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婦女節是怎麼來的

欄目: 三八婦女節 / 釋出於: / 人氣:2.87W

雖說現在的三八節源於1920xx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婦女大罷工,由1975年被聯合國確認,但實際上婦女節並不是外國人的創新,中國古代早有"婦女節",且傳承了數千年。下面小編來告訴你。

婦女節是怎麼來的

1、女兒節

古時,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也稱女兒節,這是一年之中的第一個婦女節。

這一天,女孩子被裝扮得格外美麗嬌俏,花枝招展。家家戶戶都要給女孩的頭上簪以石榴花,紅豔豔的石榴花插在妙齡女孩的烏雲般的青絲間,十分俊美。已經出嫁的閨女也要回孃家探望,母女團聚,重溫親情,重敘舊話。還有的人家用巧手細緻編織,把顏色鮮麗的花紅綾線編織成櫻桃、桑葚、葫蘆、角黍等形狀,再用五彩的絲線穿起來,佩戴在女孩的身上。

明朝的餘有丁在其《帝京五日歌》中寫道:“都人重五女兒節,酒蒲角黍榴花辰。金鎖當胸頭當簪,衫裙簪朵盈盈新。”就生動地描繪出了當時歡度女兒節的動人景象。明代沈榜《宛署雜記》雲:“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飾小閨女,盡態極妍,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2、六月六請姑姑

在古代,六月初六也是“婦女節”。這一天,家家戶戶接已經出嫁的女兒回孃家。清代嘉慶《合肥縣志》記載:“六月六日謂之過半年,婦女偕婿歸寧。”這一天也是臺灣省的女兒節。臺灣省從20xx年起每年都要舉辦“勇氣、活力、自信、知識”的優秀少女選拔活動,以此體現對女性的重視。

“六月六,請姑姑”。古時每逢六月六這一天,各家各戶都要請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款待一番。傳說此俗由春秋戰國時期狐偃改過的故事而來。

晉國宰相狐偃因功而驕橫。其兒女親家、晉國功臣趙衰直言數落其敗行,後被氣死。趙衰子、狐偃女婿氣極欲於六月六日在狐偃生日這天,暗除之,並謀於其妻狐偃之女。狐偃女不忍,終返孃家密告於母。狐偃於放糧中親見百姓疾苦,已悟己錯,更聞女婿此謀,愈加悔痛。於是翻然悔悟,於六月六登門向女婿認錯,翁婿和好如初,倍加親善。為了永遠記住這個教訓,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請女兒、女婿回來,徵求意見,瞭解民情。這一做法後來傳到民間,老百姓各個模仿,也都在六月六請回閨女,應個消仇解怨、免災去難的風俗。

3、乞巧節

農曆七月初七,坊間稱為“乞巧節”或“女兒節”,是個帶有神話色彩的婦女節。南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載:“是夕,各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榆石針,陳果瓜於庭院中以乞巧。”在一些地方縣誌中也有“七月七夕為女節”的記載。相傳織女心靈手巧,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婦女們要擺香案、設瓜果、穿針引線乞求靈巧。

唐人非常重視“婦女節”,一到七夕節,女子都會對鏡梳妝,認真打扮,然後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詩人權德輿在《七夕》詩中寫道:“家人競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描寫的就是當時的七夕之夜的情景。

在七夕之夜的乞巧活動中,若有蜘蛛張網於穿針臺上,則被認為是大吉。因為蜘蛛被稱為“喜子”,乞巧時遇到蜘蛛,是大吉的好兆頭。唐朝詩人劉言史在《七夕歌》中寫道:“碧空露重新盤溼,花上乞得蜘蛛絲”,說的就是乞巧遇到蜘蛛的事情。唐朝的宮中也有七夕之夜拜月乞巧的風俗,唐朝詩人王建在《宮詞》中寫道:“每年宮裡穿針夜,敕賜諸親乞巧樓。”為了更好地讓女子們在七夕之夜拜月乞巧,唐朝的皇宮中甚至還特製一種七孔金鈿針,供宮女們在乞巧時使用。

4、重陽 “女兒節

婦女節便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之所以是女兒節,應當歸因於此日的民俗。明代劉侗《帝京景物略》:“(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寧,食花糕。歸寧就是已嫁之女歸省父母,花糕是指摻入乾果,插上裝飾旗的重陽糕。”劉侗的記載裡尚無女兒節的名稱,有之,則見於《大興縣誌》:“九月九日……父母家必迎女歸,亦曰女兒節。”明清時北京分宛平、大興兩縣,故知京師已有重陽節亦曰“女兒節”的說法。清乾隆時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亦載:“京師重陽節花糕極勝……市人爭買,供家堂,饋親友……有女之家,饋遺酒禮,歸寧父母,又為女兒節雲。”

家堂是古時陳設祖宗神主(牌位)之處,以花糕“供家堂即表示祀先人;饋遺(wèi,致送)酒禮必有重陽糕在內,似為姻親家互贈,而已嫁之女歸寧即是節俗,遂稱此日為女兒節”。它與重陽的名稱來自兩個最大的陽數,《易經》以一、三、五、七、九為陽數,九最大最重。

Tags:婦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