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精選24篇)

欄目: 工作彙報 / 釋出於: / 人氣:2.45W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

一、基本情況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精選24篇)

中方縣於19xx年2月建縣,是全省最年輕的縣,轄12個鄉鎮、130個行政村、16個社群居委會,國土總面積1515平方公里,總人口29.4萬人,其中農村人口25.1萬人。中方區位優勢明顯,三面環抱懷化主城區,是懷化鶴中洪芷生態城鎮群的核心引擎,規劃為全省重點開發主體功能區及懷化“一體兩帶四區”發展戰略的核心區。中方生態環境良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68%,已成功建立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和省級園林縣城。中方是全國平安縣,榮獲全國綜治工作最高榮譽“長安杯”,獲評全國全省信訪工作“三無縣”。中方是發展快縣,先後榮獲“湖南省全面小康經濟發展快進縣”、“湖南省全面小康推進工作前十位縣”、“湖南省經濟快進縣”等稱號。20xx年率先成為全省首批5個脫貧摘帽縣之一,20xx-20xx年連續四年榮獲省、市脫貧攻堅先進縣。20xx年榮獲“中國十佳脫貧攻堅與精準扶貧示範縣”,20xx年被定為全省建立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長效機制試點縣(全省2個),20xx年被國家扶貧中心定為過渡期脫貧縣脫貧村定點觀測縣(全國20個,全省僅1個)。在充分立足縣情基礎上,縣第六次黨代會提出,五年內將中方縣打造為武陵山片區“鄉村振興示範區”的巨集偉目標。

二、工作成效

準確把握新階段新要求,努力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1、堅持精準施策,守住防止規模性致貧返貧底線。制定《中方縣關於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方案》和《中方縣防返貧監測與幫扶管理平臺使用管理辦法(試行)》等檔案。嚴格按照程式和標準,開展監測物件識別和風險消除工作,做到應納盡納。20xx年我縣新識別監測物件162戶295人,消除風險監測物件共12戶37人,截至目前,我縣有脫貧物件11169戶39611人,監測物件794戶20xx人(其中已消除風險監測物件646戶1752人,未消除風險監測物件148戶251人)。所有監測物件均已安排有能力的幹部進行結對幫扶,並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均採取針對性幫扶措施,無一戶一人發生致貧返貧。

2、拓寬增收渠道,群眾收入持續增加。脫貧群眾人均純收入從20xx年的12556.39元/年·人,增長到20xx年的13946.32元/年·人,增幅為11.1%。一是產業幫扶促增收。20xx-20xx年,省重點產業扶貧專案資金共計900萬元,幫扶人口共3820人,分紅65.92萬元。全年新增小額貸款483戶2318.1萬元,實現應貸盡貸,貸款不良率高於貸款銀行機構各項貸款不良率目標控制在1.63個百分點。二是就業幫扶促增收。繼續完善資訊平臺建設,實現就業服務平臺全面覆蓋,併為每個村、社群配備一名勞務協管員;落實“311”就業幫扶工作,實現脫貧人口轉移就業17811人,同比增長11.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208人;培訓城鄉各類勞動者1517人、脫貧人口503人。開發就業崗位3865個,農村公益性崗位數量350個,實現“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三是農村電商促增收,今年來通過網路媒體、自媒體、短視訊等渠道進行宣傳造勢,完成農產品上行交易額1.24億元。

3、持續鞏固“兩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飲水成果,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是社會兜底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縣新增農村低保物件329戶495人,取消低保物件1500餘人,1-10月累計發放農村低保金1971萬元、特困供養金633.3萬元,落實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助463.16萬元。投入57萬餘元,為特困人員購買住院期間護理保險,投入296.34萬元,為全縣城鄉戶籍人口購買精準防貧綜合保險,進一步增強了困難群眾抗風險能力。100%落實好2569名留守兒童照護責任。二是義務教育保障“一個不漏”。為89名殘障、精神疾病等適齡兒童開展送教上門,實現無一個符合入學條件的學生失學輟學。落實國家教育資助政策,義務教育階段“五類”學生做到應補盡補,落實各類學生補助資金1373.08萬元。三是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困難群眾財政全額資助參合率達100%,家庭醫生簽約率達100%,慢性病規範管理及大病專項救治率達100%。繼續實施縣城內定點醫療機構“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資訊化結算,結算各項補償資金6523萬元,縣域內住院補償9550人,補償金額2514萬元,縣域內就診率達89.92%。四是住房安全保障“應改盡改”。組織人員對監測戶住房狀況進行全覆蓋鑑定,經過篩選稽核,按照應改盡改的原則,20xx年全縣危房改造共198戶,其中監測戶16戶,已經全部完工。五是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幫扶有力。突出搬遷後“穩得住”這條主線,對集中安置區實行社群化管理,改善安置區基礎設施,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1009戶易地扶貧搬遷戶不動產權證全部辦理完畢,338人享受低保等社會保障政策;完成搬遷群眾技能培訓200餘人,開發就業幫扶特崗52個,消除“零就業”家庭;大力鼓勵支援自主創業,20xx年度搬遷戶自主創業8戶35人,通過湘西地區開發產業發展專案4個,搬遷戶就業67人,年增收3萬餘元,依託合作社入股分紅形式,達到產業幫扶全覆蓋,易地扶貧搬遷戶增收穩定,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六是農村安全飲水有保障。投資320萬元完成10處農村供水保障工程,改善農村7430人供水問題,投入440萬元用於“7·3”洪災水毀飲水工程恢復建設。加強安飲工程管護,各鄉鎮、村均成立供水機構,明確專人管護及收繳水費等,農村安全飲水保障率10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88%。

4、積極推進產業振興,鄉村產業態勢良好。穩定糧食生產方面,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9.79萬畝,糧食總產12.49萬噸,完成20xx年2.14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正全力推進20xx年2.6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優質湘豬工程方面,制定了工作方案,強化了疫情管控,現有年出欄50頭以上生豬養殖場262家,前三季度,全縣生豬存欄12.27萬頭,出欄16.02萬頭,預計12月底全縣生豬存欄可達16.5萬頭。千億產業方面,強化政策落實,安排特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1000萬元,淨增規模以上企業5家,全產業鏈產值92.07億元,增長8.65%。六大強農行動方面,刺葡萄是省“一縣一特”農產品,新增雲頂黃金貢柚等3個綠色食品;新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3家,申報省級農民專業合作社4家、農機專業合作社1家、家庭農場3家,創辦省級最佳家庭農場1家,瀘陽鎮成功申報省級特色產業強鎮;完成上年度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省級示範園建設,爭創培育省級示範園1個、市級特色產業示範園1個、縣級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園2個;全年開展農民素質教育培訓8500餘人次,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40餘人;建成供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副產品供應基地11個,認證產品18個,面積8561畝。

5、深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村集體經濟實力全面增強。積極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回頭看”工作,對全縣村集體資產進行清查核實,摸清集體資產家底,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全縣130個行政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中105個行政村建立農村集體經濟合作社、25個村建立了農村股份合作經濟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掛牌、登記賦碼及頒證率達到100%,村級“三資”管理系統平臺初步建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檔案整理、立卷、歸檔和移交任務完成率80 %。實施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五個十”工程,全面增強村集體經濟整體實力,截至目前,全縣130個行政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均高於5萬元,無村集體經濟薄弱村。

6、不斷健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系,人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一是高質量推進“四好農村公路”建設。投入4776萬元,完成旅遊路、資源產業路35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20公里,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管養總里程667.829公里,今年投入605萬元對93公里農村公路進行了管養,通過縣級質檢,我縣優良路率達73.19%。二是全力提升文教衛等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文化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向公眾開放執行制度,經常性向公眾免費開放活動場所和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投入1026萬元用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每個鄉鎮配備1所標準化鄉鎮衛生院和2名全科醫生,每個行政村配備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和1名合格村醫,12所建制鎮衛生院均按照標準建設中醫館,均能正常開展中醫服務;有46個村(居)建立了互助型養老服務機構,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村(社群)覆蓋率達到31.5%。三是積極開展鄉村治理。做好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三項清單”落實工作,實施農民維權減負行動。加強鄉鎮、村(社群)應急能力建設,目前全縣12個鄉鎮均按“六有”要求成立了“社會治安和應急管理辦公室”,146個村(社群)按“三有”要求成立了“應急站”。全縣146個村(社群)均成立村民理事會,完成村規民約法制稽核備案,積極探索開展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為自治單元的“微自治”,創新推廣“雪亮村莊”三方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建設,荊坪村被認定為國家鄉村治理示範村,新建村已申報建立全省鄉村治理示範村;四是有力推動鄉風文明建設。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在全域開展文明村鎮建立工作,目前我縣共有縣級以上文明村65個,其中縣級文明村52個,市級文明村10個,省級文明村2個,全國文明村1個;有市級文明鎮1個,縣級以上文明鎮5個。

7、切實強化統籌管理,專案資金使用規範安全。一是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制定《中方縣20xx年財政涉農資金統籌整合調整方案》。整合涉農資金13373.265萬元,資金分配額度100%,實際支出進度100%;二是抓好專案庫管理。制定20xx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專案庫,入庫專案326個,總投資27079.9969萬元,入庫儲備資金量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幅6.68%。20__年計劃入庫專案320個,總投資32107.8624萬元,儲備資金量同20xx年比,增幅達18.57%。三是加強扶貧專案資產資金後續管理。制定《中方縣扶貧專案資產資金後續管理辦法(試行)》,對20xx年以來所實施的扶貧專案分類建好資產臺賬,明確專案資產的權屬,資產管護責任人,管護責任單位及資產的收益分配等。經清查摸底,20xx至20xx年我縣扶貧專案資產共計7.6923億元,其中公益類資產5.2194億元,經營類資產0.389億元,到戶類資產2.0839億元,確權比例為100%,已經按要求全部錄入全國防返貧監測系統。

8、深入開展“四美”共建,人居環境更加優美。制定《中方縣20xx-20__年城鄉人居環境“四美”共建實施方案》《中方縣農村人居環境“十治”專項行動方案》等檔案,落實1000萬元經費保障,全面推進美麗縣城、美麗集鎮、美麗鄉村、美麗園區“四美”共建行動,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紮實開展治廢、治水、治廁、治房、治路、治氣、治土、治牌、治賭、治陋“十治”行動。全縣農作物秸稈利用率、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85%以上,規模養殖場設施裝備配套率100%。實行農村生活垃圾集運的.行政村達100%。建立集中式、分散式等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設施或納入城鎮汙水管網行政村達70%,農村生活汙水亂排亂放管控村達80%。完成農村戶廁改造2335座,無害化衛生廁所基本普及。積極開展“美麗鄉村”示範建立行動,新建鎮被列入省級全域美麗鄉村示範建立鎮,中方鎮塔燈田村、新建鎮黑禾田村被列入省級美麗鄉村示範建立村、桐木鎮大鬆坡村被列入省級特色精品建立村。

三、主要做法

堅持和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1、科學精準謀劃部署。研究制定了《中方縣20xx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行動方案》等檔案,相關行業部門均制定子方案。明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九大任務,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努力打好特色產業、農旅融合 、“六美”鄉村建設三張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規劃基本編制完成。

2、建立健全機制體制。制定《關於建立健全中方縣鄉村振興工作責任機制的實施方案》《中方縣鄉村振興督查巡查工作實施細則》等檔案,構建了“三級書記”抓鄉村振興領導體系、“八個包乾”全覆蓋責任體系、行業部門協同推進責任體系、常態化全覆蓋的督查巡查體系,以及賞罰分明的正向激勵和監督問責機制。調整中共中方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將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鄉村振興局,同時下設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工作專班,皆由分管的縣委常委擔任專班組長。

3、有效銜接幫扶工作。一是政策銜接到位。制定了《中方縣防止返貧致貧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政策彙編》,按照“四個不摘”要求,延續或調整脫貧攻堅期間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小額信貸、就業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兜底保障等政策,新增了防貧保等政策。二是駐村幫扶全覆蓋,對有脫貧戶的131個行政村(社群)和3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部選派了縣級以上工作隊,並按照重點幫扶村、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脫貧村不少於3人,其他村不少於2人的標準選派。三是結對幫扶全覆蓋,明確原脫貧戶的幫扶聯絡人堅持5年過渡期幫扶責任不變,繼續開展走訪、幫扶和監測,對新納入的監測戶由駐村工作隊和鄉鎮統籌安排有幫扶能力的幹部結對幫扶。穩定脫貧戶,結對幫扶聯絡人每季度走訪一次,監測戶,結對幫扶責任人每月走訪一次,監測物件風險不消除,幫扶責任不脫鉤。

4、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一是深入實施“紅色堡壘”工程,持續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提質升級,對軟弱渙散黨組織排查整頓工作進行“回頭看”,鞏固零軟弱渙散村成果,帶動各領域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二是加強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建設。全面推行村(社群)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能力提升十項舉措,深入實施鄉村振興能人帶動工程,重點培育一批能力強、懂政策、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村黨員幹部助力鄉村振興,加強對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村“兩委班子”、駐村工作隊等基層幹部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提高履職能力;三是以鄉村黨員幹部聯絡服務群眾“五個到戶”專項行動為載體,積極構建完善“村(社群)黨組織—村民小組(網路)黨組織—黨員聯絡戶”農村黨組織體系,科學劃分147個網格、4329個微網格,推動8598名鄉村黨員幹部聯絡群眾79898戶。全面開展“五個到戶”行動,截至目前,全縣共發放便民聯絡卡79898張、民情日記8598本,上門走訪農戶114440餘次,收集彙總困難問題1301個,召開民情碰頭會、民情例會630場次,解決問題1124個,切實打通了聯絡服務群眾“最後一步路”。四是深化“一門式”公共服務,推動全縣146個村(社群)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改造升級,建立村級工作事項清單制度,對45項下放村級權力事項進行全面梳理,創新推行“12110”、“視窗坐班+上門服務”、“線上受理+線下辦理”三項便民服務制度,實現了一門式服務和一站式辦結。

5、狠抓思想作風建設。積極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領域作風問題治理,制定《中方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一領域一專題”治理監督清單》,對“一領域一專題”治理實行清單式管理、專案化推進。今年主要是抓好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問題專項治理工作,由25個業務主管部門對20xx年1月—20xx年7月“一卡通”資金髮放中的疑似問題資料進行逐一核實,截至目前,已全部整改完畢,正在全力追繳違規資金。今年以來,全縣共查處扶貧領域“一卡通”案件4件,查處5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3人,組織處理2人,追繳資金4.929萬元,退還群眾資金4.5748萬元。持續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共查處群眾身邊腐敗問題8個,發現職能部門問題9個,處理31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9人,推動整改問題115個,推動建立和完善制度6個,為推動鄉村振興工作提供了堅實的作風保障。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聚焦農業產業發展,以產業振興引領和支撐鄉村全面振興,堅持用工業化思路推動鄉村產業叢集集聚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

