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精選12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5.97K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1

臨近畢業,小朋友們都懷著激動的情緒,心裡有好多話要對老師和其他小朋友說,個性是對老師,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這首歌曲《老師,老師再見了》中,充分體現了小朋友的情緒和情感。我班幼兒進入大班後,表演潛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信心也增強了。這學期我班著重於開展歌唱活動,在歌唱活動中,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努力做到“導而不包”,目的是為幼兒創造性學習,帶給更多的時間、空間、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力求讓幼兒在自己的探索中學習歌曲,在我們兩位老師的指導下提高,使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幼兒在主動作用於外部世界的過程中和諧發展,增強自信心。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精選12篇)

在學習《老師再見了》的時候,我們讓幼兒回想三年幼兒園的生活,想想立刻就要離開老師上國小了。有的小朋友突然哭了,說:“老師,你一彈這首歌我就會流眼淚了。”有的小朋友說:“我唱這首歌的時候就想起以前的事了。”或許這群天真的孩子還不能真正理解分離的意思,但從歌曲中,他們所表達的真是對老師的戀戀不捨。藝術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音樂活動中,我們儘可能地使幼兒“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這種藝術的表達是“自由表達”,是“創造性表達。透過歌曲的學習和演唱,激發了幼兒對幼兒園的依戀,流露出了對老師的敬愛、依戀之情,個個表達要做一名遵章守紀的國小生。幼兒初步掌握了三拍子的強弱弱規律。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2

顛倒歌是一首帶有詼諧、幽默曲風的歌曲童謠,歌曲活潑搞笑,並有韻律感,深受幼兒的喜歡。結合“動物世界”這一主題活動,我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運用日常活動中的資料設計了這一具有特色的童謠――《顛倒歌》。整個活動分了三個層次展開教學。

一是引出主題,激發興趣。猜謎語:什麼動物森林裡稱大王?什麼動物力氣最大?(獅、大象)之後播放FLASH課件,你們要仔細地聽才能聽出個性在那兒”來吸引幼兒,每個孩子都抱有好奇心認真地聽《顛倒歌》,培養了幼兒的注意力,鍛鍊了幼兒的傾聽潛力。在仔細傾聽的基礎上,幼兒發現了許多搞笑的、不合事理的事情,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小老師稱大王”“大獅子很害怕”“螞蟻扛樹”“大象沒力氣......“真滑稽、真奇怪、真好笑、怎樣都是顛倒的。”

反思:在幼兒發表自己看法的同時,我只是老師初淺的表面性地迴應了幼兒,沒有抓住機會讓幼兒進一步理解顛倒的含義,當幼兒說到顛倒時,就應抓住“顛倒”兩字,讓幼兒說出顛倒的意思或句子,當幼兒提到某句時,應逐句講解此句的含義,讓幼兒真正理解顛倒,為創編做好鋪墊,而不是直接告訴兒歌的名稱。

二是學念學唱兒歌,感受韻律。當我出示圖譜邊念兒歌邊貼出兒歌中相應的事物時,就讓幼兒為我拍節奏,目的是讓幼兒透過拍節奏感受兒歌的韻律。幼兒學念時採取了多種方式:群眾念、個別念等,念時邊引導有節奏地拍手念歌詞。

反思:讓幼兒再次傾聽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兒歌韻律和節奏,但由於潛力弱的幾位幼兒還沒有熟悉兒歌,節奏把握也不是很好,使得這些幼兒對於歌曲掌握程度不佳。能夠適時出示下節奏圖譜方便弱的幼兒掌握節奏,也方便音樂感強的幼兒鞏固。

三是重點的創編的環節,出示了小魚兒、天空、海洋、小鳥、公雞還有母雞等圖組,讓幼兒根據顛倒國的世界來創編。小魚兒原先是生活在哪裡的?在顛倒國它又該呆在哪裡呢?

反思:部分幼兒由於在中班老教材中接觸過這個歌曲,一下子就說出了小鳥兒游泳在海洋裡,小魚兒飛在藍天裡。而其他的幼兒也能都感受並理解顛倒國的世界中的顛倒。並學著把歌詞填進去。

總之,由於有了先前的經驗與理解,孩子們的回答就像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小魚飛在藍天中;小鳥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他們口中的顛倒世界是如此稀奇,不受拘束的孩子個個都是創造美的天使,激發了孩子們的潛在潛力。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3

今後改進教學的依據。堅持下去,必將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也有利於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又為日後的教學總結或撰寫學術論文儲備了寶貴而又說服力的素材,雖然寫教學反思費時、費腦、但是,一舉數得,應抓住八個字:

