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書信 > 檢討書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通用5篇)

欄目: 檢討書 / 釋出於: / 人氣:4.85K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 篇1

在平時的教學中,沒有經常性地去反思自己上課的語言,因此,在和學生對話時,越來越囉嗦,喜歡重複學生的話,引導的語言等都比較隨便,這一點是要嚴加註意的。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去錘鍊自己的語言,儘量不重複學生的話,讓學生多說,自己少說,用一句話可以講清楚就不要用兩句話。可以通過夥伴互相聽課、教研組聽課、給自己拍錄影課等形式來監督、分析自己的語言。教學語言精煉,這應該是做為一個數學教師的一項重要的特質。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通用5篇)

結合大家的意見,通過思考整理,我想做以下修改:

1、把複習放到課前,內容系統一些。

2、百數圖找規律設計一個總的問題,讓學生自己發現、討論,教師在學生彙報時加以引導。

3、規律應用分層次闖關。在練習中運用數的排列規律,熟悉數的順序。練習時要讓學生結合百數圖規律說,先讓學生在完整的圖中找數,訂正錯誤,再提高難度猜數,在空的百數圖中猜和拿出部分表格猜。上課練習時要讓學生先動筆做過再交流。

4、板書設計再精煉一點,用箭頭表示觀察的角度,在箭頭上面註明規律變化。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 篇2

一年級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成熟、不完整,在教學過程中我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從而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

不足的地方:

1、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過程中能引導學生經歷知識的探索過程,但沒能激發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並表現在行為上、思維上、情感上的積極參與。沒能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語言、表情沒有童趣,不能吸引人

作為一年級的老師教學的語言、表情要有童趣,符合一年級的小朋友的年齡特徵;更能吸引學生,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就沒做到這一點,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能調動起來。

3、練習太枯燥,沒有接近生活

練習環節的設計較枯燥,要是在練習設計方面能使練習接近生活或設計成遊戲,這樣就更激起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 篇3

百數圖的教學,我認為既是對數數、讀數、寫數、數位的意義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又在學生找數的排列規律中發展學生的思維。因此,雖然只有一個百數圖,但聯絡到的內容卻比較複雜,難點是找排列規律。

課堂教學時,發現學生分開看時都能發現規律,但在整張圖中橫著、豎著或斜著觀察排列規律時學生一時看不大清楚,可能跟課件做得不夠清晰也有關。另外,學生在數數時數到整十數有困難。複習舊知和找規律用的時間都很多,導致練習時間不夠。

上了課後,指導老師張雅君老師和同組學員給我提了很多意見,使我對這堂課有了更深的理解。為什麼要學習百數圖,找規律有什麼作用?我想,這節課的目標定位應是讓學生在尋找規律的過程中進一步瞭解數的順序,對100以內數的順序有比較系統完整的認識,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 篇4

100以內數的順序這部分內容中百數表是個重點。百數表有很多規律,不能只浮於表面,它對在數數、讀數、寫數以及數位的意義等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又能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教材編排的思路以及學生年齡特徵,為了使學生對100以內數的排列順序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對每個數在數目表中的位置與相鄰數的更加明確,我安排了課前預習和“兩觀察兩利用”來完成教學任務。

1、課前預習。課前先佈置學生閱讀課本,進行讀、思、劃,對課本進行補白,完成例題及“做一做”的練習,讓學生模仿學。

2、“兩觀察”的第一次觀察是沒有填完整的數目表,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數去觀察,讓他們去看、去想、去討論後,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來發現這些已知數的規律和排列順序,調動起全體學生獲取知識的願望。就能在活躍的氣氛中完成表格的填寫。第二次觀察是在學生填好數目表後,再完整地分析數目表,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小到大……這是一個開放性的話題,啟發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進行思考,使學生感到在這張小小的表格中,包括了很多數學知識。

100以內數的順序反思 篇5

作為一名新教師,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使我有了一次學習提高的機會。課後各位領導以及各位老教師的評課就更使我受益匪淺。

本課時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100以內的數以及會讀寫100以內的數之後進行教學的。在教學開始前,通過對上節課內容的簡單複習讓孩子對於新的知識不是那麼的陌生。在聽了各位老師對我的課程點評之後發現這節課中有很多的不足之處。

首先是課前的準備還是不是很充分,在課堂進行當中對於自己課件的熟悉程度不夠深。

其次在課堂中對於學生的引導不是很到位,對於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出現的不完整沒有進行及時的糾正。

最後就是對於課程中出現的“百數圖”中規律的研只是浮於表面,沒有進行進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時,這次講課的過程當中我還意識到自己的板書很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