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海外專業人才為國效力需要怎樣的環境

欄目: 留學創業 / 釋出於: / 人氣:6.99K

改革開放後出國留學並留居當地的新華人華僑,7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他們始終在以多種形式服務祖國——海外專業人才為國效力需要怎樣的環境?

海外專業人才為國效力需要怎樣的環境



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出國留學人員沒有選擇回來,即使回來了,懷揣著的也是另一個國家的護照。按照人事部的統計,他們的人數在19萬左右,佔1978年到2004年81.5萬內地出國留學人員1/4。而據國務院僑務辦公室估算,包括港、澳、臺在內的本科以上學歷的海外華僑華人應當有60萬人。

8月5日,國務院僑辦組織召開首屆海外華僑華人專業協(學)會會長聯席會,來自美、英、法等12個國家的60名會長在祖國的首都相識了。這些協會中規模最大的擁有會員超過兩萬名,其中絕大多數是改革開放後出國留學並留居當地的新華人華僑,7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始終在以多種形式服務祖國。

由於飛機故障,旅英中國工程師協會副會長陰組華在倫敦機場“蹲”了24小時。儘管只趕上了一半的會議議程,他依然很慶幸,因為和其他會長一樣,他的筆記本上詳細記錄著會員們委託他提的問題和建議。他要把該說的話說了,把在北京感受到的氣氛帶回去。

戴教授半年沒招到一個學生

“我很想為祖國做點實事,可怎麼也沒想到遇上這樣的問題,實在想不通。”20年前,戴黎明去了加拿大,現在一所大學當教授,此次參會的身份是加拿大中國教授協會副主席。

戴黎明告訴記者,一直想為國服務的他決定先從“小事”做起———招收中國學生去加拿大做碩士生和博士生,學費全部由他資助。今年年初,他滿腔熱情地揮動著“橄欖枝”,給國內幾十位教授發了郵件,卻只收到幾封回信,內容大同小異:“很抱歉,沒有合適的學生可以向您推薦。”

戴黎明不認識那些教授,但知道都是國內相關研究的佼佼者;而戴黎明能當上教授協會副主席,想來他本人以及所在的大學在當地應該也是有些名望的。“也許,教授們不願意自己的學生出國,根本就沒跟學生們說。不過,我說了,共同培養也可以。”戴黎明試圖搞清楚受挫的原因。

會議結束,記者與戴黎明說再見,臨別叮囑居然是:“要有合適的學生,一定給我發個郵件。”這已經是他在兩天的會期中,第三次對記者說同樣的話了。借回國開會之機,他打算再與有關的大學聯絡一下,看有沒有合作辦學的可能。

洪中博士自嘲“三無”人員

洪中博士來自中國留德學者、學生團體聯合會總會,弱勢的“三無”人員是他對自己的定位。該定位源於他參加過的那次很著名的、專門針對留學人員的交易會。一進門,躊躇滿志的他被要求填寫一個表格,調查其擁有的專利、專案和資金情況。可學經濟管理的洪中這三樣裡一樣也沒有。為了不交“白卷”,洪中把曾做過的法蘭克福機場的一個諮詢專案寫上了。結果令洪中哭笑不得,他受到了很多與會者的追捧,都是想跟他合作建法蘭克福機場的。

洪中說,你要想知道一家德國公司規模,只要問問公司裡有沒有中國人就可以了。德國所有知名企業中,都有從事高階管理工作的華人。他們的經驗,不僅對中國企業是寶貴的,在國家和地方重大規劃的制定中,也能派上用場。規劃不僅應體現國內專家的智慧,也可以讓遍佈世界各國的華人幫著做好調研工作,確保規劃的科學性。他認為,“百人計劃”、“長江學者”、留學生創業園等政策,基本都是針對技術人才的。國家吸引管理人才回國的思想,應當在政策上有所體現。

不少人也在附和洪中的建議。澳華科技協會會長金聲說,澳大利亞一個華人律師發現,在反傾銷案件中,很多時候是因為中國企業競相壓價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傾銷的錯覺。於是,律師自告奮勇跑回國,在辦了多場報告會後,終被相關部門的“伯樂”發現。

“但這種作法的效率太低了。”全英中國經濟協會會長劉阿英建議,國家應當建立一個海外人才資料庫,讓部門和企業能夠有渠道找到需要的專業人才。劉阿英強調,人才庫一定要把銀行、保險、企業收購等方面專家網羅進去,“否則,看著中國企業在‘走出去’時吃虧,我們只能乾著急。”

頭一回聽說留學生創業園這回事&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