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學語文教科研工作會議發言稿

欄目: 會議發言稿 / 釋出於: / 人氣:1.54W

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以形成與時代不斷髮展進步,與社會要求日益提高相適應的一種新型的教師學習文化,並使之成為教師的工作方式和生存方式,是新一輪課改要達成的目標之一,也是專業教學研究人員在課改實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市實施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來,中學語文學科堅持教科研創新,積極發揮研究、指導、服務作用,在實踐中進行一系列可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我市的課改實驗貢獻了我們的智慧。

中學語文教科研工作會議發言稿

一、積極宣傳課改精神和課標理念,努力轉變教育教學觀念。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先進的教育教學觀是全面推進課改、落實課標的有力保證。但是,教師長期形成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並由此而產生的惰性和慣性,對課改實施和課標落實的阻滯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除積極組織教師參加省、市級培訓、學習外,利用一切機會宣傳、宣講課改精神和課標理念,就成為我們在一段時間內的主要工作。

一是抓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分年級組教研是我市中學語文教科研的特色,每個年級組有兩名年級組長,每學期至少集中教研兩次。年級組長是不固定的,每學期由教研員與學校商量後指定,都是各學校的教學能手和教研尖兵。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在教學第一線,與廣大教師聯絡緊密,最能很好地宣傳、落實課改精神和課標理念。在每學期例行的全市中學語文教研會上,我們都要結合在平時教研中發現的問題,用課改精神和課標理念剖析它的實質,指出應該具備的教育教學觀和實施方法;並且要求大家在開展教研組活動和年級組活動時,對佈置的任務,一定要結合新課改理念予以闡述,堅持用科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或者用教學實踐發展科學理論;這樣才能提高教研組和年級組會議的質量,為廣大教師所信服。幾年來,我們建議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認真思考,並在各自的教研活動中供教師討論的課改理念有:

情感態度價值觀就是指文字中的德育內容嗎?

什麼叫做“平等對話的首席”及其和鼓勵學生發言的關係?

語文課程的人文性應該如何體現?

多元解讀是否就是“讓學生隨便說”?

“點撥—創新”理論與新課改的繼承、創新關係如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四人一聚的“討論”,還是一種教育思想?

多媒體教學中教師的“標準答案”和課程生成資源是什麼關係?

什麼叫作“完成了教學任務”和“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應該用何種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重結果(展示),還是重實效(過程)?等等。

二是深入學校和教研組,開設講座,大力宣傳。幾年來,我們深入學校和教研組宣傳課改和課標達40多次,市區絕大多數中學和三縣縣城中學幾乎都去過。有時面對所有教師,有時面對語文教師和學校行政管理人員,有時借一兩節研究課。我們宣講的主要題目有:

《解讀“綱要”,推進新一輪課程改革》

《新課程實施中若干問題的探討》

《“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踐與思考》

《新課標若干理念在教學中的不當表現及正確解讀》

《多媒體語文課堂教學的缺失與對策》

《學習新課標,實施新課程》

《中學語文教材建設摭談》

《構建創新型教學模式的實驗與思考》

《我們需要“討論”什麼?》

《課題研究是教學改革的有效切入點》

《開設語文選修課的實踐與思考》

《運用點撥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等等。

為進一步密切與教研組的聯絡,加強教研組建設,我們還制定了《蕪湖市中學語文教科研活動聯絡表》,要求各教研組每學期至少開展一次大型的教科研活動,發動廣泛,準備充分,目的明確;然後填寫“聯絡表”,簽署學校意見,送交中語組。教研員會根據工作安排,屆時前往。我們提請教研組長將每次活動的相關資料,及時整理、彙總,作為教研組建設的文件備查。“聯絡表”是我市中學語文教科研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它改變了學校教研組開展教科研活動水平低、效益少、活動面窄,教研組建設缺資料、缺實績的狀況,成效十分顯著。近幾年,薈萃、二中、附中、田家炳實驗中學、城南實驗中學、二十七中、二十九中、三十三中、三十八中等學校,教研組活動開展得十分活躍,有力地促進了這些學校教師學習文化建設,湧現出一批觀念新、方法多、事業心強的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

