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通用16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03W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

偶然得知,我手上的這本書,是中國第一次獲得正式授權出版的。以前多少名人,包括深受馬爾克斯影響的莫言,翻閱過的《百年孤獨》,都是盜版。突然覺得它分外珍貴。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通用16篇)

說的是孤獨,看見別人寫的讀後感都是圍繞著這兩個字而寫。不不不,你們都搞錯了,不是文藝青年自己喝著咖啡所發出孤獨的感嘆,不是非主流們黑白人生的孤獨,更不是每天宅在房間裡沒朋友的那種孤獨。

這種孤獨,是一個根深蒂固,天生性格的,非一般外物所能改變。是一種追求理想過後,發現這種追求根本沒有意義,多年來的精神支柱突然消亡所帶來的那種孤獨與彷徨,正如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被迫發動 三十二場戰爭,打破與死亡之間的所有協定,並像豬一樣在榮譽的豬圈裡打滾,最後耽擱了將近四十年才發現純真的可貴”。也正如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家族的第一人,追求科學而最終精神失常,被捆在樹上至死 。

最奇特的莫過於整個馬孔多都陷入了失眠症的泥潭裡,一直不睡覺,但卻一直遺忘東西,不得不在每樣東西上貼上標籤,杯子、碗、凳子之類的。這是一個民族的孤獨,他們盲目地追求,只知道不停地往前走,卻不知道 自己在追逐什麼,而身後的事物——歷史,卻被他們漸漸遺忘。而生活在這裡的何塞家族,一共經歷了六代,但每一代卻只是第一代的輪迴,改不了那種流淌在血液裡的盲目,嚮往虛無的東西。

但馬孔多的女人們卻是堅強獨立。她們務實勤奮,烏爾蘇拉照顧全家,開糖果店賺錢不斷修建家;阿瑪蘭坦熱衷於刺繡;蕾梅黛絲則心地善良。而她們都帶有傳奇色彩:烏爾蘇拉活到一百四十歲,阿瑪蘭坦和死神對話, 而蕾梅黛絲則飄上天去了。

馬爾克斯的這番回答,正是對馬孔多的孤獨的最佳解釋。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2

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百年孤獨》,印象最大的不是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而是近一百年來布恩迪亞家族裡那一種流傳已久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雖然在最後的那場颶風中消散了,可是,這種孤獨感不是因也不會因為墨爾基阿德斯的預言或許是詛咒而消散,這種孤獨感是發自內心的。

家族裡的每個人在成熟之前都像烏蘇拉說的那樣很乖,可在鬍子長出來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這種變革,我認為大概是他們自己的生命到了與自己的孩提時代告別的時候就突然迷惘了。這種迷惘,來源於自己與環境與生命的關係。突然發現自己的生命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沒有了方向,在建立馬貢多之後,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率領著他的朋友們去尋找外面的世界,布恩迪亞上校發動的那三十二場不成氣候的戰爭其實是為了一種高傲,奧雷良諾第二先前的花天酒地難道不是一種空虛嗎,連這個家的主心骨烏蘇拉,誰能說他的內心不也是孤獨的嗎?每個人的孤獨,導致最後的心理畸形,也就演變成了命運的畸形。

人是應該自經歷某些磨難,經歷某些事情,或者是在無風無浪的生活中悟出一種態度,這一種態度可以使我們不孤獨,也許身邊沒有多少人,可不會讓我們為一味的孤傲去發動戰爭,在失敗後把自己鎖在房子裡作小金魚。不會讓我們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每個人都有書中的那些人孤獨的趨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要不要那樣的活著,像布恩迪亞家族的那些人無病而老死?答案肯定是不要的,我們的生活是現實的,有時候想得太多,會導致這種孤獨的迷惘。

孤獨讓自己把自己鎖起來,自己把自己鎖起來又增加了孤獨感,烏蘇拉不會明白,他想把自己的子孫培養成教皇的想法的關鍵不在於看住他,而是在於教育那種溫暖,家庭的溫暖,生活的美好向往,自己的人生仍是空白,可以在這張白卷上寫下輝煌。這樣,孤獨不會持續一百年。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3

在忙碌卻又充實的學業後迎來了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在這個可以自主調節時間,不必為完成作業而憂心的假期裡,我與《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開始了一場邂逅。十本優秀書籍之中,讀後想為它寫點什麼的感覺最強烈。

《百年孤獨》和眾多外國名著給我的第一感覺一樣,內容複雜,人物眾多且名字十分雷同,寫作順序也多采用倒敘和插敘,初讀甚至一度因為暈頭轉向,理不清作者的寫作意圖而放棄深讀。但是第二次將人物對號入座後再讀,便被書中所滲透和傳達的孤獨深深的震撼了。

