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縣政府利用擴權強縣優惠政策推進經濟發展彙報材料

欄目: 彙報材料 / 釋出於: / 人氣:2.44W

xx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了XX年的經濟結構調整戰略與方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繼續推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大力培養戰略性新興產業,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加快發展服務業,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和持久戰,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稅收是國家調控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何使稅收政策積極地配合國家的巨集觀經

縣政府利用擴權強縣優惠政策推進經濟發展彙報材料

濟調控政策,從而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關乎能否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回升與增長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以河南省沈丘縣區域經濟發展及稅源構成情況為實證,對這一課題進行了探索。

一、沈丘縣域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情況

沈丘縣位於豫皖交界處,居穎水中游,境內5條省道縱橫交錯,漯阜鐵路、南洛高速橫貫東西,沙河航運通江達海,佔地利之優勢,得交通之便利,享物產之薈萃,是周口市的東大門,也是豫東南和皖西北交流的重要門戶和物資集散地。全縣轄22個鄉鎮(辦事處),總人口123萬人,總面積1080平方公里。

近年來,我縣加快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以中部崛起為契機,結合“工業強縣”戰略,推進了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目前,全縣工業企業總數達741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4家,超億元的企業6家,納稅額百萬元以上的企業36家,納稅額50萬元以上的企業76家。主要工業產業有食品飲料、聚脂網業、輕工紡織、機械製造、皮革皮件、農產品加工六大體系。工業園區建設初具規模,沙南、沙北產業集聚區建設規劃面積10.38平方公里,已完成4平方公里,已入住企業46家,投產38家。在經濟發展程序中,逐漸形成一些全國聞名的專業鎮,如付井鎮被譽為“中國糖果第一鎮”、“中國食品生產基地”,北城被譽為“中國造紙網生產基地”、“中國造紙網研發中心”,蓮池鄉被譽為“中國礦山機械配件生產基地”。

我縣工業發展和專案建設集聚了財力,匯聚了人氣,帶來了商機,迅速帶動城市建設和第三產業發展。沈丘縣生產總值達到108.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增長12.8%,增長幅度高於全市0.8個百分點,增幅居全市第3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9.7億,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42.7億元,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36億元,增長19%。三產比例為27.8:39.2:33,二、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72.2%。

二、從沈丘縣巨集觀稅負、稅源結構及稅收完成情況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巨集觀稅負又稱巨集觀稅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一般為一年)國家稅收收入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巨集觀稅負通常可分為大、中、小三個口徑。小口徑的巨集觀稅負是指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中口徑的巨集觀稅負則為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這裡的財政收入是指包括稅收收入在內的預算內收入;大口徑的巨集觀稅負,指的是政府收入佔gdp的比重,其中政府收入不僅包括預算內財政收入,還包括了預算外收入,以及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收取的沒有納入預算內和預算外管理的制度外收入等收入。由於政府收入資料難以全面掌握,僅從中小口徑來了解分析沈丘縣的巨集觀稅負情況。

(一)巨集觀稅負與稅收構成情況沈丘縣全口徑財政收入佔gdp比重為2.506%,比增長了0.236個百分點(見表1)。地稅組織收入佔gdp比重(以下簡稱地稅巨集觀稅負)由的0.78%上升到的0.88%,上升了0.1個百分點。從沈丘縣來看,gdp結構與地方稅收結構之間存在差異,gdp由一、二、三產業增加值組成,第一產業不產生稅收,而地方稅收主要來源於二、三產業。,沈丘縣地方稅收巨集觀稅負為0.9%,其中二產為0.69%,比上年減少0.38個百分點;三產為1.39%,比上年增加0.76個百分點。增減因素:二產業減收主要是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政策,三產業增收是稅務部門加強稅收徵管措施

(二)gdp與稅收-,沈丘縣國內生產總值(gdp)從54.45億元增至108.387億元,增幅分別為18.83%、16.44%、26.56%、13.5%、12.95%,從增幅看由最高到最低,主要受國際金融危機因素影響。地稅收入從3186萬元增至9572萬元,增幅分別為6.54%、21.25%、53.30%、51.6%、21.10%。稅收收入每年增幅均高於gdp。該縣-稅收與gdp彈性係數分別為0.34、1.29、2.01、1.82、1.99,而全國達到1.5,全省達到1.26,這說明沈丘縣稅收彈性係數不合理,並逐年增高

(三)財政收入與稅收-,沈丘縣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從9723萬元增至27169萬元,地稅縣級收入從2526萬元增長到9572萬元,國稅縣級收入從1678萬元增長到6272萬元。從每年全縣一般預算收入構成看,地稅收入部分佔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從25.98%上升到35.23%,國稅收入部分佔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重從本站17.26%上升到23.09%,在整個財政收入中,地稅收入年均高於國稅收入地方留成部分,佔沈丘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是沈丘縣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