二、聚焦課堂,建設良好的課堂生態環境。

課堂是課改的主陣地,也是師生雙方共同學習和探究,不斷認識自我、更新自我、發展自我的一個“生態共同體”。這一觀念從產生到確立,經歷了一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過程。課改伊始,在我們不斷的宣傳、鼓勵下,部分青年教師大膽實踐,努力用課改理念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我們在薈萃、二中、萃文、田中、儒林等學校,多次組織大型的研究課進行推介。第二階段,全體教師行動起來了,人人貫徹新課標,個個爭上公開課。據統計,近幾年每學期開設市級公開課的教師都不少於30人。但是,隨之而來又出現了新問題,有的教師對課改精神和課標理念學習不夠,理解和實施出現偏差。例如:“滿堂灌”變成了“滿堂問”;對學生髮言一律給予表揚和掌聲;學生動輒被教師要求四人一組“討論”;多媒體教學中把主觀題製成“標準答案”;語文教學浸潤、感悟、習得等特點由聲、光、電所取代,等等。如何解決這些新問題?適逢XX學年我市被批准為國家級實驗性、示範性校本研究制度建設基地,我們以校本教研為抓手,將聚焦點從課堂“前移”和“後延”,採取有力措施,進一步優化課堂生態環境,這是第三階段。

第一,抓集體備課、教學設計和說課。如果說備課是教師個體獨立進行的一種靜態的教學研究行為,那麼通過集體備課、互相說課這種動態的教研活動,凝聚大家的智慧,形成一種全新的“設計”,教師就能對預設與生成、認知與情意、結論與過程的關係把握得更好。我們利用年級組活動有計劃地安排集體備課,共同教研。尤其對七年級年級,每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前,年級組長將教材分解,電話通知各學校備課組相應準備;集中教研時各自說課,互相評議;回去後形成教學設計文字交中語組,由教研員和年級組長抽其中幾所學校前去聽課、評課。一學期下來,對各校教學設計進行評獎,予以認定。這種教研方法是一種創新,效果良好;在全省語文教研會上介紹,獲得普遍好評。

為了更好地指導教師撰寫教學設計、進行說課,我們還開設講座,進行具體指導。XX學年和XX學年,我們兩次開展新課程教學設計評比,第一次收到113篇,第二次收到202篇。XX學年,開展說課比賽,共評出23人獲獎。

第二,抓聽課。教學設計畢竟是靜態的、文字的,它需要在動態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加以檢驗。每學年,各年級組都要舉行一次教研公開課,全市性的大型公開課也不少於兩次,還有分上中下三片的區域性的公開課,一學年總數要達到80節左右。儘管我們的工作比較繁重,但都能堅持深入課堂。聽課聽什麼?我們事先將目的告知教師:一聽(看)教師的教學設計在教學中體現得如何,二聽(看)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如何,尤其看學生是否真正學到了什麼;要改變“教師講得好就是學生學得好”和“課堂熱鬧就是學生主體地位得到確立的表現”等偏離課改精神的觀念和形式主義的做法。

第三,抓評課和教學反思。聽課必評課,評課必反思。我們要求評課教師不僅要善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更重要的是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根據校本教研有關理論,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特別是提出適合於“這一位教師”解決問題的措施難能可貴。這個措施要在評議時由“這一位教師”自己提出,如果提出不了,教研員有責任引導他提出。評議的過程也是執教者和評議者共同反思、專業提高的過程。我們經常因勢利導,強調教學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幫助教師釐清屬於教學反思範疇的一些校本教研方式,如寫教後記、教學小故事、教學敘事、課例研究、案例研究等。每學年,我們都要在國中選一個年級,舉行一次教學反思交流會,每次都有十多人進行會議交流,二十多人進行書面交流。

教學反思與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三者,是整個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教研創新就是要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課前、課中、課後,始終如一地緊抓不放。根據我們的經驗,評課時結合靜態的教學設計和動態的課堂教學,指導廣大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效果最明顯,可以幫助教師形成教學敘事,也可以形成課例研究。這幾年,經我們指導、推薦給《學語文》《語文建設》《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期刊的教學敘事和課例研究文章就有二十幾篇。課堂生態環境也已經大為改觀,教師善教、學生會學、師生共進、課堂充滿生機的可喜局面已經基本形成。我市推薦四名教師參加省新課程優質課評比,一人獲一等獎,三人獲二等獎;鄭瑋、 萬青老師被推薦參加全國網路教學大賽和計算機輔助教學大賽均獲得一等獎,湯國來老師代表我省參加全國中語會第五屆中青年教師新課程課堂教學大賽,獲得一等獎。為學生提供學語文、用語文園地的《語文新苑》,每期都要發表各學校學生來稿四五十篇,他們細緻描述課改下的新課堂,熱情謳歌老師的新觀念、新做法,盡情抒寫自己學習新教材的美好感受,大膽拓展、延伸文字的內涵和外延。近幾年,我市師生參加省級論文評比和語文競賽,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