《百年孤獨》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在這樣的歷史長河中作者賦予了人孤獨,同時又認為人並不是生來孤獨的:“即使以為自己的感情已經乾涸得無法給予,也總會有一個時刻一樣東西能撥動心靈深處的弦;我們畢竟不是生來就享受孤獨的。”然而在這本書中反覆提及的孤獨也與我們理解的狹義的孤獨不同。

帶上時代背景與作者的身世細細品味,孤獨似乎又為我們呈現出了另一番模樣。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的時候,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接受了採訪,對孤獨的解釋似乎很意味深長:孤獨就是不團結。那一刻,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我腦海中逐漸明晰起來:他渴望拉丁美 洲的民眾團結起來,共同走向文明,開放與繁榮。

此外,《百年孤獨》的魅力也在於離奇的故事情節。貫穿整部作品,小說中的人物們不時會見到鬼魂。“這些鬼魂象徵著是馬孔多揮之不去的過去。事實上,這些重複出現的鬼魂根植在拉丁美洲歷史的特定發展之中。”“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由於意識形態上的變化,布恩迪亞和整個馬孔多都是鬼魂。

他們被自己的文化所隔離和排斥,社會發展落後於其他地區,處處依賴他人。更可怕的是他們已經完全接受這樣的現狀,不思改變。”書中的宿命論暗喻了古往今來導致了歷史不斷重複的意識形態,也正是這種意識形態使得拉丁美洲的歷史被解讀成了一個迴圈,一個不可能出現變革的迴圈。書中的旁白也加強了這種宿命論給予讀者的壓迫感。這些光怪陸離,恰恰是作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代表作所無法隱藏的魅力。

《百年孤獨》的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在完成鉅著後曾有一個夙願:希望一百年孤獨的歷史永遠消失並再也不會出現。但願,作者的苦心和夙願能夠夢想成真。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4

在我剛開始讀《百年孤獨》這本書的時候,我就覺得太深奧了,有很多地方都讀不懂,而且很多事情很荒謬。

這本書中的人名反覆出現,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這是隻有在電視劇中才會發生的。

從生活實際出發,這些事情根本不可能會有。

但是這些竟都寫在了這本書中,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

更令人奇怪的是,書中這個成立了一百多年的世家中,男士,叫來叫去就是叫阿卡迪奧或叫做奧雷良諾,一點新意都沒有。

且家族中各種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著。

這些都太奇怪了,甚至使人感到有些害怕。

雖然憑藉我的閱讀水平還不能很好地向大家詳細解釋什麼,但我相信我只要我再細讀幾遍必須能夠讀出一些更深的東西,只是我此刻實在是沒有這個潛力。

人物給我印象較深的是霍·布恩蒂亞第二和奧雷良諾第二這對孿生兄弟。

首先,他們叫的不一樣,不像別的那麼複雜,記都記死了。

然後就是他們繼承了父輩的名字卻表現出了完全相反的性格。

霍·布恩蒂亞第二像奧雷良諾上校那樣深沉而奧雷良諾第二則像霍·布恩蒂亞那樣不羈——以至於烏蘇娜常常懷疑他們是否是在幼年時交換了名字。

這樣的懷疑並不離譜,是有必須道理的。

但是,名字不必須要和性格一樣嘛。

這是一個深深的諷刺。

然而最後兩兄弟死去時又搞錯了墓穴彷彿這樣才是正確的歸屬,一切是命中註定的。

雖然每一代的成員都經歷著波折,但這個家族仍然一代一代地承傳著,並且一向傳承了下去。

只是最後,當家族中的男子死去時,讓這個百年世家最後陷入了衰敗。

但是好在的是,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良諾開竅了,因為他最終發現這一切的一切都只但是是這的家族不可避免的宿命,這是永遠也走不出的迴圈。

即便合上手中的書,那些情節還會在我的腦海中一幕幕地湧現出來。

這本書實在讓我受益匪淺,難以忘懷。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5

這是馬爾克斯創造的神話,書中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馬貢多總是呈現出奇怪的現象。不同的時刻總是在同一時間交匯在一起,既非過去亦非將來。如同布恩地壓家族沿著時間向前發展,但是他們還是會在不斷萎縮的輪迴中,返回到時間的起點。

小說的結尾奧雷亮諾第二破譯了羊皮紙手稿,原來所有的一切早已被預言,時間順序被瞬間打亂。馬貢多小鎮以及它的居民,生活在命中註定的輪迴之中,他們的命運的輪迴裡交織著悽美和哀傷。

