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精選18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48W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

新學期的第一週已經結束了,老實說這一週雖然各項工作都已經按照計劃完成了,但是仍然感覺自己對工作思路還很亂,還沒有縷清頭緒,也許由於自己剛剛修完產假,還沒有完全的適應上班的節奏,所以感覺自己相當的累,尤其是在電腦上做一些工作,這是對我來說的確成了老大難,因為自己平時就對電腦一點興趣都沒有,而且也從不玩電腦,這回一下子不知該如何在電腦上操作,對於別人來說很簡單的軟體到我這成了比較難的一些東西,word中來了難題,由於之前輸入方面的缺陷,打字成了一指禪操作,速度上慢了一些不說,錯別字也常有出現,再加上之前PPT用的極少,輸入文字,插入圖片不能很好地結合。加上文字動作等等。眼看著一中午馬上過去了,自己的東西還沒有完成,突然覺得自己的電子資訊能力很差,還好有同事的幫忙,讓我在講課之前能把所有的課件完成,讓我能順利的完成晒課任務。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精選18篇)

通過這件事情,我應該多努力學習在電腦方面的常識,最基本的工作軟體應該有更深的瞭解,平時不懂的問題多多請教,自己沒事的時候多多學習電腦,在以後的工作與學習中能很快的完成各種工作,因為當今的上課教育已經不是傳統的口頭授課,電子資訊化高效課堂已經成為主要的授課趨勢,不能停留在教師為主的觀念中。

授課、學生、電腦一體化的教育,才能讓學生更深刻更仔細的瞭解課堂中的知識,讓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興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自己也要不斷進步,不斷提高,正如校訓所說,做最好的自己!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2

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自己在上課中講得井井有條,知識條分縷析十分透徹,演算透徹清晰,但結果是有不少學生不能舉一反三,數學學習困難重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多數教師都歸因於學生素質差、家庭教育環境不良等教師以外的因素,很少發現是自己教學能力和素養導致而成。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課堂教學的實質是師生雙方的資訊交流,共同學校的過程。教師得知學生在數學學習很困難時,是否想到了可能教師自己對教材理解不夠,沒有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對教材內容層次沒有理清和教學方法不適呢?《數學課程標準》指導下,我們的數學教學目的是要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由“聽”到“懂”,再到“會”,最後到“通”。為此,教師必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批判性地考察自我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援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課堂教學效能,到達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現就以下幾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要反思教育觀念

新課標下要求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科學理念,著眼於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正確的學習習慣。數學非常重視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但是在教學活動中還是有不少教師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於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這樣使很多學生在學習數學上失去了興趣。教學中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衝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順利地建立數學概念,把握數學定義、定理和規律。

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於自己的學習策略。例如,在學習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時可以讓三個同學合作分別去畫出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底邊上的中線,這是學生會發現三條線為什麼會是一條線?證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多種,為什麼“角邊邊”不能判定兩三角形全等?在學習鑲嵌時,可以提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正六邊形可以,而正五邊形不可以?等等。

這樣教師不斷地設問,不斷地質疑,就能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思考,激發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望,促使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和歸納各種各樣的數學規律,為下一步學習數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們的教師必須反思自己的教育觀念,緊緊抓住主導和主體的關係,解決好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問題。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3

九年來,不管是在以前的浞水中學,還是在現在的縣慶中學,我一直從事國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學工作,想想過去,雖無什麼成就,但深有體會。因為思想品德科目的特殊地位,所以,要成為一位受學生關注和歡迎的政治老師,並不那麼容易。思想政治課包含了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健康教育、法律教育、責任教育、養成教育、理想教育和國情教育等知識,是老師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學生辨別真善美、假惡醜、增進學生了解國情、愛我中華情感的一個重要科目。要很好地實現上述目的,就要求老師必須具備較高而靈活的教育教學方法和技巧,為此談談教學實踐中的點滴,作出反思,以求改進今後之教學。

一、政治老師要具備廣博的知識

政治科目的內容最大的特點就是“多”和“淺”。“多”就是政治科目的內容涉及心理健康學、法律學、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知識;“淺”就是政治科目中涉及的內容在量上比較少。

在教育教學中,要讓學生很好地瞭解“多”和“淺”的知識,老師是最為關鍵的。所以,政治老師要想上好政治課,就不能滿足現狀,而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來補充教學中的“漏洞”。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在教學中才能做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得心應手,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將“多”的知識連貫起來,將“淺”的知識儲存起來,將自己“立”起來,從而達到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二、政治老師要具備良好的修養

在教育教學中除了要求自身的專業知識要紮實、“業餘”知識要豐富以外,政治老師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和道德素質,不斷提高自身修養,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政治老師不但要教給學生專業知識,還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的道理,這就需要老師在言行舉止上要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做好表率,時時處處為人師表。要求學生做到的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老師自己要首先不做,也就是正人先正己,做好學生的楷模,對學生形成耳濡目染的作用,讓學生由內心深處散發出對老師的尊敬和愛戴之情。

三、政治老師要具備新穎的觀念

在傳統的師生關係中,師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老師是絕對的權威,錯的都是對的;學生是處於被動地位,不能反駁老師、不能質疑老師。這樣的師生關係嚴重影響了師生之間的互信與合作,師生關係就是簡單的授受關係,沒有情感的交流。

時代在發展,師生關係也要與時俱進。新型的師生關係只有建立在平等、民主、信任和尊重的基礎之上,並體現在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之中,學生才會因為受到老師平等、民主對待,得到老師信任和尊重而很樂意同其進行情感交流並接受老師的教育,做到“親其師,信其道”。

四、政治老師要具備教學的藝術

思想品德課的主要教學形式仍然是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怎樣組織教學,取得什麼樣的教學效果,都與教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藝術有直接的關係。在教學中,雜亂無章不是藝術,目標不明不是藝術,方法單一不是藝術,主次不分不是藝術。那麼,怎樣才能上好一堂政治課呢?

首先,要理清思路。在備課中必須吃透教材,教學中脫離教材,頭腦清晰,條理清楚,注重邏輯,防止陷入到不能自圓其說的雜亂無章的窘境之中。其次,要明確目標。要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貫穿在整個教學的始末,讓學生知道“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記什麼”“做什麼”“懂什麼”,防止出現教學完後學生還在“霧裡看花”的敗筆。再次,教學方法要多樣化。在教學中要堅持啟發性原則,以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實際,採取不同的匯入方法,讓學生每一節課都有新發現、新感覺。在教學過程中,隨時注意學生的反映和情緒,及時調整教學內容、節奏,防止老師在臺上“云云”而學生在臺下“呼呼”的尷尬情景。最後,主次要分明。“主”就是重難點,為什麼是重難點,怎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要詳講;“次”就是淺顯易懂,學生自己能看懂的,要略講。只有主次分明,才能防止“眉毛鬍子一把抓”的錯誤做法。

以上觀點雖出自本人,但並不代表我隨時都能做到,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會努力按自己說的去做,爭取做得更好。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4

近年試題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內容,從多角度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進行考查。這類試題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強。這就要求化學教學要突破單純灌輸課本知識的限制,減少機械操練耗費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有時間閱讀課外科技知識,儘可能多地接觸和認識社會,用化學視角去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學以致用。

化學基本概念都是用簡練的語言高度概括得出來的,常包括定義、定律、規律、原理和反應規律等。其中每一個字、詞都有其特定的意義,以保證概念的精闢性和科學性。在國中化學教材中,基本概念幾乎每課題中都有,而化學概念是學習化學必須把握的基礎知識,準確地理解概念對於學好化學知識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清概念,讓學生把握好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5

教師將課本讀薄,深刻把握課本,把課本放入教學的“大環境”——時代背景和“小環境”——教學背景中,把課本讀厚,賦予課本以豐富的內涵,讓學生充分理解、掌握,獲取知識和技能。課堂上,我做到了:1、深入淺出,引經據典,問題互動,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本;2、不失時機,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生活實踐,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內化教學內容,深刻領會課本,讀懂課本;3、及時提供時間、空間,趁熱打鐵,讓學生儘快記憶、理解,將課本納入心中;4、展示一定數量、質量上乘的練習題,與新課標接軌,與會考銜接,限定時間要求學生獨立完成。

教師千差萬別,學生參差不齊。在日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習“自主、互動”六步教學法,學習優秀教師的先進經驗,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武裝自己,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跟上新課改的發展要求,以先進的理念引領自我、完善自我、發展自我。教學要因教師的個性、能力而異,不能搞“一刀切”,千課一律;

第二、教學要因學生的整體素質而異,不同程度的學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又能使層次不一的學生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對每個學生進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個學生都能學好中學思品課;鼓勵每個差生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學要因教學的環境而異。不同地方的教學環境都不一樣,我們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努力提高教學成績,實現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注重過程管理,提高課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課要紮實、高效。做到知識、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時“溫故”適時“知新”防止遺忘,做實做細複習工作,建立學習備忘錄,全程監控,努力不讓一個學生掉隊!

