了公園門“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忘不了南京大屠殺30萬同胞的鮮血,大地在呻吟,黃河在哭泣,然而中國人民永遠也不會被壓垮,就像五星紅旗永遠不會倒下一樣!中華民族始終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併成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所以我們要知道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意,更應該倍加珍惜幸福生活和維護祖國安定團結。我們在國旗下成長,要懷著一份感恩、報效祖國的心。首先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榮辱觀,爭當“三好”學生,做“四有新人”;二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用知識武裝頭腦,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三是要聽黨的話,做黨的好兒女,團結在國旗周圍,忠於祖國,忠於人民,不辜負黨和人民自己的期望。

還隱約得記著,毛主席曾經說過一句話:

“有的人學習看起來是努力的,但是目的卻是為了自己將來的繁華富貴,這是很沒有出息的人,我們應該時刻銘記著,要為了改造國家以及社會奮發學習。”這句話是對我們的一個啟示,不,應該說是一個夢想,正是這個夢想,一直鼓勵著我前進,同時也在我的耳邊不斷迴響。

炎黃子孫們傾聽著滴答的鐘聲,時間逐漸流失在了大家的幸福中。然而這一天終於來臨了,這美好的一天終於來了。是啊!我們都是為了這不尋常的一天――祖國母親地六十一歲華誕!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麼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我總是不願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麼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麼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佈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範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徵。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我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鑑的呢?別人的為什麼好呢?好在哪裡?”“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麼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係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時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後,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鬆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鬆、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這本專著在教我們如何當一個好老師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做人。

一、做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

海納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無邊。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就應該是一個不斷進取的學者,向前輩學習,向優秀者學習,甚至向我們的孩子學習。教育在歷史上第一次在為不可知的未來服務,教師和孩子間的代溝從來沒有像今天那麼大,教師第一次不得不拋去因經驗豐富而擺出的架子,虛心向孩子學。這是我們怕見到而不得不見到的一幅圖景。教師此時有’一桶水’也是不夠用的"。面對我們的孩子,面對他們突然冒出的新花樣、新想法,我們常常會發出感嘆:現在的孩子啊,我們常常有無所適從的感[/]覺。這時,你的腦海裡應敲響警鐘:你已經落後於你的孩子了。

二、做一個有思想的教者

人沒有了思想,根本就屬於酒囊飯袋、行屍走肉。教師沒有了思想,就不能稱其為教育者。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學者,有思想的行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萬有思想的一線教師。這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用思想去重塑我們的教育行為,"觀念改變,行動改變;行動改變,命運改變"。二是用思想陶冶學子的心靈。只有思想才能滋養豐富的心靈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熠熠生輝,倘若有豐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豐富、獨到、深刻的思想來鼓舞人心,我們的工作,我們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們才真正無愧於上蒼給予我們的不可重複,不可替代,無比高貴的生命。

三、做一個寬容的智者

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很欣賞:土地寬容了種子,才擁有了收穫;大海寬容了江河,才擁有了浩瀚;天空寬容了雲霞,才擁有了神采;人生寬容了遺憾,才擁有了未來。寬容意味著承認孩子的差異,承認孩子的未完成狀態。教育應從寬容開始。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時光倏忽而過,曾以為還很遙遠的20xx已不期而至。

新年總能激發內心的希望,如同按下重啟鍵,每年都會在翻篇的同時訂立自己的新年計劃,然而,每年都因為內在的外在的各種原因,往往有些計劃制定了卻又半途而廢,到了年尾總會打上不少折,但又會多出幾個目標外的酸甜苦辣。人生不正是這樣,隨時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有些是盡人事,知天命,不能強求而為之,有些卻是隻要有毅力有恆心是可以做到的',譬如讀書。新年伊始,讓書籍不再是家裡書櫃上的擺飾,讓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阿甘正傳》是因為先看了電影再買了書看的,年輕的時候閱讀後的感想是很勵志,現在再看,更多的是感動。感動於阿甘的執著和簡單。阿甘沒有功利心,甚至可以說是無慾無求的境界,至始至終貫穿著他整個人生的就是“Follow your heart”和“Just do it!”。阿甘的字典裡沒有為什麼,就是為了想跑而跑,不僅由小時候被逼著跑,變得不僅會跑,還跑得飛快,後來陰差陽錯地獲得了很多成就和榮譽。

這一切應該既有偶然又有必然。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注定的命運,但我相信我們生命中還有偶然,這偶然就是初心和執著。正如書中所說“也許我們這些聰明人,腦袋裡能裝的目標太多,所以忘了執著。”這一生,我不知道,我將會走過哪些路,遇見哪些人,看到怎樣的風景,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但我希望,我能夠忠於內心,守護純粹,保持善良,淡泊名利,為心中所願所愛奮力而為,不管結局如何,但至少,曾經為之努力過。

一本好書,能讓人思考。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仲夏夜之夢》是莎劇中最常被搬演改編也是最受歡迎的喜劇之一,有不少人都還是透過《仲夏夜之夢》開始接觸到莎翁作品。近幾十年來,此劇因為含有夢的成分,因此受到不少心理分析大師的青睞。又因內容提及父親意圖掌握女兒,仙王意欲控制仙后,因此也有人引用女性主義來探討此劇。

本劇敘述雅典城內的一對戀人荷米雅和萊桑德,荷米雅的父親反對他們在一起,他要求公爵下令,若荷米雅不肯嫁給德米崔斯,就要判她死罪。荷米雅深愛萊桑德,又因德米崔斯曾對摯友海蓮娜示愛,所以不願依從父命。荷米雅和萊桑德決定逃出雅典,而熱愛荷米雅的德米崔斯和迷戀德米崔斯的海蓮娜,亦跟隨這對戀人逃進森林。

