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當前位置:三優範文網 > 禮儀 > 禮儀知識

閩南人喪葬禮儀

欄目: 禮儀知識 / 釋出於: / 人氣:1.07W

閩南的傳統喪禮沿襲儒家以"孝"為核心的周禮喪制的基本程式,以厚葬死者和做佛事敬鬼神為基本內容。在閩南人的傳統觀念中,死去的只是死者的肉體,活著的則是死者的靈魂。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準備的閩南人喪葬禮儀,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閩南人喪葬禮儀

閩南人喪葬禮儀

信仰基礎

在閩南人傳統觀念裡,死者的靈魂還得再受擺佈,面臨著令人詫異的懸殊命運:

虔城從佛的死者,靈魂直上西天淨土的極樂世界;

得道成仙的,則定居仙島神山,都可享樂;

凡人落入陰間地府,一律被押往地獄,接受十殿閻羅王的審判。依平生善惡判處,善者直送第十殿,投生為人;

生前有罪惡者,依次過十殿審訊,歷盡慘絕人圇的酷刑後,或投生為牲畜,或投入最底層的地獄,永受折磨,不得投生,慘不可言。

地獄之說原來自佛教的善惡因果報應"六道"輪迴說,道教接過此說,對地獄作了更詳盡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描繪。民間不敢奢望自己的親人死後能成仙成佛,唯恐死者靈魂在陰間飽受折磨,無不希望死者靈魂早早免罪投生為人。

閩南人說死為"過身",就有祝願死者靈魂安然投生人性的含意。"過"即"轉移","身"為"身體"或"身孕";閩南話稱婦女懷孕為"有身","過身"即靈魂已轉世投胎,重新獲得新生,不受地獄之苦了。

閩南喪禮習俗

臨終時

人臨終時,不能繼續睡在床上,要移到住屋的正廳,睡在用兩條板凳和三塊木板臨時搭起的"水床"上。夭折者或父母尚健在者或地位卑微的家庭成員不能置正廳的,也要移到床前地板的草蓆上,或把"水床"搭在護后里。這叫"搬鋪"。民間迷信,人若死在床上,則靈魂會被床架困住,不得解脫。"木床"用三塊板,取其單數,表示死者的靈魂將單身上路,不會拉一個家庭成員作伴。靈魂和鬼的觀念,在人未死時就在人們的腦子裡活現起來了。

搬鋪之後,人未斷氣之前,絕對禁止家屬痛哭;抑止不住悲傷者,只能轉身掩面抽泣。被搬鋪者,知自己時日已到,即吩咐後事。臨終時,子孫能齊到者被視為"有福氣"。

在確定搬鋪者已嚥氣後,親屬才能放聲號哭舉哀。這時,家人穿戴的鞋、帽、裝飾品都要脫下,婦女更要披頭散髮,取"散發出千尾"、於孫後嗣興旺之吉意。華麗的服裝要更換為素淨的布服。男子不能理髮,直至服喪期滿。

剛過世

死者嚥氣後,要立即"淨廳",即撤走供有祖龕(內建祖先靈位)和神龕(內直神明像)的長第桌,或用布把它們遮蓋起來。在正廳拉上布帳子遮住"水床"。在門前擺放供桌,上擺"桌頭炯"一對,點燃白色的蠟燭和線香。來探鋪者必先拜,然後入內撫慰喪家。

死者被從頭到腳蓋上一條中間縫著紅綢布的白被單——"水被",頭下的枕頭被換上了石塊。死者腳邊點上了白蠟燭或油盞,為他照亮了通往陰間的黑暗的路。腳邊又供上一碗飯,插上一雙筷子,這碗飯就叫"腳尾飯"。腳邊再置兩個紙做的女僕——"腳尾切",負責照料死者。一個已"上頭"(已婚)的家屬跪在死者腳邊,邊號哭,邊不斷地燒"銀仔紙"(陰間用的紙錢),供死者在去陰間的路上用。

大門被斜貼上白色的長紙條,父喪貼左邊,母喪貼右邊,雙親皆已亡的左右都貼;有的兩邊都貼成白色的X,以示"失雙頭",這叫"掛孝"。大門外還擺上一頂半人高的紙轎,供死者乘著去陰間,叫做"過山轎"。轎前轎後都立有紙做的轎伕,旁邊放著插著線香的烏糖發糕——"碗糕",給轎伕作點心。放置紙轎時,要串上幾串"銀仔紙",給轎伕掛上,作為工錢。

"過山轎"是喪家最顯著的標誌,又顯示死者的性別。男性的過山轎為綠色紅頂,女性的"過山轎"為白色紅頂。旁人一看到住家門口擺出了"過山轎",就知道這家有了喪事,同時也知道死者是男性還是女性了。輾轉相告,死者的訃音很快就傳開了。

