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精選6篇)

欄目: 中秋節 / 釋出於: / 人氣:1.99W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1

嗨,中秋月,你好嗎?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精選6篇)

該是你赴約的時候了,多少多少年前你便和人間許下了相陪到老的盟約,流年見證,滄桑見證,天地見證。

為著你的到來,我在春天孕育了一抹綠色的憂傷,夏天挽留了一季悵然的繽紛,只想當你出現在我面前的時候,輕輕的向你傾訴。期盼你解我流年相思的苦澀,慰我一路天涯的飄零,以及炎熱之後重逢這份清涼的心情。

等啊等啊,我想我是等苦了你。你卻總是在我千絲萬縷,柔腸百結的時候,遲遲不肯掀開你臉上蒙著的雲紗,露出你傾倒人間的容顏。其實,我心明白,你已悄然來臨,就在我心某個地方,就在我頭頂那片蔚藍的雲朵裡,淺遮淺影,忽遠忽近,溫柔的將我深情注視。白雲蒼狗,九重天空都無法掩飾住你耀眼的光華,待到黃昏,在茫茫天宇裡盡情變幻著七彩斑斕,渲染成雲的衣裳,夢的晚霞,悄悄地融入人間萬家燈火。

你從遙遠的天際,緩緩向我走來,那夜空的湛藍一定是你風情萬種的裙裾,裹住你滿身銀色的清香,那麼優雅,那麼美麗地出現在我的眼簾。

一年不見,你風采依舊。

今夜,你是那麼的美,把豐盈圓滿傾瀉在大地,把光華無私的奉獻給山川河流,空藍是你飄逸的長裙麼?那些雲朵是你曼妙的華紗麼?銀河是你頸上的項鍊麼?星星是你手上戴著的永恆鑽戒麼?沉醉中我想盡情的讚美你,歌頌你,卻發現一切華麗語言都是那麼的蒼白。只怕這些沾了世俗的字眼,褻瀆了你的高貴,玷汙了你的聖潔雅韻。我亦無法來刻畫你,只怕自己的膚淺,描繪不出你如潭的深邃,如海的浩瀚。於是,只能默默地觀望你,痴戀你。

李白的邀請你收到沒?

蘇軾的疑問你回答沒?

詞人寫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我想你高高的掛在天上,是不是也時常落寞?你無語亦無言,只是默默將寂寞留給自己,而讓美麗灑滿人間,你的寂寞原是如此美麗。其實你就像一個多情的女子,彎如勾時幽怨而清冷,圓如盤時激情而溫存。你殘也罷,你盈也好,滄海桑田更改不了你無以倫比的美麗。在四季變遷中,在雷鳴電閃中,你仰首蒼穹,笑看人間,穿越亙古的滄桑,迎浮世千重變。

今夜,你屬於我,你也屬於他,你更屬於芸芸縱生,沒有人能夠獨享你穿透千生萬世的光華,於無聲處的明媚。你燦爛了多少悵然的黃昏,你化解了多少黑夜的寂寥,你更是用那慈祥的笑容,撫慰了多少漂泊天涯的憂傷與淒涼。

今夜,人間有多少個頭在仰望你夜色中渾圓的身影,有多少雙眼睛在欣賞你雍容的姿態,有多少思念說給你聽,有多少祈禱和祝福拜託你去傳遞。千里清光依舊,萬目心思同源。面對你的容顏,大地鋪滿光輝,有人臉上盪漾幸福的笑容,那是因了你的圓滿而團聚;有人在牽掛中相互叮嚀,那是因了你的到來卻無法赴約的思念;有人將祝福遙寄,那是因了你如期而至卻隔著千山萬水的心願;有人清淚千行,那是因有了你的日子卻陰陽相隔的無奈,燃一柱清香,擺一籃瓜果,虔誠的跪在你的身下,安撫飄在天堂的魂靈。

多想,多想就這樣靜靜沐浴著你的溫柔,一任流年踏碎你的華光點點悄然逝去,我知道,無法挽留你灑下的片片餘輝,我只是惋嘆你固守千世寂寞之後的美麗,只換得人間頓時一眸。而我這樣一個痴人,怎肯錯過你的絕倫,你的悽美?