第五、堅持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突出人文關懷,發揮思想品德課的優勢,提升學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為學好其它學科打好思想基礎,做好思想支援!

總之,思品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師堅持不懈,勇於創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教育事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6

當孩子們滿懷信心的把他們的作文字交上來的時候,我看著他們一雙雙純潔的眼睛,總想給每個孩子的作文給予最恰如其分的評價。一個教師的作文評語如果給得好的話既能指導孩子們的作文水平也能提高他們的作文興趣。我一直在思考怎麼樣做好作文的評語工作?我想無非作好以下幾點:

其一,標準因訓練目的而異。一篇作文在表情達意,用詞造句等方面的好壞是有一定標準的,但這個標準可以因訓練目的不同而靈活掌握。如看圖寫話練習,只要學生把圖中主要的意思寫出來了,順序清楚,語句通順,就可以算作好文章;寫一個人,能寫出他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上的基本特點,寫一處景物,能寫出它的層次、特色,也該是好文章;同樣,寫一次活動,能把主要過程記下來;寫一個場面,能把主要情景寫出來;寫記敘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很完整;寫說明文,說明順序清楚,說明物件描述準確;寫日記、書信格式正確,真實可信……都應給予鼓勵和肯定。下面是我給作文《第一次做家務》寫的一段評語:“第一次獨自做飯,免不了要手忙腳亂。按照做飯的先後順序,作者依次寫了淘米、煲飯、炒菜的全過程。因為經驗不足,就要格外細心;越細心,就越慌神兒。好在小作者挺機靈,關鍵時刻能急中生智,轉危為安。作者抓住了‘第一次’做飯的特點,文字不多;卻寫得小有波瀾。別看小作者做飯時手忙腳亂,文章可寫得步驟清楚。”這段評語從說明文的訓練目的出發,著眼於所評作文是否圓滿地完成了寫作說明文的要求,如過程是否完整,順序是否清晰,標題中的“第一次”是否充分體現出來了……這樣,就使學生了解了自己的文章在什麼方面達到了老師提出的訓練目標,從而進一步努力。

其二,角度因文而異。一篇作文的長處或短處在作文要素的各個方面表現是不均衡的,作文評語應該從什麼角度入手,關係到能否對學生的作文作出公正評價的問題,因為一篇作文,尤其是一篇優秀作文,其優秀之處都各有不同,這就要求教師寫評語時能選擇恰當的角度,抓住文章的突出之處。如《小精靈》一文的評語:“偉偉可真是當之無愧的‘小精靈’呀!瞧他那雙飽滿的天庭下烏黑的大眼睛,瞧他趁人不備乾的那些‘壞事’,瞧他捱打告饒時甜甜的嘴巴,瞧他吃飯時與‘小夥伴”們有福同享的‘慷慨’,瞧他以外婆的絕招‘反擊’外婆時的狡猾,無不透著淘氣、頑皮和聰明。文章在記敘外婆‘哄’偉偉愛惜糧食的過程中,從語言、動作、表情、外貌等多方面選取細節,按照一個4歲男孩的特點,生動地作了刻劃,使偉偉活生生一個小精靈躍然紙上。雖然他還不懂事,但卻很可愛。”再看作文《我是司令你是兵》的評語:“如果沒有異想天開,童年也就不會色彩斑斕了。換一個角度體會一下指揮別人的威風,換一種活法體驗一下辛苦和艱苦的滋味,不僅是一種樂事,還是一件好事。文中‘司令’和‘小兵’的語言和動作既是‘兵’的,又是‘孩子氣’的,兩個孩子那副煞有介事、儼然真為司令真為兵的神氣勁兒,令人忍俊不禁,由不得讚歎作者描寫的活潑”。同是寫人的作文,前一篇作文側重寫偉偉的真實活動,後一篇作文側重寫兩個孩子的真實想像。作文評語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前一篇評語著重評人物描寫的是否生動,後者著重評作者獨特的體驗和想像。

其三,語氣因人而異。作文評語的接受物件是學生,學生能否和樂於接受並受到啟示,是檢驗教師評語寫的是否合格的尺度。學生的年齡、心理、性別、經歷不同,寫出的文章也會風格各異,這就需要教師變化各種語氣,寫出能讓學生心服口服的評語來,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作文評語的指導作用。好的作文評語也該是一段短小精悍的文字,讓學生有所收穫,與學生有所溝通,互相理解,同時又賞心悅目,那種生硬、呆板、千篇一律、放之四海皆用的評語只能引起學生的厭倦和反感。請看作文《月亮娃娃》的評語:“周智瑩小朋友真幸運,她能有個‘月亮娃娃’。她太喜愛這個娃娃了,所以對它觀察得很細緻。她是按這樣的順序來觀察並描寫的:藍天→星星→月亮→小男孩和小女孩→可愛的小花貓。寫一個靜物比較容易,要把靜物寫得生動而又具體就不那麼容易了。周智瑩小朋友恰恰做到了這一點:她不僅寫了這個靜物各部分的顏色、大概樣子,還寫出了小男孩和小女孩的服飾和姿態,最後還寫出了自己的聯想,字裡行間流露出對爸爸送給自己的這份禮物的喜愛之情。”這樣的評語不僅指出所評作文的內容和寫法上的特點,而且表達了對一個小女孩真摯的理解,語氣是那樣親切、溫和,像老師,更像媽媽。再看一段為《給姑媽的一封信》寫的評語:“沈思同學在給姑媽的這封信裡,記敘了家裡發生的一件大事——爺爺給她找了位新奶奶。她明知道這應該是件喜事,可是自己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原因是她太愛自己的親奶奶了。沈思同學,你不是也很敬愛爺爺嗎?你不是也希望爺爺晚年幸福快樂嗎?那麼請你在心裡給新奶奶留個位置,像愛親奶奶那樣去愛新奶奶吧!全信感情真摯,語言流暢得體,格式正確無誤。初學寫信的同學能把信寫得這樣好,是很不錯的。”這樣的評語,語氣更像談心,從寫作的角度看,談心也是一種在內容上對學生進行寫作指導的方式,而且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無論怎樣,語文教師都要重視作文評語的寫作,對教師來說三言兩語、信手拈來的作文評語,對學生可是字字重千斤,直接影響到他們的作文甚至做人,所以,必須字斟句酌.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7

根據我個人學習和教學實踐,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我在英語日常閱讀課教學中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創造性地實施了“問題情景教學法”的嘗試,形成了以下的認識:

1.“語言點問題”的設計與作用。根據閱讀課文材料,老師精心設計部分“小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一些重要的新的語言知識的展現,這些問題淺而易懂,學生通過快速閱讀(或聽力訓練),瞭解材料內容,很快找到問題的答案,有成功感,提高了他們參與的積極性,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