一是集中力量發展農業特色優勢產業。縣第六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深入實施“一二三四五”工程:建立一個以刺葡萄產業融合發展為主體,以油茶和金秋梨為兩翼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桐木、鐵坡兩個特色產業小鎮;建設三大特色產業基地,即建設三萬畝奧譜隆優質稻制種基地,建設五萬畝以龍牙百合、艾葉、魚腥草、金銀花為主導的中藥材基地,建設十萬畝以藍莓、金秋梨、葡萄為主的精品水果基地;培育天天食品、南方葡萄溝酒莊、康潤農業、金糯咪四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抓好新建龍牙百合、袁家魚腥草、鐵坡金秋梨、半界黃桃、瀘陽艾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

二是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突出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價值鏈,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將天天食品、南方葡萄溝酒莊、康潤農業、金糯咪打造成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持續推進生產、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全產業鏈建設。積極培育鄉村民宿、森林康養等新業態,重點培育桐木葡萄小鎮、瀘陽工業小鎮、銅灣戶外運動小鎮、新建森林康養小鎮、新路河水上風情小鎮、鐵坡梨花小鎮等特色小鎮。積極配合懷化建立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對接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建設,培育一批優質農副產品加工專案和企業,奮力打造10億元以上綠色食品產業叢集。

三是積極推動鄉村產業品牌化發展。實施“品牌中方”戰略,加大農產品品牌財政獎勵支援力度,繼續大力扶持“湘珍珠”刺葡萄品牌,抓好新建龍牙百合、袁家魚腥草、鐵坡金秋梨、半界黃桃、瀘陽艾葉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認證,加大“中味方好”品牌宣傳推薦力度。健全農產品“身份證”管理體系,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

四是不斷健全農產品產銷對接體系。健全完善“三社合一”體制機制,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以建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為抓手,培育物流龍頭企業,突出抓好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建設,實現鄉鎮村物流配送站點全覆蓋,全面打通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特別是積極推動中方縣雲物流特色小鎮專案納入懷化東盟物流產業園專案整體規劃、統籌建設,加快中方農業“走出去”的步伐。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

20xx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將村容村貌整治作為主攻方向,力求找準抓手,創新舉措,動員村民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村莊“髒亂差”問題,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一)全面安排部署。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破後立、循序漸進的原則,形成了一系列較為成熟且便於操作執行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規章制度,深入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制定印發了《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方案》《天祝縣20xx年村莊清潔行動工作方案》《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獎補資金分配方案》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方案。

(二)廣泛宣傳發動。

今年以來,通過村莊廣播、微信、簡訊、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和疫病疫情防控的有關內容,倡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集中整治和日常清掃相結合,累計開展宣傳198場次,發放宣傳材料18000餘份,累計發動群眾參與20000餘人次。通過宣傳,農牧民群眾對疫情防控和環境保護有了深刻認識,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大幅提升。

(三)持續加大資金投入。

縣財政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20xx年,按照“大幹多支援,小幹少支援”的原則,縣財政以獎代補分配落實獎補資金20__萬元,同時落實村莊清潔行動省市獎補資金326.4萬元,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

(四)完善農村公益設施共管共享機制。

組建理事會174個,並制定理事會章程等相關制度。按照“誰所有、誰管護”的原則,對行政村內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的公益性設施進行全面登記,建立村級公益性設施臺帳,落實管護責任。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6321名,其中保潔人員2852名,實現行政村保潔隊伍全覆蓋。對專項基金實行鄉管村用、專賬管理,健全完善管護基金管理使用辦法,確保基金合理安全使用,落實省、市、縣級配套資金376萬元。

(五)明確整治內容。

以開展“四個歸整”、推進“五項清理”、實施“六化治理”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截至目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000餘噸,清理亂搭亂建,依法拆除爛房爛牆爛圈、廢棄廠房棚舍等4000餘處,整齊堆放秸稈、柴草、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1900餘處,完成通道綠化120.5公里、義務植樹102萬株。回收廢舊農膜700餘噸,回收率達69%;有效利用畜禽糞汙88.05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85%;秸稈綜合利用17萬噸,利用率達85%。建立“清潔村莊”86個。

(六)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20xx年,全縣計劃改廁1286座,衛生旱廁實驗示範300座,制定印發了《天祝縣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行動實施方案》,《天祝縣20xx年農村衛生旱廁試驗示範專案實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計發動群眾1690人蔘與,落實市級財政第一批獎補資金已下達6.6萬元,完成衛生農廁新建改建931座,在天堂鎮、哈溪鎮等5個鄉鎮完成衛生旱廁試驗示範212座。

存在的問題:一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欠帳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依然艱鉅。二是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發揮還不明顯,參與環境整治的主動性不足,積極性不高,“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的行動自覺還沒有形成。

下一步,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增強農牧民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必要性。

二是按照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嚴格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支援,與脫貧攻堅、產業培育、鄉村治理緊密結合,整合相關專案資金,有效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執行。

三是做好新建廁所督查檢查和技術指導工作,探索成本適中、行之有效、群眾更加願意接受的改廁模式,督促指導鄉鎮儘快完成衛生旱廁試驗示範點建設,並提交試驗示範成果報告,為今後在全縣推廣農村衛生旱廁提供有益經驗和成熟模式,確保新建廁所質量合格,群眾滿意,四季能用。

四是堅持建管並重,完善建設管護執行機制,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組建資源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建立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後續管護機制。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3

一、工作進展情況。

(一)美麗鄉村建設穩步推進。20xx年度19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工作有序開展。19箇中心村已完成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的編制,通過了專家評審和縣級批覆,並提前開展了“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完成了改廁工作,汙水處理同步建設。美麗鄉村建設完成總工程量的70%以上。20xx年度20個省級中心村已確定,並通過省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的審定和批准。各鄉鎮均在準備專案前期工作,並開展“五清一改”和改廁工作。

(二)“三大革命”工作繼續開展。一是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我縣採取城鄉環衛一體化PPP方式治理全域垃圾。專案自20xx年2月全面實施以來,完成了設施投入約3500萬元,聘請了城鄉保潔人員1173名,目前生活垃圾日處理量達300噸,農村環境衛生治理取得明顯效果、得到很大提升。

二是農村汙水治理。13個鄉鎮集鎮建成區的汙水處理站和汙水主管道均已建成,汙水處理站已投入試執行,汙水管網鋪設完成130km。目前正在進行汙水處理站配套建設、汙水管網接戶和道路恢復工作。已開工建設的28箇中心村已完成主管網鋪設51km,其餘中心村汙水處理工程正在設計。

三是農村改廁工作。20xx年度,省農業農村廳對我縣下達了7000戶改廁任務。現已分解到各鄉鎮,目前已完成3566戶。為配合“三大一強”行動,我縣主動放寬改廁任務數限制,鼓勵超額完成任務,對沿江1公里的村莊實行改廁全覆蓋,沿江4鄉鎮主動作為、積極配合,迅速開展改廁工作。

(三)“三大行動”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今年3月份,縣委辦公室印發了《東至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xx-20xx年)》,要求各鄉鎮全面啟動以“五清一改”為重點的.村莊清潔行動。要清理溝塘、農村汙水溝、臭水溝,清理隨意丟棄的病死畜禽屍體、畜禽糞便、農業投入品包裝物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清理殘垣斷壁、廢棄畜禽圈舍、廢棄廁所等無功能建築,清理亂搭亂建、亂堆亂放,清理廢舊廣告牌,把村莊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整治好,改變影響農村人居環境的不良習慣。目前,各鄉鎮結合在建美麗鄉村建設點、“三大一強”和“清四亂”等專案和行動,開展了“五清一改”行動。

二是開展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行動。經過摸底排查,全縣共有37家畜禽規模養殖場需要達到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要求,按照“一場一策”原則,我委已會同縣環保局分別對這37家規模養殖場制定並送達了技術指導意見,同時督促各鄉鎮監督各養殖場裝備相應設施裝置,確保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做到達標排放,今年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9%。

三是開展村莊規劃建設提升行動。按照《20xx年度池州市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的要求,“今年底要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村莊規劃管理覆蓋率力爭達到100%。”我局就鄉村規劃建設提升行動等問題,已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相關單位進行對接,為儘快啟動鄉村規劃做好前期準備工作。20xx年度19個美麗鄉村建設點規劃已完成,20xx年度20箇中心村有10個村完成了規劃文字,其餘中心村規劃正在編制過程中。

(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相關工作有序推進。一是河湖“清四亂”即,清理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各鄉鎮正在對各自轄區內的河湖進行全面排查和清理,還河湖一個乾淨、整潔空間。同時重拳治砂,加強採砂船舶集中停靠管理,保持嚴打非法採砂高壓態勢。“清四亂”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啟動實施城鄉環境“三大提升”工作。即提升鐵路公路沿線、城市出入口環境整治水平,提升重點水域岸線環境整治水平,提升景區景點周邊環境整治水平。各鄉鎮和相關單位突出重點,點、線、面結合,整治“髒、亂、差”,清除沿線垃圾、雜物、違法建築物和違規佔道、廢舊標牌和廣告牌等。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與保護,開展河湖區域違法建設問題排查專項行動,鞏固長江、堯渡河、龍泉河、黃湓河等重點河流及升金湖、黃泥胡、小七裡湖重點湖泊整治成果。對A級以上景區景點內部破損基礎設施、公共設施,規範星級農家樂經營,提升景區景點周邊環境整治水平。

三是抓好升金湖自然保護區環境整治。20xx年以來,通過中央、省環保督察、巡查和自然保護區綠盾監督檢查專項行動開展,我縣升金湖自然保護區發現一些違法違規建設等與自然保護區保護不一致的問題。經過縣直有關部門和沿湖鄉鎮的通力協作,共拆除湖區圍網42.4萬米;上收漁船1647只;拆除為漁業生產服務的房屋設施3136.7平方米,關閉拆除湖區周邊窯廠6家,工業企業11家,旅遊和農家樂3家,整改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升金湖基本實現岸綠水清景美的目標。

四是加強農業面源汙染治理。我縣針對農業面源汙染所涉及的規模化和其它畜禽養殖場糞汙處理、重點湖庫圍網養殖、禁養區內畜禽養殖、5公里範圍內水域養殖、化肥農藥使用總量和減量情況五大方面問題,採取人工排查和無人機排查相結合方式,實施全方位、地毯式排查,並全河段、全天候、全鏈條深入摸排各類關聯性、衍生性問題。目前,共摸排上報農業面源汙染問題22個,其中畜禽養殖問題19個,水產養殖問題3個,均已完成“一表一圖一冊”。

在沿江及堯渡河、黃湓河等通江河流域鄉鎮開展以有機肥替代、精準施肥、土壤改良、水肥一體化、水稻側深施肥為主要內容的耕地保護與提升行動,確保覆蓋95%以上耕地面積。要求每個鄉鎮建成1處耕地質量監測點,確保化肥利用量提高到45%以上,使用量比20__年減少5%。

五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建立秸稈資源臺賬工作,依託秸稈綜合利用民生工程在沿江鄉鎮和通江河流域鄉鎮建設大中型沼氣發電廠1座,基料化利用試點1處,確保我縣今年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

二、存在問題。

(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進展緩慢。由於機構改革、職能調整和人員配備等因素,我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總體進度較緩。

(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費不足。由於我縣是皖南大縣,財政收入有限。原來每個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點的建設資金為300萬元,市縣級建設點資金為200萬元。由於財政經費緊張,現在降低了標準,分別為200萬元和100萬元。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加快進度完成各項建設任務。20xx年度開工建設的19箇中心村要進一步加快建設進度。今年6月3日和6月21日,縣委、縣政府兩次召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排程會議,要求各部門、各鄉鎮要高度重視,密集排程,要求施工企業倒排工期,輪班作業,確保質量。確保按時、按質、按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二)拓寬資金來源渠道。要努力拓寬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來源渠道。由於各項建設財政投入有限,我縣鼓勵農民集資、集體籌資、社會資本介入等多種方式和渠道,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各項建設任務。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4

根據省、市、區的統一部署,我區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已經進入強勢推進階段。今天區政府又在這裡召開全區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推進會,我們覺得開得非常及時。這對指導和推進下一步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們把前期的的工作情況和下一步打算向大家做一個彙報:

我們工業園區京泰路街道共有11個行政村和社群,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我們的計劃分3年來完成,20xx年春節前完成一個雙墩村,20xx年6月前完成3個分別是:周橋村、響林村和北馬社群;20xx年的年底前完成4個分別是許鄭社群、林南社群、東唐村、十里鋪社群;20xx年的年底前完成3個分別是孫唐村、朱塘村、凌竇村。到目前為止,我們通過全面動員、全面部署、落實措施、強勢推進園區、街道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已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雙墩村已經全面完成整治工作,正等待著上面的正式驗收。響林、北馬社群、周橋村也在強勢推進和奮力的衝刺之中。從勢頭上來看,每一個村都有一種奮發向上不畏艱難的思想,個個都能把整治措施落實到每一個工作的細節上,確保7月的驗收。

據不完全統計,全街道整治道路25100米、新建排水管道7900米、垃圾箱224個、公共廁所12座、路燈270個、公共綠化20300平方米、清理垃圾4150噸、清理亂堆亂放193處、清理露天糞坑105個、建築出新89320平方米,梳通河道3條、填平廢溝塘8個、新建農民健身廣場8個。共投入資金1516.4萬元。

成績的取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領導的重視是開展和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前提。

園區街道自從12月24日區動員會後,首先建立園區街道環境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任務,落實了責任從而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直接抓相關部門配合抓的格局各村、各社群分別成立了由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環境整治工作班子,明確了黨組織書記為“第一責任人”。其次園區街道並與各村、各社群簽訂《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目標責任書》,逐一明確整治目標和工作任務;第三對各村、各社群分別形成的村莊環境整治工作方案,園區街道組織人員逐一進行過堂和確認,針對不同村的不同特點,提出了指導性意見,明確整治的時間和要求。從而使每一個都能清楚地知道整治過程中要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標準。

二、廣泛發動宣傳,營造整治氛圍是開展和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基礎。

一是通過會議宣傳。專題召開村莊環境工作推進會,進一步統一村、社群“兩委”班子成員的思想,增強他們對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認識。