奈何,奈何,你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天上人間,此情竟相同。惺惺相惜,你與大地遙遠卻在咫尺。看天上眾星捧月,看人間繁花似錦,此情此景,兩兩難訴,唯望人間芸芸眾生歲歲平安,唯望天上明月年年光華永駐。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2

再過幾天中秋節將至,我們會想念曾在一齊生活的親人,每逢佳節這種情緒會異常強烈,有時候常常會想:節日是送給孤獨寂寞人的禮物,是給遊離家鄉人的安慰,讓他們每年都有幾天能夠感受到生活的溫情,感受到活著和發奮的好處。

於是,每一個節日對於即將步入中年行列的我們都會倍加珍惜,每個節日我們都有太多的渴望:渴望團圓、渴望與家人坐在熱氣騰騰的餐桌前一敘思念之情。當這種渴望彌散的時候,我們就會開始懷念那種每一天柴米油鹽的瑣細,懷念親情環繞的生活。

這幾天走在外面,忽然發現天變高了,天變藍了,雲變淡了,不再堆積著陰霾,大朵大朵的白雲,悠閒地漂浮著。長空萬里,視野開闊,心中豁然開朗。此時的城市也安祥了,被暑熱困擾的行人,在街上緩行,臉上開始有淡定地笑容。

走到鄉下的堤上,河兩岸的莊稼已經成熟了,稻地裡一片片淡淡的金黃色,棉田裡,雪白的棉花露出了笑臉,棉農們正在腰扎布兜兜彎腰摘棉。水泥路旁邊已經晒了大豆,他們顆粒飽滿,是最早從田間放假回來的,躺下來晒晒太陽,然後就顆粒歸倉了。這秋天的百寶箱正在你的眼前徐徐開啟,你以前播種的什麼就來取吧。

秋日的盛會剛剛拉開帷幕,中秋節就飛奔而至,像賽車手,讓人猝不及防。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排在春節之後的第二個隆重的傳統節日。因其是在三秋的中間,故名仲秋,也就是我們此刻通俗叫的中秋節。中秋節還有個名字,叫月節。“月到中秋分外明。”一輪圓月,掛在天空之上。秋高氣爽,萬物微涼,月光就如瀑布一般灑瀉下來,思鄉的遊子回來了,離別的情人悄悄扣響門扉,就是那些徘徊在他鄉的親人,也在這一天,透過各種方式傳來節日的祝福,而團聚在一齊的親人,就在中秋節的晚上,吃月餅,賞明月,舉杯邀飲,通宵達旦,不醉不歸。原來這一輪圓圓的明月,就象徵著團團圓圓。

細細想來,我人已至中年,這中秋的明月已照了我幾十次了,中秋帶給我的快樂竟然那麼遙遠,值得追溯和回憶竟是童年的中秋節。小時候,農村的生活條件差,每每中秋,母親用柴火燒著

大鍋烙上幾個玉米麵和著白麵的火燒,裡面加上點紅糖,我們姐妹倆站在鍋臺旁邊等著那垂涎欲滴的一刻,月光透過窗戶照進來,那時的情緒是甜蜜而愉快的,感覺個性完美。母親還給講起嫦娥,說起銀河。母親總是很慈愛地說,慢慢吃,別噎著。那時咀嚼的香甜、那時被人寵愛的感覺,那時無憂無慮的天真,大約就是一種幸福吧。

之後,人慢慢長大,再之後就隨著改革的春風去了上海,十幾年的中秋節都是在上海過的,每年中秋節,年輕的我們,聚在一齊吃飯,小小地傷感一下,就算過了中秋節。之後的之後,節日淪為日子,過節就成了平淡日子中的平淡。

