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精選5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1.22W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 篇1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是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它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全詩共五小節,可以分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第二部分發出祈盼,讓戰爭中的孩子和我們一樣在鮮花中讀書,一同享受美好的春天。[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精選5篇)

由於這是一篇閱讀課文,在教學時,我沒有逐字逐句進行講解,而是通過感情朗讀、補充材料和展開想象三種形式來理解課文內容的。

感情朗讀是理解詩句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本節課中,我重視了引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特別是四個“這究竟是為什麼?”。通過朗讀,讓學生們知道,這不僅僅是疑問,更是一種對戰爭的訴,一種對戰爭的抗議。因此,在朗讀這句話時,語氣自然是逐句加重,語氣中自然含有深深的譴責。這樣,朗讀促進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理解又深化了學生的朗讀,二者真正起到了相輔相承而又脣齒相依的關係。

補充材料是拓展內容的有效手段。在課前,我佈置學生收集近些年來有關戰爭的資料,學生在收集的過程中,對戰爭自然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而課文中所講的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是一個抽象的概念,這樣學生就可以從這些資料中瞭解到戰爭到底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不安定的因素。從這些資料中,學生可以清楚地瞭解到戰爭讓那麼多的人無家可歸、流浪街頭;戰爭讓那麼多的親人生離死別、國家淪喪……這樣,學生的頭腦中,便會出現一幕幕戰爭的災難。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展開想象是學習課文的重要方法。在這篇課文中,有這樣幾句話:“蔚藍色的大海,本來是海鷗的樂園”,“金黃色的沙漠,本來是蜥蜴和甲蟲的天下”。在讀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大海本來是什麼樣的?現在又是什麼情景?沙漠本來是什麼樣的?現在又是什麼情景?通過想象,學生也能夠了解到戰爭讓本來安寧的自然世界變得喧囂而殘酷,自然也就瞭解了戰爭給自然社會帶來的災難。

這節課的教學,讓我重新對閱讀課文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感情朗讀、補充材料、展開想象,無疑是學習閱讀課文的很好的方法。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 篇2

今天,我終於上完了我的參賽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在緊張、興奮之餘寫下如下文字:

這節課我的總體設計思路是:品讀結合、讀議結合,因為它是深入語境地有效手段;疑問主要從文字中來,答案主要從文字中去找,要不離文字,緊摳詞語,有時要咬文嚼字。

學生的自主學習方式多樣,活動時間佔一節課的三分之二。我本身的情感也很到位,有節奏、有韻味,自信、放得開。預設後的生成主要在我的意料之中,有些在意料之外。有幾處亮點:

其一,開課時齊讀課題3遍,就課題質疑,學生提出了兩處關鍵的問題:誰和我們一樣?什麼是享受春天?然後帶著這個問題自學。

其二,個性化朗讀。我讓學生自選一節詩來讀,我不作任何朗讀技巧的指導,只是一遍遍地反問學生:你讀得很氣憤,你為什麼要這樣讀?你把最後這個問句讀得特別重,你為什麼要這樣讀?允許學生採用多種讀法來表達情感,真正使朗讀成為學生個性化的行為。

其三,在讀中回答問題。當學生選讀第5節時,我發現在自學時有一個男同學在省略號處產生了疑問,我現場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沒有由我來提問,而是由這個男同學來問:“詩歌的結尾為什麼有個省略號?”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學生想到了作者沒有說完的話,那就是隱藏在文字後而後話──和我們一樣享受和平,此時,我板書了──“享受和平”四個字,並問學生:“開課時你們提出的問題,現在能回答了嗎?”結果說學生說到了,我馬上板書──全世界兒童。做到了問題由學生提出又由學生解答。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 篇3

這首詩歌是一篇閱讀課文,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揭示了戰爭給自然世界帶來的種種不安寧,發出對和平的呼喚。

在講這篇課文時,六一兒童節正好剛過,從學生們洋溢著笑容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還沉浸在快樂中。

所以我抓住這個時機,課前精心選擇一組具有代表性的戰爭中受傷兒童的圖片製作成課件展示給學生,學生通過與自己幸福生活的對比,立刻激起了他們的情感波浪。感受到了充滿血腥的戰爭打破了世界的和平,給同齡人帶來了沉痛的災難。於是帶著對戰爭間接的感受和體驗,再引導學生共同去感受《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首詩歌內容,學生就會很容易體會出詩人所表達的“憎恨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同時,詞語的理解可以在初讀課文時以檢查詞語的形式出現,也可以在指名朗讀糾正讀音中理解,還可以根據學情在課文的閱讀感悟中檢查,總之,教師要根據學情靈活把握。在;理解感悟課文時,一定要做到以讀代講,要引導學生抓住“本來----可是”的轉折朗讀,體會戰爭的殘酷,要引導學生深入體會“這究竟是為什麼?”,把為什麼的原因具體化,而不是用“戰爭”兩字貼標籤,在此基礎上,還要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做到熟讀成誦。在拓展補寫時,教師的作用在於拓展學生的思維,點撥規範學生的語言,而不能代替學生的思維。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 篇4

