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中秋節的來歷(精選24篇)

欄目: 中秋節 / 釋出於: / 人氣:2.27W

中秋節的來歷 篇1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據史籍記載,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期為農曆八月十五,時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大致有三種:起源於古代對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覓偶的習俗,古代秋報拜土地神的遺俗.為傳承民族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中秋節從20xx年起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xx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秋節的來歷(精選24篇)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嫦娥傳說

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此秋中第二月叫仲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及“開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廟,以留侯張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樂之制如文”。中秋節也稱為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來歷範文篇5

傳說以前後羿到山裡去尋友訪道,看見西王母路過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藥。回到家後,后羿捨不得撒下妻子嫦娥,就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保管。但這正好被徒弟蓬蒙看到了,蓬蒙就起了壞心眼。

有一次後羿帶著徒弟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后羿一走,蓬蒙就拿著寶刀闖進房間裡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突然她靈機一動,把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因為嫦娥心裡牽掛著丈夫,所以嫦娥飛到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發現嫦娥在天上對他說:“今天晚上月亮會變圓,你晚上做一塊麵團在屋子東北角,等到午夜時我們夫妻二人就團圓了。”后羿按照嫦娥說的做,到了午夜,夫妻二人終於團圓了。兩人離別時嫦娥對后羿說:“每年的8月15這天,你都要做好麵糰,等到午夜時分我回來了之後再走。”每年都做好麵糰,等著嫦娥回來。後來,這個習俗被大家繼承下來,發展成為現在的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也就成了習俗。

我非常喜歡這個神話,也非常喜愛中秋節。

    中秋節的來歷範文篇6

關於中秋節的由來有以下一種解釋。

有的人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個太陽,晒得莊稼寸草不生。後來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運足神力把9個太陽射了下來。

後來,后羿娶了一個名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獵外,終日與妻子同在。人人都羨慕這對恩愛的夫妻。

有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藥,就能昇仙。

后羿讓嫦娥保管那包藥,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讓後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外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沒去。待后羿走後不久,篷蒙手持寶劍闖入後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對手,就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發生的事時,想殺了蓬蒙時,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見月亮上面有一個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麼也跟不到那個影子,因為他前進三步,影子也跟著他前進三步。

後來后羿就放棄了,回到家,由於牽掛妻子,就在嫦娥平時最愛的花園那裡點香、供水果等。

後來百性知道這件事以後,就也學點香、供水果等後來就發展到了吃月餅。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們。

中秋節的來歷 篇2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來歷 篇3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的來歷 篇4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風俗更為人們重視,《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來歷 篇5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到了,我們該吃月餅和賞月了。那你知道中秋節的是怎麼來的嗎?中秋節是我國的第二大傳統節日,節期為八月十五,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叫“仲秋節”。又因這個節日在秋天,在八月,故又稱“秋節”或“八月節”。

中秋節還有一個關於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相傳在遠古的時候,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烤的大地直冒煙,也烤得老百姓無法生活。有一個力大無窮的英雄叫后羿,他登上崑崙山頂,運足力氣,拉滿神弓,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他對天上的最後一個太陽說道:“從今以後,你每天必須按時升起,按時落下,為民造福。”后羿為了老百姓,射掉了九個太陽,只留下一個太陽,為老百姓服務,所以,大夥都很敬佩他,很多人都想拜他為師,跟他學習武藝。有一個叫風門的人,為人奸詐貪婪,也隨著眾人拜在後羿的門下。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一個美麗善良的女子。

一天,崑崙山上的西王母娘娘送給后羿一丸仙丹,據說,人吃了這種仙丹,不但能長生不老,還能昇天為仙。可是,后羿不願意離開嫦娥,就把仙丹交給嫦娥保管,要她將仙丹藏在百寶匣裡。這件事不知怎地被風門知道了,他想出許多的辦法,一心想把后羿的仙丹弄到手。

八月十五這一天,后羿帶著徒弟出門去了,風門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到了晚上,風門迫不及待地鑽進後裔的家裡,威逼嫦娥把仙丹交出來。風門見嫦娥不肯交出仙丹,就自己翻箱倒櫃,四處尋找。眼看就要找到了,嫦娥疾步向前,取出仙丹,一口氣吞了下去。嫦娥吃了仙丹,自己忽然飛起來了,飛到了月球上。鄉親們很想念嫦娥,每年八月十五,各家都在院子裡擺上嫦娥平時喜歡吃的月餅。從此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就成了人們期盼團圓的中秋佳節。

中秋節的來歷 篇6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的來歷 篇7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此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領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又因此夜皓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記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技術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時,中秋節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約八百二十七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急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纏魂園,故曰中秋。”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現在,聽完我所講述的,你該知道中秋節的來歷了吧!