二是發放宣傳資料。各村、各社群分別將致“廣大農民朋友的一封信”及村莊環境整治工作主要目標、推進計劃、重點內容、整治重點等印製成宣傳資料,發放到每家每戶,公示到宣傳欄,讓環境整治工作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是營造輿論氛圍。各村、各社群通過懸掛條幅、製作宣傳欄、播放廣播等形式,廣泛宣傳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動員廣大村民支援、配合、參與整治工作。

三、學習經驗以點帶面,也是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工作的有效途徑。

3月6日,組織各村、社群“兩委”班子全體成員、分工掛鉤領導、掛鉤部門負責人蔘觀雙墩、北馬、響林村莊環境整治工作,分別聽取相關村在整治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工作經驗,4月28日,我們街道又組織各村(社群)兩委人員參觀了高港區許莊街道喬陽社群,通過典型示範、學習外地經驗,全面促進面上環境整治的推進工作,而且整治的.`亮點各不相同。目前,雙墩村更新和重新整理了健身廣場的器材,清除了主要道口的亂堆亂放,重新整理了沿街牆面,購置、擺放活動綠化箱40多個,改造了無人居住的破舊房屋,整治了一條河道,補栽了綠化;響林村大力度投入,整治出新了鮑馬河南側道路和村莊幹道,擬填埋村莊所有臭溝塘,全部改造成農村健身廣場;北馬社群以進莊大道和前進河為軸線,粉刷出新村莊環境,打造河道綠化景觀帶。

四、抓好階段性的督查。也是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有力措施。

由紀工委、監察室、村建站牽頭,分類督查村莊環境整治推進工作。對計劃上半年完成整治工作任務的村,除會議督查之外,每週到整治現場督查一次,現場指導環境整治工作,確保取得按期整治到位。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按照區委區政府和整治辦的要求,借這次會議的東風,圍繞環境整治工作目標強勢推進而上的工作,進一步加大輿論宣傳、工作指導、督查檢查力度以及加大資金的投入,確保按序時進度圓滿完成環境整治工作任務。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5

鄉村治理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城頭鎮緊緊圍繞“三治合一”治理體系,有序推進鄉村治理各項工作,現將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一、堅持“支部村”,聚鄉村社會治理合力

首溪村始終堅持黨的絕對領導,鞏固基層戰鬥堡壘。加強村黨組織對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等基層組織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嚴格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民主評議等黨內基本制度,持續深化黨建工作規範提升。

二、堅持“發展強村”,增強鄉村社會治理動力

首溪村鄉村振興主導產業為首溪村龍潭景觀休閒觀光旅遊業。其主要特色是利用首溪村溪流的有利地理條件和龍潭壁飛瀑景觀為亮點,對整個沿溪周邊山地進行開發利用,通過中心輻射外圍的.方式把首溪村山林地打造多功能的生態旅遊區,從而帶動整個村莊的建設發展。首溪村龍潭便道是首溪村依據村莊山水特色、人文資源和西臨彌勒巖景區,北依南鄰大姆山草原,南接工業園區,東靠元洪國際食品園的特殊地理位置,在結合村莊全域性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推進的山水休閒旅遊觀光專案.通過龍潭便道的建設來促進龍潭景觀業務的開發,先吸引周邊人員來遊玩增加名氣,同時可以推廣村莊荔枝採摘園和一村一品草莓種植地,初步實現人員引流推廣效果,增加部分村財收入,再陸續完善配套專案,從而實現“先推廣,後拉動”的產業振興目的。

目前首溪村龍潭步道建設已經初步建成,正在按照村莊發展規劃逐步推進後續配套設施建設。

三、堅持“民主管村”,激發鄉村社會治理活力

首溪村豐富自治形式,以“遇事大家議、決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幹”為原則,完善提升“四議兩公開”制度,不斷豐富基層民主協商實現形式。同時堅持“黨建引領,鄉賢補位”的鄉村治理模式,帶動了一批又一批熱心家鄉建設事業的海內外鄉賢回鄉助推鄉村振興工作。如成立鄉賢促進會,幫扶鄉村發展建設;成立鄉賢調解室,幫助調解村民矛盾;成立教育獎學金,勉勵首溪學子勤奮學習,事業有成後回報家鄉;成立幸福院基金,弘揚愛老、敬老文化;助力鄉村發展,參與村莊規劃討論,積極獻言獻策獻力。

四、堅持“道德潤村”,提升鄉村社會治理內力

首溪村深入挖掘村莊傳統文化,整理民間傳統故事13篇,匯聚成冊,並將其中富有美好品德教育意義的好故事上牆,推廣宣傳。利用古橋旁的空地定期舉辦美食比賽,包粽子,三字經文化交流、母親節感恩、中秋節分月餅等活動,使村民們在古橋感恩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幸福院關愛老人等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圍包裹下,潛移默化的提高自身個人素養,樹立文明鄉風,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

五、堅持“生態美村”,增添鄉村社會治理魅力

首溪村自開展“一革命五行動”行動以來,村莊人居環境狀況改善顯著,首溪村秉持把首溪村打造成一個“大公園”的環境治理目標,推進垃圾回收體系改革,分戶配置垃圾回收桶,並安排專人每天定時回收。極大改善農村亂扔垃圾、髒亂的現象,使村莊環境面貌得到實質性的提升。

首溪村還積極推進汙水治理和農村廁所革命,到目前,已經實現所有旱廁的改造,並全面推進三格化糞池普及工作,對於汙水治理,首溪村積極貫徹鎮黨委政府的工作指示,整治排汙管道,推進汙水收集管道鋪設工作,實現“汙水零排”。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6

今年以來,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積極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現將我鎮鄉村治理工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標裡鎮隸屬安徽省毫州市渦陽縣,在渦陽縣城西部,距縣城20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35個自然莊,標裡、新德兩個集市,總人口6.93萬人,耕地9.5萬畝,總面積90.9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西與譙城區的立德鎮相鄰,北與譙城區的城父鎮、東北與陳大鎮交界,東與花溝鎮毗連,南同臨湖鎮、店集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齊全。20xx年標裡鎮全面貫徹落實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司法廳《關於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皖農工辦【20xx】30號)、《安徽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工作方案》(皖農工辦【20xx】11號)和《渦陽縣鄉村治理示範工作方案》(渦農工辦【20xx】5號)要求,以“補齊短板、拉長長板、加強底板”為總抓手,不斷夯實基層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強化鄉村法治、提高鄉村德治水平,逐步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大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全鎮現代鄉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村民自治實踐進一步深化,村級議事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標裡鎮柏華行政村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在環境整治過程中,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治理,把鄉村治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性,組織開展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印發《標裡鎮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工作方案》,明確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職責任務,以清單化方式逐項推進落實。以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採取鎮內互查、現場觀摩的方式,結合實際安排部署鄉村治理工作,依託鄰長制體系建設,整合資源,實現多網合一,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切實打通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鄉村治理基礎。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重要抓手,以“一抓雙促”為主要措施,聚焦“四提升行動”,不斷深化基層組織建設。一是築牢引領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堅持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作為治本之策,下功夫夯基礎、強弱項、補短板,讓黨組織牢牢佔領基層陣地。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實施基層黨組織“登高計劃”,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抓實統戰宗教工作。20xx年我鎮共發展黨員18名,完成劉竹村軟弱渙散整頓工作。重點推進標里居委會、肖廟村、高大村、王井村等4個村辦公條件提升,推進新德村積極爭創“五星級黨組織”,定期巡查標里居委會、新德村兩個開放聚會點,落實鎮村兩級網路責任制。二是全面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把建強村幹部隊伍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堅持標準條件,拓寬選人渠道,加強管理監督,促進作用發揮。20xx年調配村書記4名,村黨支部成員6名,村委員成員3人,鼓勵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村兩委交叉任職,“一肩挑”比例達31%。三是著力提升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堅持黨建引領,切實加強村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機制,提升基層黨組織引導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全年組織召開黨建工作部署會議12次,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全面落實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絡點制度,鎮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到所聯絡支部講黨課、支部書記進村參加講黨課25餘次。推動村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組織召開支部書記述職大會1次。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已進駐村辦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便民服務全面推廣,集中辦公和輪流值班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基層基礎建設短板弱項有效補齊,服務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強,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

(三)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激發群眾參與活力。一是健全“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兩委聯席會議”、村民會議、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議事會等制度,規範了村務民主決策程式。不斷完善《村規民約》等村民自我約柬制度,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服務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由村民協商決定。結合參與主體的情況和具體事項,健全完善村(居)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評議等制度,探索建立“百姓說事廳”協商形式,暢通了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二是堅持村務公開。進一步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梳理村級事務公開清單,實行定期公開與即時公開相結合。推廣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管平臺,引導建立“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加強群眾對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健全村務檔案管理制度。及時開展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與基層黨建、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造林綠化、“一塊田”建設、改廁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等有機結合,與“三資清理”“三長制”相結合,釐清公私界限,優化公共空間,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涉農涉地矛盾糾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四)推進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廣泛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持續建立“民主法治示範村”,開展政法機關“向群眾報告工作”活動,大力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積極督促相關部門履行普法宣傳責任,充分運用村法治宣傳專欄、法書室等實體陣地和微信公眾號等網路陣地,推送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重點做好家庭婚姻、鄰里關係、土地流轉等方面的法律宣傳,倡導依法辦事、議事管事的良好風尚。二是開展專項治理。規範鄉村小微權力執行,建立健全小微權力監督制度,形成群眾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鄉村監督、上級部門監督和會計核算監督、審計監督等全程實時、多方聯網的監督體系。織密基層權力執行“廉政防護網”,大力開展農村基層腐敗整治,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三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化平安鄉村、平安家庭等建立活動,深入推進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按照“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的目標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今年以來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78件,化解178件,化解率達100%。

(五)強化鄉村德治建設,涵育傳播文明鄉風。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依託道德講堂引領核心價值觀,將農村文化長廊、文化牆、文化廣場路燈作為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陣地,讓群眾抬頭即見、耳熟能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二是開展鄉風文明專項治理。培育好家風,傳承傳播優良家訓;推行移風易俗,選樹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監督和獎懲機制,發揮“一約五會”等組織作用,建立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紀律約束,教育引導群眾反對大操大辦、人情攀比、“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形成了治理高價彩禮、反對大操大辦的濃厚氛圍。三是紮實培育鄉風文明。全面落實農村“愛心超市”建設,提高群眾參與以德治村的積極性。大力評選表彰各級道德模範、最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孝老之星、退役軍人光榮戶等先進典型,引導農村群眾向上向善。四是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心建設。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全鎮16個村建立文明實踐站,形成縣、鄉、村三級貫通和中心所站密切聯動的工作格局。五是發揮道德模範引領作用。吸取老子“德治之道”精華,傳承向上向善、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重義守信等中華倫理美德。開展“四級好人”評選,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持續開展好人宣講,弘揚正能量。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鎮鄉村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個別村級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還比較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還不到位,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導致協商議事、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影響了村民自治作用的發揮,多方參與鄉村治理的機制還需加強。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雖然積極探索,借力村規民約等各種手段淨化農村社會風氣,但是倡導性內容多、約束性內容少,依靠群眾自治組織管理村民、教育村民的效果還不明顯。

下一步,我鎮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整合全鎮資源和力量,合力打造一批國家級或省級綜合性示範點樣板村,不斷提升鄉村治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自治組織,提高服務群眾意識,逐步提高鄉村治理的能力水平,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7

一、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1、鄉鎮綜合文化站。六安市目前共有13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其中一級站14個,二級站55個,三級站63個,每個站每年免費開放經費5萬元。綜合文化站面積300-500平方米不等,一般為一棟獨立樓房,多為20xx年左右建設,中央、省投入40萬元,部分地方政府有配套資金。鄉鎮綜合文化站一般編制不少於2人,內設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排練室、培訓教室等功能室,主要承擔鄉鎮級文化功能發揮,組織開展文化活動。

2、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截止6月份,六安市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1592個,建成率為88%。六安市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要追溯到20xx年,分為三個階段。20xx-20xx年,安徽省農民文化樂園建設從我市金寨縣南溪鎮發源。南溪鎮門前村農民文化樂園利用舊祠堂進行改造,按照“一場、兩堂、三室、四牆”標準高標準建設農民文化樂園,以後省委宣傳部在全省推廣。3年間,六安市共建設農民文化樂園169個。20xx-20xx年,中宣部在全國國貧縣推進“百縣萬村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工程建設”,按“七個一”標準,中央、省、地方平均每個點籌措30萬元左右資金,共建設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範點121個。20xx年以來,省廳明確提出要加快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進度,到20xx年末各地要達到所有行政村70%覆蓋率,到20xx年末實現95%建設覆蓋率。目前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主要以“八個有為標準”,即:有文化活動廣場、有文化活動室、有宣傳欄、有圖書、有文體器材、有數字文化服務、有文化活動隊伍、有特色文化活動。

二、鄉村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情況

1、提升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一是對鄉鎮綜合文化站進行服務效能督查。20xx年以來,各級政府逐步加強對鄉鎮綜合文化站服務功能的關注。20xx年8月-11月,市文旅局對全市所有綜合文化站進行了全覆蓋摸底暗訪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大大提升了服務效能。二是定期進行文化站長培訓。文化站長是文化站工作的靈魂。從20xx年開始,市縣兩級每年都舉辦文化站站長、業務骨幹培訓班,提升文化站工作人員業務素質。

2、政府購買基層公益性文化崗位。自20xx年8月以來,我市建立“三項機制”、發揮“四個作用”,積極推進基層公益性文化崗位建設試點提升服務效能,按照“縣聘、鄉管、村用”的原則,突出業務技能、兼顧知識結構,特別注重選聘民間藝人、文化能人、民間文化傳承人等,全市共招聘185名文化協管員和47名文物保護員。政府購買基層公益性文化崗位月薪1000元左右,做到公共文化設施“有人辦事”和文物保護單位“有人保護”問題,增強基層服務活力。

3、選拔村級文化帶頭人。20xx年按照“愛農村、有特長、會組織、人品好”的要求,全市共選拔村級文化帶頭人482人,發揮了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有效的壯大了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力量。選拔“村級文化帶頭人”,是在農村基層公共文化建設方面由“送文化”到“種文化”的有益探索。