在現實主義與魔幻主義之共同作用下,我們雖然看到了馬貢多的荒誕不羈,我們同樣發現了,小說折射出了拉丁美洲不同國家的政治現狀。

從大屠殺這夜開始的雨,下了整整五年,馬貢多的一切被雨水的沖洗所漸漸侵蝕。香蕉種植園被大雨沖走了,整個小鎮退縮到人們的腦海中,成為了永遠的記憶。

自從馬貢多與周邊小鎮有了來往以後,它逐漸失去了原有的純樸。殖民者的侵入,把馬貢多變成了香蕉種植園。工人的罷工,使植園主串通政府對他們進行了大屠殺。這夜下起的大雨,把馬貢多徹底衝向了毀滅。

正如同現實中的拉丁美洲一樣,歐洲的探險者逐漸登上了這片土地,土著居民不得不開始適應外來入侵者帶來的現代化技術和資本主義。拉丁美洲曾經孕育的繁榮文明漸漸的消

當然,《百年孤獨》不僅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而且在更深層次上折射了有關人性的問題。

作為人類的代表,布恩地壓家族代表了人類孤獨的情感,不可避免的悲劇以及難以捉摸的幸福的可能性。佈雷地亞家族彷彿在用孤獨來對抗時間,他們每一代的生活,姓名,性格都驚人的相似。時間對他們來說彷彿不存在。布恩地壓家族染上雙重疾病:懷舊和健忘。備受煎熬的佈雷地亞家註定要在時間的迴圈中往復,直至滅亡。

於馬貢多居民的落後、愚昧更是註定小鎮的滅亡。他們不是面向過去,追懷昔日的寧靜與淡薄,就是關在小屋裡,沉湎於毫無意義的“制小金魚”“織裹屍布”“修破門窗”“洗澡”等等。

馬爾克斯在談及作品中人物孤獨性時,他說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整個民族的團結。

“布恩地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祕密”。馬爾克斯告訴人們,孤獨的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著一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

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回報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愚昧和落後為伍。

《百年孤獨》現在讀來仍有它的警醒意義,在如今的快節奏社會中,每個人都有著一份自己的孤獨,事實上,這種孤獨會使人走向冷漠,最終都會如馬貢多城一樣灰飛煙滅,消失於無形。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6

以很快的速度看完了《百年孤獨》,印象最大的不是所謂的魔幻現實主義手法,而是近一百年來布恩迪亞家族裡那一種流傳已久的孤獨感。這種孤獨感雖然在最後的那場颶風中消散了,可是,這種孤獨感不是因也不會因為墨爾基阿德斯的預言或許是詛咒而消散,這種孤獨感是發自內心的。

家族裡的每個人在成熟之前都像烏蘇拉說的那樣很乖,可在鬍子長出來之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這種變革,我認為大概是他們自己的生命到了與自己的孩提時代告別的時候就突然迷惘了。這種迷惘,來源於自己與環境與生命的關係。突然發現自己的生命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沒有了方向,在建立馬貢多之後,霍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率領著他的朋友們去尋找外面的世界,布恩迪亞上校發動的那三十二場不成氣候的戰爭其實是為了一種高傲,奧雷良諾第二先前的花天酒地難道不是一種空虛嗎,連這個家的主心骨烏蘇拉,誰能說他的內心不也是孤獨的嗎?每個人的孤獨,導致最後的心理畸形,也就演變成了命運的畸形。忽然想到了餘華的《活著》,福貴的家裡最後那麼多人都死了,可福貴卻活著,磨難使得他的內心裡必然有一種活著的態度,使得他即使在那麼多親人離去之後都不孤獨。

人是應該自經歷某些磨難,經歷某些事情,或者是在無風無浪的生活中悟出一種態度,這一種態度可以使我們不孤獨,也許身邊沒有多少人,可不會讓我們為一味的孤傲去發動戰爭,在失敗後把自己鎖在房子裡作

小金魚。不會讓我們沒有勇氣去追求自己的愛情。其實每個人都有書中的那些人孤獨的趨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可要不要那樣的活著,像布恩迪亞家族的那些人無病而老死?答案肯定是不要的,我們的生活是現實的,有時候想得太多,會導致這種孤獨的迷惘。孤獨讓自己把自己鎖起來,自己把自己鎖起來又增加了孤獨感,烏蘇拉不會明白,他想把自己的子孫培養成教皇的想法的關鍵不在於看住他,而是在於教育那種溫暖,家庭的溫暖,生活的美好向往,自己的人生仍是空白,可以在這張白卷上寫下輝煌。這樣,孤獨不會持續一百年。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7

最近總算把《百年孤獨》第二遍結束了。雖說是第二遍,但仍覺得艱澀難懂。看完了全本,心裡異常的累,不知自己到底看懂了幾分。彷彿他們都在堅持著自己的理想,但是好像都未能堅持到底。

