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精選12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2.37W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1

我自己知道這節課遠沒有平時的課堂那麼活躍激動,學生有點緊張,害怕說錯。第一次面對很多人聽課,不放鬆。由於學生的緊張,造成主持人的一些被動和需要啟發帶動和鼓勵,鼓勁。可能平時的上得更理想。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精選12篇)

不足:

1、教室佈置環境未改善。(這是我無能為力的事情)

2、最後的課堂檢測方式應該多樣法:如卡通法、小黑板法、手寫答案法。(能辦到,只是第一堂還沒有多想)

3、師說話內容和時間還應消減,讓學生更自在。(能。可有的學生無法明確和模稜兩可的概念,師必須給其明晰的答案,要消減還真不容易,學生的思想基礎和文化素質還沒有那麼高)

4、比賽記分是否在黑板上公佈記分(意見不統一,組員認為可以調動學生答題和學習積極性,而組長反對,認為上課是學知識的課,不能變成打分課,浪費精力和時間。我認為可以偶爾為之,不要常常這樣)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2

這堂課可取之處有:為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本課講述首先採用知識競賽的形式進行,然後就重點難點問題具體分析探究。在進行知識競賽時,學生每回答完一題,教師給予評價,回答正確的予以鼓勵和表揚。

這堂課的不足之處有:(1)由於處於新課改的探索階段,新舊模式轉變上還有一些不完善的地方,雖有合作交流的環節、讓學生展示的環節,但氣氛不夠活躍,有待想辦法讓全班學生都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積極性。(2)本課沒有用多媒體,課不夠新穎。(3)上課過程中有些趕時間,在討論探究題時,不夠透徹,老師當堂點撥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不斷充實自己,改正不足。以上是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希望各位同仁指正。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3

本課內容第一次讓學生開始接觸到西方殖民者侵略的相關史實,其中重點是對中國臺灣問題的處理,利用學生在地理課上對中國臺灣的各方面瞭解,實現學科之間的綜合,能很好的啟用學生已儲備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及時的把鄭成功收復臺灣與當前我國統一大業相聯絡,是學生很好的意識到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肩負起那些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思想教育,達到了健康情感的提升。同時關於中國和西方國家簽定的第一個條約《尼不楚條約》要加以重點提出來,它是我國與西方國家簽定的最早的也是一個平等的條約,避免學生誤解。

但是整個設計感覺還是學生活動過少,教師有點放不開手腳,應多給學生一些自由討論與分析的時間,防止一言堂的出現,堅持師生共享歷史課堂;另外多媒體、影像資源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過少,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效果。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4

9月20號,我上完了《購物》這一課之後,感覺到自己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有很多需要努力的地方!就像之前其他數學老師告訴我的:要想上一堂好課,不僅需要教師的教學熱情,更需要教師有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的教學技巧,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數學教學成為真正的數學活動的教學。所以反思自己對這堂課的教學,總結如下:

一、這節課中,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購物》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起始課。本節課主要任務是讓學生掌握兩、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豎式計算。乘法豎式是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所以理解乘法豎式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成為本堂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為了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課的知識點,我創設了小明和媽媽到傢俱城買傢俱的情景,引導學生轉換角色,想想如果自己就是小明,你會提出什麼問題?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使學生覺得生活就在自己身邊,利用數學本身的魅力來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數學,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腦、動口、等能力,也使學生輕鬆、愉快、自然地進入本堂課的學習中。

蘇霍姆林斯基在半個世紀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理論。他在《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研究性學習法》一文中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在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時,我以“探究活動”貫穿整節課,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通過數一數、折一折、比一比、說一說,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領悟,由生活中具體的物品,到抽象的幾何圖形,自然過度、水到渠成。

2、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貫穿整節課

蘇霍姆林斯基在半個世紀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學習”的理論。他在《讓學生進行獨立的腦力勞動----研究性學習法》一文中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探索者、發現者、研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所以,在探究演算法的過程中,我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小朋友們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總結出多種解題方法,體驗了演算法的多樣性。

