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畢業論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開題報告大綱

欄目: 開題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28K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畢業論文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開題報告大綱

全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給人類帶來充實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的負面影響,經濟的發展並不必然意味著精神世界的豐富,也不能避免價值觀的失落。因此,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十分關注教育的道德文化層面,強調兒童品德的培養,道德教育作為課程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倍受重視,從而促使品德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世界發達國家都在加強道德教育研究,加快德育課程改革的步伐,為我國國小品德教育的改革提供了豐厚的借鑑經驗。例如,1989年日本文布省頒佈的新教學大綱,對德育的目標和內容均進行了調整。為培養具有"自主性的日本人",道德教育的內容體現適切性,力求與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徵相吻合;道德教育的實現方式體現階段性,由低年級體驗性活動逐步向高年級反思性活動推演。1994年,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將品格教育列為各國教育應進一步努力的首要方面之一。1996年美國的第二次教育高峰會議和1997年總統的《國情諮文》都強調了青少年道德品質的重要性。英國在1999年9月頒佈的課程改革方案中明確提出,學校教育應肯定真理、正義、誠實、信任、責任感等美德。

我國一貫有重視國小思想品德教育的傳統,從1981年開設國小《思想品德》課程以來,品德教育改革無論在理念層面還是操作層面都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始終沒能有效地實現理念和操作的實踐性整合,成為導致品德教育實踐中的知識化、簡單化、去生活化、成人化傾向的原因之一。課程作為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的中介,必然承擔著改變德育的針對性不強、實效性偏低的責任。值此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契機,加強國小品德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國小品德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勢在必行。

二、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研究將以在實驗區試教的新教材為依託,圍繞國小品德課程建設展開,驗證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探索形成與新課程相適應的課程開發與實施體系。

(一) 品德教育的模式

目前國外影響比較廣泛的德育模式有道德認知發展模式、價值澄清模式、社會行動模式、體諒模式等,對於這些模式我們應合理地進行借鑑,使其成為我國品德課程改革的推動力量。國內現已被實踐證明比較成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情感道德教育模式、活動道德教育模式、體驗道德教育模式等,各實驗區應靈活地根據各自實際情況加以運用。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任何一個模式不可能就道德教育的全過程進行闡釋,因此,在國小品德教育中不能採用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思維方式,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任一德育模式,而應以課程改革的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將德育模式運用於具體的兒童品德培養中,並在品德教育的過程中探索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品德教育模式。

(二)新教材的編寫和實施 新教材是課程改革教育理念所依存的物化表現形式,又是教學實踐工作的工具,因此,本課題將藉助新教材推動實驗區的課程改革,同時積極吸取實驗區的教育教學改革經驗推進新教材的編寫,使實驗區工作和教材的編寫實施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

1、 對品德課程本質特徵研究

(1) 20世紀80年代以來,品德課程改革取得的成就以及新進展

(2) 現階段品德課程發展呈現出的新特點

(3) 適合我國國情的品德課程的構建方式

2、 國小品德教材編寫研究

(1) 教材內容的選擇與組織方式的研究

(2) 教材的形式問題研究

(3) 教材綜合資源體系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3、 國小品德教材實施研究

(1) 課堂教學改革研究:

新教材與生活性特質的品德教學研究

新教材與主動參與、自主建構的品德教學研究

新教材與完全生命投入、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品德教學研究

新教材與民主參與的品德教學研究

(2) 教材實施情況的調查分析:

教材應用於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

教材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對教材的評價

學生對教材的評價

不同實驗區對教材的評價

4、 評價研究

(1) 品德評價的理論研究:

品德評價的本質研究

品德評價的基本理念研究

品德評價的功能研究

(2)品德評價實施工作的研究:

明確評價的內容和評價標準

收集和分析資料與證據

設計評價工具

明確改進要點並制定改進計劃

(四)品德師資的培養和培訓

新課程非常重視教師的課程參與,教師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本課題將探索有效師資培養和培訓的內容、途徑,提升教師的品德課程開發參與意識,確保培養培訓工作與新教材開發實施的同步進行。

(五)品德地方課程與校本課程的開發研究 在新的課程體系中,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被列為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和課程形態,在品德課程開發中也應突出地方品德課程和校本品德課程的有效開發,以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需求。

1、 品德地方課程的開發

2、 品德校本課程的開發

(六)品德課程資源建設研究

品德課程資源是品德課程建設的基礎,除去教材以外,還包括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一切有助於學生品德發展的多種資源。

1、 品德課程資源的篩選機制

2、 品德課程資源開發利用機制

(七)品德課程內部以及與其它課程的銜接研究

1、《品德與生活》與《品德與社會》的銜接研究

2、國小品德課程與中學品德課程的銜接研究

3、 品德課程與其它課程的銜接研究

三、本課題的創新程度

由於我國的課程開發一直存在"大一統"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理論研究,目前國內關於品德課程開發與實施的成熟的理論體系尚未形成。雖然國外已經有一些相關研究可以為我們借鑑,但對於國內課程領域的研究而言,本課題的研究是全新的,我們將以課程標準為準繩,研究涉及品德教育理念、品德教學、品德教育過程中的師生角色、教學方式、學習方式、教育管理等全方位的變革,以期填補我國課程研究領域的空白。本課題研究的應用價值在於促進我國教材開發的多樣性、靈活性和豐富性,增強教材的適應性,促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順利實施。

四、研究方法

(一) 調查研究

通過實地的調查獲得新課程開發實施的情況和資料,以此為基礎進行理論分析,不斷完善新教材。

(二) 行動研究

本著從教育教學的實際中發現問題,並在教育教學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宗旨,使新教材的開發實施工作與實驗區的工作形成良性的互動迴圈系統

(三) 個案研究

研究分析典型的品德教學個案,通過個體考察整體,尋求規律性的認識,實現課程開發實施的最優化。

(四) 經驗總結研究

對品德課程改革中的感性經驗和認識進行提煉和概括,形成相應的理性認識。

(五) 比較研究

比較分析國內外品德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相關理論和實踐,從中獲取可供借鑑的經驗。

(六) 實驗研究

按照教育實驗研究的方法,對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新教材進行實驗研究,根據實驗結果檢驗課程標準和新教材的效果。

五、研究步驟

XX年12月,開題會。

XX年1月~XX年2月,各實驗區申報子課題,並制定子課題研究計劃。

XX年3月~XX年6月,各實驗區根據子課題計劃開展實質性研究,整理典型課例和品德教育教學改革經驗體會分別成集。各實驗區每半年報送一次研究成果。

XX年7月~XX年12月,各實驗區對經驗進行總結和提煉,形成相應的子課題研究報告,總課題組以此為基礎撰寫"國小品德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報告。