4、扶持文藝團隊,培養人才隊伍。出臺《鄉村社群群眾文藝表演團隊獎勵扶持辦法》(試行),對於促進鄉村社群群眾文藝表演團隊的可持續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市委宣傳部每年拿出資金,對全市範圍內符合條件的群眾文藝表演團隊分成一、二、三三個等級,分別給予5萬、3萬、1萬元物質獎勵和相應的精神獎勵,促進了全市群眾文藝表演團體健康、可持續發展。20xx年共計投入138.6萬元,扶持鄉村(社群)群眾文藝表演團隊63支,獎勵群眾文藝表演團隊領頭人28人,啟用基層文藝力量。

三、鄉村群眾文化活動開展情況

在農村廣泛開展“美麗鄉村行文化樂萬家”活動。一是到新建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送戲演出。20xx年—20xx年,在全市121個新建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各送一場演出。演出包括地方戲、曲藝、歌舞、器樂、雜技和農民文化樂園題材新創節目等,適當穿插當地相關創作表演節目或特色節目,每場時長90分鐘左右。每場演出按照1場5000元標準,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進行。二是“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民生工程。近年來,六安市持續開展“送戲進萬村”文化惠民民生工程。每年通過縣級政府招投標,每場次按不超過4400元標準,在所有行政村每年演出一場戲曲演出,20xx年六安市共計演出1869場,極大的豐富了廣大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各級政府圍繞中心工作、節慶日自主開展的各類文化活動。這類活動主要依靠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包含鄉村春晚、節慶活動、廣場舞大賽等形式,20xx年全年全市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傳統節日、建黨、建軍等主題開展活動共計500餘場次。

四、群眾文化需求反饋機制建立情況。

早在20xx年8月,市文旅局就下發了《關於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群眾需求與評價反饋機制的'通知》,在我市初步佈局公共文化服務群眾需求與評價反饋機制。近年來,各級文化館(站)、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常態化通過走訪瞭解、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表、開設服務專線、設定意見箱等方式,廣泛瞭解群眾需求,根據群眾需求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和工作方案,做到了文化活動開展有的放矢。

五、存在的問題

一是縣、鄉、村公共文化設施總體不足。二是文化投入經費短缺。雖然近年來各級不斷加大對文化的投入,但文化領域的支出的速度還是明顯趕不上財政增長,縣、鄉、村三級普遍存在文化經費緊張的狀況;三是人才隊伍素質不高。專業文化人才不足,鄉鎮文化站站長歲數偏大,後備人才缺乏等。同時,鄉鎮文化站存在文化站人員管理問題。由於實際工作中各個鄉鎮文化站的人員都直接歸鄉鎮人民政府管理,個別鄉鎮文化站人員被抽調去做中心工作,影響了文化工作的正常開展,不能保證他們一心一意的幹文化工作。四是活動質量不高。由於資金、人才、設施等因素限制,文化活動總體水平不高。

六、下步打算

一是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明確縣區政府在基層公共文化建設中的主體責任。

二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確保實現公共文化事業支出與財政支出增長幅度同步。爭取多下撥專項財政資金,用於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並且要不斷提高額度。

三是加強文化人才隊伍建設。以鄉鎮文化站人才隊伍為主體,輔以基層公益性文化崗位、村級文化帶頭人、文化志願者等各級各類文化人才,保證專職專幹,加強業務技能培訓,充分發揮文化人才隊伍引領作用。

四是提高活動質量。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活動質量,以滿足群眾需要、滿足鄉風文明建設需要、滿足鄉村振興需要為前提,開展好群眾文化活動。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8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農村廣大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助力鄉村振興。年初以來,雙廟鎮以建立生態鄉鎮為主線,以“治理六亂、開展六清”為抓手,多措並舉、精準發力,全面掀起農村環境整治熱潮,傾力打造全縣人居環境整治的“雙廟名片”。

下好全域推進“一盤棋”。雙廟鎮黨委、政府把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當作鄉村振興的第一場硬仗,通過召開環境整治動員會、現場排程會、群眾座談會等,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高位推進。按照“幹部深入一線、黨員帶頭示範、群眾積極參與”工作機制,建立班子成員包村、村“兩委”幹部包組、組幹部、網格員等包巷、包到戶的責任網路,對全鎮107個自然村的主次道路、背街小巷、溝塘河渠、房前屋後等區域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任務量化、細化到人,做到全方位推進、全流域治理,確保責任無死角、整治無盲區。

用足村莊治理“繡花功”。該鎮在開展村莊治理中,充分尊重群眾意願,不刻意追求“高大上”,多精心打造“基礎版”,採取因戶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就勢造景的方式,把群眾房前屋後廢棄的石滾、磨盤、牛槽、舊水缸以及廢磚舊瓦巧妙利用起來,拓寬輔路、鋪設步道,在群眾門前因地制宜修建小花園、小菜園、小果園、小藥園等微景觀,不僅解決了亂堆亂放問題,同時也節約了成本、更美化了環境。如今,殘磚舊瓦砌成路邊花牆、廢磚渣鋪成小路坑;舊石磙、廢棄水缸、牛槽等做成擺件和桌凳,這些古樸優雅的鄉村美景在該鎮各村隨處可見。

打贏人居環境“攻堅戰”。雙廟鎮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問題,堅持“把握標準、全面推進、突出重點、先難後易、發動群眾”的.總體思路,集中精力、人力、物力、財力,全力推進。對農戶環境整治,通過召開會議廣泛宣傳、上門走訪當面督促、發動子女側面宣傳等多種方式,引導群眾自己動手整治;對確實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殘疾人、精神病人等特殊農戶,組織公益崗位、環衛工人、幫扶聯絡人等幫助整治,目前全鎮3739戶以及“五類戶”及一般戶人居環境全面提升,推進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練就長效管護“連環招”。為確保環境整治常態長效,該鎮督促各村以自然村為單位,召開群眾會、微宣講、開展環境整治“夜話”活動等,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提高群眾對環境整治的認同感和參與度,切實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並將環境整治納入“月積分”排程考核內容,堅持“日巡查、周通報、月評比、季總評”的方式,定期組織鎮黨政班子成員、村總支書記等深入各村巡迴觀摩交流,通過“走、看、評、議”四點發力,下沉一線,發現並交辦問題,當面評效果、晒結果,做到“學有榜樣、評有標尺、幹有方向”,大力營造了“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9

為了進一步改善轄區衛生環境,提升群眾居住質量,馬頭鎮以抓好農村環境整治為工作重點,不斷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力度,鞏固環境整治成效,掀起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新高潮。

一、再部署,強化責任意識。

針對全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際情況,鎮黨委、政府多次召開人居環境整治專題工作會議,加強專項整治工作。健全完善鎮、村、網格員三級責任體系,明確工作任務,壓實工作責任,制定責任清單,細化工作措施,嚴把時間節點,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高標準再推進。召開專題推進會、現場會,在保證質量前提下,加快推進整治進度和整改速度,各村隊、鎮直各相關部門主動擔當、主動作為,確保全鎮高質量、高標準完成好人居環境整治再提升工作。

二、再宣傳,集結群眾力量。

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微信群、宣傳條幅、村村通廣播等進行宣傳發動,積極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生活習慣。黨員幹部、公益崗人員、網格員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帶頭加入人居環境整治隊伍中,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目前全鎮已出動整治人力1.3萬餘人次,帶動群眾參與整治人數達到2萬餘人次。

三、聚焦點,解決突出問題。

重點聚焦突出問題、難點問題,針對農村生活垃圾和路邊、溝渠內雜草秸稈、枯枝落葉清理“難”等頑固問題,集中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大清查、大整改”攻堅行動,從點到面,由面及片,實現村隊內外無垃圾、無黑臭水體、無糞汙堆放、無河塘溝渠淤積物“四無”目標,對村莊內外進行全覆蓋清理整治,為群眾營造乾淨、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得到鞏固提升。

四、強督導,推動整改落實。

鎮紀委、鎮黨政辦公室組成督查組,開展巡查和督導檢查,建立問題整改臺賬,各村隊對照問題臺賬逐一銷號,對整治完成的村莊進行督導驗收。鎮督查組進行跟蹤檢查,督促各村隊按照標準和時限要求完成村莊清潔整治工作,對宣傳不到位、工作不落實、整治成效不明顯的'村隊進行全鎮通報。將強化監督、嚴肅問責作為鞏固整治成果的有效措施,對存在問題的村及時通報批評、嚴肅整改,促進環境整治工作穩步提升。

五、建機制,激發爭先動力。

邀請包聯單位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模擬“第三方”,對本鎮40個自然村的衛生治理情況進行檢查打分。同時組織各村負責人召開總結大會,對考核成績前十名的村分別給予3000-10000元的獎勵,並由前三名的村介紹經驗發言,後三名的村進行約談。

六、重實效,做好結合文章。

將日常清理與集中整治相結合,結合村莊清潔行動夏季戰役和人居環境整治大清查大整改行動,全鎮共計清理各類垃圾20xx餘噸、畜禽糞便及農業生產廢棄物800餘噸、清理柴草垛400餘個、清理邊溝100餘公里。同時在統籌推進環境整治提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等工作中,將人居環境整治與鄉村振興、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等工作相結合,引導群眾樹立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經過近期的集中攻堅,馬頭鎮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明顯,街巷乾淨整潔、美麗庭院建立規範、村莊綠化、亮化、硬化有效提升。

下一步,我鎮根據督查和整改情況,將背街小巷、村頭巷尾等衛生死角作為整治重點,按照“鞏固先進、推動一般、整頓不足”的要求分類施策,確保全鎮40個自然村按照相關要求全部達到要求標準。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0

南義鎮把改善農村環境作為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的重要舉措,借勢借力,統籌兼顧,系統治理,營造淨潔、優美、舒適的農村環境,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面貌。

對全鎮各村、主要幹道亂搭亂建的違章建築、“三大堆”、亂塗亂畫小廣告、房前屋後雜物進行集中清理,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活環境。把培育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農村環境衛生等要求納入村規民約,鼓勵群眾講衛生、樹新風、除陋習,充分組織發動群眾,明確群眾維護公共環境責任,提升“主人翁”意識,庭院內部、房前屋後環境整治由群眾自己負責,摒棄亂扔、亂吐、亂貼等不文明行為,提高群眾文明衛生意識。

通過召開會議、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在反覆宣傳,使衛生要求深入人心、家喻戶曉。著力培養農民良好的`衛生習慣,自覺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組織村民參加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活動,自己動手美化生活環境,推行群眾自治,以群眾監督群眾,以群眾發動群眾,努力提高群眾參與意識,營造人人蔘與的良好氛圍。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1

為深入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治理,進一步優化人居條件,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連日來,楊樹嶺鎮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如火如荼地進行。

在楊樹嶺鎮黨委、政府負責人的`帶領下,鎮整治辦牽頭覆蓋全鎮20個村,組織了幹部職工、志願者、群眾等200多人分工合作、各司其職,採取強有力措施在各自街村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行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全方位清除、清運進留垃圾雜物,強化道路保潔,並對鄉鎮主幹道、人行道、背街小巷積塵、淤泥、雜草、“牛皮癬”等進行全面清除、沖洗,同時還對亂擺亂賣、亂搭亂掛、亂停亂放等亂象進行整治。經過努力,全鎮各地環境衛生明顯改善,整體形象顯善提升,鎮容鎮貌煥然一新。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2

為進一步加強集鎮管理,改善人居環境,近日,萬坊鎮按照“整治常態化,管理長效化”的總體工作要求,持續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專項佈置集鎮出店經營、佔道經營、亂停亂放和非主幹道未清理等現象整治工作,成立專項整治組在鎮區範圍內紮實開展集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此次整治行動由鎮綜合執法隊、市場監督管理萬坊分局等部門聯合行動。

萬坊鎮對此次整治行動宣傳到位、營造氛圍,充分利用微信群、萬坊釋出微信公眾號、大喇叭廣播等平臺在鎮域範圍內進行宣傳教育,切實提高廣大群眾對愛護環境衛生的認識,積極引導廣大群眾養成“美好環境我參與、幸福生活我行動”的'行為習慣。

整治行動主要針對集鎮環境衛生、佔道經營、出店經營、撐杆搭棚等影響集鎮容貌的突出問題。整治行動期間,工作人員走街入戶,對店外店經營現象,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經營戶限期拆除,並將店外經營物品搬到合理規劃區域;對集鎮兩邊攤點進行規範擺放,引導佔道經營菜農和果農在指定區域販賣交易;對沿街亂搭亂放的擺攤木板、廣告牌和遮陽帳篷等影響鎮容鎮貌的雜物進行全面清除;同時勸導違規停放車輛,建築垃圾進行清掃、清運。經過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集鎮專項整治初見成效。

據統計,此次整治,整治組先後出動三輪車5輛,清理流動攤點2處、亂堆亂放16處,規範出店經營20戶。規範了車輛停放和店外經營秩序,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20份,清理違規廣告16條,清理亂停亂放12餘處,制止佔道經營3處。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3

年度X村在新區及鎮黨委、政府的堅持領導下,立足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立健全網格化管理體系,整體聯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農村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力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為新區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現將年度工作總結報告如下:

一、強化領導建章立制從源頭抓起

村成立了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村“兩委”全體成員組成的X村鄉村治理領導組,實行網格化包保責任制。以建立“平安X”活動為載體。實施了“組織、制度、責任制、落實、督查、典型示範”等保障機制。對涉及社會穩定和重大信訪矛盾及時召開會議會商、安排專人、限期解決,並將處辦情況作為村幹部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

二、深化轄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我村建立健全村例會制度,把矛盾糾紛的排查及會商作為每週村工作例會的首要議題。對全村X個三級網格解決不了的矛盾進行會商解決。建立信訪矛盾糾紛調處包案制度,對一些比較突出的矛盾糾紛落實領導包案制,集中時間人力,著手解決處理。切實做到矛盾糾紛小事不出片區網格,大事不出村。在重大節日活動前對全村信訪矛盾形勢進行全面分析評估,對可能發生的群體上訪苗頭提前介入努力確保穩定。據統計我村20__年度X個網格內調處各類糾紛起,化解群體性上訪事件X起。

三、加強法制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幹群法制素質,大力開展掃黑除惡暨禁賭專項行動

年初,我村防聚集禁賭專項行動為契機組織全體黨員、幹部及巡防隊員對村全域的賭博現象進行了嚴厲打擊,共出動人員XX人次,沒收X多副,封存麻將一百多臺有效地遏制了賭博現象在我村的蔓延,淨化了社會風氣。

以我村平安農村建立工作為抓手大力倡導移風易俗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20__年度X村共組織了各類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班X期,發放各類宣傳材料近萬份,以農村文化服務中心為主陣地進一步豐富農村村民業餘文化生活堅持送影下鄉活動,豐富村民業餘文化生活。

四、繼續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工作

刑釋解教人員作為重點人員是我村重點關注物件,我村現有刑釋人員X人以片區為單位落實了包保責任人,配合司法所進行開展幫教活動,沒有發現違法犯罪現象。

五、安全生產常抓不懈

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原則,向全體村民宣傳推廣持續改進,促進事故預防和傷害預防理念,切實加強安全村建設,全面提高公眾防災減災救災的能力和安全健康水平,構建安全村。

加強對農村自辦宴席的食品安全監管,20__年度我村共舉辦專項培訓班兩次,要求承辦廚師持證上崗,自辦宴席戶嚴把食材選料關,不違規新增,保持操作場所清潔衛生,實行村民自辦宴席及返鄉人員報備制度確保食品及防疫安全.