人教版小語第三冊第八單元《我是什麼》是一篇新編科普短文,它與《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一樣向學生介紹動植物知識、自然常識,進行環境教育。本文采用擬人手法,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係。這是一篇科普文,過去我們很容易把這樣的課上成不像語文的語文課。幾個月前,在行知國小,就在這個報告廳裡,王崧舟先生就曾經作過《語文意識燭照下的語文教學之道》講座,他告訴我們,語文意識就是關注文字“怎麼寫”,“為什麼這麼寫”的意識,叮囑我們,要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力求避免這一誤區,著力在如何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語文學習方面下工夫。

一、緊扣主線,理解朗讀

文章的主線是作者的寫作思情,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細讀課文,不難看出:本文的重心落在一個“變”字上,理清思路,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圍繞“變”字進行說明介紹,先寫水的形狀變化,接著寫水在池子、小溪、江河、海洋裡的狀態變化。根據水的形態變化,我從變“雲”,讓學生理解雲的變化過程,讀出自己喜歡的語氣, 調動學生的興趣。接著,就是抓住“雨”“雹子”“雪”不同的變化,重點抓字詞,“落”“打”“飄”,這三個不同的現象,由不同的方式從天上下來,通過理解朗讀,知道了“雨”是天上落下來,“雹子”是從天上打下來,“雪”是從天上飄下來。通過比較,學生知道了在讀“雹子”“打下來”要重點;讀“雪”“飄下來”要輕點,慢慢的;讀“雨”“落下來”不慢不快。讓學生明白,用詞的準確性。

第三段雖然短小,但是文字優美,為了能讓學生讀好,讀懂這一段,我抓住了幾個關鍵詞語進行理解,如,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通過擬人化的比喻,讓學生自己通過生活中的的感知,知道了池子裡的水是很平靜的,小溪裡的流的水很緩慢,江河裡流的水非常的湍急,而海洋是波濤澎湃。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能體會不同狀態的水是有不同的變化的。

二、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益

國小生的抽象思維離不開具體形象的支撐。當學生通過讀課文理解了水是怎樣變成汽的過程後,我通過動畫演示水變成汽的過程,把複雜深奧的自然常識變得淺顯易懂,豐富了學生的直觀感性認識,加深了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和感悟。並注意引導學生憑藉聯想、想象幫助理解課文,用他們的語言去與大自然說話。

學習第一自然段時,首先抓住中心句“我會變”引導學生看課件“雲”在不同時間的變化,“白衣服”是在早上和中午的時候,“黑衣服”是在下雨前和晚上,“紅袍”是出現朝霞和晚霞時的景象。這樣,學生很直觀的明白了雲的變化過程。從而使學生知道它們分別指的是“白雲”、“烏雲”和“紅霞”。此時,引導學生讀、想,給學生營造發揮自主性、能動性的環境和條件,進行了從語言到思維到影象再到語言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反思 篇5

今天,我上了《黃河頌》,此刻自信如黃河之水一瀉千里,思緒卻掀起萬丈狂瀾。

我認真備課了。教學視訊看了兩個,教學實錄列印若干。充分取長補短後,又實際研究了第二單元教學目標,可以概括為三:1.反覆朗讀,感知思想內容2.學習語言運用技巧3.培養愛國主義情操。我知道這樣的一篇詩歌,可以簡單上。朗讀作為一條主線,貫穿課堂。可是,只有朗讀,怕語言品析落空,缺少語文課堂最實效的內容;怕缺少愛國情感的渲染,又失去課堂的深度。我糾結了很久,決定一個不放手。

三大板塊,遂在我腦海中成形。先朗讀(蓄勢)——品語言(實質)——扣現實(昇華)

但,這樣割裂的板塊,卻讓我忽視了語文中最重要的“品讀”實為一家。在進行朗讀指導時,學生知道要抓關鍵詞,學生說“奔向東南”的“奔”和“劈成南北兩面”的“劈”要重讀,可以表現黃河水的氣勢,“望黃河滾滾”的“望”要讀得拖長一些……我頻頻點頭,我想順勢深入,“奔”寫出水流的速度,展現黃河一瀉千里的氣勢;再啟發“望”換成“看”在效果上有什麼不同?可是,忽然腦海中又清晰出現我早已設計好的課堂思路,現在品析了語言,下個環節怎麼辦?我還設計了名師洪鎮濤上詩歌課的形式呢,學著他先從語言的角度提出示範問題,讓學生用換詞、比較的角度再自己提出問題,整個課堂既形式活潑,學生主體又有效體現,教學效果也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