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十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4.75K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

提起作文教學,我想很多老師都和我一樣在平時教學中有所抱怨。而我自己,也常常為怎樣進行作文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習作水平而苦惱。今日,拜讀了由張文質、竇桂梅老師主編的《國小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猶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十篇

《國小語文名師作文課堂實錄》一書薈萃了20位名師的20堂精彩作文課堂實錄,精到的評析與反思讓我如身臨其境,感受名師的親和力以及特色的教學語言。感嘆名師們作文教學水平的高超之餘,更多的是他們設計的很多課例,對於我們的日常作文教學,有很好的借鑑作用,這對自己和孩子都有受益。

大文豪巴金曾說過:“寫作就是無技巧地再現生活。”而對於每一個語文老師來說,肯定都有這樣的感受:對於熟悉的材料,學生寫起來就得心應手;反之,則愁眉苦臉、焦頭爛額,寫出的文章也純粹是空洞無物。張化萬老師說得好:“真,是寫好作文的出發點,也是作文的生命。”仔細想想,學生沒有“真”的生活,又怎能“再現生活”呢?學生沒有親身體驗和感受,談何“內容真實具體”呢?因此,空洞無物、蒼白無力也就是必然了。

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的一種意識傾向,是發展智力、培訓能力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開啟感情的閘門,點燃靈感的火花,開拓思維的靈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作文也是這樣,只有學生對作文產生內在的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研究去探求,才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動力,發揮聰明才智,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習作水平。從本書來看,名師們無一不採用了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方法,在教學中採用“活動習作”形式。名師們按照作文要求,創設各類習作情境,加上適當的活動組織,吸引孩子們主動參與到習作活動中。孩子們全身心投入到參與中,自然而然依老師的要求聽、說、想、做。老師們以這種不著痕跡的形式教給孩子觀察方法,並有了自己的獨特體驗,萌生表達感受的慾望,習作之時自然處處皆能下筆了。

於是,名師們在教學過程中採用了“活動作文”的形式:根據習作的要求,積極創設情境,恰當地組織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過程中。學生在參與過程中,就會全身心投入,會按老師的要求去做、去說、去看、去想。在活動中,老師會不露痕跡地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強化學生的所見所聞,以及各自的體驗和感受。學生親身參與了活動,並有了獨特的感受,表達時也就有內容可說,自然也就沒有了畏懼心理,自然就會萌生表達的慾望。

在“活動作文”的過程中,名師們都把活動劃分成為幾個環節。每進行完一個環節,教師就會及時引導學生細緻觀察,並以口頭和文字的形式組織語言進行描述,最後再將各個片段組織成文。這樣在活動中寫作,學生筆下記錄的是“現在時”,印象還很深刻,感覺也還新鮮,所以寫起來會更容易,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

名師們的課堂中,還有一個值得可圈可點之處:說寫緊密結合。學生們經歷完一個環節後,教師都會引導學生們反覆地練習說話。在說的過程中,細緻地進行引導,及時地進行點評修改,力爭讓學生把這一環節的內容說清楚說具體。在充分的說的基礎上,再讓學生動筆寫。這樣就有力地保障了寫的質量,也降低了寫的難度。

要指導學生們說、寫具體,也並非易事。各位名師均下足了功夫,使之落到了實處。最重要的是重視活動中的觀察,教給觀察方法,強調多角度、立體地進行觀察。像何瑩娟老師就巧妙地由一個“聰”字,讓學生明白了觀察時須“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口勤說話,心多思考。”學生有了細緻入微的觀察,自然就能將活動寫具體。

此書中的20節作文課,每節都有其特色,都讓人回味無窮。而課堂上名師們的作文評析藝術,更讓人嘖嘖稱讚。每一節作文課上,教師都會請班上的孩子們站起來朗讀自己的習作,給予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和機會。評析包括生評和師評,並且都是隨機的。教師都很善於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同學的習作,儘量找出同學習作中的優點和可取之處。虞大明老師認為:“每個人都有不足之處。對於國小生而言,‘自信’和‘快樂’比任何事情都重要。”試想,即使是對於一個在寫作上水平很普通的學生來說,自己的每一次作文,同學們總能從中發現點點滴滴的優點,他該會是多麼的滿足?他還會懼怕習作嗎?肯定不會!他一定會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習作的積極性也會越來越高。在評析過程中,名師們除了注重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外,還很注重通過點評教給學生修改習作的方法。他們會認真傾聽學生的習作,並及時地指出學生語言或表達方式上的不妥之處,為其他學生如何規範語言提供了參照。

