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精選20篇)

欄目: 中秋節 / 釋出於: / 人氣:2.65W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

洞仙歌·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精選20篇)

宋代:向子諲

碧天如水,一洗秋容淨。何處飛來大明鏡。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

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移我超然到三境。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待拚卻長年,醉了還醒。

中秋節,詠物,月亮,抒懷

賞析

這是一首詠頌中秋明月的詞作,借“月有盈虧”的現象,抒發“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的豪情。詞語洗煉精熟,意境開闊,富有哲理,較之輕浮、側豔的兒女情,以及粉飾太平的利祿語高出很多,是詞中上品。

上闋開句是個比喻句,“碧天如水”將煙霏雲斂、一望千里的碧天比作清澈的綠水固是常見,但“一洗秋容淨”之句的出現,不僅使它頓失俗態,且顯示出一種闊大無比的氣勢,點睛之處便在一個“洗”字。下面是一個問句“何處飛來大明鏡?”看似平淡無奇但卻點出了要寫的主體物件——月亮,且出語自然輕鬆、比喻貼切。緊接著又使用了一個反詰句“誰道斫卻桂,應更光輝?”意思是:誰曾說起過這樣的話,把月中的桂樹砍倒,明鏡似的月亮會更加光輝流溢。

這是在用典,《世說新語·言語》中記載一段趣話:“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月中之物,當指桂樹,因神話中謂月中有桂樹。詞人在這裡是反其意而用,態度明確地發出了“無遺照,瀉出山河倒影”的呼聲,意思是說:誠如所言,砍去月中之桂更如光輝的月亮,便會無所遺漏地覆蓋大地山河,使它們的倒影完整地映照出來。“無遺照”,“山河倒影”,表現了作者一心想收復中原、統一國土,但面對南宋王朝所轄的半壁山河,無計可施,只能寄情皓月,發出興嘆。詞人反用典故主張砍去月中之“桂”,與期盼能除去朝中的奸佞秦檜可能也是諧音巧合。因為“檜”本與“桂”同音,唐宋之後由於音變,而且是僅在秦檜這個專有人名中“檜”才發“會”音。即使不是偶然巧合,也加深了一層強烈的政治色彩。

下闋承前,詞人也深知月中之桂不可斫,月光映照出的也只能是破碎了的山河,所以“人猶苦餘熱,肺腑生塵”之句表面寫的是:夏日的酷暑雖退,但餘熱還時而襲來,令人煩悶;實際抒發的卻是對以秦檜為首的投降派恃權猖獗、炙手可熱的憤怒,與朝中愛國之士受盡壓抑的不平之氣。“移我超然到三境”中的“三境”,指神話中的海上三仙山蓬萊、方丈、瀛州;這種想遁入仙山的想法,只是詞人在悲憤之極時尋求解脫的思想流露,但這只是剎那間的閃現,很快又對著明月再次點燃起希望:“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又是一個問句。

“姮娥”即指神話中主管月宮的仙女,本作“恆娥”(因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稱“常娥”,通作“嫦娥”),這是借向嫦娥發問到底因為什麼事,竟然出現讓月亮時而圓時而缺的現象,以引出下面要說的正文:“煩玉斧、運風重整。教夜夜、人世十分圓。”一個“煩”字又引出了一則神話故事,據《酉陽雜俎·天咫》記“舊言中有桂,……高五百尺,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這幾句是說:麻煩吳剛揮動手中忽忽生風的玉斧,把缺月重新修整,教它夜夜年年光潔飽滿,普照大地,無遺露地映照出統一的山河和繁華的人間。

這是詞人夢寐以盼的希望的火花又次迸發。然而,詞人深知自己並非生活在幻想裡,他曾親率部隊在潭州(今湖南長沙)抵抗過強大的金兵,慘痛的教訓告訴他要把希望變成現實,必定要不屈不撓直至付出生命的代價,這便是尾句“待拼卻長年,醉了還醒”所顯示的內容。“醉”應指受挫折、受貶謫後不得不以酒澆愁而醉;“醒”則是除奸、殺敵、收復國土之志不已。