二、不足之處

1、低年級的小朋友上課的注意力只有10~15分鐘,老師為了能讓學生理解算理和掌握豎式的計算方法,設計了過多的問題,浪費了學生有效學習的時間,造成學生最後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的問題

2、當學生出現老師事先沒有預設到地問題時,老師被學生牽著走,體現出了自己經驗不足,教學機智不夠的缺點

3、授課節奏掌握不好。部分學生的操作速度非常慢,所以最後任務就沒完成。如果加強學生的操作訓練,把本節課的節奏加快一點,學生的收穫一定會更大,教學效果會更好。

4、縱觀整堂課,自己的激勵的語言不是很豐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沒有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1、教師一定要起到引導者的作用,《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注重“引導”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如,在提問長方形和正方形異同點時,不讓他們馬上起來回答,因為在這麼倉促的時間內作答,學生的回答十有89是零碎而不完整的,而引導小組進行討論,共同分析,找出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讓學生考慮周全些,語言組織精煉些,這時再做出回答,肯定會很精彩。

2、教師在指導,引導,協助學生學習數學時,要善於調配學生活動的步伐,要善於調控數學活動的時間。對每個環節所用的時間要心中有數,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設計發揮更大的作用。

3、教師要善於使用激勵性語言,鼓勵那些參與程度不高,操作速度慢的學生,使自己的教學面向全體。

4、教師要善於吸納學生反饋出的新資訊,並快速地做出反應,進行再加工、再完善、再拓展,釋放給學生,達到師生的共同提高。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5

一、明確一堂課的教學要求。

一堂課的教學要求,訂得明確具體,而又恰到好處,就要認真鑽研大綱和教材,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

二、保證新知教學。

為了保證學生在短的時間內學好新知識,要努力改變教學中不分主次,對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進行精心地安排和剪裁,抓住難點突出重點。

不足之處:

1、運算順序的強調不夠。儘管大部分的孩子對於先算除法後算加減法已經掌握,但是在總結的時候,應該讓學生多說說。

2、我沒有很好的將算式的讀與算式的運算順序結合起來,比如應該在學生讀算式之後說再計算,也可以讓學生觀察了運算順序之後讀一讀。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6

這個學期本人就《用百分數解決問題一》上了一節全校的公開課,課後對本次課進行了反思,發現有成功之處,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有價值、有趣味的問題往往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本課的教學中,開課前,我問:同學們,你們喜歡運動嗎?你們知道我校運動的宣傳口號是什麼?學生很開心地回答。然後我說學校領導很關心你們的身體健康,除了每週安排了三節體育課和每天30分鐘的大課間,還舉辦了體育節展示你們的體魄,並要求體育老師對你們的體育鍛煉情況進行測評跟蹤。我呢,也關心每位同學身體健康,也關注你們的體育鍛煉情況。前兩天,又去了體育老師那裡一趟,想了解前段時間體育老師對你們的體育測試情況。而你們體育老師說:“你來得正好啊,我正要填寫相關資料,你就幫我算算吧”,她給了我下面的資訊,教師出示例1。這樣我就很輕鬆、自然地由學生前段時間的體育測試匯入到例1體育達標問題。學生在我創設的情景中不知不覺地解決了有關達標率的問題

二、注重了學生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的百分率(課件出示)的具體含義,學生通過說與聽,調動了多種感官。再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公式,手腦並用,提高了學習的有效性。

三、密切聯絡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求出達標率,在理解百分率基礎上總結出百分率的計算公式,然後學生列舉生活常用的百分率並說出其含義,如“出勤率”“近視率”“優秀率”等等,並當場統計班級的“近視率”等問題,將數學融於解決問題之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四、加強了德育教育