回顧自己的習作教學,平時光注重習作前的指導,而忽略了習作後的賞析、點評,著實是一大敗筆。不過,亡羊補牢,未為晚也。在今後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吸取名師們的優秀做法,在習作點評這方面強化落實,切實激發學生寫作自信心,提高寫作水平。

沉浸在名師們鮮活而靈動的作文教學課堂,吸收名師們作文教學的精髓,結合我班孩子們的實際,建構高效的作文教學課堂,這是我作為一名語文老師的追求。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2

《高效課堂22條》從題目來看,就覺得教育理念新穎,貼近教育教學工作,是我們一線教師的指路燈。回顧新課程改革以來,作為一線的教師,我們進行了新課程培訓,也搞了一系列的課程改革,無論是教師主角的轉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課堂模式的構建無不是為了掀起教育的另一番新天地。

高效課堂主張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課堂上,教師不再是主體,學生卻成為了真正的主角。他們組成學習小組與對子,在自學的基礎上再經過群學,討論,每個人都對知識有了相當的掌握,於是學生接過了教師的擔子,走上了講臺,大膽的表述著自我的觀點,從容的講述著解題的思路。一堂40分鐘的課,以前教師可能講30分鐘或40分鐘,在高效課堂,這一情景完全相反,一撥又一撥的學生走上了講臺向自我的同學授課,教師坐在了學生的位置,要麼給予引導、要麼向學生學習。能夠說,在這個課堂上,“教”與“學”真真切切到達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而高效課堂上,學生跟教師則是平等的關係,學生有跟教師一樣的權利,他能夠講課,能夠對教師的做法提出自我的看法,師生共同探討。教師說的學生並不是完全認同。出現疑問的時候,學生會大方的跟教師說:教師,我認為這道題應當這麼做。即使講錯了也沒關係,因為這是“我的課堂”,所以“我做主”。

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儘管自我力求轉變新的教育理念,可當遇到困難時,自我卻退縮了,前功盡棄了;反思自我的課堂教學,儘管自我力求把學習主權還給學生,但當遭遇學生的沉默時,遭遇時間的緊迫時,遭遇教學成績的影響時,自我卻又沒能在這條路上披荊斬棘,堅持下去。

作為新課改時代的教師,我們應當堅信,課改任重道遠,但讓我們一齊勇挑重擔,向目標出發,努力使自我在教育這塊沃土上盡情的發揮所長吧!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3

知道我為什麼不喜歡悲情劇嗎?因為在重溫書的內容時,明明知道結局,卻情不自禁的看下去,那種感覺,讓我心痛。我不喜歡那種心痛的感覺! 而完美的結局會讓人不知不覺中彎起嘴角,帶給人的,是幸福的甜蜜,每看一遍,都會有新感受,讓我慢慢理解他們,所以,我喜歡一遍遍看同一內容,在遇到相同情況是,會理智,會自信,它會在我的生命中譜寫一道道美麗的詩篇!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4

讀書在人生中是一件並不可少的事。

書就像一個無聲的老師,一個聰明的人。讀一本書就,是跟一個聰明的人交談。讀一百本書,就是跟一百個聰明的人交談!可見讀書的地位是不可取代的。

讀書教會了寬容別人和跟困難做鬥爭、,讓我一次又一次踏過了我人生的坎坷。遇到困難我不退縮,因為孟子告訴我們:不經過痛苦的磨練,哪能成大器?

自從我上了國小,我就漸漸的喜歡科技了。我也體會到科學的魅力。瞭解這些東西除了電視、電腦,恐怕只有書了!看來書是永遠脫離不了人們的現實生活。

當我心情不好的時候,選擇一本是可以算是最好的辦法。它可以讓我的心靜下來,使我不再那樣浮躁。它算得上我最好的朋友!