一、做有心人

要有目的、有意義地做好這項工作,課內有心留意,主要教學那兒個知識點,重點的、略帶的把節、章與章、舊知識與新知識此問題與彼問題是否能巧妙地連在一起。用什麼形式與方法做到心中有數?根據課型多樣的特點,分型別記載,像音樂課如以唱歌為主的綜合課,以音樂知識為主的樂理課,以遊戲為主的唱歌課,以鞏固為主的練習課等等,這樣記載看起來就更清楚,印象更深。在教學方法上,一節課的開始、結束,全過程是否鮮明,層次清楚,音樂知識技能訓練是否有機結合,音樂理論以及概念掌握、理解的怎麼樣:在調動學生的感情啟發,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等方面實施的情況如何:培養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動耳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如何,以及課堂氣氛是否活躍有創意,所以要做教學有心人。

二、勤,及時記載

這是寫啊教學反思的關鍵之一。根據記憶規律,在識記以後不久就開始遺。

因此,寫教學反思要趁熱打鐵,課後及時記載,立即整理歸納,總結分析,記錄於冊。如果拖久了,課堂教學情況,回憶起來時間反而費長,甚至遺忘。尤其是藝術技能方面的,必須在下一環節加以糾正掌握知識點,才能順利的往下教學。

三、全,全面分析

首先要對教案的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細緻的回顧,從教學目標達成,教學結構的安排,教學過程的進展,教學方法和手段的運用到師生活動,教學效果都要像過電影似地琢磨、反省,歸納出哪些是成功的,哪些是待進一步改進。在全面分析基礎上還應根據教學目標、音美課的型別等,突出重點地總結,記載自己體會最深的“得”與“失”。這樣記載才具有較好的價值。全,不是面面俱到到,一課一記栽要有一得,否則會形成次次記載千篇一律。

四、活,靈活多樣。

寫教學反思沒有固定的格式和應根據要求和教學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和形式,因課而異,不拘一格。我參考了一些教師的教學反思,有的記在教案旁邊,隨著教學過程而寫;有的記在一節課後面;有的沒有專門的教學反思本上;有的全是文字記錄;有的文字和符號兼用。總之,不論任何方法、形式,以反映教學情況為準。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4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裡,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光表灌之。……

前段時光,我們對部分國小生進行了一次“音樂傾向”的抽樣調查,得到了一系列有價值的資訊。在他們的答卷反饋裡,我們得不到一向期望的“音樂課是學生最喜歡上的課”、“音樂老師是學生最喜歡的老師”的那種感動,相反的卻是冷漠與排斥;他們熱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他們能夠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那裡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職責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恁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裡,這種狀況不在少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我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但是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光裡(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裡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裡,並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國小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光裡,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裡,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光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理解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思考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思考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資訊輸入不是單一的,就應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資訊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用心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就應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裡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我都覺得剩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材”定位過高過死

教材是教學之本,依教材上課“沒商量”。我們國家的教材建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國一綱一本的格局而出現了一綱多本、多綱多本,這對於拓展貼合各地不一樣的人文環境、不一樣教育水平和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間,構成新的教學格局起到了用心的作用。但畢竟人們的國家太大了,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幾套教材來作“教學之本”,實在是勉為其難。。就從我們浙江省新編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來說,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開始編,九一年開始在部分地區實驗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廣使用。編寫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使用,這從九十年代初全國經濟發展的勢態看浙江省的經濟發展地位,無疑是準確的。可問題是,僅從一個面積不大、人文背景相對單純、經濟結構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經濟水平的差異也是顯面易見的。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定還來教育文化的差異。可我們使用統一教材,就是對這種事實上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這與教育學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從編寫到使用的週期很長,對教材重新作出修訂則所需的時光更長。在現今知識爆炸、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道德面、人生觀、美學觀無不時時處處都在變化著,而唯有我們的教材不變,要學生唱的歌曲不變。這怎樣可能讓學生對我們的音樂感興趣,對我們所唱的歌感興趣?

