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通用15篇)

欄目: 讀書心得體會 / 釋出於: / 人氣:2.39W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

我平常不愛讀書,自從老師讓每天背一部分,我只好被迫完成作業。到現在已經背一半了。我覺得裡面有很多道理都值得我學習。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通用15篇)

在求學方面《弟子規》裡有:有餘力則學文。告訴我們平時有精力、有時間應該多看書學習。其中有一個叫董遇的人,從小家裡就很窮整日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就是利用“三餘”時間來學習的。冬天是一年之餘;晚上為一天之餘;雨天為平日之餘。古人都是用“馬上”“枕上”“廁上”的時間來讀書的。魯迅說過:“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學習”。讀完之後我覺得我更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了。更應該自覺去學習。

在對父母、兄弟、長輩方面,《弟子規》教育我:泛愛眾、而親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原來對父母很任性,對自己的姐弟也不知道謙讓。學了《弟子規》,我覺得自己身上的毛病真的該改了。我也要學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我會繼續學習《弟子規》,不斷完善自我,改掉自己的毛病。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2

《弟子規》這本書是人們的生活規範,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編寫而成,教導學生為人處世的規範,做到與經典同行為友。"弟子"是指一切聖賢人的弟子,"規""夫見"意思是大丈夫的見解。所以是每個人,每一個學習聖賢經典,效仿聖賢的人都應該學的。《弟子規》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仔細閱讀《弟子規》就會發現從中得到的東西會使我們受益一生。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

首先是"入則孝",這裡主要是教育我們要孝順父母、親人。他們所說的,所做的都是為了我們好,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還有就是,不管他們愛不愛我們,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他們。因為,畢竟是他們生下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更何況弟子規裡面也有寫到"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

其次是"出則悌",它是教我們怎麼和別人相處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你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就等於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和兄弟姐妹們和諧相處,這樣我們的父母看了才會從心裡面為我們感到高興,我們也會因此更快樂的。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3

讀了《弟子規》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些道理很簡單,但是我就是沒有用在現實生活中。因為在學習《弟子規》之後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通過對《弟子規》的學習我有三點體會:

第一:做人要學會感恩。對一個人而言,應該報答的恩情是對父母的養育之恩,所以《弟子規》的第一章就是《入則孝》感恩之心體現在一個“孝”字上。“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想一想這些都是我們做兒女的孝順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卻有很多沒有做到。

第二:待人接物要懷著恭敬之心,為人要謙虛。隨然我從小就讀這樣的名言警句,但我卻沒有意識到謙虛是一種品質,而每次被老師或家長誇獎一句就驕傲,得意的不得了。

第三: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想我都沒有人生目標,所以我才不會努力去辦好每一件事。

所以,以後我要按《弟子規》裡的規矩認真學習,認真去感悟,認真去實踐。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4

在寒假裡,我讀了不少書,還重溫了三年級背過的《弟子規》。明白了不少道理。

弟子規,分幾個段落,分別是:總敘、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從不同的方面,告訴了我們:做一個人,就要尊敬長輩、誠信對人……

弟子規首先就告訴我們:首孝悌。主要的意思是:年幼的人,在家的時候要孝敬父母,出門的時候要尊敬兄長。人一生更重要的,就是親情。沒了親情,怎麼都不會快樂。次謹信,告訴我們:說話要恭敬誠信。人要言而有信,說話不能不經大腦,要做到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才行。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說的是:要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身實踐之後,如果還有餘力,就再去學習各種詩歌文學。作者把《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段話作為總綱,目的是要告訴人們教育弟子應謹遵聖人的教誨,不可誤入歧途。

在生活中,弟子規有時也很有用。如:“緩揭簾,勿有聲;寬轉彎,勿觸稜……”