中秋節已成為國家的法定節日,想忽略都忽略不掉了,盤子大的月亮在天上掛著呢,同樣也忽略不掉,隨著光陰的流逝,很多情感漸漸被沖刷洗淡,然而放置於自己身上,以往種種細枝末節都會越漸清晰。生活就是這樣,五彩繽紛,張揚著我們生命的色彩;又一片空白,顯示著我們生命的脆弱。有太多的感觸與感動,感動於人性的光輝,感觸於生活的多彩。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3

我的家鄉在鄱陽湖邊的一個農村,記憶中兒時的中秋是一個僅次於過年十分重要的日子。那時侯,農村的大人們基本上是在家種田,中秋的時候不是農忙,也有一部分人在附近的城裡打工,主要是從事建築工作,無論工作多忙多遠,中秋節是一定要回家團聚的。

當然,和過年一樣,興還是我們我和我的小夥伴們。記憶中至少有三件事令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對中秋節十分期待,一是有一頓肉吃,二是有月餅吃,但直至現在,記憶中最深的還是“壘寶塔、拜月亮公公”的這項傳統活動。中秋節那天,我們小孩就成群結隊地去各地找磚頭或石頭,各自在自己的家門前壘寶塔,晚上各自拿著月餅去拜月亮公公,只是那時候我們還不知道月亮上還嫦娥。這其中當然有相當多天真和可愛的記憶,例如有的小孩自己把月餅咬一口後告訴大人或小夥伴們說是給拜月亮公公的時候給月亮公公吃掉了…

到廣東工作後,感覺廣東當地人對中秋節比我們老家還更隆重,至少廣式月餅在全國來講就比較有名,還有就是中秋來臨之際,工作和私人關係中的人都必須要見個面,吃個飯,喝喝酒等等,漸漸感覺至中秋節馬上要到了。

又至中秋,算算有近二十年沒有在老家過中秋節了,不知道現在家鄉的小孩和他們的小夥伴們是怎麼過中秋,不知道他們還壘不壘寶塔,拜不拜月亮公公,月亮公公會不會咬掉他們手中的月餅…

突然有一種想回家鄉過中秋感覺…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4

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見一輪圓月,但不是我們常說的一輪皎潔的圓月,天空中有層層清雲,如煙似霧,彌矇在月光下。月暈恰恰是這圓月與清雲的紅娘,牽於二者之間,淡淡的點上一圈,既不喧賓奪主,又有萬般嬌態。

有人說,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圓月如西子之明眸。這似明眸的圓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實為不妥,諺語有“八月十五雲遮月”之說。雲生月隱,神祕、迷離。此中秋圓月雖不及西子之善睞明眸,卻獨具情調。

我願隨月在雲中漫步,聽她講古老的傳說;也願站在靜處悄悄凝望。不過,這一切都化為柔和的月光灑在我身上。這才是真實的接觸,是老朋友的祝福。許多人願意在屋中歡飲度過這中秋之夜,而我卻更喜歡在寧謐的夜晚,在高高的陽臺或戶外傾聽月的歌聲,感受“月中清露點朝夜”。

我曾讀過唐人曹鬆的《中秋對月》中“直到天頭無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詩句,也曾看過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的絕對,還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這些難得的佳作中曹鬆的詩抒發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發對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發哀愁。他們均寫月,寫月的無私公平普照大地,寫月的淡淡月光給人的安慰,縱然其中並非都是中秋圓月。月亮從古至今都是思念、溫柔、恬靜的象徵。尤其是中秋圓月,多少詩人睹物生情,寫下傳世之作;又有多少離別之人的惆悵。而我卻沒有這樣的哀愁,我記起中國臺灣的地震,它牽動著我也牽動著億萬炎黃赤子的心,一片片溫暖跨海傳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為此感人之舉默默流淚。她,繁忙的信差,祖國人民的安慰由她傳達。那麼,原來思念、溫柔、美好、恬靜的象徵中,更應添上一筆關愛和幫助,使無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這月光雖不及太陽熾熱的光芒,但卻更能喚起聯想——在困難之時,定有人伸出無私的手,給你幫助和溫暖。這聯想不是對世俗的乞求,而是我們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類年輕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納百川,這中秋圓月彷彿是平靜的大海吸收這每個人的思索,在她的溫柔恬靜中,思索的波濤也在緩緩地釋放,化成雲霧環繞其周。這是意境,注入新象徵的意境。