(四)稅種結構稅種結構是收入來源的直接反映,分析稅種能夠看出各行業對稅種的貢獻情況,從稅種構成看(表5),沈丘縣地方稅收以營業稅和個人所得稅為主題稅種,二者佔據了該縣稅收收入

的絕大多數,二者的增減直接衝擊沈丘稅收收入的局勢。從表5反映情況看,營業稅是保持恆定增長的主題稅種,起到了帶動該縣收入增長並支撐收入大局的作用,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該縣後房地產業的火爆、固定資產投資的居高不下及兩大工業園區的快速崛起;這四個稅種特別是在至增長較快,主要得益於中央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在金融危機下,通過擴大內需支撐經濟,實現了經濟向好發展,加快了地稅收入增長。

(五)行業稅收情況截止底,在地稅部門登記管理的納稅人為5100戶,其中工業企業210家,建築房地產業27家,餐飲服務業286家,交通運輸業8家,從行業看,稅收增收主要靠建築房地產業、郵電通訊、食品工業、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業、金融保險;化工、棉紡織、機械和造紙網四個產業,由於多數企業為近年新辦,企業所得稅歸國稅徵收,從至納稅情況看,提供的地方稅收較少,對地方稅收貢獻較少。(見表6)

綜上所述:產業結構決定稅收收入,稅收收入反映產業結構。以沈丘6年來(-,下同)經濟稅收資料可以看出,一是依託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外經濟貿易的拉動,第二產業增加值突出,第三產業發展迅速;二是經濟增長與稅收具有協調性。從地稅稅收構成情況、gdp與稅收和財政收入與稅收結構看,第一產業未產生稅收收入,第二、三產業巨集觀稅負水平均呈上升趨勢,第三產業巨集觀稅負年年高於第二產業;地稅增幅年年高於gdp,地稅佔財政收入逐年提高;三是經濟結構決定稅源結構。一定時期的經濟結構,都是由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決定的。發達國家第一、二、三產業的大體比例為10%、20%、70%,二三產業佔國民經濟比重達到90%,而沈丘縣三產比例為27.8:39.2:33,二、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72.2%。雖然二、三產業已經逐漸成為沈丘縣稅收收入的主要來源,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從沈丘縣地方經濟稅收收入資料看當地產業結構存在問題:一是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在產業稅收比重上,表現為第二產業與第三產業稅收貢獻比重不協調,第二產業中的傳統制造業化工、機械、造紙網和棉紡織所佔地稅收入數額雖逐年提高,但佔全縣地方稅收比重不足10%,第三產業中建築房地產業(含政府工程專案)稅收所佔比重則高達60%以上。二是稅源結構不盡合理,表現為骨幹核心企業數量少、貢獻率低。全縣工業企業總數達741家,地稅登記管理的工業企業210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04家,產值超億元的企業6家,繳納國、地稅百萬元以上的企業36家,納稅額50萬元以上的企業76家。從行業看,食品工業對地方稅收貢獻較大,並呈逐年增高態勢,從的290萬元上升到的918萬元,佔全縣地稅收入10%以上。造紙網和棉紡織業對地稅收入也逐年提高,而其它傳統產業提升緩慢。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小企業多,稅源分散,對外部環境依存性強、抗風險能力較差,使地方財稅收入缺乏核心支撐,並且給稅收徵管帶來很大困難。三是財政收入超經濟增長,影響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能力。

三、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目標方向

不同區域,不同時期的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目標是不同的。當前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方向是努力實現“三個轉變”,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能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根據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調整方向,河南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今年經濟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著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更加註重提出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更加註重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更加註重推進改革開放、機制創新和自主創新,更加註重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和諧穩定,更加註重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跨越式發展基本態勢。

就沈丘而言,在產業發展方向上,第一產業應以傳統農業優質小麥種植和畜牧業為基礎,發展高效農業、特色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迴圈農業等,建立現代農業發展體系,做優農業產業化;第二產業要以“沙南、沙北兩大工業園區”為載體,以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加快紡織、食品、機械、造紙網為主的特色產業發展,做大做強規模企業,堅持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第三產業應積極利用縣域鐵路、港口、高速公路優勢,以物流業和專業市場為載體,積極引進外資,加快發展交通運輸業和批發零售業,建立礦山機械、造紙網、農副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擴大專業市場規模,提升餐飲、住宿等傳統服務業檔次,以現代貿易帶動工業和服務業快速發展。

四、我國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現行稅收政策

近年來,我國積極發揮稅收政策的槓桿作用,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自主創新能力的增強。