再有,我們對“教科書”那種根深蒂固的虔誠,執行起來從不打折扣的那種嚴肅認真態度,一些教師對教材的依戀及所有管理層面上的考核、評估、督查都是以此為據,更加劇了這種不例題。因此,我們什麼時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學之本”而以“教學以人為本”,讓每個教師都能根據教學物件的實際狀況來接待教學資料(那裡暫且不論我們音樂教師是否都具備這種水平與潛力),才能出現我國自我的真正好處的教學法,才會有中國自我的“奧爾夫”、“柯達伊”。

教材資料並非經典,沒勁!我們一些教學資料不受學生歡迎,也無法得到音樂老師的認同。在許多人的頭腦裡,一提到審美教育,便自覺不自覺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編寫中什麼時候該唱什麼歌,那段時光是什麼節日該安排什麼資料,這兩年在號召學生什麼教材就該有所體現德育都成為務必思考的第一因素。這就使得我們的教材始終離不開正當附庸的臼巢,在強調音樂教化功能的同時,削弱了音樂本身,音樂的本體失落了。另外,從音樂學習、情感體驗的角度說,經典音樂亦並非靠別人去持牌指認就成了,大家去聽了、去唱了,覺得好聽,好美,好感動,就牢記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調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歡的樂曲”。在三成以上都寫的是《梁祝》,那無疑這《梁祝》就成了我們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們的教材歌(樂)曲,學生不喜歡去唱、去聽,再有偉大教育好處的音樂作品又透過什麼去教他們呢?用什麼來到達我們的教育目的?又怎樣能使學生學習音樂有勁?

四、課堂教學的觀念落後,方法陳舊、手段及模式單一,教學設施跟不上社會發展的步伐

一邊是“奧爾夫”、“柯達伊”、……等教學法鋪天蓋地而來,令我們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誰的忙碌驚呼四起之勢;而另一邊卻為音樂與素質教育有什麼聯絡、音樂教育如何滲透德育、中國小音樂教學到底該用什麼譜等“重大問題”爭論休。這令第一線的音樂們無所適從,還大有望不到窮盡之態。

一邊是高保真立體聲音響、鋼琴、家庭音樂教育;而另一邊是簡易的手提錄音機加劣質的教學磁帶,還有一個領不到獎金(甚至工資)的音樂老師。

一邊是歌廳、音樂會、MTV盡情享受;而另一邊還在我唱一句你跟一句,先認譜再唱歌,剩餘時光聽錄音。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5

一、課堂音樂教學中的“音樂”含量過低

音樂課類似文學課,語言文字解說的多,提及音樂語言、挖掘藝術情感的少。在我所聽到的音樂課裡,這種狀況不在少

數,尤其是欣賞課。有些老師的課,他們講得多,要學生用心聆聽的少;把自我對音樂的理解傾其所有,非講個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給學生去思考、去領悟、用音樂去激發想象的少;用語言表達的多,用情感體驗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師的教學中,語言多,音樂少,全然沒有了音樂的我,也沒有了“音樂作品是要悟的”這個道理了。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學生的音樂作品積累少,對音樂的感悟淺薄,最終是對音樂課沒了熱情。我們坦言,講文學我們比但是語文老師(就普通而言),講解數理也非我們所長,為何不發揮我們音樂教師的優勢呢?

音樂課即唱歌課,但僅僅唱會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們在課堂的相當一部分時光裡(課的後半部分)唱歌卻是“老太婆唸經,有口無心”。既不用心,何來之味、又何來之情,更何從談感!音樂課裡的歌不好聽、不夠味,那當然會到課外去找。找他們處認為好聽、夠味的歌來唱,還工工整整地把它們抄在精心挑選的小本本里,裝在兜裡,並引以為豪。

音樂課即技能課,枯燥乏味、機械訓練的多,興趣激發、情感抒發的少。我們的一些教師片面地理解了技能,過於偏重技能,使得我們的中國小音樂課成了音樂基本功訓練課,把音樂當作機械的技能去訓練,把中國小生當作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訓練。這樣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許在一段時光裡,一部分學生會有一些效果,但卻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絕大部分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甚至磨滅。實際上這樣的音樂學習與課堂教學,從根本扭曲了音樂作為人類情感藝術、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棄了“國民音樂教育”的初衷,是與音樂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馳的。

二、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師”定位失衡

音樂課以教師為中心的多,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少。在我們的音樂課裡,很多教師不是笑臉相迎,在教學過程中,教

師幾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窩、指手劃腳,不管學生學得如何,只顧按照已備的教案、時光表灌之。學生回答問題順我者表揚、逆我者斥之並不少見……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一個不平等的教與受的關係,從未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從來只把學生當成知識的理解器,教師絕對是主宰而非主導,學生是完全被動的。這樣的音樂課學生哪來的情、哪來的興趣?也就無從說“我喜歡音樂課”了。