從弟子規中,我學會了好多道理,我要做一個好少年。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5

我在寒假裡讀了一本《弟子規》,裡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

其中有個故事叫《原物奉還的張元》。故事講的是南北朝時期,有一個小孩叫張元,他從小就聰明懂禮,從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有一天,張元和幾個小夥伴在自家的後院裡玩,鄰居家有幾棵上面結滿了杏子的杏子樹,小夥伴們看見有杏子吃,都歡快地跑過去拾,張元也跑過去把地上的杏子撿起來兜在衣服裡。當小夥伴們高興地吃著杏子時,張元卻跑到鄰居家,把撿到的杏子還給鄰居。鄰居笑著說:“這又大又肥的杏子你就自己留著吃吧!”張元認真地說:“爸爸說過別人的東西不能隨便拿的,尤其是別人不知道的時候,就更不能這樣做了。”說完就把手中的杏子放在鄰居家的餐桌上,跑開了。後來,小夥伴們知道了這件事,都覺得很慚愧。村子裡的人們誇張元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記得我以前在我的好朋友悅悅家玩的時候,看見悅悅的娃娃上有一個很漂亮的髮夾,髮夾是粉紅色的,上面還有彩色的鑽石,樣子可愛極了!我心裡想:“如果我把那個髮夾拿回家,夾在我的娃娃上應該會很漂亮吧!”於是我趁悅悅不注意,偷偷地把髮夾放進我的口袋裡。這時我突然想起媽媽以前給我講的弟子規裡面的一句話“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我就從口袋裡把髮夾拿出來,一邊遞給悅悅,一邊對她說“對不起,我拿了你的髮夾,我不應該拿你的東西。”悅悅對我說:“沒關係,我們還是好朋友!”於是我們倆都笑了。

通過這段故事我明白了,做人要誠實,別人的東西是不能要的,父母知道了一定會很傷心。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6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優良傳統,還記得春秋末期魯國的儒學家曾參嗎?還記得他為了遵守諾言將自己家中的豬殺掉的故事嗎?他當時對妻子說過一句話:“孩子是不能欺騙的,他不懂事,還沒有辨別能力,首先接觸到的是父母,所以什麼都跟父母學,你現在哄騙他,等於是在潛移默化的教他學會欺騙。”這不正是弟子規中的“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嗎?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家人都騙,那麼,他肯定也不會像華歆一樣對待生人了吧?所以肯定是一個不可交往的人,是一個沒有誠信,對社會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的人。

除了誠信,我們還要懂得“忠言逆耳利於行”的道理,要悉心聽取他人的意見,而不要一說你不好就翻臉,所謂“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就是這個意思吧。

其次還有“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我們明白:“看見別人的優點,就要努力去學習,看見見別人的缺點,就要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同樣的缺點,然後想辦法去改正。就連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不也說過嗎:“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弟子規》的過程,我想,不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思想昇華的過程,這將對一個人的成長帶來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變得更加踏實和美好,社會才能變得更加和諧。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7

學校發給我們一本《弟子規》小書。開始我走馬觀花的看了一遍,不懂什麼意思。今天,在老師的指導下又把《弟子規》拿出來認真地讀了一遍,原來《弟子規》是中國傳統聖賢教育的書籍,它把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優秀的思想道德理念傳承給我們。使我們懂得了什麼叫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儉節約,寬容大量,什麼是親情,友情等等……

以前我不懂得孝敬父母,常常惹父母生氣。有一次,媽媽把飯做好以後放到桌子上,喊我吃飯,我被精彩的電視劇迷住了,沒有答應。媽媽一而再再而三的喊我吃飯,我不耐煩的回答:“你們去吃嘛,我一會再來,喊我幹什麼嘛。”媽媽說:“飯快涼了,快點來吃吧!”我還是等電視劇完了之後才到飯桌上去吃飯。還有一次,媽媽正在廚房裡幹活,叫我幫她把地掃一掃。我根本就沒有理她,只是在電腦上盡情的打遊戲。媽媽過了一會又喊了:“你把地掃了沒有啊?”我還是沒有聽見。媽媽生氣的說:“你這孩子,沒有聽見我叫你嗎!”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的入則孝,我很後悔。尤其是有看見後面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說“父母叫我們,應該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者推辭偷懶。”反思我自己的行為,羞愧之心悠然而生。勇於承認錯誤是一種美德,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缺點。

《弟子規》是一面鏡子,我要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8

平常我有很多不足,可我今天讀了一本叫《弟子規》的書,這本書教育我要當一個勇敢,聰明,誠實,孝順的人。對照《弟子規》的教育,再想想自己以前的行為,情不自禁地低下頭一陣面紅耳赤,

我經常跟父母頂嘴,不聽他們的教導,他們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我沒做到《弟子規》中的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一次,媽媽叫我吃早飯,可我心中有一百個不願意,所以就隨便應付了一聲馬上到,然後繼續睡覺了。等到我醒來已經是11點30了。我飛奔到客廳,見媽媽已經早早地吃完了早飯等著我起床。我愧疚地低下了頭,儘管臉再紅也沒有用。