他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堅持著所謂的理想。或許是因為上帝不想讓人們過於幸福;所以,當上帝以無邊的美意創造了一切後,又會讓魔鬼所破壞,正如馬爾克斯所說的那樣,布恩迪亞家族經歷著這樣的一切:街上的女人會使人流血,家裡的女人會生下長豬尾巴的孩子,鬥雞會讓男人喪命、終身內疚,槍彈一沾手便會引發二十年的戰爭,冒失的事業只會將人導向失落和瘋狂……當年邁的烏爾蘇拉走了,整個布恩迪亞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爾基亞德斯,這個智慧與先進的代表雖然與布恩迪亞家族有著不解之緣,也影響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員,他預知著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大家死去,家族衰敗,為什麼?

直到現在也沒能明白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現人類的無奈嗎?烏爾蘇拉算是這個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為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亞發現了馬孔多,他們在那落地生根,發展壯大,引進文明,但也隨之衰落,也帶來了戰爭,流血,瘟疫,或許這就是這本書的意義吧,微縮的世界,歷經一切,還有人類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許還應該說說奧雷里亞諾·布迪地亞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舊未讀懂他。我不懂阿瑪蘭坦-烏爾蘇拉為什麼要回來,過著與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變他嗎?還是她也擁有者何她高祖母類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終不是烏爾蘇拉,所以她失敗了。最無法理解的應該是他們“變態”的愛情吧,我不知道是否這樣說恰當。布恩迪亞家族最後的愛情還是讓這個曾經輝煌但也孤獨了百年的家族結束了。正如那捲神祕的羊皮卷所預言: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住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或許我無法讀到書中更大的,更巨集遠的意義,一本書,一百個人讀,會有這一百種理解。我只看到了他們極力想擁有者一些感情,可是他們未能作出相應的努力,或許他們是自私和冷漠的,或許我們也一樣,但是他們應該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8

在與世隔絕的馬孔多裡,濃縮著一個世界,濃縮著世界上的各類人,也濃縮著世上所有的孤獨。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中所有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但更像是空虛的靈魂。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從書中的人物身上讀到了我們在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孤獨。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是個屢敗屢戰的、不屈不撓的科學家,他有無窮的想象力和毅力。他是所有科學先驅的反映,狂熱而冷漠,魯莽而冷靜,探索的慾望和放棄的念頭,各種矛盾的性格一個接一個地反映在他身上。

他試著用磁鐵挖金子,他試著用望遠鏡當武器,他試著把水銀熔鍊成金子。他的努力沒有得到人們的理解,甚至他每天和他住在一起的妻子烏爾蘇也反對他的努力。

但當他揭露了生活中的所有祕密,他被當作瘋子,綁在一棵慄樹的樹幹上,很快就被遺忘了。

昔日的鍊金夢想在看透生命的他的眼裡已成虛無,他只能忍受著生與死之間橫亙的痛苦——無盡的孤獨。馬爾克斯似乎用這句話來表達對所有拓荒者的深切同情。

烏爾蘇是個勤奮的工人。在這個偶爾混亂的家裡,她是家裡經濟和精神上的支柱。她從來沒有享受過唱歌的樂趣,也沒有享受過玩耍的樂趣,她的勞動把她緊湊而孤獨的生活像拼圖遊戲一樣拼在了一起。

她無處不在。她的身影出現在傢俱迷幻的反光裡,出現在樸素的世界裡,出現在糖果小作坊的喧鬧聲裡。她是空靈的,就像一個亡靈來到地球上,通過勞動來贖罪。最後,隨著她的死亡,她的名字掉進了記憶的深淵。

作者寫出她冗長的一生,同時也是對哥倫比亞所有孤獨的勞動著的讚歌。

至於最孤獨的先驅者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他一生髮動了大大小小的三十二次起義,結果卻毀了他為恢復往日生活而創造的戰爭果實。

他逃脫了十四次暗殺、七十三次埋伏和一次處決,被任命為革命軍隊的總司令,卻只換來在馬孔多一條以他名字命名的街道。他的生活像颶風一樣強大,像靜水一樣孤獨。就像那些在哥倫比亞為自由而戰的人一樣,無論他們生前做了多少事,大多數人死後都會忘記。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9