中秋節的來歷 篇8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

早上,城市裡熱鬧非凡,一輛輛絢麗的轎車在綠樹成蔭的柏油馬路上賓士而過。商店裡的月餅各種各樣,千奇百怪饞得我直流口水,禮盒小姐們也不甘示弱,她們都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各式各樣的禮盒放在一起,五彩繽紛,美麗極了!

夜幕降臨,我原本要和家人一起一邊吃月餅一邊觀賞月圓的。可是今晚的天氣非要和我作對,把天弄得陰陰的,害得我們看不成月圓,只能單調地吃著月餅。

我吃著月餅,腦子裡突然想到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爸爸告訴我一個故事:相傳,遠古時候天有十日同時出現,晒得大地寸草不生,一個叫后羿的英雄,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命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深受百姓的愛戴和尊敬,後來,他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巧遇王母娘娘,便向她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昇天成仙。然而後羿捨不得妻子,只好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危急時刻嫦娥當機立斷,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下去。嫦娥吞下藥,身體立時飄離地面,衝出視窗,向天上飛去,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萊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像嫦娥。他拼命朝月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麼也追不到跟前。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最喜愛的後花園,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喜歡吃的蜜食鮮果。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圓圓的月亮代表著人們的願望能一一實現得很圓滿!日子越過越充實!

中秋節的來歷 篇9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作"中秋".

關於中秋節,有不少傳說.現在我要說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十分羨慕這對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次,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見到了王母,便向王母要了一包不死藥.后羿把不死藥交給了他的妻子嫦娥.但蓬蒙看見了,一肚子壞水的他決心得到那包不死藥.

在後羿出去打獵時,蓬蒙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呑下這包藥,飛上了天,成為月亮仙子,長期守在月宮。

后羿知道了,於是做了妻子最愛的東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放到後花園裡,送給最愛的妻子---嫦娥.

因此,中秋節誕生了,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來歷 篇10

相傳嫦娥之夫後弈為神射手。上古時十日同現,莊稼枯死,民不聊生,神射手后羿請纓一氣射下九日,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英雄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而他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當時,後弈的追星族不少,自然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只是魚龍混雜,一位叫作逢蒙的心術不正之徒也混了進來。

話說後弈成了知名人士後,還從崑崙王母處獲贈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昇天成仙。然而,后羿捨不得撇下妻子,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檯的百寶匣裡,不料被小人逢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逢蒙趁機闖入內宅,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無奈,將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仙藥果然療效驚人,嫦娥的身子即刻產生離心力,飄離地面,奪窗而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後弈得知後已無可挽回,他悲痛萬分之後。在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妻子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月宮。百姓們聞知後也紛紛效仿,一同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來歷 篇11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的來歷 篇12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作"中秋".

關於中秋節,有不少傳說。現在我要說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十分羨慕這對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次,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見到了王母,便向王母要了一包不死藥。后羿把不死藥交給了他的妻子嫦娥。但蓬蒙看見了,一肚子壞水的他決心得到那包不死藥。

在後羿出去打獵時,蓬蒙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呑下這包藥,飛上了天,成為月亮仙子,長期守在月宮。

后羿知道了,於是做了妻子最愛的東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放到後花園裡,送給最愛的妻子---嫦娥。

因此,中秋節誕生了,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來歷 篇13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中秋節。

傳送,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晒得大地開裂,河水枯竭,人們無法生活。有個叫后羿的英雄一下子射掉了九個太陽,解救了大家。人們為了感謝他,送給他一顆“長生不老藥”。后羿捨不得吃,就交給妻子嫦娥保管。后羿有個徒弟叫蓬蒙,一心想弄到這顆“長生不老藥”。一天,他裝作生病,趁后羿外出打獵的機會,逼嫦娥交出“長生不老藥”。嫦娥在情急之下將“長生不老藥”吞進了肚裡,飛到了月亮上。從此,嫦娥和后羿就只能隔空相望,互相思念。

於是,人們就把這一天叫作“中秋節”,紛紛在這一天祭月、吃月餅,以寄託對親人地思念。

中秋節的來歷 篇14

終於到中秋節了,這一天發上了好多事。早上,我問媽媽:“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媽媽說:當然知道 ,中秋節是我國的佳節一直說到了中午,媽媽說她要去街上買東帶我去沒想到媽媽一下決定帶我去了我們來到街上買了一些蔬菜有小青菜、帶魚,說也說不完,數也數不盡,應有盡有,我們走到一家賣月餅的地方媽媽買了些月餅,就回家了。晚上,我們一家吃了個團圓飯,然後坐在門口一起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好圓。