還有一次,我上英語補習班晚回家了半個小時,媽媽說我是不是不會背書留了下來?可我沒有一點耐心,站在那的我暴跳如雷,於是,媽媽便去找老師問一下,老師說我英語課文不會背,於是我又火冒三丈,媽媽再一次問老師,可是老師說的還是原話。我只好承認了。後來回想一下,這件事不應該欺騙媽媽,我應該做一個誠實的孩子,我真對不起媽媽。《弟子規》是我啟蒙老師。

幼兒園的時候我就接觸過弟子規,那時候只是老師讓背一背,而沒有深刻地理解。近些天,我看了傳統教育,對弟子規又有了新的理解與體會。

《弟子規》具體列舉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與規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生活教育。承載了古人先賢對於人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標準:孝順、友悌、嚴謹、誠信、愛心、仁義和好學。

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是對弟子規的總述。

入則孝,這是弟子規對我們的第一個要求。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聖賢教導我們,要從內心深愛、感恩我們的父母,讓我懂得了該如何孝敬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親叫你的時候,要立即答應,不能遲緩;父母親讓你做事情的時候,要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懶。出則悌,是聖賢教導我們,要友愛兄弟姐妹,多照顧幫助兄弟姐妹,對長輩要尊敬,其次出外要友愛朋友以及一切和我們身邊相處的人。泛愛眾,其實就是要與他人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在現實生活中處處以恭敬、謙卑為原則,做到不自私自利。

通過這段時間學習《弟子規》,使我感觸很深,樹立了自己正確的人生觀,明確了做人的本分。在生活中孝敬友愛、慎言慎行、誠信仁愛,並身體力行,加強自己的道德素質修養。

我好老師,教會我很多,讓我學會了怎麼做人。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9

弟子規教我們: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掩飾,增一辜。

在我身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讓我深刻體會了弟子規中這兩句話的意義。

有一次,我到姐姐家玩,一不小心,打碎了放在姐姐鋼琴上的陶瓷小狗。頓時,我六神無主,心怦怦直跳,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幾秒鐘,我回過神來,四處張望了一下,還好沒有人,一個歪主意便油然而生。我悄悄地拾起碎片,小心翼翼得將碎片包在了一張報紙裡,拿到門口的大垃圾桶裡扔掉。做完這一切之後,我又回到了鋼琴邊,看看好像不會被輕易察覺,就裝作若無其事地樣子,跑到後花園中繼續玩耍,但是我已經心不在焉。

在過去的幾天裡,這件事一直在我的腦海裡閃過,姐姐家鋼琴上的小狗彷彿對我說:“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啊!”終於有一天,姐姐打來了電話問起了小狗的事情,我迫不及待地將整件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姐姐,等待著姐姐的審訊。但是令我驚訝的是,姐姐竟然沒有生我的氣,反而安慰我說:“沒關係,我可以再去買一個新的。”我終於如釋重負。

這件事情教育我要知錯就改,做個誠實的孩子。千萬不要去想方設法掩藏你的錯誤,那麼將會犯下更大的錯。子曰:知過能改,善莫大焉。我將這個故事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勇敢的人,做正確的事。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0

今天,再次認真閱讀了《弟子規》中的“入則孝”一章,讓我更加明白了做人的基本原則。每天裡,爸爸辛勤地工作、拼命地掙錢;媽媽接我上學放學、洗衣做飯忙個不停。學校離家約十里地,一天四個來回,無論颳風下雨,還是寒來暑往,我從未遲到過,而是每天早早地來到學校幫同學開門、收發作業。父母如此的辛苦操勞就是為了我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紮實的學習基礎。我七歲了,在爺爺眼裡,我已經是一個懂事的大孩子了,所以我要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

我一定努力學習,好好的孝敬二老,做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以此慰藉我那顆感恩的心。我一定認真聆聽你們的教誨,改正自己的不足、知難而進,做一個你們引以為榮的寶貝。

《弟子規》。回到家我問媽媽什麼是《弟子規》,媽媽說《弟子規》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媽媽還說要我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閱讀,背誦。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裡的乖乖女,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詳細閱讀《弟子規》卻發現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著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現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