我對所有事情都有興趣,所以我經常上當,在一個冷漠的社會裡,你的熱情在他們眼睛裡就是不成熟。他們為面子活,你為興趣活,你覺得你這樣很開心,他們覺得你很無聊;你覺得你很真誠,他們覺得你在標榜自己。所以,我現在即使有興趣也會裝做“平常心”的樣子,只是為了滿足大多數人的思維方式,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我這個人比較可靠。激情永遠不能放在口頭上,放在口頭上就是悶騷--馬上就給你扣帽子。你必須“一個巴掌上去,給人看到五根手指頭”,他們才覺得你和他們一樣。一樣了,接下去才可以交流。不一樣就要培養,培養不出,就是你領不清--人生除了物慾和強迫之外,幾乎一無所有。即便如此,還要相互誤讀、有時夾帶了各種自嘲與挖苦。難怪當我讀過《百年孤獨》這樣的小說之後,竟會流淚。我的生命接下去的一切似乎只剩下白描了。我不會縫殮衣,也不會做小金魚,更不會升天。殺掉三千多人對我來說也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我是多麼渴望生活呀,但生活卻連看也不看我一眼,我被禁錮在羊皮紙裡,因為我很孤獨;因為我很孤獨,所以我只能去那個地方……

這本書有些章節很變態。比如豬尾巴、便盆房、“失眠熱”等等,但語言卻很質樸,而且直接涉及到了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所以,它才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人,這種卑劣的東西大多數情況下就是這樣的。他們除了孤獨,一無所有。甚至連哭泣的時候,也沒有眼淚。心裡想的還是最實際、最可靠、也最無聊的雞零狗碎。能在馬爾克斯字裡行間中讀到乖戾、憤怒(而不是魔幻)的人才是真正讀懂了這本小說。然而讀懂之後又能怎樣呢?什麼也做不了,一切都是註定的悲劇,再往後人們會稱呼這樣作品叫“偉大”--僅此而已。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0

前幾天讀完了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一直打算寫篇讀後感,苦於無從下筆。一方面是對作品本身有一知半解之感,一方面想的太凌亂以至於理不出頭緒。

一直深刻贊同王菲的《我也不想這樣》中的反正最後每個人都孤獨,在每段感情中,不管是暗戀還是相愛,到最後會發現不管是需求還是被需求,心靈永遠都要有自己的空間。所以仍然你是你,我是我,難免孤獨。你我都是一條直線,有人與我永遠很近但永遠不能相交;而相交後的兩條線必然愈行愈遠。

整本書中,每個人都是一個孤獨的個體。從家族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到最後一個具有家族明顯特徵的奧雷良諾。從高傲果敢轟轟烈烈的奧雷良諾上將到精力充沛平凡而偉大的烏蘇拉老媽媽,從純潔如天使的俏姑娘雷梅苔絲到喜歡熱鬧以至於娶了兩個老婆的雙胞胎之一。

這些人,從出生開始就是孤獨,逐漸的,有人在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第一個霍賽阿卡迪奧、梅梅;有人在對抗孤獨中失去自我,比如雷貝卡;有人清醒的知道自己的孤獨,可卻無能為力,比如阿蘭瑪塔;有人孤獨一生卻不自知,比如烏蘇拉,比如俏姑娘雷梅苔絲;還有人在生命的最後幡然悔悟,可惜為時已晚,比如我的上將奧雷良諾。

如果你和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週期性的抑鬱,不妨看看這本書,讓書中孤獨人的魯莽激起你無畏抗爭的勇氣。也許,我們可以活得更牛逼哄哄,至少在別人眼中。奧雷良諾上將死去的時候,我心中一陣痛楚,就是這麼想的。

我相信,這本書能給我的,遠遠不止於此。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1

剛開始看《百年孤獨》的時候,發現有幾個奇怪的地方,首先,布恩蒂亞家族中的人名反覆用的都是阿卡蒂奧和奧雷連諾,這也彷彿他們的生活一直是在一種可怕的迴圈中度過的;其次,故事的情節很具神話色彩,死去 的人可以因為按奈不住寂寞從新回到人間,甚至與活人交談。這也引起了我看下去的衝動,這是一個彷彿描述一個國家百年的繁衍與生存、恥辱與壓迫的故事。

霍·阿·布恩蒂亞帶領他的妻子,以及他的親屬朋友們歷盡千辛來到了一片未開墾的土地上,開闢了一片廣闊的天地,這塊後來被命名馬孔多的小鎮上,蘊含了無窮的神祕,但似乎又令霍·阿·布恩蒂亞陷入了無窮的孤 獨。在他身上也體現了那種可怕的迴圈,在他對創造發明產生厭倦以後,便整日地呆在實驗室裡製作金屬金魚,每做到二十條的時候就將它們熔化重做。他的後代奧雷連諾又從戰爭走向孤獨,終於也陷入了迴圈制作金魚的怪 圈中。

家族一代代地傳承,又一代代地都是那副孤獨樣,直到家族的最後一代奧雷連諾·布恩蒂亞的出世,由於壟斷資本主義的入駐,不僅是布恩蒂亞家族,整個馬孔多已經開始沒落了。那本羊皮書卷上用梵文字描述的這個家 族從建立到沒落其實已經是註定的宿命,終究是一個可怕的迴圈。