三、以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來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

“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實驗研究”這一課題,是我市XX年申報的省級研究課題,有11所學校據此同時申報了市級子課題,XX年初批覆後開始實施研究。我們堅持每學期召集全體課題組成員到一個子課題學校進行調研,先後到過xx中、xx中、xx實驗中學等學校。他們分別作了《互助合作,共同探究,全面推進語文新課改》《在資訊科技環境下實施語文合作學習的實踐與研究》和《合作探究是推進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改革的好方法》專題研究彙報,學校課題組有6位教師上了研究課,3位教師彙報了自己的研究體會;學校還展示了展板,陳列了研究資料。

語文“點撥—創新”實驗研究,是我市繼完成點撥教學法課題研究並榮獲全國中語會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之後,結合新一輪課程改革而實施的一種教學法的研究。每學年開設兩次“點撥—創新”研究課,指名2—3位青年教師執教,旨在傳承點撥法理論,並與新課程相結合,培養青年教師。目前,這兩個課題的結題工作都在進行積極的準備。

我們對課題的指導不憚其煩,不避其難,尤其是在對教師的學習文化和專業發展起著導向作用的課題選擇和研究方法上,或開設講座,或當面磋商,總是認真細緻地給予幫助和引導。我市成為國家級校本教研基地以來,我們在多次教研活動中強調,不能為“驗證”某個教育思想或觀念而進行研究,校本教研的內容應產生於廣大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是他們時感困惑的“問題”。教研員和教研組長、骨幹教師的責任,就是激發起教師對這一問題進行“持續關注”的熱情,產生進行深刻反思的內趨力,將“問題”凝練為“課題”;在與同伴的交流中和教研員的專業引領下,通過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檢驗這種反思是否合理有效。以此形成的研究成果才是自己觀點的有力的支撐材料,才具有說服力。同時,在學習和研究中,要注重理論和實踐結合、教學與科研結合、學習與工作結合、個人學習與集體研討結合,不斷地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據此,我們在市xx中進行子課題調研時,對該校課題組兩位青年教師所上研究課就採用了這個方法。有些與會者之前認為,研究課(公開課)上得成功才有價值,不成功就沒有價值。我們強調,上課的目的是為了發現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是成功的經驗,也可以是不成功的教訓;大家的評議就是幫助、促進、引領執教者對此進行反思,凝練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而且這個方法和途徑必須是適合執教者本人的,能夠為教育教學所檢驗的。執教者之一的周老師告訴我們,她很受啟發,據此寫成了一篇論文參加我市第十一屆教育教學論文評選,獲二等獎。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我市語文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課改的成敗關鍵在教師。我們繼承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優良傳統,堅持教科研創新,努力促進語文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具體做法是:

第一,努力培養、打造骨幹教師。根據我市師資隊伍建設“xxx工程”的部署,我們緊密依靠師德高尚、學養深厚、熱心傳幫帶的老教師,發揮他們學科帶頭人作用,積極鍛鍊、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各中學有一至兩位教研組長,加上市教研大組正副組長和12位年級組長,還有一批觀念新、腦子活、肯用功的青年教師,我市的教科研隊伍整齊、壯大,令人欣喜。我們鍛鍊、培養骨幹教師,一是壓擔子、二是搭臺子、三是樹牌子。