2.“整體理解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隨著詞彙、語言點的處理,老師再精心設計部分“大問題”,促使學生加強對段落的理解,理順事件發生的順序,人物行為,加深對文章整體的把握,獲取中心意思。同時,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老師可精選幾個重點段落,篇章,引導學生加強朗讀,在朗讀中猜測生詞、難句的意思,加深對句子章節、文章的理解,體驗作者意圖、態度、感受。從而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和分析能力

3.“趣味思考性問題”的設計與作用。在處理了語言點知識,對文章整體認識後,老師可精心設計一些激發學生興趣問題,有些問題可讓學生相互討論。進一步促使學生去了解作者觀點、態度,提高捕捉加工整合材料資訊能力。預測事件情節發展或後果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發展學生探究學習和合作精神。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分析、判斷能力。而這些問題往往也是平時考試中常出現的難度較大的問題。

現在我們流行這樣一種說法:一節課老師最多講15分鐘,剩下的要麼是開展活動,要麼就是讓學生自學。每單元至少有兩篇閱讀材料,我們現在一般都採用閱讀教學法,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來獲得知識,強調自學與合作學習。那麼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到底要不要講?究竟應該怎樣講?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講當然是必要的,問題可能在如何看待講和怎樣講。可見教師並不是不能講,而是要“精要地講”。再說,只讓學生暢抒己見而沒有教師精當的講授和適時的點撥,學生的思維不可能深入;只讓學生想象體驗而沒有教師開啟智慧的引導,學生的創新精神很難得到培養;只讓學生誦讀感悟而沒有教師的品詞析句,學生的學習勢必缺少深度和廣度。因此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必須從教育規律和學生實際出發,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講解點”。那麼,在何時精要地講呢?

1、自讀之前啟發講:即在學生自主閱讀之前,簡明扼要地揭示閱讀要求和重點。

2、重點地方著重講:對材料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之處,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進行重點講解,該挖掘處必挖掘,該品味,該講深講透的地方必須講深講透。

3、疑難問題明確講:當學生在材料理解上遇到疑難時教師要鮮明地講,從而為學生解難釋疑,讓學生正確理解、領悟材料內容。

4、合作中提示講:當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能抓住要點進行有效合作時,教師要進行提示性講解,以使合作有效、深入。

5、總結時補充講:在總結一節課、一篇材料的閱讀情況時,在學生概括、總結的基礎上,教師要及時進行補充,以進一步進行提煉和歸納,從而使總結更加完整、準確。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8

新課程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改革,強調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教學目標由原來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強調讓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教學的重點由重傳授向重發展,由重老師的“教”向重學生的“學”轉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和英語教學方式也應隨不同年級的學生而變化。

在七年級的英語教學中,我發現了學生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一、剛學英語的時候,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程充滿好奇,喜歡學習、模仿。但是,我發現自從國小讀了兩年後,好奇心逐漸減弱。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

二、牛津教材詞彙量增加,內容難度加大,學生怕苦而不能及時鞏固。課文的配套練習也不能自覺的去獨立完成。

三、教師面對一些整體學生進行教學的態度誤區。教師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過於嚴格,不能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沒有發現他們接受語言的快慢程度,最終導致有的學生吃得飽,有的學生吃不飽。吃不飽的那部分學生就會產生以下情緒:上課或講練習的時候,就會馬虎,注意力不集中。

四、教師在有些知識點講過後,有的甚至操練了多遍,反反覆覆強調了,學生仍沒有掌握。有些教師就責怪學生,並因此加強反覆訓練。於是在教師的責怪聲中,在枯燥的聯絡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消失了。

針對這種現狀,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觀察分析,瞭解基礎

國小階段英語只注重聽說讀,而寫的練習相對較少,英語考試也僅僅是流於形式。而農村國小由於師資問題,英語課的教學質量也受到限制。絕大部分學生的英語基礎僅限於會朗讀26個字母,而不能準確地讀準、寫出26個字母;興致高時,能朗讀幾個帶有chilish的英文單詞及幾句日常用語。

因此,接手七年級新的教學班時,要對學生進行難易適當的診斷性英語考試,包括字母測試、詞彙測試等。通過測試,瞭解學生的現有基礎,精心備課、上課。針對基礎參差不齊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避免有一定的基礎的學生對重炒舊菜,索然無味;同時對於毫無基礎的學生精心施教,夯實基礎。

二、主動學習,音標先行

英語學科的學習過程主要包括預習—上課—複習。牛津教材與以往教材的不同在於它增加了大量由學生獨立完成的練習,而詞彙和知識點滲透其中,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做好預習工作,在質疑中自主學習知識,從而體驗到上英語課的“成就感”。但英語學科的特殊性又決定了它的預習具有一定的難度,那麼音標的教學顯得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在學完字母及若干基本詞彙之後,要打破教材的編排順序,系統講授音標知識。可採用“分散歸納”的教法,及時利用字母以及一定量的詞彙歸納出音標,教授讀音規則,如:字母組合的發音、子音連綴、多音節的劃分等,讀音規則與音標結合起來,給學生記憶單詞的柺杖。也可以在音標教學中,編一些與音素相關的歌謠、繞口令及小短文,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鞏固枯燥的音標讀音規則,為將來成功記憶單詞打好基礎。

當然,音標的教學不能孤立的進行,應結合單詞來認識其讀音,這樣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掌握了音標,學生可自行拼讀和記憶單詞,既減輕了教師的負擔,又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能力。

三、課堂設趣,寓教於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不斷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積極性,才能持之以恆地學好英語。

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運用豐富多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讓學生做到聽、說、讀、寫並舉,眼、耳、口、鼻、腦並用。單詞教學中,可以採用實物、彩圖、卡片、簡筆畫等教學手段來加強教學的取見性,激發學生興趣,或者在課前進行詞彙、聽寫接力賽;句型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有表演法、競賽法和遊戲法。七年級學生表現欲強,可以讓學生利用每課前五分鐘的表演來鞏固已學句子,如購物、就醫等。同桌表演對話,會什麼,說什麼,不搞每錯必糾,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鞏固單詞和片語時,我經常採用“競賽法”,以小組為單位,拼寫單詞或翻譯片語,評出“thebestteam”,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激發學習的熱情。

如我教第六單元Fashion時,要求學生穿上自己最喜愛的衣服,用Showme______句型,讓學生展示所說的實物,並用英語簡單介紹並走秀,學生興趣盎然,同時也掌握了一系列和服飾有關的詞彙,大大提高了學習效果。

另外,教師要注重授學生以“漁”,讓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使學生靈活的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英語教學中,動詞的時態是一大難點。在教學中,我除了讓學生記住時態的構成及與哪些時間狀語連用外,更重要的是教給其方法:找時間,看主語,對規則。如Shealways___oesCwentDisgoing.此題中有副詞always,學生確定用一般現在時,主語是she,再看動詞是否是規則動詞,go的第三人稱單數加上“es”,所以選B。再如,Hismother____(cook)inthekitchennow.根據now確定是現在進行時,Mymother是單數,填iscooking。這樣的練習使學生融會貫通地掌握不同知識的聯絡與區別,達到了舉一反三的效果。

四、課外延伸,共同提高

要學好英語光靠每週幾節英語課是不夠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空餘時間開展課外教學活動,鼓勵學生大膽地用英語交流,根據不同班級、不同層次進行組織,加強課外輔導和個別輔導。如,充分利用早讀課的時間檢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聽、說、讀、寫訓練皆可。再如,培養“小助手”,把班級分為十個小組,每組一名組長,要求他們主動幫助基礎差的學生,不要嘲笑他們的錯誤,耐心地教他們讀和說,以此帶動班上落後學生。成績進步者及時獎勵,在班級內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在抓好課堂質量的同時,作業的佈置和批改亦不容忽視。作業的選擇很重要,我們要注重練習的典型性,我多以考試中常出現的基礎及易錯題為主,一天幾題,積少成多,及時鞏固,做到精講精練。作業的批改中,我不忘給學生評價,及時讚賞進步較大的學生,激發和保護他們的信心,對於退步的同學不忘寫上幾句鼓勵或提醒的話。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9