中秋節的來歷 篇15

中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媽媽也說是“大家”、“小家”團聚的的好日子。

和往年一樣,我們一家約好了,下午媽媽早點下班到附近的農家樂暢玩一番。等明月當空的時候,農家樂的老闆就會擺出一桌桌豐盛的晚餐,端出一盤盤多味的月餅,讓來自各處的賓客對月共

餐、同樂。我不能理解中秋更多的含義,可我知道中秋都是吃大餐,吃月餅,能讓我自由玩耍的好日子。可今年中秋讓我對中秋有了不一樣的感想。

臨行時我快樂得像只剛學會蹦跑的小兔子,可是我們的車剛啟動,一個軟軟的東西在車輪下墊了一下,隨著“喵——”的一聲。我第一反映:“爸爸,是我們家的貓在叫。”爸爸立刻停車,我急忙跳下車一看,是我家的貓在車肚子下面,旁邊還有一灘殷紅的鮮血。一下子我的眼淚奪眶而出,這是我一次知道什麼叫痛心。“嗚嗚……爸爸是我們家的貓……”。這是我每天放學找魚鰓餵養了7年的寶貝,我每天放學它都會對我“喵喵”撒嬌,讓我抱抱的小黑貓啊!大家都下了車,都呆了,心痛極了,都沒有了遊玩的興致。

一輪皓月慢慢地升起,代替了溫暖的陽光。媽媽說:“大家都別這樣傻愣著了,小黑也和我們共度了7箇中秋了,它也算是貓群中的老壽星了。它在今年的中秋之夜離開了我們,也許是想和它的爸爸媽媽團聚了吧。鬆鬆別難過了,那我們就將小黑深埋在一塊乾淨的土裡,也許這樣他就可以和他的爸爸媽媽團聚了哦!”

我們將小黑帶到了山頂的一個鬆土包上,挖下了一個深深的坑,讓小黑安靜地躺下,掩上土,我還在這土包上插上了一根我平時常逗它玩的小柳枝。這時我們都不由自主地抬頭看著那皎潔的月盤,默默地祝福小黑和它家人團聚。今年的中秋沒有“美食宴”,也沒有流傳千年的“起義勝利月餅宴”,卻有家人凝聚在一起的心,更讓我覺得“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節的來歷 篇16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之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被看著是團圓的大好日子,也被人們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不要忘了,讓真情賀卡給遠方的親人朋友一個問候祝福團圓之夜,明月高懸。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們的遊子,更是以月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夜今白,月是故鄉明。”宋代詩人王安石的“春風有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中秋節這一天,全國人民還可以享受一天的假期,閤家團圓呢!

中秋節的來歷 篇17

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坊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裡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唐明皇遊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裡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裡,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的來歷 篇18

關於中秋節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下生長繁殖,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會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行,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的來歷 篇19

中秋節來了,家家都吃月餅、賞月、賞燈,還有小朋友們提著燈籠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呢!

晚上來到了,月亮圓圓的好像一個玉盤子,你看月亮彷彿在向我們微笑,月亮上還有嫦娥的身影呢!這裡還有動人的傳說呢:

遠古的時候,天上曾有十個太陽,晒得大地冒煙,海水乾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個叫羿的英雄力大無比,他用寶弓神箭,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最後那個太陽一看大勢不妙,連忙認罪求饒,羿才息怒收弓,命令這個太陽今後按時起落,好好兒為老百姓造福。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麗賢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歡她。一個老道人十分欽佩羿的神力和為人,贈他一包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昇天,長生不老。羿捨不得心愛的妻子和鄉親,不願自己一人昇天,就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收藏起來。羿有個徒弟叫蓬蒙,是個奸詐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長生不老藥,好自己昇天成仙。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帶著徒弟們出門打獵去了。天近傍晚,找藉口未去打獵的蓬蒙闖進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昇天的長生不老藥。

嫦娥迫不得已,倉促間把藥全部吞下肚裡。馬上,她便身輕如燕,飄出視窗,直上雲霄。由於嫦娥深愛自己的丈夫,最後她就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來。聽到訊息,羿心如刀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進月亮也進,他退月亮也退,永遠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著月亮出神。此時月亮也格外圓格外亮,就像心愛的妻子在望著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宮,默默地遙望下界,思念丈夫和鄉親們。她那美麗的面孔,使得月亮也變得格外圓格外亮。