喪家除了貼紙條,置"過山轎"外,還要派人把死訊迅速報告與死者有關的親屬。死者是已婚女性的、一定要報告女方家庭——"外家"。女方代表未到,或到後未作許可,均不可殮葬。

閩南俗語說:"死老爸扛去埋,死老母請外家來。"報告死訊的使者一般走得飛快,行色匆匆,故閩南人戲稱趕急走路的人為"報死"。報死者抵達目的地後,不能進人家家門,只能在外呼叫,待人家出門來才報告死訊,隨即離開。死者已出嫁的女兒接訊後,要立即奔喪,在接近家門的街頭巷口,要邊走邊放聲大哭,叫著"哭路頭"。

喪家親友見到"過山轎"即知有喪,多會送上銀紙,或白紙包的現金。讓喪家自購紙錢,資助死者上冥路。喪家答以纏著紅絲線的白布塊,後改為手帕、紅色示吉,巾帕寓"送巾斷根",即與死者斷線之意。這種送金銀紙錢的禮節。在"過山轎"燒化後就不能再行。

初喪準備

死者初喪,忙碌一陣之後,家人便開始分頭張羅各項事宜。孝子孝婦長跪在靈前,向聞訊前來"探鋪"的親友磕頭,陪著親友號哭,不能脫身。剛遭喪事,孝子精神受到很大打擊,頭腦混亂,也不能視事。喪事千頭萬緒,喪家往往請親族中一位熟悉古禮,有經驗、威信高、身體好、熟悉本家而又信得過的長者代主喪事,凡事由他坐鎮指揮,喊起喊落,孝子則依從他的安排。所以閩南話稱一時失去主張的人為"憨孝男",極為形象。

在長者安排下,一些人負責登記來探喪的親友姓名及所給祭禮;一些人帶著寫有死者姓名、生死年月的字等去請擇日師擇定入殮的時辰;一些人忙著縫製或租借喪服;一些人去選購"壽板"(棺材);婦女不斷摺疊紙錢;廚房裡不斷澆菜煮飯,款待來探望或幫忙的親友。這種從舉喪開始到"出山",一直不間斷的"流水席",雖不豐盛,但要吃掉大量的食品。有的住在近處的親友帶全家老幼一起來連吃數日,喪家不得辭趕。

燈火必須晝夜通明、這叫點"長明燈",為死者照亮陰間黑暗的路。喪家晝夜守靈。家裡貓的腳被綁起來了,以免它躍過死者遺體。民間傳說,屍體被貓跳過,會站立起來,見人就抱,一起倒下。人們忙碌不停。隔天,死者遺體就要入殮。

入殮

閩南喪俗,老人死後第二天才入殮納棺。年輕夭折或死於惡疾者,當日就入殮出葬。

入殮前要"乞求"給死者擦洗遺體。"乞水"由孝男孝女執行。他們往附近溪邊或水邊,一到水邊,扔下兩個用紅絲線繫著的銅錢,說:"用土地公買水!"然後取水,啼哭著回家。親屬在門口等候,等到他們"乞水"回來,一起啼哭入門。"乞水"之後,要"乞灰"作鋪棺底用。"乞發"由孝男手提竹筐,一個米鬥倒蓋在竹筐中,到距離自家三戶以上的人家的門口,下跪乞求人家的柴草火灰(舊時閩南舉炊都用柴草)。被乞灰的人家將灶裡的火灰放在孝男的鬥上,喪家答謝以紅燭一對。孝男乞得三家不同姓的人家的火灰後,啼哭回家,孝女孝婦在門口啼接。乞來的水倒在磁缽裡,請來父母雙全的"好命人"為死者洗淨。"好命人"用一雙筷子夾著白布,為死者洗頭面,梳頭,再拭擦全身。但只作拭擦的樣子,比劃一番而且。一邊拭擦,一邊不斷對死者說好話,告訴死者已為他拭淨了,可以去見以前先到陰府的先輩親人了。民間相傳用"長流水"拭身,可使死者投生樂土。

死者遺體洗淨後,即為他穿上"壽衣"。壽衣又稱"張老衫仔褲",多在死者生前擇"大生肖年"(如鼠年等)制下,也有臨時趕製或到"壽衣店"購買的。"壽衣"外套,男性多為長袍,另加馬褂、瓜皮帽,女性多為衣裙披風。女性內衣"白布杉仔",有的還是當年結婚穿著過的。死者常要穿好幾套衣服,以"重"計算,每件算一"重",夾衣算二"重"。通常是穿三領(衣)五"重",或正領(衣)七"重",最多的有十三"重"。男性一般著兩條褲,問女性三條裙。"壽衣"忌皮製,俗傳穿著動物皮製的衣服,到了地獄,陰官分派投生時,往往被派生為牲畜,故為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