兒童防溺水工作,對村全域河塘設定防溺水警示牌X處,開展防溺水宣傳XX人次,發放宣傳單份有效的杜絕了兒童事故的發生。

協調組織商店等公共場所的消防演練,利用網格活動等多種形式開展防火、用電、燃氣安全等常識教育使之達到人人學安全個個懂安全的良好氛圍。

開展對非法煙花爆竹買賣及儲存行為的摸排協助主管部門依法取締了違規經營戶一戶。

開展村全域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系統上報工作,截止月末基本完成了我村X千多戶的摸排及系統上報工作。

20__年度我村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穩定是第一責任的思想自覺服從和服務於鄉村振興和新區的經濟發展。下一步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建立健全鄉村治理隊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鞏固脫貧攻堅及各項建立成果,使全體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4

一、工作總結

20__年上半年,我辦在市級對口部門的業務指導下,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順利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綜治方面:上半年在鎮內各主要街道、路口設立宣傳點,共開展綜治宣傳3次;堅持“嚴打”方針,實行宣傳、整治相結合,逐步加大了對鎮域內的晝夜治安巡邏力度,堅持24小時不間斷巡邏、巡線制度。對分析、排查出的治安熱點、難點問題和重點地區、路段,配合派出所嚴厲打擊“兩搶”、“兩盜”和各類暴力性犯罪,把治安問題突出的企事業單位周邊、學校周邊、旅遊景點周邊、高鐵沿線及交通要道、兩鎮交界地帶作為重點,實施整治。6月初,針對反恐維穩形勢,鎮綜治辦按照區域管理原則,將各社群巡邏隊分組定責,在鎮內每一所學校、幼兒園在放學時間段安插安保力量、落實執勤任務。同時,嚴格要求校(園)方,落實本單位安保人員,並加強業務學習。上半年會同轄區派出所對全鎮開展治安突擊大清查3次,加大對公共聚集場所、網咖、商鋪等的治安、安全隱患的專項排查、清理、整治工作;會同派出所共處置各類突發性事件5起;協助派出所處理治安事件20餘起;會同鎮經發辦、青城山消防站開展轄區治安、消防、安全生產大檢查6次;做好重大活動的安全保衛工作10餘次。

(二)維穩方面:進一步完善了信訪和不穩定因素排查調處目標責任機制,加強了各類重點群體、人員(包括涉軍、上訪、邪教人員)的監控、穩控工作,在重大敏感時期對各重點從頭以“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專人管控,實行“一天三點名”制度和資訊收集上報制度。每月和重大敏感時期加強了對各類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和處置力度,嚴格實行每月一次的治保主任工作例會制度。

(三)防邪方面:今年上半年,按照市委防邪辦工作要求,組織開展了對各類邪教組織人員的排查甄別工作。同時在全鎮範圍內加強各類防邪宣傳教育工作,通過拉橫幅、設宣傳點、掛圖片、散發傳單等形式,開展防邪宣傳3次,散發各類宣傳資料1000餘份,主要擴大了對全鎮各宣傳盲區(點)的宣傳教育率。

(四)大調解方面:與鎮“大調解”辦、司法所、派出所在全鎮14個社群共同開展綜治宣傳教育活動;組織14個社群人民調解員開展人民調解員培訓大會,進一步提高了人民調解員對各類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業務能力。今年1-6份大調解中心共調處各類糾紛30餘件。

(五)禁毒方面:上半年共開展禁毒宣傳3次。按“屬地管理”原則,由鎮綜治辦負責督導,組織各社群在各自區域內人流量大、集中居住區等部位設立宣傳點10餘處,向群眾散發宣傳資料共2200餘份。同時向鎮內各學校發放宣傳資料和警示教育宣傳短片,由各學校自行組織學習、觀看,宣傳教育面達100%。大大提高了群眾及廣大青少年學生對毒品危害的知曉率。

(六)交通管理方面:按照區域劃分,嚴格落實交管工作責任,繼續強化每天對鎮內各主要街道、路段等交通秩序維護和管理工作,堅持宣傳教育與整治管理相結合,區域交通環境得到明顯優化。截止目前,全鎮共開展交通安全宣傳2次,協助交警處置交通事故4起、制止亂停亂放行為500餘次、整治亂停亂放車輛200餘輛。做好轄區內學校“會考”時段的治安交通專項治理4次;

(七)流管方面:

按照市流管辦相關要求,我鎮注重流管工作隊伍的嚴格管理,在強化日常資訊採集和錄入工作的同時,不斷創新、探索工作方法,完善機制。在20__年xx市流管工作年終考核中、以及今年xx市一季度流管工作檢查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今年6月,在青城山派出所、青城山景區派出所的配合下,我鎮流管辦還對全鎮各社群內“涉疆、涉藏”可疑人員進行了拉網式細緻摸排,最大限度的擠壓了暴恐不法分子的犯罪空間。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5

三街鎮始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戰來抓,強化工作推進機制,狠抓工作落實,通過全域整治、久久為功,全力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

一是強化統籌排程,壓實鎮村責任。成立由鎮黨委書記、鎮長任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按照“一村一專班”機制,班子成員領銜推進聯絡村委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形成了“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協同抓”的齊抓共管格局。制定《三街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實施方案(20xx—20xx年)》及配套檔案,由69名幹部職工和81名村幹部定點掛包238個村民小組,形成“班子包村、幹部包戶、戶包環境”的責任機制。成立工作督導組,一月一督查、雙月一排程,確保工作任務不落空。

二是突出示範引領,打造特色亮點。實施美麗鄉村示範建立工程,堅持每個村委會每年至少重點打造1個美麗示範村莊,各村委會因地制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對群眾參與度高的.村組優先給予專案資金支援,進一步調動村組開展“風貌提升”的積極性,主動開展“美麗庭院”建立,整治殘垣斷壁,建設“小花園”“小果園”“小菜園”。打造了一批各美其美、各具特色的美麗村莊,打造了酒簸羅家清廉村居主題、背陰大平掌民族團結主題、背陰小廣莊特色產業發展、力戈木處郎汙水治理、土牆者家花園庭院等一批各具特點的示範村組,發揮了較好的典型引路作用。

三是聚焦制度執行,推動全域整治。克服基礎設施薄弱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帶來的困難,堅持實行238個村組全域整治,全面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全面落實“四個日”、“紅黑榜”、農戶“門前五包”、農村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公廁保潔等制度,探索實施垃圾減量處理,提升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汙等各類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率,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群眾環境意識,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檔升級。

四是突出重點短板,集中資源攻堅。堅持問題導向,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薄弱環節為突破口,整合專案資金優先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方面傾斜,加快補齊短板。針對農村生活汙水治理難題,籌措資金解決了15個村組汙水處理問題,8個村組實現雨汙分流。不斷完善垃圾處理設施,配置移動式垃圾箱50個,鐵皮垃圾桶100只,6個村委會配備環衛車輛6臺,村小組垃圾池全覆蓋,採購發放到戶垃圾桶5274個,讓垃圾“入桶入池”成為老百姓的行動自覺和日常習慣。規範推進農村改廁,認真組織開展問題戶廁“回頭看”整治工作,加強公廁日常管理和督促檢查,著力解決公廁管護難、環境衛生差的共性問題。

五是綜合同向發力,鞏固整治成果。堅持統籌推進愛國衛生“7個專項行動”、綠美鄉村建設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培養群眾健康生活習慣;把公共環境衛生整治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村民主動維護環境衛生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到村到戶深入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積極倡導村民講衛生、講文明、改陋習、樹新風、見新貌;堅持紅黑榜一月一評選,督促群眾提升環境衛生整治積極性。通過制度建立、措施落實,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入腦入心,成為日常習慣。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6

“自從積分制後,村裡的風氣變得更好了,爭當先進的多了,甘做落後的少了;樂於助人的多了,遇事繞道走的少了。”5月26日,記者走進龍鳳鎮普場村,聽到了這樣的聲音,這是村民對黨建引領下的積分制治理新模式最直接、最真實的感受。

普場村位於合川區西北部龍多山臺地,距合川主城52公里,幅員面積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986畝,現有689戶2116人。由於山多地少、土地貧瘠,加之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條件差,群眾生活困難,20__年被列為市級貧困村,20xx年實現整村脫貧。

去年以來,普場村以“積分制”為抓手工作,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轉化為數量化指標,對村民日常行為進行考核打分,並給予相應精神鼓勵或物質獎勵。在推廣“積分制”過程中,堅持村黨支部全方位領導,堅持程式民主公開、堅持成效落地實效,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實現了鄉村治理與村級發展的互促共進,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治理的新路子,取得了較好的治理效果。

“積分制”聚人心:

家庭成員中有入黨、入團、參軍的積5分;庭院無散落垃圾,生產生活垃圾分類有序的積10分;不搞封建迷信,不參加非法宗教活動,無參與涉惡等行為的積10分;有見義勇為事蹟的積15分……記者在普場村宣傳欄上的《龍鳳鎮普場村積分管理手冊》上看到,賦分主題涉及到愛國愛黨、遵紀守法、移風易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五個部分,共有34條考評專案,每項分值根據內容重要程度賦予,考評專案覆蓋所有村級重點事務。

“我從沒想到,做這些分內之事還能攢積分得實惠。有了這個新舉措,我們不論是搞環境衛生還是參加義務勞動的`積極性都所提高。”普場村村民陳大爺笑著告訴記者。

小小積分看不見、摸不著,卻能真正發揮出村級治理大作用,這讓普場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粟莉喜出望外。“剛開始,我心裡並沒有底。但沒想到的是,不到一個月,村容村貌悄悄發生了變。如今,村民房前屋後變得整潔了,水渠裡沒有垃圾了,村民的歡聲笑語也多了起來……”粟莉表示,到了月底,她還將實地走訪為各戶檢查打分,堅持讓此項工作常態化進行。

村居治則社會安。為了提高全村村民主動參與治理的積極性,普場村強化黨建引領功能,堅持從群眾需求和基層社會治理的突出問題出發,用積分催生動力,用標兵激發爭先,構建起在村黨組織領導下,實行群眾自己管理、自己服務、自己教育、自己監督的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成立“積分制”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積分制”籌劃落實,制定考評流程和考評細則,並要求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帶頭落實“積分制”,做到“一個黨員”帶動“一片群眾”“一班人”帶動“全村人”。

“積分換物”促治理

為了積分制更具實效,普場村“兩委”班子精心謀劃,廣泛徵求村民意見,在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援下設立“愛心積分超市”。以“愛心積分超市”為依託、以活動為載體、以積分兌換為抓手,不斷增強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啟用基層治理細胞,凝聚基層治理合力。

“這個制度真的好啊,只要遵紀守法幫助他人就能獲得積分,我今天在愛心積分超市,兌換了兩袋米和一桶油。”在普場村愛心積分超市,剛剛兌換到生活品的村民李世瓊老人興奮地告訴記者。

“愛心積分超市”一成立,便吸引了全村人的參與,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群眾養成良好行為習慣。“1積分為2元,本村村民可在愛心積分超市兌換同等價值的日常生活用品,也可以將自己的積分捐贈給需要幫助的群眾,受贈者可以在愛心積分超市兌換日常生活用品,而且上一年度積分還可以累計到下一年度,用於兌換積分高的物品。”粟莉告訴記者,駐村工作隊、村“兩委”成員、村民代表組成檢查組,每月到各家各戶進行檢查,按照積分體系標準,對各戶進行評分,並結合每次黨員活動等事項,隨時為符合得分標準的農戶發放積分卡,村民憑“愛心積分卡”按照物品積分表在“愛心超市”兌換相應價值的商品。

實施積分制管理不僅有物質獎勵,更是一種精神嘉獎。自積分制管理辦法實施以後,小積分給普場村帶來了大變化,鄰里糾紛少了,守望相助多了,鋪張浪費少了,節約再利用多了……村民既是鄉村治理、平安建立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眼下,普場村鄉村治理從“推著幹”向“比著幹”“爭著幹”轉變,村民文明生活習慣悄然轉變,社會治理和諧有序的樂章正在奏響。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7

20xx年,我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決策部署,深入學習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一項重要任務和重大民生工程來抓,將村容村貌整治作為主攻方向,力求找準抓手,創新舉措,動員村民廣泛參與,集中整治村莊“髒亂差”問題,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一)全面安排部署。

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先破後立、循序漸進的原則,形成了一系列較為成熟且便於操作執行的配套措施、工作方案、規章制度,深入推進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向縱深發展。制定印發了《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點》《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方案》《天祝縣20xx年村莊清潔行動工作方案》《天祝縣20xx年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獎補資金分配方案》等一系列專項行動方案。

(二)廣泛宣傳發動。

今年以來,通過村莊廣播、微信、簡訊、標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廁所革命”、“垃圾革命”、“風貌革命”和疫病疫情防控的有關內容,倡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堅持集中整治和日常清掃相結合,累計開展宣傳198場次,發放宣傳材料18000餘份,累計發動群眾參與20000餘人次。通過宣傳,農牧民群眾對疫情防控和環境保護有了深刻認識,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大幅提升。

(三)持續加大資金投入。

縣財政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經費納入年度預算,持續加大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投入,20xx年,按照“大幹多支援,小幹少支援”的原則,縣財政以獎代補分配落實獎補資金20__萬元,同時落實村莊清潔行動省市獎補資金326.4萬元,切實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

(四)完善農村公益設施共管共享機制。

組建理事會174個,並制定理事會章程等相關制度。按照“誰所有、誰管護”的原則,對行政村內產權歸村集體所有的公益性設施進行全面登記,建立村級公益性設施臺帳,落實管護責任。開發農村公益性崗位6321名,其中保潔人員2852名,實現行政村保潔隊伍全覆蓋。對專項基金實行鄉管村用、專賬管理,健全完善管護基金管理使用辦法,確保基金合理安全使用,落實省、市、縣級配套資金376萬元。