以中秋圓月為內容的詞篇,當首推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之作,其拳拳繾綣之情、豪爽浪漫之氣充溢流動,後人無有出其右者。然而向子湮此詞,追從蘇軾之後,就其包容之大涵蓋山河而言,基本上可與蘇軾的詞比肩。全詞氣勢磅礴,感人至深。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2

桂枝香·吹簫人去

宋代:劉辰翁

吹簫人去。但桂影徘徊,荒杯承露。東望鞭芙縹緲,寒光如注。去年夜半橫江夢,倚危檣,參差曾賦。茫茫角動,回舟盡興,未驚鷗鷺。

情知道、明年何處。漫待客黃樓,塵波前度。二十四橋,頗有杜書記否。二三字者今如此,看使君、角巾東路。人間俯仰,悲歡何限,團圓如故。

中秋節,寫人,感傷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吹簫的人已經走了,但桂花樹的影子徘徊著。收成不好的年歲承接著甘露,向東望去縹緲的荷花池,彷彿注入了寒光。去年在半夜夢見橫在江上。依靠著高的桅杆,長短不齊的詩賦。茫茫地攪動著,盡興返回,沒有驚動鷗鷺。

誰知道明年在哪裡?慢慢地在等待黃鶴樓的友人,一直漂泊在外度過前半生。二十四橋,還記得杜書記嗎?二個字,三個字,字字都是這樣,看看刺史,東路的布衣。抬頭低頭的人間,悲傷怎樣受到限制,團圓跟原來一樣。

註釋

桂枝香:《桂枝香》又名《疏簾淡月》。

桂影,桂花樹的影子。

使君:漢代稱“刺使”:使君從南來,五馬立踟躕。漢代以後用作對州郡長官的尊稱。

角巾:借指隱士或布衣。

俯仰:低頭和抬頭,比喻很短的時間。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3

滿江紅·中秋夜潮

宋代:史達祖

萬水歸陰,故潮信盈虛因月。偏只到、涼秋半破,鬥成雙絕。有物指磨金鏡淨,何人拏攫銀河決?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沉冤雪。

光直下,蛟龍穴;聲直上,蟾蜍窟。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待明朝說似與兒曹,心應折!

豪邁,中秋節,寫水,月亮,興衰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滔滔江河歸大海,而海水的潮漲潮落,皆與月亮的圓缺有關。偏偏只等到,過了半個秋天的時候,拼成明亮的圓月和壯觀的潮水。這時,月亮好像經過什麼人把表面重新揩磨以後,越發顯得明亮澄圓。江潮到來就像銀河被人挖開了一個決口那樣,奔騰而下,想起冤死的伍子胥便看看月宮中的嫦娥。

月光普瀉,直照海底的蛟龍窟穴。潮聲直展蟾蜍藏身的月官。月夜太空素光皓潔,而浩瀚海面又白浪如雪,廣闊天地間潔淨澄澈,猶如用刷子刷洗了一般。一腔激氣直衝雲霄,似乎能驅走月中的粉黛。他舉杯酌酒,似乎一口氣就能吞下吳越兩國。若是明日把我今夜觀潮所見之奇景與所生之豪情說與兒輩聽聽,那他們也會為之心膽驚裂啊!