林子裡的仙王歐伯龍為幫助海蓮娜贏取德米崔斯的愛,就命令帕克趁德米崔斯睡著時,把神奇的情水滴在他的眼臉上,待他醒來,就會愛上睜眼後第一個看到的人。未料陰錯陽差,帕克搞錯物件,把情水滴在萊桑德的眼上,使萊桑德愛上海蓮娜。歐伯龍得知後,趕緊把情水滴在德米崔斯的眼裡,讓他也愛上海蓮娜,然後再把解藥倒進萊桑德的眼裡解除魔法,而讓德米崔斯繼續迷戀海蓮娜。荷米雅的父親發現荷米雅和德米崔斯各有意中人後,也就答應了荷米雅和萊桑德的婚事,最後這兩對戀人就雙雙在同一天舉行婚禮。

整場戲就情節推演而言,可分三個部分:首先是一條地位崇高卻荒謬無比的律法;其次,他們逃往林子後,精靈的介入使彼此愛的物件混淆,因而產生誤解與衝突;最後,一陣混亂之後,終於恢復理智和諧。本故事發生在仲夏夜晚,故事的主人翁們一度失去自我,事實上在西方文化中,有所謂的仲夏瘋和月暈,象徵黎明之時,混亂才能回覆秩序,疑惑衝突才會得到解決。

此劇的架構如幾何圖形般對稱,故事發生於城市與森林、清醒與睡眠、真實與夢幻之間,成為兩兩對比的元素。底修斯掌管現實的雅典城,歐伯龍則是夢幻的森林之王,分別象徵理智和潛意識。

森林代表激情、焦慮、混亂、不受管束,隱藏許多不可預測的因素,甚至有身分錯置的危機,彷佛是一場紛擾的夢境,時空與真實世界截然不同。雅典城代表社會機制、社會運作的秩序,可以化解所有的衝突。

鄉巴佬和帕克這兩個角色,恰可以做為真實世界與夢幻世界的代表人物。庸俗也好,質樸也罷,許多評論家特別中意鄉巴佬這個角色,認為他腳踏實地,對仙后的地位和法力不為所動,只關心找到路回家、覓食、搔癢、睡覺。帕克則是抱持遊戲人間的態度,他捉弄村民,對自己找錯物件、滴錯情水不但不以為意,還覺得趣味十足,代表了對脫序狀態的偏好。

另一個對稱的安排是兩兩成雙的戀人,萊桑德和德米崔斯,荷米雅和海蓮娜,他們之間的角色互換,撲朔迷離。

本劇看似簡單,實則具有不凡的文學與戲劇價值。另外,在莎翁眾多的劇本當中,《仲夏夜之夢》也是少數極具原創性的劇本,不像其大部分的劇本,取材其他作品而融合改編。

此劇約於1595—1596年間完成,雖然可能只是為一般大眾而寫的通俗劇,但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是因應某節慶或某貴族婚禮而寫就演出,所以充滿希望和歡娛氣氛。現代曆法的仲夏指的是六月二十四日,但劇中提及五月節慶,所以故事發生的時間可能在五月。在早期,只有夏秋冬三個季節,夏天包含春天,所以仲夏便落在五月初,但確切的時間背景,莎士比亞並沒有明白點出。

夢境光怪陸離,醒來之後,知其不可思議,卻不會令人無法接受,這就是夢的特質。潛意識藉由我們可感知的方式,在夢裡呈現出來。夢處理不同於理性的情緒,透露我們的真正想法、感覺、慾望或恐懼等等,揭露隱而不見的潛意識。夢也帶有預示作用,預示未來的可能變化。

據此,仲夏夜之「夢」屬於預示的夢,夢醒後,戀情圓滿成雙,好友重修舊好,死罪撤銷。但仲夏夜之「夢」又不是真正的夢,夢醒後之所以圓滿,乃是因為精靈從中介入。所以劇終時,劇中人才會告訴觀眾讀者,如果本劇顯得似是而非、不合情理,那就當看戲是做夢,就把整齣戲看作是一場夢吧。

提到精靈,伊莉莎白時期的人們大都相信精靈的存在,鄉間尤其流傳精靈傳說。他們認為精靈和祖先凱爾特人(Celtic)同源,會騎馬打獵、跳舞歡宴,也能夠變身或是飛天隱形。精靈既對凡人慷慨贈與,也會懲戒凡人。他們處罰人類的方式常常是捏擰一把,或是用醜小孩來和人類的小孩調包。這些精靈一般都稱為帕克(puck,意指淘氣、喜歡惡作劇的小妖精)或者小妖魔(hobgoblin),他們多半喜歡在夜晚作怪,有些邪惡意味,有些大人會拿這些小妖怪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

物理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篇19

夸父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神話故事裡的傳奇人物,來自神話故事——夸父追日。

夸父的精神讓我感慨萬分,因為他的精神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都可以擁有的,那就是——堅持不懈。夸父是個喜歡光明的人,每當太陽下山的時候,天便黑了。夸父想:太陽每天都會掉在地上,我要找到太陽讓太陽永遠停在天上。讀到這我感嘆:夸父你的理想真大啊!下午,太陽落山了,夸父追太陽去了,他邊跑邊大聲的喊:“太陽,太陽,你不要走,我有話對你說。”

跑了很久,夸父精疲力盡,他遠遠的望見了一條小河,他跑到小河旁一直喝一直喝,沒一會他就把河水喝完了,但是他也沒有想過放棄又接著追太陽。讀到這我又感慨,你真有毅力了。就這樣夸父一直堅持,直到他喝完了十幾條大河。我不得不再次感嘆,你太有毅力了。而當太陽不再跑時,夸父卻累得倒下了。

雖然這只是個神話故事,但夸父堅持不懈的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