(五)明確整治內容。

以開展“四個歸整”、推進“五項清理”、實施“六化治理”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行動,截至目前,清理農村生活垃圾15000餘噸,清理亂搭亂建,依法拆除爛房爛牆爛圈、廢棄廠房棚舍等4000餘處,整齊堆放秸稈、柴草、農機具等生產生活資料1900餘處,完成通道綠化120.5公里、義務植樹102萬株。回收廢舊農膜700餘噸,回收率達69%;有效利用畜禽糞汙88.05萬噸,資源化利用率達85%;秸稈綜合利用17萬噸,利用率達85%。建立“清潔村莊”86個。

(六)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20xx年,全縣計劃改廁1286座,衛生旱廁實驗示範300座,制定印發了《天祝縣20xx年農村“廁所革命”行動實施方案》,《天祝縣20xx年農村衛生旱廁試驗示範專案實施方案》,截至目前,累計發動群眾1690人蔘與,落實市級財政第一批獎補資金已下達6.6萬元,完成衛生農廁新建改建931座,在天堂鎮、哈溪鎮等5個鄉鎮完成衛生旱廁試驗示範212座。

存在的問題:一是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欠帳多,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任務依然艱鉅。二是廣大農民的主體作用發揮還不明顯,參與環境整治的主動性不足,積極性不高,“自己的事情自己辦”的行動自覺還沒有形成。

下一步,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一是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宣傳“垃圾革命”“廁所革命”“風貌革命”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進一步增強農牧民群眾參與村莊清潔行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必要性。

二是按照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嚴格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資金,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支援,與脫貧攻堅、產業培育、鄉村治理緊密結合,整合相關專案資金,有效保障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執行。

三是做好新建廁所督查檢查和技術指導工作,探索成本適中、行之有效、群眾更加願意接受的改廁模式,督促指導鄉鎮儘快完成衛生旱廁試驗示範點建設,並提交試驗示範成果報告,為今後在全縣推廣農村衛生旱廁提供有益經驗和成熟模式,確保新建廁所質量合格,群眾滿意,四季能用。

四是堅持建管並重,完善建設管護執行機制,充分發揮村級組織和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組建資源化、專業化、職業化服務隊伍,建立政府引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後續管護機制。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8

X年以來,X鄉以“普法”“治亂”舉措為抓手,以“警司+”機制為助手,形成了以為引領、以綜治中心為平臺、以網格化為基礎的基層治理服務體系,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切實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持續淨化全X社會治安環境,推進平安X建設。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強普法宣傳,濃厚法治氛圍

X鄉緊抓特殊時段和節點開展法制宣傳,開展了“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12·4憲法宣傳日”、疫情防控、常態化掃黑除惡、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民法典》、《反間諜法》、《保密法》等普法宣傳活動X餘場次,通過懸掛條幅、張貼海報、發放宣傳冊,積極營造濃厚宣傳氛圍。充分利用“今日X”微信公眾號、村民微信群、農民講習所等宣傳陣地,深入向群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開展專題講座X餘場次,發放各類宣傳單X餘份,懸掛宣傳橫幅X餘條,將憲法、刑法、民法典、反間諜法等各類法律知識和防電信詐騙、禁毒等安全知識送到廣大村民身邊,營造了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二)加大亂象治理,營造清朗環境

為淨化社會治安環境,我X加大亂象治理力度。今年以來,我X緊緊圍繞禁毒宣傳、禁吸戒毒、禁種鏟毒等方面,統籌謀劃,持續發力,推動禁毒工作縱深發展,舉辦禁毒相關知識宣傳X餘場次,轉發禁毒相關知識X餘條,發放禁毒宣傳手提袋、宣傳彩頁等X餘份,懸掛橫幅X餘條,讓村民增強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積極推進掃黑除惡常態化工作,重點加強自然資源領域行業整治,緊緊圍繞農村亂佔耕地建房(牛棚、羊棚)問題整治等工作,嚴厲整治自然資源領域突出問題,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共拆除X個違法佔用基本農田的大棚X個,房屋X個。始終保持對各類違法犯罪的嚴打態勢,有效擠壓犯罪空間,確保全X社會大局平安穩定。截至目前,鄉派出所共接各類報警X起,受理治安案件X起(其中:毆打他人X起,尋釁滋事X起,賭博X起,侮辱他人X起,擾亂單位秩序X起,非法攜帶管制刀具X起,阻礙執行職務X起,猥褻他人X起,威脅他人人身安全X起,移交刑警隊X起),查結X起,查結率X%,抓獲各類違法犯罪人員X人,治安拘留X人,罰款X人共計X元,警告X人,不予處罰X人,其他處理X人,收繳賭資X元。為淨化網路輿論空間,鄉政府聯合派出所約談快手使用者 ,在直播與其他網友PK的過程中語言、懲罰措施下流低俗,骯髒不堪,嚴重汙染了網路環境,進行了批評教育,同時簽訂了保證書。

(三)深化矛糾排查,維護社會穩定

X鄉結合“四位一體”多元解紛機制,依託公安矛盾糾紛“三色”預警平臺,結合工作實際,組成了由總牽頭,派出所和司法所為主導,鄉綜治辦和村綜治協管員(治安警務專幹)、義務治安巡邏隊等社會力量齊參與的“警司+”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擺脫了以往矛盾糾紛化解由鄉、派出所或者司法所單打獨鬥的困境,力克“排而不查,調而不解”效能低下的頑疾。“警司+”矛盾糾紛化解新機制實施以來,對婚戀家庭領域、宅基地、土地確權等重點領域矛盾糾紛進行全面摸排,實現矛盾糾紛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截至X月辦理信訪問題X件,排查婚姻家庭、鄰里等各類矛盾糾紛X件,成功調處X件,調處率100%;利用X便民服務熱線為群眾解決各類訴求X件,維護了群眾利益。切實做到了“小事沒出村、大事沒出鄉、矛盾沒上交”,維護了社會穩定,確保了一方平安。

二、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年來,X鄉不斷築牢法治屏障,全面營造知法、懂法、守法、護法的濃厚氛圍,形成法治宣傳、亂象治理、矛盾化解的基礎治理強大合力。今後,X鄉將深入貫徹落,在安排部署下,繼續以“平安X”建設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服務體系,狠抓落實,確保我X社會局勢持續穩定。

一是全力推動“八五”普法開展。打造普法宣傳平臺,大力推進“線上陣地”建設,為“八五”普法提供陣地保證。強化重點人群普法,抓住領導幹部這個“少數關鍵”,督促其成為學法用法尊法的“領頭雁”。深入挖掘“一村一亮點”品牌特色,進一步提升建立效應,推動普法宣傳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是繼續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在全X範圍內組織進行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解,及時化解不穩定因素,對於往年積案要進一步組織人員再次調解,要做到化解每一件矛盾糾紛,確保我鎮社會政治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三是進一步加強情報資訊工作。牢牢掌握工作主動權,充分發揮綜治資訊員的作用,及時發現、掌握當前影響社會穩定的各種問題和隱患,及時為提供預警性資訊,及時果斷地把問題解決在初始階段,防止其形成現實危害。

四是加大治安防控力度。以“警司+”為切入口,強化全X治安防控力量管理培訓,發揮專職治安巡邏隊和義務治安巡邏隊作用,加大巡邏密度,確保防範重點。持續抓好人口摸底建檔工作,對重點人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19

20__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義。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關於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20__年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部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強調,各級農業農村部門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01全力抓好糧食和農業生產,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

(一)奮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守住國家糧食安全底線,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大糧食生產政策扶持力度,確保面積穩定,確保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實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完善省長責任制,下達各省糧食麵積、產量目標任務。穩定和加強種糧補貼,落實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完善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政策。對糧食大省、大縣予以獎勵,對完成任務較好、增幅增量較大的省份加大傾斜支援和獎勵力度。實施稻穀、小麥、玉米、大豆等重要農產品區域佈局和生產供給方案,分作物分割槽域抓好落實。東北和黃淮海等地區增加玉米麵積1000萬畝以上。繼續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穩定大豆生產。鞏固南方雙季稻面積,大力發展優質稻、強筋弱筋優質小麥。大規模開展糧食生產高質高效建立示範,整合推廣標準化技術模式。選擇產糧大縣集中、基礎條件良好的區域,建設穩產高產、產業集聚、成龍配套、優質高效的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開展全國耕地種糧情況監測評價,建立耕地“非糧化”情況通報機制,制定統籌利用撂荒地指導意見。

(二)促進生豬等畜禽生產平穩發展。落實省負總責要求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確保生豬產能恢復到常年水平。穩定生豬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推動將養殖用地、環評承諾制、抵押貸款等政策制度化。加強生豬生產監測預警和形勢研判,建立生豬產能儲備機制,穩定豬場、能繁母豬、大省大縣和大企業生產。堅持抓大不放小,加強對小養殖場戶的指導服務。深入推進養殖、屠宰標準化示範建立,引導生豬屠宰產能向養殖集中區域佈局,加快由“運豬”向“運肉”轉變。實施牛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增加基礎母畜存欄,因地制宜發展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持續推進奶業振興,加快奶牛養殖裝備改造升級,支援有條件的奶農發展乳製品加工。保持家禽業穩定發展。

(三)推進漁業提質增效。建立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範區,大力發展迴圈水、深遠海和大水面等生態漁業,推進鹽鹼水養殖,規範發展稻漁綜合種養。推進漁港建設和管理改革,建設漁港經濟區。確定新一輪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目標,穩步推進限額捕撈和減船轉產。建設海洋牧場,開展增殖放流。鼓勵發展水產品加工和休閒漁業,規範有序發展遠洋漁業。

(四)統籌抓好棉油糖等生產。鼓勵長江流域開發利用冬閒田擴種冬油菜,在黃淮海及東北適宜地區適當擴大花生種植面積。建設優質棉生產基地,穩定新疆棉花種植面積,優化黃河和長江流域棉花種植佈局。建設糖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在廣西、雲南優勢區推廣糖料蔗脫毒種苗,提高機收水平。建設一批果菜茶、中藥材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推進園藝作物提質增效。加強天然橡膠生產基地建設。

(五)科學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制定釋出應對極端天氣確保農業豐收預案,加強幹旱洪澇颱風和農作物病蟲害等災害監測預警,及早做好技術和物資準備。完善草地貪夜蛾阻截帶佈防,強化統防統治、聯防聯控。全面推開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分割槽防控,建設無疫區和無疫小區,加快非洲豬瘟疫苗研發。統籌抓好禽流感、口蹄疫、布病等防控,實施鄉鎮動物防疫員特聘計劃。制定外來入侵物種名錄和管理方案,開展普查檢測,制定海南自貿港外來生物安全防控方案。建立健全災害應急機制,保障農業生產安全。

(六)深化農業對外合作。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加快培育國際大糧商和農業企業集團,鼓勵企業融入全球農產品供應鏈。建設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和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推動果菜茶魚等優勢農產品出口。實施農業服務貿易促進行動,支援我國農業技術、農業機械、農業生產資料等優勢服務和產品走出去,加強境外農業合作示範區建設。在華設立全球人道主義應急倉庫和樞紐。辦好國際糧食減損大會。做好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工作。

02提升物質技術裝備水平,強化現代農業基礎支撐

(七)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提高投入標準和建設質量,完成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00萬畝。推動地方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新增耕地作為佔補平衡耕地指標調劑所得收益,優先用於高標準農田建設。建立農田建設監測監管平臺,建立有效管護機制,明確管護主體,落實管護責任。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開展“兩區”劃定情況“回頭看”。

(八)打好種業翻身仗。實施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方案。啟動重點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農業生物育種重大科技專案,實施新一輪畜禽水產遺傳改良計劃,自主培育突破性優良品種。深入實施現代種業提升工程,提高南繁基地、制種大縣和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建設水平,扶持國家畜禽核心育種場(站)發展。尊重科學、嚴格監管,有序推進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工作。推進科企深度融合,支援種業龍頭企業健全商業化育種體系,加大制種大縣支援力度,積極推動南繁矽谷建設。加快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與收集,啟動全國畜禽水產種質資源調查,開展農業種質資源精準鑑定。建好國家作物種質庫和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啟動建設國家畜禽種質資源庫。嚴格品種審定登記,加強種業市場監管整治,嚴厲查處假冒侵權行為。

(九)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實施新一輪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加大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丘陵山區和綠色智慧農機等機具補貼力度,推進農機報廢更新。釋出主要農作物、丘陵山區等技術裝備薄弱環節需求目錄,引導企業生產農民急用、產業急需的農機產品,加快丘陵山區農田宜機化改造。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建立,推廣“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機械化+數字化”等服務新模式。實施深鬆整地作業面積1億畝。擴大薄弱環節農機作業補貼。推進農機作業社會化服務、農機維修與配件供應、農機技能培訓等產業發展,做強做大農業機械化產業群和產業鏈。

(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服務。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佈局建設一批創新基地平臺,加快建設農業科研領軍人才隊伍。提升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創新與服務能力,推進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實體化執行。推動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引進優質創新要素資源,打造科企融合創新聯合體。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科技展示基地和國家農業科教雲平臺。深入開展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落實國家農技推廣機構公益性法定責任,創新農業科技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建設100個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打造一批農業科技強鎮。加快國家熱帶農業科學中心建設。

(十一)加快發展智慧農業。建設一批國家數字農業農村創新中心和數字農業應用推廣基地,推進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資訊科技整合應用。開展智慧農(牧、漁)場建設、智慧農機應用示範。建設農業農村大資料中心,完善重要農產品監測預警體系。深入推進“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加快110個試點縣建設。強化益農資訊社服務功能,發揮電商平臺作用,推動綠色優質農產品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加快建設農業農村遙感衛星等天基設施。

03深入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

(十二)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繼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化,優化實施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研究制定大田作物有機肥施用政策,構建有機肥施用長效機制。扶持發展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推廣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建立100個綠色防控示範縣。開展科學安全用藥技能培訓,推廣精準高效施藥、輪換用藥技術,穩妥推進高毒農藥淘汰。抓好農業深度節水控水,支援黃河流域等重點區域發展節水農業、旱作農業,分割槽域分作物推行定額灌溉。實施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獎勵補助政策。推進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推廣養殖減抗模式。加強水產養殖用投入品分類監管。支援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建設,構建農業綠色發展支撐體系,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綜合試點,認定一批國家農業綠色發展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

