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通用5篇)

欄目: 端午節 / 釋出於: / 人氣:2.11W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 篇1

端午節懷想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通用5篇)

作者:勤耕

五月的汨羅江

流淌著的不是水——

是淚

是千古悠悠中華魂

煙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後人懷念的不單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閃光的名字

與那段沖洗不淡的歷史

聽吧,端午節的鼓聲

稠密響亮

看吧,賽龍舟的漢子

吶喊向前

用這千年不變的方式

去告慰一個帶劍長吟的忠魂

從那溼轆轆的故事裡

打撈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 篇2

端午節遐思

作者:秋野居士

有女人的地方就有水

誰清誰濁

只放一個個清脆的粽子

看能否與世沉浮

汨羅江畔 長影枯槁

早在文字裡凝固

女人與水都在沸騰 一唱三嘆

而你 漁夫敲碎過的靈魂

溼漉漉 曝晒在江邊

擱置千年

惟有石頭 你懷中唯一的厚重

以最頑劣的姿勢

日夜守望 在秭歸的夢裡

聽江風號叫 千帆競爭

只等一張熾熱的網

打撈 在這黑了又黑的夜空

在這日夜奔騰的江面

為語言作一次清洗

為目光作一次長久的鋪墊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 篇3

端午節隨感

作者:佛蘭是花

是誰

把兒時的端午提起

讓我在他鄉唸叨粽子的味道

雄黃酒在飄香

讓我思鄉的情緒

從眼底延伸到遙望

是誰

把歲月吹老

讓我把兒時的舊照珍藏

龍舟上掛著的香囊

讓我思念的情結

從心底蔓延到臉膛

是誰

把琴絃彈唱

讓我在他鄉把她念想

艾草發著磬香

如煙的往事

讓我從心底泛起到四處張望

是誰

把白酒醞釀

讓我獨自對月暢想

那一縷縷的蘭香

從古時就與屈翁隔河相望

多想

把自己扔在五月的渡口上

依著江南的煙雨

把那小橋流水的記憶再次來永藏

讓我的呢喃編成連綿不絕的水雲煙

讓粽子的香味在這五月天飄香永遠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 篇4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遼寧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裡面大大的棗子,家裡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著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裡,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裡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裡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大的就了事了。有時嘴饞了,就道街邊買一個解饞,卻再也沒有那種餘香了。

除了香噴噴的粽子外,穿新衣也是一大美景。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然後再換上新衣,顯得格外清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相碰比誰的更硬,有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地瘡痍,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個層,奶奶煮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接著是桃子。每種都是3個,用了6層。第2層就是一個步老虎,是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輩說的,紀念屈原。取下來時,就把筐整理好,放在一個盒子裡,與比她早出生的姐妹團聚。

而就在初五吃一天的享受中,端午節就順利閉幕了。

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現代詩歌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端午節,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酒,龍舟下水喜洋洋。這些,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節奏的加快,外來文化的大舉入侵,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將目光轉向了“聖誕節”“愚人節”這樣的節日,面對這種現狀,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發出“端午節是否不再姓“中”這樣的疑問。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其實,不光是傳統節日,整個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生存環境如今都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和現代化的挑戰。一些西方發達國家憑藉強大的綜合國力,先進的科技手段和發達的文化傳播手段,積極傳播西方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對包括中國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生態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造的歷史文化遺存,必須懷有敬畏之心,必須高度重視。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棟樑之才,中華文明需要我們共同傳承。同學們,不要冷落了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讓華夏文明在中國徹徹底底的紅火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