(一)直接減免。對開發區內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經嚴格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2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2年後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新所得稅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徵收。企事業單位進行技術轉讓,以及在技術轉讓過程中發生的與技術有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培訓的所得,年收入在30萬元以下的,可在5年內減徵或者免徵企業所得。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對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專案的所得,以及從事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稅,可以免徵、減徵企業所得稅;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稅收抵免。凡在我國境內投資於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技術改造專案的企業,其專案所需國產裝置投資的40%可從企業技術改造專案裝置購置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裝置的投資額,可以按一定比例實行稅額抵免。

(三)稅前扣除。具備條件的軟體開發企業發放的工資總額,在計算應納稅所得稅額時准予據實扣除。允許企業按當年實際發生的技術開發費用的150%抵扣當年的應稅所得。內資企業資助非關聯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研究開發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研究開發經費,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確定,其資助支出可以全額在當年年度應稅所得中扣除。從事軟體開發、積體電路製造及其他業務的高新技術企業,網際網路站、從事高新技術創業投資的風險投資企業,自登記成立之日起5個納稅年度內,經主管稅務機關稽核,廣告支出可據實扣除。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可以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加計扣除;創業投資企業從事國家需要重點扶持和鼓勵的創業投資,可以按投資額的一定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

(四)加速折舊。在我國,可以享受加速折舊政策的固定資產範圍包括:促進科技進步、環境保護和國家鼓勵投資專案的關鍵裝置,積體電路生產企業的生產裝置。用於研發的裝置儀器允許加速折舊,具體來說,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下的,允許一次或分次攤入管理費用;單位價值在30萬元以上的,允許採取縮短折舊年限或加速折舊的政策。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企業的固定資產由於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採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五)其他促進環境保護的優惠政策。我國沒有專門的環境稅,關於保護生態環境的稅收政策主要分散在諸稅種之中,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是激勵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主要是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中有利於環境保護和資源回收利用的一些減免稅優惠政策。比如,在新企業所得稅法的有關條款裡,就對企業購置用於環境保護、節能節水、安全生產等專用裝置的投資,規定可以享受一定比例的稅收抵免。二是對破壞生態環境和開採資源的行為徵稅,主要是目前實施的消費稅和資源稅。

(六)其他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優惠政策。新企業所得稅法明確規定,國家對重點扶持和鼓勵發展的產業和專案,給予企業所得稅優惠。目前,我國有關服務業的稅收政策大多分散在各稅種的補充規定之中。比如,為了支援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物流企業技術改造中購置的國產裝置給予投資抵免。為了培育促進會展業的發展,以展覽館、會展中心專門用作會展活動的房產減免房產稅,對舉辦展覽活動向參展者收取的價款在扣除相關費用後的餘額按服務業一代理業徵收營業稅。

(七)結構性減稅優惠政策。拉動投資增長的稅收調節政策,實現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轉型,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購進機器裝置的進項稅款允許抵扣;對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由工業6%、商業4%,統一降到3%;對農產品初加工企業免徵企業所得稅;對12月31日前新辦的政府鼓勵的文化企業,自工商註冊登記之日起,免徵3年企業所得稅,享受優惠的期限截止至XX年12月31日。促進可持續發展的稅收調節政策,將金屬礦、非金屬礦採選產品的增值稅稅率由13%提高到17%;XX年國家又對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實行了減半徵收。為應對金融危機,緩解出口下滑的稅收調節政策,對紡織品、服裝、玩具、橡膠製品、林產品、機電產品等產品提高出口退稅率。為擴大內需,提升消費能力,提高工薪所得個人所得稅費用扣除標準的基礎上,暫停徵收儲蓄存款利息個人所得稅,促進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為促進房地產回暖的稅收調解政策,對個人首次購買90平米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稅稅率下調至1%,對個人銷售或購買普通住房暫免徵收印花稅和土地使用稅等有關政策。

五、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稅收政策建議

當前,我國實施由中央與地方按照稅種和比例進行分成的財稅體制。為加快地方經濟發展,在保持中央稅收入增長的同時,需要不斷研究促進地方級稅收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的增長路徑及稅收政策建議:

(一)運用稅收政策,加快笫一產業穩定發展。目前,我國對農業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農膜、農機具、種子等,從生產到銷售環節都實行減免稅政策,但真正獲利的是廠家和經銷商,農民並沒有真正得到實惠。建議對農資企業的增值稅和其他有關稅種不再實行減免,按規定稅率進行徵稅。與此同時,對增加的部分稅收按種糧農民土地面積,通過種糧補貼方式直接補貼給糧農,有利促進笫一產業穩定健康快速發展。