教師做夠做足“教”字這篇文章的多,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體驗的功夫不足。我聽過少的音樂課,也看過很多老師的教案,總髮現我們的教師在構思一堂課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學全過程,他們經常在思考的是我該怎樣做、怎樣教,很少思考學生怎樣來學、怎樣來體驗。一些教案連教師說的每一句話都有了,惟獨沒有“這時學生該幹什麼、此時學生會出現什麼”。他們只想課堂45分鐘我該怎樣安排,卻沒想到作為“教學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雙向互動過程”。音樂學習本身是一個複雜多樣的變體,神經質的資訊輸入不是單一的,就應包括聽覺、視覺、運動覺全方位的。而這種資訊的輸入,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環境,學習者的主動參與、用心體驗,那“學”的過程、“學”的結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師的意志強加給學生的多,聆聽學生心聲、把握學生心智、願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師的疾話對的”、“我是老師,學生就應聽老師的話”,恐怕是我們很多老師常有的心態和所說的話。因此,許多教師挖好一個個的陷阱讓學生一個個往裡跳的事總是很樂意去做的。比如說:“對不對?“對”“好聽不好聽?”等等。儘管老師自我都覺得剩餘,有時還顯得底氣不足,但總是樂此不疲。

三、課堂音樂教學中的“教材”定位過高過死

教材是教學之本,依教材上課“沒商量”。我們國家的教材建設已有了長足的進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

了全國一綱一本的格局而出現了一綱多本、多綱多本,這對於拓展貼合各地不一樣的人文環境、不一樣教育水平和與社會發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間,構成新的教學格局起到了用心的作用。但畢竟人們的國家太大了,地域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幾套教材來作“教學之本”,實在是勉為其難。。就從我們浙江省新編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來說,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開始編,九一年開始在部分地區實驗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廣使用。編寫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較發達的農村地區”使用,這從九十年代初全國經濟發展的勢態看浙江省的經濟發展地位,無疑是準確的。可問題是,僅從一個面積不大、人文背景相對單純、經濟結構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經濟水平的差異也是顯面易見的。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必定還來教育文化的差異。可我們使用統一教材,就是對這種事實上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這與教育學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從編寫到使用的週期很長,對教材重新作出修訂則所需的時光更長。在現今知識爆炸、社會發展和經濟增長日新月異的時代,人們的價值觀、道德面、人生觀、美學觀無不時時處處都在變化著,而唯有我們的教材不變,要學生唱的歌曲不變。這怎樣可能讓學生對我們的音樂感興趣,對我們所唱的歌感興趣?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6

課程改革使音樂課堂煥發著活力。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領悟到:當學生有興趣時,當學生身心處於最佳狀態時,當教學資料能用多種形式來呈現時,他們學得最好。基於這樣的認識,我認為我們的音樂教學中應是由重知識傳授向重學生髮展轉變。

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須的技術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國小音樂教育並不是要讓每個學生都成為音樂家,在音樂課中把認識樂譜作為每課必學的資料,並且把會不會識譜作為學生懂不懂音樂的標準,不但偏離了音樂教學的方向,而且由於純技術訓練帶有必須的強迫性,容易使學生產生對學習音樂的厭煩心理,進而造成了學生和音樂之間的距離,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心理學家卡格安在觀察兒童的行為時發現只有那些與他們熟悉的事物有所不一樣,但又看得出與他們有必須聯絡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們。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說,如果單純的說唱,死板的講述樂理知識,那隻會扼殺孩子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學。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在低年級的課堂教學中設定了這樣的小練習:在課始與課末,進行騎著毛驢進教室的小遊戲,很受學生的歡迎。在這個遊戲中,我讓每個學生都有三個自我創想的動作。首先,引導學生做一些小動物的外形模仿。讓學自主的進行練習,逐步發展下去,能夠自由發揮。學生自編的動作源於自我熟悉的小動物,由於個性和愛好的不一樣,每個學生創想的動作各不相同。其次,讓學生隨著音樂把這三個動作串聯起來,在音樂的伴奏下自由發揮創編律動,讓學生在有規律的動作中培養節奏感和韻律感。那麼到了下一課,我便要求學生儘量不要重複自我上節課的動作,學生們相互模仿,同時充分發揮自我的想象力。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學生的動作已不僅僅僅侷限於模仿動物了,不知不覺中既培養了形式的記憶力,模仿潛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7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

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對音樂感受能力不夠強。針對這一現實情況,現將我在教學中的體會、感受和反思簡述如下:

一、教材內容提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實際的音樂教學過程顯示,現在的學生熱衷於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對教材中的歌曲卻不屑一顧; 他們可以如數家珍似的報出一長溜的、連音樂老師恐怕還未所聞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對音樂課上老師反覆教唱、竭盡所能講解的歌(樂)曲卻模糊不清,甚至毫無印象„„這裡固然能找到許多原因,講出一大串非我們音樂教師所能的理由,但從一個教育者應有的工作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來反思我們的教育,憑心而論,我們的課堂教學本身存在的許多問題恐怕也是一個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二、改變教學方式,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優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作為音樂老師,我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應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取長補短。因 此,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通過教學我感覺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