書是一把鑰匙,打開了我的知識大門。書也是一位嚮導,帶領我尋找知識的寶庫。書還是一隻小船,帶我去那知識的海洋。書更是一個加油站,充足我的實力,讓我奔跑在美好的明天!

讀書的好處太多了,我永遠讀書!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5

談到狼,人們會想到狼的種種惡行。以前,我也認為如此。但當我讀完《狼王夢》這本書後,我改變以前的想法,認為狼與狼之間也是有愛的。

故事的資料是這樣的:在在浩瀚的尕馬爾草原上,一位叫紫嵐的母狼在與獵狗的廝殺搏鬥中好不容易生出四隻狼崽。三隻公的,一隻母的。紫嵐期望其中一隻公狼當上狼王。一開始,紫嵐認為黑仔能夠當上狼王,十分偏愛它。好吃的都給它吃。可是老天好像偏偏和它作對,讓黑仔被金雕抓走。紫嵐十分悲痛,就把期望放在藍魂兒身上,全心的培養它。經過一段時間後,藍魂兒變得十分強壯。命運簡直是在開玩笑,藍魂兒竟被獸夾夾住腰,死去了。紫嵐悲痛欲絕,把最終的期望放在雙毛身上。為了雙毛不自卑,紫嵐甚至還變成一隻跛腿狼。命運再次開玩笑,讓雙毛死在狼王洛嘎手下……為了實現狼王夢想的實現,紫嵐與她的狼崽們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我看完後,從母狼紫嵐想到我媽。我媽為了我,白天上班,晚上燒飯給我吃,替我洗衣服。不僅僅這樣,還要關心我的學習,每一天都是家裡最完睡覺的,早上又是最早起來的……天下所有的母親都是這樣不圖回報而默默奉獻嗎?

讀完《狼王夢》,讓我明白動物界和人類一樣,都是有愛的。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6

我閱讀過許多文學名著,有些如蜻蜓點水一樣很快就忘記了,唯有這一部——《西遊記》,深深地刻在我的腦子裡。

初次接觸《西遊記》,那還是在我牙牙學語之時,從大人們講述中認識了師徒四人,隱約記得那是一個講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一路上披荊斬棘、降妖伏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當時的我記住了唐三藏的善良,孫悟空的機靈,豬八戒的可愛,沙和尚的老實。

今年暑假,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時,我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腦袋裡不停地冒出小問號:他們為什麼要去取經?為什麼他們能成功?……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們的勇敢。雖然,從表面看唐三藏懦弱無能,豬八戒貪生怕死,每次遇難只有孫悟空和沙和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勇敢。但仔細琢磨一下,才發現事實並不是這樣,他們師徒四人目標一致,勇往直前,團結一心,最終才取得了成功。

當今世界,成功已經成為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可是大部分人都只是盲目追求,整天把“我要成功”掛在嘴邊,卻不付諸行動,稍有一點難度便畏縮不前,這樣怎能取得成功呢?相反,那些勇敢無畏、勇往直前的人,在歷經磨難之後,總能站在高處眺望四方。

電視劇《仙劍奇俠傳Ⅲ》裡的主人公景天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原本只是一個小混混,可以過著與世無爭、混吃混喝的日子,可是他卻選擇了一條別人所認為的“不歸之路”——斬妖除魔。他勇敢,他相信自己,他堅持到底,把連天帝也無可奈何的邪劍仙也消滅了。因為勇敢、堅持,他由一個小混混變身為一個救世大俠。

有人會問:現在的我們只是國小生,幹大事業離我們還太遙遠,我們空有勇敢也沒有用。其實,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勇敢,不要因為一些作業上的小難題,成績上的小挫折就把自己給打敗了。我們應該用勇敢來應付它們,消滅它們,促使自己不斷進步。

記住,勝利的曙光只屬於勇敢者。只要我們勇敢面對困難,我們就已經向勝利邁出了一大步。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7

一本好書,不僅給人帶來快樂,還有慰藉;不僅能讓你深思,還能給你啟示。好書是智者,是良師,是諍友,也是伴侶。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讀書。