《弟子規》中還說:"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裡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以後,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瞭解了自己的缺點,在以後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的傳統文化,等我長大了,好做一個傳播中國國學的學者。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1

平時讀書總覺得書上內容跟生活沒有太大關係,但自從讀了《弟子規》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本書教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裡面使我最感動的就是這一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叫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們做什麼事情,不能偷懶。父母教導我們的時候,我們也要仔細地聽。父母批評我們的時候,我們要順從。

我想:做人不正要這樣嗎?想到這裡,我就回憶起那件事。

在童年時期,我是一個很愛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頭在冷冷的鐵桿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錯,爸爸看見我在弄,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會把舌頭弄流血的。我不聽,趁爸爸媽媽午休的時候又那麼做,我把舌頭的前半部分舔在鐵欄杆上,剎時覺得舌頭萬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剛想縮回舌頭,可辦不到了,舌頭被凍在鐵欄杆上了,這時我急了,在那裡大哭,爸爸聽見了,拿起一杯熱水“噗”的一聲,澆在我舌頭附近的鐵欄杆上,冒出了一股熱氣。我把舌頭“摘”下來,弄得滿嘴是血,媽媽說:“小純,爸爸媽媽說過的話以後就要謹記在心了。”這件事都怪我不聽爸爸的話。

做人就是得這樣,聽父母的話,正所謂“不聽父母言,吃虧在眼前。”由此,我們也得孝敬父母,因為父母是我們的老師,教了我們許多道理,關心,照顧了我們一輩子。讓我們也關心他們一點,尊敬他們一點,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回報父母的這份情。

《弟子規》這本書我現在還經常拿出來翻讀,它一直鞭策著我。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2

我平常不愛讀書,自從老師讓每天背一部分,我只好被迫完成作業。到現在已經背一半了。我覺得裡面有很多道理都值得我學習。

在求學方面《弟子規》裡有:有餘力則學文。告訴我們平時有精力、有時間應該多看書學習。其中有一個叫董遇的人,從小家裡就很窮整日為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閒時間,就坐下來讀書學習,所以知識很淵博。他就是利用“三餘”時間來學習的。冬天是一年之餘;晚上為一天之餘;雨天為平日之餘。古人都是用“馬上”“枕上”“廁上”的時間來讀書的。魯迅說過:“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來學習”。讀完之後我覺得我更應該合理安排時間了。更應該自覺去學習。

在對父母、兄弟、長輩方面,《弟子規》教育我:泛愛眾、而親人。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冬則溫、夏則清。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我原來對父母很任性,對自己的姐弟也不知道謙讓。學了《弟子規》,我覺得自己身上的毛病真的該改了。我也要學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我會繼續學習《弟子規》,不斷完善自我,改掉自己的毛病。

《弟子規》這本書,是依據至先師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特別要講信用;然後要有一顆慈悲的愛心,對一切事物都平等博愛,善待天地萬物,自覺保護生態環境;更要主動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最後在利用剩餘的時間和精力,來好好地學習其他有益的學問。

我們9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個人都呈現出不同於別人的個性。有的時候,我們愛去哪就去哪,根本不會跟父母說;有些時候,我們回到家裡,就一頭栽進房間裡,根本也不會跟父母說。其實,在背後的父母都隱含著無比的擔心。孩子在外邊的時候,擔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們根本不會想象到他們的焦慮,只會自己玩,不會想到別人的感受。我們愛我們的父母就該“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時候告訴父母知道你們去哪裡,回來的時候,要當面告訴父母我們回來了,讓他們放心。

曾經,我跟我的哥哥姐姐們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們玩得太熟了,所以我總愛直稱呼他們的名字。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吧,我叫他們名字時候,他們也不見怪,哥哥姐姐們也沒跟我說過什麼怨言。但其實,他們自己背後可能有些怨言,但卻不會跟我說任何,或許怕我難為。我愛哥哥姐姐們就該“稱尊長,勿呼名”,即稱呼長輩的時候,不要直接稱呼他們的名字,要稱號“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稱呼,尊重他們,因為他們是長輩。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3