1、常有教學與教材緊密相關,切忌追求課堂忽視了音樂基礎知識的教學,因此教師要認 真備課,精心設計。

2、教學中要注意到大部分學生,因材施教,個性發展。

3、要注意師生的情感交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學生一同學習。 以上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反思,請給予指導。作為一名音樂教師,雖然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樂理知識都不能被很好地運用起來。這就對我們音樂老師提出了新的課題,如何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練習積極性和參與熱情,達到課堂所追求的展示音樂魅力、愉悅學生身心、健康快樂為本的教標。

一、 學習教學大綱,明確教學目的。

1、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音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3、在音樂課堂上培養學生參與和實踐能力。欣賞我國優秀的民間音樂(如民歌、民間 樂器、民間歌舞音樂、戲曲曲藝音樂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文化傳統情感。

二、 採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教材程度深,在課堂上安排一定時間觀看光碟,對各單元內容作介紹,學生以欣賞為主,達到開拓視野、提高審美能力的目的。

2、對樂理知識的教學,從基礎抓起,每堂課選幾節樂譜視唱。讓學生學會劃拍、打節奏、哼曲調,逐步提高學生的識譜能力。雖然大部分同學有困難,但從一個學期教下來,學生的進步還是較快的。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裝置,向學生介紹一些民歌、名曲,作為補充教學內容。

4、課內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當然,如何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今後還須努力.孩子們需要美,追求美,那麼我希望音樂課能給他們提供一個空間,讓他們踏上尋找美,感受美的道路。在我的課堂教學中,孩子們是開心的,快樂的。只要我們多花些心思,我相信孩子們就會從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從而感悟他們純真的心靈。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8

今天我懷著愧疚和懊悔給您寫下這份檢討書這次犯錯誤,自己想了很多東西,反省了很多的事情,自己也很懊悔,很氣自己,去觸犯學校的鐵律,也深刻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對自己所犯的錯誤感到了羞愧。

學校一開學就三令五申,一再強調校規校紀,提醒學生不要違反校規,可我卻沒有把學校和老師的話放在心上,沒有重視老師說的話,沒有重視學校頒佈的重要事項,當成了耳旁風,這些都是不應該的。也是對老師的不尊重。應該把老師說的話緊記在心,把學校頒佈的校規校紀緊急在心。

事後,我冷靜的想了很久,我這次犯的錯誤不僅給自己帶來了麻煩,耽誤自己的學習。而且我這種行為給學校也造成了及其壞的影響破壞了學校的管理制度.在同學們中間也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由於我一個人的犯錯誤,有可能造成別的同學的效仿,影響班級紀律性,年級紀律性,對學校的紀律也是一種破壞,而且給對自己抱有很大期望的老師,家長也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別的同學的父母的一種不負責任。每一個學校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做到品學兼優,全面發展,樹立良好形象,也使我們的學校有一個良好形象。每一個同學也都希望學校給自己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學習,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但是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靠的是大家來共同維護來建立起來的,而我自己這次卻犯了錯誤,去破壞了學校的良好環境,是很不應該的,若每一個同學都這樣犯錯,那麼是不會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形成,對違反校規的學生給予懲罰也是應該的,我在家也待了半個月了,自己想了很多,也意識到自己犯了很嚴重錯誤,我知道,造成如此大的損失,我應該為自己的犯的錯誤付出代價,我也願意要承擔儘管是承擔不起的責任,尤其是作在重點高校接受教育的人,在此錯誤中應負不可推卸的主要責任。關於我的錯誤,還有一點原因要說。那就是我還太年輕太不懂事了,這雖然是客觀上的原因,但是我卻不懂得向班級好同學學習。由於我的不懂事,經常惹老師生氣。經過這幾天的深刻反省,以及在家裡的面壁思過。我覺得自己存在很大的毛病啊,我作為一個國中生,就應該嚴格地遵守《國中生日常行為規範》,做到上課認真聽講、不開小差、不隨便交頭接耳、不損害上課紀律、不妨礙周圍同學。而我這麼多的錯誤,都需要在以後一段時間裡認真地對待與改正。

最後,我再次跟老師鄭重地說一聲抱歉“對不起,老師”。經過這些天的反省,我知道了承認錯誤是多麼的磨練與痛心。作為一名國中生,我本職工作就是好好學習,學習階段的我難免遇到錯誤。而錯誤發生了,我就必須承認錯誤,勇敢、積極得去面對和解決。在此,我發誓今後我一定要積極努力地改正錯誤,一定要向老師鄭重道歉,今後一定努力改正。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9