註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陰:指低凹處。

潮信:即潮。因其來時有定時,故稱“潮信”。

半破:指半輪月亮。

鬥成:拼成。雙絕:指圓月和潮水。

金鏡:比喻月亮。

拏攫(nájué):奪取。擎同拿。

子胥:伍子胥,春秋時吳國大夫。

沉冤:久未昭雪的冤屈,指吳王夫差不聽伍子胥勸諫而賜其寶劍,令其自刎。

蛟龍穴:傳說水底有蛟龍居住的宮殿,即龍宮。

聲直上:指潮水的濤聲。

蟾蜍窟:即月宮。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蟾蜍即蛤蟆。

洞然:潔淨的樣子。刷:刷去汙垢。

粉黛:粉敷面而助白,黛畫啟而增黑,都是婦女使用的妝飾品。

“舉杯”句:指吳王夫差殺死伍子胥和越王勾踐殺死大夫文種的事,是對他們殺害大臣的譴責。

說似:講論。兒曹:兒輩。

心應折:江淹《別賦》:“使人意奪神孩,心拆骨驚。”心折,中心摧傷,即憾動了心靈。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4

閏中秋玩月

清代:慧霖

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

一月可曾閒幾日,百年難得閏中秋。

菊花信待重陽久,桂子香聞上界留。

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遊。

中秋節

註釋

禪邊句:謂一邊領略習禪的風味一邊懷抱著客居的憂愁。饋:贈送。清光:指閏中秋的月光。

百年句:謂閏中秋是難得的。按大約每四年置一閏月,從閏正月、二月順序推移,當四十八年方得一閏八月,得一閏中秋。百年乃舉整數。

菊花信:指菊花開放的訊息。桂子:桂花。上界:天上。

遮莫:儘管,任憑。圓明:指中秋之月又圓又亮。前度:指上個月即八月的十五之夜。廣寒:廣寒宮,神話故事中的月中仙宮。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5

1、涼霄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方幹《中秋月·涼霄煙靄外》

2、迥徹輪初滿,孤明魄未侵。——陳羽《中秋夜臨鏡湖望月》

3、憶對中秋丹桂叢。——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4、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5、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6、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7、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李商隱《霜月》

10、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12、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13、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淨。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14、月月勢皆圓,中秋朗最偏。——許棠《中秋夜對月》

15、問姮娥、緣底事,乃有盈虧,煩玉斧、運風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6、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7、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8、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9、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20、乘雲徑到玉皇家。——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6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代: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何似一作:何時;又恐一作:惟/唯恐)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長向一作:偏向)

譯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節,高高興興地喝酒直到天亮,喝了個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也思念弟弟蘇轍。

明月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我拿著酒杯遙問蒼天。不知道天上的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憑藉著風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擔心美玉砌成的樓宇,太高了我經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賞著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宮哪裡比得上在人間。

月兒轉過硃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掛在窗戶上,照著沒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應該對人們有什麼怨恨吧,可又為什麼總是在人們離別之時才圓呢?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事兒自古以來就很難周全。希望人們可以長長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賞這美好的月亮。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7

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雲先晚。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淨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秦鏡滿。素娥未肯,分秋一半。

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萬里嬋娟,幾許霧屏雲幔。孤兔淒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摩淚眼。瑤臺夢迴人遠。

鑑賞

“雁邊”三句,月未升之景。“飛瓊”,月亮的別稱。此言從天邊隨風隱隱約約傳來遠去的雁聲,天上的瓊樓玉宇——月亮還不知在什麼地方,青天碧雲卻已漸漸轉入昏暗。“露冷”兩句,遙想愛人賞月情狀。言中秋的夜晚已有涼意和寒露,所以如果伊人伏在欄干上等待月出,她潔白得似白玉般的藕臂,恐怕會被欄干上沁出的露珠冰得冷顫顫的難受。“淨洗”兩句,述月出。此言圓月終於從東方升了上來,頓時天空中明亮如晝。浮雲似洗,如片片白玉般鑲於月邊。明亮的月光勝過了地上的燈光,兩相掩映在花叢之中,使人分不清哪是花影,哪是月影,哪是燈影。“秦鏡滿”三句,既結束上片稱讚月圓,又啟下片之離愁意。言到了中秋節,天上的月亮最圓滿,但人世間的八月十五隻是秋天的一半。詞人因秋已過半,人在瓜涇卻仍舊未能與愛人相聚,而倍感離別之苦,所以反而怨恨起圓月不肯為離人著想也作半圓狀,而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上片扣題“瓜涇度中秋夕賦”。

