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遠端研修經驗交流:師德培養與教師發展

欄目: 經驗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79W

——讀書學習研究

遠端研修經驗交流:師德培養與教師發展

一、 做有幸福感教師的重要性

(故事引入):

我先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曾經有一個到歐洲旅行的人,看到一群工人在山坡上幹活,他好奇地走過去,問“請問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工人向他咆哮:“你瞎了眼了嗎?沒看到我乾的滿頭大汗嗎?”真是自討沒趣。他於是去問第二個工人,第二個人回答:“我在蓋房子,家裡人正等著我幹活維持生計呢,對不起!我沒有時間和你聊天。”不遠處還有一位工人,一邊幹活一邊開心地哼著小曲。這位遊客帶著一份好奇又走過去問他幹什麼?這位工人兩眼發光,神采奕奕地說:“我在建築一座大教堂。教堂建成以後,方圓百里的人都可以在這裡蒙受神的恩典!”十年後,第一個工人帶著抱怨積勞成疾過早地離開了人世,第二個工人仍然還在為維持生計而繼續當建築工人,只有第三個工人,這時候成了這家建築公司的老闆。

同樣是建築工人,由於對工作的態度、認識和體驗不同,造就了他們完全不同的人生。

我們同樣是老師,不同的職業人生和職業體驗,也將會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職業狀態和生命狀態。

現在我省國中第三輪研修培訓即將閉幕,對集中培訓來說,即將結束,而對個人研修來說,則是剛剛開始。培訓的主題是“做有幸福感的教師”,有的老師可能撇嘴,哼!我才沒有感覺到幸福呢,也不喜歡這份職業!在這種情況下,更應該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狀態,說到底這正是一種對職業的體驗,既然選擇了這一職業,如果我們像第一個工人,——職業倦怠,第二個工人——職業應付,對我們自己、對學生又有什麼好處呢?我們為什麼不能換一種思維、換一種職業體驗,那就是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向前面故事中的第三個建築工人,幹一行愛一行呢?怎樣理解?我認為這屬於師德範疇, 教師的幸福來源於對職業的熱愛。這種熱愛能激發一種教育情懷,正如張志勇廳長所說,“教育情懷以對教育的理解為基礎,它指向一種執著的大愛,愛所從事的職業,並與之融為一體,愛自己也愛他人的學生。”我省近幾年無論是哪一次哪一層次的培訓,省廳都做到了將知識培訓與思想理念的傳輸有機的結合了起來。人們常說:“經師易求人師難得”,現在隨著社會的法展,教育的不斷進步,全國上下業務素質有了大的提高,前幾年本科生根本分不到鄉鎮中學,現在每年招聘的老師中多數是本科生還有為數不少的研究生,這說明了第一學歷有以前的國中、高中(中師)、大專發展到今天的專科、本科、研究生學歷,即教師的業務素質不斷提高,而教師的精神狀態相比之下,或多或少的有點職業倦怠或職業應付。因此,業務素質已不是我們老師幹得好壞的先決條件。而取決於教師對教育職業的工作態度。也就是隻要激發廣大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才能激發教師飽滿的教育情懷,最大限度得對學生投入大愛。才能不斷增強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教師的幸福來源於來自各方面的認可。國家社會在不斷加大教育投入,績效工資的實施也在經濟層面保障了廣大教師的切身利益。特別是我省規範辦學行為後讓其他行業羨慕的寒暑假,大家也都能感覺得到。作為我們教育工作者,由於我們的工作物件是人,和工廠生產的產品相比,很難看到直接的效益,也就是我們的成就感難以體現出來,所以在具體的教育過程中,我們的教師都會非常重視來自方方面面的認可,這個認可可能是一句話,一封信,一個評語等。這次遠端研修,省廳定出“做一個幸福感的教師”的主題,實際上就是對教師一種鼓勵,一種職業精神的認可。

前一段時間,我讀了(教育部民族貧困地區教師綜合素質培訓優秀專家,湖南省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課程資源建設師德教育學科組長、遠端培訓課程專家)彭興順的一本書《做卓越的教師》,也可能在座的有的也讀過。他從八個不同的方面闡述了做卓越教師的條件:一做卓越的教師——教師專業發展的六項修煉。二做幸福的教師——教師心理健康的自我調適;三做會育人的教師——優秀班主任的成長之路;四做會上課的教室——生本課堂的設計與建立;五做會寫作的教師;六做會當家長的教師——走進孩子心靈的藝術;七做會培訓教師的教師——打造美麗課堂的策略;八卓越教師的培養——高校教研活動的組織與實施。還有陶繼新教授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等,都從讀書學習研究,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闡述了做有幸福感教師,對我啟發很大,感觸也很多,讓我真實的感受到讀一本好書,就如同與名師面對面的、多層次、全方位的交流,也理解了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含義,理解了讀書是學習,寫作也是一種學習,而且是更有效的學習。因為寫作使閱讀不能滿足於泛泛的瀏覽,而必須是一種研讀。從而學會、養成記錄自己平時的思想火花的習慣。一次聯想、一縷思緒、一個念頭……都以隨感、格言的形式寫下來,讓激情的火焰在紙上燃燒。正如教育專家李鎮西在報告中所說那樣;“對教育的愛大家都是一樣的,對教育的執著大家也是一樣的,我和大家不一樣的地方,僅僅是對這份愛與執著多一點思考並用筆將其記錄。僅此而已!”