14日上午在長嶺教育行政辦的組織下,我隨中心中學一行到李店考察,走進廣水市李店鄉的每一個學校,無論是中心中學、初級中學、中心國小、村小還是幼兒園,我總能感覺到一種充盈著蓬勃生機和活力的美。所見所聞頗為深刻,總體感受可以歸納如下三個方面。

1,校容校貌讓人耳目一新。李店鄉是一個並不十分富足的鄉鎮,然而他們面對辦學條件艱苦、債務負擔沉重、學校發展遲緩的多重壓力,他們卻用自己的信念和毅力在逆境中奮起,走創新發展之路,為學校發展贏得了機遇和前景。李店鎮地理位置比較偏僻,經濟條件並不富裕,然而李店人並不懈怠,運用科學發展觀,著眼未來,積極謀求學校發展,統一規劃,合理佈局,統一標準、統一建設。潔白的漢白玉欄杆,亮麗的彩色地磚,標準的運動場與升旗臺,規範的學生食堂與寢室,都給人一種整齊劃一的感覺。高質量,高標準搞好學校基本建設,從教學樓到宿舍樓,從餐廳到運動場,從校園文化到環境保護,真可謂是讓每一片土地能育人,讓每一塊牆能說話,學生在如此靜美的環境中得到精神享受,情操陶冶。教師的敬業精神讓人肅然起敬。走進李店的每一所學校,一種濃郁的學術氛圍讓人歎為觀止,廣大教師在知識的海洋裡搏擊。吮吸著科學最新理念,積極探求教書育人的新思想,新理念,以育人為天職,不計報酬,充分展示了當代教師樂於奉獻的崇高品德。無論國小還是國中,各校都把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了合理開發與應用,讓遠離城區的農村孩子接受了平等的教育,開闊了視野。這種規劃模式,使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既有一種享受平等的快樂,又有一種滿足的優越感。

2,學校要發展,教育要均衡,沒有一支過硬的教師隊伍不行。“過硬”二字不只是教育業務的煅造,教育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樂於奉獻,追求高雅的尚德之師。在這方面,李店人有自己的思考和奇招,他們對教師的管理更加註重“軟管理”和人文關懷。他們對自己要求甚嚴,力求用自己的品德學識和情感去觸及教師的靈魂。他們尊重教師,善待教師,關心教師疾苦,力所能及地為教師排憂解難。他們經常深入教師的生活去詢問、去了解、去幫助。當幹部與教師的利益發生衝突時,無論是精神、物質方面,他們都是教育幹部禮讓教師,寬巨集處理。正是這種心靈間的真誠碰撞才擦出了李店教師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精神火花。在參觀期間,李店教師精神面貌確實讓人振奮。他們堅強自信,樂於進取。言談間,消弭的是頹廢和抱怨,流露的是喜悅和滿足。正是這種高雅和諧的人師隊伍,使李店教育均衡發展成為有渡之岸。

3,學生的文明習慣讓人讚不絕口優美的環境,孕育著良好的學風,教風,培育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李店學校的每一個校園,總有一種不可遏止的文化衝擊力。悠長的文化廊道、個性化的辦學理念,充滿活力的校本精神、“教書即育人,管理即服務”的人文情懷,無處不浸潤著李店教育人的思索和智慧。他們因地制宜巧佈景點、善挖潛能申報亮點,使一個校園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達到了和諧統一,教育資源做到了適度地開發與整合,教育層面得到進一步的拓展、校園生活豐富多彩。外籍教師的友情講座、專家教授的學術報告、教學教研製度、學生管理制度的科學制定,對師生行為既起到約束作用又達到引領的目標。優美的人文環境對全校師生時刻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功效。置身於校園的每一個角落,無處不受到了一種高尚文化的薰陶。李店教育人對環境和群體育人的精神追求,已使校園文化產生了強大的內驅力和輻射性。偌大校園,無論哪一個角落,我們都無法搜尋一紙一屑的蹤影,無處聽聞汙言穢語的不諧音。