一、課前反思

課前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是教學的前瞻性行為,避免經驗主義。在過去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習慣於自己的經驗和現成教案,甚至有部分教師的教案與實際教學不相符,所謂“教案歸教案,教學歸教學”,其隨意性之大得驚人,這種現象在有一定教學經歷的教師中居多,這是值得我們很好地反思和關注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說明了萬事萬物的不斷變化(微觀上),我們應以發展變化的觀點來看問題。憑經驗往往會忽視我們不斷變化的教學物件,正如教育學家羅傑斯說的,應該把學生看成是“人”,而不是“較大的白鼠”(行為主義觀點)與“較慢的計算機”(認知心理學觀點)。經驗誠可貴,而反思價更高。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我們應積極關注“主體”的發展變化,過去有句行話叫做“備課要備學生”,這句話既是經驗的總結,也說明了課前反思的一個道理。

二、課中反思

過去的體育教學往往忽視課中反思,比較重視教師的應急能力,所謂:“隨機應變”就行了,在新課標下人們發現,課中反思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它的真正意義遠遠大於隨機應變。教學中進行反思,就是及時主動地審視分析自己的教學行為,時實監控自己的教學過程,及時發現問題,修正教學策略,並以聯絡的發展變化的視角來觀察與解決當前的問題,也是理論到實踐的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有很多難以預料的因素,如果能很好地把握與處理,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重慶市中國小體育課改實驗賽課》的一次課上,當課進行到整理放鬆階段時,音樂突然放不起,這時觀眾臺上的氣氛也緊張起來,但這位教師稍作思考後,就自己放聲唱起來,學生也受到感染,師生共鳴,唱練合一,把整個課堂的氣氛推向了高潮,在場的評委與同行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這一案例說明了不僅僅是一種應變能力的表現,更重要的是一種反思行為,是對進行中的課的不斷審視與思考的結果,同時也讓我們發現了歌聲在體育練習中的感召力,體育教師所要具備的音樂素質的意義,以及學科整合的影子。當然,課中不斷審視分析課的發展變化,反思與修正教學行為,也會提高我們隨機應變的能力。

體育教學不像學科教學那樣學生對號入座,而是在較大的空間範圍內進行的,以學生的身體活動練習為主,同一節課班級眾多,資源少,擾動因素多,差異表現於外,以及教學內容與學生需求的矛盾,等等因素處之不當,課堂教學就可能受到影響,或造成不良後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從教學管理、組織、策略、學生的身心等全面審視課堂,課堂既要生動活潑,又要有序進行,在不斷反思的過程中作出判斷與應急處理,以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同時把課前的準備與課中的思考結合起來,修正與完善教學方案,讓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這也是我們課中反思目的所在。

三、課後反思

“課後反思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體育教學長期以來也強調課後小結,課後小結雖是反思的一種形式,但是課後反思與課後小結相比,在外延上要豐富得多,從概念的邏輯關係上講,課後反思與小結的關係應是一種“真包含關係”,小結侷限於本課的回顧與總結,而課後反思卻是從課前—課中—課後,實施全過程的審視、分析與總結,它體現了認識的全過程。一是審視分析教學計劃,課的設計,總結課前與課中的得與失,它們對教學活動的影響;二是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與態度,審視自己的行為態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否符合現代教育思想和新課標要求,以及適應學生等,這對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態度,提高教學水平,培養教師良好的教學行為習慣具有重要意義;三是分析總結課前與課中的反思行為與後果,讓這兩個反思得到總結,達到較高的認識程度。因此,課後反思活動是一個再認識過程,也就是所謂的“認識的最高階段”,即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這個階段的反思能更好地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是我們的經驗理論化的過程。

總而言之,教學反思符合人的認識規律,是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是對教育教學規律的探究與發現,它為教學的教學工作提供了“再創造”的可能,是教學創新的基礎,教師成長的開始。從不同角度與方式回顧、分析和審視自己和教學行為,教師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然而教師只有把反思行為變成一種自覺與衝動,一種行為習慣,才能不斷髮展自我,提升自我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減少“教學遺憾”。但是,要讓我們所有的體育教師把教學反思行為變成一“自覺與衝動”的行動,可能還有很多的“問題”有待解決,其任重而道遠。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0

八年級英語教學反思——英語單詞是基礎剛開學的時候,由於剛剛分的班,老師也都換成新的老師,學生喜歡學習、模仿。但是,經過這一個月我發現,學生們好奇心逐漸減弱。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學生產生了消極情感,沒有興趣,甚至厭學。

在這一個月的學習中,我對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過於嚴格不能注意到學生的差異性,沒有發現他們理解語言的快慢程度,最終導致有的學生吃得飽,有的學生吃不飽。

吃不飽的那部分學生就會產生以下情緒:上課或講練習的時候,就會馬虎,注意力不集中。我還發現有些知識點講過後,有的甚至操練了多遍,反反覆覆強調了,學生仍沒有掌握,時間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見了。

從以上幾個問題中,我體會到:學生學習語言的潛力是因人而異的,有差別是正常的,要教好每一個學生,但不能要求每一個學生都一樣、一個模式,不能要求學生都按一個模式去發展,而是開發學生不同的潛能,發展學生學英語的各方面潛力。針對以上問題,在今後的工作當中,我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在教學的過程中首先要把握重難點。如果無法很好的把握重難點。則會對重點知識的講授蜻蜓點水,導致學生也無法分清重難點。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把超多的時間花費在零散知識上,而忽視了重之之重。

二.其次語法講解必須要清楚,透徹。在講解重點語法的過程中,要學生造句子,讓組長進行講解,然後互相學習,充分發揮小組的作用,讓學生多練習,發現錯誤及時糾正。

三.應加強學生的對話強度,鼓勵不開口說英語的學生開口。有些學生是對自己不自信,所以當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應微笑著讓他坐下,然後再糾正錯誤。

四.八年級英語教學單詞仍然是基矗我認為就應打好學生的單詞基矗在講授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學生掌握基本的單詞知識,還要和他們一齊尋找記憶單詞的好方法。

五.培養學生們的課文背誦潛力。嚴格要求有潛力的學生背誦課文。基礎差的學生要求他們熟讀課文,這樣能夠培養他們的英語語感。

六.充分利用好課堂筆記本和糾錯本,要讓學生及時糾錯,及時複習。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1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質量有所提高。我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受益匪淺,從中選出這幾個“建議”談談我的想法。

一、教師,珍惜兒童對你的信任

“教師面對的是兒童極易受到傷害的,極其脆弱的心靈,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裡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其實,師生之間的關係應該是平等的,融洽的,教師應該學會蹲下來看學生,使他們感覺到你對他是公平的,信任的。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可貴之處,在教師的眼裡學生沒有好壞之分。在學生做好的大時候,我們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鼓勵;在學生做的不好的時候,我們更要關心和指導他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使他們在認識的道路上更進一步。不要加以指責,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都有很脆弱的地方,孩子也是一樣。其實他們也很痛苦,作為教師就是要時刻給他們啟發和鼓舞,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使他們有自豪感和尊嚴感。

二、教學相長,取長補短

“如果你發現絕大多數兒童練習本的字跡端正秀麗,錯別字很少,那麼這就是個明顯的徵兆:在這個班級裡學生可以學到許多東西”

想一想,我這幾個月的教學其實真是這樣的,“練習本”就是學生習慣養成的一面鏡子,也反映著一名教師的教學效果。

對於新教師而言,學生習慣的養成是今後有良好教學效果的基礎,我所缺乏的也就是這一點,要時刻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真正得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得他們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更省力更有效。

要對同事們的經驗加以研究和觀察,並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的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