“每圓處”三句是說:每月月半我們都能見到這個圓圓的滿月,為什麼世人都說今天中秋晚上的月亮顯得更為圓滿呢?本來天上月兒圓,世間人團圓都是大喜事,而如今我卻是遠離伊人,羈旅瓜涇,寂寞對圓月,更增添了許多煩惱,所以我對月悲歌,臨風洩怨,渲洩著心中的離愁別恨。“萬里”兩句,詞人說:普照人世的圓月呀,不知您在天上將會被多少雲霧遮隔?由此想到自己羈旅他鄉,也不知會遭受到別人多少欺凌?“孤兔”四句。言自己獨賞明月不覺迷糊睡去。當曉風起時,才從夢中醒了過來,他擦拭著因夢而流淚的雙眼,抬頭望去,銀河已經西斜,孤零零的圓月卻仍舊清光瀉地照耀一切。詞人記起夢中曾與愛人相聚,但醒後才知是一場空歡喜,這種孤旅客中的淒涼景況,怎不叫人興一大哭啊!下片憶愛人、嘆離愁。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8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麵。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閒暇裡,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盈盈淚眼。漫向我耳邊,作萬般幽怨。奈你自家心下,有事難見。待信真個,恁別無縈絆。不免收心,共伊長遠。

譯文

當時離開的時候,就說了,沒有機會再和你見面。最近呢,沒有想到我們卻再次相遇。閒暇的時候,喝著酒,你皺著眉頭嘆氣。又想起舊時的無限憂愁。

你眼睛裡閃著淚光,在我耳邊說著你的萬種怨恨。但是我也許多的無可奈何,不可能這樣永遠陪你。等我沒有什麼牽絆的時候,我就會和你永遠在一起。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9

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曹鬆《中秋對月》

娥何事太多情,今宵故誤年時約。——陳德武《踏莎行·中秋不見月》

孤兔淒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李白《月下獨酌》

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蘇軾《西江月》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塵中見月心亦閒,況是清秋仙府間。——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何妨小駐聽吾語。——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可憐閒剩此嬋娟。——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有物揩磨金鏡淨,何人_攫銀河決。——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螿鳴露草。——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0

1、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3、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4、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蘇軾《念奴嬌·中秋》

5、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

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7、細數十年事,十處過中秋。——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8、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9、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10、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國小古詩,中秋節,桂花

譯文及註釋

譯文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溼潤。

到現在也不知道天上發生了什麼事,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註釋

天竺寺:今稱法鏡寺,位於靈隱山(飛來峰)山麓。

桂子:特指為桂花,本質是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實。

露華新:桂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溼潤。

嫦娥:多種說法,有說中國神話人物、后羿之妻等。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2

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節,羈旅,孤寂

譯文

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

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註釋

羈人:旅人。

隅:角落。

素娥:指嫦娥。

玉蟾:月亮的別稱。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3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溼。

驚鵲棲未定,飛螢捲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一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瑩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溼了一樣。在如此美麗的月光下,寒鵲不知道該到哪裡棲息,而螢火蟲也不敢和月光爭一點光亮,隨著捲起的門簾飛進了房間。鄰杵夜聲急,而這個時候從鄰居那邊傳來的杵聲在寂靜的秋夜裡顯得那麼清晰急躁。現在回想,已是無言,唯有對著明月許願:請在每個灑滿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為每一滴月光,都帶著我的思念。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4

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好問《倪莊中秋》

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範倅》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餘。——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何人意緒還相似,鶴宿松枝月半天。——薛能《關中秋夕》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空碧無雲露溼衣,眾星光外湧清規。——齊已《中秋月》

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只今聊結社中蓮。——張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照野霜凝,入河桂溼,一一冰壺相映。——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槁秸申酬,輪嗣布。——文天祥《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淨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5