由此看來, 師德素質的培養、提高,對老師的教育教學相互促進,缺一不可。面對素質教育的發展、新課程標準的挑戰, 我們廣大教師必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與萬人談。”發展教師的師德素質,全面提高教育教學素質。

二、豐富而廣博的閱讀,增加教師幸福感

一個人的知識就像一個圓,圓周外面是未知的世界。已知的愈多,未知的領域就愈廣。所謂“廣見才能卓識,登高才能望遠”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要善於讀書。通過讀書來豐富自己的學識,轉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做卓越老師、做富有魅力的教師,做有幸福感的老師是我們每個老師一生的追求。要通過讀書學習,學會換一種思維,換一種做法。先讓我們再聽一個小故事:

傳說,古羅馬帝國時期,有這樣一位國王,一天突然想去看看自己的國土有多大。他光著腳,從田野走到河邊,從河邊走到山腳,穿越泥濘小路,跨過荊棘小徑。當國王拖著疲憊而又佈滿血泡的雙腳回到王宮時,立即命令大臣將帝國全都鋪上羊毛毯子,以便像走皇宮一樣,使雙腳很舒服。(你想)這得需要多少羊皮和金錢呀!(於是)一位大臣對國王說:“為什麼不用一張羊皮把腳包住呢?”國王想了想,接受了他的建議。故事說明一個什麼道理?每個人都有遇到麻煩的時候,當一個人遇到煩惱時,不要一開始想改變世界,改變別人。改變世界、改變別人是件付出很多卻收穫很少的事情;改變自己則是件付出很少卻收穫很多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那位國王一樣,自己只是穿一雙“皮鞋”,就可以使雙腳舒服而且花費不多。

在我們教育教學工作中,也是一樣。如每當我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要想盡快的適應班級,先改變的應該是自己,如多與學生交流,通過交流盡快了解學生,瞭解他們的智力發展、他們的思想、興趣、愛好、才能、懍賦,才能儘快地走進學生的心靈深處。

讀書要學以致用,只有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教育教學中,才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才能時常感到知識的欠缺與貧乏而喚起對知識的渴求。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只有多讀書、讀好書才能讓人明事理,知識背景豐厚,文化底蘊紮實,教起書來才能開合自如,得心應手,而不至於執著一念,捉襟見肘。“腹有詩書氣自華”,只有不停的讀書,才能打下深厚的精神底蘊,引領學生豐富的精神世界。否則,讀書太少,底子太薄,經典不願看,新書不肯讀,課堂便少了底氣、少了元氣、乾癟無味。因此,從我自身的角度來說:不分文理,要善於忙裡偷閒,要學會擠時間讀書,方方面面的知識都要廣泛涉獵,以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蘊,培養自己的人文氣質,樹立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在不斷閱讀中更新和豐富自己的人文素養。

教師的幸福來源於在提高中得到享受。南宋詩人陸游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老師們深深知道這個道理,都願意自身成為源源不斷的自來水、純淨水,都願意在提高專業素質過程中得到自身的昇華。教育上的水是什麼?有人(夏丐尊)說:就是情,就是愛。教師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

作為一名教師,渴望幸福;作為一名領導,他們也希望我們教師幸福,也願意做增強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同行者。但做一名學養深厚、富有魅力的教師,做有幸福感的教師,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信念、毅力、吃苦耐勞的精神。 總之,需要付出代價,需要自己不斷的學習,大量的閱讀,方能開闊自己的眼界、豐富自己的學識、學養。

三、用教育科研來促進教學

教而不研則淺,研而不教則浮。

勇於實踐:作為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育實踐,善於積累。“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故能成其高……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可見積累的重要性。教師對自己的實踐經驗,要善於積累,在篩選的基礎上,進行歸類、反思、總結,才能得以提高。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伐木工人,工作十分賣力。第一天,他砍了18棵樹,老闆表揚了他。第二天,他於是幹得更加起勁,但是隻砍了15棵樹,老闆還是表揚了他。第三天,他加倍努力,結果卻僅僅砍了12棵樹。這位伐木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好像力氣越來越少了。

老闆問他:“你上一次是什麼時候磨斧子的?”“磨斧子?”工人十分詫異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哪裡有工夫磨斧子!”其實問題就出在這裡。作為教師,我們每天都在“砍樹”,備課,上課、輔導、談心、改作業,我們很敬業,付出的很多,可常常感到學生越來越難教,為什麼呢?我們應該靜下心來想一想:“我們多長時間沒有磨斧子了?”