如結合達標率,我拓展今年安徽大學聯考體育合格率不足7%,教育學生從小加強體育鍛煉,強身健體;由發芽率對於農民種田的作用,教育學生節約糧食,珍惜農民的勞動果實;學生計算出“近視率”後,教育學生要保護好視力,科學用眼,常做眼保健操等等。

不足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幾個方面

一、表揚、激勵性的言語不多。

二、整堂課雖然比較流暢,但是學生的練習不夠,教學設計中的拓展延伸練習沒能完成。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7

如今的課堂,有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學生的合作學習,更有學生的創新學習,課堂氣氛的活躍、和諧,教學民主,新課程理念讓我們嚐到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挑戰,讓我們看到自己教學的不足。作為一名教師,要經過不斷地學習,在教學實踐和反思中,完善自己的教學水平。以下是我對《霧凇》這一課的教學反思。

本課語言美、意境美。通篇都展現著“奇美”的景象:霧凇的“奇幻”、形成條件的“奇特”、形成過程的“奇妙”。這節課,我關注了語文的人文性,以情為基礎,重視感的過程,追求內化的終極目標,引領孩子欣賞優美文字中所蘊含的美妙絕倫的畫面,讓美充溢著課堂。本文作者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瑰麗而奇特的景象,並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備課之前,我把這篇課文讀了好幾遍,因為我知道,文字解讀是根,作為教師,對文字的解讀應該是豐富,深刻而又獨到的。

在教學霧凇形成的過程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給“鍍”字換個近義詞來推敲理解作者用詞的準確性,希望孩子們能懂得霧凇是逐步形成的。但是,孩子們並不能達到我預期的設想,這時,我靈光一閃,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一束松針,讓學生上來給松針“鍍白銀”,其餘學生仔細觀察這位同學的動作,接著讓學生說說自己所想到的哪個詞語能代替“鍍”,學生說了許多有創設性的詞語,當然最後還是一致得出結論“鍍”字最恰當。此時我再按序出示“銀線”、“銀條”、“銀鬆雪柳”的圖片,直觀形象地解決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作為一位老師,我感覺到教學思維中的火花是多麼難得,因此課後我連忙做了筆記。其實平時的教學中有許多的“火花”,有經驗的教師就會注意記錄積累,所以我覺得這節課我和學生均有喜人的收穫。

當然這堂課也有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感覺在以下幾方面還需改進:首先課件中出現大段課文,學生有些脫離了課文。特別是第二自然段的教學,我本想通過課件將霧凇形成的幾要素理清,所以將八句話分開出示在大螢幕上,學生也讀到位了,可是卻忽略了將文中的關鍵詞圈畫出來。其次對學生的預設還應更充分,設計的問題還需要更到位。一個問題丟擲去了,學生會怎樣回答;學生的回答與你預想的不一致時,你又該怎樣引導……看似四十分鐘的一節課,教師要在頭腦中反覆盤算的時間卻是四十分鐘的幾十倍。我在課前對學生的預設不夠充分、全面。

我們經常說這樣一句話: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或許也正是因為這些遺憾,才能成就更多的完美。以上是我此次上課後的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取他人之所長,補已之短,更上一層樓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8

一、課堂一詠三嘆,昇華情感。

教學時,我緊緊抓住作者的情感線索走進文字,走進劉老師的內心世界。“他將永遠在我的記憶裡行走、微笑,用那雙寫了無數粉筆字的手,放起一隻又一隻理想的風箏。”這句話是課文的中心句,也是作者的情感線索。我每學完一板塊都回到重點句的激情朗讀,使整堂課一詠三嘆,曲折迴環,別有趣味。如此處理,精略得當,使文章的教學張弛有度,保證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到了學習的過程,學生的思維火花得以綻放,激情得以飛揚。

二、品細節,悟情感。

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裡有效地學習,我抓住了劉老師的三件事:“笑談腿疾、轉寫板書、放、追風箏”來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品味文字,體會情感。達到了長文短上的目的,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長課短教,把複雜的內容變得簡單明瞭,使冗長拖沓的教學過程變得便捷,使複雜多樣的教學方法變得簡單易行,這需要教師具有很高的教學素養。