三、教師的教育素養

“關於學校教學大綱的知識對於教師來說,應當只是他的知識的事業中的起碼常識。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的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可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能手、藝術家和詩人。”其實,要想達到這樣的境界,我想,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讀書,讀書,再讀書,——教師的教育素養的這個方面正是取決於此”想想自己,在這方面做得確實不好,每天不停地忙於備課、上課、批改,管理班級,總是抱怨沒有時間讀書,但閒暇時又懶得動,而那些教育書籍卻安安靜靜地躺在書架上,早已落滿了灰塵。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想起找一點書來,看看有沒有可以借鑑的文章,有沒有可以參考的教案,此時,想一想實在是可悲!可憐!現在覺得自己還年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還足以能“應付”小孩子,然而面對飛速發展的今天,可以說孩子們的視野更加開闊了,我們不得不時刻要求自己要走在前面,那麼惟有讀書才能武裝我們的頭腦,才能讓我們擺脫“坐吃山空”的尷尬境地。而讀書的這種意識更應該是發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望。

年輕的我對於教師這個行業還存在著比較稚嫩的想法,而學習對於我來說是補充自己,使自己成熟的一個最好的方法,我要不斷地學習,積累經驗,使自己能成為一名名師。 中學教師讀書心得體會範文之二

讀了《一份特別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2

通過近20年的國中科學教學,在多次和同事、領導進行交流探討後,我對國中科學的教學工作有了些許體會:

一、 啟蒙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科學是新開設的一門綜合性學科,學生對此充滿好奇心和探究欲,這是一個很大的優勢。

教育心理學指出:構成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和對學習產生的直接興趣。科學學科是進入科學殿堂的啟蒙階段,如何在這個階段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提高教學質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學中,要能掌握教學規律,因材施教,從開發非智力因素入手,運用直觀、形象、生動的媒體創造情景,認真組織好每堂課的教學,從現實生活中選取一些典型、生動、有趣的事例補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讓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樂趣和享受,能主動地、積極地學習。

二、 充分發揮科學實驗的作用,努力提高科學教學質量。

在我與學生的接觸中,我發現學生對科學實驗非常感興趣,只要課堂上一做實驗,興趣驟升,如何利用學生這種心理,引導他們去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中對課題的引導,重點的突出都是一個實驗成功與否的關鍵,還有就是對實驗的全程設計與把握,這需要教師把實驗課備透,在實驗課堂上能真正做到運籌帷幄,掌控大局。

在演示實驗中,除按基本操作要求進行示範操作外,還應引導學生有目的的觀察實驗現象,並能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實驗中觀察和思考,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探究物質的本質及其化學變化的規律。還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對實驗進行增補,增強實驗的效果,加強實驗內容的實用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對實驗的興趣,進而發揮學生的主觀性,增強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意識,藉助對實驗現象的分析,綜合歸納,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要在在學生實驗中讓學生相對獨立思考,操作,而不是簡單的老師說,學生做,變成另一種填鴨式教學,如,可以先讓學生做好探究的提出問題,作出假設,設計實驗這幾項,在師生共同探討可行性,最後讓可行性高的實驗設計付諸行動,在個過程中老師只是個參謀,而當學生這個主導者獲得較大成功後,會得到很強的成就感,也就是他後期學習源源不斷的動力。

三、 知識系統化,並做到循序漸進。

曾今有一位老科學教師告訴我科學中的化學部分就是理科中的文科,初聽不以為然,細想有一定的道理,是啊,化學的元素知識,物質性質、變化等等,細分下來量大的驚人,這時候作為老師就應把總結歸納時時記心頭,不僅自己總結,還要讓學生也學會總結,簡單的是遇到相似相聯絡的知識會聯想,深入點的就是會歸結出知識樹,知識網。這些不管是在記牢化學知識,還是作為學習化學的工具都十分有用。

科學是開設時間相對較短的一門學科,因此有許多知識需要掌握,但如果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如何讓學生在保持興趣的同時記住科學知識,這是問題的關鍵。而循序漸進就是一個好方法,如在還沒有學到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時候就對一些常見的物質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定的滲透;或在學完一段後對某一方面集中訓練,再進行知識競賽什麼的。

當然以上只是我個人在教學後的一些不成熟反思與總結,學無止境,教亦如此,所以還應該多注重資訊交流,主動與外界進行交流與學習,擴大資料來源,充分發揮資訊互動,取其之長補己之短。

教育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我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3

語文教育要以學生為本,著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能只重視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語文教育要著眼兩點:語文教育要為培養“四有”新人服務,要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語文教育要把握語文學科的特點、性質和功能,要突出語文的人文性。因此,語文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見影,而應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寓情於教,寓道於教。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背影》之所以感動幾代人,就是因為它蘊含著血濃於水的親情,刻骨銘心的關愛。當祖母去世,父親失業,家中光景甚是慘淡的時候,父親安慰我“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作為父親,面對災難,他默默得承受,勇敢得面對,表現出一個偉大而堅強的父親形象。當祖母的喪事辦完,我準備回校時,他再三囑咐茶坊,甚是仔細,他終於放心不下,決定親自送我。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平淡無奇的語言行為中飽含著一個“愛”字,飽含著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其實,何止是朱自清的父親,我們的父親又何嘗不是這樣呢?父愛如山,成熟而穩重,無言而深沉。父愛濃於水,重於山,可是我們常常不理解父愛,總是覺得父親囉嗦,說話不好聽。當兒子的是否知道,在父親眼裡,兒子永遠長不大,永遠需要他的呵護,需要他的關愛,需要他遮風擋雨,父母的心永遠系在兒女身上。作為兒女,應該感受到的不僅是嘮叨,更是他們的寸草心。分離的那一刻,父親想到兒子的旅途的艱辛,所以把橘子送給兒子,父親買橘子時很艱難,父親是個胖子,走路就已經很費事了,還得又“跳”又“爬”的攀月臺給孩子買橘子,“蹣跚”、“探身”、“攀”、“縮”、“努力”……無不表露著父親買橘子的艱難,但對父親來說,能為孩子做的,都是甜的。父親買了橘子回來,父子即將分別了,但父親沒有世界上的母親那樣對孩子的依依不捨,他表現得異常的輕鬆樂觀。人心都是肉做的,在這分離的時刻,不理解父親的兒子終於簌簌地流下了眼淚。文中表現得不僅是父子情,更是一種懺悔情,一種後悟愛。

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教師不能包辦代替,要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使之符合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教師應該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逐漸形成獨立學習、自主發展的能力。在《背影》的教學中,我把學生當作學習的主人,與他們平等相處,相互交流,他們在自主學習中爆發出超出平常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能力。從學生積極探究的實踐中,我也感受到了作為引導者的自豪和快樂。

文學即生活,文學與生活的外延相等,文學家、作家與普通人的不同,也許就在於他們對人生、對生活,有更敏銳的感覺、更深刻的思考。而我們要引導學生的,正是學習教材中各位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那種更加敏銳的觸角,更加細膩的觸覺,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生活,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捕捉,用心去積累。我佈置了作文題《 的父親》要求學生對父親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然後寫一篇具有真情實感的描寫父親的文章。學生由於對父親有著獨特的感知,所以寫出了一篇篇優秀的文章。有一位同學寫道:“歲月無情,生活的拮据一年又一年地煎熬著爸爸強健的身軀。如今的他,頭髮漸白,臉龐消瘦;如今的他已走過英俊瀟灑、精神抖擻的壯年時代;如今的他總是埋頭拼命勞作,希望家裡的生活會好一些;如今的他放棄了那輛承載著他在那條鄉間小道上走過5年的摩托車,換上了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他總是說:騎自行車比騎摩托車舒服多了。爸,真的是這樣嗎?在那炎熱的盛夏裡,在那火辣辣的太陽下,看著你汗流浹背,吃力地蹬著車前進,那叫舒服嗎?其實我知道爸爸是在用自己的辛勞和汗水為我們省下一點點開支,為我積攢上學所需的費用。┈爸爸,請放心,我會以最好的成績給您帶回最好的榮譽。您雖然沒有帶給我富裕的生活、名貴的衣服,但我卻擁有著最溫暖的父愛,我擁有一個偉大的父親,享受著偉大的父愛。”一個沒有仔細觀察生活,沒有用心體念生活的人是無法寫出這樣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的。我認識到,要讓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不是憑空一上來就做的。探究性學習有一個基礎和前提,那就是學生自己對生活、對人生已有的敏銳體察、真切感受、深入思考和解讀。只有在這個基礎上、在這個平臺上,學生才有能力、有根基來開展自主探究。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4