有人說,“教育是農業,不是工業。工業的特點是流水線、是標準化,而農業的特點是生態化、多元化。”要用生態化的觀點來看待學生。大樹有大樹的風采,小樹有小樹的魅力。作為教師,激發每個孩子的潛能,是我們的職責。近幾年,我嚐到了教育科研促進教育教學的甜頭。作為我來說,由於家庭教育的侷限,那個年代,家裡也沒課外書,從小沒有讀課外書的習慣,文化底蘊單薄,再加上參加工作後一直教數學,組織材料的難度較大,於是給自己壓膽子,逼著自己函授數學專科、數學本科,讀一些教育專家專著。讓我深知科研強校,科研興校,懂得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要想更好的發展自己,必須走教研教改之路。從XX年至今一直在搞課題實驗,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分類推進不同層次學生,根據學生實際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橫向或縱向比較。當孩子處於表現出色,有點驕傲時,讓孩子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道理。當孩子處於低谷、缺乏自信時,我常運用縱向比較,將孩子的今天與昨天,明天與今天比,即使從倒數第一變成了倒數第二,由50分上升到55分,也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和努力,從不歧視學困生。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在我的帶領下,我們國中數學組,結合自己的經驗,經過多次反覆推敲,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國中數學的三種教學模式《嘗試探究課》、《能力提升課》、《師生評議課》,XX年新學期開始,我們新泰市教育局領導,就跟蹤聽課、指導,並在全市國中推行。經過三年的努力,課題《國中數學探究式教學的深化研究》於XX年8月順利通過省“xx”課題規劃組結題。在此基礎上,我們又申報了《國中數學的四部高效學習》泰安課題。通過“學—議—點—練”四步學習法,使學生找到一條自主高效的學習途徑,增強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輕鬆愉快的完成學習任務,學生的學習方法是提高數學素養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的主渠道。目的是通過教師課堂教學的改革,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在社會上,經常碰到一些人(大多數都是學習成績不好的),嘮起家常時,一聽我是教數學的,都會用佩服的眼光看著我!“呀,真厲害!教數學的,當時我上學時就是感覺數學特別難,是不是我特別笨?”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若總結一下,我認為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學習數學的態度;二是學習數學的方法。兩者缺一不可,互相促進。首先可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知道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數學來源於生活,反過來又指導生活。讓他們知道我們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基本理念之一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 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 “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他們承認對數學的理解是有差別的,同時呢?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當然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交流過程中,需要付出心血,付出代價,可通過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風氣、學習環境來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轉變。這實際上就是一個轉變學習態度的過程。剩下的才是學習方法問題,態度不端正,學習方法再好,也等於零。當然二者可以雙管齊下,同步進行。也可以先拿出幾節課統一思想,“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得需要根據我們對學生的瞭解情況而定。也體現出教育是一門藝術!常言道:“愚蠢的老師是教給學生以真理,而聰明的老師教給學生獲得真理的方法”。可見教育方法的重要性。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重了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因為預習是學好知識的基礎,俗話說:學然後才知不足,因此每學新的教學內容,我總是先讓學生預習(自主探究會藉助自己的學習材料,如綜合能力訓練),讓學生通過預習後試著說出本節內容(同桌交流或小組交流)的基本知識點(這樣主要是想增加每個學生交流發言的機會,避免一言堂),明白了哪些知識,還有哪些知識不懂,然後再把需要解釋的內容及重點知識及難點進行講解(精講點撥)。這樣做一段時間,發現學生的參與度大大提高,學生的精神狀態有了大的改觀,也就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課堂充滿生命活力。我們要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教其“會學”,使之能自覺、自然的把所學知識消化吸收。課堂生成教學的活力與精彩,這不是老師一味說教或單純記憶所能達到的效果,當然很多老師放不開,老是感覺這樣進度慢,學生不知如何自學,得需要一個過程,也得又耐指導心,這個耐心呢?我想必須有理論指導。也就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開拓自己的視野,不斷的充電才能站得高看得遠,作為教師首要的是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尊重人,具體體現在關注學生人性與個性、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及情感世界、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而教師對自己的人文關懷則體現在心態上,保持平常心態、平和心態,去掉功利心態、浮躁心態等等,古人說:“經師易得,人師難求”。其次是知,它包括知識和智慧;然後是識,它含蓋著見識和膽識……

以後,我們的路還很長,在教育教學中,會經常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困惑,我相信,只要不斷讀書學習,互相交流研究,一切問題都會得以解決。一

位青年問智者:“我怎樣才能成為使自己愉快,使別人也愉快的人呢?”