《百年孤獨》讀完後都會給人留下一種沉重感,我認為這種感覺才是作者真正想傳達給讀者的。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2

剛剛開始閱讀《百年孤獨》時,我們會發現作品中有兩處個性的地方,其一是書中訴說的故事大都荒誕不經;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覆出現和相同怪事的重複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正因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邊。更令人個性的是,書中這個綿亙了百餘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爾卡迪奧就是叫做奧雷里亞諾,而家族中各種個性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創始人阿爾卡迪奧直到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的身上反覆的發生著。聯絡到作者的創作年代和生活環境,我們不難發現這象徵了什麼。

作者在《百年孤獨》中用夢幻般的語言敘述了創業的艱辛,禮貌的出現,繁衍與生存,感情與背叛,光榮與夢想,資本主義的產生,內戰的爆發,壟斷資本主義的進入,民主與共和之爭等足以影響拉美的大事,卻讓他們集中發生在一個小小的名叫馬爾孔多的鄉村中。把布萊恩迪亞家的每個成員都深深的牽扯了進去。在故事的結尾時。家族的最後一個守護者奧雷里亞諾閱讀了記載這個百年世家的命運的羊皮卷後說:“那裡面所有的一切,我都以前看到過,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這個總結性的人物之口,表達了自己對拉丁美洲百年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餘年的歷史是重複的,拉美的發展和歷史程序都停滯不前。

《百年孤獨》是一部搞笑的作品,她沒有波瀾壯闊的情節,故事的發展更是令人費解。當你讀完他,掩卷長思,你卻能夠感受到作者對歷史的重複。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並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3

《百年孤獨》我並沒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瀏覽了一下,算是明白說了些什麼吧。儘管深層次的體會我沒有,那種深層次的共鳴也沒有。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就應寫點什麼,一些感觸,因文中人或是介紹的事帶來的感觸。

我喜歡一部小說,也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卻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憶、思緒紛飛、共鳴,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關於看待某人或是贊同某個觀點這個緣由。《百年孤獨》恰好擁有這點。雖然它刻畫的事一個虛構的世界,但是其中的ahref='./aihao/zhongzhi/'target='_blank'》種植徽?竅質檔撓∩瀆深刻的東西我體會不到。畢竟我經歷得不多,或許真實的我看到過很多,然而沒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結合體,我十分贊同。因為我就是一個例子。對於《百年孤獨》我覺得它扣住了我的心絃。每個人心中、腦裡都有一個虛構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獄般。《百年孤獨》的曲折離奇真正讓我感嘆,至少我內心的虛構世界沒有這麼繁雜,怎能不喜歡怎能不對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肅然起敬。但是就算這麼多讓我沉浸的東西卻也讓我覺的無味,也許是因為我是個太實在的人,虛構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樣曲折的故事情節更讓它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令我們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長吁長嘆。但是過後,過後這些都不只是一場心靈盛宴,能留下什麼但是剎那間那些情愫。於是我不得不有點厭惡它,好像我內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會深藏,只由於那是虛幻。

“家族中的第一個人將被綁在樹上,家族中的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沒看完全文或者是沒看到最後。我們肯定無法理解這句先在卷首的話的含義。但是我們就應能夠揣度出全文主題,一個家族的興衰史吧。看完後,確實我的推斷沒錯。只是這如何興、如何衰細嚼誰能明白。有時吸引讀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話語,也許只要一個懸念,一個引子,丁點兒能夠揣摩卻讓人不敢確定的提示。

其實每個人都是布恩迪亞。每個人都有他自己認為或是人們贊同值得談及的經歷;每個人都衝動過,做過錯事,被懲罰過;每個人都曾因為一個突然迸發的奇想幹過如今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們有事情大小不痛、影響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質卻質量不同而已。

對於家族這個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會關於家族概念早已開始淡化。我們能觸及的越來越少。但是小說中的布恩迪亞這個家族卻是把興衰清晰呈現。發家也許並不需要某次奇遇,卻必定有一個能幹的第一人。衰敗不是金銀的多寡取決,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這不衰敗又能往哪個歷史方向繼續碾動車輪。

最後,文中的種種人物關係使得我十分混亂,國外的種種理念也讓人無法理解。這是我想更深刻認識的阻攔,明白最終我也沒有衝破。觀念問題吧,有些東西改變很易,有些很難,也有很多不可能。