(十三)全面實施長江“十年禁漁”。開展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加強長江漁政執法隊伍和裝備條件建設,建設部省共建共管漁政基地,確保“禁漁令”有效落實。嚴格巡查督查,強化績效考核,完善通報約談制度,建立網格化執法監管責任制,構建分層分級、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管理機制。跟蹤監測退捕漁民轉產轉業情況,指導各地落實養老保障政策,健全就業幫扶臺賬,開發設定公益性崗位,支援相關產業合作社吸收退捕漁民加入。啟動實施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深入推進中華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計劃,建立健全資源監測網路體系,開展長江水生生物完整性評價和禁捕效果評估。

(十四)切實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建設一批綜合治理示範區。持續推進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實施面積6500萬畝以上。制定實施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行動方案,建設一批國家耕地質量長期定位監測點,開展國家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評價。推進退化耕地治理,建設200個集中連片示範區。實行汙染耕地分類管理,治理面積5000萬畝。擴大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範圍,面積達到4000萬畝。

(十五)強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定實施種養結合建設規劃,深入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指導大型規模養殖場建立糞肥還田計劃和糞肥施用臺賬,培育糞肥施用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200個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6%。加快推廣應用可降解農膜,建設100個農膜回收利用縣,開展農膜區域性綠色補償制度試點,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推進農藥包裝物回收利用。在長江、黃河等重點流域建設一批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示範縣。統籌抓好農業農村減排固碳。

(十六)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開展現代農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試點,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標生產。制修訂農獸藥殘留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000項、營養品質等農業行業標準200項。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計劃,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達標合格證制度,認定一批質量安全追溯標杆企業。建立100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認定登記1萬個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產品,支援200個地理標誌農產品發展。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制定農業品牌建設標準,打造一批精品區域公用品牌。開展“治違禁促提升”行動,嚴厲查處禁限用農獸藥使用及超標問題。

04大力發展鄉村富民產業,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十七)打造農業全產業鏈。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向縣域佈局,發展產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產物綜合利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整合科研基地和農產品加工園。認定第七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支援有條件的企業牽頭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建設一批休閒農業重點縣,推介一批美麗休閒鄉村、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景點路線,認定一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產業叢集建設,新建立和認定一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面開展省、市、縣產業園建設,建設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和優勢特色產業叢集,提升縣域農業主導產業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十八)加強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制定促進農產品流通業發展的意見。全面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大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鮮活農產品倉儲保鮮補貼力度,建設一批田頭小型倉儲保鮮冷鏈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產地低溫直銷配送中心。選擇50個特色農產品優勢縣區開展全程建設試點。建立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技術指導和經營服務體系。認定一批國家級專業產地市場,建設一批田頭市場。辦好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等農業展會。

(十九)建設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把農業現代化示範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抓手,圍繞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制定評價指標體系,由各省對涉農縣逐縣開展評估,確定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時間表,補短板、強弱項,梯次推進。加強資源整合、政策整合,以縣為單位建立農業現代化示範區,首批建立100個左右。

(二十)推動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制定推進脫貧地區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指導意見,組織脫貧地區編制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施脫貧地區特色種養業提升行動,支援發展農產品加工和生產性服務,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向脫貧地區新型經營主體傾斜。引導農產品流通企業、電商平臺、批發市場等與脫貧地區生產經營主體精準對接,建立穩定產銷對接關係。脫貧地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專案重點用於特色產業發展,完善小額信貸政策。

05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二十一)啟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重點推動中西部地區農村戶用廁所改造,引導新改戶用廁所入院入室。指導各地科學選擇農村改廁技術模式,開展乾旱、寒冷地區改廁適用技術試點示範。統籌建設農村廁所糞汙和汙水處理設施,推進農村生活汙水便捷低成本處理。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動有條件地方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減量和處理利用,建設一批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設施。健全農村人居環境設施執行管護機制。持續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建立一批美麗宜居村莊。

(二十二)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協調有關部門加快村莊規劃工作,推動各地基本完成縣域村莊分類佈局,指導有條件的村莊編制“多規合一”的村莊規劃。配合有關部門加強農村供水、鄉村清潔能源、數字鄉村、村級綜合服務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組、抵邊自然村通硬化路。

(二十三)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深化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範,新建立一批全國示範村鎮,鼓勵各地開展省級示範建立。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進一步總結鄉村治理典型範例,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做法,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建立鄉村治理統計調查制度。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辦好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認定第六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展示區建設,加大優秀鄉土文化宣傳。

06推進農村重點領域改革,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

(二十四)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將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範圍擴大到鄉鎮層級,研究制定延包配套政策。修訂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制定土地承包經營合同管理辦法,建立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日常服務管理機制。鞏固用好承包地確權成果,推進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入股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農村改革試驗區建設,拓展試點試驗內容,加強成果轉化推廣。

(二十五)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104個縣(市、區)和3個地級市開展新一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分置有效實現形式。制定宅基地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農民宅基地合理需求保障機制。完善農村宅基地統計調查制度,建設宅基地管理資訊平臺。積極穩妥開展農村閒置宅基地和閒置住宅盤活利用試點工作。推動各地建立宅基地管理人員隊伍。

(二十六)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推進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規範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和成員證書發放,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修訂集體經濟組織財務制度和會計制度,建設全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平臺。推動開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先進地區、集體和優秀個人表彰。

(二十七)培育壯大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深入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把符合條件的規模經營戶納入家庭農場名錄。建立一批示範家庭農場和家庭農場示範縣,引導組建一批家庭農場協會或聯盟。開展農民合作社規範提升行動,推進國家、省、市、縣示範社四級聯創,加大對執行規範的農民合作社扶持力度。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支援農民合作社由種養業向產加銷一體化拓展,引導建立合作社聯合社,搭建社企對接服務平臺。加強農民合作社服務中心和縣鄉農民合作社輔導員隊伍建設。

(二十八)大力發展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制定加快推進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培育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創新服務模式,推進資源整合,建立一批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示範基地和示範主體。支援發展面向小農戶和糧食等大宗農產品薄弱環節的生產託管,服務面積達到17億畝次,建設區域性農業全產業鏈綜合服務中心。

(二十九)深入推進農墾改革發展。深化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加快解決農墾辦社會職能改革遺留問題,培育壯大一批現代農業企業集團。推行稻米、生鮮乳、標杆牧場等農墾團體標準,加強公共品牌建設。加強農墾國有農用地保護和利用管理,創新農墾農業經營體系。鞏固提升困難農場、邊境農場、生態脆弱區農場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07強化支撐保障,落實落細各項決策部署

(三十)健全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機制。借鑑脫貧攻堅經驗做法,推動構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和督導體系。協調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釋出年度實施報告,開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情況督查。支援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中城市郊區和其他有條件的地區建設鄉村振興引領區,探索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路徑模式。研究提出到2035年、本世紀中葉農業農村現代化目標任務。加大對脫貧縣鄉村振興支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十一)建立“十四五”農業農村規劃落實機制。印發農業農村發展“十四五”規劃,出臺配套專項規劃和建設規劃,強化規劃銜接協調。建立規劃落實機制,制定規劃實施年度任務清單和工作臺賬,跟蹤督促規劃各項任務落實。加強農業農村統計調查,將農業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納入農業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推進省市縣開展增加值統計核算工作。

(三十二)加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建設。深入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和學歷提升行動,重點培養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負責人,推介一批鄉村振興優質院校。加大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力度,推動設立專門面向農民的技能大賽,選樹一批鄉村能工巧匠。實施農業企業家、農村創業創新人才培育工程,建設一批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和孵化實訓基地,吸引外出務工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入鄉創業。落實鄉村人才振興政策,吸引城市各類人才服務鄉村發展。

(三十三)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推動財政支農投入穩定增加,落實土地出讓收益提高用於農業農村比例政策要求,集中用於鄉村振興重點任務。推進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一般債券、專項債券用於現代農業設施和鄉村建設行動的規模與比例。鼓勵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鄉村振興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積極投資農業農村。鼓勵創新開發金融支農模式,有效支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大力推進畜禽活體、農機具和大棚設施抵押貸款業務,加強農業信貸擔保“雙控”業務考核,擴大政策性擔保業務規模。推動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增加中央財政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試點覆蓋範圍。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重大工程專案庫建設。強化農業投資整合,提高地方和農民獲得感。

(三十四)強化農業農村法治建設。推動出臺鄉村振興促進法和糧食安全保障法,加快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動物防疫法、漁業法等制修訂。全面完成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強化執法人員培訓和資訊化建設,改善執法裝備條件,推進執法人員統一著裝。加強農資質量、品種權保護、動物防疫、長江禁捕、農產品質量安全、植物檢疫等重點領域執法。建立農村法治教育基地,培育農村學法用法示範帶頭人。編制農業農村部權責清單,全面推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0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推動我縣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工作,全面提升我縣村(社群)幹部依法治理水平,根據《州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工作方案》,參照《省級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檢查驗收考評標準》,紮實做好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工作,現將此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規範鄉村工作執行

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大力倡導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樂善互助、移風易俗。

1.工作開展情況。

(1)高度重視、積極部署。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對提升村(居)民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服務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推行村(居)居自治、依法治村(社群)的有效載體。作為牽頭單位,我局高度重視,立即成立領導小組,對此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制定實施方案。

(2)精心組織、做好宣傳動員、營造良好的氛圍。成立工作組,深入各鄉鎮,做好宣傳動員工作,要求各各鄉鎮指導各村根據各村實際情況做好《村規民約》修改完善的前期徵求意見工作,為後續工作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督促各鄉(鎮)召開兩委會、黨員會、村民代表大會,民主推選產生起草領導小組。

(4)以“走基層”活動為契機,下鄉拜訪村中老黨員、老幹部、聽取他們對修訂新村規民約的看法和建議,督促各鄉鎮召開部分黨員、村小組長、村民代表大會,對《村規民約》(初稿)進行討論。

二、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工作

開展建立活動以來,我縣171個行政村4個社群在依法治村(社群)示範建立活動中,按照上級的要求,結合我縣的實際,深入宣傳發動,採取有力措施,使建立活動紮紮實實地進行。

村兩委班子團結協作,責任分工明確。村兩委班子團結、領導能力強、敢於直面困難。開創性的建立了“支部+協會+農戶”的生產模式,增加了群眾經濟收入;成立了農機專合組織帶領群眾走上了農業機械化道路。得到了一致好評,取得了群眾的信任。

通過不斷的實踐,目前蝦拉沱村已建立起了以村組幹部為核心,黨員隊伍為依託的網格化管理,進一步落實了村組幹部職責。

(3)運轉良好。在平時工作中八大基層組織運轉良好,基本實現相互協作、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時,在社群“兩委”的帶領協調下,八大組織,職責明確,有效協助了村兩委的各項工作。並通過集中學習、集體討論等方式有效協調全鄉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八大組織在村組建設中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具體目標

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樂善互助、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

(二)主要任務

由民政局督促各村(社群)結合實際,按程式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或《居民公約》。

(三)具體內容

1.注重內容實效,反覆徵求意見,保證“一村(社群)一策”。在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工程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全村參與,自定村規”的原則,駐村小分隊和村“兩委”領導班子小組成員注重實效,充分發揮村(居)民主體地位的作用,一是拜訪村中的老黨員、老幹部,聽取他們對修訂新村規民約的看法和建議,為新村規民約的修訂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二是召開部分黨員、村小組長、村民代表會議,對《村規民約》(初稿)進行討論,反覆徵求大家的意見和建議。三是梳理意見建議,結合各村(社群)實際情況,將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樂善互助、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同時從土地管理、田間管理、基礎設施管護、社會治安、子女教育、養老敬老、公共衛生、落實國家政策、遵紀守法等方面進行了完善,突出了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保證了“一村(社群)一策”。

2.依法表決備案,認真組織實施,提高實效性。一是各村組織召開了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就起草進行了討論、表決,由本村(社群)18週歲以上公民或本村(社群)三分之二以上戶代表參加,過半人數(戶數)表決通過。二是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表決通過後報鄉(鎮)人民政府予以備案後出具了備案通知書。三是各村(社群)就備案後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依法進行了張榜公佈,確保了其合法性和規範性。四是各村組(社群)黨員帶頭執行村規民約,積極發揮示範作用,與村民簽訂承諾書,形成了全村(社群)“我制定、我簽字、我承諾、我執行”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實效性。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1

借鑑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黨建引領、村社合一、企業推動、減貧帶富”的工作思路,推進支部“三化”建設促“自治”,實施“紅黑榜”評比、“文明超市”兌現獎懲等鄉村文明建立工程和寨老、鄉賢參與信訪矛盾糾紛調處的平安工程促“德治”,強化普法宣傳促“法治”,全村茶產業、白芨產業等實體經濟發展興旺,人居環境淨潔美化,營商環境寬鬆和諧。20xx年,全村總茶園面積12800畝,人均茶園面積達到2.1畝。全村經濟收入2569.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2元,村積累資金達到27萬元。全村374戶1759人實現了脫貧摘帽。現結合具體工作實際,將社會鄉村治理工作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距縣城24公里,轄20個村民小組。全村國土面積28.1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561畝,林地面積11945畝;總人口1149戶4857人,居住布依、苗、漢、回等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98%。

二、經驗做法

(一)“三化”建設夯實基層自治基礎。

一是支部建設標準化。優中選優選配黨性強、作風正、威望高、有黨務經驗的黨員充實到黨支部中,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團結協作、優勢互補,整體功能得到充分發揮。投入資金50餘萬元,推進支部“硬體”標準化建設,按照“一旗一徽一廊一欄一室”的建設標準,完善“五小”工程,黨員活動室面積達到500餘平米,改善了村級辦公及駐村條件。

二是黨內政治生活規範化。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認真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將黨的惠民政策通過微信、QQ等方式傳達給外出流動黨員,增強黨員黨性意識,將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每名黨員。

三是支部作用中心化。將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社會穩定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推進村級事務全面發展。深入田邊地頭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教育引導村民感恩奮進。採取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的模式,先後帶動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73戶入股白芨種植專案、194戶入股貴州正山堂普安紅茶業有限公司、56戶入股才華手袋有限責任公司,實現建檔立卡戶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村級積累資金達到27萬元。

(二)文明建立促村民德治水平提升。

一是創新“紅黑榜”讓村民行為更規範。把環境衛生髒亂差、濫辦酒席、教唆村民參與邪教組織、不孝敬老人、妄議上級決策部署、賭博、聚眾鬧事等納入村規民約,明確懲罰措施,村委會定期對講衛生家庭、庭院整潔家庭進行紅榜張榜公示;對不講衛生、不履行村規民約家庭進行黑榜曝光,使村民參與鄉村建設意識從消極變積極,從被動變主動,通過公開晒“劣跡”、褒“先進”的方式使“難監管”變為“人人管”,使村民行為舉止更規範、更得體,促進鄉村文明,激發村民守法意識和致富內生動力。