智者說;我送你四句話——“把自己當成別人 把別人當成自己 把別人當成別人 把自己當成自己”。怎樣理解?智者是這樣解釋的:

“把自己當成別人。當你痛苦時,把自己當成別人,可以減輕痛苦;當你快樂時,可以避免過分得意。

把別人當成自己。真正理解別人的需要,同情別人的不幸,把別人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盡力幫助,

把別人當成別人。尊重別人的獨立性,尊重別人的隱私,不得侵犯別人的核心領域。

把自己當成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珍愛自己的每個人生階段,珍愛自己的每個長處和特點,珍愛自己的生活空間。”

青年人又問;"如何做到這四點呢?它們又如何統一起來呢?"

智者說:“用一生的時間,用心去理解。”

今天到此結束,浪費了大家這麼多時間,由於所懂知識有限,難免會有一些理解的錯誤,表達上的錯誤,這僅僅是我自己的想法,敬請同行批評指正!多多交流!

最後,祝大家工作著幸福著快樂著!做真正意義上的有幸福感的教師!

反思:

今天(8月3日)上午,我們一行三人(實驗中學語文教師xx,xx鎮處級中學xx)受教委主任的邀請,來到果都鎮初級中學,從不同方面講了學習語文(國語)的重要,及聶根霞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講了如何打造高效課堂,說這樣的順序,實在是太巧面了,正好是先是學習國語的重要性,再就是做一個有幸福感的教師為主題得師德建設,再者就是走出國門,打造有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而我認為不論從哪個方面都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科的內容都是相同的,都必須在敬業愛崗,熱愛教育的基礎上,才能做得到,才能對學生的一生負責。

我結合山東省國中遠端研修的主題《做有幸福感的教師》,借鑑了xx教授《做卓越的教師》及xx教授的《做一個幸福的教師》都分別從不同的方面說明做幸福教師、做卓越教師。我從三個大的方面根據現實生活中職業倦怠、職業應付的現象,說明了做幸福教師的必要性,做幸福教師的渠道(豐富而廣博的閱讀,增加教師幸福感)及用教育科研來促進教學。闡述了師德培養的重要性,因為現在的主要任務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熱情,再就是對新課程標準理念的解讀。

儘管今天身體不爽,我還是帶病堅持了下來,對我本身就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考驗。感覺交流的同時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提高,需要整理一下思路,經過反思、總結、提煉的過程,知道該從哪幾個方面說?用什麼樣的形式表達?所以決定今天從一下三個方面,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用故事開頭,用故事結尾的形式完成了整個要講的內容。其中引用了四個小故事:開頭,不同狀態的三個建築工人的精神狀態,決定了他們不同的人生狀態與生命狀態;其次,引用了“古羅馬時期國王”遇到麻煩時首先想到的是改變整個世界、改變別人,結果是付出的多,收穫的少。而換一種思維那就是改變的應該是自己,這樣付出的少,收穫的多。再次是,引用了“磨刀不誤砍柴工”,最後引用“怎樣才能使別人愉快,是自己也變得快樂?智者的四句話作結束語把自己當成別人 把別人當成自己 把別人當成別人 把自己當成自己”及智者的涵義。整個基調定的是:現在老師的業務素質已不是大的問題,關鍵的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熱情。特別是今天我是在語文教師曹丙紅老是提起的話題學習國語的重要性的前提下,引起了共鳴。倍加感覺讀書學習語文的重要性,自己正是語文功底欠缺,才在表達方式上費了這麼大的勁。

不過今天的交流情況感覺比較滿意,能半脫稿的形式把自己表達的形式(原來只是準備好稿子後死讀),用談話的方式表達了出來,當然與真正的專家相比沒有可比性,但縱向比較已有了較大的進步。也就是能放得開了,講話時有了一定的思路。說明了一點,講話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一是需要自信,當然需要自己大量的閱讀才能豐富自己的學識。二是有鍛鍊的機會。也就是你現在只能是身邊的榜樣,別人是怎樣看待你的?如果用你才有鍛鍊的機會,如果不用呢? “腹有詩書氣自華”,才能用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到寵辱不驚。

以後的路還很長,對於我而言,教科研只是一個新的起點,我會制定好計劃,多看一些應該看的書籍,在我的部落格裡我已經把專家推薦的書,儘早的多看幾本,以補充我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