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夏末知秋 關於立秋的小習俗

欄目: 節日習俗 / 釋出於: / 人氣:1.04W

盛夏已過,豔陽也收斂了許多,立秋代表著秋季的到來,在過去的秀洲或是其他地區的民間,是有許多講究的,而多數又與吃和防病有關,這與人們關注自己的生活健康不無關係。

夏末知秋 關於立秋的小習俗

強身健體“貼秋膘”

清朝時,那時嘉興的民間流行在這天以懸秤稱小孩的體重,再將體重與立夏時的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叫“苦夏”。那時的人們認為,既然瘦了就需要“補”,也就是立秋時俗稱的“貼秋膘”。

“貼秋膘”即是吃些味厚肥美的美食用來增重強身,當然首選就是吃肉。在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或是燉雞、燉鴨、紅燒魚等,江南人民的餐桌上自是少不了濃油赤醬的美味。

其實,“貼秋膘”是有一定理論基礎的,一方面秋天作為一個承前啟後的季節,在夏季炎熱高溫,很多人可能胃口很差,吃的食物量很少,油膩的東西吃得多點兒會感覺不舒服,即便吃進去以後,消化吸收也不好,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自然飲食的攝入,到了秋季,天氣轉涼,胃口好了就需要進補。

另一方面,進入秋季就得做好迎接冬季的準備,在嚴寒的季節,人需要動員更多的能量去禦寒,所以消耗會大,這個時候就會在之前有一種生理上的儲備,這個儲備就落在了秋季這個關鍵時期,因而產生了“貼秋膘”的說法。

傳統的“貼秋膘”以多吃些畜肉類為主,發展到了現在,對於秀洲人民來說,肉依舊不可少,只是多了些更健康的吃法,不僅僅是多吃些肉類食品,應該是葷素搭配,根據個人身體狀況進行。體質瘦弱者,就應該抓住秋涼這個好時光,適當補充肉類等動物性食物補益氣血,滋補肺腎。

預防腹瀉“咬秋桃”

“民以食為天”,在立秋,除了“貼秋膘”,在吃這個話題上,其他地區的人們也是有各種習俗的。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皇帝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舉行祭祀儀式。在漢代也同樣如此,必須宰殺一些動物用來祭祀,表示秋來揚武之意。從唐宋時起,還有在此日,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據說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同樣,在杭州,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除了南方外,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咬秋”,和“咬春”一樣,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那時的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但也可見人們對秋季腹瀉的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