願這意境盪滌我陳舊的思想,沖刷掉世間的不平。或許你對這圓月還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請開啟你思維的閘門,暢想明天,暢想屬於自己的“心月”吧。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5

往事如風,帶著滄桑的味道;往事如塵,記載著歲月的痕跡;往事如夢,一切遙不可及。

不管是在陌生的天涯,還是在孤獨的海角,中秋時節,每當午夜的鐘聲響起,在那記憶的深處,必有一股溫馨依就潮水般夢迴。

雖然童年的多數記憶已模糊不清,可童年的歡笑的中秋卻像親密的影子,伴我終生。

中秋的夜晚,月亮最亮,最圓,最美。家人歡聚一桌。賢惠的媽媽,準備了一桌子的美味,有香噴噴的菜餚,有甜蜜可口的月餅,讓人垂涎三尺。到了分月餅的時候,爸媽都為我拿大個的月餅,不停地為我夾菜。一家人吃著、說著、笑著,活脫脫一首和諧之曲,流露著喜悅,飄逸著幸福。

清風掀簾,好風如水,月亮將它滿盈的清輝遍灑人間。兒時的我伏在爸媽的懷中,聽著嫦娥姐姐的故事,甜甜地入睡,便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孩子。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時光的流逝讓我一天天地長大。為了學業,我無奈地走出家人的羽翼,踏上了艱難苦澀的求學路。已記不清有多少箇中秋夜,我曾獨自以淚洗面,曾經多少次發出“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感慨。蘇軾曾豪情地說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可我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他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樂觀曠達,而唯有舉首蒼穹,凝望明月,獨自傷感。

人為什麼要長大?我不想長大,因為長大後就不能再像孩子般貪婪地享受家人無微不至的愛護了;因為長大了,就要獨自面對生活的悲歡離合了;因為長大了,兒時的中秋就一去不復返了,而空餘可望而不可及的回憶……

中秋感觸:記憶中的中秋節 篇6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下午百無聊賴地在自己的書屋裡,不僅地心顫了一下,好久沒有想到故鄉。

故鄉視乎施一是一個遙遠而又親近的感覺,想起是她的遙遠,親近是想起依然溫暖心田。想著想著回到了從前,回到了給我力量的中秋。

那年的中秋來比今年的晚一些,記得那個中秋是寒意逼人,一陣秋風掃過,樹葉紛飛,特別浪漫。然而我沒有心情,也不懂得去感受這詩意的景色。那個時候的我,才有10歲,剛改革開放不久,物資還不是很充足,在農村依然隨處可見的貧窮。

每逢佳節,必是我所期盼,快樂的日子。在這天可吃到平時很難吃到的食品。因為佳節買佳節食品的錢是一戶人家半個月左右的零用錢,用來購買鹽、調料品等。平時,除了麵條和饅頭,其他的就是奢望了。

我十歲那年之所以記憶猶新,不僅是因為有好吃的東西,還因為父親的突然出現。那時候的通訊室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所以也不知道父親什麼回家。

看到父親既驚訝又高興,父親的出現,一下子覺得世界是這樣的美好,在每個孩子的心理,父親都是英雄。但是也有一點生疏,有一點敬畏的心理,但還是特別開心,蹦蹦跳跳的跑向媽媽,大聲喊道“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媽媽聞聲出來,慌忙走進幫爸爸提行李。

在皓月當空的夜空下,吃著最美味的月餅,聽者父親講述“奔月的故事”,彷彿世界史那樣的靜謐,沒有喧鬧,沒有煩惱——

從此以後,爸爸為了家人能過上富裕的日子,整天奔波在外,再也沒有團圓的時間;想到這些,心酸不禁而來,眼淚止不住的流出。

團圓是多麼具有“諷刺”的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