羿和鄉親們都在月光下祭月,寄託對嫦娥的思念。月一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慢慢在民間形成。從此年年如此,代代相傳。由於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為中秋節。

中秋節的來歷 篇20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中國的中秋節。人們在這一天中吃月餅、賞月。想一想,這是一件多麼舒服的事情啊!我們坐在月光下,一邊吃著月餅,一邊欣賞那美麗的月亮是多麼的愜意。

中秋節有許多傳說,奶奶給我講了許多故事。我聽得可認真了。奶奶還給我講了以前的人過中秋節的風俗。奶奶說,中秋節的晚上,人們出門去摸別人的東西,拿別人的東西,就算被主人捉住,也不是小偷,我認為這個習俗很特別,明明是拿了別人的東西,就應該是小偷。可是,為什麼中秋節這一天例外呢!我真是搞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習俗。

今天媽媽在街上給我買了許多月餅。月餅都是圓圓的,我想這應該代表花好月圓,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吧!甜甜的月餅,是桂花成熟的味道;香香的月餅,是嫦娥的香脂味;鹹鹹的月餅,是遠在他鄉異國的親人的眼淚。月餅什麼味都有,可好吃了。

我還聽奶奶說,月亮會開花,而且還是五顏六色的。我原本打算守一夜,看看那月亮的。唉,運氣真不好,今天晚上沒有月亮。我想月亮應該是生病了,不舒服,所以請假了吧!天上的神仙應該也在過中秋節吧!他們也在吃月餅,也聚在一起。

今天中秋節,我雖然沒能看到月亮,但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月餅。我仍然很高興。

中秋節的來歷 篇21

有的人說: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10個太陽,晒得莊稼寸草不生。後來一個名叫后羿的人,力大無窮,運足神力把9個太陽射了下來。後來,后羿娶了一個名為嫦娥的女人。后羿除了教徒弟和狩獵外,終日與妻子同在。人人都羨慕這對恩愛的夫妻有一天,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便向皇母娘娘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藥,就能昇仙。

后羿讓嫦娥保管那包藥,但不巧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讓後自己成仙。

三天後,后羿外去打獵,蓬蒙假裝生病沒去。待后羿走後不久,篷蒙手持寶劍闖入後院,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篷蒙的對手,就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由於嫦娥牽掛丈夫,便飛落到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神仙。

傍晚,待后羿知道所發生的事時,想殺了蓬蒙時,可小人“小人”早已逃之夭夭了。忽然,他看見月亮上面有一個影子,他就跟,可是他怎麼也跟不到那個影子,因為他前進三步,影子也跟著他前進三步。

後來后羿就放棄了,回到家,由於牽掛妻子,就在嫦娥平時最愛的花園那裡點香、供水果等。

後來百性知道這件事以後,就也學點香、供水果等後來就發展到了吃月餅。希望嫦娥能保佑他(她)們。

中秋節的來歷 篇22

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

中秋節的來歷 篇23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中秋佳節時。說起中秋節的來歷,很多人都不清楚。古人每個季節都有孟、仲、季三個時間段,這跟我們現在的說法是不一樣的。分別把每個季節分為前中後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秋天也分為三個時間段,而每年的農曆8月15日,正是屬於秋天的中間時間段,所以,自然就叫中秋節了。在這個特殊的日子,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們喜歡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他們自己的快樂。有的地方喜歡吃月餅,有的地方喜歡吃柚子,有的地方喜歡一起賞月,有的地方喜歡吃團圓飯,總之,他們以各種方式來表達家人的團圓。特別是賞月,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體會。在外的遊子們此時的心情多時感慨萬千的,當他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皎皎明月,自然而然會想念家人團聚,他們多是用著朗朗明月來寄託自己的思念之情。

中秋節的來歷 篇24

今天,陶俁翎的外公——吳教授給我們上了一課“月滿中秋”。

吳教授先跟我們說了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讓我聽得非常陶醉、入迷,讓我覺得好像是真的一樣。

接著,吳教授說了中秋節的習俗,比如:觀潮、吃田螺、吃月餅、飲桂花酒、燃燈、吃芋頭,還一個個給我們解說了,為什麼要做這些。

聽完講座,我回到教室,洗好手準備吃月餅,不,沒過多久,月餅就做好了,老師切成片後,拿到教室分給我們,分完了還剩下一點,老師給了幾個同學,我們眼饞了,一窩蜂地擁在一起搶,可還是有人沒搶到,但我們已經滿足了。

這一天真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