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信函

世界環境日致市民的公開信(精選3篇)

欄目: 信函 / 釋出於: / 人氣:8.57K

世界環境日致市民的公開信 篇1

市民朋友們:

世界環境日致市民的公開信(精選3篇)

今天是第45個世界環境日。為響應聯合國“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和我國“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的世界環境日主題,我市將“共建生態廣州,共享綠色發展”作為今年世界環境日宣傳紀念活動主題,旨在呼籲廣大市民共同關注環境保護,積極參與環保行動,共同履行環保責任,攜手共建美好家園。

過去的一年,我市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採取一系列措施,對空氣汙染、水環境汙染進行綜合整治,在實現經濟穩步發展的同時,環境質量顯著改善。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去年達標天數312天,比上年增加30天,PM2.5平均濃度下降20.4%。水環境治理取得進展,珠江廣州河段平均水質保持Ⅳ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資源熱力電廠建設全面推進,成功建立全國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綠化美化水平持續提升,新建綠道3000公里。廣大市民積極響應、熱情參與和支援環境保護工作,為促進我市環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我謹代表廣州市委、市政府,向所有關心、支援和參與廣州環保事業發展的市民,表示由衷的感謝!

環境保護是一項艱鉅而長期的任務。我們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我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仍然面臨許多困難與挑戰,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市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的總體部署,圍繞建設乾淨整潔平安有序的城市環境,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繼續下大力抓好空氣與水環境綜合治理。推進燃煤電廠環保升級改造和產業園區集中供熱建設,提前實施機動車國Ⅴ排放標準,全面完成209家重點揮發性有機物企業汙染治理。加強港口船舶尾氣汙染防治,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和節能汽車支援力度,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加管道燃氣使用者50萬戶,PM2.5年均濃度力爭達到國家標準。加大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力度,積極推進河湧整治工程和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全面開展流溪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加快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鞏固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城市建立成果。打造景觀品質提升工程、森林生態工程和綠道、社群綠化等民生工程,推進海珠溼地等工程,建立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市民朋友們,廣州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好環境就是保護好我們自己。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公民應當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採取低碳、節儉的生活方式,自覺履行環境保護義務”。在第45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希望每一位市民、每一個家庭積極做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援和參與廣州的生態文明建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積極參與環保公益活動,堅決抵制環境違法行為,形成全民參與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良好社會風尚,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幸福廣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共同行動吧!

世界環境日致市民的公開信 篇2

市民朋友們:

在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之際,我們迎來了第45個世界環境日。“改善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是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

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20xx年,全市城市集中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各斷面地表水環境質量保持穩定;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303天,比上年度達標率提升9.2個百分點。全市環境質量保持穩定並持續向好發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在此,向為保護和改善我市環境做出貢獻的環保工作者表示親切的慰問!向支援和關心環保事業的廣大市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市民朋友們,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就是幸福。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使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需要廣大市民的傾力支援和共同參與。在此,我們倡議全市人民積極響應號召,群策群力,共同行動,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自覺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環保責任,呵護環境質量,共建美麗家園。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為城市綠色交通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做一個文明出行的倡導者;培養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節約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做環境保護的踐行者;誠信守法,做保護環境的建設者和監督者。讓生態、綠色、環保、低碳進入我們每一個家庭,變為我們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在減少汙染中改善環境質量、在保護生態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使美麗抬頭可見,讓幸福觸手可及,為建設一座天藍、地綠、水淨、人和的幸福美麗綿陽貢獻自己的力量!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共同行動、共建美麗家園吧!

20xx年6月5日

世界環境日致市民的公開信 篇3

市民朋友們:

今天是第43個世界環境日,今年活動的主題是“向汙染宣戰”,旨在倡導全社會共同行動,打一場治理汙染的攻堅戰,努力改善環境質量,攜手建設美好家園。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保護好自然環境,建設生態文明,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近年來,我市強力推進西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建設,狠抓環境綜合治理和生態保護。我們建立健全考核體系,在全省率先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黨政目標考核,不斷加大“生態分”比重,倒逼政績考核向“綠色經濟”轉軌;積極開展水汙染治理,啟動平政河等重點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全市主要江河水質保持較好水平;不斷提升空氣質量,狠抓以尾氣、燃煤、揚塵等為重點的大氣汙染源治理,空氣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優良;全力推動節能減排,堅持“減存量、控增量、挖潛力”,主要汙染物減排工作成效顯著,農村面源汙染納入治理範圍,“清潔四園(源)”環保行動紮實推進。20xx年,綿陽被聯合國環境規劃基金會授予“傑出綠色生態城市”稱號。在這一過程中,廣大市民積極響應、熱情參與環境保護工作,為我市環保事業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向廣大支援、參與環保行動的市民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市民朋友們,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xx大為我們描繪的美好藍圖。當前,全市正加快建設中國西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實現這一目標,還面臨汙染減排、危險廢物防治壓力加大等諸多困難,務必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我們要堅持綠色發展、迴圈發展、低碳發展,堅決摒棄各種粗放發展方式,努力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要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發展方式由“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淘汰生產落後、汙染嚴重、資源浪費的產業專案;要狠抓秸稈禁燒利用,引導農民熟練掌握秸稈覆蓋還田、秸稈腐熟還田等技術,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實現“變廢為寶”,持續鞏固和改善空氣質量;要推進江河綜合治理,抓好芙蓉溪等11條小流域綜合整治,從行政審批、汙染企業、地下管網等環節抓起,整體提升城鄉水環境;要深化農村環境整治,強化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和農產品質量監測,做好化肥、農藥等危險廢棄物汙染防治工作,著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要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對重大環境違法事件實行“零容忍”,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確保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吸上新鮮空氣、吃上放心食品,生活在綠色低碳、宜居宜業的優美環境中。

生態是生存之基、環境是發展之本。建設美麗綿陽,需要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加大工作力度,更需要廣大市民的傾力支援和共同參與。在第43個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我們倡議全市人民積極響應號召,迅速行動起來,踴躍參加“向汙染宣戰”主題宣傳活動,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從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爭當綿陽環境保護的宣傳者、實踐者和推動者,努力形成人人蔘與環保的良好氛圍,向汙染宣戰,為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淨、人和”的中國西部經濟文化生態強市盡一份責、出一份力!

市民朋友們,讓我們共同行動吧!

20xx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