校園蘭菊送香、桂枝搖曳,我們沒有看到曾經的踐踏和攀折。驚歎之餘,我們更真切地感受到每一個學生在接受平等智育的同時,自己的健康個性和高尚品德得以提升。李店教育的發展觀和發展態勢,我們倍受鼓舞。學校要發展,首先要解放的是思想,依靠的是膽識和魄力,黑石山中學是一所有著30餘年辦學歷史的老牌學校,為國家輸送了不少英才,在學校自身發展的過程中,也逐漸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然而對比先進,頗感缺憾。佈局,花樣眾多的菜譜,香噴噴的米飯,讓人流連忘返,對照我們的後勤服務,深感相差甚遠。由於揹負債務的重壓,學校發展步伐顯緩,學校只能東補西拆,缺乏整體規劃,浪費大量財力,卻事事不盡人意。其次由於生源萎縮,招生質量難以保證,兩極分化現象極為嚴重,課堂教學得不到高效組織,教育的均衡發展受到挑戰。學校三面環水,一面傍山,校園環境雋美,地位優勢明顯。然而在校園環境規劃建設中,缺乏人文景點,缺乏文化品位,難以形成文化的認同感和內聚力。為了加強後勤管理,提高後勤服務質量,改善校容校貌,讓後勤工作更滿意於師生,滿意於社會,特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整改。

1,廣闢財源,開支節流,為學校發展積累資金。

2,美化環境,合理規劃,花少錢添亮點,上品位,提檔次。主要加強主校道整理,美化校容校貌,主要措施是剷除主校道兩旁雜草及綠化帶,平整填土,固化水泥路面。

3,加強後勤工作,特別是食堂工作的流程管理。要求倉庫保管員,嚴格對照程式對入庫食物進行質檢登記,驗證質量合格證,和其他證件,同時索取同批次食品驗收報告單及生產廠家衛生許可證。完善三防裝置,對做菜屋內進行維修,增設更衣室,對餐廳進行粉刷,改善衛生環境,加強制度建設,力增十二月份驗收達標。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10

為了讓家長更全面的瞭解孩子升入大班後的表現,在大班年齡段所要學習的教育教學內容,以便更好的達到家園共育,因此,我們上週對家長開展了半日開放活動

早上,大多數家長都早早的來到了幼兒園,很細心的觀察著孩子的一舉一動,在早操時,全班幼兒積極性較高,這離不開領操老師的熱情,更少不了其他老師在幼兒行為方面的配合。在吃水果的過程中,孩子的常規不太好,這需要平常我們老師多督促,並養成良好的吃東西的習慣。在家長看完孩子們做操、喝水、吃水果之後,緊接著就是我們的一個教育活動。今天的教育活動是上的邏輯思維課程,對於大部分家長來說都比較陌生,所以我想通過這次活動,讓他們瞭解這門課程,從而知道讓幼兒學習這門課程是對的選擇。

活動結束後家長們看到孩子的表現很高興,對於孩子在遊戲中的樂趣以及掌握的知識,紛紛表示欣慰。個別家長因為自己的孩子表現不好,而且不大但,非常生氣,並且斥責幼兒,這種做法是不對的,只會更傷孩子的自尊心。在老師的鼓勵下該孩子才化哭泣為笑容。 在本次家長活動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經驗:

1、必須時常訓練幼兒的常規。訓練好常規是進行一切教育教學的前提。

2、教師應更多的給幼兒發言的空間,並儘量保證所有幼兒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使家長感受到老師對每個孩子的關心與尊重。

3、在活動中,家長能夠和孩子一同參與遊戲,是個很好的互動方式,讓孩子體驗家園互動的樂趣。

4、在教學時,應適當的提一下家長的存在,感覺有點忽視了他們。並趁此機會介紹一下思維課程家長在家的引導方法。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老師要尊重幼兒、理解幼兒。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既要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習慣,又要鼓勵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學習。使其身心獲得和諧發展。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11

是大班的一節科學課,在這個活動中,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這個活動主要在操作中完成,從線條的頂端開始,一顆挨著一顆,並且線上條上,給種子進行排隊。我把線條分別用三角形、花、正方形不能的記號來表示,以防止幼兒視覺錯亂找不到線條。在活動中操作,大多數幼兒能夠按照要求進行排隊操作。通過這個活動幫助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形狀、空間位置等一些粗淺的知識,發展了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中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解釋他們的發現,當我問起幼兒: 每一對的長短都一樣長嗎?

幼兒馬上積極的回答: 不一樣長。

我又問: 為什麼都是10 顆,隊伍卻不一樣長呢?