收筆處。我不得不評價下這部小說的結尾,充滿魔幻的結尾。原先整個家族興衰早已被一卷手稿記錄,且把這個構造的世界毀滅。讓人意想不到,也給我們一些關於此的聯想。

那個故事中的人是故事中一卷手稿裡的故事;那個故事卻又只是作者手中的一卷手稿;那我們呢這個世界所發生的一切是否也只是上帝那些未知手中的一卷手稿中的故事

儘管此不可能,但是看過這小說後我們又怎能沒有這樣的聯想呢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4

我讀完《百年孤獨》,掩卷冥思時,渾身湧起一股顫慄感,它並不是我所喜愛看的小說型別,故事中的情節讓人彷彿置身在一個發生了不可能事件的現實生活中,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讓人恐懼不已。

先說說情節,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會有持續了四年多的雨,一個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會正因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間但這一切都發生在了這個家族的身上。書中有一個很有象徵意味的情節,就是不眠症的情節,馬孔多鎮上的居民隨著何塞何塞·阿卡迪奧·布恩迪亞夫婦的養女雷貝卡的失眠而相繼患上不眠症。患了這種失眠症,最可怕的不是睡不著覺,而是失眠症必然演變成健忘症。

開頭會忘掉童年時代的事兒,然後會忘記東西的名稱和用途,最後再也認不得別人,甚至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失去了跟往日的一切聯絡。為了生活,馬孔多的居民不得不在物品上貼上標籤,如給牲畜、家禽和植物標上名字:“牛”、“山羊”、“豬”……看到那裡我不禁想了想,如果哪一天我們連標籤上的字的含義都忘記了,那又該怎樣辦?這些標籤上的字的含義,都是我們歷經幾千年的學習與探索才發明出來的歷史,如果我們忘記了歷史,本站的存在也許就會變得毫無好處。

故事中布恩迪亞家族的讓我覺得壓抑,並不是正因家族氛圍有多麼森嚴,而是這個家族人與人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這百年的蹉跎歲月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終點回歸起點,社會的發展,家族的變遷,都在不斷重複圓周軌跡,到最後卻什麼也沒有留下。

馬爾克斯用短短几十頁勾勒出一個家族的興衰,這與中國的《紅樓夢》迥然不一樣,我們要用多少章節才能鋪墊一幕黛玉葬花。這個家族中的人總是不斷重複著名字:阿卡迪奧、奧雷良諾、阿瑪蘭塔……就像他們不斷重複在他們身上的輪迴宿命。亂倫在任何一個時候都是一種禁忌,而小說中不止一次描述了這種關聯:因戀愛受挫的阿瑪蘭塔與自己的侄子戀愛、第三代阿卡迪奧瘋狂地愛戀母親以至差點鑄成大錯、第六代奧雷良諾不知不覺地愛上了姨母發生了關聯生下了孩子……這都是正因孤獨所犯下的罪行。死亡、亂倫各種各樣的陰霾纏繞著他們,讓他們痛苦不堪地離開這個世界。

孤獨,冷漠,已經是這個家族的人的共性,誠如小說中寫道:“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後,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地沮喪,他們又以不一樣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正是這種孤獨才讓他們走上杯具之路。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5

“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

初次買回這本書大約是在兩年前,為了使自己的格調看起來更高而硬著頭皮嘗試走進這本書。然而,在翻看了大約半小時後,我便被這冗長的劇情、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嚇退了。於是,囫圇吞棗式地馬虎將書“翻”到封底便落荒而逃。想來,當初這樣的舉動許是對此書、對馬爾克斯的褻瀆。

而今,再次翻開有些陳舊的書頁,帶著些許歉意和近乎贖罪的心態,竟是被它吸引了去,於是挑了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坐在朝南陽臺的靠椅上,獨自一人,一口氣將書讀到了底。

我似乎有些理解了家族重複取名的傳統,叫“奧雷里亞諾”的人大多性格孤僻、且體態消瘦,叫“阿爾卡蒂奧”的又多是體格壯碩、行事魯莽。於是,重複的取名導致了家族命運的不斷輪迴,推動家族的覆滅。其中一對在年幼時互換姓名的雙胞胎也頗有意思。儘管他們互換了姓名,但在長大後越發與匹配“對方名字”的模樣發展,最終在死後,因朋友們醉酒後的失誤,又把他們的棺材錯誤的埋進寫著“對方名字”的墳坑裡。作者在此,或許是暗示了他們到死也沒能擺脫受姓名束縛的命運吧。

布恩迪亞家族的不通人性、不懂愛情的通病將他們帶入了更為深刻的孤獨。上校和17個素昧平生的女人所生下的孩子無一例外遭暗殺,他深愛的妻子被毒死;阿瑪蘭塔害死了深情的義大利人;麗貝卡的婚後生活以丈夫被神祕槍殺告終;費爾南達為阻止女兒與族外人戀愛,派人殺死了男方,但她的孫女卻因為和近親通婚,生下的孩子長著條豬尾巴,被發現時正在被螞蟻蠶食……

