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節日慶典 > 春節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通用5篇)

欄目: 春節 / 釋出於: / 人氣:6.5K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 篇1

每年的1月1日,就是新年來臨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而元旦過後不久,就是人人盼望的節日——除夕了。據說,“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孤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我們老家的春節也十分熱鬧。有些人家前幾天就要貼上門神,貼上對聯,以此表示喜慶。不僅如此,老家還流行一種逢年便“祭祖”的說法。把貢品放在一張桌子上,兩邊放上一排杯子,倒上酒,在桌子前放兩支蠟燭。這就是準備好了。同時,家裡每個人都要在地上鋪一塊布,叩三個響頭,並鞠三個躬才能離開,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通用5篇)

除夕到了,就更熱鬧了。一般在下午三點左右就要開始準備了。按規矩,要等到晚上六點左右,一家人聚齊以後,才能享受豐盛的晚餐,家長也一般會在晚飯時發紅包。吃完晚飯,大家就會守在電視前看春節聯歡晚會,並不時被有趣的節目逗得哈哈大笑。

春節過後不久,又是小孩子們興奮的時候了——元宵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同時也是一元復始,大地春回的夜晚。這時,一般城市裡比較熱鬧。為了慶祝新春的延續,人們喜歡成群結隊去出門賞月,燃燈放焰,猜燈謎,吃元宵等等,其樂融融。同時,城市裡還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祝及人們的美好祝福。

這就我家鄉的春節民風民俗,我愛我的故鄉。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 篇2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裡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於桃木土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為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著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裡,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著環境的汙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後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 篇3

在不同的民族裡,都有著不同的節日,都蘊含著不同的含義。對我們漢族中所有的人來說,最開心的節日就是春節。

對我們來說,春節是最快樂的日子,在春節裡,我們會長一歲,還會收到壓歲錢,還能穿新衣。我們過春節時,都會把家裡裡外外的打掃乾淨。還有去街上買燈籠、對聯、福字、窗花、還有買屋裡需要貼的神靈。買回家後,把燈籠掛在屋裡的四個角上。把對聯貼在門的兩旁,橫聯貼在門的上面。還要拿一個大點的福字倒著貼在門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樣的,我做喜歡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圖案剪下來,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貼神靈,這神靈有很多種,少一個都不行。有時候晚上,還需要給神靈燒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會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後在脫下來放到一處。等著第二天醒來,孩子們就穿著新買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裡,晚輩們都會跪下,給長輩磕頭,然後長輩們就給每個孩子壓歲錢,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也會收到壓歲錢,不管是小孩還是18歲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後,孩子們都會把壓歲錢交給家長,讓家長保管。

在春節的這幾天裡,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過得非常開心,非常快樂。過完年後,大人就又開始忙了,孩子們就又開始了學習旅程。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 篇4

春節中有一項習俗,名叫守歲。知道守歲是什麼嗎?請聽我慢慢地道來。

守歲就是大家吃過團年飯後,一起談話聊天,從舊年談到新年。大人談談話就熬過去了,可小孩還沒熬到子時便昏昏欲睡,困得低枝倒掛了。可現在,我們有了豐富多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幾乎都能親自聆聽那倒計時,親自聆聽新年的名聲了。

大年三十,我與家人共進了團年飯。路上行人廖廖無幾,大家都回家過年了。

我和親人在家靜靜地等待,等待春晚的開始……

春晚的節目令人眼花繚亂,有激情澎湃的歌曲,有多姿多彩的舞蹈,有妙趣橫生的小品,更有讓人感嘆萬分的魔術。

中國臺灣著名魔術師劉謙登場後,先給大家來了個“開胃菜”,讓滿滿一大盒果汁消失得無影無蹤。後面的三個節目中,我最感興趣的就是“硬幣”了。

他將一枚硬幣放在那張堅硬無比的桌子上,眼睛裡放著金光,接著用右手使勁一拍,硬幣掉下去了!再看那桌子,真的一絲縫隙都沒有。這樣堅固的桌子,怎麼會容許一枚硬幣穿過?太不可思議了!繼續,他拿出兩枚硬幣,用手揚了揚,神祕地說:“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我要的不多,10秒鐘的掌聲!”全國的觀眾都全神貫注地盯著劉謙,盯著桌子,盯著硬幣。說時遲那時快,劉謙一拍桌子,轉眼間,兩枚硬幣只剩一枚了!還有一枚已掉在了劉謙桌子下的左手上!真是太精彩了,全國觀眾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時間滴答滴答地過去了,子時到來了……我們跟著電視裡的主持人一起倒計時:“……3,2,1!”鐘聲響了,禮花衝向天空,真叫“此夜無眠”啊!

守歲真有意思。既有傳統的習俗,又加上新的民風民俗,真令人流連忘返。

春節習俗國小作文 篇5

時間可真是飛逝啊!轉眼間我已經度過了十多個新年了……這不,新年又來臨了。

在除夕之夜,我們全家團聚,吃年夜飯,這是我們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還有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於南北朝,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我國人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屋外時鳴鞭炮,室內圍坐看電視,一家人笑語連連……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我們在過年時還有一道不可缺少的佳餚——餃子。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可又為什麼它是必不可缺的呢?說其中的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裡,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祈望。有些地區的人家在吃餃子的同時,還要配些副食以示吉利。如吃豆腐,象徵全家幸福;吃柿餅,象徵事事如意;吃三鮮菜,象徵三陽開泰。中國臺灣人吃魚團、肉團和髮菜,象徵團圓發財。

我們在臘月二十八掃完房子後還要貼福字!“福”字現在的解釋是“幸福”,而在過去則指“福氣”、“福運”。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民間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倒”“福氣已到”。“福”字倒貼在民間還有一則傳說。明太祖朱元璋當年用“福”字作暗號準備殺人。好心的馬皇后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門上貼上一個“福”字。馬皇后的旨意自然沒人敢違抗,於是家家門上都貼了“福”字。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竟把“福”字貼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檢視,發現家家都貼了“福”字,還有一家把“福”字貼倒了。皇帝聽了稟報大怒,立即命令御林軍把那家滿門抄斬。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對朱元漳說:“那家人知道您今日來訪,故意把福字貼倒了,這不是‘福到’的意思嗎?”皇帝一聽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場大禍終於消除了。從此人們便將福字倒貼起來,一求吉利,二為紀念馬皇后。

新春佳節時,許多地區的人們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而且也為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

剪紙是一種非常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人們一般稱其為“窗花”。窗花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因窗花的購買者多為農民,窗花有相當的內容表現農民生活,如耕種、紡織、打魚、牧羊、餵豬、養雞等。除此,窗花還有神話傳說、戲曲故事等題材。另外,花鳥蟲魚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見。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新年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除舊迎新。

爆竹為中國特產,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現在我們一般的人都認為放爆竹可以創造一種喜慶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它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