所謂壓擔子,就是讓他們承擔一定的課題研究和教學研究任務。我市實施課改以來,我們進行了“語文‘點撥—創新’實驗研究”和“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實驗研究”。這兩個課題都是省級課題,絕大多數教研組長和年級組長都是課題組成員。他們在各自學校還按要求成立子課題組,擔任組長,積極開展研究。XX年暑期,省教科所徵求各市對《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修改意見,我們及時召集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和部分骨幹教師座談研討。最後,交由幾位大組長形成一篇5000多字的“修改意見”上報,獲得好評。一些重要語文期刊約稿和省級教科研論文評比,我們都指名他們參加。我們還利用省教科所委託編撰教輔材料和我市編寫《導學園地》以及期末統測命題等機會,來培養青年教師,鍛鍊骨幹教師。每次都認真遴選名單,採取集中開會培訓和個別當面指導的方法,提高他們的研究水平。搭臺子,就是提供舞臺和機會,讓他們展示才幹。每學期開始的全市語文教研工作會議,都有一位大組長作主題報告,或闡述課改理論,或提出工作要求。各年級組活動和大多數全市性的教研活動,教研員都積極鼓勵大組長或年級組長主持會議並作主題發言。分片舉行教研公開課,主持人和記錄人也指名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擔當。每年的暑期培訓和送教下鄉活動,以及講習所開設講座,我們都將其作為鍛鍊骨幹教師、促進他們專業成長和發展的機會。有國家級、省級重要賽事,我們採取廣泛動員,分片分級評選的方式,從中發現教學能手和教研尖兵,著力加以指導和培養。樹牌子,就是利用一切機會讓他們展示教學風采和教研成果,把他們“推出去”。我市作為省內唯一的國家級課改實驗區,接待前來學習的任務較多。我們努力展示我市語文教師在課改實踐中的風采,擴大他們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重要賽事取得佳績後,我們也及時組織全市語文教師觀摩學習。我們還向一些語文核心期刊如《中學語文教學參考》等積極推介“封頁人物”。《語文新苑》封二“園丁風采”欄目,更是積極主動,先後推介了十多位我市語文優秀教師。

我市的語文教師隊伍陣容整齊,教研網路發達通暢,教研活動頻繁活躍,有力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課改以來,我市語文教師主編或參編專著23本,在省以上刊物發表論文200多篇;獲國家級科研成果一等獎一次,教學大賽一等獎3人;省科研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5次,論文評選一等獎9人、二等獎13人、三等獎35人;教學大賽一等獎4人、二等獎11人,成績十分喜人。

第二,堅持舉辦青年語文教師講習所。講習所已成功舉辦五期,第六期於XX年10月開學,有學員63人。在專業引領和培訓方式上,我們的主要做法,一是理論指導,專題培訓。根據課程改革的需要,密切聯絡教師在課改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邀請安徽師大、蕪湖教育學院及有關中學有豐富教學經驗和較高理論水平的中老年教師開設講座。每期不少於12講。二是走近專家,專業引領。我們曾先後邀請錢夢龍、魏書生、王明居、胡叔和、陳慶祜、柳士鎮等專家給學員開講座、上示範課。作為講習所老領導的蔡澄清先生則經常與學員進行對話交流、專題研討、說課評課。此外,我們還多次組織學員到外地觀摩學習,聆聽專家講學。三是拜師結對,合作共進。我們鼓勵和組織教學經驗豐富、教學成績突出的骨幹教師與學員結對幫教。近年來,一中、二中、附中、十二中、二十七中、二十九中、xx一中、xx一中等學校,一批結對教師在課改實踐中發揚團隊精神,互相學習,合作共進,從而使學校初步形成了一種探討風氣和研究氛圍,一種共同的學習方式和生存方式。四是講習結合,注重實踐。講習所一貫注重把培養和研究、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學員將所學理論運用到改革課堂教學的探索之中。每期講習所安排學員不少於9人分上中下三片上研究課,全體教師分片聽課、評課。結業時,每位學員必須提交一份結業論文,由我們裝訂成冊發還。第六期講習所,我們還佈置每學期每位學員必須完成一篇作業,或是教學小故事,或是課例研究報告。由於理論聯絡實際,學與練相結合,經過培訓,學員的理論素養和教學能力都有了較大提高。學員中,已有2人評為特級教師,5人評為省“教壇新星”,一批教師在課改實踐中脫穎而出,成為市、校教學骨幹,不斷取得教育教學和教科研的喜人成績。事實證明,講習所已經成為我市錘鍊青年語文教師的熔爐,培養教改尖兵的搖籃。我們的做法得到了省教科所的肯定和讚揚,淮北市教研室學習我市的經驗,也成功地舉辦了兩期講習所。

“讓課改與教師共成長。”這句課改伊始教育專家意味深長的話語,一直激勵著我們與廣大教師一道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我們也深知,“戰鬥正未有窮期”,還有許多困難等待我們去克服,許多問題等待我們去探索。但我們會繼續堅持教科研創新,繼續堅持指導和幫助教師在課改實踐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促進教師將專家理論和自身實踐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一種能適應教學變化的、富有個性特色的知識系統和行為樣式,因為這個系統和樣式的建構過程就是課改要求並期待的教師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過程。

XX年xx月 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