如何實現語文課堂的實效性,做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是我參加國中語文課例研討聽課後想的最多的問題。

教語文這麼多年,平時也注重知識的積累,經驗的積澱。但如何突破自己的問題時常困擾著我。面對一篇文章,常問自己的一句話是:“以前是怎麼教的?”所以難免走老路,缺少創新。同一篇文章,重複的授課方式,是很難讓自己成長起來的。

實效性的語文課堂需要有特色的語文老師。特級教師於文剛曾說過:“教學的理想境界在於形成鮮明而獨特的個人教學風格。”課堂的駕馭能力是需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去支撐的。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深入的研討教材,與課文相關文章的涉獵,有效的教學方法的積累是完全有必要的。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才會讓自己的課堂更生動,更實效,更受學生喜歡。許多名師的課往往是樸實無華的、耐人尋味的。這種境界,是需要自己努力追求的。

實效性的語文課堂不能忽視語文的工具性目標。在四位老師的課堂上,有字詞的積累鞏固,有朗朗的讀書聲,有同學們的精彩陳述------各位老師不同程度的注重培養了同學們的讀、寫、聽、說的能力。在今後的語文課堂上,一定要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穩紮穩打,注重實效。

實效性的語文課堂應最大限度的放手給學生。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揮的平臺。老師應該注重課堂授課的層次性,不僅注重課堂結構的完整,更要在設定問題時注重層層深入,更深入的引導學生髮揮主動性。一堂好課,不僅僅看老師如何表現,更要看學生有多少收穫,這才是最重要的問題。“教無定法”,在今後的教學中,自己一定要潛心鑽研,努力突破自己,讓自己成長的更好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5

新課改走進我們的視線,步入課堂的實質性實踐,已一年半了。在上級的正確領導和具體指導下,我們確立了認識課改、研究課改、推進課改的工作思路。近一年半的改革實驗,我們對課改的認識由抽象、粗淺逐漸到具體、深入,課改為我們展現了新的舞臺,新的天地,變革了教師的教育思想,推動我校的英語教學改革。這一年半的課改工作總結,記錄了我校全體英語教師參與課改的理性的探索、細緻的規劃、充沛的情感和鮮活的氣氛。

一、課改從理論學習入手

要搞好課改,首先要解決教師的認識問題,只要認識到位,轉變了觀念,就可以將課改順利推行。學校首先抓好通識性培訓,從____年上半年就開始組織有關基礎教育改革和課程改革的理論學習。提前半年為英語教師購買課程標準,做到人手一冊,要求教師提前學習課標、解讀課標,瞭解課改的基本要求,並且在每學期的教研組活動規定至少組織學習、討論、交流課標的教研活動三次,做到人人對課標有較為全面的瞭解。同時,學校多次派出有關領導和部分英語骨幹教師參加區、市、省級的課改培訓。觀看有關課改的專題講座錄相及課改示範課錄相,並組織開展討論。可以說,課改理念已深入學校全體英語教師的頭腦中。

二、課改從教研活動中探索

開展了紮紮實實學科培訓學習,做到邊學習邊實踐。每學期落實教研活動“五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人、定文字總結),要求教研組組織以課改的專題教研活動不少於3次,備課組堅持間周開展集體備課,研究教材,討論教法和學法。把通識性學習與學科性研究有機結合,力求將課改教學做到正確把握,適用有效。同時,組織英語教師積極參加區、市組織的各種課改活動,學習借鑑兄弟學校的做法。在校內開展教學競賽活動,增強教師研究新課程的熱情與能力。並規定每位教師每週至少聽同年級同科教師1-2節,並間周在備課組舉行教學研究課研討活動,通過解剖案例來不斷改進教法學法。一年半我們共開展校內研究課30節,同時,區級課改研究課共8節。其中李欣老師參加區“創新、發展”優質課競賽榮獲一等獎,劉英、匡樂逸老師參加區“新課改案例”競賽榮獲三等獎。

”五、課改在教學活動中實踐

在每學期的課堂教學中,我校英語教師們認真實踐,努力按課改理念去進行教學。一改傳統的“教師講得津津有味,學生聽得鴉雀無聲”課堂狀況,教師想方設法調動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讓教師真正成為“平等中的首席”,讓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臺,課堂氣氛較之以前面目全新,學生的反映強烈,認為老師們的教學靈活了,生動了,有趣了,願意積極參與師生互動。家長也反映學生進國中後一改國小對學習興趣不高的情況,對學習有了熱情,並主動的開展課外各種學習活動。

六、課改在多彩的活動中深入

1、開設“英語角”,讓學生與同學、老師、外教快樂說英語。

2、舉辦英語歌曲欣賞、英語故事會、英語劇表演等諸多令學生興趣盎然的趣味英語課,讓學生快樂學英語。

3、辦英語板報。不僅讓學生學會獲取英語資訊、加工英語資訊、交流英語資訊,而且讓學生學會用筆把美麗英語畫出來。

4、精心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各種英語比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中不斷品嚐成功。

5、舉辦“快樂英語演示會”活動,為學生提供展個性、顯特長的多彩平臺。

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而全新的天地。學生們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從而大大提高了語言交際能力。他們用活潑潑的英語譯出了一篇篇引人入勝的科技小論文;他們在全國英語奧賽中連年勇奪一、二等大獎;陳瑜同學在市“深圖杯”英語短劇主持人大賽中獲得一等獎;杜華夏同學在福田區首屆中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中獲得第一名……難怪學生們都說:“英語多彩的活動是我們施展才華的陣地,是我們尋找快樂的源泉,更是我們‘種植’英語的花園。”

七、課改以評價改革促進

隨著課改的開展,學校還探索新的評價方式,通過綜合評價展現學生學習情況,以評價促進學生髮展,促進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在全體老師的反覆研討、實驗下,英語科組印發了英語科“學生形成性評價量表”,包括學生課堂行為評價表(教師對學生的課堂參與情況進行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表、家長觀察評價表和同學評價表。此外我們還根據學科特點,結合教學實際,製作了“學生成長記錄袋”。記錄學生“閃光點”的發展情況,記錄中下層面學生的轉化情況。

八、課改在總結中深化

課改需要探索,也需要總結。我們要求每位英語教師嘗試進行反思性教學,課後試行寫教後記,不斷總結課改教學。學校定期召開課改實驗專題研討會,交流課改實驗的經驗、體會與困惑。通過研討會和教研,老師們學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較好的解決措施。課改實驗的思路更加明確,課改實驗的操作更趨科學,信心更加堅定。每學期末,要求教研組、每個備課組寫出教學工作總結,每位教師寫出教學總結;總結全期教學進行的系統經驗和不足之處。同時,每位教師上交優秀課改案例、反思及課改論文給校教科室。

我校英語課改工作剛剛起步,只能說取得了一些經驗,也有一些教訓,尤其是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還沒有完全轉變,在教學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表現,同時面對程度參差不齊的學生狀況,如何讓所有學生都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中,讓學生和教師在課改中共同成長?這還需要我校全組英語老師繼續探索,在課改“實驗田”精耕細耘。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6

通過這次研修培訓我才知道新課標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內容,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務。它的出臺,給了教師廣闊的教學創新空間。通過這幾天的研修,讓我認識到,每個音樂教師都要不斷的進行心態調整、進行理念的更新,都要成為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教師。

以下面幾個方面的問題應該引起我的思索:

