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秋賞月散文(通用5篇)

欄目: 中秋節 / 釋出於: / 人氣:2.51W

中秋賞月散文 篇1

中秋節在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它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因為它在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稱為“中秋”。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

中秋賞月散文(通用5篇)

我國很早就有中秋的記載,一直到了唐代,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那時候,描寫中秋節的詩詞和傳說非常多,我記得宋朝大詩人——蘇軾寫過一首詩,叫《中秋月》: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看,詩人把中秋的月亮比作玉盤,是不是特別形象呢?

我國不同地方慶祝中秋節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蒙古族愛玩“追月”的遊戲,西藏的習俗是“尋月”,傣族的習俗是“拜月”,而我們廣州的習俗是“樹中秋”。

就拿我們家來說吧,最開心的當然是在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過晚飯後,就端出月餅,切開一起品嚐。媽媽還捧出早就洗好的水果,有香蕉、葡萄、哈密瓜、西梅、櫻桃、還有我最喜愛的柿子,五光十色的水果美麗極了,讓人垂涎欲滴。到了再晚一些,我們還會吃一些小食,像炒田螺、小芋頭、菱角、湯圓等。但我的心思早就不再這些美食上了,我總是惦記著跟小夥伴們的約定——一起去“樹中秋”。我隨便吃了幾口小食,就提著燈籠,像兔子一樣跑到大院裡跟小夥伴玩遊戲。媽媽說她小時候玩的燈籠是用紙和竹條紮成的,有水果的、鳥獸的、魚蟲的,裡面點著蠟燭,用繩子系在竹竿上,將竹竿放在高處,所以叫“樹中秋”。我們現在玩的燈籠先進多了,都是在商店裡買的,電動的。雖然很方便,但卻少了一種傳統的味道。我們幾個夥伴提著燈籠去“探險”,又玩捉迷藏,玩的興高采烈,都忘了回家。玩累了,我們就坐在地上賞月。只見月亮時而含羞地躲在雲層裡,時而有大大方方地露出笑臉,跟我們的燈籠爭相輝映,多美好的中秋夜啊!

我喜歡中秋節,因為它代表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嚮往。

中秋賞月散文 篇2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中秋節後的一天,和幾個朋友吃完飯大家相約著到抱石公園賞月。一片透明的灰雲,輕輕地遮住了月光,月兒把清輝從雲朵的周邊映射出來,彷彿在四周鑲成了一個燦爛的光環,光環託著雲朵從月亮那秀美的面龐上輕輕拂過 。看著如此的月色朦朧,如同墜入了夢境啊!輕柔的晚風拂過,灰雲煙消雲散,純淨的月光,沖洗著柔和又美麗又讓人陶醉的秋秋夜。 月光融融,把秋天的夜空襯得涼爽無比。

小時候不知浪漫為何物的我經常賞月,只覺得賞月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每到夏天,在有月亮的夜晚,爸媽就會帶著我們兄妹兩人,坐在屋前的空地上納涼,一邊望著滿天的星空,一邊講故事給我們聽。有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如今依然記憶猶新:話說在一個有月亮的晚上,有夫妻倆做完客帶著孩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在前面跑,父母在後面大聲地跟他們說,往白色的路面跑。話音剛落,就聽到“撲通”兩聲,小孩子掉入河裡。因為月光將水面照得象一面鏡子一樣,白白的。

而每當我們指著天上一輪圓月的時候,大人總會告誡我們:不要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月亮公公會下來割你的耳朵,到時候你的耳朵就會一邊大一邊小。小時候的我們總是非常相信大人說的話,從那以後,再也不敢用手指月亮了。只是靜靜的看著月亮,想著月亮裡的吳剛何時能夠將桂花樹砍倒,將美麗的嫦娥娶回家。

隨著年齡的慢慢增長,陪父母賞月的時間越來越少,這種一家人坐在月亮下聊天的溫馨畫面也就越來越少了。自己參加工作之後,也曾經和幾個好友一起躲在草地上,用手枕著頭,一邊欣賞著天上的月亮,一邊說著漫無邊際的話。只是不知道何時,再也沒有這種悠閒賞月的心情了。

而今,偶爾在月亮下漫步時,腦海裡就時不時地浮想起小時候經常唱的,不知從那裡傳下來的歌謠:月亮公公,挑擔雞籠,跌到橋下,打只蛤蟆。

中秋賞月散文 篇3

獨飲杯中酒寂寞,月圓月虧何時歸。 歲月指尖流水去,世事念想多無奈。 詩不成曲空成恨,開懷一笑人世間。 轉眼遙望蒼穹,又是一年中秋將至,守候著寂寞的夜,不免有點孤寂,我問蒼天哪裡才是我的歸宿,上天卻將我麻醉,忘了感受這撕心的痛,凌晨已近卻不願意睡,該做做些什麼那,我不止一次的問我自己,卻始終得不出一個說服自己的答案,看著身邊忙碌的他們,看著身邊的是是非非,忽然搞不清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究竟在詮釋些什麼? 內心是寂靜的,但這份寂靜卻意外的讓我有點怕,我不知道誰能讀懂我的心,也許根本就沒有就連自己夜不清楚,漸漸喜歡上了獨處,漸漸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發呆,試著去感悟人生,感悟我身邊的種種,也許種種的種種放下了也就無所謂,只是偶而覺得有些累,好像在夢中拼命的追,追隨著一個長長的自己的影子。

