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禮儀 > 飲食禮儀

古代餐桌的禮儀

欄目: 飲食禮儀 / 釋出於: / 人氣:2.53W

我們的古人是很講究;禮儀的,餐桌禮儀也是如此,那麼你們知道古代的餐桌禮儀嗎?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古代餐桌的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古代餐桌的禮儀

古代餐桌的禮儀

餐飲禮儀問題可謂源遠流長。據文獻記載可知,至少在周代,飲食禮儀已形成一套相當完善的制度,特別是經曾任魯國祭酒的孔子的稱讚推崇而成為歷朝歷代表現大國之貌、禮儀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古代禮儀

作為漢族傳統的古代宴飲禮儀,自有一套程式:主人折柬相邀,臨時迎客於門外。賓客到時,互致問候,引入客廳小坐,敬以茶點。客齊後導客入席,以左為上,視為首席,相對首座為二座,首座之下為三座,二座之下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讓菜,客人以禮相謝。席間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講究:應先敬長者和主賓,最後才是主人。這種傳統宴飲禮儀在中國大部分地區保留完整,如山東、香港及臺灣,許多影視作品中多有體現。

清代受西餐傳入的影響,一些西餐禮儀也被引進。如分菜、上湯、進酒等方式也因合理衛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禮儀中。中西餐飲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飲禮儀更加科學合理。

灶君

中國人不單止十分尊重吃的藝術及禮儀,甚至會敬拜由“火神”衍生而來的“灶君”,他們認為“灶君”能保佑廚房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之發生,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各家都準備一頓美味佳餚祀奉“灶君”(也就是民間傳統的“祭灶”一說,而在年三十的時候人們會把灶王爺再請回家,也就是說從臘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時是灶王爺迴天上的日子,他會把在人間的好事向玉帝稟告,來回正好是七天,所以在明間有“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一說),包括一隻完整的雞、燒豬、多樣蔬菜、飯等,以多謝“灶君”對他們過去一年的保佑。他們通常會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餚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數個小時後才拿走食物。

灶王爺

他們認為“灶君”能保佑廚房避開火災及各種不幸事件之發生,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晚,各家都準備一頓美味佳餚祀奉“灶君”(也就是民間傳統的“祭灶”一說,而在年三十的時候人們會把灶王爺再請回家,也就是說從臘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時是灶王爺迴天上的日子,他會把在人間的好事向玉帝稟告,來回正好是七天,所以在明間有“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一說),包括一隻完整的雞、燒豬、多樣蔬菜、飯等,以多謝“灶君”對他們過去一年的保佑。他們通常會把餐桌放置在“灶居”的面前,把佳餚放在桌上左方,供奉數個小時後才拿走食物。

禮儀與迷信的關係

客人與傳統的中國家庭同桌用飯,須尊重他們的文化、禮儀及習俗,用飯時注意不要觸犯多樣的禁忌,因為中國人認為飲食與個人命運幾乎是息息相關的,用飯時犯了禁忌,便會惹來衰運。例如吃魚,當吃完了一面魚身,不要用筷子把整條魚翻轉至另一面,他們認為若翻魚時弄破魚身,便意味著漁船會翻沉,這是由於香港在開埠初期是一個漁港,漁民很關注船隻的安全航行;此外,中國人從不會端上七碟菜餚用飯,因為葬禮後的“解慰酒“須有七碟菜餚;不可用筷子垂直插入碗飯的中央,因這樣有點像在拜祭祖先;用飯後不可說“我吃完飯了”,這意謂自己已死去,不會再有機會吃飯,而應該說“我吃飽了”;吃飯時避免筷子觸碰飯碗而發出聲音,這不單止是不禮貌,亦意味著“無飯吃”;要培養吃光碗中飯的習慣,一粒飯也不可剩餘在飯碗,否則將來的太太或丈夫是“痘皮臉”的,亦不尊重辛勞耕種的農夫。這些迷信的飲食習俗流傳至今,或多或少仍然成為中國人的飲食禮儀。

Tags:餐桌 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