在教學“談腿疾”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的笑的神情和講的故事感悟劉的樂觀幽默的特點。並且抓住了學生聽故事後的情感變化“笑——酸澀——尊敬”,進行情感補白,更能深入地走進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情懷。在教學“寫板書”這一部分時,引導學生抓住劉老師寫板書的動作:“撐地——離地——急速地一轉——轉向——轉向”來品味,通過老師動情地朗讀,讓學生想象情景後談感受就能入情入境,情動辭發。學生的感受也很深刻:不容易、感動、擔心摔了一跤,如果沒有想象怎能有這些真切的感受。第三部分抓住了劉老師放風箏的動作和語言,感受他的堅強、自信、熱愛生活的品質。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9

《故宮博物院》是按照參觀順序,採用移步換景的方法詳略得當的介紹了故宮的主要建築,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表達了對故宮的熱愛和讚頌。這篇課文在聾校九年級時學過了,對照兩篇課文,大部分內容是一樣的,只是現在要面對的這篇篇幅長一些,我想隨著年級的升高,我想對這篇說明文應有不同的認識。於是我就拿出一課時對這篇課文來重新溫習。一是檢查一下同學們以前的學習效果,二是進一步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偉大創造。

一上課我首先對九年級時的課文和我們現在這篇課文進行了對比,告訴學生有關作者的情況,因為聾校九年級的課本上沒有註明作者,或許是因為有太多的刪減。因為學過,於是我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完成課後故宮建築的簡單示意圖,就是根據課文內容註明個部分的名稱,我想這應該是很簡單了,因為文章思路很清晰,它是按遊覽者參觀故宮的順序,由南到北依次介紹說明。五分鐘過去了,令我無語,大部分學生沒能完成這這示意圖。我清楚地記得當時在講這篇課文的時候,我在黑板上一邊講解一邊畫出了這種示意圖。看來同學們印象並不深刻,我想在學生的腦海裡沒能形成對故宮博物院的整體印象,對一些方位詞的理解也不到位,看來課堂上只靠老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是不行的,更需要引導式的學習,該讓學生自己完成的老師堅決不能代替,要想方設法讓學生來完成,並且日後要經常複習鞏固。

基於以上這種情況,於是我及時調整了思路。在內容理解上,我通過設定問題,引導學生找出關鍵詞語,疏通文意,體會文章篇章結構安排的特點。這樣隨時注意學生的主動性,學生通過閱讀和討論,比較迅速而準確地提取出關鍵資訊。學生比較容易學會。課後我想如果讓學生進一步進行說話訓練效果會更好。

這節課時間安排上應更有條理,本節課前面在文字內容的理解上花費時間較多,以致於後面內容有些快,前鬆後緊。而我原本還想抓住文章重點進行講解,特別從課文第5自然段:寫外觀特徵,抓住色彩壯麗的特點。如:金黃色、青藍點金、貼金彩畫、金鎖窗。第6自然段:寫內部裝飾,抓住龍的姿態特點。如:蟠龍、金龍、雙龍戲珠、單龍飛舞、行龍、坐龍、升龍、降龍。第7自然段:寫建築位置,抓住象徵皇權的特點。而實際上因時間關係,沒有很好的引導好。

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點,多和同科老師交流,更充分地備課,使授課內容更利於學生學習能力和成績的提高。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10

加法對現在的一年級學生來說也許已經不是初步認識的,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上過學前班或幼兒園大班,對於10以內的加法,他們已經很熟練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有些是機械化的,學生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加法,有些學生很天真地說:“我在幼兒園的時候已經學過了。”有些會說:“怎麼一年級和幼兒園教一樣的東西?”他們進入學校學數學的最初興趣就這樣被破壞了!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這節課是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學生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 在《5以內的加法》這節教學課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看主題圖,交流自己所看到的,再根據圖上的資訊提出數學問題。

生:4只小鳥在草地上吃小蟲,又飛來一隻小鳥。

師:通過這個圖意,能提出一個什麼問題呢?(引出“一共有幾隻小鳥”,讓學生感知如何提問)

師:“一共有多少隻小鳥?”說說你是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生1:一共有多少隻小鳥就是把開始的4只小鳥和後來飛來的1只小鳥合起來,應該用加法計算。

師:說的真好,那該怎麼列式呢?