一、教學視角的變化

新課標要求教學內容聯絡學生的實際生活,且有益於他們解決社會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音樂修養。因此,實施新課標迫切要求教師轉變原有的課程價值觀,開發課程資源,以多元的視角審視教學。現代社會生活中,伴隨著大量音樂現象,諸如,禮儀音樂(節日、慶典、佇列、迎送、婚喪等)、實用音樂(廣告、健身、舞蹈、醫療等)、背景音樂(休閒、餐飲、影視等)同每個人的生活密切相關。瞭解音樂與生活的關係,使學生熱愛音樂、熱愛生活,進而讓音樂伴隨終生,提高生活質量。在設計具體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體驗入手,從自身音樂經驗出發,緊密聯絡社會生活及音樂現象,主動去探索、思考音樂與人生的關係,使音樂學習成為一項生動、具體、藝術化的生活體驗。比如:在一節音樂課上,給學生欣賞Flash要學生評價和修改裡邊的音樂音效。學生積極性很高,這節課就上的特別非常生動有趣,還讓學生學會了關注自己身邊的一切音樂現象。

二、教學方式的轉變

1、從課內到課外

在音樂學習中,為了讓學生有實際的體驗,可以讓學生收集課堂以外的音樂資源運用在音樂教學中,也可把教學活動拓展到課外等。比如:在七年級第二單元的《走進大自然》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利用網路等手段收集相關資料、在大自然中找音樂中表現內容、也讓他們嘗試用自己的音樂語彙表現自己生活中的音樂。

2、從本學科到跨學科

實踐證明,中國小接受音樂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因此,音樂教育必須具有寬闊的視野,必須保持開放的態度。如在中國小各門課程中:語文、歷史、地理、生物等都或多或少與音樂有著一定的聯絡,這也使得音樂教學與這些課程之間的聯絡成為了可能。課外音樂活動、社會音樂教育環境便都成為,也應該成為音樂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如:音樂與舞蹈結合來表現音樂;與美術結合使音樂更形象;與語文中的詩詞、戲劇溝通等。

三、教學重心的轉變

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表現能力

新課標提出要“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並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在我們的音樂教學中,其實每節課、每個音樂知識都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師要做好正確的啟發和導向工作,讓學生在每次音樂學習過程中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美的享受。

2、 強調創造探索精神

由於音樂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給人們對音樂的理解與表現提供了想象、聯想的廣闊空間。因此,音樂是創造性最強的藝術之一。河師大的張睿婷教授在上《音樂作品鑑賞與教學》這節課時,提出:如果僅僅把音樂創造融在其他音樂教學內容中,就不可能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審美育人的作用,只有把音樂創作作為中學音樂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獨立出來加以強調,中學音樂教學才能獲得最大的教育教益。比如:為了指導學生的創造探索精神,給學生欣賞譚盾的《水》、《破銅爛鐵敲起來》等“另類音樂”,讓學生去思考為什麼這些看似不可能發出樂音的,不是常規樂器的東西居然也能奏出這麼美妙的音樂?在關注對學生創造力培養的同時,更要關注音樂教育方式的創新。對音樂教學更有創新探索的精神。

四、教學評價的轉變

教學評價是教學工作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基本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課標要求:“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建立綜合評價機制。”這就與我們以往的“成績考核”有著重大的區別。新課標的評價是包括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對教師的教學效果、對學校的教學管理、教學質量,以及對本課程的建設和發展進行全面的評價。總之,我們音樂教師只有重新審視音樂課程的標準、理念,在研究和思考狀態下認真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進取,認識到音樂教學應該儘可能地做到生活化、社會化、多元化與個性化……才能做一名優秀的音樂教師。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7

一、國中英語閱讀教學低效問題的成因

英語閱讀教學在復現鞏固舊詞、學習新詞、擴大詞彙量、激發學習興趣、提高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等方面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仁愛英語從八年級下冊開始,每個單元不僅有100—150詞的短文,而且出現了300詞以上的長篇閱讀文章,使閱讀教學任務更加艱鉅。可是實施下來,閱讀教學使教師教得忙碌,學生學得倉促,效果不甚理想。經過調查,反思目前國中英語閱讀教學的低效問題.發現有下面幾個原因:

1.詞彙教學無新意。詞彙教學是閱讀教學的開端,詞彙猶如建造房屋的磚頭,是理解文章的基礎。詞彙又依託於語篇.產生特定的語境意義.有時對一個詞或一個短語的理解有誤,就會導致對一個段落甚至整篇文章的偏離。在日常教學中,面對Reading材料中20個左右的詞彙量,教師主要是依照課後的詞彙表進行教學:錄音帶讀—— 教師講解— — 學生讀背—— 單詞聽寫。詞彙課教師要求學生細嚼詞彙含義,往往成了學生枯澀的筆記課。這樣教師花時多,而學生雖看似掌握了大量的單詞,瞭解了單詞的含義和用法,可一旦讓學生運用所學單詞造句,總是不知所措;更有甚者將這些單詞放人語篇時,成了茫然的讀者。偷偷翻查詞彙表,對篇章理解的速度和質量產生了障礙。

2.課堂教學輕互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可我們的閱讀課堂常常“以本為本”,教師引出主題後,就注重課文講解,帶領學生略讀並找出文章大意,教師自始至終佔居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在教師的牽動下思考並回答問題,成了被灌輸知識的容器,這種單一的師生互動,遏制了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學生處於極其被動的閱讀狀態。有的教師在閱讀課上過多依賴多媒體或電化教學手段。藉助多媒體課件講解課文固然更加直觀,便於學生理解,也會引起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然而,課堂實踐表明:學生如同觀看電視一般聽課,只關注畫面,而忽視語言學習,忘了學習的主題,同樣扼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閱讀課演變成了欣賞幻燈片的“課件”課,華而不實。

3.課堂教學少文化。閱讀是一個人的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以及其它專業知識共同起作用的過程,閱讀的目的是獲取資訊,他體現了讀者與作者之間的雙向的思想交流。從深層面講.閱讀教學上除了要求學生努力掌握文字的詞彙意義、句法和語法意義外,還需要了解背景文化意義.因為文化因素是影響閱讀理解的重要因素,直接影響著中國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解。長期以來,教師在閱讀教學上聚焦於語言形式,忽視文化背景知識的滲透,妨礙了學生對英語文章的理

解。閱讀材料中有涉及到歐美國家的節13、飲食、禮節以及籃球賽的起源等知識,學生可以通過文章的表層含義瞭解中外文化風俗的差異,但如果教師不能給予適宜的文化背景介紹,就不能使學生更深層地瞭解西方文化.學習興趣就會下降.也失去了豐富知識的機會。

4.課外閱讀欠重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書外,還要善於利用其他閱讀資料,要選擇提供給學生難度適中的課外讀物加以補充,指導學生課外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英語習慣,用“課內課外結合閱讀”來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實際教學中教師偏重對教材單元內的閱讀文章的教學,輕視閱讀材料的補充教學。為應付作業和考試,教師最關心學生閱讀理解上的正確率,平時閱讀理解的訓練圍繞模擬練習。但是這種只以完成練習題為目的的閱讀訓練,不利於學生的長遠發展。

二、提高國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要提高國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低,教師要改變觀念,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加強對學生閱讀的基本技能的訓練指導。創新閱讀教學的手段,豐富閱讀教學的內容,提高閱讀教學的實效。