(二)優化第二產業內部結構,加快產業升級。積極利用稅收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發展引導第二產業向科技型企業轉變,重點扶持資源消耗少、環境汙染輕、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產業關聯度大的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沈丘縣為例,通過加快實施沙南、沙北產業集聚區和工業園區發展戰略,促進造紙網業、機械、食品、紡織等傳統產業向集約化、品牌化發展,優化工業佈局,實行產業梯級轉移,引導中小型企業從農村向工業園區轉移。抓住傳統產業的“龍頭”企業,實現工業化產業優化升級,鼓勵在國內同行業佔有優勢地位,發展前景廣闊的“專、精、特、新”型加工貿易型企業,積極建立自主品牌,扶持具備較大規模、較高知名度的企業積極申報馳名商標和創造名牌產品,力求實現支柱產業高階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發展低碳經濟、開發綠色能源,降低第二產業的能耗強度和碳排放強度,促進生物能、太陽能、風能、水能等新興產業開發利用,推動經濟實現增長模式的轉變,促進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政府部門整合出臺優惠政策措施,加大第三產業扶持力度,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現代物流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區域鐵路、港口、高速公路三大區位優勢,在發展客運、貨運業同時,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城鄉商品配送業,增加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相關物流業稅收。鼓勵興辦文化企業如印刷、音像、傳媒廣告、藝術團體、健身娛樂等文化產業企業,給予較具有吸引力的財稅優惠政策支援,如採取貼息、補助等方式,支援文化產業發展。以沈丘為例,可以進一步引進外部資金或投資,加快規劃建設礦山機械、造紙網、紡織品、食品等工業品專業批發市場。同時,地稅部門應大力培育地方主體稅種,支援引導現代服務業和製造業,強化對餐飲、零售、貿易代理等行業的培育和扶持,厚植地方稅源,擴大稅基。

(四)調整、“綠化”現行稅收制度。“稅制綠化”是許多國家稅制改革的一種嘗試。所謂“環境稅”並不一定是一個稅種的名稱,它可以是單獨的“排汙稅”、“汽油稅”等新興稅種,也可以是內含在消費稅、增值稅等傳統稅種中的各個稅目,還可以是一種企業所得稅中鼓勵清潔生產、廢物迴圈利用、節能節水節電的條款,因其反映了環保理念而得名。因此,今後我國要在現行稅制的基礎上,加大調整力度,逐步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稅體系。在消費稅方面,拓寬消費稅徵收範圍,如將資源消耗品、高汙染產品納入其中。在資源稅方面,適當考慮擴大徵稅範圍,如將水資源、森林等非礦藏資源也列入徵稅範圍。此外,在增值稅和所得稅方面,也都可以有所作為。當然,如果條件具備,可以考慮開徵有利於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的新稅種。政府要制定低碳經濟稅收優惠政策,刺激和引導企業增加對低碳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投入。儘快實現低碳制度創新,對不利於環境保護、節約資源的企業和消費者徵收資源稅、生態稅、垃圾稅等,用於生態補償和生態建設。在房地產稅收政策方面,將房地產稅、土地增值稅、契稅、土地出讓金等稅費合併,轉化為房產保有階段統一收取的物業稅。

(五)加大對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的稅收優惠力度。在我國,相對高新技術產業來說,現代服務業能夠享受到的稅收優惠較少。因此,國家可以考慮把一些稅收優惠措施擴大到鼓勵發展的現代服務業和新興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階製造、資訊網路、新能源汽車、物聯網應用),營業稅稅率調低到3%,降低中小服務性企業或個體經營服務業的稅負。另一方面,針對我國現代服務業中中小企業較多的實際,可以通過稅收政策扶持,促進中小企業和新興產業發展,或者引導某些中小企業擴大規模,形成規模經濟效應。

(六)進一步推進營業稅改革,實現結構性減稅。營業稅改革是現代服務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要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就必須進行營業稅改革。在目前國內外經濟出現衰退的情況下,改革營業稅制度、降低營業稅稅負,不僅可以促進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緩解就業壓力,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而且可以刺激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採用先進裝置提高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有利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一是實行結構性減稅,降低營業稅稅收負擔,改變企業營利預期,拉動社會投資。加大勞務領域減稅力度,加強對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稅收優惠。對於能夠大量吸納就業的個體戶和服務業,可以適度加大營業稅抵扣額度。二是將目前徵收營業稅的行業納入增值稅徵收範圍,消除重複徵稅。在增值稅轉型改革基礎上,把交通運輸業和建築安裝業與貨物生產、銷售密切相關的行業劃入增值稅。

(七)降低中小企業增值稅的稅率。現行增值稅制把納稅人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兩種。中小企業大部分劃為小規模納稅人,其徵收率偏高,前工業企業為6%,商業企業為4%,將工業企業和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徵收率統一為3%,雖然與之前相比徵收率有所降低,但這一稅負仍高於一般納稅人。而目前一般納稅人稅負不超過2%。故建議適當降低中小企業增值稅的徵收率,以促進中小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