生2:4+1=5

師板書:4+1=5

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1、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師:4加1等於5,你們是怎樣算出來的?

2、全班交流,探討多種演算法

生1:我在幼兒園就知道了4+1=5了,我還會算很多的加法呢!

(看到他那洋洋得意的模樣,我情不自禁地誇獎了他幾句,聽了我的誇獎,他樂滋滋地坐下去了。)

生2:我在心裡想,就知道了4+1=5,所以4加1就等於5了。

(這都不是我所想要的答案,我是想讓學生說出諸如數數法、接著數、數的組成之類的演算法,然後我好根據他們的多 樣的演算法優化出用5的組成來計算5以內的加法。於是,我不甘心,還是硬著頭皮接著問。)

師:大家都知道4+1=5,那你們能不能把你在心裡怎麼算的跟老師說說嗎?

(學生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舉手了。)

師:好好想想,你是怎麼計算出來的?怎麼想的就怎麼說。

課上到這裡,我只好通過講解,讓學生知道有數數法、接著數和數的組成等演算法。

不足之處:

1. 在通過圖意,提出問題這個環節,學生不知道如何進行提問。有的學生說成圖的意思,有的學生說成算式,答非所問。

2. 學生的傾聽和回答習慣還需要加強培養。雖然開學到現在,很注重培養學生的傾聽和回答習慣,但在本節課中還是有出現在同學回答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沒有認真聽。

3. 學生都知道4+1=5,但是不清楚怎麼算,所以在提問的時候,以至於學生回答的不是我所想要的答案。

反思: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和老師的點評,更深刻意識到,在一節課的教學中,要學會合理分配時間,突出重難點,主次要分清。在學生的注重和培養方面,一定要落實到位。學生是課堂上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而教師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在以後的展開教學各個環節時,不能只顧自己的教學思路,完成自己的教案,而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設計出的教案必須符合學生的發展要求,而不是去讓學生去適應教師的教案。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11

本課我主要通過體驗學習和律動教學讓學生感受十六分音符的節奏速度特點、以及“7”的音高唱名手勢。

在這堂課上,我先採用圖片匯入的方法,通過一個簡短的小故事讓阿凡提正義勇敢的形象深入同學們的內心。再創設情景教學模仿阿凡提來到班級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拓展延伸部分,學生欣賞了一段優美的維吾爾族舞蹈《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最後在歡送阿凡提快樂的歌聲中結束了這節課。

我認為這節課中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學生對於節奏的概念不夠清晰。在匯入的部分,我引導學生用一段十六分音符的節奏向阿凡提問好,並通過“跑、走、爬”的形式讓學生更加形象的區分十六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然而教學效果並不是特別理想。黃曉陽老師也提出,一次性的向學生灌輸太多的知識,會讓他們的思維更加混亂,對於十六分音符節奏的教學,應該更具有針對性。在拍打節奏時,我採用的是幾個音符拍幾次手的方法,老師也提出,直接採用2/4拍的節奏特點來打拍子,學生對節奏的速度特點會更加明確。這個環節的失誤也導致了後面朗讀歌詞和歌曲演唱的時候出現節奏錯誤和歌聲不整齊的現象。在以後節奏型的教學中,我也會改進我的教學方法,可採用讀一句節奏型帶一句歌詞的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節奏的同時學以致用,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抗擊西方殖民者入侵教學反思 篇12

一、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二、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