1.有的放矢,巧學生詞。影響閱讀速度的最大障礙莫過於生詞,閱讀是一條流淌的河流,生詞便是那河中阻擋它前進的頑石、溝坎。針對閱讀課的詞彙量既大又難的情況,教師在時間上要設計課前預習、課中理解、閱讀中鞏固等任務;內容上在教授語音、詞性和生詞含義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有意義的語境中學習生詞,再創造機會讓學生多聽、多讀詞彙,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裡能自如地運用詞彙。首先,創設情境,記憶詞彙。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模擬生活,能使課堂教學更接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撥動心絃。加強感知,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仁愛八年級上Unit2 Keeping Health為例,教師在前置性作業中佈置任務:自學這單元閱讀文章的單詞的語音,會讀後,根據自身自學理解,設計詞彙表上的生詞或短語表示的動作和表情,在課上表演,讓同學猜測。cough、fever、toothache、the flu、sore eyes、backache、stomachache等詞彙在課堂上通過學生們的表演和猜測建立了語言機構,學生饒有興趣地學習、理解並記憶,同時也引出文章的主題。其次,根據語境,感悟生詞。要將所學的詞彙內化,教師可先通過對話或造句形式檢測,再讓學生做選詞填空的練習,以達到最佳詞彙學習語境化。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後,教師可叫中等水平的學生朗讀短文,檢測學生的生詞掌握情況.鼓勵學生脫離課本大膽地完成,用心記憶和感悟生詞的含義。

2.以生為本,多維互動。“以生為本”的互動閱讀是指以學生為中心,採用師本、生本、師生、生生、的多維互動方式處理文字,使學生在互動中理解文章,享受閱讀,訓練思維,使閱讀課堂活力四射。一是師本互動,理出目標。課前教師要仔細閱讀文字,根據教材和學情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既要關注語言、能力和學習策略的培養,又要考慮學生的閱讀水平,使學生能學以致用。教學之前,教師應仔細研讀文字,分析教材和學生情況,設計出由易到難的有效提問和有效的教學活動,以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促進閱讀課堂的有效性。二是生本互動,讀出真諦。讀是文字資訊輸入的主要形式。課堂上教師一定要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讀。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學生多次與文字互動,從不同層面上理解了文字。通過略讀了解了段落大意和主旨;通過精讀查詢細節;通過回讀猜測生詞和理解難句的含義;通過朗讀欣賞佳句;通過默讀思考提出問題,最後學生能通過獲取文字資訊、處理資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效地完成教師設計的活動,達到充分理解篇章含義的多元教學目的。三是生生互動,體驗合作。當學生輸入

第2 / 3頁

了足夠語言知識和文字資訊後,就能回答教師設計的有效問題、完成教師設計的有效活動。如果教師再引入競爭機制,展開各種小組競賽,更能調動學生參與閱讀活動的積極性。生生互動不僅烘托了閱讀課堂的學習氣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可以讓學生根據文章編制對話、分角色表演文字片段、採訪同伴彙報結果、共同完成填表任務等等,讓學生通過操練達到熟練掌握並能運用的程度,教師在學生互動中應充當好公正的裁判角色,在評價中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技能。

3.滲透文化,提升理解。閱讀理解是一個複雜的工程,除了語言與思維的相互作用,還包含許多非語言因素,其中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的影響最大。英語日常用語、成語典故、民間諺語、專有名詞等等,都體現出大量的文化背景知識。如,a piece of cake並非是一片蛋糕的意思,而是形容事情不難,容易做,翻譯為“小菜一碟”;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意思是說每個人都能有他做得好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滲透這些語言知識,以免造成笑話和誤會。教師備課時,不僅要確定語言技能目標、語言知識目標和情感態度目標,還要確定文化意識目標,除了參考《教師教學用書》外,還需閱讀各種形式的外國文學作品、欣賞精彩的外文電影和外文歌曲、查閱各種資料瞭解英語國家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在閱讀教學中滲透文化背景知識,不僅能幫助學生獲得對文章深層含義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增加課堂有效性,而且有助於學生擴大視野、提高領悟英語和運用英語的能力,加深對本民族的理解,增強世界意識。

4.課外補充,豐富閱讀。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培養學生利用圖書館、網際網路、報紙、廣播或電視等多種渠道、資源查詢所需資訊的能力。_l教師不僅要重視教材單元內的閱讀文章的教學,還要重視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讓學生充實知識、把握時代脈搏。沒有大量的閱讀輸入,就不可能有良好的運用性輸出,更談不上創新運用了。大量的閱讀可幫助學生擴大詞彙量,鞏固語言知識。閱讀是一種技能,雖然可通過培訓學習一些技巧,但要真正掌握技能,最終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來完成。在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題型上,教師可採用Choice與回答問題相結合的辦法,當學生做出選擇後,多問一句:“why? Please give us the reasons.”以訓練學生對於上下文的理解,形成篇章概念,而不只是將閱讀重點放在詞彙和單句上,這可減低學生猜測答案的機率,提高準確率。[41同時從低段年級開始進行限時訓練,配以閱讀法指導,當學生感悟到閱讀的快樂時,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會真正體現出來。

三、結束語

國中英語閱讀教學,在新《課程標準》的引領下,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那些阻礙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因素,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激發閱讀課堂活力,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語感,訓練學生思維,發展閱讀策略,提升人文修養,使學生變“閱讀”為“悅讀”,達到語言學習和人生成長雙體驗的效果。

國中教師反思日記 篇18

我班學生原有的英語基礎和學習英語的習慣一般,這大大影響了國中英語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想方設法幫忙學生學會學習,以激發和持續學習動力,培養學生的自學潛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把優化課堂教學當成教育的主渠道,盡最大可能為學生創造運用英語的情景,指導學生用心地運用語言,在學中用,在用中學。

一、強化課堂教學交際化運用

⑴幾分鐘會話。每堂安排幾分鐘左右時間進行會話,讓學生自由用英語交談,允許學生模仿課文資料適當增減,自由發揮。輪到中差生會話時,鼓勵他們大膽實踐,有點滴進步就給予表揚肯定,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⑵注重語感教學。加強聽說訓練,努力做到視、聽、說同步,培養英語學習興趣。每篇課文的生詞、句型和文章都是朗讀的好材料。要注意創造情景,讓學生懂得不一樣句子的重音有不一樣的語感,顯示不一樣的語言心理。

⑶對話使用,主角表演。結合課文資料,每教一個情景句型,讓學生用當天所學的,到講臺前來表演。整個課堂就是歡樂的海洋,在熱烈的氣氛中學生們學會並運用所學單詞和句型,提高了運用語言交際的潛力。

二、狠抓基礎,注意容量

一方面突出知識重點,狠抓基礎,一方面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容量,平時注意瞭解和分析每個學生的具體實際狀況,課堂上,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設定不一樣的情景,在情景中進行教學,學生們不知不覺地學習了知識,使教學走向期望。

三、溫故知新,克服遺忘

注意在課堂上經常複習舊知識,讓學生反覆操練,從而順利地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具體方法是:學習―複習―再複習。複習時做到系統性、針對性、綜合性。用以前學過的詞語操練新句型或已學過的句式學習新單詞。

四、當堂鞏固,注重反饋

教學時要處處思考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所以,在學生經過一段學習活動後,讓學生自我進行歸納分析,然後教師以鼓勵表揚為主,滿腔熱情幫忙學生,及時處理反饋資訊,當堂鞏固,引導學生對一些易出錯的地方,如人稱變化,謂語動詞的形式變化、某些習慣表達的異同進行歸納分析,讓學生學有所得。

五、注意培養自學潛力

教是為了學生的"學",是要讓學生"會學"。因此,我重視對學生的課外學習的指導,幫忙他們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自學潛力。

⑴領著同學們堅持聽課文錄音,加強聽力訓練,讓學生模仿地地道的英美人語音、語調。

⑵指導學生訂出學習英語長期計劃和短期安排,每一天堅持搞好課前預習。

⑶搞好課外閱讀,對一些有自學潛力的學生,給一些課外讀物來擴充套件他們的指示視野。

⑷強調作業的獨立完成,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幫忙學生認識到,做作業實際上是新舊知識的運用過程,必須要養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⑸培養學生認真聽課,初步運用英語思維和理解。

⑹從音、形、意幾方面培養觀察力和記憶力,打好語音基礎。

⑺用聯想比較,歸納演繹等記單詞和語法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