有幼兒回答: 因為蠶豆扁扁的要大,所以它們的隊伍就排得最長。

小豪說: 黃豆圓圓的小,所以它們排得短了。

安琪接著說: 紅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了。 看來,孩子們通過自己操作,更直觀的發現了三種.種子的不同。

這次活動由於考慮不周全,有一個不足之處就是材料的準備。我給每組孩子共同準備了一份操作材料,但孩子們不能很好的進行合作,再加上由於黃豆等種子容易到處亂滾,很多孩子排了半天也沒排好,花費了不少時間,就連集體討論時還在 鍥而不捨 地排著,影響了活動的效果。事後我想到,可以用KT板,上面壓上幾道凹槽來讓孩子們在上面給種子排隊,這樣種子就不會到處亂滾了。

音樂教學工作反思 篇12

開學以來,我校教導處根據處教研室新學期工作思路,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積極推進新課程的實施,以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提高教師專業素質為關鍵,在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本階段教導處的工作任務。為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力爭以後取得更好成績,現將學校教導處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與成績:

1、規範課程設定,深化課程改革。

嚴格執行課程方案,堅持按規定開齊開足課程。在專職教師緊缺的現實條件限制下,本學期堅持按課程標準開足了課程。有能力的老師跨學科教學,同一學科由多位老師兼任。要求全體教師必須自覺遵守,堅決杜絕隨意更換課程,不隨意增減課時;堅持按課程標準要求教學,不隨意提高或降低教學難度;堅持按教學計劃把握進度,不隨意提前結束課程和搞突擊教學;堅持按規定的要求考試,不準隨意增加考試次數。

本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精彩紛呈,在4-6年級開展了綜合實踐活動小課題《太極拳》、《抖空竹》、《吹畫》、《植物與陽光的關係》等,初步展示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的成果。

2、狠抓常規,去偽存真,向實效性管理要效益

學校工作事無鉅細,教學工作又是學校各項工作的核心與生命。新學期以來,我校緊緊抓住教學工作這一核心,緊扣教學常規的嚴格管理,努力做到常規常抓,常抓常促,常促常效,堅決杜絕教學工作中的懶散、拖延、應付現象,努力把教學常規管理的各個方面推上新的高度。加強學習,明明白白工作。以肥城市國小教育教學工作會會議精神為指標,以處教研室下發的《國小教學常規要求彙編》為基準,認真組織了全體教師學習,明白工作應該怎麼幹,教學質量應該怎麼抓,學生應該怎麼管理,老師們均做到心知肚明。狠抓雙查,清清楚楚考核。本學期學校教導處為促動教師工作的自覺性與主動性,設立了備課、作業、單元測試、聽評課記錄、業務學習筆記與讀書筆記、校本教研活動記錄等專案的自查複查記錄,截止目前,老師們已自查兩次,教導處及教研組複查兩次,每次自查複查均計入教師的年終考核,通過自查複查,徹底消滅了老師們的僥倖心理,保證了各種常規資料的質量。

3、推崇務實求真,提升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是學校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本學期我們努力在提高教學質量上下功夫,全面提高核心學科的書面測試成績,提升我校在社會上的聲譽和在家長心目中的地位,全面促進學生的素質發展。開學初,教導處要求每位老師制定切實可行的後進生幫扶計劃,並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幫扶記錄。學期中,教導處在對所有班級進行調研,及時彙總相關資料,肯定了一些進步的班級和學生,同時也指出了不足。多次在全校教師會議上要求每一位任課教師注意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質量,重視分層次教學,做到精講精練。改變了“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重智育、輕德育”,“重年終、輕平時”,“重現象、輕本質”的考核制度,加強了平時考核和年終考核相結合,重視綜合考核,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的工作和學習,以此促進教師和學生全面發展。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1、教導處工作千頭萬緒,一些工作不能及時完成,某種程度上影響學校工作的開展。

2、教研活動形式幾年來一成不變,沒有創新,又缺少專家的引領,活動效果不明顯。

3、隨著教師“中齡化”,及部分教師高階職稱的評定,教師參加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有所降低。

4、綜合實踐活動已有開展,但落實不夠到位。

三、改進措施與工作設想

教學工作艱鉅而龐雜,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新的一年,教學質量要上新臺階,必須要有新突破。在此就下學期的教學工作擬定以下改進意見:

1.提高管理水平,明確分工,把工作做得更細,考慮得更全面,紮紮實實地把教學管理工作做到位,從而使教導處的常規管理更科學、更有效。

2.抓實、抓深校本教研。在教研組建設、教研活動常態化的基礎上,要勇於創新,開展多種多樣的教研活動,力求使教研活動向課題化、精品化方向發展。進一步利用現有資源,促進綜合組活動的開展。

3.構建教師發展平臺,多讓教師“走出去”,促進年輕教師的快速成長。

4.繼續加強活動課程的教學與管理,綜合實踐活動能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重視過程,讓學生得到感受和體驗,並將活動材料收集整理,存入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