二是開辦“文明超市”兌現文明成果。制定“文明家庭”、“美麗庭院”標準及評選辦法,定期組織對村民產業發展情況、室內外衛生情況、遵紀守法情況、孝老愛幼情況、陳規陋習情況等進行綜合評比打分,將評分結果兌換成“文明超市”積分券,村民每月底憑積分券到“文明超市”兌換相應分值的'生活物品,營造爭先創優活躍氛圍,提高群眾講文明、樹新風的思想意識和守法意識,增強幹群、鄰里關係,提升安全感和滿意度。

三是建立寨老、鄉賢參與議事協調機制。各村民組建立寨老、鄉賢、老黨員、老幹部參與“文明家庭”、“美麗庭院”、“紅黑榜”打分評比,信訪矛盾糾紛調處等議事協調機制,村委會成立專門的信訪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定期對涉及村民的土地徵用、房屋拆遷、山林土地糾紛等突出信訪問題或鄰里糾紛進行排查調處,確保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突發問題不出街道。

(三)搭建法制宣傳平臺提升村民法治意識。

利用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等傳統節日或春節“三下鄉”活動,以節為媒、以活動為平臺,邀請州、縣專家和縣司法、公安交警、應急、商場監管、衛健等部門到村開展法制講座或法制集中宣傳,增強村民法治意識和自覺守法意識。同時,採取院壩會、共商會等,由包村幹部、網格員深入田間地塊、庭院開展普法宣傳和脫貧攻堅惠民政策宣傳,提高村民法律意識和政策知曉率,做自覺守法的好公民。

(四) “村企合一”成就美好生活。

立足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健全利益聯結機制,推進“村社合一”,引領產業發展興農惠民合作社與欣新生物有限公司合作發展白芨種植,全村173戶精準貧困戶納入合作社成員,第一批專案覆蓋精準貧困戶100戶,實現每戶貧困戶年分紅7146元;第二批專案覆蓋精準貧困戶73戶,每戶年均分紅1600元;普安縣福娘茶帶動16戶貧困戶利用“特惠貸”資金入股福娘茶進行茶葉加工,每戶年均增收6000元。194戶戶均2萬元入股正山堂普安紅茶,每戶每年分紅6000元,且在茶青收購中充分讓利貧困戶,按照市場價格上浮50%的價格收購貧困戶茶青,按市場估價,每戶貧困戶年均每畝收入6000元以上;採取集中代養與農戶分散養殖方式,49戶精準貧困戶戶均2萬元入股興農惠民農民專業合作社集中代養,戶年均增收1600元;56戶292人精準貧困戶戶均2萬元資金帶帽入股才華手袋有限責任公司,每戶每年可分紅1600元。全村265戶1327人通過“村企合一”產業扶持實現脫貧。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2

一、基本情況

標裡鎮隸屬安徽省毫州市渦陽縣,在渦陽縣城西部,距縣城20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委會,135個自然莊,標裡、新德兩個集市,總人口6.93萬人,耕地9.5萬畝,總面積90.9平方公里,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資源豐富。西與譙城區的立德鎮相鄰,北與譙城區的城父鎮、東北與陳大鎮交界,東與花溝鎮毗連,南同臨湖鎮、店集鎮,交通便利,基礎設施配套齊全。20__年標裡鎮全面貫徹落實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省司法廳《關於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皖農工辦【20__】30號)、《安徽省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工作方案》(皖農工辦【20__】11號)和《渦陽縣鄉村治理示範工作方案》(渦農工辦【20__】5號)要求,以“補齊短板、拉長長板、加強底板”為總抓手,不斷夯實基層組織、深化村民自治、強化鄉村法治、提高鄉村德治水平,逐步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鄉風文明、民風淳樸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大力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全鎮現代鄉村治理的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農村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村民自治實踐進一步深化,村級議事協商制度進一步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建立,標裡鎮柏華行政村被確定為全省鄉村治理示範村。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以制度建設為保障。在環境整治過程中,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治理,把鄉村治理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域性,組織開展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印發《標裡鎮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工作方案》,明確各牽頭單位、責任單位職責任務,以清單化方式逐項推進落實。以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為契機,採取鎮內互查、現場觀摩的方式,結合實際安排部署鄉村治理工作,依託鄰長制體系建設,整合資源,實現多網合一,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切實打通聯絡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鄉村治理基礎。以黨支部建設標準化為重要抓手,以“一抓雙促”為主要措施,聚焦“四提升行動”,不斷深化基層組織建設。一是築牢引領基層治理的堅強戰鬥堡壘。堅持把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作為治本之策,下功夫夯基礎、強弱項、補短板,讓黨組織牢牢佔領基層陣地。深化基層黨組織標準化規範化建設,實施基層黨組織“登高計劃”,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抓實統戰宗教工作。20__年我鎮共發展黨員18名,完成劉竹村軟弱渙散整頓工作。重點推進標里居委會、肖廟村、高大村、王井村等4個村辦公條件提升,推進新德村積極爭創“五星級黨組織”,定期巡查標里居委會、新德村兩個開放聚會點,落實鎮村兩級網路責任制。二是全面加強村級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把建強村幹部隊伍作為加強農村基層組織推進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堅持標準條件,拓寬選人渠道,加強管理監督,促進作用發揮。20__年調配村書記4名,村黨支部成員6名,村委員成員3人,鼓勵村書記主任“一肩挑”、村兩委交叉任職,“一肩挑”比例達31%。三是著力提升引領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堅持黨建引領,切實加強村黨組織對各類組織的統一領導,積極探索創新基層治理新機制,提升基層黨組織引導基層治理的能力水平。全年組織召開黨建工作部署會議12次,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全面落實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黨支部聯絡點制度,鎮黨委書記及班子成員到所聯絡支部講黨課、支部書記進村參加講黨課25餘次。推動村級黨組織履行主體責任,組織召開支部書記述職大會1次。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已進駐村辦理,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實現“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便民服務全面推廣,集中辦公和輪流值班制度得到全面落實,基層基礎建設短板弱項有效補齊,服務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加強,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得到有效解決。

(三)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激發群眾參與活力。一是健全“一事一議”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兩委聯席會議”、村民會議、村民代表大會、黨員(代表)議事會等制度,規範了村務民主決策程式。不斷完善《村規民約》等村民自我約柬制度,提升村民自我教育、服務和管理能力。全面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對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由村民協商決定。結合參與主體的情況和具體事項,健全完善村(居)民理事會、村務監督委員會、民主評議等制度,探索建立“百姓說事廳”協商形式,暢通了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渠道。二是堅持村務公開。進一步完善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制度,梳理村級事務公開清單,實行定期公開與即時公開相結合。推廣村級事務“陽光公開”監管平臺,引導建立“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加強群眾對村級權力有效監督,健全村務檔案管理制度。及時開展村幹部任期和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農村公共空間治理與基層黨建、脫貧攻堅、人居環境整治、造林綠化、“一塊田”建設、改廁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等有機結合,與“三資清理”“三長制”相結合,釐清公私界限,優化公共空間,壯大村集體經濟,解決涉農涉地矛盾糾紛,有效推進鄉村振興。

(四)推進法治建設,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一是廣泛開展農村法治宣傳教育。持續建立“民主法治示範村”,開展政法機關“向群眾報告工作”活動,大力實施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積極督促相關部門履行普法宣傳責任,充分運用村法治宣傳專欄、法書室等實體陣地和微信公眾號等網路陣地,推送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重點做好家庭婚姻、鄰里關係、土地流轉等方面的法律宣傳,倡導依法辦事、議事管事的良好風尚。二是開展專項治理。規範鄉村小微權力執行,建立健全小微權力監督制度,形成群眾監督、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鄉村監督、上級部門監督和會計核算監督、審計監督等全程實時、多方聯網的監督體系。織密基層權力執行“廉政防護網”,大力開展農村基層腐敗整治,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行為。三是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深化平安鄉村、平安家庭等建立活動,深入推進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按照“排查得早、發現得了、控制得住、解決得好”的目標要求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今年以來排查各類矛盾糾紛178件,化解178件,化解率達100%。

(五)強化鄉村德治建設,涵育傳播文明鄉風。一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依託道德講堂引領核心價值觀,將農村文化長廊、文化牆、文化廣場路燈作為核心價值觀宣傳的主陣地,讓群眾抬頭即見、耳熟能詳,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二是開展鄉風文明專項治理。培育好家風,傳承傳播優良家訓;推行移風易俗,選樹移風易俗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村規民約監督和獎懲機制,發揮“一約五會”等組織作用,建立婚喪事宜報備制度,加強對黨員幹部的紀律約束,教育引導群眾反對大操大辦、人情攀比、“天價彩禮”、薄養厚葬等陳規陋習,形成了治理高價彩禮、反對大操大辦的濃厚氛圍。三是紮實培育鄉風文明。全面落實農村“愛心超市”建設,提高群眾參與以德治村的積極性。大力評選表彰各級道德模範、最美家庭、五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孝老之星、退役軍人光榮戶等先進典型,引導農村群眾向上向善。四是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心建設。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推動鄉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全鎮16個村建立文明實踐站,形成縣、鄉、村三級貫通和中心所站密切聯動的工作格局。五是發揮道德模範引領作用。吸取老子“德治之道”精華,傳承向上向善、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重義守信等中華倫理美德。開展“四級好人”評選,廣泛開展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評選表彰活動,持續開展好人宣講,弘揚正能量。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鎮鄉村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個別村級黨組織發動群眾、組織群眾的能力還比較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還不到位,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二是農村青壯年大量外出務工,留守家中更多的是老人婦女和小孩,導致協商議事、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效果不佳,影響了村民自治作用的發揮,多方參與鄉村治理的機制還需加強。三是鄉風文明方面雖然積極探索,借力村規民約等各種手段淨化農村社會風氣,但是倡導性內容多、約束性內容少,依靠群眾自治組織管理村民、教育村民的效果還不明顯。

下一步,我鎮將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縣委關於鄉村治理的'決策部署,以鄉村振興為總目標,整合全鎮資源和力量,合力打造一批國家級或省級綜合性示範點樣板村,不斷提升鄉村治理工作質量和水平。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自治組織,提高服務群眾意識,逐步提高鄉村治理的能力水平,完善鄉村治理體系。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3

根據會議安排,現將我鎮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在健全鄉村賦能體系方面

一是加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全鎮15個村(社群)班子成員實現“一肩挑”,完善年度述職制度,各單位定期開展黨建活動。二是強化鄉村人才培養力度。成立鄉村振興人才服務站,吸引291名人才投身鄉村建設。培養村(社群)後備幹部45名。13名農村大學生已納入培養計劃。三是啟用村集體經濟發展動能。通過實施“1+5+N”模式(“1+5+N”模式是以“1個牽頭企業+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N個專案運營”的聯合發展模式),秉承專案帶動、優勢互補、科學開發、合理運營、廣泛動員、集體增收、群眾受益的理念,讓村集體經濟組織發揮各自特色,參與牽頭企業的產業鏈執行,壯大集體經濟實力。其中,我鎮陳家嶺村村集體收入可實現年收入20萬以上;四是落實整建提質。動態梳理排查線索,共摸排線索89條。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宣傳、自建房安全整治等活動共26次。處置不合格黨員1人。

(二)在健全鄉村服務體系方面

一是抓“五個到戶”工作,上半年走訪群眾2570餘戶,收集民情289條,解決問題188個;二是抓便民服務工作,建設南縣示範黨群和政務服務中心,帶頭打造政務公開專區;三是抓民生保障工作。按程式新識別納入監測物件14戶41人。完成浪拔湖鎮中心敬老院改造建設專案設計方案、土地調規等準備工作。完成375戶美麗庭院建設、2200戶改廁。完成10738棟自建房安全專項排查工作。

(三)在健全鄉村治理體系方面

一是完善應急管理和平安建設體系。開展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19次,組建80人應急救援隊伍,開展普法教育活動6次。紅星作為“平安鄉村”建立典型案例,被編入全省村(社群)幹部線上集中學習課程;二是推廣“五治融合”機制。推廣五治結合模式與矛盾糾紛“三色預警”機制、在紅星、新口等村推行“五老”人員、兩新黨組織參與鄉村治理模式。

(四)在健全鄉村保障體系方面

一是完善責任體系。成立浪拔湖鎮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二是強化投入保障。逐步完善“五小”設施;三是突出示範引領。對於紅星、榮福、陳家嶺等村在村集體經濟發展、鄉風治理的.先進經驗提取典型並積極報道推廣,在各級媒體宣傳報道先進典型58篇。今年“七一”大會,對3個先進基層黨組織、46名優秀共產黨員進行了表彰,進一步激發全鎮幹部爭先創優。

二、下一步打算

(一)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

進一步發揮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的前沿陣地作用,在全鎮範圍內推進村民自治工作,逐步構建起居民自我維護基層穩定責任體系,推進農村矛盾化解規範化建設,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二)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

利用“網小格”APP、“道德檔案”等智慧平臺建設、“雪亮工程”六進六護工作契機,以現代科技提升我鎮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強化基層治理推動力。

鄉村治理工作情況彙報集錦 篇24

自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專項工作以來,夏畈鎮立足於實際,盯緊目標,嚴格整治,狠抓整改,形成由領導帶頭、幹部駐村、群眾參與的全鎮上下“一盤棋”的工作態勢。

強化組織領導,提高思想認識。夏畈鎮黨委、政府成立人居環境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細化工作部署,分工責任到人。同時要求鎮、村領導幹部提高思想認識,做好“領頭羊”,狠抓真幹,確保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強化重點工作,展開綜合治理。夏畈鎮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包村,帶領各村“兩委”幹部、黨員群眾對轄區內農村生活垃圾、私搭建築、亂貼亂畫、道路清側等進行集中整治,定期排程,力爭將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落到實處。

強化宣傳舉措,營造濃厚氛圍。為順利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夏畈鎮強化宣傳舉措,在集鎮主幹道、顯要位置、各村道路口通過小廣播、拉條幅、發放宣傳單頁等多種宣傳方式,動員廣大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當中。

強化監督管控,建立激勵機制。人居環境整治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對全鎮12個村環境整治工作進行不間斷的.督查,建立問題臺賬,跟蹤問題“回頭看”。對工作成效顯著的村進行典型宣傳,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堅持動態管理。通過督查、激勵“兩手抓”的方式,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