讀一本好書,猶如同一位智者談話;讀一本好書,可以陶冶情操,修身養性;讀一本好書,可以從中學到無窮的知識。而《弟子規》可謂是好書之一。

人們常說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那麼,怎樣才算孝敬父母呢?《弟子規》告訴了我們“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聽父母的話,當父母叫我們時,應及時回答,當父母讓我們做事時,我們應趕快放下手中事,去幫助父母,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中去幫助父母,從日常小事做起。

對於自己的兄弟姐妹要做到和睦相處。大的要關心小的,小的也要尊敬父母,尊敬比自己大的長輩,語言要和藹溫和一些,不要尖酸刻薄,必要時,可以退一步海闊天空。

做人最基本的是要講究誠信。是的,誠信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凡出言,信為先,奚可焉……”這段出自《弟子規》的話清楚地告訴我們如何講誠信,但凡是出自於自己的話語,答應別人的事也一定要做到。不論是一件小事,還是一件大事,只要你給予了他人,你就一定要做到。講信用的人,往往是歡迎的人了;誠信的商店,往往是生意最火爆的商店了……做人要講誠信,乃是從古至今永不變更的事實。

其實每個人都有一些小心思,那就是得到別人仰慕,而《弟子規》中的一段話也講到“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一個人只要有才華,不驕傲自大,那麼他就能夠受到別人的尊敬。

通過讀《弟子規》,我的思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變了自身的一些缺點,學習了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規範,《弟子規》不愧是一本好書!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4

想必大家都讀過《弟子規》吧,《弟子規》裡的內容蘊藏著許多道理,只要我們反覆回味,就會有許多體會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很久才回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讀到這裡,我覺得自己沒有做到……

有一次,媽媽一個人在家裡大掃除,而我在做媽媽佈置的“海量”作業。經過兩個小時的“拼搏”,我終於把“海量”作業給消滅了。沒想到,我剛剛寫完作業,媽媽就叫道:“阿怡,幫媽媽洗洗拖把吧!”我聽了,說:“媽媽,我剛剛才把作業給做完,手都麻了,你又叫我去洗拖把,我很累啊!”媽媽說:“我幹了一天的活,可把我給累壞了,叫你去洗拖把都不肯去。唉!”我聽了,又說:”下次大掃除我就和你一起幹活,這總行了吧!”媽媽聽了,說:“唉!算了,你還是好好學習吧!”

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自己很對不起媽媽。媽媽希望我能把心思放在學習上,就什麼家務活都不讓我幹,全部家務一直都是她做的。現在,媽媽很累很累,叫我幫她洗個拖把,我都不肯。唉,媽媽上班回來已經很累了,回到家她還要忙個不停,我又何曾幫過她幹過一點活呢?平時,我在看電視的時候,她叫我回去複習,不要再看電視了,我都是慢吞吞地去做,有時甚至不聽呢,淨和她“唱反調”。媽媽處處都為我著想,可我根本就沒當一回事呢!但是,我現在決定改變自己,要做一個好孩子!

今後,我一定會做個懂事、聽話、勤勞的好孩子,學會幫媽媽分擔辛苦,讓媽媽不再為我的學習操心。

經典讀物弟子規閱讀體會及心得 篇15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規,家有家規,而今天我要講的則是《弟子規》。《弟子規》,原名《訓蒙文》。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分為五各部分,分別是弟子在出家、出外、待人、接待和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後由清朝賈存仁改編,改名《弟子規》下面,我來說說《弟子規》中幾個典型的守則。

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這句話的意思是:事情雖小,但也不能善意妄為;物品雖小,但也不能私拿私藏。這句話讓我聯想到另一句話。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這兩句話都告訴我一個同樣的道理:千萬不能以為事情很小,而可以隨意妄為,積少成多,事情越做越大,終有一天,會變成無惡不作的壞人。親愛我,孝方難;親惡我,孝方賢。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親人疼愛自己,那麼敬孝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親人厭惡、討厭自己,自己仍能盡孝道,那才是真正的孝。事實的確如此,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好的人,那是很容易的;但如果要你去接觸一個對你很不好的人,那是很難的。父母養育了我們這麼多年,恩情無以為報,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就應該儘子女應盡的孝道,就算父母再怎麼難伺候,我們也要加倍孝順他們。

《弟子規》雖然是一部古人用來要求自己言行的守則規範,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仍應遵守這些古訓,古人的守則規範,不要以為事小而可以擅為,也不要應為父母的脾氣而不忠孝道,比起古人,我們更應該以《弟子規》來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