書也給我帶來快樂許多快樂。記得有一次,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昆蟲記》,書記載著許多昆蟲和它們的生活習性。我愛不釋手,一回家就拿起書津津有味地讀起來。當我讀到熒火蟲這一昆蟲時,我的腦海裡立刻浮現出美好的情景來:在一個夏夜裡,我在公園散步,此時有許多熒火蟲在我身旁飛來飛去,給我照亮前進的道路……我越想越興奮,讀得又更認真了。當我讀到螞蟻這一昆蟲時,不禁為它的團結一心而震撼,螞蟻團結起來能搬動比它們重好幾倍的東西,我也覺得我們要向螞蟻學習它們的這種精神。讀著讀著,我忘記了時間。直到媽媽來叫我吃飯,我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吞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智慧吞進了肚子裡,我的心仍在那豐富多彩的昆蟲大世界。

高爾基曾說過:“我撲在書籍上,就像飢餓有人撲在麵包上。”糧食哺育的只是我們的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我們的靈魂。書可以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提高寫作能力;可以給我們帶來啟示,帶來快樂。“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多讀書,多讀好書,才能讓我們的成績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8

卡梅拉迷路以後,又困又餓,在黑夜裡不知不覺的睡著了。突然一個巨大的海浪把她捲上了聖母瑪利亞號大帆船的甲板,差點被船長煮來吃了。卡梅拉不想被吃掉,她急忙對船長說她可以為船長下雞蛋當早餐。卡梅拉終於擺脫了危險。

讀了這段故事告訴我們:遇到危險的時候不要慌張,也不要害怕,應該機靈點,開動腦筋想辦法擺脫危險。並找機會遠離危險。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9

一本好書,一輪太陽”——曹文軒曾說過。中國歷史悠久,優秀作家人才輩出;經典好書層出不窮。其中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深受我的喜愛。

《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通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

在我心中,它是一本活潑的書,也是一本深沉的.書。活潑在於故事的輕鬆有趣,深沉在於它潛移默化間向我們傳播的道理。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用“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斬妖除魔,最終取經成功。”的故事啟迪我們:世界上沒有爬不過的大山,只要努力,一切事在人為!在小時候,我常常纏著媽媽講“西天取經”的故事。媽媽自然講得眉飛色舞,我聽了,卻在一旁疑惑起來:“媽,為什麼唐僧與徒兒們遇到妖精不溜呢?省得被煮成肉湯,給妖精燉補!”媽媽告訴我:“因為他們很勇敢,勇往直前嘛!”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而今,當我在學習上、生活中一次次感悟其中的道理的時候,我倍覺作者寫作藝術的高妙。我記憶猶新的是《三打白骨精》。白骨精茶飯不思,時刻想著令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唐僧肉。好不容易盼來了唐僧,變老爺爺,搬山壓悟空;變老奶奶、小姑娘,迷惑唐僧師徒,但是呢?最後,還是逃不脫死在悟空金箍棒下的命運。誰知,到最後,八戒和唐僧“不識好人心”,認為悟空濫殺無辜,與悟空斷絕關係。這樣的糾結,在《西遊記》中也有不少。所以說,這本書不是單一的情感寫成的,它是作者的一種複雜的人生思考和社會思考的結晶。中國文學博大精深,如果深入瞭解,就會受益終身。走進《西遊記》,魅力無窮盡!

關於讀書的心得體會 篇10

在《國小數學新課程教學法》緒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國小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實現三個目標——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是一名數學教師,深知數學是國小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對於這段話,我反反覆覆思考了很久。怎樣才能實現三個目標呢?

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比如:在學習100以內加、減法時,應舉一個生活中的事例——商場購物,媽媽帶了100元買了18元的糖,37元一箱的牛奶,一共花了多少錢?還剩多少錢?結合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沒有數學知識、數學能力是不行的。

其次,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功。一個人的十個手指還不一樣長呢,更何況來自不同家庭的幾十個學生,他們之間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因此,我們教師應創造各種機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比如課堂提出的問題要有不同層次,好、中、差學生都要考慮到,好學生回答難度較大的問題,中下等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每次回答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會保持,學習才會不斷取得進步。

再次,教師必須有新的學生觀。過去,衡量學生好壞之依據成績的高低。現在我們的教學應面向全體學生,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只要是學生認真、努力的學習了,並且在原來的基礎上有了進步了(可能成績還不夠優秀),我們都要認定該學生是個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