最後的最後,正如經過百年才被翻譯出的羊皮捲上所預言的那樣,小鎮遭受著一場颶風將正在翻譯這羊皮卷的最後一代奧雷里亞諾,連同整個家族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一併抹去……

故事至此結束,留給我的是久久不能平復的震驚和良久的深思。我自覺無能對這樣的作品作出任何評價,有的,僅是完成閱讀的成就感、快意,以及對一個註定百年孤獨的家族深深的惻隱。

百年孤獨讀書心得感悟800字 篇16

對拉美的孤獨百年的思考。並情不自禁的沉浸其中。我想,這也是這部作品如此引人入勝的原因吧!

人生來就是孤獨的,苦苦在世上掙扎,人們渴望真情,但是怕孤獨的恐懼又無時無刻的侵襲人們的孤獨,讓人倉皇不安,讓人為了逃避恐懼而越來越遠。一本《百年孤獨》,一個家族七代人百年的坎坷歷程,百年的歲月,如同長江黃河滔滔如流,最終在百年之中,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終點回到起點,社會的發展,家族的變遷,都畫著一個圓形的軌跡。

孤獨的宿命圍繞著這樣一個家庭,一代代相同的名字,似乎也預示著他們相同的命運。布恩地亞家族七代人每個人的精神歷程都是一個圓,他們從小就孤獨,冷漠,古都似乎是這個家族每代人共同的特點,成如小說中寫道:布恩地亞家族每個人臉上都帶著一種一望可知的特有的孤獨神情,長大後,他們都試圖以各自的方式突破孤獨的怪圈,但激烈的行動總是歸於挫敗地沮喪,他們又以不同方式,一個個陷入更深沉的孤獨之中,對他們來說,孤獨彷彿一種神祕的命運難以抗拒。終點最終回到起點,讓人感覺到巨大的蒼涼與悲涼。

讀這樣的小說,感覺就像看作者站在一個高的平臺上,去俯視整個布恩地亞家族的命運,聽作者講述一個已然逝去的故事。隔著距離從外看馬貢多,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是一個孤獨的島嶼,而湊近了看家族七代人的悲歡離合,便可發現一個個更為悲涼的孤獨的靈魂。在這個家族中,夫妻之間,父子之間,母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沒有感情溝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儘管很多認為打破孤獨進行種種艱苦探索,但由於無法找到一種有效的辦法把分散的力量統一起來,最後終以失敗告終,如書中烏蘇拉在非常孤單之時,只好去找她那不中用的被人遺忘在慄樹下的丈夫,對他說:你看看這個空蕩蕩的家吧,看看我們那些散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兒女吧,咱們又像當初那樣只剩你我兩個了。而霍基?阿卡迪奧對她的悲嘆卻是充耳不聞,她這些話好象是在講給一個死人聽,對於烏蘇拉來說,豈止只是剩兩人,其實只是剩她一個人孤獨的生存著。生性孤僻的阿卡迪奧,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個小時,他童年時代就一直折磨著他的恐懼突然消失了,在對人生的回顧中,他終於明白自己是很熱愛過去最北他憎恨的人們,面對死亡,他感受到的不是害怕而是懷戀,他似乎時有所覺悟了,或許那種一之折磨他的恐懼便是對孤獨的恐懼,人的存在就是選擇,就是選擇他的獨特生活行動的方式,一直以來他都試圖以自己的方式驅散這種恐懼,但最終未能如願。

馬爾克斯在談及作品中人物孤獨性時,他說過:孤獨的反義詞是團結。這是以這個家族的命運來反映整個拉丁美洲的命運,他希望於整個民族的團結。布恩地亞家族都不懂愛情,不通人道,就是他們孤獨和受挫的祕密他們的孤獨並不是擁有真理的靈魂而具有的高潔峭拔,因不能與人分享智慧的快樂而孤獨寂寞,而是由於與愚昧並存的感情的匱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與心的離異與隔膜,這樣的孤獨竟可以將一個昔日曾經繁華的小鎮最終消失。在此,馬爾克斯是告訴人們,孤獨的實質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生存哲學,它意味著一冷漠、消極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事實上,你以怎樣的態度去對待生活,生活同樣會以怎樣的態度來回報你,一個陷入孤獨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只能與貧窮、愚昧和落後為伍。這樣的作品現在讀來仍有它的意義,在一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固守著一份自己的孤獨,事實上,這種孤獨會使人走向冷漠,最終如馬孔多城一樣灰飛煙滅,消失於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