中秋賞月散文 篇4

本來舉杯邀月這只是文人的雅興,秋高氣爽,月色分外光明,更覺得有意思,特別定這日為佳節,若在民間不見得有多大興味,大抵就是算帳要緊,月餅尚在其次。我回想鄉間一般對於月亮的意見,覺得這與文人學者的頗不相同。普通稱月曰月亮婆婆,中秋供素月餅水果及老南瓜,又涼水一碗,婦孺拜畢,以指蘸水塗目,祝曰眼目清涼。……中秋的意義,在我個人看來,吃月餅之重要殆過於看月亮,而還帳又過於吃月餅,然則我誠猶未免為鄉人也。

諸位要問我為什麼特別介紹今夜月,我大略的可以告訴你們的。我不單為今天是兔兒爺的生日,不單為今天的月球與地球最近,我為的是從我們的遠祖起,每年在這一日留下些特別的感情,造成不可磨滅的事實。數千年來古人所瞻望所歌詠的就是這個月,而且這寒熱得宜,桂子香飄的時節看這圓月,不是昨天或明天的所能比,也不是上月和下月的所能比的。

中秋賞月散文 篇5

中秋,是中國三大傳統節日之一。從幼學之歲到古稀之年,每至中秋望月,常常引發我悠然遐思,浮想聯翩。然而,年年歲歲月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丙申中秋,則有這般思緒縈迴腦際——

仰望蒼穹古月,甚感吾儕人生何其短暫!月亮多少歲了?有資料說,四十六億歲,和地球年齡相仿;還有的說五十三億歲,比地球還要老。時至今日,月亮還是那個月亮。正所謂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今人如我者, 也就能活上個幾十年頂多百八年。詩人的毛澤東有云: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照此算來,人生在世,也就“二三彈指”上下,真乃人生易老天難老啊!如此短暫的人生之旅應當怎麼走呢?十幾歲時就知道奧斯特洛夫斯基那段關於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的名言,還有雷鋒日記中關於生命的有限與為人民服務之無限的深刻感悟。那麼,到了我這樣生命更加有限的年齡,則當倍加珍惜晚年時光,多做些力所能及的有益之事。譬如,像今天這樣寫寫稿子,盡我綿薄之力傳播正能量,或對社會能有些許用處。如是者,雖微不足道,但是,到將來去見馬克思的時候,就會少幾分愧色。

受惠於姮娥恩澤,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世人皆言萬物生長靠太陽,殊不知,有如此宜居的生存環境,也得益於月亮的恩惠。有科學家說,是月球對地球的潮汐作用產生了特殊的、至關重要的功能,才使地球早期水生生物走向陸地,開啟了生物進化歷程,才有了後來的人類;月球對地球海水的引力,減慢了地球自轉和公轉速度,減小了溫度差,並帶來了四季變化,春種秋收,周而復始,人類方能生生不息。故此,我們的祖先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社制。我想,人類繁衍至今,更應該從我做起,從每件實事做起,科學地認識自然,敬畏自然,保護自然,而絕不是相反。那樣,豈不是辜負了天地日月對我們人類的眷顧和化育之恩嗎!

共賞中秋滿月,自當同祝人長久、家團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圓圓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使人聯想到並期盼著家人團聚。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他鄉遊子也會寄情明月,傾訴鄉愁和對親人的思念。故中秋又稱“團圓節”。更有為全中華民族的團圓而祈福、而奮鬥的一代一代領袖們,率領我們從人民五億不團圓的昨天,迎來一唱雄雞天下白,走到了五十六個民族十三億人民的大家庭大團圓的今天,還正在為推進海峽兩岸和平發展而不懈努力。兩岸一家親,共圓中國夢。像我這等百姓凡人呢,有多少家庭骨肉親人海天相隔。每逢佳節倍思親。凝望中秋滿月,讓如練月華將我的思念與祝福傳送到親人的心間吧,企盼沿著和平發展之路走向和平統一,同胞團圓……會的,一定會的——世界終將大同,環球同此涼熱,更何況,同根同源之炎黃子孫呢!

沐浴皓月清輝,心宇間亦充滿光明。《周易》曰:懸象著名,莫大乎日月。相對於日稱太陽,古人將月謂之太陰。太陰即月球本身不會發光,我們看到的月光是太陽光照射到月球上,由月球反射出來的光線。但太陰卻把太陽給予她的光明,無私地奉獻給我們人類居住的地球。月行於夜,明而有光。人雖在深夜,但有朗月之光照我眼亮心明。她皎潔而含蓄,蘊藉而清逸,淡遠而近人,寧靜而空靈……她無龐雜炫目之色,唯素顏質樸之美。在她的沐浴中,可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我尤其喜歡在江畔賞月,但見明月高懸穹廬頂,江天一色淨無塵;雲衢萬里,寰瀛如洗;空中皓月,水中倩影,交相輝映。中秋滿月又有“玉鑑”之稱;而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因之又被稱為“端正節”。吾何不對照玉鑑,反觀自省,我心我身端正歟?中秋滿月還有“大明”之譽;而“明明德”乃“大學之道”之首義,吾何不令大明之光照徹膺中;值此清涼世界,何不以冰魂玉魄盪滌心宇,明我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