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端午的懷念屈原的精神

欄目: 端午節 / 釋出於: / 人氣:1.86W

說到端午節,必須提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的懷念屈原的精神

大約公元前278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的屈原悲憤交加,懷石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那麼,你知道端午節我們應該學習屈原的什麼精神嗎?

端午節|紀念屈原愛國精神的傳統節日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佳節,是紀念屈原愛國精神的傳統節日。

屈原作為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詩人為後世所景仰。他那深厚執著的愛國熱情,堅持理想、寧死不屈、追求真理和對現實大膽批判的精神,垂範後世,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屈子高尚的節操,超世的文采受到梁啟超、魯迅、郭沫若、聞一多、毛澤東等人的高度評價,如毛澤東所評:

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聖。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得豐富多彩,諸如龍舟競渡、吃粽子、蓄蘭沐浴、佩香囊、禁慾、齋戒等。有的已經與時代不相應,有的與科學不相應,自當與時俱進,加以改進,令端午節具有現代特色,乃至更具超絕真實之意義。

“沒有國則沒有家,熱愛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每一箇中國人應該具備和繼承發揚的優秀品質與優良傳統。”

祈願: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調雨順,災厲不起,國泰民安,兵戈無用,社會和諧,中華復興!

端午節最初不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

杏兒紅、麥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

門插艾、香滿堂,龍船比賽喜洋洋;

粽葉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

兩千多年前湖南省的汨羅江邊,屈原曾在這裡留下他的愛國情懷,留下他“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高潔,然後,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這麼投入汨羅江中。

百姓懷念屈子,倒不是從《楚辭》、《離騷》中讀到了特殊的意味,而是欽佩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風亮節,欣賞他勇於犧牲奉獻的無畏品質。民眾只會記住造福蒼生的先驅者,並把樸素的情懷化為自己能夠接受的表達方式,至於那些魚肉鄉鄰的惡少,就算在生之年風光發跡,極盡無所不能的奢華,幾十年短暫的塵囂一過,便會失去在人們心中最輕淺的記憶。據說端午節的習俗最先在湖南省的汨羅江岸興起,人們為了不讓水族侵擾屈老先生的遺體,擂鼓劃舟驅趕惡魚,並用糯米做成的美味食品去飼餵魚蝦,祈求讓他們心中的英靈長此安息,漸漸地,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隨同屈子不羈的桀傲精神傳遍了全國。楚國時期一段迴腸蕩氣的故事在人們心中活了兩千多年,相比之下,縱然是帝王將相,“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忘卻都會是黯淡的悲憫。這是我們對端午節來歷最為常見的解釋。

粽子在不同地區的包法

端午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國節,在民間,它的風俗之重不亞於任何一個傳統節日。它和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的四大傳統節日。它的成型,說法較多。有說法是端午節最初是為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後來因為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這天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了發揚忠君愛國的精神,把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地區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曹娥等的說法。

事實上,端午本來就不止是“一個”節日。

在古代社會,端午的時段極其特別,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夏”的夏至節,節後一段時間是否風調雨順,關係到全年的農業收成。

在以農為本的時代,理所當然為此舉行大規模的祭典。

因此,端午粽子與其說是特製魚食,更有可能是遺留自上古時代祭祀夏至的用品。至少可以確定,直到南北朝時期,粽子還主要是夏至的習俗,如南樑時代的《荊楚歲時記》就有明確記載:“夏至節日食粽。”

在古代中國,端午也遠不是人們歡慶喜樂的節日。在人們心中,五月長期都帶有不祥的色彩。

這可能是因為,每當仲夏到來,洪水和瘟疫的季節也隨之開端。《禮記.月令》對此即有解釋,認為夏至是陽氣的頂點,同時也是陰氣發展的起點,陰陽相爭,正是萬物死生之界,所以在這個月萬事都要注重“戒”。

五月不吉利,五月五的端午更是凶上加凶。東漢末年的《風俗通》即提到,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男害父,女害母。”

這種迷信深受古人重視,如《史記》記載,孟嘗君就因為出生於五月初五,被父親田嬰下令遺棄。母親私下養大孟嘗君後,田嬰仍在父子相見時,當著兒子的面怒斥其母,為什麼沒有扔掉這個不祥的孩子。

因此,很多端午習俗都和這種不祥的傳說有關:在不知有病原體存在的古代,人們認為毒蟲、邪氣是瘟疫發生的原因,在夏至時節懸掛菖蒲艾草、佩戴香包、喝雄黃酒,都是對抗疫病的具體方法。

龍舟在古代也並非娛樂活動,而具有“送瘟”的巫術功能,目標是把瘟病快些送走,雖然表面上也可保持體育比賽的形式。如宋代《岳陽風土記》載:“其實競渡也,而以為攘災。”

很多人質疑端午節的原始意義說端午節不是紀念屈原的,這其實是不準確的。習俗節日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有流傳變化的。在漫長的習俗流變中,紀念屈原已經是端午節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不能輕易剔除否定的。

紀念屈原的節日意義出現並不算晚。如果按照更早的節日意義來否定後有的節日習俗,那麼早到什麼時候為標準呢?早到最原始的那一刻麼?那麼可能現有的很多傳統節日都得大改了。這是沒有必要,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從這個意義來講,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已經是大多數人的共識。

很多人以端午節紀念屈原,覺得說快樂不合適。端午節的內涵是豐富而流變的,並不只是一個哀悼紀念日。端午節快樂又何妨呢?實際上端午節就應該是快樂的。

古人詩文中說道端午快樂的可不是一首兩首:

“歲歲樂端辰”

“蒲酒且同今日樂”

“舉世從今蒲酒樂”

“佳節逢端午。勝事傳三楚。”

“良辰適端午,萬事聊一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