《玩月》(唐歐陽詹)

八月十五夕,舊嘉蟾兔光。

斯從古人好,共下今宵堂。

素魄皎孤凝,芳輝紛四揚。

裴回林上頭,泛灩天中央。

皓露助流華,輕風佐浮涼。

清冷到肌骨,潔白盈衣裳。

惜此苦宜玩,攬之非可將。

含情顧廣庭,願勿沉西方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6

論月

中秋之夜,我們仰望星空,必然望見一輪明月,再加上輕紗般的浮雲環繞,更顯得神祕、迷離,像一位姿態萬千的少女,使人覺得另有一番情趣。

中秋之月是如此皎潔,如此清麗。“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此時,在我眼前的明月正恰似一個白玉盤,一點也不比似芽的新月,如瓢的半月遜色,而圓月正如西施的明眸,清澈,明亮,能穿透人心,使人不由自主地忘記繁瑣之事。

我的身子透過窗戶,飄飄悠悠地飛到了月宮,我走在浮雲上,那柔和的月光撫摸著我,我的心被它撫摸地溫暖了,我沉醉了。突然,浮雲中竄出一隻玉兔,那玉兔帶著我來到了嫦娥身邊,我聽著她給我講古老的傳說,人間的美好故事,並告訴我“只要人人充滿愛,地球就不會毀滅。”

中秋之月是最無私的,它給世界帶來了美好,為人類帶來了溫暖,為人類照明,給人類心靈的安慰……但它卻不需要回報。中秋之月是公正的,它不偏不倚,大公無私,它將月光公平地普照大地,絕不多一少一。

從古至今,有許多詩人讚美月亮,讚美它溫柔、恬靜,是美好、思念的象徵。每逢中秋,人們就用月亮來傳遞對親人、朋友的思念之情。它使孤獨的人們受到幫助,它使失敗的人們受到鼓勵,它使無助的人們受到關懷。總之,中秋之月就是一條愛的鏈條。

中秋之月是美好的,是皎潔的,是無私的,是公正的。開啟你的心扉吧!暢想明天,暢想未來,暢想屬於你自己的中秋之月吧!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7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宋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

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

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

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

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8

中秋

皓魄當空寶鏡升,雲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雲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19

《南堂》(宋 陸游)

空堂寂寂暑氣清,祗有燕雀無人聲。

雲頭忽移簾影失,雨點亂集荷盤傾。

溝坑水溢魚鱉喜,庭戶風送蛟龍腥。

衣巾汗垢為一洗,呼奴舉榻臨前楹。

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

何由探借中秋月,與子同遊白玉京。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 篇20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詩人王建,看起來比較陌生,但有一首大家一定很熟悉:“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這首詩便是王建的代表作之一,可謂膾炙人口。而上面這首描寫中秋望月懷遠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同樣堪稱絕唱。

詩中前兩句寫景,“中庭地白樹棲鴉”描寫賞月環境:中庭月色如積水空明,清冷素潔,樹上鴉鵲也由聒鬧慢慢寂靜無聲,一派蕭瑟清美的賞月之景。

緊接著一句“冷露無聲溼桂花”,中秋正是桂花飄香之時,這一句啊看似寫人間桂花,但又彷彿暗指月中桂花!此時的詩人在這冷氣襲人、桂香怡人的環境中賞月,而那廣寒深處,想必也是露珠清冷,沾溼桂花,意境耐人尋味!

前兩句描繪出了中秋之夜賞月之景,而後兩句卻宕開一筆,從一人望月聯想到天下人望月,從賞月之事深化到相思懷遠之情,意境由清冷之美專為闊大深遠。一句“不知秋思落誰家”寫出了人間所共有的秋思之情,似虛而實、含蓄雋永,蘊藉深沉!

王建的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意境美極,中秋懷遠之情更是表現地思深情長,感染力極強,這一句:“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也堪稱千古名句,千百年來一直感動著中秋佳節漂泊在外的遊子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